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縣百壽坊
單縣百壽坊是典型清代石雕建築,俗稱朱家牌坊,位於單縣城內勝利北街,乃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翰林院孔目贈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個不同書體的「壽」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魚子狀石灰岩構成,通高13米、寬8米,四柱三間三層樓閣式建築。
其獨特之處是坊座雕有8頭矯健雄獅昂首遠望,8條出水蚊龍繞柱回舞,額枋上飾滿盛開牡丹,與正間上下額枋祥雲間翩翩飛舞的5隻透雕仙鶴、次間上額枋浮雕的相對翱翔之鸞鳳構成了具有無窮魅力之藝術佳作,寓意「福壽萬年」、「富貴無媲」或「喜上眉梢」。
2、彭越
彭越(?—前196年),別號彭仲,昌邑(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人。
西漢開國功臣、諸侯王,秦末聚兵起義,初在魏地起兵,後率兵歸劉邦,拜魏相國、建成侯,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都定陶(今山東菏澤定陶區)。後因被告發謀反,被劉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誅滅三族,梟首示眾。
3、孫臏
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4、晁補之
晁補之(1053年-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
晁補之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5、呂雉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稱呂後,或稱漢高後、呂太後等等。碭郡單父縣(今山東菏澤市單縣)人,後世把她與唐朝的武則天並稱為「呂武」。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後,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後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後施政極大的肯定。
❷ 菏澤歷史名人有哪些
有著名的宋江啊,宋江的老家鄆城縣就是屬於菏澤管轄吧
❸ 隋唐時期菏澤古代古代五位名人都有誰
徐懋功:唐初大抄將,讀過《隋唐演義》的估計都知道,就是徐三哥,東明人。
單雄信:《隋唐演義》人物,瓦崗山著名領袖,曹縣人。
王仙芝:起義領袖,黃巢的頭頭,鄄城人。
黃巢:著名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今菏澤)人。
徐敬業:唐大臣,曾反抗過武則天,後被鎮壓,駱賓王曾是他的幕僚,曹州離狐(今東明)人。
菏澤:古稱曹州,是山東省所轄地級市之一。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府,附郭設縣,疆域及治所不變,賜名菏澤,「菏澤」之名沿用至今。是中國著名的牡丹之都、武術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民間藝術之鄉。
❹ 說說菏澤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菏澤,中國牡丹之都,隸屬於山東省,古稱曹州 ,歷史上劃分為中原地區,也是交通要沖,屬於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飽經歷史風霜的菏澤自古以來就名人輩出,比如:伏羲大帝、軍事家孫臏、三國文傑曹植、女政治家呂雉等不勝枚舉,下面就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來簡單介紹一下吧。
(呂後,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第四,女政治家呂雉。呂後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無論從史書記載,還是電視劇中的刻畫描寫,呂後都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身為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發妻,她陪著劉邦打下天下,也曾受制於敵軍手中,大難不死回到漢軍中,又與劉邦的其他夫人比如戚夫人鬥智斗勇,在劉邦死後,更是漢朝的實際掌權人,可謂是輝煌一生。歷史對其褒貶不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翻看漢書查閱一下。
❺ 山東歷史名人簡介
