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史人物的綽號,知道嗎
知道的不多。就知道始皇是祖龍,漢武帝是野豬,唐太宗是二鳳
2. 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末兒出六師》描寫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已知天定三分鼎;
猶竭人謀六齣師。
禮縣諸葛亮廟。已知句:本《三國志·諸葛亮傳回》及注引《漢晉春答秋》,諸葛亮確已預見到天下三分的趨勢,意識到了蜀漢成就王業理想的破滅,「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六齣師:指諸葛亮建興六年(228年)至建興十二年(234年)六次出兵伐魏之事
3. 春秋戰國時期風雲歷史人物有哪些
春秋四大名人:老子、孔子、孫子、左丘明
老子,李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 苦縣(今鹿邑縣)人。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創始人。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孫子,姓孫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
他祖父田書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並把樂安(即今山東惠民縣)封為采邑之地,於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來。
其他:
孟嘗君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齊國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少子、齊宣王的庶弟。孟嘗君襲其父田嬰的封爵,封於薛(今山東滕州東南),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在薛時,廣泛招納賓客,達3000餘人。秦昭王聽說孟嘗君的賢德,欲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入秦後,被任為相。後來秦昭王聽信讒言 ,囚禁孟嘗君並預謀殺害他。孟嘗君在門客的協助下 ,逃回齊國 。孟嘗君回到齊國之後,任為齊相。他堅持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國,並發展合縱抗秦的勢力。後來遭人誣告而為齊王所懷疑,謝病歸老於薛。後因日益驕奢的齊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國,被魏昭王任命為魏相。他主張聯合秦國、趙國與燕國,共同討伐齊國,使戰國形勢為之一變。齊王死後,孟嘗君返國,中立於各諸侯國之間。 王安石寫過一篇文章
全文如下
讀《孟嘗君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
嗚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
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
士之所以不至也。
吳起(BC440~BC381):
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人。年輕時曾在孔子徒弟曾參門下學習。初為魯將,BC412年,齊軍攻魯,吳起率魯軍到達前線(為取得這個立功名的機會,他殺死了齊國籍的妻子,此即「殺妻求將」),沒有立即同齊軍開仗,表示願與齊軍談判,先向對方使者示弱,以老弱之卒駐守中軍,以麻痹齊軍將士,然後出其不意地以精壯之軍突然向齊軍發起猛攻。齊軍倉促應戰,大敗。戰後魯國國君受讒言影響,對他甚為猜忌,吳起就入魏為將,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為西河的守將,抗拒秦國和韓國。BC409年,吳起先在河西少梁築城,作為前進基地,然後率軍攻取秦河西地區的臨晉、元里,並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鄭,築洛陰、合陽,盡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這一時期他曾與諸侯大戰76場,全勝64場,其餘不分勝負,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別是BC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激勵士卒,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這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大的諸侯國。 吳起鎮守西河期間,強調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創考選士卒之法:凡能身著全副甲胄,執12石之弩(一石約今30公斤),背負矢50支,荷戈帶劍,攜三日口糧,在半日內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選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賦和田宅租稅,並對「武卒」嚴格訓練,使之成為魏國的精銳之師。吳起治軍,主張嚴刑明賞、教戒為先,認為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雖有百萬之軍亦無益,曾斬一未奉令即進擊敵軍的勇士以明法。吳起做將軍時,和最下層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覺時不鋪席子,行軍時不騎馬坐車,親自背干糧,和士卒共擔勞苦。士卒中有人生瘡,吳起就用嘴為他吸膿。這個士卒的母親知道這事後大哭起來。別人說:「你兒子是個士卒,而將軍親自為他吸取瘡膿,你為什麼還要哭呢?」母親說:「不是這樣。往年吳公為他父親吸過瘡膿,他父親作戰時就一往無前地拚命,所以就戰死了。現在吳公又為我兒子吸瘡膿,我不知他又將死到那裡了,所以我哭。」 魏文侯魏斯死後,吳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錯設計陷害,被迫於BC383年投奔楚國。先任宛守,一年後升令尹,掌軍政大權,主持變法。吳起針對楚國積弊,剝奪舊貴族政治、經濟特權,裁減冗員冗費,用於選練軍隊,以求富國強兵。僅一年,貧弱的楚國開始強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並陳國和蔡國,並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征伐秦國,兵威四方。BC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對改革的舊貴族追殺吳起,他無處可逃,於是趴在楚王的屍體上,被貴族們亂箭射死,屍體又被車裂。而在新王即位後追究冒犯先王屍體的罪行時,參與此事的貴族有七十餘家被滿門抄斬(報自己的大仇於死前,吳起之智可稱匪夷所思)。著有《吳子》一書(《漢書藝文志》錄《吳起》48篇),但已散佚,現存的版本據考證應是漢朝人所寫。又有人根據《左傳》描寫戰爭的真實程度、有傾向性地對魏、楚歷代先王贊美和對楚國貴族的鄙視提出《左傳》也是吳起的作品,若果真如此,他就是軍事家、政治家、史學家三合一了。 贊曰:尉繚稱吳起「提七萬之眾,天下莫能當之」,實非過譽。後人言名將,必以「孫吳」比之。吳起每到一國,只要國君能用之,必然能使國家強大起來。他在魏建立的制度,使得魏成為戰國初期的頭號超級大國;入楚後又能以變法在短時間內使楚國重新強大起來,政治才華毫不遜於軍事才華,不應但以軍事家視之。後世儒生常以他的個人品德對他大加非議,又以他的結局作為不能變法的依據。這些儒生固然品德高尚(也僅限於理論上),可是國家有事時,他們除了可恥的投降和毫無意義的自殺又能幹些什麼呢?
孫臏(約前380~前320)
戰國中期傑出的軍事家。齊國阿鄄之間人。孫武的後代。曾與龐涓同學兵法。研讀過孫武及晉將荀息、孫軫的兵書。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忌其才能,騙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由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田忌推薦給齊威王,任為軍師。前353年圍魏救趙,取得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大捷。前341年攻魏救韓,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大破魏軍,俘太子申,龐涓自殺。主張"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著作有《孫臏兵法》。
田忌
生卒年不詳,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故又稱徐州子期。戰國初期齊國名將。
田忌以田齊宗族的身份作齊將,他很賞識孫臏的軍事韜略,向齊威王舉薦孫臏,威王任孫臏為軍師。田忌在孫臏的謀略和協助下指揮了兩次著名的戰役。
一次是桂陵之戰。齊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圍攻趙國的邯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認為魏在邯鄲城下經過一年多的苦戰,已筋疲力竭,出兵時機成熟,便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救趙。田忌原擬直接進攻魏主力,後採納孫臏「圍魏救趙」、「批亢搗虛」的作戰方針,趁魏國國內防務空虛,直搗魏國都城大梁,迫使攻趙的魏軍「釋趙而自救」,待魏軍回兵時,中途予以截擊。結果,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大敗魏軍。
再一次是馬陵之戰。公元前342年(齊威王十五年),魏將龐涓伐韓,韓請救於齊。齊威王召集大臣謀議「早救還是晚救?」鄒忌認為「不如不救。」田忌認為「應該早救。」孫臏則認為應等韓、魏兩敗俱傷時出兵,這樣既可令韓完全聽命於齊,又可有戰勝魏兵的把握。齊王採納孫臏的意見,暗中答應救韓,韓國因為仗恃有齊國的救援,堅決抗魏。五戰不勝,又向齊求救,齊威王抓住韓魏俱疲的時機,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十萬兵力救韓。齊軍仍以攻其必救的「圍魏救趙(這次是救韓)」戰法,直奔魏都大梁。龐涓聞齊進軍國都,遂撤消對韓的包圍而回師,欲擊破齊軍於大梁。魏惠王也大肆興兵遣將,以太子申為上將軍,率軍十萬迎擊齊師,企圖與齊軍進行決戰。孫臏根據魏軍驕傲輕敵,急於求戰必將輕兵冒進的情況分析,提出用逐日減灶以引誘魏軍追擊的策略。田忌乃使齊軍退卻時為十萬灶,第二天減到五萬灶,第三天減為三萬灶。龐涓追行三日大喜,認為齊軍怯懦,三天士卒逃亡者過半,於是丟下步兵,只帶輕騎銳卒,兼程追趕。孫臏計算魏軍的行程,判斷將於日落進入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乃於馬陵道路狹窄、地勢險要處設下埋伏。龐涓的追兵,果然在預計的時刻進入齊軍設的埋伏圈,這時齊軍萬箭齊發,魏軍大亂潰散,齊軍全面出擊,大敗魏軍,擒魏太子申,龐涓憤愧自殺。
這一仗,魏國遭到嚴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而齊國則逐漸強盛起來。
田忌因與齊相鄒忌不和,於馬陵戰後的第二年逃奔楚國,封於江南。齊宣王即位後,又受召回國復職。
廉頗
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時期。
趙惠文王初,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圍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當其沖要。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於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以聯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於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後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級的文官,相當於後來的宰相),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放貿然進攻,正是懾於廉頗的威力。此後,廉頗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
周赧王三十二年(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強秦願以十五城換之,趙派藺相如出使秦國,藺相如僅僅是宦官繆賢門下的「舍人」。經繆賢向惠文王薦舉,身攜「和氏璧」,充當趙使入秦。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歸趙,取得了對秦外交的勝利。
其後秦伐趙,佔領了石城。趙惠文王十九年復攻趙,殺了二萬趙軍。這時秦王欲與趙王在澠池會盟言和(今河南澠池縣西),趙王非常害怕,不願前往。廉頗和藺相如磋商認為趙王應該前往,以顯示趙國的堅強和趙王的果敢。趙王與藺相如同往,廉頗相送,與趙王分別時說:「大王這次行期不過三十天,若三十天不還,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希望。」廉頗的大將風度與周密安排,壯了趙王的行色,同時由於相如澠池會上不卑不亢的與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擊了秦王施展的種種手段,不僅為趙國挽回了聲譽,而且對秦王和群臣產生震懾。最終使得趙王平安歸來。
