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鹽的來歷
中國也是鹽井的發明地,「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版記述:天生者稱權鹵,煮成者叫鹽。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的時期開始煮鹽。
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20世紀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1)井鹽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吃鹽的好處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4.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5.具有清火解毒、涼血滋腎、通便的功效
㈡ 自貢 鹽 歷史
追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自貢便有了井鹽的開采生產歷史。
自貢的第一次騰飛,受惠於清咸同時期的「川鹽濟楚」。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佔領南京,淮鹽至湖南、湖北的水運道路被阻斷,這不僅使清政府在楚岸的大量鹽稅化為烏有,而且千百萬人民「淡食甚苦」。清政府被逼無奈,允許「川鹽濟楚」。樊籬一經撤除,自貢生產的井鹽如出閘的洪水飛瀉兩湖,遠銷湘、鄂、滇、黔等省150餘州縣。
按道光三十年(1850年)核定章程,水引一張計捆巴鹽8千斤,花鹽1萬斤,每月入楚川鹽九百引,按巴鹽、花鹽各半計算,即為800萬斤左右,年銷量在1億斤左右。
到同治二年(1863年),湖北全境皆食川鹽,湖南省之岳州、常德、灃州等府州屬地,直至省城都是川鹽銷地。同治八年、九年(1869年、1870年),川鹽在湖北省年銷量已經超過1.2億斤。川鹽大量銷售,基本解決了湖廣人民淡食之憂。
自貢於1939年9月在分屬富順縣和榮縣的兩個鹽場基礎上直接建市,沿海鹽區相繼淪陷,為保證食鹽的軍需民用,國民政府決定再次「川鹽濟楚」。
(2)井鹽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燊海井鑿成於1835年,深1001.42米,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1000米深井。至今仍保留著19世紀初的布局和風貌,是一處典型的清代井鹽生產現場。
其主要生產天然氣和黑鹵物質,原日產天然氣8500立方米和黑鹵14立方米,現日產天然氣只有1000多立方米。燊海井是中國古代鑽井工藝成熟的標志,是世界科技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1988年1月,國務院還將其列入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㈢ 自貢的井鹽是怎麼形成的
井礦鹽都是復內陸水體沉積而製成,基本上不與其他礦物質共生,也就是說,這地方原來是一個大海,後來海水被地殼埋住了,水分蒸干後留下的就是鹽,所以鹽礦一般一大片都是幾百米厚的鹽層,其中沒什麼礦物雜質。
井礦鹽都是用水采法,通俗一點說,就是在鹽層上打兩根管子進去,一根注入清水,另一根出來的是飽和鹽水(別忘了鹽是溶於水的),然後將這些飽和鹽水蒸發掉,就得到鹽。
(3)井鹽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井鹽和海鹽區別:
海鹽是以海水為原料曬制而得的鹽,加工後的海鹽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氯化鈉之外,還可能含有銅、鐵、鎂、鈣等其他微量元素。不同產地的海鹽所含有的微量元素不同,從而會產生不同的顏色,除了常見的白色外,也有黃褐、灰褐、淡紅、暗白色的。
井鹽是運用鑿井法,汲取地表淺部或地下天然鹵水加工製成,加工後的井鹽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氯化鈉之外,還可能含有鎂、鈣等其他微量元素,其顏色一般為白色。
㈣ 古往今來鹽的歷史,究竟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㈤ 四川自貢井鹽歷史有多久了發現鹽井第一人是那位先人
自貢開采井鹽已有 2000年的歷史。第一人沒有吧。不太清楚。
㈥ 鹽的歷史
古人類從其他食物中攝取鹽,古時候就開始吃鹽,
在古代(如春秋戰國或更早),古人海水生曬,自然方式提純,或打鹵井來造鹽。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產鹽基地是齊國
下面有個傳說,呵呵,古老的傳說哦
鹽的來歷
傳說,人間有了火,人才慢慢吃起熟食,可還是少滋沒味,人身上照樣長著毛。天皇、地皇和人皇商量好,就去找玉皇大帝,求他給人間弄點咸物件兒。
玉皇大帝對人皇說:「你到王母娘娘的牡丹園里去,那兒有種神土,叫釀土。這種土見水就往大里長,土裡頭苦辣酸甜咸統有。要是弄到人間,土壯莊稼長,人吃了它身上的毛准能退光。」
