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圓的歷史是什麼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那麼是什麼人作出第一個圓的呢?
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用一種尖狀的石器來鑽孔,一面鑽不透,再從另一面鑽。石器的尖是圓心,它的寬度的一半就是半徑,這樣以同一個半徑和圓心一圈圈地轉就可以鑽出一個圓的孔。
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
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經會造圓形的房頂了。
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時,就把幾段圓木墊在重物的下面滾著走,這樣就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大約在6000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輪。約在4000年前,人們將圓的木輪固定在木架上,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會作圓並且真正了解圓的性質,卻是在2000多年前,是由我國的墨子給出圓的概念的:「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的長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我們在今天的數學課上認識了圓。
圓,是數學中最基本的一個概念,其中卻潛在地蘊涵了極其豐富的內涵。
岸邊的海浪,雨後的彩虹,遼遠星河中群星的軌跡,蘑菇的外形,機體內原子的結構,所有這些都與圓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風滾草以翻轉的方式在草原上移動;風葉籽以旋轉的方式在地面上傳播;激流以漩渦的方式洶湧向前;非洲的螞蟻在遇到洪水威脅時,聚成一個小球,以滾動的方式逃生;一隻蒼蠅停在平靜的湖面上,一條魚沖上來把蒼蠅吞下,湖面上盪起環形的波紋;溪流中的鵝卵石被水流磨成光滑的形狀,在地面上可以像陀螺一樣旋轉……
從遙遠的古代開始,自然界就以各種形式,存在者各種各樣的圓。然而,這些圓也只能說是近似的圓,並不能等於真正意義上的圓。
但無論大自然如何精妙神奇,人類怎樣聰明勤奮,在現實的幾何世界中,終究不易找到那種神秘、玄妙的圓。
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圓的嚮往、崇拜和追求。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了解圓、製造圓、應用圓。古埃及戰車的輪子,建造金字塔的滾筒,物體落進水裡泛起的水波紋,甚至你隨手就能拿起一個圓……天上地下,處處都有圓。
圓,是數學中最基本的一個概念,其中卻潛在地蘊涵了極其豐富的內涵。
㈡ 論述圓林概念在歷史發展中的演變
中國園林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珍寶,造園藝術更是源遠流長,早在周武王時期就有建宮苑的活動,她的形成主要受統治階級的思想及佛道、繪畫、詩詞的藝術影響,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爭奪激烈,國家呈分裂狀態,加之道、佛盛行的影響,產生了玄學,這時的士大夫,或人慾享樂,或潔身自好,或遨遊山水,導致了自然審美觀的形成,治園特點也多為自然情趣的田園山水。
中國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2] 的構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礎上,鋪以人工的宮,廊、樓、閣等建築,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視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思想,特別是詩、詞、繪畫的思想境界。
中國古代園林的分類,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分類方法。一般有兩種分類法。在中國漢族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特徵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模山范水的景觀類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主體的構成要素。鄉土材料的精工細做,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我傳統的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古典園林強調「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強調「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和感受。
2,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良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由於中國古代生活環境相對惡劣,中國古典園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環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無不以光影、氣流、溫度等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因子為依據,形成舒適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環境。
3,巧於因借的視域邊界
不拘泥於庭院范圍,通過借景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外面的自然景觀等相聯系、相呼應,營造整體性園林景觀。無論動觀或者靜觀都能看到美麗的景緻,追求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
