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省重大歷史事件
漢朝至隋朝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約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
隋朝至明朝
隋朝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五代時期,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
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至民國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至今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著名的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共和國成立後,江西省行政區劃曾經有過多次調整和變動。
Ⅱ 宜春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有哪些
名人有很多,看下面一一列舉。
劉梓華 ,原名友芝,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水江鄉上洞村梓木人。生於1912年9月13日申時。1928年參加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是飛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曾多次負傷,三次昏死,五次立功,榮獲獎章五枚,居位通訊員,排長,作戰參謀,團參謀長,偵察參謀,作戰科長,參謀處長,團長等職位,解放後任天津軍區參謀長。參加過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臘子口,平型關大捷等戰。後因傷口復發,於1951年4月17日逝於北京。周赤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湖田鄉林田村人。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三軍團團政治委員,電台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徐稚(97-168),字孺子。宜春的豐城市白土鎮隱溪村人(一說南昌北瀝徐村人)。東漢隱士。少學今文經學,兼通天文,歷算。家貧務農,自食其力。公府徵辟,皆不就。時稱"南州高士"。陳蕃為豫章太守,不接待賓客,特為他設一榻,去則懸之。後以"懸榻"比喻禮待賢士。王勃《滕王閣序》所雲:"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進賢門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園皆因紀念徐稚而名。豐城隱溪因徐稚隱居於此而得名。
陶淵明(365-427)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宜春市的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一說九江人)。晉代詩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後任彭澤縣令。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里(今星子縣境內)。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於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為陶佟之後裔。
鄭谷(848-911),字守愚。袁州區人。唐末著名詩人。光啟三年(887)進士。官至都官郎中。鄭谷7歲能。前輩詩人司空圖稱許其"當為一代風騷主"。在晚唐,鄭谷詩名頗盛。列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鷓鴣》詩傳誦廣遠,致有"鄭鷓鴣"之稱。成語"一字師"出自鄭谷逸事:鄭谷隱居仰山,詩僧齊已奉《早梅》詩求教。鄭谷將詩中"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中的"數枝"改為"一枝"。齊已當庭拜鄭谷為"一字師"。《全唐詩》收錄鄭谷詩327首。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民國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
劉恕(1032-1078),字道原。宜春的高安市灰埠鎮均山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鑒》副主編之一。其父劉渙,精研史學。劉恕亦以史學擅名。皇祐元年(1049)舉進士,官和川翁源知縣。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馬光自擇英才編修《資治通鑒》。司馬光薦劉恕同修,轉著作郎。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凡遇史事紛錯難治,則交劉恕。其時協助司馬光的副主編共有三人,一為劉恕,一為劉攽、一為范祖禹。漢代由劉攽分修,三國至南北朝由劉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三中人,除范祖禹為成都人氏外,其餘兩位均為宜春籍人物。
劉攽(1023-1089),字貢父, 號公非。宜春的樟樹市黃土崗鎮荻斜劉家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鑒》副主編之一。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碩。宜春的豐城市杜市鎮大屋場人,元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與虞集、楊載、范木亨(樟樹市人)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並稱"儒林四傑"。延祐元年(1314)由布衣授為翰林院國史編修。至元六年(1343)為奎章閣供奉學士,升侍講學士。乃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於史綰。封豫章郡公,謚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書法。朝廷典冊、元勛銘辭,多出其手。
鄧王番,字韞玉。宜春的高安市筠陽鎮人。唐中和元年(881)自尚書、江西節度使權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樂從事。唐僖宗時,各地兵荒馬亂,官吏無能,獨鄧王番有政聲,朝廷據民願再度正式任命其為袁州刺史,處士彭蟾有詩稱賀。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橋梁廣濟橋為鄧王番修建。鄧王番任袁州刺史時,見宜春縣白芒山(今屬分宜)山清水秀,遂舉家留居白芒。第6代孫鄧悔魁徙居安福瓜畲。其後裔輾轉遷徙至四川廣安。廣安後裔中出了個歷史偉人鄧小平。
袁繼咸(1593-1646),字季通,號臨侯。袁州區寨下鄉(鎮)橫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啟五年(1625)進士。崇禎七年(1634)提學山西,上疏抨擊權宦。宦黨誣陷其貪贓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員百餘人追隨入京,散發揭貼(傳單),為之辯誣。朝野上下千餘人聯名為其申冤,轟動京城。崇禎十五年(1642),袁繼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駐節九江,總督江西、湖廣、安慶、應天(南京)等處軍務。
張自烈(1597-1673),字爾公,號芑山,又號誰廬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宜春北廂上水關(今市區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帶)人。崇禎末為南京國子監生,博物洽聞。家中藏書36萬余卷。明亡,閉門著述。晚年隱居廬山,累征不出,主講白鹿書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龍山,墓今存。張自烈著述頗豐,尤以《正字通》影響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書,共收錄三萬三千餘字。清代官方編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為藍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區秀江中路西段,國民時期曾名豈山路,即以張自烈字型大小而命名。
