A. 關於昌樂營丘的詳細歷史
昌樂營丘(原馬宋鎮),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繁衍定居,今位於昌樂縣營丘鎮營丘村。營丘古城,春秋稱緣陵,西漢稱營陵,曾為北海郡治所,北齊撤銷,隋復置,改稱營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復撤。 營丘,後改稱緣陵,營陵,北海等,幾經更易,發展至今。
編輯本段昌樂營丘據史書記載,「黃帝記方制天下,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建九州。少昊時爽鳩氏居營丘。《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吳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則(li);湯時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於營丘。」
周武王封輔佐自己滅商有功的姜太公於齊,建都於此。即史書所記:「周,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漁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商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然,當時東有萊國襲擾,近有紀國威脅,營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齊「通商工業,便漁鹽之利」(《史記》語),使齊很快昌盛,富強起事,修建了當時頗具規模的營丘城。城類燕京制度,分內外兩城。城垣呈方形,東西1000米,南北1200米,周長約4.5公里,現存部分殘牆,基寬30米,牆高6米,為夾板夯築而成。遺存還有漢隱士逄萌墓碑、竇公渠碑及大量漢磚等。
姜太公治齊,又經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稱胡公,胡公遷都薄姑。周歷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齊哀公的舅父(名山)率營丘人襲薄姑,殺胡公,自立後國君,稱獻公,把國都遷至臨淄。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取昌盛安樂之意而得名。
下面為引用考證資料:齊國古都山東省昌樂營丘
營丘故城,原分「外城」、「內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東、西、南、北四城關。《昌樂縣志》載:「營丘故城,類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廣袤二十餘里。」城垣已塌無跡。據考:東門,即現馬宋鎮古城村東十五里,今坊子區范家莊東北隅里許,原有東門石碑為記;西門在古城村西五里,北申明亭村西南「女媧廟」處,原廟碑記有:「古城西關西門外,女媧娘娘廟」字樣;南門在古城村南十二里,高家辛牟村東南隅「府君廟」前,現存南門石碑右上一角為記;北門在古城北六里,濰城區張、陳官莊村附近。符合周初:「列地卦國,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三品之制的制度(周里小於今里)
內城:舊雉堞成正方形,廣袤為一千五百米,即古營丘城址。城垣周長十一點二華里,今稱營丘古城遺址。《周禮·坊記》雲:「都城不過百雉」。今內城實際為一百五十雉。現今仍存有四千五百米、寬十五米之城垣殘跡。位於今河頭村東里許,白浪河西岸,今營丘村西二里處,金釵河北岸,距昌樂縣城東南二十四公里,北緯36°34』,東經119°02』。嘉慶版《昌樂縣志》古跡考雲:「古營丘城,豈太公之所築。仰漢時,因太公之舊,而築之歟。」今古城村即古皇城。原有太公祠,唐朝長壽年(公元692年)建。另有八角琉璃井乃皇井遺跡。皇城南門外,原有漢朝隱士逢萌墓道碑,今徙置古城村東南角處。皇城北門外,原有唐朝嗣聖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縣令竇炎鑿渠遺址和竇公渠碑。
營丘故城,在齊魯境內,屬古老地區之一,據考已有四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唐杜佑《通典》載:「黃帝方制天正是,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建九州。少昊時(公元前2590年)爽鳩氏已居營丘。」《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昊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湯時,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為營丘。」《山東通志》載:「青州,古爽鳩之虛。《禹貢》為青州,周為齊國。」據明嘉靖《青州府志》載:「少昊爽鳩氏,帝少昊之司寇也,帝以鳥名命官,司寇主擊盜賊幫名。今昌樂營丘是也。」《續山東考古錄》雲:「古風質朴,以官名、人名為國名耳。」時營丘地,故曰:爽鳩國。
