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屏山有哪些特產呢
有川南第一峰老君山(2008.7米),有以搣古山、古樹、古佛、古鎮攠著稱的省級名勝區老君山森林公園。老君山位於四川省南部屏山縣境內,系小涼山往東延伸的支脈一一五指山中的一片,層巒迭障,鬱郁蔥蔥,高山聳峙,深谷回晌,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潺潺清溪縱橫阡陌,滿山林濤伴鳥音,遍地翠竹映丹霞,茶林山腰纏玉帶,花濺溪畔堆彩雲。 老君山原名青姑山。為五指山系,主峰海拔2008.7米,為川南地區最高峰,山頂常年煙雲靄靄,霧鎖蔥籠。是四川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始林保存最完好的片區之一,也是川南唯一的亞熱帶原始林區。 老君山林區內有大批珙桐、紅柚、香樟、貞楠等珍貴樹種。明、清兩代修建京都宮殿的棟粱之材多取於此。若夏日入山,猶墜西雙版納密林深處,冬日進林,如履北國興安嶺林海,林中奇花異卉,陣陣清香沁心脾,懸泉飛瀑,聲聲吼叫伴林濤,林外異峰迭起,白雲腳下繞山行,宛如天上人間。 老君山原始次森林是同緯度僅存的兩三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始森林區之一。這兒植物起源古老,現在還有不少的珙桐和幾萬株桫欏;生態又呈多樣性,山中有裸子植物多,而且呈垂直分布。 屏山立佛位於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屏山縣龍華鎮郊的八仙山上,故又名八仙山大佛,為全國十大石佛之一。阿富汗巴米揚53米和35米高的兩尊立佛被炮火摧毀之後,八仙山大佛成為世界第一立佛。 該石佛依山崖石壁雕鑿而成,背南面北,站立式,高32米,肩寬10米,頭長8米,耳長3.2米,發式為螺髻,著通肩大衫,袒胸束腰,神情肅穆而慈祥。八仙山大佛的身世目前尚無知曉,但關於它的一個傳說,卻在屏山大地廣為流傳。傳說在唐代時期佛教盛興,一對以雕刻佛像出名的師兄弟受命選山鑿佛。師兄選中了樂山江邊一山體,而師弟則選中了八仙山。師弟年少英俊,為山中狐狸精所窺,日日前來相戲,日久生情。後來,師弟為求人間歡愉,日夜趕工,並一再縮小鑿刻尺寸,以致最後他連大佛的腳都未刻完便和狐狸精雙雙而去。而他的師兄則終其一生並子孫之力最終鑿刻成了樂山大佛。故民間有八仙山大佛與樂山大佛為兄弟佛的傳說。 。 屏山大仙山大佛周邊存有許多古跡、美景,大佛東側,有建於清代的丹霞洞石窟寺,系供奉道教神像之所,計13窟,內有眾多石刻,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山下的龍華古鎮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如明清一條街、涼橋、《三國》故事石刻浮雕等)及一片粗大的榕樹樹群;大佛附近海拔2008米,方圓4萬畝的老君山山體上,古樹參天,藤蘿密布,老熊、獼猴等野生動物出沒,顯示出原始森林的本色;離大佛不遠的細沙溪一帶,還有約2.4萬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樹。 龍華古鎮位於屏山城西北37公里處,始建於宋,明清時期已形成古鎮現存規模,此地歷為川邊駐兵重鎮。明末清初設守備,雍正九年改守備為平安營都司,統屏山、馬邊、沐川、雷波等地駐軍 ,咸豐元年(1851)年築城堡,其後咸豐九年,幾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門的雄美石獅現移涼橋橋頭供人欣賞。噴龍華古鎮三面環水,一面是山。三條古街道石板鋪就,順山勢蜿蜒,街兩邊一千餘間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點,均為木結構排列,樓房也多為平房或一樓一底木樓房,順河街至下寨門一帶,為僅三、四米寬的多台石級路,兩邊店鋪林立,鱗次櫛比,每至逢場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 建於明嘉慶二十五年(1545 年)的龍華寺,規模宏大,佔地約4000平方米;緊挨著的是禹王宮。出下寨門,便於安瀾清洪橋,人稱涼橋。涼橋原系木板鋪就,橋上築瓦屋形成長廊。橋下流水曄曄,水清見底,兩岸除為人們消夏避暑地之外,還是山鄉婦女浣紗濯衣處。 屏山,系古僰人世居地之一。早在春秋時期,蜀王魚鳧即封其支子於中都河一帶。歷史上一直是經邊要塞。龍華系屏山西部一大片區,歷為嘉州經犍為南下陸路抵敘、瀘和達雲南通衢道上的重要驛站。 老君山原始次森林。山腰建有萬畝茶園,似條條玉帶纏身。山頂原有老君觀,建於宋代,規模宏大,鐵瓦朱牆,烏木雕像,蔚為壯觀,曾是川滇邊境信民朝聖之地。老君山有十三景:1.道佛同山2.祖佛台3.青姑山4.神泉井5.山頂大拜台6.獅象迎賓7.老君樹8.原始森林9.曲徑通幽10.冰雪世界11.鳥獸同樂12.奇陣迷團13.天星橋下仙女池。 【交通】由宜賓市西門客運站乘宜賓至屏山客車即可抵達
