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關於中國古老食物的書!最好是包括餃子或者月餅的,其他流行的食品也行!歷史一定要長的!一定要是書!
中國古代食典
食典是飲食烹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一方面記載了飲食文化的發展,同時揭示了飲食文化的內涵,更是飲食烹飪理論的總結。中國歷代都有關於飲食的典籍誕生,記載了包括原料、調料、食譜、宴席、烹飪技藝、營養、飲食風俗等豐富內容。這里向您推薦幾部頗具影響的飲食典籍。 《食經》 作者崔浩,字伯淵,北魏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人。北魏太武帝初拜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歷太常卿、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司徒。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被誅。 據《隋志》醫方家記載:《崔氏食經》四卷。《舊唐書》載:《食經》九卷,崔浩撰。《新唐書》同。通志力》載:〈崔氏食經〉四卷,崔浩撰。 實際上,以上這些名為崔浩所撰的《食經〉並非崔浩所寫。據《魏書·崔浩傳》所收崔浩寫的《食經敘》稱,崔母盧氏及崔的其他女性長輩,「所修婦功,無不蘊習酒食。朝夕養舅姑,四時祭祀,雖有功力,不任僮使,常手自親焉。」後來,崔母「慮久廢志,後生無所見,而少不習業書,乃占授為九篇,文辭約舉,婉而成章」崔浩也就「故序遺文,垂示來世」。可見著名的崔浩《食經》,實際是崔母盧氏「口授」而成。此外,既然盧氏的「遺文」為「九篇」,而一些史書記為崔浩《食經》九卷,看來乃是改篇為卷。至於有些史書題為四卷,估計是作了合並。 遺憾的是,由於歷史的變遷,崔浩〈食經〉已佚。但是,在〈齊民要術〉、《北堂書鈔》、《太平御覽》及王禎《農書》等書中收錄有未署作者姓名的《食經》,內容有四十多條(少數重復),涉及食物使藏及餚饌製作,如「藏梅法」、「藏干栗法」、「藏柿法」、「作白醪酒法」、「七月七日作法酒方」、「作麥醬法」、「作大豆千歲苦酒法」、「作豉法」、「作芥醬法」、「作蒲鯽法、「作芋子酸膈法」、「蒓羹」、「蒸熊法」、「販鮮法」、「白菹」、「作跳丸炙法」、「作犬臊法」、「作餅酵法」、「作面飯法」、「作煸法」等等,內容相當豐富。有學者認為,這些〈食經〉之佚文,極可能源自崔治的《食經》,對此尚有待於進一步證實。 《齊民要術》 作者賈思勰,山東益都(今壽光)人,曾任北魏高陽郡(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西北)太守。 《齊民要術》是一部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得最完整的農學巨著。它雖屬農書,但內容「起自耕農,終於區自」。亦即是說,農耕是手段,最終把農產品製造成食品才是目的,方可以使「齊民」(平民)獲得「資生」之術。因此,對《齊民要術》,既要從農業科技的角度去研究,也得從飲食烹飪方面去探索。 從飲食烹飪的角度看,《齊民要術》堪稱我國古代的烹飪網路全書,價值極高。 (-)《齊民要術》共九十二篇,其中涉及飲食飪的內容佔二十五篇,包括造麯、釀酒、制鹽、做醬、造酢(醋)、做豆鼓、做齏、做乍、做脯臘、做乳酪、做菜餚和點心。列舉的食品、菜點品種約達三百種。在漢魏南北朝時期的飲食烹飪著作基本亡佚的情況下,《齊民要術》中的這些食品、菜點資料就更加珍貴了。 (二)《齊民要術》中的食品、菜點製法有著較高的科技水平和工藝水平。如書中記載由曹操所獻的「九醞酒法」,其連續投料的釀造方法,開創了黴菌深層培養法之先河,它可以提高酒的酒精濃度,在我國釀酒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書中對造乳酪強調必須嚴格控制溫度,這也和現代科學原理相吻合。至於菜餚的烹飪方法,多達二十多種,有醬、腌、糟、醉、蒸、 煮、煎、炸、炙、燴、綠(有學者以為是熘)等等。特別是「炒」,這種旺火速成的方法已明確在做菜中應用,其意義十分重大。另外,書中詳細記錄的兩種面點發酵法,在找國西點史上也佔有重要一頁。 (三)《齊民要術》反映了我國廣大地區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漢族、少數民族人民的飲食風習。如黃河流域的人喜食魚,沿海地區的人喜食「炙蠣」,少數民族人喜食「胡炮肉」、「羌煮\(一種煮鹿頭肉)、「灌腸」,吳地人喜食腌鴨蛋、蒓羹,四川人喜食腌芹菜等等。此外,夏至食粽亦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習俗;而素食也已獨樹一幟,在《齊民要術)中有專 節記述。還值得重視的是,書中記載了細如韭葉的麵食『水引」的詳細製法,日本等國的學者認為,這「水引」正是全世界面條的肇始。 《齊民要術》堪稱我國古代的烹飪網路全書。《齊民要術》版本較多。