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昌的名人說的名言
愛情的陶醉和戰栗,佔有的痙攣,探聽不到秘密激起的怒火,全都消逝得無影無蹤:只有愛情帶著憂傷甘美的滋味把他緊緊地摟住,一種已經幾乎沒有任何渴望、可是無比強烈的愛情。—— 茨威格
㈡ 萬曆年代都有哪些歷史名人
萬曆年代的歷史名人有:
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王家屏、趙志皋、王錫爵、呂調陽、馬自強、潘晟、余有丁、許國、張位、陳於陛、沈鯉、於慎行、吳道南、沈一貫、朱庚、李廷吉、葉向高、方從哲、凌元翼、戚繼光、 譚綸、胡宗憲、麻貴、王崇古、李如松、沈有容、熊廷弼、孫承宗、鄧子龍、湯顯祖、沈懋學、 顧憲成、張鯨、陳奉、高淮、梁永、陳矩、田義、皇帝朱翊鈞、太後李氏、鄭貴妃、王恭妃、王皇後、太子常洛、福王常洵等等。
萬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曆前期,張居正主導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對外軍事也接連獲勝,朝廷呈現中興氣象,史稱萬曆中興。
1、張居正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漢族,幼名張白圭。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2、張四維
張四維(1526-1585年)字子維,號鳳磐,蒲州風陵鄉人(今屬芮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授編修。隆慶間,張四維以熟悉邊防事務,促成與俺答議和而為內閣首輔高拱器重,歷官翰林學士、吏部左侍郎。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遂代為內閣首輔,力反張居正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對派人士,以迎合時議,收攏人心。次年,以父喪離職,卒謚文毅。著有《條麓集》等。
3、申時行
申時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試第一名,獲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
4、王家屏
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號對南,山陰縣河陽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予機務,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致仕歸里。
4、趙志皋
趙志皋(1524-1601年10月8日),字汝邁,蘭溪人(今浙江蘭溪)。隆慶二年(1568)進士,官至內閣首輔。
5、王錫爵
王錫爵,生於明嘉靖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1534年8月30日),卒於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611年2月11日)。字元馭,號荊石,明代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屬江蘇太倉)人。
6、呂調陽
呂調陽(1516 -1580),廣西桂林人,一說祖籍大冶市茅潭港呂家村(今屬陳貴鎮),字和卿,號豫所,謚文簡。明朝後期名臣,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以廉正聞於朝野。
7、馬自強
馬自強(1513~1578),字體乾,號乾庵,陝西同州(今大荔)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隆慶中,歷洗馬,直經筵。遷國子祭酒,振飭學政,請寄不行。遷少詹事兼侍讀學士,掌翰林院。萬曆初,任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張居正將歸葬父,薦馬自強入閣,詔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機務。
8、潘晟
潘晟(1517年-1589年),字思明,號水濂 ,一作水簾 ,浙江新昌人。明朝禮部尚書,進士出身。
9、余有丁
余有丁(1526~1584)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時行榜進士第三人。
10、許國
許國(公元1527一1596年),字維楨,明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今安徽歙縣)人。
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進士,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先後出任檢討、國子監祭酒、太常寺卿、詹事、禮部侍郎、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㈢ 歷史上,浙江紹興都出了哪些大人物
紹興
http://ke..com/view/6667.htm#7
紹興名人
·庄文抄恭 ·祝紹周
·竺水招 ·竺可楨
·竺鳴濤 ·諸漲富
·朱自清 ·朱慶瀾
·徐季良 ·周立偉
·鍾群鵬 ·馬寅初
·魯迅 ·王羲之
·蔡元培 ·周作人
·任光 ·王獻之
·吳覺農 ·陳建功
·陳翰馥 ·潘家錚
·沈家驄 ·範文瀾
·孫伏園 ·周建人
·許壽裳 ·劉大白
·王守仁 ·嵇康
·賀知章 ·陸游
·大禹 ·勾踐
·王思任 ·祁彪佳
·葛雲飛 ·何赤華
·汪壽華 ·王一飛
·周恩來
秋瑾 西施 唐婉 曹娥
㈣ 紹興的名人
任頤(1840~1895),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字伯年。清紹興山陰人。父鶴聲,善工丹青。幼年就得到其父指授。咸豐三年(1853)赴上海扇庄學徒,後得任熊、任薰教授,初顯畫名。十一年,太平軍入浙東,攻克紹興,則參加太平軍,充旗手。太平軍敗後,移居寧波,隱於民間,重操畫筆,結識畫家任渭長。中年以後定居上海,以賣畫為生。1884年,小刀會在上海起義,為小刀會「點春堂」作「觀刀圖」,頗具影響。先後結交當時書畫名家吳昌碩、蒲華、王秋年、蔣石鶴、吳友如等。畫法師承陳洪綬、華岩,又受八大山人朱耷影響,擅畫花鳥山水、人物。重寫生,鉤勒、點簇、潑墨交互施用,別具一格;賦色鮮活明麗,筆墨不多而形象生動活潑;精肖像畫,喜用中鋒,淺描淡染,寥寥數筆而神情逼真,執法獨到,畫風在江南一帶影響極大,與任熊、任薰、任預並稱畫壇任門「四傑」。現存作品頗豐:《野塘兩石》、《芭蕉綉球》、《紫藤鴛鴦》、《池塘睡鴨》、《黃花紅葉》、《雞》、《秋雨梧桐》、《落花飛燕》、《譏看天圖》、《沙馥小像》、《五穀豐登》、《鍾馗》、《倒騎驢圖》、《牧牛圖》等。其女任霞,子任堇,均工詩文、書畫。光緒二十一年(1895)卒,年五十六。《中國人名大辭典》等有錄。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山東琅琊(今山東臨沂),定居會稽山陰。出身貴族,父王曠曾任淮南太守,伯王導,晉元帝時丞相。其幼時言語遲鈍,及長始顯才華。性坦率,不拘禮節,有「坦腹東床」佳話。初仕為秘書郎,累官至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當時,東土飢荒,羲之輒開倉賑貸。朝廷賦役繁重,吳會更甚,每上疏爭之,多被聽納。羲之淡泊名利,雅好養性,初渡浙江,便有終仕之志。朝廷愛其才,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後稱病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善作文、工書法。原師事鍾繇,但博採眾家之長,一變漢魏以來波挑用筆,獨創妍美流暢之風格。
羲之七子:獻之、凝之、徽之均善書,尤以第七子獻子成就最著。相傳現存蘭亭「鵝池」碑,「鵝」字為羲之所書,「池」字為獻之所續,世稱「父子碑」。著有《王羲之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傳世。因其書法而得名之遺跡,尚存蘭亭、筆飛弄、筆架橋、題扇橋、躲婆弄等。羲之舍宅為寺之戒珠寺,現辟為紀念館。《晉書》有傳。
湯紹恩字汝承,號篤齋,四川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十四年由戶部郎中遷德安知府,尋移紹興知府,累官至山東右布政使。後致仕歸,年九十七卒。湯為人寬厚儉朴,內服疏布,外以父所遺舊袍襲之。為政持大體,不事苛細,不以廉自炫。知紹興後,新修學宮,廣設社學,緩刑罰,恤貧弱,旌節孝,濟災荒,深得紹興人民愛戴。
文種名會,字伯禽、子禽,春秋楚之鄒人。公元前494年,句踐敗於夫椒,使文種議和,成。句踐入質吳國,命種守越。種焦思竭力,恢復生產,治理國政。「外守疆土之界,內修耕戰之備,無遺荒土,百姓親附」。句踐歸國,問政於種,種曰「愛民而已」。「利之無害,成之無敗,生之無殺,與之無奪。」「無奪民所好,則利也。民不失其時,則成之。省刑去罰,則生之。薄其賦斂,則與之。」「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其子,如兄之愛其弟,聞有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越王乃緩刑薄罰,省其賦斂。於是人民殷富,皆有帶甲之勇。種又獻伐吳「九術」(《史記》作「七術」):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財幣,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遺之好美,以為勞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台,盡其財,疲其力;六曰遺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九曰堅厲甲兵,以承其弊。句踐僅用三術而滅吳。