2. 侗族有哪些名人
侗王以下兩位仁兄都在玉屏縣當過知縣~~~
段玉裁:字若膺(1735-1815),號懋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省金壇人。清代著名文學訓詁家、經學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鄉試,入都會試,屢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銓授貴州玉屏縣知縣,後又為四川富順、南溪和巫山知縣。經10年,稱疾告歸鄉里。58歲時移居蘇州閶門外之枝園。段玉裁在京時,得師事戴震,並結識了錢大昕、邵晉涵、姚鼐等學者。 返里後,又得與劉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55歲時,二次入都,得識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商討音韻、訓詁,頗為契合。乾嘉時代漢學昌盛,段、王兩家在音韻、訓詁方面的貢獻極大。段玉裁博覽群書,著述宏富,由經學以治小學。在小學范圍內,又從音韻以治文字訓詁。根基充實,深得體要。段玉裁篤嗜經術,喜訓詁考訂,窮微極博。段玉裁所著書,要推《說文解字注》為首屈一指。先生兼擅詩文,有《經韻樓集》十二卷、《六書音均表》、《詩經小學》、《古文尚書撰異》、《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汲古閣說文訂》、《 說文解字注 》及《經韻樓集》等書,亦頗雅贍。段玉裁紀念館建於1984年,位於金壇市城南風景區的愚池。
張澍(1776-1847),清代著名學者,字百瀹,又字壽谷、時霖等,號介侯、鳩民、介白,涼州府武威縣(今武威市)人。
張澍年幼喪母,在秀才父親的教導下讀書,後來師從名師劉作垣,進步頗快。19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兩年後出任貴州省玉屏縣知縣。其後先後代理遵義縣知縣,代理廣順州(今貴州長順縣)知州,四川省屏山縣知縣,代理興文、大足、銅梁、南溪知縣,江西省永新縣知縣,代理臨江府(今江西省清江縣西臨江鎮)通判,滬溪縣(今江西省資溪縣)知縣。張澎性格剛直不阿,工作一絲不苟,在公文中與上級爭辯是非,因而得罪了不少上級,在仕途中並不順利。正如其好友所評論的,"以子之精心果力,著書當可傳;以子之直氣嚴情,筮仕實不合。"在小官任上,其治國、平天下的 遠大抱負難以實現。1830年,張澍引疾辭職,結束了仕宦生涯,1832年回到西安,客居城內和樂巷,從此進一步從事學術研究,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成為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學者。後來患眼疾,最終失明。《清史稿·文苑列傳》有傳。
張澍一生著述甚豐,已刊印的有《姓氏尋源》、《姓氏辯誤》、《西夏姓氏錄》、《續黔書》、《蜀典》、《大足縣志》、《養素堂文集》、《養素堂詩集》、《二酉堂叢書》、《諸葛忠武侯文集》、《涼州府志備考》等;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詩小序翼》、《元史姓氏錄》、《帝王世紀》輯本、《續敦煌實錄)、《鵲野詩微》、《文字指歸》、《韻學一得》、《小學識別》、《疊字譜》、《天文管窺》、《消夏錄》等。張謝的輯佚工作,所輯一般是後世佚失的古代關隴地區學者的有影響的著作。其《二酉堂叢書》,現在國內各大圖書館都有收藏,大半收錄的是甘肅籍的作者。
其中所刻的《世本》、《三輔決錄》、《三秦記》、《三輔舊事》、《三輔故事》、《五涼舊聞》等20餘種,均是周、秦、漢、隋、唐等時期的著作,後世已經佚失,而經張澍輯錄而成。張澍的這些工作,可以了解當初西北學者著述的盛況。張澍的輯佚工作,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對當時和後來產生過重大影響,魯迅就是在輯佚方面深受張渤影響的學者之一。