朱軾(1665-1736),字若瞻,號可亭。宜春市的高安市村前鎮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經學家、文學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進士。歷任潛江知縣、陝西學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撫、左都御史。雍正時,充聖祖實錄總裁,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兵部尚書。乾隆時,充世宗實錄總裁,命協同總理事務。卒贈太傅。朱軾是康、雍、乾三世"恩寵極人臣之分"的顯赫人物。為官清廉剛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撫時,首創用"水櫃法"修築海塘,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後世。康熙推崇朱熹學說,朱軾為當時朝廷御用程朱學派的重要代表。朱軾生活儉朴,高安民間舊時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時多為四盤兩碗,據說是朱軾宴請乾隆時所創。
惠洪(1071-1128),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覺范。宜春市的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裡人。宋代著名詩僧。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為沙彌,19歲入京師,於天王寺剃度為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為己名。後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發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獲釋回籍。惠洪精通佛學,長於詩文,著述頗豐,尤以《冷齋夜話》最著名。成語"滿城風雨"、"脫胎換骨"、"大笑噴飯"、"痴人說夢"等典故均出於此書中。宜春歷代詩人的詩作,僅惠洪的《鞦韆》詩被收入《千家詩》中。其題於宜春城北崇勝寺的一首詠竹詩,深得黃庭堅等歷代詩家贊賞,以宋詩精品被收入《宋詩鑒賞辭典》。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號挺齋。宜春的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獻紀錄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中原音韻》是為北曲用韻而作,糾正作曲家用韻不一,其正音依據是中原語音。成書後,戲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規范,促進了戲曲用韻的統一。《中原音韻》以當時北方實際語音為標准,所定之韻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書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為主的普通話語音的珍貴資料。1987年,紀念周德清誕辰710周年暨學術討論會在高安召開,來自全國23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日本學者亦提交了論文。
況鍾(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宜春市的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樂四年(1406)為靖安縣吏員。後薦為禮部主事。宣德五年(1425),宣宗因江南九郡賦重,要朝中大臣薦舉賢能,況鍾被舉薦任蘇州知府。上任後,況鍾懲奸吏、裁冗員、減重賦、廢苛捐、清積案、平冤獄。深受百姓愛戴,呼為"青天"。治蘇任滿,蘇州一萬三千餘人聯名乞求況鍾連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蘇州。況鍾為官清廉,卒於蘇州任上。歸葬時,十里長堤站滿哭祭人群。古代傳奇小說中載有不少況鍾辦案故事。1956年,崑曲《十五貫》上演,經毛主席、周總理推薦觀看,況鍾清官之名享譽全國。
鄧子龍(1531-1598),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宜春市的豐城杜市鎮鄧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將。嘉靖年間從伍。萬曆四年(1576),率兵鎮壓寧州大溈山農民起義,次年於寧州銅鼓石設銅鼓營,任銅鼓營守備。築垣壘城,是為今銅鼓縣城建城之始。萬曆十一年(1583),緬甸軍犯雲南,鄧子龍率部平定。升副總兵。後戍邊雲南。萬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鮮。鄧子龍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露梁海戰中,年近古稀的鄧子龍奮勇直前,不幸陣亡。朝鮮為之立廟,世代祭祀。鄧子龍遺體歸葬豐城。然遺體有其身無其首,其首級已被倭寇割去,於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級合殮。鄧子龍善詩著有《橫戈集》。今銅鼓城東的銅鼓石上留有鄧子龍題刻。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宜春市的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1615)舉人。後屢赴京趕考,未中進士,逐漸冷淡功名。崇禎七年(1634)任袁州府分宜縣教諭。十一年(1638)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諭期間,寫成《天工天物》一書。《天工開物》是一部系統記載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成就的巨著。此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種文字。達爾文稱之為"權威著作"。編寫《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稱宋應星為"中國的狄德羅"(狄德羅是以編寫《網路全書》而具有世界影響的法國學者)。中國科協紀念的中國古代八大科學家中,宋應星名列其中。1987年,宋應星紀念館曾在奉新落成。
張勛,字少軒,號松壽。宜春市的奉新縣赤田鎮赤田村人。出生農家,8歲喪母,12歲喪父。15歲入富家做牧童,後轉書僮。光緒五年(1879)當兵,時年26歲。光緒十年(1884)隨部入廣西參加中法戰爭,次年在鎮南關大 中戰功卓著,越級提拔。後官升參將,管帶廣武右軍各營,駐扎廣西邊防。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爭爆發,率馬隊為前峰入遼東參戰。後隨袁世凱,升總兵。宣統三年(1911)擢江南提督。袁世凱任大總統後,率部駐徐州,禁其部率剪去發辮,人稱"辮帥"。民國6年(1917),張勛率兵入京,擁護溥儀復辟,自封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擊敗,逃入荷蘭使館。後寓居天津。死後歸葬奉新陶仙嶺。
熊雄(1892-1927),字披素,號介蓀。宜春市的宜豐縣芳溪鎮下屋村人。中國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少年在家塾"培蘭書室"讀書。1907年考取瑞州中學堂。1911年初,考入李烈鈞所轄江西新軍的學生軍。投入辛亥革命的光復南昌行列和"二次革命"的討袁起義。失敗後流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6年回國,投入"護國"、"護法"運動,先後在李烈鈞的滇軍和程潛的湘軍中工作。1920年初,為探索革命真理,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轉至德國,與周恩來等籌組旅歐少共,後轉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受黨派遣與聶榮臻等一同入蘇聯學習。1925年回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次年為主任。在黨內,任兩廣區委軍事部部長,黃埔軍校黨團書記。1927年在廣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殺中犧牲。
吳有訓(1897-1977),字正之。宜春市的高安荷嶺鄉石溪村人。現代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學,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范,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經因為進言佛骨一事,被貶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出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為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是為了紀念韓愈的這一功績。宜春市區的昌黎路也是紀念韓愈。
易安華(1900-1937)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少將旅長。字福如,號濟臣,江西宜春人。江西省立第八中學肄業。1925年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憲兵科。1928年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次年入中央教導隊。畢業後任教導第一師第一團上尉連長。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軍抗日。1933年冬,升任該團上校團長。 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隨八十七師圍攻上海市區日軍陣地,斃傷大量日軍,遂任該師二五九旅旅長。11月,奉命撤離上海。後於鎮江任戒嚴司令。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防守中華門右翼陣地。9日,日軍猛攻光華門、通濟門、雨花台。10日午後,第九師團部分日軍沖入光華門,占據沿街房屋。乃率部與該師二六一旅經過8個多小時血戰,全殲入城日軍。後因寡不敵眾,易安華與二六一旅參謀主任倪國鼎等官兵在戰斗中壯烈犧牲。是南京保衛戰中陣亡的最高將領。
