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人因為一時的「低頭」,最後成功的例子
比較抄著名的,韓信的胯襲下蔽兄之辱。
有一個屠夫挑釁韓信,讓他從自己褲襠下鑽過去。韓信當時還小,非常單薄,硬拼肯定死,他便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蘆伏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一時低頭陪並攜,能屈能伸,他後來成為了大將軍。
❷ 搜集中國歷史上不肯低頭折節的人物事跡
當時中日議和的《馬關條約》剛剛簽訂,人人心懷國恥,士氣稍有振作。他慷慨激昂,大聲疾呼。海內有志之士,看到他的豐采,聽到他的言論,便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因父親的要求,他做了候補知府,在金陵等待補官一年,閉戶靜心讀書,深探孔子、佛家學說的精奧之處,融會貫通群賢的思想方法,推廣康有為的學說宗旨,寫成了《仁學》一書。又經常到上海與同志商量學術,討論天下大事,未曾與污濁的官吏相接觸。他經常對自己說「做了一年的官,無異於躲入深山隱居一般」。這時陳寶箴做湖南巡撫,他的兒子陳三立輔佐他,慷慨激昂,將湖南的開化當作自己的使命。1897年6月,黃遵憲恰好就任湖南按察使,8月,徐仁鑄又來督辦湘學。湖南紳士某某等精神振奮,行動積極,提倡新學於家鄉,有志之士逐漸會集於湖南一帶。陳寶箴父子與前任學政江標,打算在湖南大集豪傑,一起出力經營,做其他省的先導。於是聘任我及某某等做學堂的教習,召集某某回來練兵。譚嗣同也是被陳寶箴所敦促,辭官回家,把家屬安置在瀏陽家鄉,一個人留在長沙,與眾多志士一起辦理新政。於是湖南倡辦的事,像內河小輪船、商辦礦務、湘粵鐵路、時務學堂、武備學堂、保衛局、南學會,都是他提倡論證策劃的,這中間以南學會最為盛大。開設南學會的用意是,打算集合南部諸省的志士,聯結為一氣,相互講述愛國的道理,謀劃救亡的辦法,先從湖南一省開辦,這實際上兼有學會與地方議會的規模。地方上有什麼事情,大家一起議定而行,這其實是學會的意思。這個時候,譚嗣同其實是學會的學長,擔任演說的事務。每次會議集合有幾百上千人,他慷慨激昂,談論天下大事,聽的人無不受到感動。所以說,湖南全省風氣大開,他的功勞是很大的。
今年四月,決定國家大計的詔書已經下達,譚嗣同由於學士徐致靖的推薦,被光緒皇帝宣召,恰巧生大病,不能去。到七月,譚嗣同才帶病進見皇帝,他回答的話很合皇帝的心意,皇上破格提升他,賞賜四品卿的官銜,做軍機處辦理文書的官,和楊銳、林旭、劉光第共同參預新政,當時號稱「軍機處四大臣」。參預新政的人,就像唐、宋的「參知政事」,實際上是宰相的職位。皇上想重用康有為先生,可是皇上害怕西太後,不敢實行自己的意志。幾個月以來,皇上有什麼事情要詢問,就命令總理衙門傳達聖旨,康先生有什麼事情要陳述啟奏,就只能寫在呈給皇帝的奏書里。自從四大臣進入軍機處以後,皇上和康先生的意見才能略微溝通,皇上決心要進行大改革了。可是西太後和那些反對變法維新的頑固派的忌恨也更加深了,不到十天,戊戌政變就發生了。
當初,譚嗣同剛進京時,有人同他說皇上無權、西太後阻撓變法的事,譚嗣同不相信。到了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想要開懋勤殿,設顧問官,命令他起草詔書,先派太監拿了歷代皇帝的遺訓給他,傳達皇上的話,說康熙、乾隆、咸豐三代皇帝都有開懋勤殿設顧問官的先例,要他查出來寫在詔書中,原來皇上將要用這些材料於二十八日親自到頤和園向西太後請示。他退朝回來,就告訴共事的人說:「今天才知道皇上真的沒有權。」到了二十八日,朝廷里人人都知道要開懋勤殿的事,認為今天聖旨就能下達,但終於沒有下達,於是更加知道西太後與光緒帝不相容了。二十九日,皇上召見楊銳,於是想給他密詔,上面有我的皇位將近不保,命令康有為與軍機四大臣以及志同道合的人火速設法籌劃營救的話。譚嗣同和康先生捧著密詔痛哭,但皇上手中沒有一點權柄,沒有什麼辦法。當時許多將領當中,只有袁世凱長期出使朝鮮,研究過中國和外國強弱不同的原因,極力主張變法,譚嗣同就秘密上奏,請皇上拿優厚的待遇聯絡他,希望危急時刻或許能救助皇上,言詞十分激昂迫切。八月初一日,皇上召見袁世凱,特別賞賜侍郎的官銜。初二日,又召見袁世凱。初三日晚上,譚嗣同直接到袁世凱所居住的法華寺,直接問袁世凱:「您認為皇上是怎樣一個人?」袁世凱說:「是一代少有的賢明君主呀。」譚嗣同說:「天津閱兵的陰謀,您知道嗎,」袁世凱說:「是的,確實聽到過一些傳聞。」譚嗣同於是直接拿出密詔給他看,說:「現在可以救助我們聖主的,只有你了,你如果想救就救救他!」又用手摸著自己的脖子說:「如果不想救,就請你到頤和園告發我,並殺了我,你可以憑借這得到富貴了。」袁世凱聲色俱厲地說:「你把我袁某當成什麼人了?聖主是我們共同事奉的君主,我和你同樣受到非同一般的恩遇,救護的責任不僅在你。如果有什麼指教,我自然願意聽的。」譚嗣同說:「榮祿的陰謀,全在於天津閱兵的舉動,你和董福祥、聶士成三支軍隊,都受榮祿的指揮調遣,將要用兵力挾持皇上逼他退位。雖然這樣,董福祥、聶士成不值得一提,天下的英雄豪傑只有你。如果事變發生,你用一支部隊抵擋他們二支軍隊,保護皇上,恢復大權,肅清君主周圍的壞人,整肅宮廷里的秩序,指揮起來鎮定自若,這是當世無比的事業啊。」袁世凱說:「如果皇上在閱兵時快速馳入我的軍營,傳下號令來誅滅奸賊,那麼我一定能緊隨你們之後,竭盡一切力量來拯救。」譚嗣同說:「榮祿待你一向優厚,你用什麼對付他?」袁世凱笑著不說話。袁世凱慕府里一個人說:「榮賊並不是推心置腹地對待慰帥,過去有人要增加慰帥的兵力,榮賊說:『漢人不可給他大兵權。』他不過一向籠絡慰帥罷了。就像前年胡景桂彈劾慰帥一事,胡景桂是榮賊的親信,榮賊指使他彈劾慰帥,而自己來查辦,洗清冤情來顯示對慰帥的恩德。不久,胡景桂就委任寧夏知府,隨即升為寧夏道,這是榮賊極其陰險奸詐的地方,慰帥難道不知道他!」譚嗣同於是說:「榮祿本是曹操、王莽似的人物。當代少有的奸雄,對付他恐怕不容易。」袁世凱怒目而視說:「如皇上在我的軍營,那麼殺榮祿就像殺一條狗罷了。」於是互相詳細地研究了救皇上的打算。袁世凱說:「現在軍營中槍彈火葯都在榮祿的手裡,而營、哨各宮員,也多屬於舊黨人員,事情緊急了,既然已經確定計劃,那麼我必須急送回營,另選將官,並設法准備貯存彈葯,就可以了。」於是再三囑咐袁世凱,就離開了。當時是八月初三日夜晚,三更天了。到了初五那天,袁世凱又被召見,聽說也接到秘密詔書了。到初六日,政變就發生了。