張澍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其在學術上的成就得到了學者們的充分肯定,如清代著名學者張之洞《書目答問》將其列入經學家、史學家和金石學家。情代初年,顧亭林開一代考據學風,學術思想為之一變。然而西北學者多抱殘守缺,不能順應學術潮流。清代嘉慶、道光之際,西北學者只有張澍精通經史,於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網羅散失,考證尋研,從事輯佚考據工作,與全國著名學者如孫星衍、任大春、俞曲園等並駕齊驅,為學術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楊再思,薩歲杏妮,吳勉,粟昌福等等都是侗族的英雄。
3. 在四川屏山縣中都鎮有一座明代顧將軍墓是在馬邊縣陣亡的有關於他的歷史記載嗎
查查明史,或縣志。
4. 屏山縣文化背景
屏山縣在漢、晉時先後屬鍵為郡、越崇郡。唐代屬戎州都督府。宋屬敘州,通稱馬湖部。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馬湖路總管府,治所涪口,即今新市鎮。 元大德四年(1300年)遷至今屏山鎮,下轄6個長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為馬湖府。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置屏山縣,隸於馬湖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撤馬湖府,屏山縣屬敘州府。 民國元年以後,屬永寧道。民國24年(1935年)屬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區,後為樂山專區。
旅遊景點
屏山立佛位於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屏山縣龍華鎮郊的八仙山上,故又名八仙山大佛,為全國十大石佛之一。阿富汗巴米揚53米和35米高的兩尊立佛被炮火摧毀之後,八仙山大佛成為世界第一立佛。 該石佛依山崖石壁雕鑿而成,背南面北,站立式,高32米,肩寬10米,頭長8米,耳長3.2米,發式為螺髻,著通肩大衫,袒胸束腰,神情肅穆而慈祥。八仙山大佛的身世目前尚無知曉,但關於它的一個傳說,卻在屏山大地廣為流傳。傳說在唐代時期佛教盛興,一對以雕刻佛像出名的師兄弟受命選山鑿佛。師兄選中了樂山江邊一山體,而師弟則選中了八仙山。師弟年少英俊,為山中狐狸精所窺,日日前來相戲,日久生情。後來,師弟為求人間歡愉,日夜趕工,並一再縮小鑿刻尺寸,以致最後他連大佛的腳都未刻完便和狐狸精雙雙而去。而他的師兄則終其一生並子孫之力最終鑿刻成了樂山大佛。故民間有八仙山大佛與樂山大佛為兄弟佛的傳說。 1966年,「文革」破「四舊」時,八仙山大佛遭炸葯包襲擊,致使右眼局部殘損,右手及衣袖亦有損壞,但總體上未有大的傷害。為了保護古代文化藝術遺產,發展旅遊事業,不久前,屏山縣多方籌集資金5萬多元對大佛進行維修「美容」,還新建了登山石梯。 宜賓市屏山縣老君山風景區
屏山大仙山大佛周邊存有許多古跡、美景,大佛東側,有建於清代的丹霞洞石窟寺,系供奉道教神像之所,計13窟,內有眾多石刻,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山下的龍華古鎮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如明清一條街、涼橋、《三國》故事石刻浮雕等)及一片粗大的榕樹樹群;大佛附近海拔2008米,方圓4萬畝的老君山山體上,古樹參天,藤蘿密布,老熊、獼猴等野生動物出沒,顯示出原始森林的本色;離大佛不遠的細沙溪一帶,還有約2.4萬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樹。 龍華古鎮位於屏山城西北37公里處,始建於宋,明清時期已形成古鎮現存規模,此地歷為川邊駐兵重鎮。明末清初設守備,雍正九年改守備為平安營都司,統屏山、馬邊、沐川、雷波等地駐軍 ,咸豐元年(1851)年築城堡,其後咸豐九年,幾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門的雄美石獅現移涼橋橋頭供人欣賞。噴龍華古鎮三面環水,一面是山。三條古街道石板鋪就,順山勢蜿蜒,街兩邊一千餘間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點,均為木結構排列,樓房也多為平房或一樓一底木樓房,順河街至下寨門一帶,為僅三、四米寬的多台石級路,兩邊店鋪林立,鱗次櫛比,每至逢場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聯想到《清明上河圖》。 建於明嘉慶二十五年(1545 年)的龍華寺,規模宏大,佔地約4000平方米;緊挨著的是禹王宮。出下寨門,便於安瀾清洪橋,人稱涼橋。涼橋原系木板鋪就,橋上築瓦屋形成長廊。橋下流水曄曄,水清見底,兩岸除為人們消夏避暑地之外,還是山鄉婦女浣紗濯衣處。 