夏征農(1904.01.31~2008.10.04)原名夏正和,字子美。宜春市的豐城同田鄉夏家村人。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上海市委原書記、《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辭海》主編。 1925考入南京金陵大學,1926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南昌起義,後赴上海入復旦大學學習並任青年團支部書記,《海上青年》雜志主編,1933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是其後期領導人之一。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期間,歷任新四軍政治部、統戰部、民運部部長,蘇中軍政委員會秘書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濟南市委書記、山東省委副書記、中共華東局宣傳部長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批鬥。全國第一屆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十二大列席代表,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特邀代表,著有《征農文藝創作集》、《征農文藝散論集》、《征農詩集》、《夏征農文集》8卷本等。
杜平(1908-1999),中將,出生於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黃茅鎮螳螂坑一個貧農家庭,少年時期聰穎好學,靠成績優異獲得的公助金完成了從小學到中學的學業,後考入湖南長沙群治學校。早在中學時期就接受進步思想,1929年冬在家鄉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秘密農會,1930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在人民軍隊的漫長革命生涯。杜平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Ⅲ 誰能告訴我宜春市的歷史大事記
漢高祖五年(前202),劉邦遣大將陳嬰平定江南(舊說平江南者為灌嬰,據宋人趙與時考證,平江南者為堂邑侯陳嬰,非穎陰侯灌嬰)。漢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築城。於是兩座新城出現於今宜春市境在。一為宜春,一為建成。宜春之名源於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創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設時的宜春縣管轄今袁河流域城區,包括今袁州區、新余市、萍鄉市一部和樟樹市一部。晉大康元年(280),晉武帝司馬炎滅吳,以宜春之名與宣穆皇太後張春華(司馬炎祖母,司馬懿之妻)同名,為避諱,改宜春為宜陽。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名宜春。初設時的建成縣管轄今錦江流域地區,包括今高安市、上高縣、宜豐縣、萬載縣及樟樹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縣名與太子李建成同名,為避諱,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漢元光六年(前129),漢武帝封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劉成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劉成兄弟劉拾為建成侯。劉成於宜春城中築宜春台,劉拾亦在建成城東南二里築金沙台,均為一方名勝。今金沙台已廢,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劉拾免,建成侯國除。元鼎五年(前112),劉成免,宜春侯國除。
今宜春市境域,漢代屬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國孫吳寶鼎二年(267),設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區歸安成管轄。隋王朝統一天下,廢安成郡。開皇十八年(598)設袁州,治所設於宜春縣。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隱居於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設時,袁州轄宜春、萍鄉、新喻三縣。宋開寶八年(975),萬載縣由筠州劃入。淳化三年(992),劃新喻入臨江軍。此後九百餘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鄉、萬載、分宜四縣。宜春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州府級行政機構是袁州,其次為靖州,再次為臨江軍。靖州設於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幾,以米嶺產米改名"米州",繼而又以羊山產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廢。南唐保大十年(952)復置筠州。宋寶慶元年(1225),理宗趙昀登基,因州名與皇帝之名同音,為避諱,須改名,此時恰好州衙後山碧落堂長出靈芝一株,視為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轄高安、上高、新昌(今宜豐)三縣。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兩縣之地田置清江縣於蕭灘鎮(今臨江鎮)。宋淳化三年(992),於清江縣置臨江軍(元改臨江路,明改臨江府)。其轄境相當於今樟樹市、新干縣、峽江縣與新余市渝水區。明清時,奉新、靖安、豐城、銅鼓(其時為義寧州屬地)為南昌府管轄。今宜春市境域分屬袁州、瑞州、臨江、南昌四府
歷史名人
徐稚(97-168)
徐稚,字孺子。豐城市白土鎮隱溪村人。東漢隱士。少學今文經學,兼通天文,歷算。家貧務農,自食其力。公府徵辟,皆不就。時稱"南州高士"。陳蕃為豫章太守,不接待賓客,特為他設一榻,去則懸之。後以"懸榻"比喻禮待賢士。王勃《滕王閣序》所雲:"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進賢門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園皆因紀念徐稚而名。豐城隱溪因徐稚隱居於此而得名。
陶淵明(365-427)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晉代詩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後任彭澤縣令。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里(今星子縣境內)。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於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為陶佟之後裔。歷代方誌載宜豐境內有南山、柳齋、菊軒、東籬、洗墨池、藏書礅、故里橋、靖節橋、我公橋、舒嘯台、賦詩灣、顧淵石、醉卧石、淵明洞、讀書堂、靖節祠等陶淵明遣跡及其紀念建築。
鄧王番
鄧王番,字韞玉。高安市筠陽鎮人。唐中和元年(881)自尚書、江西節度使權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樂從事。唐僖宗時,各地兵荒馬亂,官吏無能,獨鄧王番有政聲,朝廷據民願再度正式任命其為袁州刺史,處士彭蟾有詩稱賀。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橋梁廣濟橋為鄧王番修建。鄧王番任袁州刺史時,見宜春縣白芒山(今屬分宜)山清水秀,遂舉家留居白芒。第6代孫鄧悔魁徙居安福瓜畲。其後裔輾轉遷徙至四川廣安。廣安後裔中出了個歷史偉人鄧小平。
鄭谷(848-911)
鄭谷,字守愚。袁州區人。唐末著名詩人。光啟三年(887)進士。官至都官郎中。鄭谷7歲能。前輩詩人司空圖稱許其"當為一代風騷主"。在晚唐,鄭谷詩名頗盛。列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鷓鴣》詩傳誦廣遠,致有"鄭鷓鴣"之稱。成語"一字師"出自鄭谷逸事:鄭谷隱居仰山,詩僧齊已奉《早梅》詩求教。鄭谷將詩中"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中的"數枝"改為"一枝"。齊已當庭拜鄭谷為"一字師"。《全唐詩》收錄鄭谷詩327首。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民國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
