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對待歷史人物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對待歷史人物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5 16:34:32

Ⅰ 對待歷史我們應該是一個什麼態度

學會三七開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歷史我們要古為今用,向學生介紹一個中華民族英雄人物,其意可嘉。作者擔心的是,以我們急功近利的心態,可能不會把故事背後復雜的歷史文化現象釐清,而純粹把岳飛當成是一種歌頌「守將」的宣傳,把一個豐富的歷史事件表面化、蒼白化,結果弄到最後,岳飛到底是忠於什麼,誰也搞不清楚。 吳俊剛先生的宏文《不宜輕侮忠義之士》(刊10月23日《聯合早報·言論》版)中所說的「華文報方塊作者」,雖未指名道姓,卻是指區區在下無疑,這里先不打自招。 吳先生要教訓我的是,我們不應該以今天的眼光為忠義之士胡亂安上愚忠的罪名,並加以輕侮。說實在的,這樣的指責我擔當不起。讀者如果曾細讀小文《岳飛》,當可發現,那是莫須有的罪名。我只是想說明,在岳飛的故事中,包含著兩種「忠」的沖突。如果我們要把岳飛的故事拿來當教材,首先就應該釐清這個文化符號背後復雜的歷史文化現象,如此而已。本文旨在進一步闡明這個觀點。 但在進入正題之前,要先把一點想法交代清楚。我們今天大談岳飛是不是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民族英雄,其實是在20世紀民族主義大興後,「民族國家」(nation-state)被當成是人們無可爭議的效忠對象的觀念下的產物。事實上,當「民族」、「國家」的合理性被無限擴大,往往會成為暴力的根源,或者是某些人壓制另一些人的工具。這點,已有不同領域的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闡述,但由於問題過於復雜,不是本文所能討論的。這里只想說明,我不認為「愛國」就是一種不可質疑的高尚情操,最低限度,我們也該問:愛什麼樣的國?如何愛國?但為了行文方便,我們暫且把這個問題擱置一旁,先假定愛國、愛民族是人類倫理道德的最高表現。 誰是黑臉誰是白臉不重要 我以為,我們今天看待歷史,可以有兩種態度,或者說,兩種層次。一是為學問而學問,要設法弄清歷史上發生過的事。在進行這項工作的時候,純粹就事論事,不含價值判斷,不以今非古。在這個層次上,誰是黑臉誰是白臉並不重要。比如在研究岳飛時,就不必管岳飛秦檜孰忠孰奸,主戰派和主和派,到底誰正義誰邪惡,這樣才可以更深入地探討問題,提出引人深思的觀點。如有學者就指出,南宋主和主戰兩派的斗爭,可能隱含了南北兩地士紳階層的利益沖突。這當然是一家之言,我們可以選擇接不接受,但顯而易見,在這個層次上,善惡的問題是很次要的。 當然,不含價值判斷不表示就百分之百的客觀,任何歷史著作都是某個時代的產物,必然要回答那個時代所關心的問題,所以我們不僅需要把岳飛本人放到他所處的歷史背景中考慮,也要把所有關於岳飛的史料做如是處理。吳先生引岳飛的孫子岳珂記載岳飛言行的史料,而不考慮其中是否有對其祖的過份溢美之詞,顯然有違嚴謹的治學之道。 更何況,當吳先生說要把歷史人物放到他所處的歷史背景中,我還以為吳先生是要提醒我們對歷史人物應該有一「同情的了解」,可是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吳先生對待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卻和他自己標榜的態度背道而馳。