會後,趙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地位竟在廉頗之上。廉頗對藺相如封為上卿心懷不滿,認為自己做為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城,擴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藺相如只動動口舌卻位高於我,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揚言要當眾羞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後,並不想與廉頗去爭高低,而是採取了忍讓的態度。為了不使廉頗在臨朝時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總是稱病不至。有時,藺相如乘車出門,遠遠望見廉頗迎面而來,就索性引車躲避了。這引起了藺相如舍人的不滿,藺相如解釋說:「強秦與廉頗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當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我還會怕廉頗嗎?強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趙國,這是因為我和廉頗同在朝中為官,如果我們相鬥,就如兩虎相傷,沒有兩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無非是把國家危難放在個人的恩怨之上罷了。」廉頗聽後,深受感動,他選擇藺相如家賓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荊條,赤膊露體來到藺相如家中,請藺相如治罪。從此兩人結為刎頸之交,生死與共。
「將相和」的故事,後人以各種不同的文藝形式加以表現,它強烈的愛國情感催人淚下,感人奮發。而廉頗勇於改過,真誠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覺得可親可愛。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廉頗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於廉、藺交和,使得趙國內部團結一致,盡心報國,使趙國一度強盛,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秦國以後10年間末敢攻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卒,孝成王立。這時,秦國採取應侯范睢「遠交近攻」的謀略,一邊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邊攻打臨近的小國。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上黨的韓國守軍孤立無援,太守馮亭便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於是,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爭。這時,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20萬趙軍阻秦軍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參見長平之戰)。當時,秦軍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陽),北略上黨(今山西中部地區),切斷了長平南北聯系,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於劣勢,態勢上也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採取了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借山險,築起森嚴壁壘。盡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意在挫敗秦軍速勝之謀。秦國看速勝不行,便使反問計,讓趙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怯戰,強行罷廉頗職,用趙括為將。雖然藺相如力諫,指出只知紙上談兵的趙括不適合擔此重任,但趙王不聽,任用趙括為將軍。趙括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制定的戰略部署,撤換了許多軍官。秦國見使用趙括為將,便暗中啟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趙。大敗趙括軍於長平,射殺趙括,坑趙兵四十餘萬。趙長平之戰,趙國損失四十五萬人。
長平之戰後,秦國趁勢包圍趙都邯鄲(參見邯鄲之戰),持續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竊取兵符相救得以不滅,但國力已大減。
燕以趙大傷於長平,以丞相栗腹為將,針對趙國「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的狀況,於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舉兵攻趙。趙使廉頗為將,指揮了著名的鄗代之戰。他將全軍分為兩路,一路由樂乘率領直趨代地,抗擊西路燕軍,一路親自率領,迎戰燕軍主力於鄗城(今河北柏鄉縣北)。廉頗指揮為保衛鄉土而同仇敵愾的趙軍,採取集中兵力打敵正面的戰法,首戰告捷,挫敵兵鋒,打掉了燕軍的囂張氣焰。接著,他率領趙軍大敗燕軍主力,陣斬栗腹。燕軍主帥被斬,驚慌潰退。廉頗抓住燕軍敗退之機,立命趙軍乘勝追擊,長驅500里,於前250年進圍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國危在旦夕,只好答應趙國提出的割讓5城等全部要求,向趙國求和。廉頗因功封信平君,為相國。廉頗任相國前後約六七年,多次擊退入侵敵軍,並伺機出擊。前245年,帶兵攻取了魏地籠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說明趙國國力又有恢復。
廉頗從長平免職回家,失去權勢的時候,原來的門客都離開了。等到再被重用當將軍,門客們又都聚攏上來。廉頗很是感慨,要他們退去,門客告訴他:這沒什麼奇怪。現在是以市場上的買賣方式交朋友,您有權勢,我們就跟隨您,您沒有權勢,我們就離開,這本是買賣常理。又有什麼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趙孝成王卒,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襄王聽信了奸臣郭開的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
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建立什麼功勞。他說:「我思用趙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流露出對祖國鄉親的眷戀之情。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這位為趙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一代名將,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十幾年後,趙國被秦國滅亡(參見秦滅趙之戰)。
廉頗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壽縣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長300米,西臨淮河,南北東三面環山,一代風流領山川之勝,英風浩氣激盪千秋。
公元前515年因避齊亂奔吳,至吳王闔閭三年(公元前512年)經其好友伍子胥推薦將其所著《孫子兵法》二三篇獻給吳王,並在吳宮教戰,實踐了兵法之妙,被拜為將軍,輔佐吳王,經軍治國,聯合唐、蔡二國於公元前506年,孫武與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萬,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消滅楚軍20餘萬,首創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史稱:「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伏越人,名顯諸侯。」而後因吳王夫差荒淫無度,辭官隱居而歿。
【左丘明】 春秋時史學家。魯國人。一說復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雙目失明, 曾任魯太史。與孔子同時,或謂在其前。相傳《左傳》為其所著,又傳《國語》亦出其手。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是為戰國四公子。
一、信陵君
魏公子信陵君無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異母弟也」,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因此多歸公子。而列國也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地十餘年。」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賢能,不敢任公子以國政。」
安嫠王即位十數年,齊楚相約攻魏。老臣唐睢西說秦昭王,秦發兵救魏。安嫠王昏庸無能,目光短淺,居然「以秦救之故,欲親秦而伐韓」。信陵君乃縱論天下形勢,諫阻魏王,指出秦乃虎狼之國,「非盡亡天下之國而臣海內,必不休矣」。韓為魏之屏障,韓存則「衛、大梁、河外必安」,韓亡則魏危在旦夕。事實上,後來秦果於秦王政十七年亡韓,二十二年亡魏。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信陵君可謂高瞻遠矚。
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趙長平軍,進兵圍邯鄲,趙王請救於魏。三晉本為一家,趙魏尤其唇齒相依。但魏王畏秦,令晉鄙將十萬大軍屯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信陵君數勸魏王不得,乃竊符救趙。目光高遠,當機立斷,信陵君可謂不世之英雄。
信陵君留趙十年,「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兵不敢出」。赫赫武功,名震天下。以秦之強,於公子在世之日,不敢復加兵謀魏。
信陵君親韓救趙存魏,於三晉及天下其功可謂大矣,可惜功高震主,秦王又以反間計日毀公子於魏王。魏王本畏公子,遂「使人代公子將」。為免殺身之禍,信陵君「謝病不朝」,「飲醇酒,多近婦女」,四年後便「病酒而卒」。實令人扼腕嘆惜。
四公子皆稱喜士,致食客數千,但唯有信陵君乃真正能下士者。每聞賢者,必卑躬往請,以誠相求,以禮相交。如大梁侯嬴、朱亥,邯鄲毛公、薛公。漢高祖少時即聞公子賢,即位後「每過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十二月,為戰國王者及秦始皇置守冢十家。非王而獲守冢者獨信陵君一人。史記: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信陵君之賢,誠不虛也。
二、春申君
春申君黃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輔國持權,說一不二,自有其過人之能。
黃歇初以博聞辨術事頃襄王,封左徒。二十一年,秦拔楚郢,「燒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復拔巫黔中郡。是時黃歇為楚使於秦,知秦王輕楚,恐秦舉兵滅楚,遂以滔滔辨才說秦昭王,指出「天下莫強於秦楚」,秦楚相爭猶如二虎相鬥。蚌鶴相爭漁人得利,滅楚而致韓魏強盛實屬不智之舉。再者秦楚素來友好,韓魏於秦卻有累世之怨。故仇楚不如善楚,伐楚不如伐韓魏。昭王以為善,乃止將軍白起,「發使賂楚,約為與國」。
頃襄王二十七年,太子完質於秦,黃歇隨行。三十六年,頃襄王病,黃歇乃設計使太子逃歸楚。秋,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春申君,從此榮寵不衰。
春申君相楚二十餘年,考烈王無子。趙人李國欲獻其妹於楚王,恐無子失寵,遂投春申君門下。春申君性好漁色,年近花甲,色心未衰,乃自取其妹。及有身,李園教其妹言於春申君:「楚王雖幸君,然王無子,百年後必立兄弟。君相楚日久,多失禮於王兄弟。異日恐有殺身之禍。不如進妾於王,一旦有子,則楚國盡為君之天下矣。」春申君「大然之」,乃進之楚王,欲效呂不韋故計。後果生男,立為太子,李園遂受重用。
李園本非善人,得勢後更是野心勃勃,陰養死士,欲取春申君而代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春申君徒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卻懵然不知。二十五年,考烈王病,春申君門下賢者朱英勸春申君:「楚王卒,李園必殺君以滅口。」可憐春申君一生玩弄權術陰謀,此時居然天真,以為李園「弱人也,僕人善之,且又何至此!」十七日後,考烈王卒,李園使死士刺春申君於棘門,「盡滅春申君之家」。
春申君初為左徒時,外無賓客之助,內無王室之親,說秦以存魏國,設計而歸太子,獨賴其才而成大事,其智何其明也。及為相國,五年將兵救趙,八年北伐滅魯,復興楚國。以非王室宗親而相楚二十五年,言必聽、計必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名為相國實則楚王也。其文治武功、才能手段可見一斑。一世英雄,暮年竟滅族於豎子之手,可憐!可嘆!