著名的有日本文永十一(公元1274)年的手書卷簡、中國的秘冊匯函本、津逮秘書本、汲古閣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叢書集成初編本、中華書局標點本、北京科學出版社石聲漢《齊民要術今譯》本、農業出版社繆啟愉《齊民要術》校本等。 《藝文類聚·食物部》 作者歐陽詢和裴矩、陳叔達等。這是作者於唐代武德七年(624)奉唐高祖令同修的一部大型類書。共一百卷,分七十四部,每部又分子目,共七百四十餘類。其中《食物部》載該書第七十二卷,分食、餅、肉、脯、醬、乍、酪蘇、米、酒等部分。每一部分先釋名記事,然後標出所引古書的書名,再摘錄有關的詩文等。實即唐以前有關飲食資料的匯編,類似工具書。 《食物部》中的《餅》類,先引《漢書》、《三輔舊事》、《三輔決錄》中關於餅的三段文字,然後摘錄《餅賦》、《餅說》中的文字,使人對餅的起源、發展狀況有一大致了解。再如《酪蘇(即酥)》類,先引《釋名》文字,對「酪」作解釋。然後引《漢武內傳》等五部書中關於「酪、蘇」的故事,繼而摘抄南朝梁沈約《謝司徒賜北蘇啟》中的一段文字,從而使人對「酪、蘇」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 除《食物部》外,《藝文類聚》中的《雜器物部》、《葯香草部》、《百穀部》、《果部》、〈雞部》、《獸部》以及《鱗介部〉中涉及到的飲食工具、器皿、原料、調料,也值得參考。 該書版本較多。196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汪紹楹校本。 《太平廣記·食》 作者李方、扈蒙、李穆等。李方等奉宋太宗之命廣泛採用自漢晉到北宋初的小說、筆記、野史等書中的故事,按內容分為九十二類,附一百五十多個小類,匯編成冊。 《食(能食菲食附)》載該書卷第二百三十四,其中《食》收有吳饌、御廚、五侯鯖等十一條;《能食》收有范遷等三條;《菲食》收有茅容等三條。分別記述了古代的一些飲食故事,有些頗具史料價值。如「吳饌」中的「金齏玉鯰」、「御廚」中的「九釘牙盤」、「渾羊歿忽」以及「追子手」等等,均對考證隋唐時期的一些食品大有幫助。 本書有中華書局1961年校點本等。 《飲膳正要》 作者忽思慧,一作和思輝。回族人,或說是蒙古族人,迄難定論。忽思慧曾任元仁宗宮中的飲膳太醫。任職期間,他結合自己的實踐,參閱諸家本草、名醫方術、民間飲食,終於在元至順元年(1330)寫出了《飲膳正要》。 《飲膳正要》共三卷。第一卷分「養生避忌」、「妊娠食忌」、「飲酒避忌」、「聚珍異饌」等六部分;第二卷分「諸般湯煎」、「神仙服食」、「食療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十一部分;第三卷分「米穀品」、「獸品」、「魚品」、「果品」、「菜品」、「料物性 味」七部分。內容十分豐富,特點相當顯著。 (一)理論聯系實際,廣收食療單方。忽思慧認為,人的「保養之道」重在「攝生」和「養性」。「攝生」要「薄滋味,省思慮,節嗜欲,戒喜怒,借元氣……」而「養性」則要「充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類似論述,書中還有很多,均是古人養生食 療方面經驗的總結。更重要的是,作者沒有停留在理論的闡述上,在書中,他收錄了近二百五十種湯飲、面點、菜餚方面的食療方。如用羊肉、草果、官桂、回回豆子製作的具有「補氣、溫中、順氣」作用的「馬思答吉湯」;用鹿腰子、豆豉等製作的「治腎虛耳聾」的「鹿腎羹」;傳說曾治癒唐太宗痢疾的「牛奶於煎蓽撥法」;補中益氣的「經帶面」;治心氣驚悸、郁結不樂的「炙羊心」等等,實用性很強。 (二)對民族飲食交融的研究,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本書收錄了上百種回、蒙、漢等民族的菜點,如在「聚珍異饌」中收有「春盤面」。立著吃「春盤」原是漢族的習俗。春盤多由薄餅、生菜組成。而在此書中.「春盤面」已改由面條、羊肉、羊肚肺、雞蛋煎餅、生薑、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種原料構成,由此,可以看出春盤在少數民族中間的變化、發展。書中一些少數民族的餚饌製法頗為獨特,如「以酥油、水和面,包水札(一種水鳥),入爐內烤熟」的「燒(即烤)水札」,將羊放在地坑中烤熟的「柳蒸羊」,均能給人以啟發。此外,如「豉兒簽子」、「帶花羊頭」、「芙蓉雞」、「三下鍋」、「盞蒸」、「水龍其子」、「禿禿麻食」、「水晶角兒」…… 亦富民族特色。 (三)為飲食文化積累了重要資料。如「回回豆子」、「赤赤哈納」等原料均由本書第一次收錄。而新疆產的「哈昔泥」,來自西番的「咱夫蘭』等,也是在其他書中所罕見的。更為重要的是,該書卷三中記有「阿刺吉酒」:「味甘辣,大熱,有大毒。主消冷堅積,去寒氣。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刺吉」。這是關於我國燒酒——蒸餾酒的迄今已知的最早的文字記載,對於研究中國酒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飲膳正要》問世數百年來,流傳中外,版本較多。