滅吳後,范蠡功成身退,曾致書種,勸其應識「高鳥散,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之大勢,早日離越。種不忍而稱病不朝。人誣其作亂,越王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伏劍自殺。賜葬卧龍山,故名種山。現府山公園越王殿中有刻石像,府山望海亭東側有文種墓。《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越絕書》、《吳越春秋》等均有載。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閨瑾,字玉貞,小字玉姑,後易名瑾,字璇卿,號競雄、鑒湖女俠,別號漢俠女兒,另署鞦韆。祖籍紹興山陰漓渚(福全)人,出生於福建閩候縣。自幼喜好詩文,尤慕劍俠,豪爽奔放。稍長,隨四表兄習棍棒拳術、騎馬擊劍,性格倔強。
秋瑾目睹清廷腐敗和民族危難,遂蔭生「置生死於不顧」,獻身救國之志。三十年,沖破家庭束縛自籌旅費去日本留學,入東京實踐女學校學習,積極參加留日學生革命活動。七月再赴日本,經黃興介紹,在日本會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並被推為同盟評議部評議員和同盟會浙江主盟人。因反對日本「取締留學生規則」,年底回國。三十三年初,接任紹興大通體育師范學堂督辦。「大通」名義上是培養小學體育師資,實際上是培養革命軍事人才幹校。l~6月間,一面與教員王金發、竺酌先等在和暢堂秋瑾制定秘密計劃;一面派親信去諸暨、嵊縣、新昌、義烏、金華、麗水等地聯絡會黨。多次往來於上海、杭州,在浙江新軍和杭州武備學堂、弁目學堂中發展同盟會組織,吸收光復會員,曾親擬《光復軍軍制稿》,在杭州白雲庵召集浙江各地會黨,正式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商定五月下旬浙、皖聯合起義會攻南京。因叛徒告密,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倉促起義,失敗。7月13日(六月初四),清政府派兵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被捕入獄。於初六日(7月15日)在紹興軒亭口從容就義,年僅33歲。次年,好友吳芝瑛、徐自華按照烈士生前願望,幾經周折,遂將其遺骨葬於杭州西冷橋畔。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親筆為秋瑾題寫「巾幗英雄」四個大字,並書楹聯一副:「江滬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民國十九年(1930)在古軒亭口建「秋瑾烈士紀念碑」,府山之巔建「風雨亭」以志紀念。建國後,辟秋瑾故居為「秋瑾紀念館」,定「秋瑾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秋瑾烈士紀念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魯迅 (188l~1936),原名周樹人,幼名樟壽,字豫才,魯迅為其主要筆名。紹興城區都昌坊人。祖父周介孚,清翰林院庶吉士;父周伯宜,秀才,屢試不中;母魯瑞,紹興縣孫端鎮安橋頭村人。兄弟3人,魯迅兄長,次作人,幼建人。
魯迅7歲上本家私塾讀《鑒略》,12歲進「三味書屋」,師壽鏡吾讀《四書》、《五經》。光緒十九年(1893)秋,祖父周介孚因科場案下獄,魯迅先後到紹興縣皇甫庄和小皋埠舅家避難。二十年(1894)父病不起,常常出入當鋪和葯店,為醫治父病而到處奔波,家道漸由小康墜入困頓而受人白眼。期間魯迅和農民及農民子弟有較多接觸,因而激起對「上流社會的墮落」之憎恨和對「下層社會的不幸」之同情。
光緒二十四年5月,魯迅母盡家中所有為其湊足18元盤川,去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鐵路礦務學堂,二十七年畢業。二十八年2月以官費留學日本。先在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文和普通科,課余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之革命活動。三十年9月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後因痛感學醫並不能改變國民精神,於是棄醫從文。三十二年至東京,開始從事文學活動,翻譯介紹俄國、東歐等國文學作品。三十四年加入光復會。宣統元年(1909)夏回國,任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教職。二年7月,回紹興,任紹興府中學堂(今紹興一中)監學兼博物教員。辛亥革命成功後出任山會初級師范學堂監督(校長)。民國元年(1-912)2月,應蔡元培之邀,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員,5月,隨教育部遷往北京,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8月任教育部僉事。六年因張勛復辟辭職。七年1月,參加《新青年》雜志編輯工作,同年4月,始以「魯迅」筆名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九年,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女子師范大學等校任教,積極組織和支持《語絲社》、《未名社》等進步社團,培養青年作家,促進新文化發展。在女師大「風潮」、「五卅」事件、「三.一八」慘案等重大政治斗爭中,冒著生命危險,寫下許多如「匕首」、「投槍」之雜文。十五年因支持學生愛國運動被通緝。9月南下廈門,任廈門大學教授。十六年1月被廣州中山大學聘為文學系主任,後兼教務主任。4月,為營救被捕學生無效憤而辭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魯迅觸動很大,思想由進化論發展到階級論。10月抵上海,與許廣平同居,從此定居於上海。
魯迅在上海10年,認真研究馬列主義理論,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十九年起先後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進步組織,團結左翼文藝工作者,並以雜文為武器,抨擊國民黨政府統治,寫下《二心集》、《南腔北調》等10餘本雜文集和《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集。
夏禹《史記-夏本紀》載:禹為黃帝軒轅氏之玄孫,姓姒,名文命。禹為人「敏給克勤;其悳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禹治水有功,初被封為夏伯,故稱「伯禹」。後受舜禪,禹制貢法,根據各地出產確定應納貢品,名曰「定貢」。為志禹功,《尚書》以《禹貢》名篇。主張「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曾向帝舜獻「九功惟敘,九敘惟歌」之謀,舜善其言,贊禹功為「地平天成,萬世永賴」。其子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
竺可楨 (1890~1974),又名紹榮、烈祖、兆熊,字藕舫,紹興會稽東關(今屬上虞市)人。光緒二十年(1894)入東關鎮敬義小學。三十一年5月,進紹興東湖通藝學堂,半年後考入上海澄衷學堂,三十三年轉入復旦公學。宣統元年(1909)考入河北唐山路礦學校,二年畢業。後考取第二次「庚子賠款」赴美國留學公費生,入伊利諾斯大學農學院,民國二年(1913)畢業,轉入哈佛大學地學系學習氣象。五年,在美國加入任鴻雋、楊杏佛等發起之「中國科學社」,任《科學月刊》編輯。七年秋,獲博士學位後回國,應聘在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教授地理學和氣象學。九年,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東南大學前身)地理系主任。十四年,應上海商務印書館之聘,任該館編輯。十五年,到天津南開大學教地理學和氣象學。十六年,應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之聘籌建氣象研究所,次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建立南京氣象台,開展氣象研究,奠定我國現代氣象事業基礎。十九年起徹底結束中國領土和海域之天氣預報由外國人發布之歷史。二十二年4月,委任為中國出席第五屆太平洋科學會議代表。二十五年4月起任浙江大學校長直至解放。學校幾度搬遷,在十分艱難條件下,始終依靠師生,堅持「求是」校訓,並親自撰寫《求是精神和犧牲精神》一文,提倡追求真理,不怕犧牲之精神,聚集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使學校發展成為全國著名大學。抗日戰爭期間,率領浙江大學師生西遷,轉輾贛、湘、兩廣到達遵義,被譽為「文軍的長征」。三十五年,遷回杭州。在反內戰、反飢餓斗爭中,積極支持於子三等進步學生的愛國行動,公開揭露反動派殺害於子三真相。次年7月,當選為黨團合並後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三十七年3月,當選為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竺可楨