三、孟嘗君
齊田文,父為田嬰,祖為齊威王。宣王為其親叔,緡王為其堂兄。田嬰封於薛,謚為靖郭君。田文代立,是為孟嘗君。
孟嘗君少有遠謀,深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勸田嬰舍家業而厚待賓客,由是「名聲聞於諸侯」。孟嘗君待客平等,「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且常施惠於賓客親戚,客以此多歸孟嘗君。
秦昭王聞其賢,乃先使涇陽君為質於齊,以求見孟嘗君,不得。齊緡王二十五年,孟嘗君不得已而入秦。秦昭王始欲相之,後欲殺之。孟嘗君賴其客中能為雞鳴狗盜者之力,得脫此難。
後孟嘗君相齊,緡王惑於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遂廢孟嘗君。賴其客馮獾游說秦王和齊王而得復其位。
及田甲劫緡王,緡王甚疑孟嘗君為主謀。孟嘗君不得自辨,遂逃。其舍人魏子等「自剄宮門以明孟嘗君」,緡王乃「復召孟嘗君」。
孟嘗君所經此三難,卒賴賓客之力而免,故世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司馬遷以為「名不虛」。但其心胸狹隘,好為陰謀,故王安石於「雞鳴狗盜者出其門」頗有微詞,不為無因。
齊緡王二十五年,孟嘗君脫秦難,經趙返齊。趙人聞其賢,出觀之,皆笑其身材矮小。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氣量何其小哉!
孟嘗君謝病歸養後,秦逃將呂禮相齊。孟嘗君恐失勢,乃行陰謀手段排擠呂禮,後又借刀於秦相魏冉,終將呂禮逼走。
齊緡王三十八年,齊滅宋,欲廢孟嘗君。孟嘗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為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緡王亡在莒,遂死焉」。孟嘗君為泄一已之憤,不思破六國之合,致使樂毅將六國之兵,下齊七十餘城。若非有田單出世,行反間計,排火牛陣,齊國幾乎宗廟無存。孟嘗君實為齊千古罪人。
戰國時諸侯爭霸,目無周王,然名義上周室仍為共主,有類於近代軍閥割據。因此士只求一展胸中抱負,並無忠君愛國之念。魏張儀相秦,齊孫武事吳,衛吳起事魏相楚,東周蘇秦事燕並佩六國相印,皆自然之事。故伍子胥去楚事吳,引兵伐楚,以報父兄之仇,時人未嘗稍有非議。但孟嘗君身為齊宗室嫡親,不思救國反為魏相,坐看齊幾乎滅國,實乃數典忘祖之輩。
其後田單復齊,襄王立。「畏孟嘗君,與連和,復親薛公」。孟嘗君死後,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君遂絕嗣無後。
四、平原君
平原君趙勝,乃武靈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趙之諸公子中,趙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
孝成王七年,秦破趙長平軍,進兵圍邯鄲。趙使平原君請救於楚,賴客毛遂之力而定趙楚合縱。平原君返趙,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鄲危在旦夕。平原君聽李同之勸,盡散家財以饗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卻秦兵三十里,已而魏楚軍至,邯鄲圍解。
趙勝雖名列四公子,但名不副實。史書所言其「喜賓客」,其實「徒豪舉爾,不求士也」。為一美人而寒賓客之心,毛遂處其門下三年而不知其才,其好士不過爾爾。後信陵君留邯鄲,從賢者毛公、薛公游,平原君聞之,笑信陵君妄從博徒漿者游,致門下士「半去平原君而歸公子」。可見平原君徒好虛名以自喜耳。
平原君雖為趙相,其實才具平庸,目光短淺。孝成王四年,秦攻韓上黨,旦夕且下。上黨守將馮亭乃使使者告趙王:「韓不能守上黨。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市邑十七,願再拜入之趙。」趙王大喜,召平陽君趙豹相商,趙豹以為不可,「聖人甚禍無故之利」。趙王向無自知之明,臉皮又極厚,居然說:「人懷吾德,何謂無故乎?」復召平原君問之。平原君同樣愚蠢,既看不破此嫁禍之計,也未考慮後果。利令智昏之下勸趙王道:「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趙王乃使趙勝受地。秦以傾國之力攻韓而趙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趙。趙遂有長平之禍、邯鄲之圍。
平原君雖不識大體,但所謂庸人有庸福。孟嘗君滅族,春申君滅族,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鬱而死。獨平原君歷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一生竟無大難。死後,「子孫代,竟與趙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結局最好,天妒英才,信不虛也。
滿意請採納
4. 歷史上的三國人物有哪些將才,全能的將領
吳國五將:周瑜,甘寧,凌統,呂蒙,陸遜,陸抗。周瑜文武雙全,以統御和智回謀擅長。甘寧凌統英勇善答戰,排名很前的將領,陸遜陸抗,一對虎父虎子,為人謙遜而又善於用兵。魏國:張遼,曾經帶領數十騎來回進出孫權營中,致使孫權不敢北伐,李典,精通謀略又有學識,被人稱作儒將,張頜,曾經帶兵抵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被曹操稱作韓信,但是因為司馬懿不懂用兵,下令強追拜走蜀軍,致使張頜被伏兵射死,晉國鄧艾,數次阻擋姜維北伐,謀略不遜諸葛,智謀與膽識並存。蜀國:關羽,有勇有謀,但是孤傲而自大。馬超,勇而有謀,善於用兵。姜維,廖化,後期蜀國先鋒
5. 《三國演義》中著名人物及故事
皇叔是仁德的;愛民是如子的;特長是會哭的;眼淚是充足的。
孔明是偉大的;治國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專長的。
龐統是可惜的;出場是很少的;長相是挺丑的;死的是很慘的。
雲長是紅臉的;鬍子是很長的;自負是肯定的;倒霉是遲早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細的;嗓門是挺大的;睡覺是睜眼的。
子龍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歡的;勝仗是常打的;受傷是沒有的。
孟起是英武的;單挑是不怕的;父仇是想報的;最後是病死的。
漢升是挺老的;鬍子是很白的;經驗是豐富的;射箭是神準的。
魏延是倒霉的;丞相是討厭的;反骨是天生的;造反是必然的。
姜維是好樣的;文武是全才的;打仗是很行的;失敗是可敬的。
阿斗是幸福的;吃喝是不愁的;操心是從不的;強項是玩樂的。
孟獲是皮厚的;造反是沒完的;被擒是經常的;總算是投降的。
曹操是奸詐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無情的。
仲達是小心的;耐心是很好的;大器事晚成的;子孫是厲害的。
郭嘉是可嘆的;才華是出眾的;英年是早逝的;孟德是痛哭的。
楊修是有才的;缺點是多嘴的;風頭是愛出的;被殺是難免的。
張遼是厲害的;死黨是關公的;有勇是有謀的;小孩是嚇到的。
許褚是強悍的;外號是虎痴的;作戰是玩命的;絕招是裸奔的。
典韋是大意的;喝醉是不對的;雙戟是被偷的;戰死是壯烈的。
孫權是中庸的;父業是繼承的;鬍子是紫色的;眼珠是進口的。
周朗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戰是擅長的;火氣是不小的。
魯肅是老實的;為人是誠實的;荊州是常跑的;結果是徒勞的。
陸遜是斯文的;做人是低調的;本事是不小的;前途是無量的。
甘寧是錦帆的;水賊是做過的;劫營是拿手的;兵多是不必的。
周泰是忠心的;護主是拚命的;傷疤是暴多的;吳侯是稱贊的。
二喬是可憐的;運氣是不好的;丈夫是早死的;守寡是痛苦的。
呂布是英勇的;畫戟是無敵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董卓是萬惡的;諸侯是共討的;好色是成性的;下場是可悲的。