1,孔丘 (前551——前479),字仲尼,今山東曲阜東南一帶人。春秋末年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史稱孔子。青年時期做過看管牛羊的小官和管理倉庫的小官。中年後開始授徒講學。51歲時任中都(今山東汶上縣)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魯班 (約公元前507年——前444年),姓公輸,名般,是春秋末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土木建築工匠和發明家。被後人尊為「匠師之祖」。
3,曾參 (前505——前435),今山東平邑縣人,亦稱曾子。編著了《大學》、《孝經》兩書,對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後世稱為「述聖」。
4,孫臏 (前378——前301年左右),今山東陽谷縣人。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5,孟珂 (約前372——前289年),即孟子。今山東鄒縣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稱為「亞聖」。
6,扁鵲 (前357——前307年),姓秦,名越人。今山東長清縣人。系我國醫學事業重要的奠基人之一。發明 望 聞 問 切等療法。
7,東方朔 (前154——前93),西漢文學家。今山東陵縣人。性詼諧滑稽,善辭賦。
8,匡衡 西漢時期人,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人。鑿壁偷光來讀書,就是他乾的。後官至丞相。
9,鄭玄 (127——200年),漢末著名經學家。今山東高密人。
10,孔融 (153——208年),今山東曲阜人,孔子20世孫。東漢末學者,「建安七子」之一,有個典故叫孔融讓梨,就是他四歲那年乾的。
11,管寧 (158——241年),是管仲的後代,三國時期著名學者。今山東臨朐人。
12,王粲 (177——217年),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今山東鄒縣人。
13,劉楨 今山東東平縣人,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14,仲長統 (180——220年),東漢末著名哲學家、政論家。今山東鄒縣人。他曾提出「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的論點。
15,諸葛亮 (181——234年),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今山東沂南縣人。
16,王戍 (234——305年),西晉大臣,「竹林七賢」之一。今山東臨沂人。
17,左思 (約255——305年),西晉著名文學家,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人。叫洛陽紙變貴的就是他的文章《三都賦》和《招隱》。
18,王羲之 (321——379年),今山東臨沂城北人。東晉大書法家。
19,鮑照和鮑令暉,系哥妹倆,是南朝宋詩人。今山東蒼山縣人。其中,哥哥與謝靈運、顏延之被人稱為「元嘉三大家」。妹妹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有著作的女文學家。
20,劉峻 (462——521年),南朝梁著名學者、文學家。今山東平原縣人。
21,劉勰 (約465——532年),今山東莒縣人。南朝梁傑出的文學理論批評家。所著《文心雕龍》一書,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極大。
22,肖穎士 (708——759年),唐代文學家。今山東蒼山縣人。與當時名士李華齊名,時稱「蕭李」。
23,顏真卿 (709——785),唐代大臣,書法家。今山東臨沂市人。
24,黃巢 (?——884),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今山東荷澤東南人。
25,石介 (1005——1045),北宋前期學者、教育家、文學家。,今山東泰安市郊區橋溝村人。支持並參與范仲淹等人發起的政治改革。有著作《徂徠集》流傳於世。
26,宋江 (?——約1122年) 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今山東鄆城縣人。
27,荀子,山東莒南縣人(這個不一定是)
28,李清照 (1084——約1151),宋代著名女詞人,今山東濟南人。
29,辛棄疾 (1140——1207年),南宋著名詞人,今山東濟南人。
30,邱處機 (1148——1227),金、蒙時期,道教全真道龍門派創始人。今山東棲霞縣人。
31,唐賽兒 ,明初農民起義女領袖。今山東濱縣人。
32,李開先 (1502——1568),明代中葉著名文學家和戲曲家。今山東章丘縣人。
33,戚繼光 (1528——1587),明朝著名軍事家,抗倭名將。今山東蓬萊人。
34,王士禎 (1634——1711),清朝大臣,詩人。今山東桓台縣人。在創作上倡導「神韻說」。
35,趙執信 (1662——1744),清朝詩人。今山東淄博人。18歲中進士。
36,蒲松齡 (1640——1715),清初著名小說家,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人。
37,孔尚任(1648——1718),孔子64代孫,今山東曲阜人。崑曲名劇《桃花扇》為他作