夏朝:《竹書紀年》載:「唐堯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虞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3年,)命禹攝位,遂復九州。」時營丘地由夏諸侯,季萴代爽鳩居之。《青州府志》載:「季萴,虞夏諸侯,代爽鳩者,亦昌樂也。」禹貢海岱惟青州,濰淄其道。青州之域。古爽鳩地:「有季萴(今昌樂縣古城村);斟 (今安丘市杞城村);斟灌(今壽光市斟灌村);薄姑(今博興縣柳橋鎮);莒,古介根邑,莒故都(今莒縣城陽鎮);紀,(今江蘇省贛榆縣,魯隱公元年遷壽光市紀台鎮處),諸國地。」以上所見,即古青州地域之輪廓。《史記》司馬遷曰:「禹後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夏朝時營丘地稱季萴國。
商殷時代:昌樂營丘地,有逢伯陵氏封國。《路史》載:「逢伯陵,姜姓。炎帝後裔,太姜所出,始封於逢澤,後改封於齊。」明嘉靖《府志》載:「逢伯陵,姜氏,伯爵。漢書謂,湯時有逢公伯陵;齊乘曰,逢伯陵,商之諸侯封於齊;即晏嬰對齊景公曰:逢伯陵因之是也。亦昌樂也。」可見營丘古城,自少昊時有:爽鳩氏始封國;夏朝有季萴氏代封國;商朝繼封逢國;至周,太公呂望封稱齊國,謂古青州治所,周朝前計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記載。
周朝:《竹書紀年》載:「帝辛(紂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123年)西伯(文王)治兵於畢,得呂尚為師。翌年,武王興師伐紂克之。繼命姜太公呂望東征。伐奄國五十,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逐萊人地入於齊。非鷹揚元勛,不足以彈壓東方,故特封之營丘。」又載「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巢伯來賓,逐大封諸侯。」《昌樂縣志》載:「周武王十有三年夏四月,封尚父於齊,都營丘。按:營丘故城,即太公始封之地,歷六世,始遷都臨淄。」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載:「成王封外祖父太公呂望做齊侯,呂尚都營丘,山東省昌樂縣。」司馬遷《史記》曰:「太公封齊,兼五侯地。」即斟、斟灌、莒、薄姑、紀地。《青州府志》載:「周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魚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齊始封昌樂、再徙博興、又遷臨淄。傳卅一世,為田氏所篡。太公傳子丁公呂 ;及傳子已公呂德;德傳子癸公呂慈母,慈母傳子哀公呂不辰;紀侯及之於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呂靜,是為故公;胡公徙都薄姑(今博興縣柳橋鎮處)。齊哀公少弟呂山怨胡公,與其黨襲殺胡公,而為獻公;獻公盡逐胡公子,徙都監淄。」嘉慶版《昌樂縣志》載:「周歷王十有九年(公元前856年)齊哀公弟山,率營丘人襲殺胡公,而自立為獻公,徙治臨淄。」《竹書紀年》卷九周記載:「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齊太公薨;康王十六年賜齊侯命。」(及,姜太公之子,丁公呂及)。又見清朝乾隆年間,禮部侍郎閻循觀《西澗草堂詩集》「登木樑台」詩雲:「層台冠西嶺,雲際獨攀登;滄海遙如帶,沂山近可憑;地崩庚戌水,銘記太公陵;欲辨臨淄誤,返周亦缺徵。」並詩後加註雲:「雍正八年,大水台崩,得古碣雲,齊太公之墓,碣旋裂。」史料可見,僅姜太公一人,在昌樂縣營丘,治國修政達五十年,相沿姜姓五世六侯,都治營丘稱齊國,歷時一百八十八年。並非始封臨淄。
關於昌樂營丘與臨淄營丘之爭論,原錯誤出自魏朝酈道元《水經注》,誤定營丘為臨淄。後見清朝全祖望《全校水經注》給予反駁雲:「淄水出其前左營丘,誤也。臨淄城中雖然有丘(稱葵丘),淄水逕南而北,非營繞之意。」又雲:「周成王封師尚父於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萊侯與之爭營丘。太公聞之,夜衣而行,至營丘。陵亦丘也;作者多以丘陵號曰緣陵。又去萊差近,成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經書,諸侯城緣陵是也。」又據《山東古國考》雲:「昌樂營丘屬於萊夷國都。」萊夷部族哪有不爭之理。《濰縣志》雲:「商周濰縣地屬萊國。」可見,姜太公所爭之營丘,並非臨淄城,因為萊國與臨淄相距甚遠。《爾雅·釋丘》載:「水出其前, 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後、左、右名之也。」民國四年版《辭海》解釋:「 丘,謂水在丘之前也(今金釵河);沮丘,背水以為險也,沮同泄字(今官莊河);正丘,水出其右,古人以南為正,故以西為右,則流不遠,當止也,爾雅亦稱丘。(原竇公渫上遊河)。營丘,水出其左,(今白浪河)曰:營丘」。當時昌樂營丘,地處四河中央,故有城處脈中之說。其地形地貌完全與《爾雅》記載相符合,而臨淄古今都不具備這一地理特徵,只見淄河旁其左。今古皇城(古城村)東南隅數步有丘,今稱石埠,長寬里許,因水土流失,今不甚高,標高63.1米。清朝翰林院學士、工部侍郎閻愉《營丘辯》文,肯定此石埠為營丘之丘。