左一句「奸臣」,右一句「內奸」,一味口誅筆伐,使人懷疑吳先生是否真能如斯客觀,真能如他自己所說,要注意歷史人物的時代局限,不要一筆抹殺,全盤否定? 讓歷史人物到我們的時代 其實所謂時代的局限,是我們自己的,而不是古人的局限,因為我們要古人為我們所用,我們就只好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到古人頭上,這其實就是第二種對待歷史的態度。我們著眼於今天,要以史為鑒,古為今用,就得讓歷史人物到我們的時代來和我們交流。我們今天談「逃兵」、「守將」,無端端扯上岳飛,正是在做這樣的事。在這個層次,就需要牽涉到價值判斷,以及以今天的標准評價歷史人物。我們常說,對歷史人物的思想言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實所謂精華糟粕,完全是我們自己下的定義,因為我們必須考慮,歷史人物的事跡,是不是能夠在今天為我們提供某種積極的意義。 劉子健教授關於岳飛的文章,同時兼顧到這兩種對待歷史的態度。他首先討論岳飛的事件,試圖說明宋高宗是殺岳飛的主謀,秦檜在很大程度上是代罪羔羊。他進一步說,岳飛之死,以及他後來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為在古代中國,「忠」主要是指忠君而不是忠於國家民族,岳飛的故事,正是這一類「忠」的典範。當然,劉教授用意不只是為學問而學問。他本人對中國古代的極權專制深惡痛絕,因此提醒現代人在宣揚「忠」的時候,要注意其中不符合現代民主社會的價值觀,別讓它成為灌輸愚忠愚孝的工具。 對愚忠的批判完全一致 至於吳先生所極力推薦的鄧廣銘教授,據我了解,也同時兼顧到這兩種態度。他以大量的史料證明秦檜是主謀,同時岳飛也是一個敢於反對宋高宗意見的將領,所以絕不能算是愚忠,他最後放棄兵權,完全是為了大局著想。從純粹史學研究的角度看,劉鄧二位教授的結論南轅北轍,但如果從評價歷史人物的角度看,他們對於愚忠的批判則是完全一致的。不難想像,如果鄧教授經研究後發現,岳飛的確只對皇帝惟命是從,他才不會理會什麼時代局限,而是馬上對岳飛痛加針貶了。比如鄧教授就面對岳飛鎮壓「農民起義」這個棘手的問題。岳飛鎮壓楊幺等人的軍事活動,如果是在1949年以前,那是完全不存在問題的,可是在強調階級斗爭的年代裡,鄧教授就得特地挑出岳飛的這個「罪行」,說岳飛「欠人民血債」,是一個「負有罪咎的人」,所幸岳飛還有破金兵的事跡可以「將功贖罪」。所以鄧教授同樣是以他所處的時代的價值觀去評判岳飛,可是為什麼吳先生對鄧教授如此推崇,而對我輩要求檢視岳飛的故事,看看其中是否含有不適用於今天的,愚忠的成份,就說是一棍打死一個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 我們要古為今用,要向學生介紹一個中華民族英雄人物,其意可嘉。我所擔心的是,以我們急功近利的心態,我們會完全不以第一種態度去盡可能把故事背後復雜的歷史文化現象釐清,而是直接以第二種態度,純粹把岳飛當成是一種歌頌「守將」的宣傳,把一個豐富的歷史事件表面化、蒼白化,結果弄到最後,岳飛到底是忠於什麼,誰也搞不清楚。 走筆至此,想到小時候讀岳飛故事時的疑惑:為什麼岳飛要聽皇帝的話,不但自己白白犧牲,還失去收復北方的大好良機?岳飛是不是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忠,辜負了國家民族? 當時的我會這么問,難道今天的學子就不會?我們要把岳飛的故事當成教材,不可能只告訴學生岳飛是如何威風凜凜大敗金兵,還得告訴他們,岳飛是怎麼死的。到時,我們就不可避免地得面對岳飛到底是忠於什麼的問題,那我們是應該仔細向學生解釋兩種忠的不同,還是大喝一聲:「我說岳飛忠就是忠,你多問什麼?竟敢如此輕侮忠義之士,也不去照照鏡子!」