38,高鳳翰 (1683——1749年),清代著名書畫家,今山東膠縣城西三里河村人。時人常將其與揚州八怪並稱,或補列為揚州八怪之一。
39,左寶貴 (1837——1894),清末愛國將領。祖居山東齊河縣,山東平邑縣地方鎮人。
40, 墨子,姓墨名翟,今山東曲阜一帶人。大約生於前480年,卒於前400年,活了80多歲,墨家學派創始人。提出「泛愛、兼利而非攻」的思想。
41, 劉洪,生活於公元129——210年,東漢人,今山東蒙陰縣人。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之一。
42, 賈思勰,今山東青州市人,著有《齊民要術》等,是我國古代著名農學家。
43,劉墉:諸城人,1719—1804,號石庵,清代書法家,後人稱為清四大書家(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之一。
44, 劉熙:濰坊人,字成國,漢末訓詁學家,代表作有《釋名》。
45, 孟喜:蒼山蘭陵人,字長卿,西漢今文經學中易學「孟氏學」開創者,漢宣帝時立為博士。
46,孟雲卿:商河人,唐代詩人,代表作有《傷時二首》。
47,呂彥直:東平縣人,1894—1929,字仲宜、古愚,近代建築師,代表作有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
48,武訓:聊城人,1838—1896,原名武七,以乞討、放債辦學,稱「義學」,清政府封其為「義學正」。
49,張爾岐:濟陽人,1612—1677,字稷若,號篙庵,明代諸生,入清不仕,與顧炎武交往,著有《周易說略》、《老子說略》、《儀禮鄭注句讀》等。
50,張擇端:諸城人,字正道,北宋風俗畫家,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圖》。
51, 張養浩:濟南人,1270—1329,字希孟,號雲庄,元代散曲家,作品有《雲庄休居自適小東府》、《雲庄類稿》。
52,穆修:東平人,979—1032,字伯長,北宋散文家,有《穆參軍集》傳世。
53,蘭陵笑笑生,據考證為山東五蓮縣人,著《金瓶梅》。
54,王盡美,山東莒縣人,中共創始人之一,先到青州師范讀書,後到濟南師范讀書。
山東歷史名人輩出
山東省歷史上名人輩出,不勝枚舉。
春秋時期有:齊國大夫晏嬰;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孔丘;他的學生曾子;兵家孫武;
戰國時期有:名醫扁鵲;哲學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建築工匠魯班;圍棋名手弈秋;軍事家孫臏;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學孟軻;思想家_梁赤;
漢代有:醫學家淳於意;水利家_寬;西漢今文《尚書》的最早傳授者伏生;文學家東方朔;經學家匡衡;文學家韋玄成;農學家汜勝之;文學家孔融;經學家鄭玄;哲學家仲長統;文學家王粲;文學家劉楨;天文學家劉洪;
三國時期有: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經學家、訓詁學家、鄭玄弟子孫炎;
晉代有:數學家張邱建;文學家羊祜;玄學家王弼;文學家左思;書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有:無神論思想家、天文學家何承天;詩人顏延之;文學家鮑照;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文學家溫子升;文學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顏之推;名醫徐叔向;醫學家王叔和;史學有崔鴻;農學家賈思勰;
隋朝有:畫家展子虔;
唐朝有:天文歷算學家崔善為;詩人儲光羲;文學家段成式;
宋朝有:學者胡旦;文學家王禹_;學者、文學家石介;醫學家錢乙;文學家晁補之;醫學家成無己;女詞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
金代有:歷算學家張行簡;水利家王居卿;圍棋名手劉仲甫;古代建橋工程專家王辟之;畫家張擇端;金石學家趙明誠;畫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處機;金末史學家孔元措;金代史學家、書法家黨懷英;詞人、學者周密;
元代有:著名詩人和散曲家杜仁傑;史學家、文學家王惲;水利家賈魯;文字學家楊桓;散曲作家、文學家張養浩;散曲家楊朝英;戲曲作家高文秀;農學家及活版印刷術的改進者王禎;戲曲作家康進之;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於欽;四書五經注釋者董養性;
明朝有:機械家王詔;民間水利家白英;文學家謝榛;戲曲家李開先;散曲家馮惟敏;著名詩人、文學家李攀龍;抗倭名將、軍事家戚繼光;書畫家邢侗;學者焦_;文學家、詩人於慎行;散曲作家劉效祖;名醫畢藎臣;