當時,我正在譚嗣同的寓所拜訪他,相對坐在榻上,籌劃著救助皇上的辦法,可是搜查康有為住處,逮捕康有為的消息忽然傳到,不久,又聽說西太後垂簾聽政的詔書。譚嗣同從容地告訴我說:「以前想救皇上,已經無法可救,現在想救康先生,也已經無法可救。我已經沒有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雖然這樣,天下事情知道它不可能卻要做它。您試著進入日本大使館,拜見伊藤先生,請他發電報給上海領事來救護康先生吧。」我這個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館,譚嗣同整天不出門,等待逮捕他的人。逮捕的人結果沒有來,就在那第二天,進入日本使館,和我相見,勸我去日本,並且攜帶了他所著的書和詩文辭稿本數冊。家信一箱,託付給我。說:「沒有出走的人,就沒有辦法謀取將來的事,沒有犧牲的人,就沒有辦法報答賢明君主。現在康先生的生死不能預料,程嬰杵臼、月照西鄉,我和您分別充當他們。」於是互相擁抱一下就分別。初七、八、九三天,譚嗣同又和俠士們商議救護皇上,事情終於沒有成功。初十日,就被捕了。被捕的前一天,有幾位日本志士苦苦勸他去日本,譚嗣同不聽;再三勸他,他說:「各國變法,沒有不經過流血就成功的,現在中國沒聽說有因變法而流血犧牲的人,這是國家不富強的原因啊。有流血犧牲的,請從譚嗣同開始吧。」終於沒有離去,所以遭了禍。
譚嗣同已經囚在監獄里,……在八月十三日這天,在刑場上被害,享年三十三歲。就義的那天,圍觀的達萬人,譚君慷慨激昂,神情沒有絲毫改變。當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譚君喊剛毅上前來說:「我有句話……」剛毅走開不聽,於是從容就義。啊!壯烈呀
❸ 在適當的時候低頭的名人故事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昂首邁著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獲。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大師們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里,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是渺小的。當我們把奮斗目標看得更高時,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則之中。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
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峰,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凌絕頂」,也要會低頭,因為,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❹ 中國歷史上名人低頭的事跡有哪些
韓信胯下受辱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原因
韓信胯下之辱是因為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ku)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關於韓信胯下之辱的原因,在老淮安市還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韓信年輕時有二種愛好,一是釣魚,二是劍,當地一個屠夫要他的劍,他不給,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第二種說法是一次經常周濟韓信的漂母生病了,韓信為了給漂母弄點肉吃,到屠夫那裡賒肉,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還有一種說法是,韓信受生活所迫,偷了屠夫的肉,屠夫說你從我的胯下鑽過去我就不要了,在韓信做了大將軍後,還去看過這個屠夫,不但沒有報復他,還讓他作了手下的中尉。對於胯下之辱,韓信後來說,我當時並不是怕他,而是沒有道理殺他,如果殺了他,也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了。
後續
有傳說韓信富貴之後,找到那個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為韓信要殺他報仇,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對屠夫,並封他為護軍衛,他對屠夫說,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天的韓信。史書中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褲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❺ 歷史不低頭的人物事例(具體)