解放前夕,斷然置國民黨要其赴台灣之種種威脅利誘於不顧,奔赴上海。1949年7月,赴北京參加全國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9月,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學會會長、中國地理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學部主任、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國際地球物理年國家委員會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委員。196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竺可楨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致力於許多學科研究,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在氣候變遷、物候、農業氣候、自然區劃和科學史等方面皆有卓越見解和傑出貢獻,曾發表論文240餘篇。從1936年1月1日起到1974年2月6日逝世前一天止,氣象日記無一日間斷,共計800萬字。1955年至1960年間,雖年事已高,仍經常到西北黃土高原、新疆、內蒙古等地考察。主要論著有《台風中心的若干新事實》、《遠東台風的新分類》、《中國氣流之運行》、《東南季風與中國雨量》、《氣候與人生及其他生物的關系》、《論我國氣候的若干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系》、《物候學》、《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國的亞熱帶》、《東亞天氣類型的初步研究》等,已輯有《竺可楨文集》。《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等有錄。
王冕 (1310—1359),宇元章,浙江諸暨人。他是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
范蠡字少伯,又稱范伯,春秋末楚國宛三戶(今河南南陽一帶)人。出身貧寒,微時「佯狂、倜儻、負俗。」文種任宛令時,與之交。後同至越國出仕,俱為著名大夫。
公元前494年,句踐伐吳,范蠡諫阻,不聽,遂遭失敗。退保會稽山後,獻卑身厚賂,乞成於吳之計,訂城下之盟。范蠡隨句踐質吳三年,夫差勸其棄越投吳,委以重任,范不為動。含垢忍辱,卑辭厚賂,終於使句踐化險為夷,平安返越。及歸國,與文種鼎力輔佐越王。句踐奮發圖強,築城立廓,發展生產,以俟時機。蠡倡「道」、「氣」,主「恆」、「常」,重「持盈」、「定傾」、「節事」,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變化,時勢必有盛衰,順其自然,待機而動,才能取勝。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興越滅吳,完成句踐稱霸大業,使越國成為強國。
滅吳後,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離越適齊,化名「鴟夷子皮」,經商治產,獲利千萬,受任齊相。後棄官散財,間行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逐什一之利,復貲累千萬,自號陶朱公。范蠡著作甚豐,惜大多散佚,僅存《養魚經》,為我國最早內塘養魚專著。府山公園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有專記、《史記-貨殖列傳》有載,《越絕書》、《吳越春秋》述其詳。
蔡元培 (1868~1940),字鶴卿、孑民,號孑農,紹興山陰(今越城區)人。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十六年會試貢士,未殿試。十八年補殿試,為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補翰林院編修。甲午戰爭後,開始接觸西學,同情維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紹興,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提倡新學。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學教習。二十八年與蔣觀雲等組織中國教育會,任事務長。夏,游歷日本,同年秋回國,在上海創設愛國女校及愛國學社,任總理。並以《晨報》為陣地,提倡民權,宣傳排滿革命。三十年冬與陶成章、龔寶銓等在上海建立光復會,被推為會長,次年加入同盟會。三十年赴德國留學。
民國元年(1912)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廢止祀孔讀經,實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確立起我國資產階級民主教育體制。二次革命失敗後,攜眷赴法,與李石曾等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五年冬回國任北京大學校長,支持新文化運動,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實行教授治校。「五四」運動中支持學生愛國行動,多方營救被捕學生。
「九·一八」事變後,主張抗日,擁護國共合作。民國二十一年(1932)與宋慶齡、魯迅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開展抗日愛國運動。曾電救楊開慧烈士,援救許德珩等愛國民主人士,營救丁玲、朱宜權等共產黨員。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句踐 (約前520~前465),其先禹之苗裔,夏後帝少康之庶子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句踐元年(前496),吳王闔閭興師伐越。句踐「使死士挑戰三行至吳陣呼而自剄」,一舉打敗吳軍,射傷吳王。吳王闔閭臨終告誡兒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接位後,遵照遺訓,日夜勤兵,矢以報越。句踐得悉,主張「先吳未發往伐之」,范蠡諫告,勿聽,被夫差「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今吳縣椒山)。」句踐率殘兵五千,退守會稽山上。夫差追而圍之。句踐以「卑辭厚禮以遺」之計,派文種向吳求和。初,吳王夫差納伍子胥之諫,勿許。句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文種諫而獻「以美女寶器厚賂吳太宰嚭」之策,終於使夫差同意赦越,罷兵而歸。
句踐五年(前492)五月,句踐夫婦偕范蠡入質於吳,囚於石室。「服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句踐斫養馬,夫人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無恨色。「問疾嘗糞」,博得夫差歡心,得赦歸國。
句踐七年(前490)歸越,卧薪嘗膽,誓復吳仇。身自耕作,與百姓同其勞;自奉極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內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實府庫,墾其田疇;緩刑薄罰,省其賦斂;獎勵生育,訓練士兵。納相國范蠡建議,選四達之地築城立廓,以圖霸王之業。先建小城,後建大城。於是人民殷富,社會安定,士民皆欲與報吳恥。
句踐十五年(前482),吳王夫差北會諸侯於黃池,太子留守,國內空虛。句踐發兵四萬,親率君子(親兵)六千伐吳。敗吳師,獲太子友,破吳都,焚姑胥台。夫差請和,句踐自度未能滅吳,許之。句踐十九年,再度伐吳,戰於笠澤,三戰三勝。二十一年再次伐吳,圍攻三年,夫差求和不成自殺,終於句踐二十四年(前473)滅吳雪恥。
葛雲飛(1789~1841),字鵬起,又字凌台,號雨田,清紹興山陰天樂鄉(今屬蕭山市)人。生於行伍之家,幼好讀書,穎悟過人,後從父習武。讀《宋史-岳飛傳》至「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時,謂人曰:「此舉其大者而言耳,非謂武將可以愛錢也。」讀《明史-周遇吉傳》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嘉慶二十四年(1819)武舉人,道光三年(1823)武進士,七年署黃岩鎮水師中營守備。巡洋遇盜艇,以滅燈詐為商船誘盜近舟,力擒劇盜陳兆龍等9人。二十一年(1841)正月,伊利布令定海鎮總兵交涉歸還定海,釋安突得事。葛堅持先歸地後釋俘,迫使英軍就範,撤離定海。八月,英將朴鼎查再犯定海,葛約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分守曉峰嶺、竹山門,而自以主將據沖要擋敵。十二日英船29隻闖入竹山門,葛在土城親燃大炮擊斷其頭桅,英軍遁出。又令游擊張紹廷迎頭截擊,英軍退走,得旨嘉獎,賞提督銜。適夜英軍復大至,雖力戰,然敵軍仍盛,飛書大營請援,弗許。雲飛秘不發,加意撫慰士卒。天雨,霪潦中屢戰挫敗,激戰6晝夜,僅啖餅數枚,戰士亦然。最後敵攻破竹山門,薄土城,葛率部卒200餘人持刀步戰2里許,格殺無算。身受40餘創,炮洞胸背,仍揮刀殺敵。終因多次中彈,依崖而殞,壯烈殉國。義勇徐保夜負葛屍,以小舟渡抵鎮海。宣宗揮淚下詔,頒金治喪,以提督例恤,謚壯節,葬於今蕭山所前鄉三泉王村黃灣寺北。
葛雲飛文武雙全,著軍事著作多種,有《名將錄》、《制械要言》、《制葯要言》、《水師緝捕管見》、《全浙沿海險要圖說》及詩詞若干卷存世。事母孝,母亦知大義,喪歸,一慟而止,曰:「吾有子矣!」《清史稿》有傳
http://blog.sina.com.cn/u/49c5c56d0100050m
㈤ 秦山曾經出過哪些文化名人
古有小說家干寶、詩人顧況、戲曲家楊梓;近有現代出版家張元濟、三毛之父張樂平、哲學家陳大齊、史學家朱希祖;今有革命文化名人黃源、油畫家朱乃正、先鋒派作家余華、奧運健將曹棉英。
干寶 (生卒年月不詳),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啟《海鹽縣圖經》雲:「父瑩,仕吳,任立節都尉,南遷定居海鹽,干寶遂為海鹽人」。又雲:「干瑩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雜存》雲:「干寶……海鹽人也。按武原古志雲,其墓在縣西南四十里,今海寧靈泉鄉。真如寺乃其宅基,載在縣志,蓋古地屬海鹽也。」據史料記載,自西晉永嘉元年(307年),干寶初仕鹽官州別駕(刺史的從吏官),後因劉聰、石勒之亂,西晉亡,東晉立,南北對峙,干寶舉家遷至靈泉鄉(今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鹽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陽,干寶為父守孝。至三世時,遷至梅園(今海鹽通元),自此,海鹽成為干氏子孫繁衍的居住地。