清朝有:文學家、葯學家王象晉;戲曲作家、文學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薛鳳祚;歷史學家傅以漸;經濟學家張爾岐;詩人宋琬;史學家馬馬肅;詩人王士礻真;文學家田雯;詩人曹貞吉;史學家張昭潛;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戲曲作家孔尚任;書法、繪畫家潘伍雲;詩人趙執信;書畫篆刻藝術家高鳳翰;醫學家黃元御;書法家劉墉;地方誌學家李文藻;學者孔繼汾;儒醫孔繼_;學者孔繼涵;經濟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民間名中醫綦灃;文字學家王_友;著名金石學家、校勘學家和書法家許瀚;文學鑒藏家、古錢幣學家李佐賢;金石學家陳介祺;醫學家蔡玉珂;教育學家武訓;著名金石文學家,甲骨文的發現者王懿榮;藝術家孫中新;藏書家楊以增;著名學者和古籍編纂家馬國瀚;金石學家吳式芬;針灸名醫楊作質;兵器製造專家丁守存;名醫臧應詹;史學家、書法家吳潯源。
❻ 單縣歷史名人簡介及關於他的著名的事跡
單縣位於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隸屬中國牡丹城-菏澤市,總面積1650平方公里。地屬北內溫帶黃河沖積平原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均氣溫13.9攝氏度,境內曠野坦盪,地阜物華。 單縣地處四省交匯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溝通中原和齊魯的要道。
單縣古稱單父,由舜帝的老師單卷居住地而得名。周成王封少子臻於此,為單子國。春秋初期,屬宋國,後為魯國單父邑。戰國初期,復屬宋國。宋滅,改屬齊國。秦置單父縣,屬碭郡,此為單縣建縣之始。漢代三次為縣侯國,一次為縣王國。隋朝恢復單父縣。唐末置輝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單父縣,其地直屬單州。次年7月,降單州為單縣,單縣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❼ 山東菏澤巨野有哪些歷史名人要具體事例
晁補之(1053年 - 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中國北宋的詞人、文學家。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黃庭堅、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與張耒並稱「晁張」。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傳世。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試開封及禮部別院皆第一。同年授澶州司戶參軍。元祐初,任太學正,著作佐郎,後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紹聖元年(1094年),知齊州(今山東歷城),因修《神宗實錄》失實,降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九月三日改貶亳州(今安徽亳縣)通判,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又貶監處州(今浙江麗水),赴處州途中,丁母憂。元符二年(1099年)為信州(今江西上饒)酒稅。大觀末,知達州(今四川達縣),未行。改泗州(今江蘇盱眙東北),到官不久卒。葬於任城呂村。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贈直龍圖閣。從弟晁謙之編次《雞肋集》。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北宋文學家。出身農家的王禹偁,從小發憤求學,五歲便能夠寫詩。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中進士,最初擔任成武縣主簿。他對仕途充滿抱負,曾在《吾志》詩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端拱元年(988年),他被召見入京,擔任右拾遺、直史館。他旋即進諫,以《端拱箴》來批評皇宮的奢侈生活。後來歷任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為人剛直,敢直言進諫,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曾三次被貶職:於淳化二年(991年),一貶商州,於至道元年,二貶滁州,於咸平元年(998年),三貶黃州。故有「王黃州」之稱。 宋真宗咸平四年(西元1001年)徙蘄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晁補之出身文學世家。真宗時晁炯聲名顯赫,此後,「晁氏自迥以來,家傳文學,幾於人人有集」。晁補之從弟晁沖之也是著名江西詩派詩人。晁補之文風和為人都受蘇軾影響很深。十七歲時,隨父親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著《七述》一文,記述錢塘風物。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是其父親好友,稱贊此文時說「吾可以擱筆矣」,又贊他「於文無所不能,博辯俊偉,絕人遠甚,將必顯於世」。後來晁補之通判揚州時,適逢蘇軾知揚州,兩人有不少唱和之作。