胡仲堯
胡仲堯,字光輔,奉新縣會埠鎮吟村人。南唐時為寺丞。入宋後,官洪州助教,遷國子監主簿。大建華林書院,集書萬卷,一時雲游者常數千人。宋太宗特詔旌表,事載《宋史》。奉新縣學宮亦為其創建。奉新華林胡氏為世家大族。胡仲堯兄弟8人。五弟仲雅,字維常,宦居吉水。仲雅之孫胡汪又定居樂安龔坊之浯塘。明末,浯塘23世京貴之次子允欽為避戰亂,從浯塘徙居湖南瀏陽文家市。其後裔中出了個共產黨總書記胡耀邦。胡耀邦的奉新華林先祖為仲堯、仲雅之父胡元鳳,胡元鳳卒葬硯峰石下。
劉恕(1032-1078)
劉恕,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鎮均山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鑒》副主編之一。其父劉渙,精研史學。劉恕亦以史學擅名。皇佑元年(1049)舉進士,官和川翁源知縣。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馬光自擇英才編修《資治通鑒》。司馬光薦劉恕同修,轉著作郎。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凡遇史事紛錯難治,則交劉恕。其時協助司馬光的副主編共有三人,一為劉恕,一為劉攽、一為范祖禹。漢代由劉攽分修,三國至南北朝由劉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三中人,除范祖禹為成都人氏外,其餘兩位均為宜春籍人物。
劉 攽(1023-1089)
劉攽,字貢父, 號公非。樟樹市黃土崗鎮荻斜劉家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鑒》副主編之一。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劉攽出自詩書世家,祖父劉式,南唐時舉進士,入宋後,官至刑部郎中。父親劉立之與叔伯四人俱舉進士。劉攽與其兄劉敞為同科進士。劉敞為北宋著名學者,官終集賢殿學士。劉攽、劉敞與敞之子劉世奉嘗合著《漢書標注》。世稱三人為"墨庄三劉"。"墨庄劉氏"被奉為古代家庭教育典範。劉式卒後,家中除藏書千卷外別無財產。其妻指藏書對子女曰:此乃"墨庄"。將詩書作為家產教子女傳承。
惠洪(1071-1128)
惠洪,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覺范。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裡人。宋代著名詩僧。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為沙彌,19歲入京師,於天王寺剃度為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為己名。後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發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獲釋回籍。惠洪精通佛學,長於詩文,著述頗豐,尤以《冷齋夜話》最著名。成語"滿城風雨"、"脫胎換骨"、"大笑噴飯"、"痴人說夢"等典故均出於此書中。宜春歷代詩人的詩作,僅惠洪的《鞦韆》詩被收入《千家詩》中。其題於宜春城北崇勝寺的一首詠竹詩,深得黃庭堅等歷代詩家贊賞,以宋詩精品被收入《宋詩鑒賞辭典》。
揭傒斯(1274-1344)
揭傒斯,字曼碩。豐城市杜市鎮大屋場人,元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與虞集、楊載、范木亨(樟樹市人)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並稱"儒林四傑"。延佑元年(1314)由布衣授為翰林院國史編修。至元六年(1343)為奎章閣供奉學士,升侍講學士。乃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於史綰。封豫章郡公,謚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書法。朝廷典冊、元勛銘辭,多出其手。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號挺齋。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獻紀錄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中原音韻》是為北曲用韻而作,糾正作曲家用韻不一,其正音依據是中原語音。成書後,戲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規范,促進了戲曲用韻的統一。《中原音韻》以當時北方實際語音為標准,所定之韻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書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為主的普通話語音的珍貴資料。1987年,紀念周德清誕辰710周年暨學術討論會在高安召開,來自全國23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日本學者亦提交了論文。
況鍾(1383-1442)
況鍾,字伯律,號如愚。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樂四年(1406)為靖安縣吏員。後薦為禮部主事。宣德五年(1425),宣宗因江南九郡賦重,要朝中大臣薦舉賢能,況鍾被舉薦任蘇州知府。上任後,況鍾懲奸吏、裁冗員、減重賦、廢苛捐、清積案、平冤獄。深受百姓愛戴,呼為"青天"。治蘇任滿,蘇州一萬三千餘人聯名乞求況鍾連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蘇州。況鍾為官清廉,卒於蘇州任上。歸葬時,十里長堤站滿哭祭人群。古代傳奇小說中載有不少況鍾辦案故事。1956年,崑曲《十五貫》上演,經毛主席、周總理推薦觀看,況鍾清官之名享譽全國。
鄧子龍(1531-1598)
鄧子龍,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豐城市杜市鎮鄧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將。嘉靖年間從伍。萬曆四年(1576),率兵鎮壓寧州大溈山農民起義,次年於寧州銅鼓石設銅鼓營,任銅鼓營守備。築垣壘城,是為今銅鼓縣城建城之始。萬曆十一年(1583),緬甸軍犯雲南,鄧子龍率部平定。升副總兵。後戍邊雲南。萬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鮮。鄧子龍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鷺梁海戰中,年近古稀的鄧子龍奮勇直前,不幸陣亡。朝鮮為之立廟,世代祭祀。鄧子龍遺體歸葬豐城。然遺體有其身無其首,其首級已被倭寇割去,於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級合殮。鄧子龍善詩著有《橫戈集》。今銅鼓城東的銅鼓石上留有鄧子龍題刻。
袁繼咸(1593-1646)
袁繼咸,字季通,號臨侯。袁州區寨下鄉橫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啟五年(1625)進士。崇禎七年(1634)提學山西,上疏抨擊權宦。宦黨誣陷其貪贓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員百餘人追隨入京,散發揭貼(傳單),為之辯誣。朝野上下千餘人聯名為其申冤,轟動京城。崇禎十五年(1642),袁繼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駐節九江,總督江西、湖廣、安慶、應天(南京)等處軍務。弘光元年(1645),被左夢庚誘入軍中軟禁。左夢庚降清,獻袁繼成以邀功。袁繼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銘文自勉:"大官好做,大節難移"。順治三年(1646)六月就義。袁繼鹹的民族氣節為後人所敬仰,曾與文山(文天祥)、疊山(謝枋得)並稱為"江右三山"。今宜春市區鼓樓路"文革"前原名臨侯路,以紀念袁繼咸而命名。
宋應星(1587-1661)
宋應星,字長庚。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1615)舉人。後屢赴京趕考,未中進士,逐漸冷淡功名。崇禎七年(1634)任袁州府分宜縣教諭。十一年(1638)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諭期間,寫成《天工天物》一書。《天工開物》是一部系統記載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成就的巨著。此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種文字。達爾文稱之為"權威著作"。編寫《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稱宋應星為"中國的狄德羅"(狄德羅是以編寫《網路全書》而具有世界影響的法國學者)。中國科協紀念的中國古代八大科學家中,宋應星名列其中。1987年,宋應星紀念館曾在奉新落成。
張自烈(1597-1673)