今有金釵河流其古城前;東面有白浪河旁其左;北有官莊河背其後;古城西,竇公渠水出自古城西南「蛤蟆塘」,水自城西側北流,由「皇城」後東折流入後官莊河,當時營丘四水縈繞,故名營丘。而酈道元只依水出其前左,牽強應和臨淄地形,又言:「城對天齊淵,故有齊城之稱。」釋雲「天齊淵,是天之腹臍;漂瓦出木,記有『齊』字等」雲。對臨淄營丘因事附會,遺謬誤於千載。唐朝顏師古早已考稱:「昌樂營丘是舊營丘。」若有新營丘,臨淄城不過是沿襲老營丘名而已。在清朝乾隆年間,據傳有一次營丘之爭的大辯論,最後乾隆御批昌樂縣為「尚父初封地」,做為昌樂城中「保障坊」的匾額。至今殘坊尚存。從太公封營丘至齊桓公改稱緣陵,營丘名稱歷時又三百餘年,加之周朝前一千五百年,營丘名稱歷時一千八百餘年。
春秋戰國時:營丘稱緣陵。嘉慶版《昌樂縣志》載:「襄王六年春,諸侯城緣陵。按:緣陵齊邑,殆因營丘緣陵而得名也。」《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緣陵即營陵,古城在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五十里。」《通志》雲:禹「後裔,東樓公九世,成公遷緣陵。至文公又遷淳於(今安丘市杞城)」。《府志·封建表》載:「周靈王廿三年(公元前594年),杞文公名『益』,始遷淳於。」依此計算禹後裔東樓公,在緣陵稱杞國,歷時一百二十九年。嘉慶版《昌樂縣志》載:「敬王時(公元前519年),孔子弟子名『後處』,字子里者封此,唐追封為營陵伯。」
西漢時:漢高祖劉邦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從兄劉澤為營陵侯,都治營陵。《史記》卷十八表雲:「營陵侯劉澤,漢三年為郎中,擊項羽;十年封從將軍,擊陳豨得王黃,為侯。與高祖疏親劉氏,世為衛尉,封萬二千戶,漢高祖十一年,即營陵侯劉澤元年。」從此緣陵始稱營陵。營丘地自齊桓公元年稱緣陵,至漢高祖十一年改稱營陵,緣陵之稱歷時五百餘年。西漢時,營陵首為北海郡治所。《後漢書·地理志》載:「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置(公元前148年),戶十二萬五千,口五十九萬三千一百五十九。領縣二十六:營陵或曰營丘,莽曰北海亭。劇魁,侯國。都昌。平望,侯國。平的,侯國。斟,侯國。桑犢。平城,侯國。新城,侯國。成鄉,侯國。膠陽,侯國。」以上共廿六侯國及縣,西漢時候國與縣並存。新莽(王莽)天風元年(公元14年)改營陵北海郡為北海亭。嘉慶版《昌樂縣志》載:「建武四年(公元28年),伏恭字叔齊,為營陵侯。光和六年(公元189年)應劭為營陵縣令。」《後漢·郡國志》載:「北海國(治劇縣),領十八城:劇、營陵、平壽、都昌、安丘、淳於、平昌、朱虛、東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膠東、即墨、狀武、下密、挺、觀陽」。建十一年(公元206年)北海國改為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北海郡改為國。三國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北海國改為郡,又營陵縣地。三國青龍元年後,營陵又為北海郡治所。《補三國疆域志》載:「北海郡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觀陽七縣。」晉朝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廢魏立晉。此時營陵、劇縣劃歸徐州部,琅琊國東莞郡。《晉太康地理志》載:「晉因漢制,營陵先屬北海郡,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琅琊置東莞郡,營陵屬之郡下。」《山東通志》雲:「東莞郡統縣人:營陵、朱虛、安丘、益、臨朐、劇、廣。劇、營陵屬焉。」元康十年(公元300年),城陽之營陵等十一縣為高密國。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232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營陵、劇地入後趙,歷時卅三年。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陷青州、營陵、劇屬南燕十年。南北朝劉宋明帝泰始五年(公元469年),營陵屬膠州平昌郡。北齊承光元年春(公元577年),後周興師滅齊,營陵、都昌兩縣屬後周,歷時廿七年。
隋朝: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公元585年),北海郡為青州治下。《山東通志》載「隋北海郡《時始治益都》。」又雲:「隋開皇十六年,改曰營丘縣,屬北海郡,(治所始徒今濰坊市),大業八年度。唐武德初,於營丘縣權置杞州,二年州度,復為營丘縣,屬濰州。領先年省入北海(今濰坊市)」。隋開皇十六年營陵始稱營丘縣,營陵之稱歷時近八百年(792年)。
唐朝:《舊唐書·地理志》載:「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濰州,領北海等十一縣,析北海縣置營丘縣。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惟留北海、營丘、下密三縣,余並廢。武德八年濰州廢,乃省營丘、下密二縣人北海縣,五代因之。」
唐朝時:爽鳩、季 、逢伯陵、姜太公開國之地營丘古城始廢。