彭越(?-前196年),字仲,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人,秦末漢初的軍事政治人物。彭越原本打漁為生,也曾聚眾對抗官府。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彭越被鄉里推舉起兵。起初不願,後來只好約定次日清晨某時集結。次日人群零零星星前來,最後一個直到中午才到,彭越說:「大家公推我領事,必須建立紀律。今天聚集起兵都遲到,依照軍法無法處置這么多人,只好斬最後一個到的。」於是中午才到者當場斬首,建立軍威起義。
張春橋(1917年-2005年4月21日),山東菏澤巨野人,中共政治家,理論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市長。四人幫成員、文化大革命主要策劃者。
張春橋1932年至1934年在山東濟南正誼中學讀書。1935年5月從濟南到上海開始從事文化寫作。1937年9月返回濟南,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1月抗戰期間到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赴晉察冀解放區,歷任《晉察冀日報》副總編輯、《石門日報》社社長、石家莊市政府秘書長兼《石家莊日報》社長。1949年7月至9月任職新聞日報管委會委員。1949年隨解放軍進入上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任華東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至1953年1月)。1951年11月至1955年1月任上海《解放日報》社副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1955年1月至8月任《解放日報》社總編輯。1958年,一篇《破除資產階級法權》的文章深為毛澤東贊賞。1959年1月起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1962年6月至1965年5月任中共上海市委政治研究室主任。1963年3月至196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1963年12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1965年3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分管宣傳文化工作。1966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兼華東局宣傳部部長。1966年5月至1969年9月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領導小組副組長,1967年他與姚文元、王洪文一道製造上海「一月風暴」,在全國颳起奪權風。1967年2月至1976年10月任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主任。1967年5月8日至1976年10月兼任上海警備區第一政治委員。1967年5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第一政治委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1967年10月起)。1969年4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70年11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共中央組織宣傳組副組長,1971年1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1971年10月至1975年2月為中共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成員。1973年8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75年1月起任國務院副總理。1975年2月起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1975年1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黨委第一書記(1975年8月起)。1975年他發表《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被刊登在報刊上,甚至印成單行本全國發行。鄧小平就文章向毛澤東提出意見,毛特意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批評「四人幫」。「四人幫」出人意料地被捕後,張春橋在法庭上的表現特別引人注目。他一言不發,以沉默藐視法庭的態度完成了他最後的歷史畫像。