貂蟬是絕色的;容貌是動人的;風華是絕代的;紅顏是薄命的。
袁紹是兵多的;糧草是充足的;實力是雄厚的;用人是不當的。
袁術是不智的;玉璽是騙到的;稱帝是冒險的;時機是未到的。
陶謙是客氣的;出手是大方的;地盤是不小的;送人是樂意的。
姓名:太史慈
字型大小:子義
東萊黃人
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年輕時受母親之命救援北海孔融的危機。後為劉繇效力,曾與孫策交手數次,並奪下頭盔,後因劉繇為孫策所敗被俘。孫策愛才而拜慈為折沖中郎將。劉繇病逝後,其部下數萬兵卒皆無所依。太史慈遂向孫策自請前往收其兵,並履諾如期回返,平定了劉盤之亂。於建安十一年,跟隨孫權進攻合淝時戰死。
姓名:許褚
字型大小:仲康
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
以勇猛著名,有「虎痴」之稱。為曹操賞識,擔任侍衛隊長,並常擔任先鋒突擊隊。在曹操宛城戰張綉時,因屢建戰功,賜官內侯。後與馬超大戰於潼關,威名大振。個性謹慎少言,對曹操甚為忠誠,曹操去世時,許褚大聲哭號以至於嘔血,聞者無不傷心。曹丕稱帝時,封萬歲亭侯,升為武衛將軍,卒謚壯侯。
姓名:龐德
字型大小:令明
南安人
原為西涼勇將馬超的心腹猛將,和馬超一起出生入死,後被曹操收降。關羽攻打樊城時,龐德自告奮勇作先鋒,但眾人卻怕他反叛。 他為表忠誠和決心,臨出戰前令人做好一口棺材,抬棺與關羽決戰,箭傷關羽。最後在關羽水淹七軍時被周倉擄獲,誓不降敵、慷慨就義, 連關羽亦對之敬佩萬分,將之厚葬。
從《三國演義》看諸葛亮
歷來,有些人認為羅貫中寫諸葛有些過分,我以為並非「溢美」,因為他大體上是根據三國志加以放大刻化,這放大不止是藝術手腕,另一原因是陳壽的立場不同,對諸葛亮間有微詞,但不敢完全抹殺事實,所以諸葛亮傳還不會被打很大的折扣;羅貫中以自己的立場觀點,依據總的傾向,必須加以彌補經陳壽打了的折扣,使他還原,同時陳壽在諸葛亮傳後關於諸葛氏集的文中有:「……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的話,羅貫中偏一反陳壽所評,不止寫他的長於治戎,而且饒有奇謀,既可以糾正了三國志記載的不翔實之處,又可以突出形象,而這個人物正式興漢安劉這一政治任務主要的實際的負責者,突出他,邊可為全書的主題思想服務得更好。
這樣看來,三國演義用在諸葛亮這一典型創造上是富有政治意義的,容或有浪漫主義的幻想,但這幻想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羅貫中依據諸葛亮傳寫諸葛亮,主要值得是抓住「隆中對」和「出師表」。諸葛亮自出茅廬到死,甚至死後姜維照他的遺囑行事,都是早在出茅廬之前定下的計劃,也就是「隆中對」中原則性的說明,作為隨劉備服務的既定計劃,確確實實,諸葛亮終一生不管如何困難,總想辦法克服困難,通過原計劃行事,即使因條件變易而有所改動,也改的不太多,這說明了諸葛亮的計劃性極強。羅貫中對他的計劃有深切的理解,強調了聯吳抗曹,這確是諸葛亮的卓見,所謂:「孫權據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於為援,而不可圖也。」必須聯成一條戰線,才能對抗「擁有百萬雄師,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曹操,而曹操也最怕這一手。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台」時:
曹操連飲數杯,不覺沉醉,喚左右捧過筆硯,亦欲作《銅雀台詩》。剛才下筆,忽報:「東吳使華歆表奏劉備為荊州牧,孫權以妹嫁劉備,漢上九郡大半已屬備矣。「操聞之,手腳慌亂,投筆於地。程昱曰:「丞相在萬軍之中,矢石交攻之際,未嘗動心;今聞劉備得了荊州,何故如此失驚?」操曰:「劉備,人中之龍也,生平未嘗得水。今得荊州,是困龍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動心哉!」
就因為曹操完全理解這一可怕的戰略,所以矜持不住,不能不動心,不能不「手腳慌亂,投筆於地」。使這樣的奸雄也倉皇失措,足證此著不是尋常,更足證諸葛亮的才能、智慧、高人一籌,當他一出茅廬,不久就執行這一戰略,赤壁之戰便是這一著的具體表現,所以。在赤壁之戰的戰前部署到兩軍交鋒,用了全副精力來大寫特寫,並且根據「隆中對」中: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
羅貫中便運用藝術技法寫出了搶荊州、借荊州、討荊州、試荊州,當做重點突出部分。同時若完全依據歷史編年,由赤壁之戰到「跨有荊、益」就不能擠在一個短時期,為了突出地刻畫諸葛亮的才能和諸將的武勇,便創造以閃電式的行動,由赤壁之戰勝利一直貫到取得成都,文筆之健,真是無比!從去成都之後,整個節奏放慢,然而仍抓住「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寫出了熱鬧場面——「七擒孟獲」,甚至還寫出了「六齣祁山」和「九伐中原」。總之,想像創造,仍不失根據,依史實又不為它束縛,致損失了想像的完整,乍即乍離,掌握了准確的尺寸。
同時,作者想把興漢滅魏的主要行動者軍師諸葛亮特別突出,有意的把他的出場一延再延,加深了讀者對諸葛亮的期待、懷想、渴望!劉備在躍馬澶溪之後逢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就知道了有「伏龍、鳳雛,兩得其一,可安天下」。歸途中「忽見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條、烏履,長歌而來」的隱者,以為是水鏡先生所說的「伏龍、鳳雛」,結果不是,而是徐庶。徐庶給曹操誆走,卻借著這個當口說出了「伏龍、鳳雛」的來歷,並說出了「伏龍」諸葛孔明的閑居地,照理說「伏龍」馬上可以見到,卻仍勞司馬德操再薦,再薦還不能使諸葛亮出場,又來個一訪,二訪,甚至三訪,一邊鄭重其事,一邊「姍姍來遲」,就在這些有意的安排中顯出了劉備的「思賢若渴」和諸葛亮的「不同凡俗」。
「玄德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孔明曰:『亮樂於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孔明見其意身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玄德大喜……
次日,轍口均回,孔明囑咐曰:『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虞此,勿得荒蕪田畝。待吾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這便是最著名的「茅廬三顧」和「隆中一對」,全部三國故事的主要關鍵,興漢滅魏的一切行動由此發端;諸葛孔明的軍事、政治、外交才能也由此開始施展。文章是寫得夠好的,故事是說得熱鬧的,然而這還是小事,重要的是憑借諸葛亮的的策劃指揮縱橫捭闊,的所思、所言、所行,不止活畫出一個不世出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也貫徹了主題所規定的政治任務。
在諸葛亮出茅廬後接下「伯望燒砘」、「火燒新野」兩次獲勝;可是曹操的聲勢過分浩大,一時無法抵抗,所以終有當陽一役的大敗,至於劉豫州不得不「敗走漢津口」,這時的情勢真是危機萬分,眼看劉備一蹶不振,諸葛亮也瀕於束手乏策了。同時,曹操又提百萬之眾,乘戰勝的餘威殺奔江東而來,這要席捲天下的聲勢多麼浩大!
在這樣的當口,惟有那樣大的餓才能和魄力來扭轉局勢呢?不用說,誰都會寄希望於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身上,因為他不止有才能、有魄力,他還是時以興漢為念,且能實現當時人民的意志的人。
開始決不能馬上有軍事行動,僅顯其外交的才能,於是乎出現了被胡適貶值過的「舌戰群儒」。但是江東是人才薈萃之所,舌戰決不易勝,更糟的是曹操在他未到之前已有一封恐嚇信給了孫權,所謂:「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同好。」已經嚇得「峨冠博帶」的群儒個個抖顫,一心只想投降。總之,投降的氣氛已籠罩吳國上下,孫權雖還在猶豫,欲降的成分也比欲戰居多,諸葛亮想以口舌之能扭轉這個趨勢,該有多難?