4,循序漸進的空間組織
動靜結合、虛實對比、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漸入佳境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園中園式的空間布局原則常常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並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參差交錯、互相掩映,將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等分割成若乾片段,分別表現,使人看到空間局部交錯,以形成豐富得似乎沒有盡頭的景觀。
5,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古代造園藝術家們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種美景的典型特徵提煉剪裁,把峰巒溝壑一一再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維的園址上突出三維的空間效果。「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大」和「小」是相對的,關鍵是「假自然之景,創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
6,耐人尋味的園林文化
人們常常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表達追求超脫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園林中常常通過楹聯匾額、刻石、書法、藝術、文學、哲學、音樂等形式表達景觀的意境,從而使園林的構成要素富於內涵和景觀厚度。
中國古典園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獨樹一幟,是全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一般有三種分類法:
[按園林基址的選擇和開發方式分]
人工山水園
這類園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鎮內居多。在城鎮的建築環境裡面創造模擬天然野趣的小環境,猶如點點綠洲,故也稱之為「城市山林」。
天然山水園
興造天然山水園的關鍵在於選擇基址,如果選址恰當,則能以少量的花費而獲得遠勝於人工山水園的天然風景之真趣。
[ 按佔有者身份、隸屬關系分 ]
1、皇家園林
皇家園林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 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於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 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建築體型高大。 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屬於皇帝個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稱為苑、苑囿、宮苑、御苑、御園等。
2、私家園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例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 屬於民間的貴族、官僚、縉紳所私有,古籍裡面稱園、園亭、園墅、池館、山池、山莊、別業、草堂等。
北海公園
[ 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分 ]
1、北方類型
北方園林,因地域寬廣,所以范圍較大;又因大多為白郡所在,所以建築富麗堂皇。因自然氣象條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因而風格粗獷,秀麗媚美則顯得不足。北方園林代表大多集中於北京、洛陽、西安、開封,其中以北京為代表。
2、江南類型
南方人口較密集,所以園林地域范圍小;又因河湖、園石、常綠樹較多,所以園林景緻較細膩精美。因上述條件,其特點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積小,略感局促。南方園林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紹興等地,其中尤以以蘇州為代表。
3、嶺南類型
因嶺南地處亞熱帶,終年常綠, 又多河川,所以造園條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顯的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築物都較高而寬敞。 現存嶺南類型園林,著名的廣東順德的清暉園、東莞的可園、番禹的余蔭山房等。
除三大主題風格外,還有巴蜀園林、西域園林等各種形式。
中國古典園林對東西方園林的一些共有的設計理念有著自己的處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歷史、人文、地理特點後,也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獨到之處。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觀類型
3、詩情畫意的表現手法
4、舒適宜人的人居環境
5、巧於因借的視域擴展
6、循序漸進的空間序列
7、小中見大的視覺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達
中國四大古典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
蘇州四大古典名園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
㈢ 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偉人的對圓的研究或看法
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准確地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數值的科學家,並將這一紀錄在世界上保持了一千年之久。