硬脖子的洛陽令董宣
漢光武帝在鎮壓了綠林、赤眉兩支最大的起義軍之後,接著又消滅割據隴右和蜀地的兩個割據政權,統一了中國。漢光武帝把洛陽作為都城。為了和劉邦建立的漢朝相區別,歷史上把這個王朝稱為「東漢」,或者叫「後漢」。 漢光武帝建立了東漢王朝以後,他知道老百姓對各地豪強爭奪地盤的戰爭早已恨透了,決心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例如減輕一些捐稅,釋放奴婢,減少官差,還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因此,東漢初年,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漢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還得注意法令。不過法令也只能管老百姓,要拿它去約束皇親國戚,那就難了。比方說,漢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就依仗兄弟做皇帝,驕橫非凡,不但她愛怎麼著就怎麼著,連她的奴僕也不把朝廷的法令放在眼裡。 洛陽令董宣是一個硬漢子。他認為皇親國戚犯了法,應該同樣辦罪。 湖陽公主有一個家奴仗勢行凶殺了人。兇手躲在公主府里不出來。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只等那個兇手出來。 有一天,湖陽公主坐著車馬外出,跟隨著她的正是那個殺人兇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認為董宣觸犯了她的尊嚴,沉下臉來說:「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攔阻我的車馬?」 董宣可沒有被嚇倒,他拔出寶劍往地下一劃,當面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他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兇手逮起來,當場就把他處決了。 這一下,差點兒把湖陽公主氣昏過去。她趕到宮里,向漢光武帝哭訴董宣怎樣欺負她。 漢光武帝聽了,十分惱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面,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 董宣說:「先別打我,讓我說完了話,我情願死。」 漢光武帝怒氣沖沖地說:「你還有什麼話可說的。」 董宣說:「陛下是一個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現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僕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用不著打,我自殺就是了。」 說罷,他挺起頭就向柱子撞去。 漢光武帝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董宣已經撞得血流滿面了。 漢光武帝知道董宣說得有理,也覺得不該責打他。但是為了顧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給公主磕個頭賠個禮。 董宣寧願把自己的頭砍下來,怎麼也不肯磕這個頭。內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兩手使勁撐住地,挺著脖子,不讓把他的頭摁下去。 內侍知道漢光武帝並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給漢光武帝下個台階,就大聲地說:「回陛下的話,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漢光武帝也只好笑了笑,下命令說:「把這個硬脖子攆出去!」 湖陽公主見漢光武帝放了董宣,心裡很氣,對漢光武帝說:「陛下從前做平民的時候,還收留過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咱家來搜查。現在做了天子,怎麼反而對付不了小小的洛陽令?」 漢光武帝說:「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時候那麼幹了。」 結果,漢光武帝不但沒辦董宣的罪,還賞給他三十萬錢,獎勵他執法嚴明。董宣回到官府,把這筆錢全分給了他手下的官員。 以後,董宣繼續打擊不法的豪門貴族。洛陽的土豪聽到他的名聲都嚇得發抖。人們都稱他是「卧虎」(意思是「躺著的老虎」)。 來源:《中華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❻ 適時低頭的名人事例
卧薪嘗膽