人皇到了牡丹園,跟王母娘娘要了一大塊釀土。王母娘娘又給了他五位神仙,要他們幫著人皇把這塊土運回去。
怎麼往回運里?從水上走近。他們就用樹枝子編了一個大筏子,又找來一個大磨子,把它搬到木筏上,連人帶土統上了木筏。人皇帶著他們一邊走一邊磨那塊釀土,有一天,颳起了大風,越刮越大,一個浪頭打來,把木筏打了個底朝天,釀土和磨子落到了海里。說也奇怪,那盤磨到了海底,還是一個勁兒地磨,磨出來的釀土全化在水裡,海水就成了鹹的。海岸兩邊的百姓都吃海水,時間一長,身上的毛就沒了。
那兒的人們發現海水落潮後,留下一層白乎乎的物件,拿起來用舌頭舔舔,是鹹的。人們就往家裡拿,等做飯的時候放上些,比較適口。人們給這白物件起名叫鹽。
後來,鹽越傳越遠,天下人統吃了這物件,人身上的毛都沒了。
海里出鹽,人喜歡吃鹽,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㈦ 誰介紹下四川的鹽的歷史。。
四川井鹽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享譽世界的大英縣卓筒井創始於北宋慶歷年間,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國鑽探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井鹽科技史》等著作皆稱其為 「世界石油鑽井之父」,「開創了機械鑽井的先河」。
四川鹽業從鑿井、汲鹵、輸鹵到煎鹽,分工很細,工序繁難,工程費用和設備投資頗多。每開一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餘年乃至數十年;鑿井投資,淺者以千兩計,深者以萬兩計,甚至有費至三四萬兩而不見功者。經營井灶的企業主,大多數湊資朋充,採取合夥制度,以使資力雄厚。在富榮產區,投資者(稱客人)和地主以租佃和合股的形式做井,有「年限井」(或稱客井)和「子孫井」之分。道光朝以前多為「年限井」,即鑿井成功後,投資者按照比例只享有一定年限的股份及其收益,屆期將井及其設施全部無償地交還地主;「子孫井」在開鑿成功後,由投資者與地主長期共同擁有所有權。隨著鑿井技術的提高,井深相應增加,投資者付出的墊支資本數額持續上升,改變了股份結構中投資者與地主原來分佔的比率,「年限井」逐步過渡為「子孫井」。一般情況下,地主在井成投產後,佔有股份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稱「主日份」、「地脈日份」或「地脈鍋口」;其餘大部股權歸投資者所有,稱「工本日份」,「客日份」或「開鍋水份」;在有承首人(集資鑿井的發起人或組織者)的情況下,還需從地脈日份或鍋口中撥出部分股份,作為給承首人的報酬,稱「乾日份」、「團首日份」或「開鍋水份」。
井鹽產區的投資者,主要是商人,其中尤以陝西、山西商人為多。他們多以鹽商和經營典當起家,首先從控制川鹽運輸領域入手,以「租引代銷」手法,獲取大量利潤,繼而進一步控制廣大川鹽銷售口岸,在各地開設鹽店,積累巨額財富;最終多與當地土著合夥,將商業資本投向鹽業井灶,轉化為產業資本。
汲井燒灶的鹽業勞動者,多系喪失生產資料的農民,以論工受值的方式出賣自身的勞動力。他們之中既有當地土著,又有來自全川各縣者,而來自貴州、江西、陝西、雲南等地的流民,傭工井灶藉以營生者,尤不可勝計。
由於井鹽生產過程中需要分工協作,故而井、灶、筧中都需有各類專門工匠,如鑿井、治井的有山匠,煎鹽的有燒鹽匠,設鹵筧的有筧山匠,安火筧、置火圈的有灶頭,運鹵的有擔水匠,按照專業程度和不同工種取得工資;灶頭、山匠頗受井主重視,甚至山匠具有招工權,以利井灶生產的正常進行。清末富榮鹽場按井、灶、筧生產過程的粗略估計,勞動分工達四五十種。在井、灶、筧中,分別置有掌櫃、經手、管事、外場等管理人員,並有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採用「龍門帳」的固有復式帳法,代表了當時中式會計的最新水平。在此基礎上,19世紀後期,形成了一些大的鹽業手工工場,如富榮鹽廠號稱「四大家族」之首的王三畏堂,極盛時擁有黃、黑鹵井數十眼,各灶天然氣鍋七百餘口,常年僱工達一千二百餘人。20世紀初,四川井鹽業中某些手工工場一度使用機器汲鹵,向近代化工業過渡,但未獲成功。
㈧ 誰知道鹽井的歷史,以及此處出產鹽的過程
鹽井又稱鹽礦,是食鹽的生產源頭之一,一般多指內陸地區的鹽礦,號稱「川東門戶」的萬縣(今重慶萬州),湖北省潛江縣,四川省的自貢,其石鹽儲量都十分豐富。另外也有鹽井縣,鹽井縣地處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地區東南部,橫斷山脈、寧靜山脈南北貫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自然資源豐富,現辟有鹽井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縣。 