干寶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更是小說家的一代宗師。他的《搜神記》短篇小說集在中國小說史上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被稱作中國小說的鼻祖。干寶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橫跨經、史、子、集四部,堪稱魏晉間之通人。至今有關專家已收集到的干寶書目達26種,近200卷。
干寶年輕時學識淵博,遍覽群籍,曾由華譚推薦任著作郎。建武元年(317年),經中書監王導推薦,領修國史。時因家貧,求補山陰(今紹興)令,遷始安(今桂林)太守。東晉大興元年(318年)二月封關內侯。太寧元年(323年),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咸和元年(326年),母桓氏卒,葬靈泉里西南隅,干寶辭官為母守孝。咸和四年服闋回朝。永和元年(345年)致仕,永和七年(351年)秋卒,葬靈泉里後花園。朝廷特加尚書令,從祀學宮。
干寶一生著作頗豐,其《晉紀》20卷,直而能婉,時稱良史,為後世史學家所推崇。傳說干寶因有感於父婢死而再生及其兄氣絕復甦,乃編集神怪靈異故事為《搜神記》。他在序中自稱:「雖考志於載籍,收遺佚於當時,蓋非一耳一目所親聞睹也,又安敢謂無失實者哉!」此書為我國魏晉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保存了許多古代民間的傳說,如《干將莫邪》、《相思樹》、《董永賣身》、《李寄斬蛇》等,給後世文學藝術以深遠影響。在著名的《聊齋志異》、《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作品中,有許許多多的情景和描述都是從《搜神記》中汲取營養和精華的。近代文學大師魯迅的《鑄劍》故事就取自《搜神記》中的《三王墓》,凡此舉不勝舉。干寶又著有《春秋左氏義外傳》,還注《周易》、《周官》等數十篇,另有文集四卷。今存《搜神記》20卷,為後人所輯錄,又《晉紀》亦有清人輯本。
干氏家族自三國後期,仕吳者頗多,到晉朝已有名人不斷出現,其後在歷朝均有名人,政功顯著。千餘年間,干氏家族所繁衍的子孫已分居於北京、天津、南京、陝西、山東等地。尤以浙江海鹽的沈盪、通元、澉浦、六里,海寧的鹽官,寧波的餘姚,嘉善的干窯等地。聚居為盛。故自東晉以來,已有1700多年族史,顯為望族。海鹽作為干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居住地,至今後裔已有52代。近年來,海鹽縣對干寶的生平及史學價值的研究十分重視,尤其是在干寶後裔的大力支持下,由干氏四十八世裔孫干乃軍執筆續修《干氏宗譜》。自1991年起,歷經10餘載的調查考證,目前,一部新的《干氏宗譜》續修本已正式完稿。干氏家族對於宗譜續修,歷來十分重視。干氏宗譜立干寶為始祖,五世孫干朴首撰,三十八世孫干大行續修並序。自四十世孫干欽昊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86年)最後一次續修宗譜算起,至今已有300餘年未曾續修了。並且,由於干氏後裔散居神州大地,主要分為東西大支和永寧鄉支兩支,至抗戰前,宗譜有的已散失,給續修帶來一定的難度。文革期間,海鹽縣博物館收繳保存了十分寶貴的干氏東西大支的舊譜三冊,是這次續譜的主要依據。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的干乃軍不負眾望,歷盡艱辛,奮筆耕耘,終於使海鹽縣第一部民間續修的家譜《干氏宗譜》得以問世。此舉已在全國各地廣大幹氏後裔中傳為佳話。
學術成就
干寶的祖父叫干統,為吳奮武將軍,父干瑩為 丹陽丞。干寶少勤學,博覽群記,以才器召為佐著作郎,又因平定杜弢之亂有功,賜爵關內候。晉元帝即位,未置史官,由中書監王導舉薦,干寶「始領國史」。「以家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晉書•干寶傳》)他對史學有研究,著《晉紀》。《晉書》稱:「其書簡略,直而能婉,咸稱良史」;《文心雕龍》譽「干寶述紀以審正得序」,《史通》贊「理切而多功」。干寶「性好陰陽術數,留思京房、夏侯勝等傳」,「博採異同,混虛實」,「集古今神祗靈異人物變化」,撰成《搜神記》三十卷,「又為《春秋左氏義外傳》,注《周易》、《周官》凡數十篇,及雜文集皆行於世。」(同上)
干寶於易學造詣極深,《晉書》明言注《周易》。《隋書•經籍志》載有:《周易》十卷,晉散騎常待干寶注,又《周易爻義》一卷,干寶撰,梁有《周易宗塗》四卷,干寶撰。其中《周易宗塗》《隋志》言已佚,兩唐志皆不錄。而《周易注》、《周易爻義》二書,兩唐志皆收錄之。另《經典釋文•序錄》、《宋史•藝文略•經類》及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等也錄《周易注》十卷。又根據《冊府元龜》記載,《周易問難》二卷、《周易玄品》二卷,也為干寶撰。項皋謨、朱彝尊、馬國翰等人皆信從。然《隋書•經籍志》明言《周易問難》二卷王氏撰,《周易元品》二卷不著撰人,故今人台灣學者黃慶萱等人關於《周易問難》《周易玄品》二書不為干寶所撰的考證屬實(見《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九)。干寶的易學著作今皆散佚,其《易》注主要散見於唐人李 鼎祚的《周易集解》、陸德明《經典釋文》中。後人有輯本,「元時有屠曾者,始輯其佚。明下德間,其孫勛重訂,其書刻在《鹽邑志林》,即今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所據而補訂,武進張惠言梓入《易義別錄》,歷城馬國翰、甘泉黃奭又據而參校習刊之,載《玉函山房輯佚書》、《漢堂叢書》中。孫、馬、黃三家輯本,互有詳略,然馬、黃多者二事,孫多者七事,較其得失,孫本為優」。(尚秉和語,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另外,根據其它典籍記載:干寶還撰有:《易音》、《毛詩音》、《周官禮注》、《答周官駁難》、《周官音》、《後養議》、《春秋左氏函傳義》、《春秋序論》、《正音》、《立言》等。
顧況 (727—815),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字逋翁,自號華陽真逸。蘇州(治所在今江蘇蘇州市)人,或說蘇州海鹽(今屬浙江海寧)人。
至德二載(757年)登進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貞元二年(786年),韓滉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時,曾召為幕府判官。貞元三年為李泌薦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於此年三、四月間貶饒州司戶參軍。被貶的原因據說是「傲毀朝列」(李肇《唐國史補》),「不能慕順,為眾所排」(皇甫湜《顧況詩集序》)。在貶途經蘇州時,與韋應物有詩酬唱。約於貞元十年離饒州,晚年定居茅山。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揚州見到過他(《顧況詩集序》)。大歷六年(771年),任永嘉監鹽官,曾著有《仙游記》,描述飛雲江上游李庭尋上山砍樹,迷不知路,逢見祭水,內有農田、泉竹、果萊、連棟架險、300餘家。
顧況的生卒年,傳世的《瘞鶴銘》定為開元十三年(725年)至元和九年(814年),但據宋代董逌、黃伯思和清人顧炎武考證,《瘞鶴銘》非顧況所作。今從顧況《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東都序》考訂,顧況於757年登第後約50年,即大致在806年前後尚在人世。
顧況在《悲歌》序中說,詩乃「理亂之所經,王化之所興。信無逃於聲教,豈徒文采之麗耶」?強調詩歌的思想內容,注重教化。他曾模仿《詩經》作《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並效法《詩經》「小序」,取詩中首句一二字為題,標明主題。如「囝,哀閩也」,「采蠟,怨奢也」,開白居易《新樂府》「首句標其目」的先例。其中以《囝》最著名。唐代閩中官吏常取幼童作閹奴,詩中揭發閩吏這一殘害人民的罪行,寫得極其沉痛。
顧況七言歌行中《公子行》、《行路難三首》,揭露貴族子弟的豪侈生活,諷刺封建帝王追求長生的愚昧行為,頗有現實意義。又如《李供奉彈箜篌歌》、《劉禪奴彈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彈箏歌》等,通過豐富生動的比喻和環境氣氛的渲染,對音樂的描繪相當出色。這些詩想像豐富,意境奇特,色彩濃郁,是後來李賀歌行的灠觴。皇甫湜《顧況詩集序》稱其「偏於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唐末詩僧貫休有《讀顧況歌行》一詩,對他的七言歌行也極為推崇。
顧況的七絕清新自然,饒有佳作。如《宿昭應》諷刺玄宗求仙。《葉上題詩從苑中流出》、《宮詞》寫出被禁閉深宮宮女的哀怨。《竹枝詞》是學習江南民歌之作。
顧況有《文論》一篇,立論與中唐時期的一些古文家相似,可以看出當時文學思想的趨勢。他為當時詩人所撰的詩序,分別記述了陶翰、劉太真、朱放、儲光羲的事跡及詩文編集的情況,為後世提供了文學研究的資料。他的《戴氏廣異記序》,論述了唐人志怪傳奇作品如唐臨《冥報記》、王度《古鏡記》等,說明他對當時傳奇這一新體也很重視。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曾記述顧況善畫。《新唐書‧藝文志》子部雜藝術類著錄有顧況《畫評》1卷,今佚。
有《顧逋翁詩集》4卷,輯入《唐詩百名家全集》,《華陽集》3卷,輯入《四庫全書》。《全唐詩》編錄其詩4卷,《全唐文》編錄其文3卷。事跡見《舊唐書》本傳、《唐詩紀事》和《唐才子傳》。
關於顧況,為人熟知的是他和白居易之間的一段軼聞:
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投顧況,況戲之曰:「長安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原上草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
................................