古老的營丘,東方大邑,歷經滄桑,幾經沿革,逐漸演變為農村。今見營丘故城遺址附近,僅存古城村、營丘村、營丘河南村、城南村、古城店、城角前沿等象徵性村莊而已。華都麗邑,昔日輝煌,已陷湮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營丘古跡,歷史之文明,卻給齊魯文明之邦,留下了光輝的史碑。
註:營丘之「丘」,明初倡儒學,為避孔丘之「丘」字,官令「丘」旁加阝,明後丘字為邱。故屬同一字義。
B. 姜太公到底是那裡人呀
關於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獻記載不一,主要是東海說和河內說。
《孟子·離婁上》說:「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高誘注《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後漢書·郡國三》注引《博物記》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水經注·汶水》雲:「(汶水)又北過淳於縣西,故夏後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於公,號曰淳於國。」《水經注·齊乘》雲:「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水經注》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究竟何說為確,據史籍和當代有關專家的考辨,認為東海說根據較為確鑿。東呂鄉當為姜太公出生地。古代呂、莒本為一字,莒為周代國名,即為現在山東省莒縣。東呂鄉、東呂里在莒城東面,今屬山東省日照市。漢張華《博物志》明確標出:「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里,太公望所出也。」西漢的「海曲』則為現在的「日照」。今人楊伯峻對姜太公里籍作了具體的考辨。他說:「閻若璩《四書釋地續》雲:『後漢琅邪國海曲縣,劉昭引《博物記注》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又於清河國廣川縣棘津城,辨其當在琅邪海曲,此城殊非。余謂海曲故城,《通典》稱在莒縣東,則當日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即是其家。漢崔瑗、晉盧無忌立《齊太公碑》以為汲縣人者,誤。」(《孟子譯注·離婁上》)所論有據、甚確。就是說,姜太公的出生地當今山東省東部黃海之濱的日照、莒縣一帶,亦正是司馬遷所說的「東海上人』之義。據齊國國都,當今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現今日照市。據姜太公分支後裔盧氏宗親世界研究會(含韓國等國外盧氏)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日照市。當今中國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權威之一,中國國防大學著名教授,姜太公後裔姜國柱先生,經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省日照市。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四千年前,日照市兩城鎮(距市區十八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城市。這是美國考古專家組同山東大學在實地聯合考察半年之久得出的結論。作為一代偉人姜太公出生在這樣的文化發達地區,應更合乎情理。經綜合考證分析認為,姜太公出生地應為山東省日照市。
《水經注》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沿者,東海上人。」衛輝市在民國以前屬河內郡,1988年以前叫汲縣。衛輝附近有「東海」這個地名,有碑文為證。 西晉汲郡出土的<竹書紀年>專載姜太公為"魏之汲邑人".
C. 濰坊歷史人物有哪些
濰坊是中華民古老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南倚山,北臨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不乏對國家和民族作出過重大貢獻的英傑。濰坊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歷代一些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如管仲、晏嬰、鄭玄、孔融、蘇東坡、范仲淹、賈思勰、李清照、鄭板橋等出生在這里或在這里生活過. 翻開歷史地圖就可驚奇地發現,濰坊的古國竟象今天的各縣區一樣星羅棋布。
爽鳩 季則 逄國 爽鳩是少昊司寇的名稱,又指他的封國,地處今昌樂縣東南部。少昊是父系社會東夷的首領。至堯。舜時代,爽鳩氏為季則氏取代。商代。季則氏又為陵所來,建立起逄國,因陵的爵位是伯,故亦稱公伯陵。商周之際,博興一帶興起了蒲姑氏。逄國又為蒲姑所滅
斟灌 斟(尋)斟灌,據<<續山東考古錄>>卷16"壽光條'說:斟灌國故城在東北四十里,稱灌亭,一稱東壽光城.今基灌店.今壽不 留呂鄉基灌村一帶,即斟灌立國之處.距今約4000多年.斟(尋).據<<讀史方輿紀要>>--濰縣平壽條說:"西南五十里有斟城,古斟(尋)國. 上述二斟是大禹的後代,是夏朝統治者姒姓部落的兩個氏族.自太康失國的到少康中興.為王室的主要依靠力量,在夏朝上留下了極其重要的一章.