1981年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作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主犯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83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作出裁定,鑒於張春橋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無抗拒改造惡劣情節,依法將對其原判處的死刑緩期2年執行減為無期徒刑,原判處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不變。1997年12月減為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10年。1998年1月保外就醫,因癌症於2005年4月21日病逝。
前205年,被漢王劉邦手下收買,投靠漢國,成為劉邦手下大將。前202年,彭越攻下昌邑周圍20餘城,得谷10餘萬斛,以供應漢軍糧餉;繼率部南下,與韓信等會師,參加垓下之戰(今安徽靈璧南)。這次會戰中彭越立有大功,是除了齊王韓信以外功勞最大的一位,於是西漢建立時被封為梁王,轄魏國。前196年,漢高祖劉邦討伐陽夏侯陳豨,要彭越出兵援助,彭越稱病不往,只派了手下帶兵前往。劉邦滅陳豨後,有人告彭越試圖謀反。彭越被劉邦下令抓捕後,廢為庶人,發配往蜀地(今四川)青衣縣。途中,彭越遇到呂後,向她求情,希望發配回故鄉昌邑。呂後假裝應允,將彭越帶回洛陽,但隨即將其處斬,屍體被呂後處以醢刑(剁成肉醬),並滅了彭越族。
❽ 菏澤的名人有哪些
黃巢(?~884年),唐末農民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人(今菏澤王浩屯一帶人),青回年時代就寫下了答《題菊花》、《賦菊》
舜,號有虞氏,姚姓,名重華,黃帝八代孫,傳說中五帝之一,原始部落聯盟領袖,史稱虞舜,其生於姚墟,耕於歷山(今鄄城東南),漁於雷澤(今菏澤東北胡集北),30歲時續堯攝政28年,堯帝崩,即繼帝位。在位61年,崩於基梧(今 廣西梧州),年一百一十歲。
湯,又稱武湯、成湯,商朝的創立者,建都於亳(今山東曹縣東南),死後葬於今 曹縣城南十八里土山集。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曹縣南)人,一說為東明縣北庄寨人,戰國時哲學家
孫臏,原名濱,字伯靈, 戰國時鄄城人,孫武後代。軍事家,齊國軍師,曾與龐涓同學兵法於鬼穀子
宋江, 北宋鄆城人,粱山泊農民起義軍領袖
何思源(1895-1982),字仙槎,菏澤城內西界街 (女兒何魯麗也比較有名氣)
其餘還有不是很有名氣的: 馬新貽 趙登禹 姜玉貞 王登倫。。等
❾ 我所知道的單縣歷史名人作文
單卷
又名善卷,居於單。相傳是原始社會後期東夷族中影響較大的氏族首領。 有才德,受人擁戴,舜曾拜他為師,古人尊稱他為單父(單即單卷,父是對長輩男子的尊稱)。
宓子賤
宓子賤,字不齊,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魯哀公時任單父宰,為政三年,單父大治。《史記》中說:「子產治鄭,民不能欺 ,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訪賢問能。
呂後
漢高後呂雉:單縣城東30里呂姑村(今單縣終興鎮潘庄)人。前202年,劉邦稱帝,封呂雉為皇後;劉邦去世後,被封為太後。
秦紘
(1426-1505):明中期名臣。字世纓。山東單縣人。景泰二年舉進士,授南京御史。因彈劾宦官諸不法事,遭權貴忌恨,受中傷,謫降為湖廣驛丞。天順初任雄縣知縣,
劉峨
(1723-1795) :字先資,號宜軒,山東單縣南35里劉老家人(今單縣黃崗鎮劉老家),清朝大臣。入貲授知縣。乾隆二十三年,選直隸曲陽知縣。
周自齊
(1871--1923):字子廙,單城鎮牌坊街人,出身達官世家。其曾祖父周鳴鑾清嘉慶己巳恩科進士,後任廣東分巡雷瓊兵備道;祖父周毓桂,清道光丙戌科進士,後任廣東雷州知府,歷任駐美公使館參贊、領事,外務部右丞、左丞,山東都督兼民政長、中國銀行總裁、財政總長、 交通總長、陸軍總長,1923年9月12日,病故於北京。
葛斗南
字梁公,號敬甫。兗州府單縣人(今山東省單縣時樓鎮八小庄村人)。生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四十二年進士(1703年),卒於雍正九年(1731 年),年五十一歲。
❿ 誰知道單縣的歷史名人有多少!
單卷 ,
宓子賤、巫馬施 ,
呂後(漢高後) 名雉,
秦紘(1426-1505) 明中期名臣,
劉峨(1723-1795) 字先內資,號宜軒,山容東單縣人,清朝大臣,
周自齊(1871~1923) 字子廙,單城鎮牌坊街人,出身達官世家
朱之文,山東菏澤單縣郭村鎮朱樓村人,因在山東電視台《我是大明星》選秀欄目中,身穿軍大衣以一曲 《滾滾長江東逝水》如楊洪基原音重現,而技驚四座。於是有熱心網友便找到這段視頻發到網上,並引來大 量網友的關注和熱捧,朱之文隨即被網友奉為中國「真正的農民歌手」,「我是大明星版」的蘇珊大叔,「中國星光 大道」版的旭日陽剛,綽號「大衣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