顧況是唐代中期一位較有影響的詩人,今人在臨海市區巾子山上建有「逋翁亭」,就是紀念這位歷史文化名人曾經駐足臨海。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名氣大,更重要的是顧況確實到過臨海,出任新亭鹽監,並與郡城名勝巾子山結有詩緣,個中詳情容我細細道來。
顧況,別號華陽山人,晚字逋翁,祖籍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卒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幼年受佛經於其叔七覺和尚,登第前於儒學外,出入釋老二氏,且多交有聲於東南之名詩人、詩僧。後遷居蘇州海鹽橫山,故史書多稱其為海鹽人。至德二年(757年),顧況進士及第,年已33歲,終著作佐郎,從六品上。他任職新亭監年代,傅璇琮主編的《唐才子傳校箋》從明人「中舉前」之說;現今學界一般約定在「唐至德二載(757年)登第後至建中二年(781年)或稍後入韓滉節度使幕府」的一段長達24年時間,過於漫長,深感泛泛。
新亭鹽監設於臨海,是唐時台州鹽遠銷處州、婺州、衢州等地正集散地,且是當時江南十大鹽監之一。顧況求知新亭監之事,最早見於唐人李綽《尚書故實》,內雲:「顧況,字逋翁,文詞之暇,兼攻小筆。嘗求知新亭監,人或詰之,謂曰:『余要寫貌海中山耳。』仍辟善畫者王默為副知也。」新亭監始設於唐乾元年間。《新唐書·卷五十四·食貨志》:「乾元元年(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監院。」吳、越、揚、楚鹽廩「有漣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場,嘉興、海陵、鹽城、新亭、臨平、蘭亭、永嘉、太昌、侯官、富都十監。歲得錢百餘萬緡(每緡1000錢),以當百餘州之賦。」知新亭位列十監之四。鹽監是管理鹽稅、鹽業的機構,長官稱「監」。新亭在臨海,南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七《城務·臨海》條:「新亭監在縣東南六十里,今廢。《武烈帝廟記》:乾符二年(875年)新亭監給官莫從易重建堂宇。」按《赤城志》是台州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新亭監附於臨海縣名下,當屬臨海。又民國《臨海縣志稿》卷十三《官師·令佐·鹽監》載:新亭監官,「天寶:顧況(附李綽《尚書故實》顧況條);乾符二年:吳越莫從易;元德昭(按吳越國王錢鏐後拜為丞相)。」顧況列為新亭首任監官,唯定在「天寶」年間有誤,以《新唐書》記「乾元」為正。
新亭監約止於北宋熙寧至宣和年間,前後存在了約200年。據舊志載,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新塗外淤,老塗地養淡,產鹽區東移,遂修築杜瀆壩(在今杜橋鎮外塗)。宣和四年(1122年)官府設南(在黃岩)、北(在桃渚)兩監,建杜瀆鹽場,歸屬北監,張瑾為亭場巡檢,新亭鹽監至此壽終正寢。
顧況求知新亭監年代史家一直總感含糊。拙見顧況臨海之行,除上述方誌記載以外,與其存於《全唐詩》卷二六七及宋人洪邁《萬首唐人絕句》中的《臨海所居》詩三首及《從剡溪到赤城》詩有內在關聯,可補充《尚書故實》所記之不足。今先舉《從剡溪到赤城》詩:
靈溪宿處接靈山,窈窕高樓向月閑。
夜半鶴聲殘夢里,猶疑琴曲洞房間。
剡溪在新昌,赤城在天台。由新昌剡溪入天台,走的是李白、杜甫游天台山同一路線。詩中「靈溪宿處」是說顧況從天台到臨海途中,曾夜宿靈溪附近的靈溪驛,又稱靈溪館。《嘉定赤城志》卷三:「(天台)靈溪驛,在縣東二十里,舊路由此入京,今亭頭是也。後改自東門,遂廢。唐人鄭巢有《夜泊》,詩雲:『孤吟疏雨夜,荒館亂峰前』……『溜從華頂落,樹與赤城連。』……」(參見康熙《天台縣志》,雍正《浙江通志》)顧況稍後的大和詩人許渾也有《發靈溪館》詩:「山多水不窮,一葉似漁翁。」顧況詩中「赤城」是天台山勝景,「靈山」即天台山。靈溪驛是水陸交通交替點,上接新昌至天台的山嶺蹬道,下通扁舟暢行的始豐溪(靈江主要支流),可直達台州城西門埠。看來,顧況先游覽了天台城關的赤城山等風景,再夜宿靈溪驛站,才由水路至臨海。歷史上未見顧況有多次游天台、臨海的記載,故此行必是到新亭監上任。該詩雖未見所作時代,但讀《臨海所居》之一詩就不難理解:
此是昔年征戰地,曾經永日絕人行。
千家寂寂對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詩中「征戰地」、「絕人行」等詞,是描繪當時台州平叛袁晁起義後,百姓生靈塗炭的凄慘情景。《冊府元龜》卷一二二:「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八月,台州賊帥李黽(即袁晁)攻陷台州,刺史史敘脫身而逃,因盡陷浙東諸州縣。」寶應二年(763年)夏袁晁兵敗被俘,11月被殺,詩正印證此事,可推知況到臨海是寶應二年末(763年)或稍後。再讀《臨海所居》之二詩:
此去臨(靈)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
不知疊幛重霞里, 更有何人渡石橋。
此時況已離開靈溪到達台州臨海,並偕好友游覽巾山,巾山有雙峰,又稱雙幘。傳說晉時皇華真人修道升天,遺幘於此,留有華胥洞、仙人床等遺跡,民間傳說此山有仙氣。唐神龍元年(705年)巾山西麓建龍興寺,十三年(754年)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時,曾在此駐錫,該寺僧思托隨鑒真「始終六渡」,才抵達日本九州。顧況向崇佛道,登此山遙望天台山,禁不住回憶起令人神往的石樑(即「石橋」)飛瀑而賦詩。
顧況何時離職新亭監?約在大歷二年(767年)前後。據《唐才子傳校箋·顧況》考,大歷前期(769~770年),況尚在蘇、湖一帶,與李泌、柳渾、皎然、陸羽等一時俊傑交遊,招為吳興人丘司議之婿;大歷中期(771~774年),在永嘉(今溫州)操辦鹽務,「為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作有《仙游記》、《釋祀篇》,建中二年(781年)入韓滉幕府為大理司直。因此,顧況在臨海任新亭監當是廣德、永泰年間(763-766年)。貞元十七年(801年),顧況寫下了著名的《嘉興監記》,文曰:「天寶末,天下兵起。乾元初,上司湊議,宜以鹽鐵之職,總以社稷之臣,斡乎山海之利以富人也。淮海閩駱,其監十焉,嘉興為首」,「大臣奉法,為事選人,拔其賢干,升於憲署,以官原阝顯 光華之寵,趨其署者如好鳥之棲茂林。」此文正是他對曾仕新亭監和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多年從事鹽務閱歷的總結。
成語「紅葉傳情」的來歷
唐朝大詩人顧況的詩句「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里斷腸時。君疇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葉上題詩從苑中流出》)被後人歸納一句著名的成語「紅葉傳情」,然而這卻是詩人親身經歷的一段佳話軼事。相傳在唐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天,身在洛陽的年輕詩人顧況拾得從皇家宮女所居上陽宮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陽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紅葉,葉面上有宮女題寫的哀怨詩句「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天寶宮人《題洛苑梧葉上》)。萌動愛意的詩人也賦詩一首寫於紅葉之上,並將這片紅葉從上水池傳進宮內,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宮女取得聯系。此後顧況和這位宮女二人經常憑借紅葉傳送愛戀的心聲。不久發生唐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官兵為抵擋叛軍安祿山進行為期60天的「洛陽保衛戰」最終失敗,顧況趁戰亂找到那位與他傳詩的宮女逃出上陽宮,二人結為連理白頭到老。從此紅葉被視作堅貞不渝的愛情象徵傳詠至今。這段甜美的愛情故事也被稱作「下池軼事」在洛陽古城流傳。
㈥ 紹興名人排行榜