現存主要版本有明經廠刊大字本,1924年上海涵芬樓影印明景泰刊本(即《四部叢刊》本),192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學基本叢書》中的鉛印本,1982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胡和祿翻譯的蒙文本,198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劉玉書的點校本,以及1988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李春方的點注本等。 《食品集》 作者吳祿,明代人,曾任吳江縣醫官。 《食品集》分上下兩卷。有谷部、果部、菜部、獸部、禽部、蟲魚部、水部,以及附錄五味所補、五味所傷、五味所走、五臟所禁、五臟所忌、五臟所宜,五穀以養五臟,五果以助五臟,五畜以益五臟,五菜以充五臟,食物相反,服食忌食、妊娠忌食,諸禽毒、諸獸 毒、諸鳥毒、諸魚毒、諸果毒,解諸毒等。 書中正文部分計收動植物原料三百五十種。每種原料都介紹其性味及療效。如「白豆」:「味甘平無毒。主調中,暖胃,助經脈。腎病宜食。」再如「松子」:「味甘溫無毒。治諸風頭眩,散水氣,潤五臟,延年不飢。香美。多食發熱毒。」附錄部分主要談飲食宜忌及解毒法。如「食物相反」中說「小豆不可與鯉魚同食」、「大豆不可與豬肉同食」等。「解諸毒」中說「河豚毒以蘆葦、扁豆汁解之」,「鱉毒以黃蓍、吳鹽煎湯服解之」等。 總的來說,《食品集》中新的發現不多。其內容大抵從前人的飲食,本草著作中輯出。 周:《禮記·內則》(節選) 《禮記》是我國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孔子弟子及後來學者所記。秦始皇「焚書坑儒」後散佚。「漢武帝末,魯共王環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數十篇,皆古字也。」(《漢書·藝文志》)後經戴德、戴聖父子二人收集整理,「戴德傳記八十五篇,則《大戴禮》是也。戴聖傳記四十九篇,則此《禮經》是也。」(《漢書·藝文志》)東漢時設十四經博士,這兩本書包括在其中。東漢以後,《大戴禮》逐漸散佚,《禮記》49篇則流傳下來至今。《禮記》內容十分廣博,包括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哲學、農學等,是後世研究上古社會生活特別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內則》為《禮記》的第12篇。內容為在家庭內部父子、男女所應遵行的規則。《禮記·內則疏》說:「名曰內則者,以其記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閨門之內,軌儀可則,故曰內則。」本書節選的是其中關於飲食的規定,它對周代人吃什麼,不吃什麼,主食、副食、飲料的名稱與搭配,以及各種飯食的炊煎、菜餚的製作都有詳細的記載,堪稱中國古代第一部「食經」。
2. 孫思邈的醫德小故事
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後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雖經不少太醫醫治,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大臣徐茂功便將孫思邈推薦給太宗。唐太宗便派遣使臣馬不停蹄,星夜奔赴華原縣,將孫思邈召進了皇宮。
在封建社會,由於有「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醫生給宮內婦女看病,大都不能夠接近身邊,只能根據旁人的口述,診治處方。
孫思邈一面叫來了皇後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一面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閱。他根據這些情況,作了詳細的分析研究。
然後,他取出一條紅線,叫采女把線系在皇後右手腕上,一端從竹簾拉出來,孫思邈捏著線的一端,在皇後房外開始「引線診脈」了。
沒有多大工夫,孫思邈便診完了皇後的脈。吩咐采采女將皇後左手扶近竹簾,孫思邈看準穴位猛扎了一針,皇後疼痛,渾身一顫抖。
不一會兒,只聽得嬰兒呱呱啼哭之聲。唐太宗大喜,欲留孫思邈在朝執掌太醫院,但他不願在朝為官,立志漂泊四方為廣大人民群眾舍葯治病,並撰寫《千金方》濟世活人。
於是他向太宗陳述了自己的志願,婉絕了太宗賜給的官位。太宗不好強求挽留,御賜「沖天冠」一頂、「赫黃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馬一匹和千兩黃金、綢緞百尺。並大擺宴席,一來歡送孫思邈,二來慶賀皇後病癒生下皇子。
但孫思邈又拒絕了太宗賜給的黃金綢緞。
(2)飲食養生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孫思邈的醫學成就:
孫思邈不僅精於內科,而且擅長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在中醫學上首次主張治療婦女兒童疾病要單獨設科,並在著作中首先論述婦、兒醫學,聲明是「崇本之義」。
他非常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在他的影響之下,後代醫學工作者普遍重視研究婦、兒科疾病的治療技術。
孫思邈非常重視預防疾病,講求預防為先的觀點,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
只要「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並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強調「每日必須調氣、補瀉、按摩、導引為佳,勿以康健便為常然」。
他提倡講求個人衛生,重視運動保健,提出了食療、葯療、養生、養性、保健相結合的防病治病主張。
孫思邈很重視研究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山區人民由於食物中缺碘,易患甲狀腺腫大病(俗稱粗脖子),他認為這種病是由於山中的水質不潔凈引起的,所以就用海藻等海生植物和動物的甲狀腺來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
他對腳氣病作了詳細的研究,首先提出用谷白皮煮粥常服可以預防,所選擇的治療腳氣病的葯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效果很好。在長期的實踐中,孫思邈還總結出治療痢疾、絛蟲、夜盲等病症的特效葯方。
在太白山中居住時,孫思邈親自採集葯材,研究葯物性能。他認為適時采葯極為重要,早則葯勢未成,晚則葯勢已竭,依據豐富的葯學經驗,確定出233種中葯材適當採集的時節。
孫思邈對針灸術也頗有研究,著有《明堂針灸圖》,以針灸術作為葯物的輔助療法。他認為「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積極主張對疾病實行綜合治療。
在研究醫學的過程中,孫思邈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製成粉,用來發火煉丹,這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的關於火葯的配方。他在所著《丹經內伏硫黃法》一文中,記述了伏火硫黃法的製作方法。
孫思邈還對良醫的診病方法做了總結: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膽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氣質;「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邊落足一樣時時小心謹慎;「智圓」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得拘泥,須有制敵機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貪名、不奪利,心中自有坦盪天地。
在臨床實踐中,孫思邈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如「阿是穴」和「以痛為腧」的取穴法,用動物的肝臟治療夜盲症,用羊的甲狀腺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用牛乳、豆類、穀皮等防治腳氣病。
對於孕婦,提出住處要清潔安靜,心情要保持舒暢,臨產時不要緊張;對於嬰兒,提出餵奶要定時定量,平時要多見風日,衣服不可穿得過多等等。這些主張,時至今日仍有現實意義。
孫思邈對古典醫學有深刻的研究,對民間驗方十分重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中國醫葯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倡導婦科、兒科、針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思邈
3. 久康樂養生酒聽說一個漂亮的歷史故事,是不是
藏族同胞普遍有飲酒的習慣,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風華正茂的純情男女,從日常居家習俗到祈神敬佛的供品.處處都體現著藏族人民對酒的不解之緣。而藏族的釀酒工藝,卻來自於唐朝。