在祖沖之以前,我國在數學方面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涌現出許多傑出的數學家和優秀的數學著作。早在原始社會末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幾何圖案。商朝時期,已經開始在數學運算中採用十進位制,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進位制,它的採用大大方便了數學計算。春秋時代成書的《周易》,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排列組合的書。到了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數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運用至今的「九九」乘法口訣;在幾何學方面,已普遍地運用尺規作圖,從而促進了幾何學的發展。同時,在諸子百家的著作中,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數學理論。例如:墨家學派的經典《墨子》中,有不少地方涉及到幾何學上的一些基本問題,對此它都准確地定義,其准確程度與古代西方流行的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不相上下。道家學派所著的《莊子》中,提出了極限理論,其中的著名例證:「有一根一尺長的棍子,每天截其一半,那永遠也截不完」,至今仍被講解數列極限所經常引用。
到了秦漢魏晉之際,隨著封建經濟的巨大發展,與之密切相關的數學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涌現了一大批的數學著作和知名的數學家。其中最主要的著作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和《海島算經》。《周髀算經》成書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一世紀,作者已經不知道了,東漢著名數學家趙君卿為之作過注,其主要成就在於提出了著名的「勾股定理」及採取了較為復雜的分數運算等方面。《九章算術》的成書年代同《周髀算經》大約同時,最初的作者是誰也已不知道了,許多數學家都對此書進行過增訂刪補,如西漢數學家張蒼、耿壽昌、許商、杜忠等,三國時期著名數學家劉徽為之作了注。這部著作集先秦、秦漢時期數學優秀成果之大成,對以後中國古代數學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全書分為方田(主要是計算田畝的方法)、少廣(主要是開平方和開立方的方法)、商功(主要是計算各種體積,解決築城、興修水利等建築工程中的實際問題)、粟米(主要是計算各種糧食間的換算方法)、差分(主要是等級式的計算方法)、均輸(主要是計算徵收和運輸糧食的方法)、盈虛(主要是統計有關生產收入的問題)、勾股(主要是勾股定理的實際運用方法)等九章,共二百四十六個問題及每個問題的解法。這部書從數學成就上看,首先應該提到的是:其中記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數四則運算和比例演算法。另外,書中記載的開平方和開立方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而為解方程而聯立方程組的解法,比歐洲同類演算法早出一千五百多年。書中還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負數概念和正負數的加減法運演算法則。《九章算術》不僅在中國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的影響還遠及國外,朝鮮、日本都曾把《九章算術》作為教科書,其中的某些計算方法,還傳到了印度、阿拉伯和歐洲。
《海島算經》的作者是三國時期的劉徽。在這部書中,他主要講述了利用標桿進行兩次、三次及至四次測量來解決各種測量數學的問題,其在此方面的造詣之深,遠遠超越了當時的西方數學家。而這種測量數學,正是地圖學的數學基礎。
除了以是三部著作外,較為重要的數學著作還有《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等。
祖沖之經過刻苦鑽研,繼承和發展了前輩科學家的優秀成果。他對於圓周率的研究,就是他對於我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貢獻。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的精確推算值,用他的名字被命名為「祖沖之圓周率」,簡稱「祖率」。
什麼是圓周率呢?圓有它的圓周和圓心,從圓周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稱為半徑,半徑加倍就是直徑。直徑是一條經過圓心的線段,圓周是一條弧線,弧線是直線的多少倍,在數學上叫做圓周率。簡單說,圓周率就是圓的周長與它直徑之間的比,它是一個常數,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在天文歷法方面和生產實踐當中,凡是牽涉到圓的一切問題,都要使用圓周率來推算。
如何正確地推求圓周率的數值,是世界數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國古代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十分重視,研究也很早。在《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就提出徑一周三的古率,定圓周率為三,即圓周長是直徑長的三倍。此後,經過歷代數學家的相繼探索,推算出的圓周率數值日益精確。西漢末年劉歆在為王莽設計製作圓形銅斛(一種量器)的過程中,發現直徑為一、圓周為三的古率過於粗略,經過進一步的推算,求得圓周率的數值為3.1547。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推算出的圓周率值為3.162。三國時,數學家王蕃推算出的圓周率數值為3.155。魏晉之際的著名數學家劉徽在為《九章算術》作注時創立了新的推算圓周率的方法——割圓術。他設圓的半徑為1,把圓周六等分,作圓的內接正六邊形,用勾股定理求出這個內接正六邊形的周長;然後依次作內接十二邊形,二十四邊形……,至圓內接一百九十二邊形時,得出它的邊長和為6.282048,而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它的邊長就越接近圓的實際周長,所以此時圓周率的值為邊長除以2,其近似值為3.14;並且說明這個數值比圓周率實際數值要小一些。在割圓術中,劉徽已經認識到了現代數學中的極限概念。他所創立的割圓木,是探求圓周率數值的過程中的重大突破。後人為紀念劉徽的這一功績,把他求得的圓周率數值稱為「徽率」或稱「徽術」。