任頤(1840~1895),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字伯年。清紹興山陰人。父鶴聲,善工丹青。幼年就得到其父指授。咸豐三年(1853)赴上海扇庄學徒,後得任熊、任薰教授,初顯畫名。十一年,太平軍入浙東,攻克紹興,則參加太平軍,充旗手。太平軍敗後,移居寧波,隱於民間,重操畫筆,結識畫家任渭長。中年以後定居上海,以賣畫為生。1884年,小刀會在上海起義,為小刀會「點春堂」作「觀刀圖」,頗具影響。先後結交當時書畫名家吳昌碩、蒲華、王秋年、蔣石鶴、吳友如等。畫法師承陳洪綬、華岩,又受八大山人朱耷影響,擅畫花鳥山水、人物。重寫生,鉤勒、點簇、潑墨交互施用,別具一格;賦色鮮活明麗,筆墨不多而形象生動活潑;精肖像畫,喜用中鋒,淺描淡染,寥寥數筆而神情逼真,執法獨到,畫風在江南一帶影響極大,與任熊、任薰、任預並稱畫壇任門「四傑」。現存作品頗豐:《野塘兩石》、《芭蕉綉球》、《紫藤鴛鴦》、《池塘睡鴨》、《黃花紅葉》、《雞》、《秋雨梧桐》、《落花飛燕》、《譏看天圖》、《沙馥小像》、《五穀豐登》、《鍾馗》、《倒騎驢圖》、《牧牛圖》等。其女任霞,子任堇,均工詩文、書畫。光緒二十一年(1895)卒,年五十六。《中國人名大辭典》等有錄。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山東琅琊(今山東臨沂),定居會稽山陰。出身貴族,父王曠曾任淮南太守,伯王導,晉元帝時丞相。其幼時言語遲鈍,及長始顯才華。性坦率,不拘禮節,有「坦腹東床」佳話。初仕為秘書郎,累官至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當時,東土飢荒,羲之輒開倉賑貸。朝廷賦役繁重,吳會更甚,每上疏爭之,多被聽納。羲之淡泊名利,雅好養性,初渡浙江,便有終仕之志。朝廷愛其才,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後稱病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善作文、工書法。原師事鍾繇,但博採眾家之長,一變漢魏以來波挑用筆,獨創妍美流暢之風格。
羲之七子:獻之、凝之、徽之均善書,尤以第七子獻子成就最著。相傳現存蘭亭「鵝池」碑,「鵝」字為羲之所書,「池」字為獻之所續,世稱「父子碑」。著有《王羲之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傳世。因其書法而得名之遺跡,尚存蘭亭、筆飛弄、筆架橋、題扇橋、躲婆弄等。羲之舍宅為寺之戒珠寺,現辟為紀念館。《晉書》有傳。
湯紹恩字汝承,號篤齋,四川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十四年由戶部郎中遷德安知府,尋移紹興知府,累官至山東右布政使。後致仕歸,年九十七卒。湯為人寬厚儉朴,內服疏布,外以父所遺舊袍襲之。為政持大體,不事苛細,不以廉自炫。知紹興後,新修學宮,廣設社學,緩刑罰,恤貧弱,旌節孝,濟災荒,深得紹興人民愛戴。
文種名會,字伯禽、子禽,春秋楚之鄒人。公元前494年,句踐敗於夫椒,使文種議和,成。句踐入質吳國,命種守越。種焦思竭力,恢復生產,治理國政。「外守疆土之界,內修耕戰之備,無遺荒土,百姓親附」。句踐歸國,問政於種,種曰「愛民而已」。「利之無害,成之無敗,生之無殺,與之無奪。」「無奪民所好,則利也。民不失其時,則成之。省刑去罰,則生之。薄其賦斂,則與之。」「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其子,如兄之愛其弟,聞有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越王乃緩刑薄罰,省其賦斂。於是人民殷富,皆有帶甲之勇。種又獻伐吳「九術」(《史記》作「七術」):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財幣,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遺之好美,以為勞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台,盡其財,疲其力;六曰遺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九曰堅厲甲兵,以承其弊。句踐僅用三術而滅吳。
滅吳後,范蠡功成身退,曾致書種,勸其應識「高鳥散,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之大勢,早日離越。種不忍而稱病不朝。人誣其作亂,越王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伏劍自殺。賜葬卧龍山,故名種山。現府山公園越王殿中有刻石像,府山望海亭東側有文種墓。《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越絕書》、《吳越春秋》等均有載。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閨瑾,字玉貞,小字玉姑,後易名瑾,字璇卿,號競雄、鑒湖女俠,別號漢俠女兒,另署鞦韆。祖籍紹興山陰漓渚(福全)人,出生於福建閩候縣。自幼喜好詩文,尤慕劍俠,豪爽奔放。稍長,隨四表兄習棍棒拳術、騎馬擊劍,性格倔強。
秋瑾目睹清廷腐敗和民族危難,遂蔭生「置生死於不顧」,獻身救國之志。三十年,沖破家庭束縛自籌旅費去日本留學,入東京實踐女學校學習,積極參加留日學生革命活動。七月再赴日本,經黃興介紹,在日本會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並被推為同盟評議部評議員和同盟會浙江主盟人。因反對日本「取締留學生規則」,年底回國。三十三年初,接任紹興大通體育師范學堂督辦。「大通」名義上是培養小學體育師資,實際上是培養革命軍事人才幹校。l~6月間,一面與教員王金發、竺酌先等在和暢堂秋瑾制定秘密計劃;一面派親信去諸暨、嵊縣、新昌、義烏、金華、麗水等地聯絡會黨。多次往來於上海、杭州,在浙江新軍和杭州武備學堂、弁目學堂中發展同盟會組織,吸收光復會員,曾親擬《光復軍軍制稿》,在杭州白雲庵召集浙江各地會黨,正式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商定五月下旬浙、皖聯合起義會攻南京。因叛徒告密,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倉促起義,失敗。7月13日(六月初四),清政府派兵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被捕入獄。於初六日(7月15日)在紹興軒亭口從容就義,年僅33歲。次年,好友吳芝瑛、徐自華按照烈士生前願望,幾經周折,遂將其遺骨葬於杭州西冷橋畔。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親筆為秋瑾題寫「巾幗英雄」四個大字,並書楹聯一副:「江滬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民國十九年(1930)在古軒亭口建「秋瑾烈士紀念碑」,府山之巔建「風雨亭」以志紀念。建國後,辟秋瑾故居為「秋瑾紀念館」,定「秋瑾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秋瑾烈士紀念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魯迅 (188l~1936),原名周樹人,幼名樟壽,字豫才,魯迅為其主要筆名。紹興城區都昌坊人。祖父周介孚,清翰林院庶吉士;父周伯宜,秀才,屢試不中;母魯瑞,紹興縣孫端鎮安橋頭村人。兄弟3人,魯迅兄長,次作人,幼建人。
魯迅7歲上本家私塾讀《鑒略》,12歲進「三味書屋」,師壽鏡吾讀《四書》、《五經》。光緒十九年(1893)秋,祖父周介孚因科場案下獄,魯迅先後到紹興縣皇甫庄和小皋埠舅家避難。二十年(1894)父病不起,常常出入當鋪和葯店,為醫治父病而到處奔波,家道漸由小康墜入困頓而受人白眼。期間魯迅和農民及農民子弟有較多接觸,因而激起對「上流社會的墮落」之憎恨和對「下層社會的不幸」之同情。
光緒二十四年5月,魯迅母盡家中所有為其湊足18元盤川,去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鐵路礦務學堂,二十七年畢業。二十八年2月以官費留學日本。先在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文和普通科,課余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之革命活動。三十年9月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後因痛感學醫並不能改變國民精神,於是棄醫從文。三十二年至東京,開始從事文學活動,翻譯介紹俄國、東歐等國文學作品。三十四年加入光復會。宣統元年(1909)夏回國,任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教職。二年7月,回紹興,任紹興府中學堂(今紹興一中)監學兼博物教員。辛亥革命成功後出任山會初級師范學堂監督(校長)。民國元年(1-912)2月,應蔡元培之邀,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員,5月,隨教育部遷往北京,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8月任教育部僉事。六年因張勛復辟辭職。七年1月,參加《新青年》雜志編輯工作,同年4月,始以「魯迅」筆名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九年,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女子師范大學等校任教,積極組織和支持《語絲社》、《未名社》等進步社團,培養青年作家,促進新文化發展。在女師大「風潮」、「五卅」事件、「三.一八」慘案等重大政治斗爭中,冒著生命危險,寫下許多如「匕首」、「投槍」之雜文。十五年因支持學生愛國運動被通緝。9月南下廈門,任廈門大學教授。十六年1月被廣州中山大學聘為文學系主任,後兼教務主任。4月,為營救被捕學生無效憤而辭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魯迅觸動很大,思想由進化論發展到階級論。10月抵上海,與許廣平同居,從此定居於上海。