公元7世紀初,朗日倫贊的公子松贊干布繼任贊普,遷都邏些(拉薩),降服蘇毗,征服羊同,逐步統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統一的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在位時期,正是唐朝貞觀年間。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代,唐朝是當時地球上最為炫目的國度,繁華、強盛、文明、富足。唐朝高度發展的經濟、文化,引起吐蕃王室的極大注意。松贊干布採取一系列措施,積極加強與唐朝的密切聯系,大力吸取中原地區先進的漢族文化。公元641年,松贊干布迎娶唐太宗李世民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奠定了吐蕃和唐朝200餘年頻繁往來的情誼。
文成公主進藏時,除了綾羅綢緞、金銀財物,還准備了數百卷書籍,帶著千餘文士和工匠,唐朝的農具製造、釀酒、造紙、冶金等生產技術和歷算、醫葯等科學知識,皆陸續傳到了吐蕃……
西藏高原日照充足,終年積雪,空氣純凈,纖塵不染,晝夜溫差極大,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孕育了很多名貴的葯材,冬蟲夏草、高山雪蓮、巴戟天、紅景天、西紅花等等,無一不是雪域高原獻給人類的神奇瑰寶。文成公文帶去的醫士幾經艱辛,根據中國古老的養生學和葯理知識,將高原特有的葯材與酒結合泡製,製作出療效奇佳的養生酒敬獻於藏王,藏王飲用養生酒後,只覺精力充沛,元氣大增。根據文成公主的建議,松贊干布將自己的衛隊,依照唐朝漢式軍隊進行了編組,並將有強身、健體、補血、增氣、恢復身體元氣之作用的養生酒配於軍士,一時軍容大整,國力強盛,鞏固了吐蕃的統一和安定,也使吐蕃的經濟和文化日益繁榮。方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河,悠遠而輝煌。跟它那「天地涵容百川入」的偉大氣象相比,中國的酒文化只是細流涓涓。然而,在漫長的歲月里,中國酒文化卻不曾枯竭過。中國是世界上釀酒歷史最早的國家。自酒誕生的那天起,它便以獨特的方式浸潤著整個社會,並一直伴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
在巴蜀大地上, 座落在名酒帶的綿竹,釀酒歷史已有五千餘年,綿竹酒芳香濃郁,醇和回甜,清冽靜爽,余香悠長,李白曾醉心於劍南(今綿竹)滿街的酒香,於綿竹解貂續酒,至今在綿竹尚流傳著「士解金貂,價重洛陽」 的佳話。
豐富的物產,優良的水質,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釀酒歷史,為綿竹名酒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綿竹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5.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97.7毫米,土壤中有機質高,微酸性土佔68.07%。這種氣候和土質正適合釀酒中的微生物繁殖發酵。在釀酒原料上,突破了單一糧食為原料的舊法,採用了精選的五糧――紅粱、大米、小麥、玉米、糯米為原料,以優選法確定了五種原料的搭配比例。釀酒用水則取自四川四大名泉之一的「中國玉妃泉」,經老窖發酵,紅槽蓋頂,低溫發侾,回沙回酒,去頭折尾,分段接酒等先進的釀造工藝,配製出了美譽華夏的「劍南燒春」。 追根溯源,在唐代作為宮廷御酒,最負盛名的酒是劍南燒春,文成公主進藏時所帶去的釀酒技術與工匠,也來自於劍南(今綿竹)。
經過1300多年的歷史變遷,配合獨特藏葯的藏族養生酒孕育出一個彪悍的民族!藏族酒文化,也以其特有的魁力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酒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枝獨秀。
永康樂生物研究開發有限公司以「三品四養」為理論基礎,倡導健、壽、智、樂、美的大健康理念。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專家研發團隊,公司高級顧問蒲少伯教授獲「有突出貢獻國家級專家」稱號。蒲教授歷經三十餘年,潛心研究西藏文化及藏醫葯,先後在國內外共發表學術論文108篇,出版醫學專著兩部,有八項科技成果獎,通過挖掘西藏傳統秘方,結合現代工藝,推出震驚學術界的「三醫」醫學理論,研發了國家級新葯(藏葯)八個批准文號,包括諾迪康、蒂達膠囊、復方藏紅花油、十味龍膽花等等。
令人驚喜的是,公司的專家研發團隊通過多方尋訪,在藏醫葯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將藏族養生酒配方進行改良,結合綿竹傳統釀酒工藝,再現昔日養生酒的輝煌,造福於千萬中國家庭。
4. 養生典故
遠志,常用中葯,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被《本經》列為上品。它和許多中葯還被文專人雅士拿來賦詩填屬詞、撰文寫信,形成了有趣的文學。