劉徽以後,探求圓周率有成就的學者,先後有南朝時代的何承天,皮延 3.14。以上的科學家都為圓周率的研究推算做出了很大貢獻,可是和祖沖之的圓周率比較起來,就遜色多了。
祖沖之認為自秦漢以至魏晉的數百年中研究圓周率成績最大的學者是劉徽,但並未達到精確的程度,於是他進一步精益鑽研,去探求更精確的數值。它研究和計算的結果,證明圓周率應該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來表示。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准確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七位數字的人。直到一千年後,這個記錄才被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和法國數學家維葉特所打破。祖沖之提出的「密率」,也是直到一千年以後,才由德國 稱之為「安托尼茲率」,還有別有用心的人說祖沖之圓周率是在明朝末年西方數學傳入中國後偽造的。這是有意的捏造。記載祖沖之對圓周率研究情況的古籍是成書於唐代的史書《隋書》,而現傳的《隋書》有元朝大德丙午年(公元1306年)的刊本,其中就有和其他現傳版本一樣的關於祖沖之圓周率的記載,事在明朝末年前三百餘年。而且還有不少明朝之前的數學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過祖沖之的圓周率,這些事實都證明了祖沖之在圓周率研究方面卓越的成就。
那麼,祖沖之是如何取得這樣重大的科學成就呢?可以肯定,他的成就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的。從當時的數學水平來看,祖沖之很可能是繼承了劉徽所創立和首先使用的割圓術,並且加以發展,因此獲得了超越前人的重大成就。在前面,我們提到割圓術時已經知道了這樣的結論:圓內接正n邊形的邊數越多,各邊長的總和就越接近圓周的實際長度。但因為它是內接的,又不可能把邊數增加到無限多,所以邊長總和永遠小於圓周。
祖沖之按照劉徽的割圓術之法,設了一個直徑為一丈的圓,在圓內切割計算。當他切割到圓的內接一百九十二邊形時,得到了「徽率」的數值。但他沒有滿足,繼續切割,作了三百八十四邊形、七百六十八邊形……一直切割到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六邊形,依次求出每個內接正多邊形的邊長。最後求得直徑為一丈的圓,它的圓周長度在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之間,上面的那些長度單位我們現在已不再通用,但換句話說:如果圓的直徑為1,那麼圓周小於3.1415927、大 大不到千萬分之一,它們的提出,大大方便了計算和實際應用。
要作出這樣精密的計算,是一項極為細致而艱巨的腦力勞動。我們知道,在祖沖之那個時代,算盤還未出現,人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叫算籌,它是一根根幾寸長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有竹、木、鐵、玉等各種材料製成。通過對算籌的不同擺法,來表示各種數目,叫做籌演算法。如果計算數字的位數越多,所需要擺放的面積就越大。用算籌來計算不象用筆,筆算可以留在紙上,而籌算每計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擺動以進行新的計算;只能用筆記下計算結果,而無法得到較為直觀的圖形與算式。因此只要一有差錯,比如算籌被碰偏了或者計算中出現了錯誤,就只能從頭開始。要求得祖沖之圓周率的數值,就需要對九位有效數字的小數進行加、減、乘、除和開方運算等十多個步驟的計算,而每個步驟都要反復進行十幾次,開方運算有50次,最後計算出的數字達到小數點後十六、七位。今天,即使用算盤和紙筆來完成這些計算,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讓我們想一想,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時代,一位中年人在昏暗的油燈下,手中不停地算呀、記呀,還要經常地重新擺放數以萬計的算籌,這是一件多麼艱辛的事情,而且還需要日復一日地重復這種狀態,一個人要是沒有極大的毅力,是絕對完不成這項工作的。
這一光輝成就,也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數學高度發展的水平。祖沖之,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敬仰,同時也受到世界各國科學界人士的推崇。1960年,蘇聯科學家們在研究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後,用世界上一些最有貢獻的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那上面的山谷,其中有一座環形山被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
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研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適應了當時生產實踐的需要。他親自研究過度量衡,並用最新的圓周率成果修正古代的量器容積的計算。
古代有一種量器叫做「 (釜)」,一般的是一尺深,外形呈圓柱狀,那這種量器的容積有多大呢?要想求出這個數值,就要用到圓周率。祖沖之利用他的研究,求出了精確的數值。他還重新計算了漢朝劉歆所造的「律嘉量」(另一種量器,與上面提到的 都是類似於現在我們所用的「升」等量器,但它們都是圓柱體。),由於劉歆所用的計算方法和圓周率數值都不夠准確,所以他所得到的容積值與實際數值有出入。祖沖之找到他的錯誤所在,利用「祖率」校正了數值。
以後,人們製造量器時就採用了祖沖之的「祖率」數值。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那麼是什麼人作出第一個圓的呢?