魯迅在上海10年,認真研究馬列主義理論,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十九年起先後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進步組織,團結左翼文藝工作者,並以雜文為武器,抨擊國民黨政府統治,寫下《二心集》、《南腔北調》等10餘本雜文集和《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集。
夏禹《史記-夏本紀》載:禹為黃帝軒轅氏之玄孫,姓姒,名文命。禹為人「敏給克勤;其悳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禹治水有功,初被封為夏伯,故稱「伯禹」。後受舜禪,禹制貢法,根據各地出產確定應納貢品,名曰「定貢」。為志禹功,《尚書》以《禹貢》名篇。主張「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曾向帝舜獻「九功惟敘,九敘惟歌」之謀,舜善其言,贊禹功為「地平天成,萬世永賴」。其子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
竺可楨 (1890~1974),又名紹榮、烈祖、兆熊,字藕舫,紹興會稽東關(今屬上虞市)人。光緒二十年(1894)入東關鎮敬義小學。三十一年5月,進紹興東湖通藝學堂,半年後考入上海澄衷學堂,三十三年轉入復旦公學。宣統元年(1909)考入河北唐山路礦學校,二年畢業。後考取第二次「庚子賠款」赴美國留學公費生,入伊利諾斯大學農學院,民國二年(1913)畢業,轉入哈佛大學地學系學習氣象。五年,在美國加入任鴻雋、楊杏佛等發起之「中國科學社」,任《科學月刊》編輯。七年秋,獲博士學位後回國,應聘在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教授地理學和氣象學。九年,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東南大學前身)地理系主任。十四年,應上海商務印書館之聘,任該館編輯。十五年,到天津南開大學教地理學和氣象學。十六年,應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之聘籌建氣象研究所,次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建立南京氣象台,開展氣象研究,奠定我國現代氣象事業基礎。十九年起徹底結束中國領土和海域之天氣預報由外國人發布之歷史。二十二年4月,委任為中國出席第五屆太平洋科學會議代表。二十五年4月起任浙江大學校長直至解放。學校幾度搬遷,在十分艱難條件下,始終依靠師生,堅持「求是」校訓,並親自撰寫《求是精神和犧牲精神》一文,提倡追求真理,不怕犧牲之精神,聚集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使學校發展成為全國著名大學。抗日戰爭期間,率領浙江大學師生西遷,轉輾贛、湘、兩廣到達遵義,被譽為「文軍的長征」。三十五年,遷回杭州。在反內戰、反飢餓斗爭中,積極支持於子三等進步學生的愛國行動,公開揭露反動派殺害於子三真相。次年7月,當選為黨團合並後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三十七年3月,當選為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竺可楨
解放前夕,斷然置國民黨要其赴台灣之種種威脅利誘於不顧,奔赴上海。1949年7月,赴北京參加全國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9月,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學會會長、中國地理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學部主任、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國際地球物理年國家委員會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委員。196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竺可楨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致力於許多學科研究,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在氣候變遷、物候、農業氣候、自然區劃和科學史等方面皆有卓越見解和傑出貢獻,曾發表論文240餘篇。從1936年1月1日起到1974年2月6日逝世前一天止,氣象日記無一日間斷,共計800萬字。1955年至1960年間,雖年事已高,仍經常到西北黃土高原、新疆、內蒙古等地考察。主要論著有《台風中心的若干新事實》、《遠東台風的新分類》、《中國氣流之運行》、《東南季風與中國雨量》、《氣候與人生及其他生物的關系》、《論我國氣候的若干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系》、《物候學》、《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國的亞熱帶》、《東亞天氣類型的初步研究》等,已輯有《竺可楨文集》。《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等有錄。
王冕 (1310—1359),宇元章,浙江諸暨人。他是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
范蠡字少伯,又稱范伯,春秋末楚國宛三戶(今河南南陽一帶)人。出身貧寒,微時「佯狂、倜儻、負俗。」文種任宛令時,與之交。後同至越國出仕,俱為著名大夫。
公元前494年,句踐伐吳,范蠡諫阻,不聽,遂遭失敗。退保會稽山後,獻卑身厚賂,乞成於吳之計,訂城下之盟。范蠡隨句踐質吳三年,夫差勸其棄越投吳,委以重任,范不為動。含垢忍辱,卑辭厚賂,終於使句踐化險為夷,平安返越。及歸國,與文種鼎力輔佐越王。句踐奮發圖強,築城立廓,發展生產,以俟時機。蠡倡「道」、「氣」,主「恆」、「常」,重「持盈」、「定傾」、「節事」,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變化,時勢必有盛衰,順其自然,待機而動,才能取勝。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興越滅吳,完成句踐稱霸大業,使越國成為強國。
滅吳後,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離越適齊,化名「鴟夷子皮」,經商治產,獲利千萬,受任齊相。後棄官散財,間行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逐什一之利,復貲累千萬,自號陶朱公。范蠡著作甚豐,惜大多散佚,僅存《養魚經》,為我國最早內塘養魚專著。府山公園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有專記、《史記-貨殖列傳》有載,《越絕書》、《吳越春秋》述其詳。
蔡元培 (1868~1940),字鶴卿、孑民,號孑農,紹興山陰(今越城區)人。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十六年會試貢士,未殿試。十八年補殿試,為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補翰林院編修。甲午戰爭後,開始接觸西學,同情維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紹興,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提倡新學。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學教習。二十八年與蔣觀雲等組織中國教育會,任事務長。夏,游歷日本,同年秋回國,在上海創設愛國女校及愛國學社,任總理。並以《晨報》為陣地,提倡民權,宣傳排滿革命。三十年冬與陶成章、龔寶銓等在上海建立光復會,被推為會長,次年加入同盟會。三十年赴德國留學。
民國元年(1912)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廢止祀孔讀經,實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確立起我國資產階級民主教育體制。二次革命失敗後,攜眷赴法,與李石曾等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五年冬回國任北京大學校長,支持新文化運動,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實行教授治校。「五四」運動中支持學生愛國行動,多方營救被捕學生。