寒國距今約4000多年,其統治中心在濰坊市寒亭鎮.寒國是伯明氏所建的古老部落,寒浞不為國君所用,便投靠了後羿.後羿不修民事,寒浞將其推翻,奪取了王位,建立了寒國,為穩定統治局面,他把兒子澆封在過(今掖縣境),把另一個兒子殪封在戈(今河南境). 少康中興,逐步消滅了寒浞的勢力,現在.濰坊市仍然有寒亭,浞河等古地名,有寒鼎,寒浞家等文物古跡.足以說明這里就是當年寒浞的統治中心
諸國 早在夏代.諸城市境內就建立了諸國.初為姒姓國,到春秋時改為彭姓統治.其統治區域在諸城,安丘一帶.
杞國 周朝建立後,求先賢的後代進行分封,從諸城的牟婁尋到大禹的後代東婁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國.西周末年,由於鄰國的侵逼,杞在河南無法立足,便舉國東遷,回到國君的祖籍(今濰坊市),後來在昌樂,安丘等地建國,現在安丘黃旗堡鎮西南有杞國古城遺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國被楚國攻滅.
淳於國周武王把安丘縣東北部封給淳於公,建立淳於國.淳於公為姜姓,和當時的菜,紀等國為鄰.春秋初年,從河南搬來的杞國不斷侵逼,淳於無力抵抗,國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難,淳於國亡.
萊國商代以前,萊國的統治中心在昌樂.臨朐等縣,東部直到黃縣沿海地區.姜太公初封齊國,建都營丘(今昌樂縣境內),離萊都較近,萊候曾多次率眾爭奪營丘.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強大,齊國打敗萊國,佔有今平度縣以西的領士,萊公被迫遷都黃縣,稱東萊.戰國時,東萊亦被齊國吞並.
紀國紀國是商朝在東方的與國,都城在今壽光縣紀台鄉,周滅商,紀國又臣服於周.春秋初年,齊國強大起來,逐步向東發展,紀國成為主要障礙,經過長期戰爭,到公元前690年,紀便被齊國吞並
齊國周朝建立後,封姜太公為齊候,建都於營丘(今昌樂境內),後來齊國又遷都於今淄博市臨淄區.齊國初建時,濰坊西部一些地區便由齊國統轄.隨著勢力的增強,齊國逐步統一了許多鄰國.到春秋末年,今濰坊市所轄各縣區都成為齊國的領土.
秦漢魏晉南北朝秦統一六國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度,全國初設36郡,後逐步增至40餘郡,轄1000縣,濰坊分屬膠東,臨淄,琅琊三郡.今濰城,寒亭,坊子三區.昌邑,安丘,高密3縣屬膠東郡,青州市和壽光,臨朐,昌樂等縣屬臨淄郡,諸城屬琅琊郡.西漢除襲秦的郡縣制外,還實行封國制,國越封越小,到西漢末, 全國有130個郡國,1500個縣,僅濰坊市就分屬3郡2國,51個縣.東漢時,濰坊市境內有20個縣,分屬青,徐二州和北海國,樂安國,齊國和琅琊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隨有變動,但均屬青,徐二州.