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用一種尖狀的石器來鑽孔,一面鑽不透,再從另一面鑽。石器的尖是圓心,它的寬度的一半就是半徑,這樣以同一個半徑和圓心一圈圈地轉就可以鑽出一個圓的孔。
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
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經會造圓形的房頂了。
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時,就把幾段圓木墊在重物的下面滾著走,這樣就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大約在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輪。約在4000年前,人們將圓的木輪固定在木架上,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會作圓並且真正了解圓的性質,卻是在2000多年前,是由我國的墨子給出圓的概念的:
「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的長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㈣ 關於圓(方)的名人名言
膽欲大而心欲細,志欲圓而行欲方
㈤ 歷史上外圓內方的人
淳於髡,(約公元前386年~前310年),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齊國贅婿,齊威王用為客卿。他學無所主,博聞強記,能言善辯。他多次用隱言微語的方式諷諫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還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諸侯之間,不辱國格,不負君命。公元前349年,楚國侵齊,他奉命使趙,說服了趙王,得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國聞風,不戰而退。政治思想上,他主張益國益民的功利主義。在同孟軻就「禮」與「仁」的兩次論戰中,鮮明地表現了他這一立場。司馬遷稱贊他說:「其諫說慕晏嬰之為人也。」所著《王度記》今已失傳。
司馬遷《史記》說他「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並將之將來《滑稽列傳》之首。
齊威王當政初時,「好為淫樂長夜之飲」,國政荒亂,群臣莫敢諫。淳於髡針對齊威王好隱語的特點,對齊威王說:「國中有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齊威王明白他的用意極其驚訝,用隱語回答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振作起來,治理朝政,收復失地,使齊國又強大起來。
齊威王八年(前349年),楚國出兵討伐齊。齊威王命淳於髡帶「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駟」向趙國求援,淳於髡向趙王陳明利害關系。請其出兵。趙國當即派「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援齊,楚國聞之,連夜撤兵。齊威王大喜,在後宮擺宴慶賀勝利。當齊威王問其能飲幾杯酒時,淳於髡借機又一次諷諫說:飲酒可多可少,但「酒極則亂,樂極生悲,萬事盡然」。齊威王更加相信淳於髡的話,從此罷長夜之飲,除淫靡之風。淳於髡一生機智、幽默、直言敢諫,能言善辯,出使不辱使命,屬亂世賢臣。
㈥ 歷史名人的資料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麼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於過亦或者是過大於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國的末期,當時戰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展到最後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㈦ 圓的歷史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那麼是什麼人作出第一個圓的呢?
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用一種尖狀的石器來鑽孔,一面鑽不透,再從另一面鑽。石器的尖是圓心,它的寬度的一半就是半徑,這樣以同一個半徑和圓心一圈圈地轉就可以鑽出一個圓的孔。
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
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經會造圓形的房頂了。
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時,就把幾段圓木墊在重物的下面滾著走,這樣就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大約在6000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輪。約在4000年前,人們將圓的木輪固定在木架上,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會作圓並且真正了解圓的性質,卻是在2000多年前,是由我國的墨子給出圓的概念的:「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的長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我們在今天的數學課上認識了圓。
圓,是數學中最基本的一個概念,其中卻潛在地蘊涵了極其豐富的內涵。
岸邊的海浪,雨後的彩虹,遼遠星河中群星的軌跡,蘑菇的外形,機體內原子的結構,所有這些都與圓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風滾草以翻轉的方式在草原上移動;風葉籽以旋轉的方式在地面上傳播;激流以漩渦的方式洶湧向前;非洲的螞蟻在遇到洪水威脅時,聚成一個小球,以滾動的方式逃生;一隻蒼蠅停在平靜的湖面上,一條魚沖上來把蒼蠅吞下,湖面上盪起環形的波紋;溪流中的鵝卵石被水流磨成光滑的形狀,在地面上可以像陀螺一樣旋轉……
從遙遠的古代開始,自然界就以各種形式,存在者各種各樣的圓。然而,這些圓也只能說是近似的圓,並不能等於真正意義上的圓。
