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孔子的名人事跡
1、孔子誤會了顏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2、有法律卻用不到才好
魯國有父子兩人打官司,季康子說:「殺掉他們。」孔子說:「不可殺。民眾不知道兒子狀告父親不是好事,已經很久很久了,這是上級官員的過錯啊。
如果上級官員有道義,那麼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有了。」季康子說:「治理百姓以孝道為本,現在殺掉一人而懲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嗎?」
孔子說:「不先用孝道來教化就採用殺戮的方式,這是暴虐地殺害無辜。三軍打了敗仗,不可因此而殺掉軍兵;訴訟之事處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罰進行懲罰。
上級官員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從善政,那麼,百姓就會順風而從。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順從善道,然後再設置刑罰來加以懲治,那麼,百姓就能知罪了。
幾尺高的牆,百姓不能越過;幾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兒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頂。這是因為循序漸進。如今的情況是,仁義已經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會不違背仁義呢?
《詩經》中說:『使民不會迷心性。』當初,君子引導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嚴暴戾之法,設置了刑罰卻可以不使用。」於是,狀告父親的兒子聽說了此話之後,就請求放棄狀告了。
3、知仙不為
一次,趙國國君趙襄子,率領十萬多人,在中山國一帶打獵。所到之處,草木踐踏,山林焚燒;方圓百里,人聲鼎沸,煙火飛揚。
這時,忽見一人從石壁中走出,並隨著煙火,徐徐上下。眾人見了,都以為遇到鬼物。火蔓延到別處,見他又從火中慢慢走出,所經過的地方,好象對他沒有任何阻礙。
趙襄子見了,覺得很奇怪,便遣人邀他來,逗留片刻。那人悄然來到襄子近旁,如入無人之境。襄子細細觀察,發現他形色七竅象人。氣息聲音也象人。
於是,襄子很恭敬地問道:「請問先生,用什麼道術,使自己住在石中?用什麼道術,使自己入於火中?」只見那人目視遠方,漠然答道:「什麼東西是石?什麼東西是火?」
「噫!」襄子有點詫異,「適才,您出來的地方就是石,您進入的地方就是火呀!」那人聽了,微微低頭,看了一下襄子,然後,又抬頭繼續漠視遠方,半晌,回道:「不知!」隨後,飄然而去。
魏文侯聽說了這件事,便問孔子的弟子子夏說:「那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呀?」子夏迴文侯道:「在下據從老師那裡聽來的言教分析,那個人,大概是一個,已經心物融通的仙者。
這樣的人,外物不能傷,游於金石,蹈於水火,也都無所阻礙。」「哦!那你為什麼不這樣呢?」文侯笑著問。子夏搖搖頭:「這要凈心欲,絕智思才可以。我哪裡能做得到?不過說說道理而已。」
「那你們的老師,為什麼也不這樣呢?」文侯好奇地接著問。「我們的老師啊,他是屬能做得到,不去做的人。」子夏欣悅地答道。「這又是為何呢?」文侯不禁追問。
看著有點急切的文侯,子夏笑著說:「老師是為了我們呀。想想看,如果老師也象那位仙者一樣,一問三不知,那麼,一旦我們有什麼疑問,有什麼危難,要怎麼辦呢?」文侯聽到這里,大悅。
聖人們來到這個世間,為了直接、有效地幫助我們,不惜犧牲自己身體的逸樂,與我們同甘共苦,同赴危難。所以,易曰:聖人吉凶與民同患。菩薩說:地獄不空,我不成佛。
4、孔子學琴
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
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復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5、兩小兒辨日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❷ 《論語》中有哪些歷史人物被孔子成為仁
孔子沒有認為哪個學生具備了「仁人」的標准
司馬牛、孟武伯、樊遲、子貢、顏淵等都曾向孔子請教過關於「仁」的內涵是什麼的問題,孔子的回答,說法不一,內涵也不一樣。一部《論語》,孔子對「仁」的解釋多種多樣。他對顏淵說,「克己復禮為仁」;對司馬牛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對子張卻說:「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對樊遲則說,「愛人」就是「仁」。除此之外,《論語》中還有許多歧異的說法,究竟應該怎樣來理解孔子不同的說法,我們從孔子對曾參談的一段話可大致推知「仁」的真實含義。孔子對曾參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參告訴其他同學「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個思想體系,而貫穿這個思想體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別講是「忠恕」,概括講是「仁」。用現代的話說,對於不管幹什麼事(當然是益於社會的好事)都要盡心竭力,忠心懇懇;對人要寬以待人,仁慈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孔子從不輕許以「仁」,他在答復許多學生「不知其仁」的講話裡面,只說道:「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這也未必說顏淵就是仁人。對於令尹子文和陳文子,只說他們是「忠」或「清」,卻不同意他們是「仁」,「仁」的標准何其高也。孔子沒有認為哪個學生具備了「仁人」的標准。「仁」並不是孔子學說中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聖」,「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修己以安百姓」(《憲問》),因此,依孔子的意見,誰能夠使天下安定,保護大多數人的生命,就可以許他為仁。所以,孔子說管仲不儉,不知禮,卻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這不是放大了的對「仁」更深刻的解釋。實際上孔子對「仁」的解答是根據不同對象的情況,各人不同的內在修養和外部表現、人品、秉性等,而取不同的含義。
❸ 寫出下面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孔子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應該夠了吧):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音樂[[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著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為: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為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路里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台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❹ 是怎麼評價孔子這歷史人物的