Ⅱ 如何正確對待歷史人物

我歷來主張以一種大歷史觀來對待歷史,這包括很多方面,就不細說了,這里說下我對它定義的核心三點。
第一,不可偏頗,要多方查證,不可偏聽偏信,因為歷史基本都是勝利者寫的,為尊者諱的觀念很容易使真相被淹沒。
第二,無論歷史真相是什麼樣的,我們都要尊重。個人喜好是個人喜好,但是不可用個人喜好來造謠抹殺和篡改歷史,而且要就事論事,不可一概而論,這既是對歷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歷史其實就是人類的歷史,以歷史關鍵人物為坐標流動方向的人事等復雜的集合,我們評判一個人物一個歷史事件的標准就是其出發點以及結果是否對人民造成了良好的影響。這就是大歷史觀的根本所在,人本思想,民本思想,任何人物,任何王朝,任何政黨,只要對人民有利,我們都要支持,只要背離人民,壓榨人民,我們都要反對!

Ⅲ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正確來評價歷史人物,其自前提是必須要有正確的歷史觀。後者是方法和路徑,路徑正確才會有正確的結果。
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世界觀與歷史觀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由於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
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指出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打破了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一統天下的局面,是歷史觀的偉大變革。
唯心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否認物質生產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把個人的思想觀念、理性或「絕對精神」、「神」說成是歷史 發展的動力,認為少數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Ⅳ 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歷史英雄人物

普通人抄隨大流,隨身襲邊人。歷史上英雄人物太多,一個個了解非普通人所能。假如對其中某人有仔細的了解,當然又可以別出觀點。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因為種種原因,有的原因是刻意為之,有的原因是無意為之,其名氣和受尊重程度和其真實功績有了區別,甚至英雄人物淪為反派,或者造出本不存在的英雄人物,這些情況都是真實存在的。

Ⅳ 對待歷史人物無產階級領袖的正確態度

大家知道,根據毛主席的遺願,鄧小平並非他老人家的合法繼承人。盡管長期以來這位老戰友在以前的很多次黨內斗爭中多次支持毛本人,甚至為此坐了自己人的牢,卻無怨無悔,從而深得毛主席的信任和提攜,建國初期,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對小平同志的看法,稱贊他辦事公道,有能力,並且在毛主席的提名下歷任政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長等重要職位,但這些並不表明他是一個靠吹牛拍馬之徒的本事上來的黨的高級幹部,事實上,當他發現毛存在一些如浮誇風等經濟決策錯誤的矛頭時便敢堅決予以制止,這就證明他是一個干實事做真人的好領導,於是晚年為黨內權力爭斗而不惜對並肩作戰多年的競爭對手採取血雨腥風的敏感政策的毛偉人疏遠鄧小平,甚至打擊鄧小平也就自然而然。其實只要鄧小平他稍微做人姦猾點,就不會累次受到政治打擊,後來,文化大革命的末期,由於鄧小平為一批老革命中最年輕的領導人,毛也給予了鄧妥協的機會,出山後又做了國務院副總理,可是鄧小平的認真對待事實的牛脾氣態度還是繼續得罪了當時權傾天下的毛主席,結果他又被打倒,身陷萬劫不復之中。要不是上世紀70年代末,在葉劍英等一批老同志的支持下,重新出山,可能鄧小平就不會有機會成為我國偉大的改革設計師了。但就在他復出後的黨和國家的轉型時期,為了今後在意識形態以及未來路線上確立明確的方向,便迫切需要對歷史若干個問題的作出一個明確的判斷,當然也包括對毛本人以及毛主席思想的評價,以引導全黨全國人民的認識,鄧小平同志排除個人恩怨和感情好惡客觀評價毛主席的功過是非是明智的,符合共產黨的組織利益的。