如清末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就曾以《遠志》為題,賦詩一首:「九邊爛熟等雕蟲,遠志真看小草同。枉說健兒身在手,青燈夜雪阻山東。」
詩的大意是:我縱然通曉兵書,有抗擊敵人的具體辦法,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雖有保衛國家的志向,但卻像中葯遠志,空有其名,長相卻和普通小草一樣;雖有健兒、好漢的抱負和不平凡的身手,卻像被大雪封阻在山東道上的遊子一樣,不能前進。正如這首詩的歷史背景——當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時,曾預料英帝國主義可能會出兵侵犯,因此建議清廷加強戰備、鞏固邊境海防,可他的建議卻未被重視和採納。在這里,詩人借喻中葯遠志,吟詩抒懷,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抱負,抒發了不被重用的心境。
5. 孫思邈的故事
懸絲診脈
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後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雖經不少太醫醫治,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大臣徐茂功便將孫思邈推薦給太宗。唐太宗便派遣使臣馬不停蹄,星夜奔赴華原縣,將孫思邈召進了皇宮。
在封建社會,由於有「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醫生給宮內婦女看病,大都不能夠接近身邊,只能根據旁人的口述,診治處方。孫思邈一面叫來了皇後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一面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閱。
他根據這些情況,作了詳細的分析研究。然後,他取出一條紅線,叫采女把線系在皇後右手腕上,一端從竹簾拉出來,孫思邈捏著線的一端,在皇後房外開始「引線診脈」了。
沒有多大工夫,孫思邈便診完了皇後的脈。吩咐采采女將皇後左手扶近竹簾,孫思邈看準穴位猛扎了一針,皇後疼痛,渾身一顫抖。
不一會兒,只聽得嬰兒呱呱啼哭之聲。唐太宗大喜,欲留孫思邈在朝執掌太醫院,但他不願在朝為官,立志漂泊四方為廣大人民群眾舍葯治病,並撰寫《千金方》濟世活人。於是他向太宗陳述了自己的志願,婉絕了太宗賜給的官位。
太宗不好強求挽留,御賜「沖天冠」一頂、「赫黃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馬一匹和千兩黃金、綢緞百尺。並大擺宴席,一來歡送孫思邈,二來慶賀皇後病癒生下皇子。但孫思邈又拒絕了太宗賜給的黃金綢緞。
唐太宗十分欣賞孫思邈,後來還曾親臨華原縣五台山去拜訪孫思邈,並賜頌詞一首。今葯王山南庵內還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賜真人頌」古碑一通等。
(5)飲食養生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孫思邈的醫學思想
孫思邈崇尚養生,並身體力行,正由於他通曉養生之術,才能年過百歲而視聽不衰。他將儒家、道家以及外來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的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
時至今日,還在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心態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飲食應有所節制,不要過於暴飲暴食;氣血應注意流通,不要懶惰呆滯不動;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違反自然規律等等。
6. 中國古代人的飲食習慣
隨著人們來生活水平的自不斷提高,人們對養生的需求越來越高。然而要知道的是,不僅現在的人知道養生,很多古人也有自己的養生秘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古人的養生秘訣。
文壇領袖蘇軾:喜食芡實粥
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同時又是美食家兼食療專家,有《東坡養生集》傳世。
蘇軾最鍾情芡實粥,每日一碗,將其作為自己的食療佳品,他說「粥既快養,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神農本草經》說芡實有「補中,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的功效。