隋唐五代宋金隋朝濰坊市地屬三郡十四縣,有些縣已與現在各縣相符了,北海郡移治益都縣,原平壽縣改稱北海縣,治所在今濰城,下密縣治所在今寒亭區,壽光縣,臨朐縣治所在今該兩縣縣城,都昌縣漢所在今昌邑縣城,營丘縣治所在今昌樂營丘,高密郡治所在諸城縣,另轄安丘縣,高密縣,治所在今該兩縣縣城,吾城縣治所在今安丘縣西部,東莞縣在今諸城一帶,唐承隋制,地方行政區劃為州縣兩級,州設刺史,縣設縣令五代十國時期,形成道.州, 縣,基本沿襲唐代.北宋改道為路
D. 姜子牙建的齊國在昌樂還是淄博
姜子牙,呂姓,所建齊國在昌樂營丘。後被田姓所篡,定都臨淄。
E. 昌樂歷史文化有那些
古代徐幹
徐幹(170~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偉長,北海郡(今山東昌樂附近)人。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後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幹亦染疾而亡。徐幹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5卷,已佚。明代楊德周輯、清代陳朝輔增《徐偉長集》6卷,收入《匯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論》2卷,《四部叢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王鎮惡
王鎮惡(373~418),東晉名將。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前秦丞相王猛之孫,五月初五齣生,家人以為不祥,王猛卻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祖父王猛親自為其取名曰「鎮惡」,既有避諱的意思,又有警示為人處事的作用。
王鎮惡的祖父是前秦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王猛。王鎮惡的父親王休,曾為河東太守。王鎮惡出生於公元373年6月11日,陰歷是寧康元年(373年)五月初五。按習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家人便想把他送給別人家養活,以免對本族有害。可王猛見了王鎮惡後很驚奇,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宋書·王鎮惡列傳》)!所以給他起名叫「鎮惡」。
王鎮惡十三歲時苻秦敗亡,他流落到河南西部,曾在澠池人李方家寄食。後來鎮惡隨叔父王曜投奔東晉,住在荊州,喜讀兵書,論軍國大事,雖不擅長騎馬射箭等武功,而「意略縱橫,果決能斷」。為東晉錄尚書事、 中軍將軍劉裕所賞識。 東晉義熙八年(412年) ,任振武將軍,領兵奇襲江陵(今屬湖北),擊滅了為劉裕所忌的北府兵重要將領劉毅。十二年,劉裕北攻後秦,王鎮惡為龍驤將軍,奉命領前鋒,和冠軍將軍檀道濟率步軍自淮水一帶出發,長驅直入,逕抵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次年,又主動向劉裕獻策,領水軍自黃河入渭水,乘蒙沖小艦溯流西上,與晉軍主力夾擊長安。至渭橋(長安北),棄船登岸。他激勵部下,此地離家萬里,舟楫衣糧俱無,唯有死戰方可求生立功;並身先士卒,率眾奮勇沖殺,一舉攻克長安,滅亡後秦。因功進號征虜將軍。
王昕
王昕,字元景,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生年不詳,卒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十年。少篤學讀書。汝南王悅辟為騎兵參軍。遷常侍,武帝嚴憚之。體素肥,遭喪後,遂終身贏瘠。楊揞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後為人所讒,文宣帝輿朝臣酣飲,昕稱病不至。帝遣騎執之,見其方搖膝吟詠,遂斬於御前,投屍漳水。昕著有文集二十卷,傳於世。
李成
李成(919~967)中國五代及北宋畫家。字咸熙。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於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昌樂),故又稱李成為「李營丘」。他博學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詩酒書畫,後醉死陳州(今河南淮陽)客舍。擅山水,師承荊浩、關仝,並加以發展,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卷動的雲,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雲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畫「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這種「石如雲動」的形象成為以後畫家用李成筆法作畫的重要風格標記。他和范寬與另一位山水畫家關仝一起被稱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學他畫法的較多。畫跡在北宋時已經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無李論」之說。作品成功地表現了煙靄霏霧和風雨明晦的氣候變化中自然山水之靈秀,具有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的特點。今有《讀碑窠石圖》(圖中人物為王曉所畫)、《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傳世。李成對北宋的山水畫發展具有極大影響,師承者眾多,有許道寧、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詵、燕文貴等。
韓熙載
韓熙載(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國南唐官吏,青州(今昌樂)人。後唐同光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奔吳。南唐李升時,任秘書郎,輔太子於東宮。李璟即位,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交泰元年(958年)貨幣貶值,提議鑄鐵錢,提高幣值。一枚新大錢,當十枚舊錢;一枚新小錢,當二枚舊錢。仿「開元通寶」規格,徐鉉為書篆文。新錢鑄成,廣為流通。韓熙載拜戶部侍郎,充鑄錢使。後升任兵部尚書,勤政殿學士承旨。
韓熙載博學,善文,史稱「制誥典雅,有元和之風。」,工書法,與徐鉉齊名。性格放盪蓄有愛妓王屋山。卒後追封為右僕射同平章事,謚「文靖」。有《定居集》、《擬議集》(已佚)、《格言》50餘篇。
趙池