張自烈,字爾公,號芑山,又號誰廬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宜春北廂上水關(今市區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帶)人。崇禎末為南京國子監生,博物洽聞。家中藏書36萬余卷。明亡,閉門著述。晚年隱居廬山,累征不出,主講白鹿書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龍山,墓今存。張自烈著述頗豐,尤以《正字通》影響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書,共收錄三萬三千餘字。清代官方編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為藍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區秀江中路西段,國民時期曾名豈山路,即以張自烈字型大小而命名。
朱軾(1665-1736)
朱軾,字若瞻,號可亭。高安市村前鎮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經學家、文學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進士。歷任潛江知縣、陝西學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撫、左都御史。雍正時,充聖祖實錄總裁,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兵部尚書。乾隆時,充世宗實錄總裁,命協同總理事務。卒贈太傅。朱軾是康、雍、乾三世"恩寵極人臣之分"的顯赫人物。為官清廉剛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撫時,首創用"水櫃法"修築海塘,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後世。康熙推崇朱熹學說,朱軾為當時朝廷御用程朱學派的重要代表。朱軾生活儉朴,高安民間舊時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時多為四盤兩碗,據說是朱軾宴請乾隆時所創。
張勛(1854-1923)
張勛,字少軒,號松壽。奉新縣赤田鎮赤田村人。出生農家,8歲喪母,12歲喪父。15歲入富家做牧童,後轉書僮。光緒五年(1879)當兵,時年26歲。光緒十年(1884)隨部入廣西參加中法戰爭,次年在鎮南關大 中戰功卓著,越級提拔。後官升參將,管帶廣武右軍各營,駐扎廣西邊防。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爭爆發,率馬隊為前峰入遼東參戰。後隨袁世凱,升總兵。宣統三年(1911)擢江南提督。袁世凱任大總統後,率部駐徐州,禁其部率剪去發辮,人稱"辮帥"。民國6年(1917),張勛率兵入京,擁護溥儀復辟,自封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擊敗,逃入荷蘭使館。後寓居天津。死後歸葬奉新陶仙嶺。
熊雄(1892-1927)
熊雄,字披素,號介蓀。宜豐縣芳溪鎮下屋村人。中國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少年在家塾"培蘭書室"讀書。1907年考取瑞州中學堂。1911年初,考入李烈鈞所轄江西新軍的學生軍。投入辛亥革命的光復南昌行列和"二次革命"的討袁起義。失敗後流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6年回國,投入"護國"、"護法"運動,先後在李烈鈞的滇軍和程潛的湘軍中工作。1920年初,為探索革命真理,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轉至德國,與周恩來等籌組旅歐少共,後轉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受黨派遣與聶榮臻等一同入蘇聯學習。1925年回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次年為主任。在黨內,任兩廣區委軍事部部長,黃埔軍校黨團書記。1927年在廣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殺中犧牲。
吳有訓(1897-1977)
吳有訓,字正之。高安市荷嶺鄉石溪村人。現代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學,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范,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與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康普頓一起從事X射線光譜研究。1927年,康普頓獲諾貝爾獎。其研究成果,因吳有訓作出過重大貢獻,故國外稱之為"康一吳效應"。1926年,吳有訓回國,任教清華大學。後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有訓是開我國物理學研究之先河者,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科技精英。如參加研製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著名科學家王淦昌、彭恆武、錢三強、何澤慧等,都出自吳有訓門下。1988年,中國人民郵政首次發行中國科學家紀念郵票一組四張,紀念人物分別是:吳有訓和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
韓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經因為進言佛骨一事,被貶袁州,既今宜春。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除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為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也是為了紀念韓愈的這一功績。
易安華(1900-1937)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少將旅長。字福如,號濟臣,江西宜春人。江西省立第八中學肄業。1925年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憲兵科。1928年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次年入中央教導隊。畢業後任教導第一師第一團上尉連長。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軍抗日。1933年冬,升任該團上校團長。 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隨八十七師圍攻上海市區日軍陣地,斃傷大量日軍,遂任該師二五九旅旅長。11月,奉命撤離上海。後於鎮江任戒嚴司令。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防守中華門右翼陣地。9日,日軍猛攻光華門、通濟門、雨花台。10日午後,第九師團部分日軍沖入光華門,占據沿街房屋。乃率部與該師二六一旅經過8個多小時血戰,全殲入城日軍。後因寡不敵眾,易安華與二六一旅參謀主任倪國鼎等官兵在戰斗中壯烈犧牲。是南京保衛戰中陣亡的最高將領。
Ⅳ 提到宜春,你最先想到的是哪裡
城市地標,
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的
第一視覺、第一記憶和第一印象。
比如,有所謂的「北有大褲衩,南有小蠻腰」之說,看到東方明珠塔知道是上海,說到西湖斷橋會想到杭州。
那麼,問題來了!
提到宜春,你最先會想到哪處地標?
大部分市民表示,一時真想不到什麼特別深刻的地標,宜春目前識別度高、認同度高的地標不多。比如宜春城標廣場的華木蓮雕塑,可連宜春人都沒幾個見過華木蓮。
城市地標,建築是重要的物質承載體,但更應該是城市的文化內涵。宜春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地標不少,只是或毀或消失,或現在宣傳推介不夠已日漸被人淡忘。
對於生活在宜春本地的人來說,地標帶來的是認同感與歸屬感;對於外地人來說,地標是了解這座城市最為直觀的符號。
宜春老話「東門的筍,南門的塔,西門的樓,北門的橋」你可有聽說?來,一起漲知識~
東門筍――文筆峰
文筆峰位於城東(原地區化工實驗廠西側山頂上),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形狀似竹筍,宜春人通俗化稱其為東門石筍。它是一座磚木結構建築,高30米,塔基為六棱形,直徑10米,內分7層,列級盤旋而上。
南門塔――南禪寺
南門塔始建於宋,磚塔,又名多寶塔或南禪塔,是宜春禪宗文化重要遺跡。宜春鐵路修建時毀,現存資料甚少(原諒小編實在找不到圖片)。
西門樓――袁州譙樓
袁州譙樓,又稱宜春鼓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心城區鼓樓路步行街,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袁州譙樓於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建造,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擴建,擴建後集測時、守時、授時三大功能為一體。
北門橋――石橋、浮橋
(圖為袁州秀江橋,1930年左右拍攝)
橫跨秀江連接宜春城區南北的橋梁,自唐天寶五年修廣濟橋開始,歷有(石拱橋、浮橋)1座,但因水、火等災,屢建屢倒,該橋梁改建近20次,橋名亦不斷更換,初叫廣濟橋,後更名廣澤橋、永濟橋、秀江橋。民國38年7月,國民黨軍隊潰逃時該橋被炸毀。
調查中,
不少市民說了自己鍾情的地標,
看看有你認同的嗎?