孔子是一個學者,一個教師,一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正直社會活動家。承認這些並不會讓孔子的思想趨於黯淡,反而找到了他的定位。因為他是中國第一位真正的學者,教育家。他第一次系統的整理了周朝以來朝廷與民間的禮制文化精華的學者,是中國歷史開拓性的人物。第一次把教師作為一個偉大的職業區分於「神職」或者「官職」,這一點西方的耶穌等人皆沒有做到,因為他們不是學者,而是神職或者官職。他同時也是第一次把「正直」與「仁愛」這些文明社會構成的基礎思想系統化的人。
孔子當時代表貴族利益,維護周王朝的禮。思想是思想品格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這種光輝已經成為烙在歷史的印記,即使在世界范圍也是耀眼的光輝!
那些把孔子聖明化的人,要麼被誤解引導,要麼不懷好意。比如明朝以後就典型的開始把尊孔成為專制工具,而非尊重他的學問與政見。禮制本基於「仁愛」卻變成了專制的工具。重教育本是為傳播繼承並發揚文化,卻變成了八股文的思想禁錮工具,取其形而去其核,掛其像而泯其意,可謂用心險惡。
❺ 歷史人物孔子的簡介 200字左右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國古代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被後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
孔子畫像(39張)作成《論語》。 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他們的思想並稱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 孔子精通《周易》,據說是《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卷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禮》 《樂》,序 。
❻ 歷史上孔子有名的故事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音樂[[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著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為: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為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路里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台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❼ 了解和整理孔子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不少於300字)
孔子其人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識,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坎坷的政治生涯
孔子終生熱衷於從事政治,有一腔報國之熱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見解,但最高統治者對於他始終是採取一種若即若離、敬而遠之的態度。他真正參與政治的時間只有四年多, 在這四年多的時間里,他幹了不少事,職務提升也很快。但終究因為與當權者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了。此時他已50多歲,迫於形勢,他離開了魯國,開始了被後人稱之為周遊列國的政治游說,14年中,東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險,險些喪命。後雖被魯國迎回,但魯終不用孔子。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 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做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
❽ 孔子這位歷史人物的事跡和取得的成就是什麼
孔子這位歷史人物的事跡: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孔子取得的成就有:
1、創立儒家學說派。
儒家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2、開創全新教育理念。
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主張無分貴賤不分國界,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開創了教育普及的先河。
3、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
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4、創建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5、治史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根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他竭力反對那些狂妄不直的人。
❾ 孔子到底是什麼年代的歷史人物啊
你的嚴謹精神非常值得肯定。中華民族是由56各民族構成的,其中最大的叫漢族,這一內叫法確實應從西容漢開始的。我們都說祖先是黃帝、炎帝,那是4千年前的原始人,黃炎部落生活繁衍在黃河中游,大概河南陝西那一帶,俗稱中原地區,那裡是黃土、沖積扇,易於農耕,因此那裡開發得最早,逐漸壯大,成為華夏族,黃帝不斷地兼並周圍的地方和部落,到大禹時建立了夏朝,中國開始有國家政權了。夏商周時都不能說有漢族,只能說是華夏族。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又統一文字、度量衡等,這樣中原地區的人民文化水平更高了,到西漢時日趨強盛,最終形成漢族,至於周邊的一些少數民族,例如東夷、西戎、北狄、南蠻也在不斷發展,期中靠近中原的少數民族逐漸融入到漢族中來,也有一些保持本民族文化,於是到建國後進行民族鑒別工作,根據一定的衡量標准,確定有55個少數民族,但是,實際上還有一些沒有被認定為民族,但也有一定的本族文化的。
綜上所述,在西漢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說自己是漢族人,只能說是華夏族。網上的一些資料並不一定準確,或者只是一家之言。
❿ 你還知道歷史上有關孔子的其的故事嗎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音樂[[韶]].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晝夜: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著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無聊!" 孔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為: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為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路里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後台嗎?你的朋友多嗎?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