所以在這一回中的問難答辯雖多,主要的不過是以上這兩節:
(一) 答虞翻的:
「孔明曰:『曹操受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
幾句話就說中了群儒的心病。他們懼的是百萬雄師,孔明居然說是「蟻聚」、「烏合」的部隊,如果說這不是真的,卻大半是事實,這話縱動不了群儒的新,至少孫權不能不動心的。
(二) 答薛綜的:
「孔明厲聲曰:『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夫人生田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公既為漢臣,則見有不臣之人,當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漢祿,不思報效,反懷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憤,公乃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復言!』」
這一段話在今天的我們聽來,豈止是迂腐,而且是封建透頂之論。但在那一個年代,也只有這樣的話最動聽,何況他的目的就在興漢討曹,正好趁這個機會把這個大道理搬hulai ,同時,在為吳國之君父的孫權面前說這樣的話,風顯得動聽,孔明厲聲侃侃而談,就為了理直氣壯;並且,孔明少時避亂出外,接著躬耕壟畝,不讀死書,有豐富的現實生活經驗和政治上的實際知識,他深知孫權對目前的時間未做最後決定,一要用話先打動孫權的心,然後後才有辦法說出必要的話,因此,只要舌辯勝了無實用的群儒,便露出了轉機之兆。
然而,能說會道,在諸葛亮身上是算不得什麼的,要是說是他的了不起的才能的話,該是和孫權的談話及後來的「智激周瑜」。這都能抓住對方的性格、心理,跟著對症下葯。因此「智激周瑜」一回書的一切鋪排,也只為了以下一段主要文字:
肅先問瑜曰:「今曹操驅眾南侵,和與戰二策,主公不能決,一聽於將軍。將軍之意若何?」瑜曰:「曹操以天子為名,其師不可拒。且其勢大,未可輕敵。戰則必敗,降則易安。吾意已決。來日見主公,便當遣使納降。」魯肅愕然曰:「君言差矣!江東基業,已歷三世,豈可一旦棄於他人?伯符遺言,外事付託將軍。今正欲仗將軍保全國家,為泰山之靠,奈何從懦夫之議耶?」瑜曰:「江東六郡,主靈無限;若罹兵革之禍,必有歸怨於我,故決計請降耳。」肅曰:「不然。以將軍之英雄,東吳之險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二人互相爭辯,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別人,笑子敬不識時務耳。」肅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識時務?」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為合理。」瑜曰:「孔明乃識時務之士,必與吾有同心。」肅曰:「孔明,你也如何說此?」孔明曰:「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向只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對敵。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將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國祚遷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魯肅大怒曰: 「汝教吾主屈膝受辱於國賊乎!」孔明曰:「愚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東去此兩人,如大木飄一葉,太倉減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問:「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時,即聞操於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操得二女,稱心滿意,必班師矣。此范蠡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為之?」瑜曰:「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筆成文。操嘗命作一賦,名曰《銅雀台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瑜曰:「此賦公能記否?」孔明曰:「吾愛其文華美,嘗竊記之。」瑜曰:「試請一誦。」孔明即時誦《銅雀台賦》雲:「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乎雙逞,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惠澤遠揚。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御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單於屢侵疆界,漢天子許以公主和親,今何惜民間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主婦,小喬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狀,曰:「亮實不知。失口亂言,死罪!死罪!」瑜曰:「吾與老賊誓不兩立!」孔明曰:「事須三思免致後悔。」瑜曰:「吾承伯符寄託,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適來所言,故相試耳。吾自離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賊。」孔明曰:「若蒙不棄,願效犬馬之勞,早晚拱聽驅策。」
諸葛亮素聞周瑜的英名,又在前頭知道了文官大抵主和,武將大抵主戰,周瑜是武將的領袖,豈有主相知理?周瑜的一番假話之為假,聰明的諸葛亮當然知道,魯肅一時為愛國的感情所蔽,所以認以為真,不一定完全為了太忠厚之故,而且魯肅並不愚昧庸懦,相反得是位有政治才能的人。諸葛亮以二橋刺激周瑜一節是本回書主要點,寫來極有風趣。
在這幾回書中,都只刻畫諸葛亮的智慧和口辯之高,連在赤壁之戰中也以正面寫周瑜,側面寫諸葛,在戰後才把筆鋒轉到專寫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上面,這正是在他出茅廬前的既定計劃,由此開始實行罷了。他是以赤壁之戰打潰曹操的百萬雄師,使得他不得不引軍北去,從此休整需時,短期中不能妨礙諸葛亮,阻礙他照計劃的發展,主要的,因為劉備在這時還沒有根據地,更談不上有更大的作為,所以,在赤壁之戰後必須馬上以閃電的手段搶取地盤,因此,他大大地發揮了軍事的才能,接二連三地奪取了荊、襄一帶幾郡,作為由此發展到兩川的基礎,也就因此氣壞了周瑜。
在演義中寫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的章節實在太多了,這里我認為最深入人心的兩件戰事就是:一、「七擒七縱」,。演義中抓住出師表中「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這兩句話來生發,可說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傳的一個重要關目,描出存在諸葛亮身上的許多優點,很鮮明而具體的刻畫出諸葛亮的思想作風。
征南是諸葛亮未出茅廬時既定計劃中的一部分,就是「隆中對」中的「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在劉備死後,他依然念念不忘於「恢復中原」,如果真的要去「北定中原」,一定要先鞏固後方,所以他對後主說:
「今臣先去掃盪蠻方,然後北伐,以圖中原,報先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
他忠於漢室,自始至終為一種崇高的愛國精神所驅使,便不管王連的勸阻,毅然出兵,而羅貫中也完全同情這樣做法,所以在此又乘機表現諸葛亮的有才能、有毅力,更刻畫這樣的人所難能的謙虛,寫他先請教於永昌高士呂季平,因而得到「平蠻指掌圖」,又請教於馬謖,決定了「心戰為上」的戰略,征南所以成功,就憑借這兩點。書中不厭其詳地描寫七擒七縱,固然由攻心的戰略出發,實際還是由「隆中對」的「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和」、「撫」兩字來,因之書中極寫他的先加以威,次待之以仁,終示之以信,使符合這「和」、「撫」的目的,而這目的又服從於一個大的目的——「恢復中原」,因之,終得到這樣的總結:
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遂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皆匍匐跪於帳下,肉袒謝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
又因為諸葛亮是最頌揚的大政治家,雖已在七擒七縱中表現出來,但書中仍要在尾聲中刻畫他的高人一籌的才智和政治家的風度:
長史費禕入諫曰:「今丞相親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蠻方;目今蠻王既已歸服,何不置官吏,與孟獲一同守之?」孔明曰:「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無所食,一不易也;蠻人傷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禍患,二不易也;蠻人累有廢殺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運糧,與相安於無事而已。」眾人盡服。……
再則,對於諸葛亮先征南,鞏固後方,然後大舉攻魏,恢復中原以及諸葛亮處理征南事件的方法和風度,完全首肯而予以頌揚;可是其中卻不無矛盾,因為戰爭總是要死人,很難免殘酷的行為,人民對戰爭又總是厭惡的,只能贊成吶喊總正義的或出於不得已的用兵,同時希望「兵不血刃「,反對殘殺,所以也有這樣的情況:
……滿谷中火光亂舞,但逢藤甲,無有不著。將兀突骨並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盤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谷中,臭不可聞。
可見羅貫中是不同意這種殘酷的屠殺,不得不寫出了當事者的感受,實則就是羅貫中對這過分殘忍的行為的譴責:
孔明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
孔明的自責,分明就是作者對孔明的責備,不止這一次,又在另一方面表示了同樣的態度,征南勝利班師回朝時祭瀘水上的陰魂這一描寫,表面上看來是一番迷信的描寫,卻具有批判的實質,表現了孔明,乃至作者和人民對戰爭行為的復雜的矛盾心理,完全是現實主義的。
接著表現孔明軍事才能的就是婦孺皆知的「空城計」。
諸葛亮在平定南蠻後,西蜀的後顧之憂沒有了,跟著要執行北定中原的最高任務,就在這過程中,出現了驚險的場面「空城計」。按史實,這是虛構的情節,裴松之在三國志注已辨其無;三國志平話也只寫出了「失街亭」和「斬馬謖」,這中間並沒有「空城計」。那麼,是不是羅貫中毫無依據地杜撰的呢?不是,根據是有的,不過不是正史,而是蟻聚郭沖的記載。郭沖三事說:
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
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
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疆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後知,深以為恨!