趙池(生卒年不詳),明後期官員,昌樂人。1568年(隆慶二年)舉進士,為行人,繼為御史。萬曆初,司禮太監馮保之侄仗勢不避道,被他拿下枷示。後出為汝南知府,以病乞休。
閻循琦
閻循琦(1711~1776),字景韓,號瑋庭,清乾隆時期大臣,昌樂縣河頭鄉黎家村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隨父宦居各地,讀書能見其大,為文亮拔至深。1738年(乾隆三年)舉人,1742年(乾隆七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後授工部營繕清吏司主事,遷京畿道監察御史,後歷任吏部掌印給事中兼吏部文選司掌印郎中、內閣侍學士、刑部右侍郎;工部尚書等職。任間勤於國事,敢於諫疏,務實恤民,有政績。曾改造京西門頭溝煤窯,倡開渠鑿洞排水,淤去煤暢,官不費而民不擾。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籌劃詳明,皇帝稱其「才可用」。上奏救災銀封實施辦法,切中時弊,深得皇帝贊賞。誥授資政大夫。1775年(乾隆四十年),於京城病歿,贈太子太保,謚「恭定公」。
閻循觀
閻循觀(1724-1771),字懷庭,山東昌樂人。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詩人。乾隆七年(1742),閻循觀年僅十八歲就考中舉人,後講學於麓台書院。閻循觀在麓台書院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為麓台書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閻循觀因病去世,年僅45歲。他去世後,韓夢周繼續在麓台書院從事教學工作。後人把閻循觀與韓夢周,並稱「山左二巨儒」。
當代
吳愛英
吳愛英,女,漢族,1951年12月生,山東昌樂人, 197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李鴻忠
李鴻忠,男,漢族,1956年8月生,山東昌樂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l975年8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天普
王天普,山東昌樂人,1962年生,1985年7月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基本有機化工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96年7月大連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8月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2006年5月當選為中國石化第三屆董事會執行董事,並任中國石化總裁。
王國華
王國華,山東昌樂人,早先在內地從事教育、出版工作,1992年任香港《大公報》社長。他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慶祝香港回歸籌備委員會委員。現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F. 山東省昌樂縣有哪些古代歷史名人
古代:
1、徐幹(170~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偉長,北海郡(今山東昌樂附近)人。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後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幹亦染疾而亡。徐幹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5卷,已佚。明代楊德周輯、清代陳朝輔增《徐偉長集》6卷,收入《匯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論》2卷,《四部叢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2、王鎮惡(373~418),東晉名將。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前秦丞相王猛之孫,五月初五齣生,家人以為不祥,王猛卻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祖父王猛親自為其取名曰「鎮惡」,既有避諱的意思,又有警示為人處事的作用。 王鎮惡的祖父是前秦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王猛。王鎮惡的父親王休,曾為河東太守。王鎮惡出生於公元373年6月11日,陰歷是寧康元年(373年)五月初五。按習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家人便想把他送給別人家養活,以免對本族有害。可王猛見了王鎮惡後很驚奇,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宋書·王鎮惡列傳》)!所以給他起名叫「鎮惡」。 王鎮惡十三歲時苻秦敗亡,他流落到河南西部,曾在澠池人李方家寄食。後來鎮惡隨叔父王曜投奔東晉,住在荊州,喜讀兵書,論軍國大事,雖不擅長騎馬射箭等武功,而「意略縱橫,果決能斷」。為東晉錄尚書事、 中軍將軍劉裕所賞識。 東晉義熙八年(412年) ,任振武將軍,領兵奇襲江陵(今屬湖北),擊滅了為劉裕所忌的北府兵重要將領劉毅。十二年,劉裕北攻後秦,王鎮惡為龍驤將軍,奉命領前鋒,和冠軍將軍檀道濟率步軍自淮水一帶出發,長驅直入,逕抵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次年,又主動向劉裕獻策,領水軍自黃河入渭水,乘蒙沖小艦溯流西上,與晉軍主力夾擊長安。至渭橋(長安北),棄船登岸。他激勵部下,此地離家萬里,舟楫衣糧俱無,唯有死戰方可求生立功;並身先士卒,率眾奮勇沖殺,一舉攻克長安,滅亡後秦。因功進號征虜將軍。
3、王昕,字元景,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生年不詳,卒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十年。少篤學讀書。汝南王悅辟為騎兵參軍。遷常侍,武帝嚴憚之。體素肥,遭喪後,遂終身贏瘠。楊揞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後為人所讒,文宣帝輿朝臣酣飲,昕稱病不至。帝遣騎執之,見其方搖膝吟詠,遂斬於御前,投屍漳水。昕著有文集二十卷,傳於世。