吳王已經赦免了越王,讓他回了越國,越王勾踐時時刻刻想著專如何復國,於屬是就每天勞累地思索著,還把一個苦膽掛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覺之前,都要仰起頭嘗嘗苦膽的滋味,吃飯喝水之前也要先嘗嘗苦膽。他常常對自己說:「你難道已經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受的恥辱了么?」他親自到田間種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織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頓飯里幾乎沒有肉菜,穿的衣服沒有鮮艷的顏色。他降低身份對待下面有賢能的人,對賓客厚禮相贈,扶助貧困的人,哀悼死難的人,和百姓們一同勞苦工作。最後他又奪回了江山。
❼ 古代名人低頭的故事
胯下之辱
在淮陰有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著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單影只。於是,他便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在場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很膽小。史書上稱「胯下之辱」。宋·陸游《憶荊州舊游》詩:「君不見將軍昔忍胯下辱。」清·丁耀亢《續金瓶梅》第三回:「如韓淮陰貧時受了胯下之辱,後來以千金謝了漂母,把惡少封了官,真如太虛浮雲,有何掛礙!」韓信並不是膽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
有傳說韓信富貴之後,找到那個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為韓信要殺他報仇,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對屠夫,並封他為護軍衛,他對屠夫說,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天的韓信。史書中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褲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關於韓信胯下之辱的原因,在老淮安市還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韓信年輕時有二種愛好,一是釣魚,二是劍,當地一個屠夫要他的劍,他不給,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第二種說法是一次經常周濟韓信的漂母生病了,韓信為了給漂母弄點肉吃,到屠夫那裡賒肉,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還有一種說法是,韓信受生活所迫,偷了屠夫的肉,屠夫說你從我的胯下鑽過去我就不要了,在韓信做了大將軍後,還去看過這個屠夫,不但沒有報復他,還讓他作了手下的中尉。對於胯下之辱,韓信後來說,我當時並不是怕他,而是沒有道理殺他,如果殺了他,也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了。
❽ 舉出古今中外歷史上一個懂得低頭的事例
貝多芬耳朵雖然失聰了,仍然堅持音樂創作;
海倫.凱勒的成長故事,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❾ 關於名人不向命運低頭的故事
1、祖沖之,
南朝的祖沖之,在當時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一遍又一遍,歷經無數次失敗,終於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
2、愛迪生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做了無數次失敗的實驗,總共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最終才確定用鎢絲來做燈絲,提高了電燈的使用壽命。
3、小仲馬
法國作家小仲馬,不靠其父之名氣,決定用自己的實力取得一番成就,他一次次地往報社寄稿,卻都被報社退了回來,但他沒有因此而失望,仍繼續創作,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著成了成名之作《茶花女》。
4、談遷
我國明代的談遷用27年的時間編成了五百萬字的《國榷》初稿,而被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這沉重的打擊,埋頭書案又干十年,再次寫成《國榷》的第二稿。之後又經過三年的補充、修改,才最後定稿。可以說談遷一生為寫此書嘔心瀝血,九死而不悔。"
5、貝多芬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與命運的頑強搏鬥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6、約翰·法郎索亞·米勒
法國畫家約翰·法郎索亞·米勒,年輕時的作品一幅也賣不出去,他陷在貧窮與絕望的深淵里。後來,他遷居鄉間。雖然他仍然未能擺脫貧困的厄運,但是他並沒有停止作畫,從此他的畫更多表達美麗的大自然和淳樸的農民。
其中《播種》、《拾落穗》等作品,還成為美術畫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沒有那種不怕不棄、奮勇前進的精神,是永遠都不會誕生出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