羅貫中通過對這一事件的巧妙處理,顯示出了諸葛亮在軍事上的特殊才能,同時突出了諸葛亮其他一些不平凡的優點。演義中「空城計」安排在「失街亭」這一戰略錯誤的重大事件之後和「斬馬謖」之前,這樣便使前於此的街亭之失的意義也突出了,令人知道這是軍事上的重大損失,才使後於此的處斬馬謖十分應該,描寫出了諸葛亮的堅持原則,執法嚴明,同時還寫出他懷著同情之心,揮著眼淚斬馬謖,寫出諸葛亮的內心矛盾,終由忠誠於主國利益的道義上的責任戰勝了私人的友誼,毅然地斬了馬謖,他的眼淚、他的言辭、他的掌握原則,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僅此,另一個目的也達到了,那就是以「空城計」一事顯出諸葛亮不是胡適所說的「神機妙算的道士」,而只是懂得生活發展規律,善於掌握敵人性格,於是顯出他有驚人的料人、料事的特殊的本領和在任何重大的緊張的場合決不懼怯,依然能冷靜地思考,運用他那特高的智慧,確是個大軍事家的形象,然而,是人就會有失誤的。書中街亭將失之前就寫了楊儀問過孔明:「若街亭有失,吾等安歸?」這就說明了街亭是軍事上的重要據點,決不可失去了,但孔明還是用錯了馬謖,而使得情勢偏是出現這樣的意外:
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
在這樣措手不及的緊急情勢下,所謂「情急智生」才想到使用「空城計」,不得不弄險,然而這樣的弄險在孔明事後所說的「吾兵只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的十分緊張的客觀情勢下逼出來的。這說明了孔明不是會神機妙算的,而是有智慧、有膽略的大軍事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膽略鎮定地戰勝困難。
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空城計」這一個驚險的場面,既生動,又同時表現出了孔明和司馬懿兩個人的性格。孔明的大膽、鎮靜,司馬懿的膽怯、多疑。諸葛亮在這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弄險」,但他敢於「弄險」不是一般的「孤注一擲」式的圖僥幸,而是掌握了對方的心理。司馬懿和他自己也說明了這一點:
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眾皆驚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
事實上情勢太緊迫,身邊兵又太少,即使要逃也逃不脫,只有揣摩對方的心理,走這一險著,以孔明那樣豐富生活實踐知識經驗的人,自然有可能正確地掌握多年交手的司馬懿的心理,同時,司馬懿知道他「平生謹慎,不曾弄險」。因此推測這一回不是弄險,而是「必有埋伏」;諸葛亮知道他「料我平生謹慎,不曾弄險」,所以敢於弄一次險。
其實諸葛亮的內政才能比外交軍事的才能強,三國演義是寫戰爭的書,所以在這方面寫得不多,只特別用力寫他的軍事才能,突出而具體,也因此三國演義竟被後人視為戰略戰術的教科書。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無能」一面,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梟雄」
6. 春秋戰國的風雲人物
春秋四大名人:老子、孔子、孫子、左丘明
老子,李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 苦縣(今鹿邑縣)人。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創始人。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孫子,姓孫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
他祖父田書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並把樂安(即今山東惠民縣)封為采邑之地,於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來。
其他:
孟嘗君
中國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齊國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少子、齊宣王的庶弟。孟嘗君襲其父田嬰的封爵,封於薛(今山東滕州東南),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在薛時,廣泛招納賓客,達3000餘人。秦昭王聽說孟嘗君的賢德,欲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入秦後,被任為相。後來秦昭王聽信讒言 ,囚禁孟嘗君並預謀殺害他。孟嘗君在門客的協助下 ,逃回齊國 。孟嘗君回到齊國之後,任為齊相。他堅持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國,並發展合縱抗秦的勢力。後來遭人誣告而為齊王所懷疑,謝病歸老於薛。後因日益驕奢的齊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國,被魏昭王任命為魏相。他主張聯合秦國、趙國與燕國,共同討伐齊國,使戰國形勢為之一變。齊王死後,孟嘗君返國,中立於各諸侯國之間。 王安石寫過一篇文章
全文如下
讀《孟嘗君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
嗚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
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
士之所以不至也。
吳起(BC440~BC381):
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人。年輕時曾在孔子徒弟曾參門下學習。初為魯將,BC412年,齊軍攻魯,吳起率魯軍到達前線(為取得這個立功名的機會,他殺死了齊國籍的妻子,此即「殺妻求將」),沒有立即同齊軍開仗,表示願與齊軍談判,先向對方使者示弱,以老弱之卒駐守中軍,以麻痹齊軍將士,然後出其不意地以精壯之軍突然向齊軍發起猛攻。齊軍倉促應戰,大敗。戰後魯國國君受讒言影響,對他甚為猜忌,吳起就入魏為將,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為西河的守將,抗拒秦國和韓國。BC409年,吳起先在河西少梁築城,作為前進基地,然後率軍攻取秦河西地區的臨晉、元里,並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鄭,築洛陰、合陽,盡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這一時期他曾與諸侯大戰76場,全勝64場,其餘不分勝負,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別是BC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激勵士卒,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這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大的諸侯國。 吳起鎮守西河期間,強調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創考選士卒之法:凡能身著全副甲胄,執12石之弩(一石約今30公斤),背負矢50支,荷戈帶劍,攜三日口糧,在半日內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選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賦和田宅租稅,並對「武卒」嚴格訓練,使之成為魏國的精銳之師。吳起治軍,主張嚴刑明賞、教戒為先,認為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雖有百萬之軍亦無益,曾斬一未奉令即進擊敵軍的勇士以明法。吳起做將軍時,和最下層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覺時不鋪席子,行軍時不騎馬坐車,親自背干糧,和士卒共擔勞苦。士卒中有人生瘡,吳起就用嘴為他吸膿。這個士卒的母親知道這事後大哭起來。別人說:「你兒子是個士卒,而將軍親自為他吸取瘡膿,你為什麼還要哭呢?」母親說:「不是這樣。往年吳公為他父親吸過瘡膿,他父親作戰時就一往無前地拚命,所以就戰死了。現在吳公又為我兒子吸瘡膿,我不知他又將死到那裡了,所以我哭。」 魏文侯魏斯死後,吳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錯設計陷害,被迫於BC383年投奔楚國。先任宛守,一年後升令尹,掌軍政大權,主持變法。吳起針對楚國積弊,剝奪舊貴族政治、經濟特權,裁減冗員冗費,用於選練軍隊,以求富國強兵。僅一年,貧弱的楚國開始強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並陳國和蔡國,並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征伐秦國,兵威四方。BC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對改革的舊貴族追殺吳起,他無處可逃,於是趴在楚王的屍體上,被貴族們亂箭射死,屍體又被車裂。而在新王即位後追究冒犯先王屍體的罪行時,參與此事的貴族有七十餘家被滿門抄斬(報自己的大仇於死前,吳起之智可稱匪夷所思)。著有《吳子》一書(《漢書藝文志》錄《吳起》48篇),但已散佚,現存的版本據考證應是漢朝人所寫。又有人根據《左傳》描寫戰爭的真實程度、有傾向性地對魏、楚歷代先王贊美和對楚國貴族的鄙視提出《左傳》也是吳起的作品,若果真如此,他就是軍事家、政治家、史學家三合一了。 贊曰:尉繚稱吳起「提七萬之眾,天下莫能當之」,實非過譽。後人言名將,必以「孫吳」比之。吳起每到一國,只要國君能用之,必然能使國家強大起來。他在魏建立的制度,使得魏成為戰國初期的頭號超級大國;入楚後又能以變法在短時間內使楚國重新強大起來,政治才華毫不遜於軍事才華,不應但以軍事家視之。後世儒生常以他的個人品德對他大加非議,又以他的結局作為不能變法的依據。這些儒生固然品德高尚(也僅限於理論上),可是國家有事時,他們除了可恥的投降和毫無意義的自殺又能幹些什麼呢?