鹽井的正式名稱是「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它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端,位於橫斷山區瀾滄江東岸芒康縣和德欽縣之間,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東北與四川巴塘相鄰,南與雲南德欽接壤,西與西藏左貢縣扎玉、碧土、門孔等相連,氣候相對炎熱,盛產青稞、大麥、玉米、小米等農作物,以及蘋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鹽井是西藏一個神奇的地方,歷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難怪同行的上海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專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議應該致力於將鹽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鹽井也是一個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納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教、藏族的藏傳佛教和19世紀傳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諧地共存在這個橫斷山的峽谷古鎮里。鹽井地處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地區東南部,橫斷山脈、寧靜山脈南北貫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自然資源豐富,現辟有鹽井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設鄉。 鹽井為漢語名,以當地特產井鹽而得名,藏語稱為擦卡洛。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設鹽井宗,1912年後為西康省管轄,1950年為昌都地區解放委員會管轄,1960年鹽井縣與寧靜縣合並稱寧靜縣,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設鹽井縣。 鹽泉資源豐富,較集中於上鹽井、下鹽井、加達3處,共有鹽泉83個,流量為每日140—2288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鹽井自然保護區內屬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即達近50種,如 滇金絲猴、白唇鹿、馬來熊、水鹿、黑鸛等。野生植物資源也相當豐富,原始森林中有松、杉、柏等樹種,林下有貝母、蟲草、靈之、黨參等多種葯材;有木耳、松茸、猴頭菌、等食用菌;果木有梨、桃、桔、蘋果、葡萄、石榴等。 鹽井歷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佔一方的時候就有鹽田,傳說在朵康六崗當中,芒康崗是產食鹽的崗,所以很出名。傳說中的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爭 奪鹽井食鹽而發生的交戰,叫「羌嶺之戰」,最後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佔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鹽田給了納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現在還都保留著最古老、最原始的制鹽生產方式。 鹽井所產之鹽還有些獨特之處,如瀾滄江兩岸,西岸地勢低緩,鹽田較寬,所產的鹽為淡紅色,因采鹽高峰期多在3―5月,俗稱桃花鹽,又名紅鹽;江東地勢較窄,鹽田不成塊,一處一處的,但產的鹽卻是純白色,稱為白鹽。紅鹽和白鹽的顏色與土質有關。紅鹽產量高,但價格低;白鹽多在江東高地築田曬得,量少,略貴。世代采鹽的鹽井人最怕陰雨連天,日照不足,出鹽極慢且少,還容易出現水患沖毀鹽田。洪水季節,鹵井將被淹沒掩埋。昌都地區准備將其列為受到保護的「鹽井鹽田博物館」。 鹽井自古就有產鹽的歷史,而鹽田又成為這里獨有的一道人造景觀。所謂的鹽田,其實是在洶涌澎湃的瀾滄江邊搭建的一些土木結構的平台。順著鹽田之間的小道下坡,鹽水井就挖在江邊。這兒的鹽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們身背圓柱形的木桶,將鹵水存儲在鹽田邊的槽溝里,其他的工人將鹵水從槽內舀出倒入鹽田裡。經過一天日頭的暴曬和江風的吹拂,第二天,鹽田裡就會結晶出白色的鹽粒了。 依山搭建層層的鹽田氣勢雄偉,鹽民們沿著祖先的足跡,走在崎嶇險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勞作,在延續生命的同時也創造著世界上獨特的景觀。 鹽井的鹽田,被稱為「陽光與風的作品」,仍完整保留著世界獨一無二的古老制鹽術。更為神奇的是採用同一處的鹵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樣的 加工技藝,但在瀾滄江兩岸製成的鹽卻呈紅、白兩色。鹽民在瀾滄江兩岸上層層疊疊建起幾千塊鹽田,每次灌滿鹵水,兩三天就能在每塊鹽田上收獲結晶鹽10來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