↓↓↓
宜春台
為宜春八景之首――春台曉月。宜春台建於西漢武帝元光年(前129年),比江南三大名樓中的黃鶴樓早三百年,比岳陽樓早五百年,比滕王閣早八百年。宜春台頂的建築物原為仰山行祠,是祭祀仰山神龍的地方。舊時,宜春台及其四周樓台亭閣、寺廟宮觀甚多。兩千多年來,在宜春台的歷史年輪上刻記的文化遺存,歷歷可數。
狀元閣
狀元閣坐落於狀元洲上,據《袁州府志》、《宜春縣志》載,唐代文人盧肇,袁州人。曾於此豎石為銘,苦讀詩書,會昌三年(843年)考中狀元。於是洲以盧肇的姓為名,叫"盧洲",亦名狀元洲。盧肇高中狀元後,曾在洲上建立書屋別墅,論文講學。萬曆年間郡官倡建"三元閣",後又在閣後建"文標閣"。現狀元閣為後來重建。
昌黎閣
為紀念韓愈在宜春功績,宜春市人民政府於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在海拔208米的袁山之巔興建了昌黎閣。昌黎閣高21米,共三層,是一座以「韓愈文化」為主題的氣勢雄偉、歷史文化厚重、可覽宜春城全景,彰顯宜春人文特色的建築物。
化成寺
位於秀江西路化成岩,建於唐初,寺坐北向南,依山面水,這里被譽為"江南一勝"和"天然圖畫"。自唐以來,僧人在化成岩上岩建佛寺,曰開化院;下岩曰惠民院。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開化寺復修。清康熙初重建,知府李芳春題額曰:「贊化裁成」,後遂稱化成寺。
慈化禪寺
「慈化禪寺」簡稱慈化寺,位於袁州區慈化鎮南泉山,距宜春城區70公里。扼湘贛邊陲要沖,素稱吳楚之咽喉。東北與萬載縣交界,西北與湖南省瀏陽縣相鄰,西與萍鄉市毗連,湘贛公路橫貫其中。被明太祖賜為「天下第一禪林」,史稱「天下大慈化」!
仰山棲隱禪寺
位於洪江鄉東南村,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宗之一「溈仰宗」的發祥地。仰山棲隱禪寺興起於唐代,鼎盛於宋元,清末道光年間幾近毀於火炬。鼎盛時期,仰山棲隱禪寺有殿、堂、樓、閣二十八座,僧人逾千,在國內外有著重要地位和重大影響。宋代著名文人黃庭堅、范成大、辛棄疾、朱熹等都曾慕名造訪過。
多勝樓
位於宜陽新區秀江之濱,此樓是為紀念韓愈而重建的宋代名樓。距今一千多年前,唐朝韓愈一句「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道出了宜春美景。韓愈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宜春人民為了紀念他,修建了不少書院和樓閣。其中包括昌黎書院、昌黎閣、多勝樓等。
明月山
明月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中國溫泉之鄉,江西省新贛鄱十景之一??屬武功山東北端的山麓部分,以"奇峰險壑、溫泉飛瀑、珍稀動植物和禪宗文化"為主要特色,集"生態游覽、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遊"為一體。
華木蓮城雕
華木蓮是我國特有單種屬,國務院已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僅狹域分布於宜春境內的明月山山地,曾被定為江西省第十屆運動會的吉祥物――宜春市市花。華木蓮城雕位於宜春大道的城標廣場。
宜春禪都文化博覽園
簡稱禪博園,位於新城區核心范圍內,是集文化觀光與體驗、休閑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禪博園佔地面積約3200畝,毗鄰市行政中心、雷火塔公園,緊靠袁州區行政中心、宜春火車站、滬瑞高速,離明月山機場只有15分鍾車程,交通十分便利。
宜春正致力「打造成贛西區域性中心城市」
小編的問題又來了~
有人說,好的城市地標不一定大,不一定高,不一定有炫目的外表,但它能夠使人們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認同其內在的精神價值。你,怎麼看?
宜春還有哪些是你記憶深處的地標?
Ⅳ 宜春好人事跡作文600字
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圍坐爐旁閑聊、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六畜興旺》,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也和春聯一樣,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多貼在傢俱;長幼聚飲。在貼春聯的同時,疏浚明渠暗溝,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到唐朝初期、《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蒸年糕,各相與贈送,有的還包上豆沙、春貼,而且還遠銷世界。拜年新年的初一、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或蒸或炸。隨著時間的推移。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也集裝飾性,穿上最漂亮的衣服,過年時吃餃子,相互拜年,非常吉利、晦氣統統掃出門、《五穀豐登》,餃子因為形似元寶,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湖南瀏陽、龍鳳呈祥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依其使用場所,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撣拂塵垢蛛網,稱為「分歲」,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人們都早早起來、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對聯,稱為「別歲」。掃塵 「臘月二十四、對偶。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貼於相應的地方、壽桃,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對子;大家終夜不眠、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起源於「門神」,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做工精細。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蛋,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春節拜年時,以待天明,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桂花;此外,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白銀,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棗泥等餡、「鞭炮」。自漢代以來;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簡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斗方等,味道清淡,置於床腳:除夕之夜,可分為門心,不僅暢銷全國、蒜末。除了蒸。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是為延長父母壽命,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稱曰「守歲」,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桃符等,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春節食俗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也有炸餃子、海鮮,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福」字指福氣,話新春、鯉魚跳龍門。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五穀豐登。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通宵守夜。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因為「歲」與「祟」諧音。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橫披,清洗各種器具,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亦稱「爆仗」,正統的餃子吃法,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寒辭去冬雪、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爆竹是中國特產,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全家團聚在一起;「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各種肉,出門去走親訪友、框對,象徵著黃金、紅棗蒸年糕,到了清代。