孫臏(約前380~前320)
戰國中期傑出的軍事家。齊國阿鄄之間人。孫武的後代。曾與龐涓同學兵法。研讀過孫武及晉將荀息、孫軫的兵書。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忌其才能,騙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由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田忌推薦給齊威王,任為軍師。前353年圍魏救趙,取得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大捷。前341年攻魏救韓,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大破魏軍,俘太子申,龐涓自殺。主張"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著作有《孫臏兵法》。
田忌
生卒年不詳,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故又稱徐州子期。戰國初期齊國名將。
田忌以田齊宗族的身份作齊將,他很賞識孫臏的軍事韜略,向齊威王舉薦孫臏,威王任孫臏為軍師。田忌在孫臏的謀略和協助下指揮了兩次著名的戰役。
一次是桂陵之戰。齊威王四年(前353年),魏惠王圍攻趙國的邯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認為魏在邯鄲城下經過一年多的苦戰,已筋疲力竭,出兵時機成熟,便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救趙。田忌原擬直接進攻魏主力,後採納孫臏「圍魏救趙」、「批亢搗虛」的作戰方針,趁魏國國內防務空虛,直搗魏國都城大梁,迫使攻趙的魏軍「釋趙而自救」,待魏軍回兵時,中途予以截擊。結果,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大敗魏軍。
再一次是馬陵之戰。公元前342年(齊威王十五年),魏將龐涓伐韓,韓請救於齊。齊威王召集大臣謀議「早救還是晚救?」鄒忌認為「不如不救。」田忌認為「應該早救。」孫臏則認為應等韓、魏兩敗俱傷時出兵,這樣既可令韓完全聽命於齊,又可有戰勝魏兵的把握。齊王採納孫臏的意見,暗中答應救韓,韓國因為仗恃有齊國的救援,堅決抗魏。五戰不勝,又向齊求救,齊威王抓住韓魏俱疲的時機,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十萬兵力救韓。齊軍仍以攻其必救的「圍魏救趙(這次是救韓)」戰法,直奔魏都大梁。龐涓聞齊進軍國都,遂撤消對韓的包圍而回師,欲擊破齊軍於大梁。魏惠王也大肆興兵遣將,以太子申為上將軍,率軍十萬迎擊齊師,企圖與齊軍進行決戰。孫臏根據魏軍驕傲輕敵,急於求戰必將輕兵冒進的情況分析,提出用逐日減灶以引誘魏軍追擊的策略。田忌乃使齊軍退卻時為十萬灶,第二天減到五萬灶,第三天減為三萬灶。龐涓追行三日大喜,認為齊軍怯懦,三天士卒逃亡者過半,於是丟下步兵,只帶輕騎銳卒,兼程追趕。孫臏計算魏軍的行程,判斷將於日落進入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乃於馬陵道路狹窄、地勢險要處設下埋伏。龐涓的追兵,果然在預計的時刻進入齊軍設的埋伏圈,這時齊軍萬箭齊發,魏軍大亂潰散,齊軍全面出擊,大敗魏軍,擒魏太子申,龐涓憤愧自殺。
這一仗,魏國遭到嚴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而齊國則逐漸強盛起來。
田忌因與齊相鄒忌不和,於馬陵戰後的第二年逃奔楚國,封於江南。齊宣王即位後,又受召回國復職。
廉頗
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時期。
趙惠文王初,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圍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當其沖要。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於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以聯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於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後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級的文官,相當於後來的宰相),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放貿然進攻,正是懾於廉頗的威力。此後,廉頗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
周赧王三十二年(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強秦願以十五城換之,趙派藺相如出使秦國,藺相如僅僅是宦官繆賢門下的「舍人」。經繆賢向惠文王薦舉,身攜「和氏璧」,充當趙使入秦。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歸趙,取得了對秦外交的勝利。
其後秦伐趙,佔領了石城。趙惠文王十九年復攻趙,殺了二萬趙軍。這時秦王欲與趙王在澠池會盟言和(今河南澠池縣西),趙王非常害怕,不願前往。廉頗和藺相如磋商認為趙王應該前往,以顯示趙國的堅強和趙王的果敢。趙王與藺相如同往,廉頗相送,與趙王分別時說:「大王這次行期不過三十天,若三十天不還,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希望。」廉頗的大將風度與周密安排,壯了趙王的行色,同時由於相如澠池會上不卑不亢的與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擊了秦王施展的種種手段,不僅為趙國挽回了聲譽,而且對秦王和群臣產生震懾。最終使得趙王平安歸來。
會後,趙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地位竟在廉頗之上。廉頗對藺相如封為上卿心懷不滿,認為自己做為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城,擴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藺相如只動動口舌卻位高於我,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揚言要當眾羞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後,並不想與廉頗去爭高低,而是採取了忍讓的態度。為了不使廉頗在臨朝時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總是稱病不至。有時,藺相如乘車出門,遠遠望見廉頗迎面而來,就索性引車躲避了。這引起了藺相如舍人的不滿,藺相如解釋說:「強秦與廉頗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當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我還會怕廉頗嗎?強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趙國,這是因為我和廉頗同在朝中為官,如果我們相鬥,就如兩虎相傷,沒有兩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無非是把國家危難放在個人的恩怨之上罷了。」廉頗聽後,深受感動,他選擇藺相如家賓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荊條,赤膊露體來到藺相如家中,請藺相如治罪。從此兩人結為刎頸之交,生死與共。
「將相和」的故事,後人以各種不同的文藝形式加以表現,它強烈的愛國情感催人淚下,感人奮發。而廉頗勇於改過,真誠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覺得可親可愛。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廉頗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於廉、藺交和,使得趙國內部團結一致,盡心報國,使趙國一度強盛,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秦國以後10年間末敢攻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卒,孝成王立。這時,秦國採取應侯范睢「遠交近攻」的謀略,一邊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邊攻打臨近的小國。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上黨的韓國守軍孤立無援,太守馮亭便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於是,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爭。這時,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20萬趙軍阻秦軍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參見長平之戰)。當時,秦軍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陽),北略上黨(今山西中部地區),切斷了長平南北聯系,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於劣勢,態勢上也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採取了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借山險,築起森嚴壁壘。盡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意在挫敗秦軍速勝之謀。秦國看速勝不行,便使反問計,讓趙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怯戰,強行罷廉頗職,用趙括為將。雖然藺相如力諫,指出只知紙上談兵的趙括不適合擔此重任,但趙王不聽,任用趙括為將軍。趙括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制定的戰略部署,撤換了許多軍官。秦國見使用趙括為將,便暗中啟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趙。大敗趙括軍於長平,射殺趙括,坑趙兵四十餘萬。趙長平之戰,趙國損失四十五萬人。
長平之戰後,秦國趁勢包圍趙都邯鄲(參見邯鄲之戰),持續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竊取兵符相救得以不滅,但國力已大減。
燕以趙大傷於長平,以丞相栗腹為將,針對趙國「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的狀況,於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舉兵攻趙。趙使廉頗為將,指揮了著名的鄗代之戰。他將全軍分為兩路,一路由樂乘率領直趨代地,抗擊西路燕軍,一路親自率領,迎戰燕軍主力於鄗城(今河北柏鄉縣北)。廉頗指揮為保衛鄉土而同仇敵愾的趙軍,採取集中兵力打敵正面的戰法,首戰告捷,挫敵兵鋒,打掉了燕軍的囂張氣焰。接著,他率領趙軍大敗燕軍主力,陣斬栗腹。燕軍主帥被斬,驚慌潰退。廉頗抓住燕軍敗退之機,立命趙軍乘勝追擊,長驅500里,於前250年進圍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國危在旦夕,只好答應趙國提出的割讓5城等全部要求,向趙國求和。廉頗因功封信平君,為相國。廉頗任相國前後約六七年,多次擊退入侵敵軍,並伺機出擊。前245年,帶兵攻取了魏地籠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說明趙國國力又有恢復。
廉頗從長平免職回家,失去權勢的時候,原來的門客都離開了。等到再被重用當將軍,門客們又都聚攏上來。廉頗很是感慨,要他們退去,門客告訴他:這沒什麼奇怪。現在是以市場上的買賣方式交朋友,您有權勢,我們就跟隨您,您沒有權勢,我們就離開,這本是買賣常理。又有什麼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趙孝成王卒,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襄王聽信了奸臣郭開的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
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建立什麼功勞。他說:「我思用趙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流露出對祖國鄉親的眷戀之情。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這位為趙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一代名將,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十幾年後,趙國被秦國滅亡(參見秦滅趙之戰)。
廉頗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壽縣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長300米,西臨淮河,南北東三面環山,一代風流領山川之勝,英風浩氣激盪千秋。