顯然,政治上是沒有真正的對錯的,有的只有永恆的集團與階級以及個人的利益。當時對於對毛本人以及毛主席思想的評價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影響著今後黨和國家的思想理論和行動方向,而且也一定會關繫到黨將來的生死存亡,意義非常重大,必須讓重新出山的鄧小平能夠拿出來高瞻遠矚的政治膽識和勇氣來。不過從歷史淵源來看不難發現,如果憑借鄧小平的私人感情是想全盤否定毛澤東的個人的,但後來他看到蘇聯的赫魯曉夫對斯大林全面否定的代價,不久自己也被人以同樣的理由趕下了台,是繼續走毛主席的一套關於社會主義的道路,延續他建立的政府組織體系和管理方法,特別是意識形態的一套理論,還是不走業已暴露出來制度弊端的社會主義道路,借鑒一套西方的民主制度,重新開創一個新的理論領導全黨,穩定大局?自然後者一時比較困難,比起來建立新的一套黨建理論和政府組織框架以及社會制度,繼續採用有著更加廣闊群眾基礎的毛澤東思想理論與衍生物既得心應手,風險又小,不致於引起全面的黨內思想混亂,暫時不會給予潛在政敵以可乘之機,何樂而不為?這個道理就和廟里和尚的衣缽一樣,不管前面方丈如何不好,只要你還是想走他的路線你就得承認他的宗教思想和合法性,歷史上比如元清等外族統治中國就沿用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實在既是聰明之舉,也是被迫無奈。至於評價毛主席的功過「三七開」是否科學對錯似乎已經不重要了,也沒有去考證追究了,重要的是它維持了黨的長治久安這才關鍵,這就是鄧小平除了主持我國改革開放事業之外又一大傑出的黨內貢獻!

現實和政治就是如此殘酷,歷史發展的方向說是順應潮流來得容易,還不如說是適應某些統治階級統治社會的利益需要的一次次選擇,昨天這樣,今天這樣,明天還是這樣。

Ⅵ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原則是什麼

(1)必須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深入了解他們所處的歷史要件
(2)必須堅內持階級分析方法容,深入了解他們所代表那個階級的
(3)必須堅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證統一的觀點來分析傑出任務的歷史作用
(4)必須堅持用全面分析與評價的原則,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Ⅶ 正確對待歷史的態度是

以史為鏡

Ⅷ 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應該是一種怎樣的態度

正確態度:要想對歷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評價,必須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回原則下。
具體注意下列幾點:答
1.特定的歷史背景。背景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大舞台,人物同樣的活動如果處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評估。
2.確定評估標准。我們看一個人物的活動或舉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僅從道義的角度去考慮。而要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等。
3.全面的評價,防止以偏概全。就是指對人物的評估要一分為二,全面客觀。對歷史人物要考慮他的階級性和時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觀。歷史上有作為的人物是時勢造就出來的,同時也要承認人物的個性特點對事物的一定影響力。
5.要根據具體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維定勢,將材料觀點和教材有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
6.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上,決不能主觀臆斷,空穴來風。也就是在佔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給予評價。

Ⅸ 歷史人物評價 怎樣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

正確來態度:要想對歷史人自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評價,必須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下。
具體注意下列幾點:
1.特定的歷史背景。背景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大舞台,人物同樣的活動如果處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評估。
2.確定評估標准。我們看一個人物的活動或舉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僅從道義的角度去考慮。而要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等。
3.全面的評價,防止以偏概全。就是指對人物的評估要一分為二,全面客觀。對歷史人物要考慮他的階級性和時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觀。歷史上有作為的人物是時勢造就出來的,同時也要承認人物的個性特點對事物的一定影響力。
5.要根據具體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維定勢,將材料觀點和教材有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
6.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上,決不能主觀臆斷,空穴來風。也就是在佔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給予評價。

Ⅹ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1)必須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深入了解他們所處的歷史要件。

(2)必須堅持階級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們所代表的那個階級。

(3)必須堅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證統一的觀點來分析傑出任務的歷史作用。

(4)必須堅持用全面分析與評價的原則,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列寧指出:「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

毛澤東同志在《紀念孫中山》一文中講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導時代潮流的偉大歷史人物大都有他們的缺點一樣,孫先生也有他的缺點方面。這是要從歷史條件加以說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於前人的。」

(10)對待歷史人物的正確態度是什麼擴展閱讀:

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正確處理歷史人物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要明確:首先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其次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最後還要確定歷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願。總之,對歷史人物的作用要恰當評價、不能任意誇大。

第二,要正確處理階級分析與個人出身的關系。不能僅依據個人出身來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也不能以貼階級標簽的方式代替階級分析。如對剝削階級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統統加以否定就是一種典型的「貼標簽」。

第三,要正確處理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系。既要注意主觀動機,又要看客觀後果,尤其應把客觀後果放到評判的首位。

閱讀全文

與對待歷史人物的正確態度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