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周起渭的歷史故事全部
周起渭(1665~1714),清初著名學者、詩人。字漁璜。號桐野,貴陽青岩騎龍人。周幼年即工詩。其詩以「奇」、「新」著稱。15歲時,以《燈花詩》嶄露才華,傳誦一時。在京城時,以《萬佛寺大鍾歌》一舉成名。與史申義有「兩詩人」之目。充浙江鄉試正考官。洊升詹事府詹事。時姜宸英、湯右曾、顧圖河等以詩古文辭頗負盛名,起渭相與角逐。起渭為詩,上自建安,下逮竟陵,無不研究,而尤肆力於蘇軾、元好問、高啟諸家。
人物生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24歲,參加鄉試,中解元(第一名),被聘參予編修《貴州通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31歲,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四十一年(1702年)供職翰林院,參予增修《皇輿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鄉試正考官,回京後任詹事府贊善,掌管侍從諫議等事。五十一年(1712年)擢侍讀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翌年晉詹事府詹事,參予編修《康熙字典》,任纂修官,名列第三。是年,奉命祭祀禹陵和明孝陵,並就地閱視江蘇、浙江兩省。
文學成就:周起渭一生成就在於詩歌創作。著有詩集四集,初名《回青山房詩集》,後名《稼雨軒詩集》、《燕山塵土集》,字名《桐野詩集》,收錄詩作數百首。幾度刊刻傳世。初刻於京都,稱「北本」,再刻於蘇州,稱「南本」,三刻於貴陽謝廷薰,四刻於獨山莫友芝。其詩不集積習,自辟蹊徑,講求神韻,主張「於詩不多作,不苟作」,「不名一家」,歸於抒寫性情。被稱為清初傑出詩人。《清史稿》評價其「詩才雋逸,尤致力於蘇軾、元好問、高啟諸家。貴州自明始隸版圖,清詩人以起渭為冠」。
❷ 歷史故事的全集
這個哪能有全集。
❸ 解釋歷史故事
生死一知復己,存亡兩婦人制」——一知己,蕭何也,即後人所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於蕭何的推薦,韓信被拜為大將軍,也由於蕭何的計謀,韓信又慘遭殺害。
「兩婦人」
韓信少時,窮的常常挨餓,漂母憐而飯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後又死於呂後之手。此聯僅用寥寥十個字,就概括了韓信的一生,可見我們漢語富有何等的表現力!
❹ 關於相互理解的歷史故事
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就是負荊請罪的故事!
❺ 關於和字的歷史故事
字:文字,知識……歷史:過去,古老,陳舊……
❻ 藝妓回憶錄講了個什麼故事
在日本抄的一個小小的漁村襲里,千代子出生在一個很清貧的家庭中,她和她的姐姐左津在貧窮中卻也過著很快樂的童年生活。不過,千代子繼承了母親獨特的眼睛——一種半透明的灰色眼珠。
這可是在日本絕對看不到的眼睛顏色,於是就註定了她和別人的不同,但也就是這雙美麗獨特的眼鏡,為千代子日後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礎。
在千代子小的時候,她並不明白這些,她只是天真地認為那是有人在她的眼睛上挖了洞,把裡面所有的墨水都抽幹了,所以她有點不開心。
(6)解釋合同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有時候我穿過公園大道時,也突然會有種奇特的感覺,似乎周圍的一切都那麼陌生。黃色計程車穩穩前行,按著喇叭,挎著手提包的婦女看到一個矮小的日本老婦,穿著和服站在街角,臉上也會顯出好奇之色。
但說回來,如果我回到養老町,難道就不會感到陌生嗎?若不是田中先生把我帶離醉屋,小小年紀的我,從不相信生活會是一場搏擊。
但如今我知道,我們的世界潮漲潮落,並無恆常。無論是怎樣的奮斗和成功,無論何等的痛苦和磨礪,都會很快滲入浪濤中,就像水墨顏料潑灑在紙上。
❼ 解釋 「符合」 「合同」「解手」及其蘊含的歷史信息
「符合」的由來:在古代,帶兵的將軍一定要有兩樣東西,一個就是他的大將軍印,還有一個就是兵符。兵符是一個雕刻成老虎或者其他野獸形狀的東西,從當中起一剖兩半,帶兵的人拿一半,做決策指揮的人拿另一半,要調兵的時候就拿著這一半去到軍中,把那一半拿過來對一下,這個東西就叫做符。這兩片符如果對上了,就叫什麼呢?叫做「符合」——我們現在「符合」這個詞就是從這兒來的。
「合同」最早的時候被稱作「書契」。《周易》記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對人易之以書契。」「書」是文字,「契」是將文字刻在木板上。這種木板一分為二,稱為左契和右契,以此作為憑證。「書契」就是契約。周代的合同還有種種稱謂:「質劑」,長的書契稱「質」,購買牛馬時所用,短的書契稱「劑」,購買兵器以及珍異之物時所用;「傅別」,「傅」指用文字來形成約束力,「別」是分為兩半,每人各持一半;「分支」,將書契分為二支。「判」就是將分為兩半的書契合二為一,只有這樣才能夠看清楚契約的本來面目。代詞彙中的判案、審判、判斷、批判等等都是由此而來。「合同」即合為同一件書契,這是「合同」一詞的本義。今天簽訂的各種合同都是在紙張上,在古代卻是實物。由此看來,古今意義上的合同已不可同日而語。
可從字面意思對「合同」一詞的由來進行解釋:將各方的意見集「合」起來進行協商,若達成一致,都「同」意了,由此形成「合同」,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出現。
解手」一詞早在元代就已出現。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中說:「敘了些寒溫,魏生起身去解手。對「解手」一詞的釋義,則可追溯到先秦。《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知「解」是排解的意思。「排」、「釋」、「解」都與排解同義。排泄大小便的意義就是從「排解」義引申來的。「解」的這一意義漢代文獻中已見使用。如東漢王充《論衡·寒溫》:「人中於寒,飲葯行解,所苦稍衰。」這是說人身體受寒後吃葯排便,痛苦就會緩解。後世一直沿用。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四《食牛報》:「昔年疾傷寒,旬餘不解。」這是說十多天排不出大便。元無名氏《盆兒鬼》雜劇第三折:「俺可要起來小解了。」《清平山堂話本·戒指兒記》:「小僧前日腹壞,至今未好,借解(廁所) 解。」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沈從文《會明》:「遇到半夜醒來,出帳篷解溲。」由此可知,語言中先有排便義的「解」至元代又有了「解手」的說法。那麼「解」的後面因何又綴上了一個「手」呢? 漢語詞彙有強烈的雙音化要求,而「解」是個單音詞,稱說不便,需要雙音化。解溲的「溲」 字讀音與「手」字相似,而民間又有稱「解溲」為「凈手」之說的,如《全元散曲·紅綉鞋》:「這事怎干休,唬得我摸盆兒推凈手。」《水滸傳》第三十四回:「武松站住道:『我要凈手則個。』」 「解手」一詞以其通俗、簡潔、符合雙音化口語的要求,於是,「解手」一詞作為口頭語言便被廣為使用。
希望能幫到你!
❽ 有關合作的歷史故事。
兩次國共合作,一致抗擊日本侵略者。
❾ 有解釋有道理的歷史故事
要不就講個唐太宗與魏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故事吧;
或者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這兩個故事還挺有教育意義的,施政者與百姓間的關系,千古亦然。具體內容網上都可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