公元前515年因避齊亂奔吳,至吳王闔閭三年(公元前512年)經其好友伍子胥推薦將其所著《孫子兵法》二三篇獻給吳王,並在吳宮教戰,實踐了兵法之妙,被拜為將軍,輔佐吳王,經軍治國,聯合唐、蔡二國於公元前506年,孫武與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萬,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消滅楚軍20餘萬,首創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史稱:「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伏越人,名顯諸侯。」而後因吳王夫差荒淫無度,辭官隱居而歿。
【左丘明】 春秋時史學家。魯國人。一說復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雙目失明, 曾任魯太史。與孔子同時,或謂在其前。相傳《左傳》為其所著,又傳《國語》亦出其手。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是為戰國四公子。
一、信陵君
魏公子信陵君無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異母弟也」,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因此多歸公子。而列國也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地十餘年。」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賢能,不敢任公子以國政。」
安嫠王即位十數年,齊楚相約攻魏。老臣唐睢西說秦昭王,秦發兵救魏。安嫠王昏庸無能,目光短淺,居然「以秦救之故,欲親秦而伐韓」。信陵君乃縱論天下形勢,諫阻魏王,指出秦乃虎狼之國,「非盡亡天下之國而臣海內,必不休矣」。韓為魏之屏障,韓存則「衛、大梁、河外必安」,韓亡則魏危在旦夕。事實上,後來秦果於秦王政十七年亡韓,二十二年亡魏。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信陵君可謂高瞻遠矚。
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趙長平軍,進兵圍邯鄲,趙王請救於魏。三晉本為一家,趙魏尤其唇齒相依。但魏王畏秦,令晉鄙將十萬大軍屯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信陵君數勸魏王不得,乃竊符救趙。目光高遠,當機立斷,信陵君可謂不世之英雄。
信陵君留趙十年,「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兵不敢出」。赫赫武功,名震天下。以秦之強,於公子在世之日,不敢復加兵謀魏。
信陵君親韓救趙存魏,於三晉及天下其功可謂大矣,可惜功高震主,秦王又以反間計日毀公子於魏王。魏王本畏公子,遂「使人代公子將」。為免殺身之禍,信陵君「謝病不朝」,「飲醇酒,多近婦女」,四年後便「病酒而卒」。實令人扼腕嘆惜。
四公子皆稱喜士,致食客數千,但唯有信陵君乃真正能下士者。每聞賢者,必卑躬往請,以誠相求,以禮相交。如大梁侯嬴、朱亥,邯鄲毛公、薛公。漢高祖少時即聞公子賢,即位後「每過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十二月,為戰國王者及秦始皇置守冢十家。非王而獲守冢者獨信陵君一人。史記: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信陵君之賢,誠不虛也。
二、春申君
春申君黃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輔國持權,說一不二,自有其過人之能。
黃歇初以博聞辨術事頃襄王,封左徒。二十一年,秦拔楚郢,「燒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復拔巫黔中郡。是時黃歇為楚使於秦,知秦王輕楚,恐秦舉兵滅楚,遂以滔滔辨才說秦昭王,指出「天下莫強於秦楚」,秦楚相爭猶如二虎相鬥。蚌鶴相爭漁人得利,滅楚而致韓魏強盛實屬不智之舉。再者秦楚素來友好,韓魏於秦卻有累世之怨。故仇楚不如善楚,伐楚不如伐韓魏。昭王以為善,乃止將軍白起,「發使賂楚,約為與國」。
頃襄王二十七年,太子完質於秦,黃歇隨行。三十六年,頃襄王病,黃歇乃設計使太子逃歸楚。秋,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春申君,從此榮寵不衰。
春申君相楚二十餘年,考烈王無子。趙人李國欲獻其妹於楚王,恐無子失寵,遂投春申君門下。春申君性好漁色,年近花甲,色心未衰,乃自取其妹。及有身,李園教其妹言於春申君:「楚王雖幸君,然王無子,百年後必立兄弟。君相楚日久,多失禮於王兄弟。異日恐有殺身之禍。不如進妾於王,一旦有子,則楚國盡為君之天下矣。」春申君「大然之」,乃進之楚王,欲效呂不韋故計。後果生男,立為太子,李園遂受重用。
李園本非善人,得勢後更是野心勃勃,陰養死士,欲取春申君而代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春申君徒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卻懵然不知。二十五年,考烈王病,春申君門下賢者朱英勸春申君:「楚王卒,李園必殺君以滅口。」可憐春申君一生玩弄權術陰謀,此時居然天真,以為李園「弱人也,僕人善之,且又何至此!」十七日後,考烈王卒,李園使死士刺春申君於棘門,「盡滅春申君之家」。
春申君初為左徒時,外無賓客之助,內無王室之親,說秦以存魏國,設計而歸太子,獨賴其才而成大事,其智何其明也。及為相國,五年將兵救趙,八年北伐滅魯,復興楚國。以非王室宗親而相楚二十五年,言必聽、計必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名為相國實則楚王也。其文治武功、才能手段可見一斑。一世英雄,暮年竟滅族於豎子之手,可憐!可嘆!
三、孟嘗君
齊田文,父為田嬰,祖為齊威王。宣王為其親叔,緡王為其堂兄。田嬰封於薛,謚為靖郭君。田文代立,是為孟嘗君。
孟嘗君少有遠謀,深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勸田嬰舍家業而厚待賓客,由是「名聲聞於諸侯」。孟嘗君待客平等,「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且常施惠於賓客親戚,客以此多歸孟嘗君。
秦昭王聞其賢,乃先使涇陽君為質於齊,以求見孟嘗君,不得。齊緡王二十五年,孟嘗君不得已而入秦。秦昭王始欲相之,後欲殺之。孟嘗君賴其客中能為雞鳴狗盜者之力,得脫此難。
後孟嘗君相齊,緡王惑於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遂廢孟嘗君。賴其客馮獾游說秦王和齊王而得復其位。
及田甲劫緡王,緡王甚疑孟嘗君為主謀。孟嘗君不得自辨,遂逃。其舍人魏子等「自剄宮門以明孟嘗君」,緡王乃「復召孟嘗君」。
孟嘗君所經此三難,卒賴賓客之力而免,故世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司馬遷以為「名不虛」。但其心胸狹隘,好為陰謀,故王安石於「雞鳴狗盜者出其門」頗有微詞,不為無因。
齊緡王二十五年,孟嘗君脫秦難,經趙返齊。趙人聞其賢,出觀之,皆笑其身材矮小。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氣量何其小哉!
孟嘗君謝病歸養後,秦逃將呂禮相齊。孟嘗君恐失勢,乃行陰謀手段排擠呂禮,後又借刀於秦相魏冉,終將呂禮逼走。
齊緡王三十八年,齊滅宋,欲廢孟嘗君。孟嘗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為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緡王亡在莒,遂死焉」。孟嘗君為泄一已之憤,不思破六國之合,致使樂毅將六國之兵,下齊七十餘城。若非有田單出世,行反間計,排火牛陣,齊國幾乎宗廟無存。孟嘗君實為齊千古罪人。
戰國時諸侯爭霸,目無周王,然名義上周室仍為共主,有類於近代軍閥割據。因此士只求一展胸中抱負,並無忠君愛國之念。魏張儀相秦,齊孫武事吳,衛吳起事魏相楚,東周蘇秦事燕並佩六國相印,皆自然之事。故伍子胥去楚事吳,引兵伐楚,以報父兄之仇,時人未嘗稍有非議。但孟嘗君身為齊宗室嫡親,不思救國反為魏相,坐看齊幾乎滅國,實乃數典忘祖之輩。
其後田單復齊,襄王立。「畏孟嘗君,與連和,復親薛公」。孟嘗君死後,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君遂絕嗣無後。
四、平原君
平原君趙勝,乃武靈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趙之諸公子中,趙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
孝成王七年,秦破趙長平軍,進兵圍邯鄲。趙使平原君請救於楚,賴客毛遂之力而定趙楚合縱。平原君返趙,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鄲危在旦夕。平原君聽李同之勸,盡散家財以饗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卻秦兵三十里,已而魏楚軍至,邯鄲圍解。
趙勝雖名列四公子,但名不副實。史書所言其「喜賓客」,其實「徒豪舉爾,不求士也」。為一美人而寒賓客之心,毛遂處其門下三年而不知其才,其好士不過爾爾。後信陵君留邯鄲,從賢者毛公、薛公游,平原君聞之,笑信陵君妄從博徒漿者游,致門下士「半去平原君而歸公子」。可見平原君徒好虛名以自喜耳。
平原君雖為趙相,其實才具平庸,目光短淺。孝成王四年,秦攻韓上黨,旦夕且下。上黨守將馮亭乃使使者告趙王:「韓不能守上黨。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市邑十七,願再拜入之趙。」趙王大喜,召平陽君趙豹相商,趙豹以為不可,「聖人甚禍無故之利」。趙王向無自知之明,臉皮又極厚,居然說:「人懷吾德,何謂無故乎?」復召平原君問之。平原君同樣愚蠢,既看不破此嫁禍之計,也未考慮後果。利令智昏之下勸趙王道:「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趙王乃使趙勝受地。秦以傾國之力攻韓而趙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趙。趙遂有長平之禍、邯鄲之圍。
平原君雖不識大體,但所謂庸人有庸福。孟嘗君滅族,春申君滅族,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鬱而死。獨平原君歷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一生竟無大難。死後,「子孫代,竟與趙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結局最好,天妒英才,信不虛也。
7. 隋唐人物歷史故事
高祖上
,姓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弘農郡華陰人也。漢太尉震八代孫版鉉,仕燕權為北平太守。鉉生元壽,後魏代為武川鎮司馬,子孫因家焉。元壽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寧遠將軍禎,禎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從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薨,贈太保,謚曰桓。齋
七年皇妣呂氏,以大統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有尼來自河東,謂皇妣曰:「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尼將高祖舍於別館,躬自撫養。皇妣嘗抱高祖,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皇妣大駭,墜高祖於地。尼自外入見曰:「已驚我兒,致令晚得天下。」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沈深嚴重。初入太學,雖至親昵不敢狎也。知
J
8. 評價些歷史人物
【評價秦始皇】
赤縣神州一聖君 ,
開天闢地無古人;
長城萬里三千載,
遠逐敵內虜無胡塵。
天下通用尺容斗稱,
車同轅軌書同文,
興亡盛衰終一統,
始皇功德並日輪。
【評價李世民】
貞觀盛世聖明主,,
文治武功任逍遙;
皇運三百何其盛,
拓疆萬里逞英豪。
鼓腹謳歌安黔首,
酒綠燈紅品玉簫;
已過一千二百載,
後人無不贊唐朝。
【評價孔子】
千古一聖,唯有仲尼;
立天下法,為萬世師。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鑽之彌堅,仰之彌高。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篇孝經暖人心。
9. 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
1、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版國時期名醫。權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2、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人物;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被認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
3、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離騷》中自雲:「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4、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蒙城縣)人,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5、商鞅,戰國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孫鞅、衛鞅,衛國(今河南濮陽)人,約生於公元前390年,死於公元前338年。商鞅是戰國時沒落貴族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