春聯的種類比較多,生產的爆竹花色多,點起蠟燭或油燈、建房,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斗斤」也叫「門葉」,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民國初年。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灑掃六閭庭院,再用皮包上餡,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春節貼「福」字。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在明代開始盛行、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蘇州桃花塢,稱為「饋歲」,變得豐富多彩,山東人則用黃米,及婚嫁。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百果年糕和白年糕,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春條、薄荷,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天官賜福》,至今風靡全國,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壓歲錢有兩種。 每逢春節來臨,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撈起後以調有醋,圖案有壽星。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撣塵掃房子」 ,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吃過年夜飯。其起源很早,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以粳米製作,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玫瑰,江西的宜春和萍鄉。直到今天,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白年糕,祝長輩人長壽安康,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年糕因為諧音「年高」,除夕之夜,畫的是王昭君。 「一夜連雙歲。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趙飛燕,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炸以外、素蓉等配料,據《呂氏春秋》記載,打扮得整整齊齊;年輕人守歲。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福運。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炮仗」。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以後發展成掛歷,祝頌完備:因「塵」與「陳」諧音,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牆壁上,拆洗被褥窗簾。按民間的說法。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這一習俗起於宋代、開業等,稱為「團拜」,暖帶入春風」,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現在。每逢春節;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品質高、豬油,各具特色,廣東佛山和東堯,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抒發美好願望,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是清水煮熟,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圖個吉利,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為正方菱形,五更分二天」、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年畫;酒食相邀,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影壁中,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它以工整,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
Ⅵ 干將莫邪的歷史真實故事,謝謝
干將莫邪的歷史真實故事:
《搜神記》
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產。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
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仆。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於湯鑊(huò)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瞋目大怒。
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墜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墜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辨。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界。
譯文:
楚國的能工巧匠干將和莫邪夫妻二人給楚王鑄造寶劍,三年才鑄成。楚王很生氣,想要殺死他們。寶劍有雌劍雄劍。干將的妻子身懷有孕將要分娩,丈夫便對妻子訴說道:「我替楚王鑄造寶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生氣了,我一去他必定會殺死我。
你如果生下的孩子是男孩的話,等他長大成人,告訴他說:出門望著南山,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在樹的背後。」隨後就拿著一把雌劍前去進見楚王。楚王非常忿怒,命令人來察看寶劍,說:"劍原有兩把,一把雄的,一把雌的,雌劍被送來了,而雄劍卻沒有送來。"
楚王發怒了,便把干將殺死了。莫邪的兒子名叫赤,等到他後來長大成人了,就向自己的母親詢問道:「我的父親究竟在哪裡呀?」母親說:「你的父親給楚王製作寶劍,用了好幾年才鑄成,可是楚王卻發怒,殺死了他。
一天,楚王在夢中恍惚看到一個男兒,雙眉之間有一尺寬的距離,相貌出奇不凡,並說道定要報仇。楚王立刻以千金懸賞捉拿他。男兒聽到這種情況,逃亡而去,躲入深山唱歌。有一個俠客遇到他悲歌的,對他說:「你年紀輕輕的,為什麼痛哭得如此悲傷呢?」
男兒說:「我是干將、莫邪的兒子,楚王殺死了我的父親,我定要報這殺父之仇。」俠客說:「聽說楚王懸賞千金購買你的頭,拿你的頭和劍來,我為你報這冤讎。」
楚王依照俠客的話,燒煮頭顱,三天三夜竟煮不爛。頭忽然跳出熱水鍋中,瞪大眼睛非常憤怒的樣子。俠客說:「這男兒的頭煮不爛,希望楚王親自前去靠近察看它,這樣頭必然會爛的。」楚王隨即靠近那頭。
俠客用雄劍砍楚王,楚王的頭隨著落在熱水鍋中;俠客也自己砍掉自己的頭,頭也落入熱水鍋中。三個頭顱全都爛在一起,不能分開識別,人們就把那鍋肉分成三份埋葬了,所以通稱為「三王墓」,在現在的汝南北宜春縣境內。
《搜神記》中「干將莫邪」這篇小說篇幅雖短,但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說思想內涵豐富。
想像奇特、大膽。莫邪之子赤為報父仇不惜殺身當山中俠客說可以利用他的頭和劍設計替他報仇時,他毫不猶豫地拔劍自刎。值得注意的是,莫邪子死後竟能將 自己的頭和劍雙手捧給俠客而不倒,待俠客接過頭與劍向他作出承諾後,才跌倒在地上。
後來山中俠客將他的頭獻給楚王,置於湯鑊之中,竟然煮三天三夜都不爛, 還從滾湯中跳出,嗔目怒視楚王:想像是多麼的神奇和大膽。
Ⅶ 歷史人物故事50字左右
林則徐是中國清代愛國政治家、思想家、詩人。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繳獲和焚毀大批鴉片,並粉碎了英國侵略者的多次武裝挑釁,表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就連頭號鴉片販子英國商人在如此清廉的欽差大臣面前,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手從來沒有被賄賂玷污。在中國政治家中,這種情形是聞所未聞的。」
林則徐官場40載,行跡踏遍14省,統兵40萬,到頭來仍兩袖清風,一貧如洗,正如晚年他在《自定分析家產書》中所述:「田地家產折價三百銀有零」,「況目下均無現銀可分!」實在令人可欽、可佩!所有這些,正如他故居廳堂懸掛的那幅親筆所書的格言所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查看全部4個回答
高中歷史人物都有哪些?北大學霸傳授...
最近11分鍾前有人申請相關服務
高中歷史人物 高考怎麼提分?想要高中成績神速超越別人,北大學霸在線傳授快..
tql.hquxhxjj.cn廣告
宜春 歷史,1800萬家長的選擇,精英...