但無論大自然如何精妙神奇,人類怎樣聰明勤奮,在現實的幾何世界中,終究不易找到那種神秘、玄妙的圓。
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圓的嚮往、崇拜和追求。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了解圓、製造圓、應用圓。古埃及戰車的輪子,建造金字塔的滾筒,物體落進水裡泛起的水波紋,甚至你隨手就能拿起一個圓……天上地下,處處都有圓。
圓,是數學中最基本的一個概念,其中卻潛在地蘊涵了極其豐富的內涵
㈧ 圓形的來歷
歷史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在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曾經在獸牙、礫石和石珠上鑽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像圓。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
當人們開始紡線,又制出了圓形的石紡錘或陶紡錘。古代人還發現搬運圓的木頭時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的時候,就把幾段圓木墊在大樹、大石頭下面滾著走。
約在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型的木盤。大約在4000多年前,人們將圓的木盤固定在木架下,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古代埃及人認為:圓,是神賜給人的神聖圖形。
一直到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給圓下了一個定義:圓,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上各點的距離(即半徑)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30-前275年)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圓(英語:Circle),根據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定義,是在同一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此外,圓的第二定義是:「平面內一動點到兩定點的距離的比,等於一個常數,則此動點的軌跡是圓。」
(8)歷史名人對圓下的概念擴展閱讀:
一、圓的定義
1、第一定義
在同一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做圓 (circle)。這個定點叫做圓的圓心。
圓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能夠重合的兩個圓叫等圓。
圓是一個正n邊形(n為無限大的正整數),邊長無限接近0但永遠無法等於0。
2、第二定義
平面內一動點到兩定點的距離之比(或距離的平方之比),等於一個不為1的常數,則此動點的軌跡是圓。
證明:點坐標為(x1,y1)與(x2,y2),動點為(x,y),距離比為k,由兩點距離公式。滿足方程(x-x1)2+ (y-y1)2= k2×[ (x-x2)2+ (y-y2)2] 當k不為1時,整理得到一個圓的方程。
幾何法:假設定點為A,B,動點為P,滿足|PA|/|PB| = k(k≠1),過P點作角APB的內、外角平分線,交AB與AB的延長線於C,D兩點由角平分線性質,角CPD=90°。
由角平分線定理:PA/PB = AC/BC = AD/BD =k,注意到唯一k確定了C和D的位置,C在線段AB內,D在AB延長線上,對於所有的P,P在以CD為直徑的圓上。
㈨ 圓的歷史是什麼啊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那麼是什麼人作出第一個圓的呢內?
18000年前容的山頂洞人用一種尖狀的石器來鑽孔,一面鑽不透,再從另一面鑽。石器的尖是圓心,它的寬度的一半就是半徑,這樣以同一個半徑和圓心一圈圈地轉就可以鑽出一個圓的孔。
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
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經會造圓形的房頂了。
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時,就把幾段圓木墊在重物的下面滾著走,這樣就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大約在6000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輪。約在4000年前,人們將圓的木輪固定在木架上,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會作圓並且真正了解圓的性質,卻是在2000多年前,是由我國的墨子給出圓的概念的:「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的長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㈩ 古今中外對圓的面積的研究歷史過程
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阿基米德在《圓的測量》(Measurement of a Circle)中使用歐幾里得幾何證內明了一個圓周內部的面積等容於一個以其圓周長及半徑作為兩個直角邊的直角三角形面積。周長為 2πr,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兩直角邊乘積的一半,得出圓的面積為 πr2。
中國古代流傳之《九章算術·方田》章中的圓田術對圓面積計算的敘述為「半周半徑相乘得積步」。魏晉時代的劉徽註解《九章算術》時,則以「窮盡」割圓術提供了相同結果的證明。
劉徽在圓周率領域的貢獻,不僅在於求得π = 3.1416,更重要的在於他創造了一世界數學史上最精彩的割圓術:阿基米德割圓術和劉徽割圓術一樣用雙向迫近,因而同樣嚴謹完備,但遠不如劉徽簡潔;阿基米德用雙歸謬法推證圓面積,不如劉徽用極限論先進;托勒密割圓術和阿爾·卡西割圓術只是單向迫近,不如劉徽嚴謹;趙友欣割圓術和日本關孝和割圓術從正方開割,屬於劉徽割圓術的變化,而且也是單向迫近。劉徽割圓術雖然不是世界最早,卻是數學史上最嚴謹完備簡潔的割圓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