小編總結,看完了小編的介紹,大家可以發現,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養生是分不開的。人們在平時一定要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健康。
7. 枸杞與健康養生的故事
為了迎合這個看臉的市場,確實有一些賣家會對枸杞的顏色進行一定的處理。最常見的就是用硫磺熏蒸,不過如果二氧化硫殘留量合格,也沒什麼問題。
至於其它染色方法,比如白礬或其它水處理,現實中確實都可能存在。
如何從外觀上鑒別?很遺憾的告訴你,目前並沒有什麼好辦法。因為如果你知道了一種鑒別方法,商家同樣也會知道,然後會想新的方式繼續騙住你。如果你想盡可能避免買到劣質或是造假的枸杞,那有一個簡單粗暴的建議買朋友買過或者信賴的大牌子,比如主打年輕人續能量的枸杞的北卧,主打科技工藝的沃福百瑞都可以放心購買!枸杞,是老祖先發現的「葯食兩用」的植物之一,並且首先是作為食物被確認下來的。在成書於3000年以上的《詩經》中已有「涉彼北山,言其采杞」(《小雅·北山》)的詩句,記錄的是先民們在荒原上採集枸杞的情況,說明當時人們已經開始食用枸杞了。《山海經》中也有「虖勺之山,其下多荊杞」(《南山第一山》)的話,說明先人們對枸杞的生長環境已經有了相當高水平的認識。在《神農本草經》中,枸杞被列為上品,稱其能「久服輕身不老、耐寒暑」,即具有提高機體健康素質、延年益壽、抗衰老的功效,還有「卻老子」的稱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正是健康的基礎,後來人們發現它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也與這個根本因素分不開。把枸杞作為健康養生的食物,具有歷史的連續性,這從歷代留下的本草著作中也可得到證明,有史料可查的如《食療本草》《本草綱目》《葯性論》《本草逢原》《本草經疏》《本草述》等。
8. 八寶粥的來歷
八寶粥來抄自天竺。
臘八粥,襲又名八寶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制的粥,民間傳說來自天竺。中國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八寶粥具有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的功效。可作肥胖及神經衰弱者食療之用,也可作為日常養生健美之食品。八寶粥,又稱臘八粥、佛粥、五味粥、七寶粥、七寶五味粥等。
(8)飲食養生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八寶粥」的選料特點決定了「八寶粥」營養豐富、全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
「八寶粥」採用的原料除了大米或糯米外,還添加小米、豆類、核桃仁、花生仁、紅棗、桂圓、蓮子、山葯、枸杞子等,是蛋白質互補作用在食物中的典型應用。
谷類缺乏賴氨酸,而豆類賴氨酸含量比較高:小米中含亮氨酸比較多;各種堅果類富含人體必需脂肪酸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所選中葯也是具有滋補調養、健體作用的葯材。
9. 有關中外名人熟能生巧的故事
《庖丁解牛》原文出自《莊子集解》
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經首》兩首樂曲伴奏的舞蹈節奏合拍。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的技術怎麼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於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於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無非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後,(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
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視覺停止活動了而全憑精神意願在活動。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
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
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牛身上的骨節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卻並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麼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餘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