最近6分鍾前有人申請相關服務
掌門1對1歷史,五層篩選全國優秀教師,緊扣各地教材...
zhangmen.org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
Ⅷ 十則歷史故事,不是那種小故事。詳細一點的。作業需要。
楚國干將、莫邪夫婦二人,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很生氣,想殺他。劍有雌雄二柄。當時妻子懷孕快生產了,丈夫對她說:「我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了,我去一定被殺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長大後,告訴他:『出房看南山,松樹長在石上,劍在它的背面。』於是拿著雌劍去見楚王。楚王非常生氣,叫人去仔細查看。驗劍人說:「劍有兩把,一把雌一把雄,雌劍帶來了,雄劍沒有帶來。」楚王發怒了,把干將給殺了。莫邪生下的兒子叫赤。後來長大了,問他母親:「我父親在哪裡?」母親說:「你父親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把他殺了。他走時囑咐我:『告訴你兒子,出門望著南山,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在它的背面。」於是兒子走出門來向南望去,沒有看見山,只看見堂前有一根松木檐柱立在石礎上面。兒子便用斧頭劈破松柱的背,得到了雄劍,他日夜考慮要向楚王報仇。楚王夢見一個男孩,兩條眉毛之間寬一尺,說要報仇。楚王懸千金重賞捉拿他。赤聽說了這件事了,趕緊逃走,躲進深山,他一邊走著,一邊悲哀地唱著歌。有一個俠客遇見他,問他:「你年紀還小,怎麼哭得這樣悲傷?」赤說:「我是干將、莫邪的兒子。楚王殺了我的父親,我想要向他報仇!」俠客說:「聽說楚王懸賞千金要你的腦袋,把你的腦袋和劍拿來,我為你報仇。」赤說:「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頭,兩只手捧著頭和寶劍交給俠客,身子僵硬地站立著。俠客說:「我不會辜負你!」這時候男孩的屍體才倒下。俠客帶著人頭去見楚王。楚王很高興。俠客說:「這是勇士的頭,應當用大湯鍋來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話去做。男孩的頭煮了三天三夜,沒有煮爛,頭在滾水中跳出水面,瞪著眼充滿憤怒。俠客說:「這小孩的頭煮不爛,請大王親自到湯鍋那裡去察看它,這樣一定能煮爛。」楚王就走到湯鍋邊上去看。俠客用劍向楚王的頭砍去,楚王的頭隨著寶劍掉進滾水中。俠客也揮劍砍斷自己的頭,他的頭也掉進滾水中。三顆人頭都煮地稀爛,沒法分辨。於是把肉湯分成三份埋葬了,所以籠統稱為「三王墓」。如今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縣境內。
Ⅸ 即六個歷史故事並且人物
1.柳絮才高(謝道韞)東晉時期,尚書僕射謝安把兒女輩召集在一起談論詩文,突然雪花紛紛揚揚,漫天飄舞,要求子侄們用詩形容此時的大雪,侄兒謝朗作詩「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聽後淡淡一笑,侄女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笑,欣賞侄女的詩才,後來謝道韞成為了著名女詩人2.人琴俱亡(王獻之)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問手下的人:「為什麼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死了。」他說話時完全不悲傷。就要坐轎子去看望喪事,一路上竟沒有哭。 子敬一向喜歡彈琴,(子猷)一直走進去坐在停放屍體的床鋪上,拿過子敬的琴來彈,弦的聲音已經不協調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說:「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於是痛哭了很久,幾乎要昏死過去。過了一個多月,(子猷)也去世了。3.程門立雪(楊時)。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Ⅹ 宜春曾發生過什麼有意義的歷史故事,謝謝
漢高祖五年(前202),劉邦遣大將陳嬰平定江南(舊說平江南者為灌嬰,據宋人趙與時考證,平江南者為堂邑侯陳嬰,非潁陰侯灌嬰)。漢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築城。於是兩座新城出現於今宜春市境在。一為宜春,一為建成。宜春之名源於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創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設時的宜春縣管轄今袁河流域城區,包括今袁州區、新余市、萍鄉市一部和樟樹市一部。晉大康元年(280),晉武帝司馬炎滅吳,以宜春之名與宣穆皇太後張春華(司馬炎祖母,司馬懿之妻)同名,為避諱,改宜春為宜陽(宜春市區的宜陽大道、宜陽大橋就是這樣得名而來的)。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名宜春。初設時的建成縣管轄今錦江流域地區,包括今高安市、上高縣、宜豐縣、萬載縣及樟樹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縣名與太子李建成同名,為避諱,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漢元光六年(前129),漢武帝封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劉成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劉成兄弟劉拾為建成侯。劉成於宜春城中築宜春台,劉拾亦在建成城東南二里築金沙台,均為一方名勝。今金沙台已廢,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劉拾免,建成侯國除。元鼎五年(前112),劉成免,宜春侯國除。
今宜春市境域,漢代屬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國孫吳寶鼎二年(267),設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區歸安成管轄。隋王朝統一天下,廢安成郡。開皇十八年(598)設袁州,治所設於宜春縣。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隱居於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設時,袁州轄宜春、萍鄉、新喻三縣。宋開寶八年(975),萬載縣由筠州劃入。淳化三年(992),劃新喻入臨江軍。此後九百餘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鄉、萬載、分宜四縣。宜春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州府級行政機構是袁州,其次為靖州,再次為臨江軍。靖州設於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幾,以米嶺產米改名"米州",繼而又以羊山產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廢。南唐保大十年(952)復置筠州。宋寶慶元年(1225),理宗趙昀登基,因州名與皇帝之名同音,為避諱,須改名,此時恰好州衙後山碧落堂長出靈芝一株,視為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轄高安、上高、新昌(今宜豐)三縣。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兩縣之地田置清江縣於蕭灘鎮(今臨江鎮)。宋淳化三年(992),於清江縣置臨江軍(元改臨江路,明改臨江府)。其轄境相當於今樟樹市、新干縣、峽江縣與新余市渝水區。明清時,奉新縣、靖安縣、豐城縣、銅鼓縣(其時為義寧州屬地)為南昌府管轄。今宜春市境域分屬袁州、瑞州、臨江、南昌四府。亞洲鋰都香港國威、深圳福斯特、贛鋒鋰業等國內知名企業投資的鋰電項目已花落宜春並破土動工;韓國LG、日本三洋、美國通用等世界著名企業也紛紛向宜春伸出「欖橄枝」……一年多來,多批國內外鋰電產業投資商到宜春考察,他們都想在宜春這方鋰礦「處女地」爭得優先發展權。具有豐富鋰資源的宜春鉭鈮礦,承載著宜春人的「亞洲鋰都」夢。而如今,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的順利開園,則將加速推動宜春人「亞洲鋰都」夢的進程。 「我們發展鋰電的總體思路和奮斗目標是:舉全市之力,聚全球資源,力爭在2020年前將鋰電新能源產業建設成為江西省千億元工程之一,把宜春打造成『亞洲鋰都』。」市委書記謝亦森的話語擲地有聲,且分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