4、李成(919~967)中國五代及北宋畫家。字咸熙。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於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昌樂),故又稱李成為「李營丘」。他博學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詩酒書畫,後醉死陳州(今河南淮陽)客舍。擅山水,師承荊浩、關仝,並加以發展,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卷動的雲,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雲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畫「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這種「石如雲動」的形象成為以後畫家用李成筆法作畫的重要風格標記。他和范寬與另一位山水畫家關仝一起被稱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學他畫法的較多。畫跡在北宋時已經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無李論」之說。作品成功地表現了煙靄霏霧和風雨明晦的氣候變化中自然山水之靈秀,具有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的特點。今有《讀碑窠石圖》(圖中人物為王曉所畫)、《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傳世。李成對北宋的山水畫發展具有極大影響,師承者眾多,有許道寧、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詵、燕文貴等。
5、韓熙載(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國南唐官吏,青州(今昌樂)人。後唐同光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奔吳。南唐李升時,任秘書郎,輔太子於東宮。李璟即位,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交泰元年(958年)貨幣貶值,提議鑄鐵錢,提高幣值。一枚新大錢,當十枚舊錢;一枚新小錢,當二枚舊錢。仿「開元通寶」規格,徐鉉為書篆文。新錢鑄成,廣為流通。韓熙載拜戶部侍郎,充鑄錢使。後升任兵部尚書,勤政殿學士承旨。
韓熙載博學,善文,史稱「制誥典雅,有元和之風。」,工書法,與徐鉉齊名。性格放盪蓄有愛妓王屋山。卒後追封為右僕射同平章事,謚「文靖」。有《定居集》、《擬議集》(已佚)、《格言》50餘篇。
6、趙池(生卒年不詳),明後期官員,昌樂人。1568年(隆慶二年)舉進士,為行人,繼為御史。萬曆初,司禮太監馮保之侄仗勢不避道,被他拿下枷示。後出為汝南知府,以病乞休。
7、閻循琦(1711~1776),字景韓,號瑋庭,清乾隆時期大臣,昌樂縣河頭鄉黎家村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隨父宦居各地,讀書能見其大,為文亮拔至深。1738年(乾隆三年)舉人,1742年(乾隆七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後授工部營繕清吏司主事,遷京畿道監察御史,後歷任吏部掌印給事中兼吏部文選司掌印郎中、內閣侍學士、刑部右侍郎;工部尚書等職。任間勤於國事,敢於諫疏,務實恤民,有政績。曾改造京西門頭溝煤窯,倡開渠鑿洞排水,淤去煤暢,官不費而民不擾。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籌劃詳明,皇帝稱其「才可用」。上奏救災銀封實施辦法,切中時弊,深得皇帝贊賞。誥授資政大夫。1775年(乾隆四十年),於京城病歿,贈太子太保,謚「恭定公」。
8、閻循觀(1724-1771),字懷庭,山東昌樂人。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詩人。乾隆七年(1742),閻循觀年僅十八歲就考中舉人,後講學於麓台書院。閻循觀在麓台書院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為麓台書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閻循觀因病去世,年僅45歲。他去世後,韓夢周繼續在麓台書院從事教學工作。後人把閻循觀與韓夢周,並稱「山左二巨儒」。
當代
現代:
1、吳愛英,女,漢族,1951年12月生,山東昌樂人, 197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李鴻忠,男,漢族,1956年8月生,山東昌樂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l975年8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3、王天普,山東昌樂人,1962年生,1985年7月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基本有機化工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96年7月大連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8月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2006年5月當選為中國石化第三屆董事會執行董事,並任中國石化總裁。
4、王國華,山東昌樂人,早先在內地從事教育、出版工作,1992年任香港《大公報》社長。他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慶祝香港回歸籌備委員會委員。現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希望幫到你。
G. 山東省昌樂縣有哪些古代歷史名人 愛問通
韓熙載來(902~970),字叔言,五代源 十國南唐官吏,青州(今昌樂)人。後唐同光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奔吳。南唐李升時,任秘書郎,輔太子於東宮。李璟即位,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H. 昌樂古代出過什麼名人
古代昌樂名抄人:
昌樂名人-爽鳩氏
昌樂名人-徐幹
昌樂名人-淳於髡
昌樂名人-呂尚
昌樂名人-伯夷
昌樂名人-丹朱
昌樂名人-李成
昌樂名人-韓熙載
昌樂名人-王晞
昌樂名人-王昕
昌樂名人-王鎮惡
昌樂名人-岳坤
昌樂名人-王猛
昌樂名人-王裒與王裒院
昌樂名人-王修
昌樂名人-是儀
昌樂名人-趙池
昌樂名人-閻世繩
昌樂名人-閻愉
昌樂名人-閻循琦
昌樂名人-閻循觀
昌樂名人-閻學淳
昌樂名人-朱宏仁
具體信息自己網路,或者上中國昌樂網-昌樂人物了解。
I. 民國時期濰坊市昌樂縣的名人
你倒是說說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