雖然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裡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經分離,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顧,一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9)飲食養生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這個寓言故事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它說明世上事物紛繁復雜,只要反復實踐,掌握了它的客觀規律,就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迎刃而解。
庖丁解牛則出自於本故事,意思是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意同順能生巧。
10. 中華葯膳的葯膳歷史
中國葯膳的歷史,源遠流長,近2000年前的典籍中記載:「母親調葯膳,思情篤密。」(《後漢書·列女傳》)由此可見,漢代已經有了葯膳應用的史實。據史書記載,漢代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一書中,用大棗為葯物原料的處方就達58首之多。明代大葯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則在大棗條目下收有十九首方劑,由此可見其葯食並用的重要性了。經過歷代研究改進,從而發展為中國傳統醫學的一門實用營養方面的學科,或稱之為「中醫營養學」。
它不但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醫療奠定了「葯食同源」的保健基礎,而且具有人群預防和臨床針對疾病的治療意義。與此同時,它也包涵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與博大精深的國粹成分。不僅成為祖國各民族進行養生的手段,而且近代以來這項理論和技藝已傳播於世界許多地方,諸如東南亞鄰國人群中間,都很喜愛葯膳。中華葯膳,漂洋過海,先是東渡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而後又走向西方歐洲大陸,獲得了異國他鄉人民的青睞。近代國內各地區,曾2~3年召開一次食療養生康復等不同類型的會議,1989年中日兩國在京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性盛會,繼此1993年又在京召開了亞洲首屆葯膳大會,這門學科,已經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早在2000多年以前,《黃帝內經》就對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進行了專門論述,書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食之,以補精益氣。」在古代,葯物和食物是分不開的,《神農本草經》收載了許多治病與養生皆宜的品種,如大棗、薏苡仁、芝麻、山葯、蓮米、核桃、龍眼、百合、蜂蜜等。 葯膳,古代稱為「食療」、「食治」、「食補」等。我國著名醫葯學家,如張仲景、孫思邈、孟詵、陳直、忽思慧、李時珍、王孟英等,都曾對葯膳有過論述。如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設葯膳專篇《食治門》,認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葯爾。」忽思慧曾著葯膳專著《飲膳正要》,深刻地闡述了養生之道,特別是飲食與保健的辯證關系。陳直曾著老年保健專著《養老奉親書》,說:「人若能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葯也。緣老人之性,皆厭於葯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葯……貴不傷其臟腑也。」 現代葯膳療法是在古代「食療」、「食治」、「食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那麼,什麼是葯膳呢?筆者給它下的定義是:「在中醫學和烹飪學理論指導下,將葯物與食物相搭配,經過烹飪加工製作出來的能防病、治病,且色、香、味、形兼具的美味保健食品。」總而言之,葯膳可以取得「葯借食力,食助葯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