「九·一八」事變後,主張抗日,擁護國共合作。民國二十一年(1932)與宋慶齡、魯迅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開展抗日愛國運動。曾電救楊開慧烈士,援救許德珩等愛國民主人士,營救丁玲、朱宜權等共產黨員。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句踐 (約前520~前465),其先禹之苗裔,夏後帝少康之庶子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句踐元年(前496),吳王闔閭興師伐越。句踐「使死士挑戰三行至吳陣呼而自剄」,一舉打敗吳軍,射傷吳王。吳王闔閭臨終告誡兒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接位後,遵照遺訓,日夜勤兵,矢以報越。句踐得悉,主張「先吳未發往伐之」,范蠡諫告,勿聽,被夫差「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今吳縣椒山)。」句踐率殘兵五千,退守會稽山上。夫差追而圍之。句踐以「卑辭厚禮以遺」之計,派文種向吳求和。初,吳王夫差納伍子胥之諫,勿許。句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文種諫而獻「以美女寶器厚賂吳太宰嚭」之策,終於使夫差同意赦越,罷兵而歸。
句踐五年(前492)五月,句踐夫婦偕范蠡入質於吳,囚於石室。「服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句踐斫養馬,夫人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無恨色。「問疾嘗糞」,博得夫差歡心,得赦歸國。
句踐七年(前490)歸越,卧薪嘗膽,誓復吳仇。身自耕作,與百姓同其勞;自奉極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內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實府庫,墾其田疇;緩刑薄罰,省其賦斂;獎勵生育,訓練士兵。納相國范蠡建議,選四達之地築城立廓,以圖霸王之業。先建小城,後建大城。於是人民殷富,社會安定,士民皆欲與報吳恥。
句踐十五年(前482),吳王夫差北會諸侯於黃池,太子留守,國內空虛。句踐發兵四萬,親率君子(親兵)六千伐吳。敗吳師,獲太子友,破吳都,焚姑胥台。夫差請和,句踐自度未能滅吳,許之。句踐十九年,再度伐吳,戰於笠澤,三戰三勝。二十一年再次伐吳,圍攻三年,夫差求和不成自殺,終於句踐二十四年(前473)滅吳雪恥。
葛雲飛(1789~1841),字鵬起,又字凌台,號雨田,清紹興山陰天樂鄉(今屬蕭山市)人。生於行伍之家,幼好讀書,穎悟過人,後從父習武。讀《宋史-岳飛傳》至「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時,謂人曰:「此舉其大者而言耳,非謂武將可以愛錢也。」讀《明史-周遇吉傳》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嘉慶二十四年(1819)武舉人,道光三年(1823)武進士,七年署黃岩鎮水師中營守備。巡洋遇盜艇,以滅燈詐為商船誘盜近舟,力擒劇盜陳兆龍等9人。二十一年(1841)正月,伊利布令定海鎮總兵交涉歸還定海,釋安突得事。葛堅持先歸地後釋俘,迫使英軍就範,撤離定海。八月,英將朴鼎查再犯定海,葛約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分守曉峰嶺、竹山門,而自以主將據沖要擋敵。十二日英船29隻闖入竹山門,葛在土城親燃大炮擊斷其頭桅,英軍遁出。又令游擊張紹廷迎頭截擊,英軍退走,得旨嘉獎,賞提督銜。適夜英軍復大至,雖力戰,然敵軍仍盛,飛書大營請援,弗許。雲飛秘不發,加意撫慰士卒。天雨,霪潦中屢戰挫敗,激戰6晝夜,僅啖餅數枚,戰士亦然。最後敵攻破竹山門,薄土城,葛率部卒200餘人持刀步戰2里許,格殺無算。身受40餘創,炮洞胸背,仍揮刀殺敵。終因多次中彈,依崖而殞,壯烈殉國。義勇徐保夜負葛屍,以小舟渡抵鎮海。宣宗揮淚下詔,頒金治喪,以提督例恤,謚壯節,葬於今蕭山所前鄉三泉王村黃灣寺北。
葛雲飛文武雙全,著軍事著作多種,有《名將錄》、《制械要言》、《制葯要言》、《水師緝捕管見》、《全浙沿海險要圖說》及詩詞若干卷存世。事母孝,母亦知大義,喪歸,一慟而止,曰:「吾有子矣!」《清史稿》有傳
http://blog.sina.com.cn/u/49c5c56d0100050m
㈦ 新昌黑道人物小良有多少人了解 新昌黑道人物小良有多少人了解
新昌的黑人物如果是有了很多的了解的話,咱們的人物也是非常好多的了解。
㈧ 歷史上天台縣有哪些叫法和名人
歷史叫法:三國吳大帝黃武至黃龍三年間(222-231)始置縣,名始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名始豐。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改名唐興。五代梁開平二年(908),改名天台,後改台興。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復名天台,沿用至今。
名人:
濟公:浙江台州人,是當時天台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房孫。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靈隱寺,在他一生的行徑中,被漢族民間渲染的離奇古怪。事實上,濟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頗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師父就是著
名的瞎堂慧遠禪師。
項容:畫家,生卒年不詳。人,被稱作天台處士,是高士鄭虔門人,他的學生王默也是一位「出世」「高人」。項容善水墨山水畫。荊浩《筆法記》有雲:「項容山人,樹石頑澀,用墨獨得玄門,用筆全無其骨」。荊浩曾對人說:「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采二子之長」。項容的畫雖無筆,但長於用墨,於放逸中不失真元。且他是,他的畫發展到他的學生王默那裡就變成了大潑墨,在水墨畫發展過程中,他有著很重要的。
徐一夔(1319—1398),字惟精,又字大章,號始豐,天台縣屯橋鄉東徐村人。博學善屬文,擅名於時。元至正八年(1348),為避兵亂,隱居嘉興,與宋濂、王禕、劉基等結交,相與切磋詩文。二十七年,朱元璋平定江、浙,廣征宿學耆儒,詢安邦治國之計,四方名士雲集南京。朝廷設置律、禮、誥3局,一夔入誥局,與著名文士楊維楨、朱右、林弼等撰寫誥文。
齊周華(1698-1768),字漆若,號巨山,又自號孤踱仙,天台縣城龍門坦人。少年時即能詩文,議論宏深。清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朝廷將石門已故學者呂留良銼屍,其子呂葆中斬決,盡焚遺作,謂其有叛逆內容。為此撰《救晚村(留良)先生悖逆兇悍疏》,贊其著作"能闡發聖賢精蘊,尊為理學者有之",指出朝廷對此案處置不妥。
齊召南(1703年-1768年),字次風,號瓊台,晚號息園。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學家。
寒山(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台山,享年一百多歲。
賈似道(1213~1275),字師憲,號悅生、秋壑,宋理宗時權臣。浙江天台屯橋松溪人。賈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賈涉的小妾。賈涉死時,賈似道年僅11歲。
陸蠡(lǐ)(1908一1942),天台平鎮岩頭下村人,學名陸聖泉,原名陸考原,現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譯家。資質聰穎,童年即通詩文,有「神童」之稱。
巴金認為他是一位真誠、文如其人的作家。
天台縣:天台(音tāi)縣,位於浙江省東中部,台州市北部,東連寧海、三門兩縣,西接磐安縣,南鄰仙居縣與臨海市,北界新昌縣。總面積1432.1平方公里。縣境屬浙東丘陵山區,總面積142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8.28萬人(2010年)。政府駐始豐街道。2014年被評為「國家生態縣」。
㈨ 紹興有哪些名人的故居
紹興,浙江的文化中心之一,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有名的水鄉、酒鄉、橋鄉。紹興風景秀麗、人才輩出,著名的景觀有禹陵、魯迅故里、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賀知章故居、東湖、沈園、吼山、新昌大佛寺等。
魯迅故里:魯迅故里(見圖6-9)包括魯迅故居、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百草園、沈園等。
魯迅故里
魯迅故居原為魯迅家早年的住處,後經修繕,成立魯迅紀念館,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味書屋曾是清末紹興城裡的著名私塾,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