老君山原始次森林(老君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南部屏山縣境內,系小涼山往東延伸的支脈一一五指山中的一片,以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龍華鎮為中心的,方圓80平方公里的天然景區。東距宜賓120公里,西距樂山140公里,其間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極為豐富。龍華鎮以其完好地保存明清風貌,道佛同山,寓居一地系龍華人文景觀中的一大特色。景區內層巒迭障,鬱郁蔥蔥,高山聳峙,深谷回晌,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潺潺清溪縱橫阡陌,滿山林濤伴鳥音,遍地翠竹映丹霞,茶林山腰纏玉帶,花濺溪畔堆彩雲。著名的八仙山立佛和川南最高峰一一老君山都在景區內,我國最大的樹蕨(桫欏)群就生長在細沙溪公路兩旁。 老君山原名青姑山。為五指山系,主峰海拔2008.7米,為川南地區最高峰,山頂常年煙雲靄靄,霧鎖蔥籠。是四川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始林保存最完好的片區之一,也是川南唯一的亞熱帶原始林區。 老君山林區內有大批珙桐、紅柚、香樟、貞楠等珍貴樹種。明、清兩代修建京都宮殿的棟粱之材多取於此。若夏日入山,猶墜西雙版納密林深處,冬日進林,如履北國興安嶺林海,林中奇花異卉,陣陣清香沁心脾,懸泉飛瀑,聲聲吼叫伴林濤,林外異峰迭起,白雲腳下繞山行,宛如天上人間。 屏山,系古僰人世居地之一。早在春秋時期,蜀王魚鳧即封其支子於中都河一帶。歷史上一直是經邊要塞。龍華系屏山西部一大片區,歷為嘉州經犍為南下陸路抵敘、瀘和達雲南通衢道上的重要驛站。 老君山原始次森林。山腰建有萬畝茶園,似條條玉帶纏身。山頂原有老君觀,建於宋代,規模宏大,鐵瓦朱牆,烏木雕像,蔚為壯觀,曾是川滇邊境信民朝聖之地。老君山有十三景:1.道佛同山2.祖佛台3.青姑山4.神泉井5.山頂大拜台6.獅象迎賓7.老君樹8.原始森林9.曲徑通幽10.冰雪世界11.鳥獸同樂12.奇陣迷團13.天星橋下仙女池。 老君山原始次森林(老君山風景名勝區)是同緯度僅存的兩三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始森林區之一。這兒植物起源古老,現在還有不少的珙桐和幾萬株桫欏;生態又呈多樣性,山中有裸子植物多,而且呈垂直分布。
5. 玉屏侗族自治縣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呢
以下兩位仁兄都在玉屏縣當過知縣~~~
段玉裁:字若膺(-1815),號懋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省金壇人。清代著名文學訓詁家、經學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鄉試,入都會試,屢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銓授貴州玉屏縣知縣,後又為四川富順、南溪和巫山知縣。經10年,稱疾告歸鄉里。58歲時移居蘇州閶門外之枝園。段玉裁在京時,得師事戴震,並結識了錢大昕、邵晉涵、姚鼐等學者。 返里後,又得與劉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55歲時,二次入都,得識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商討音韻、訓詁,頗為契合。乾嘉時代漢學昌盛,段、王兩家在音韻、訓詁方面的貢獻極大。段玉裁博覽群書,著述宏富,由經學以治小學。在小學范圍內,又從音韻以治文字訓詁。根基充實,深得體要。段玉裁篤嗜經術,喜訓詁考訂,窮微極博。段玉裁所著書,要推《說文解字注》為首屈一指。先生兼擅詩文,有《經韻樓集》十二卷、《六書音均表》、《詩經小學》、《古文尚書撰異》、《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汲古閣說文訂》、《 說文解字注 》及《經韻樓集》等書,亦頗雅贍。段玉裁紀念館建於1984年,位於金壇市城南風景區的愚池。
張澍(1776-1847),清代著名學者,字百瀹,又字壽谷、時霖等,號介侯、鳩民、介白,涼州府武威縣(今武威市)人。
張澍年幼喪母,在秀才父親的教導下讀書,後來師從名師劉作垣,進步頗快。19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兩年後出任貴州省玉屏縣知縣。其後先後代理遵義縣知縣,代理廣順州(今貴州長順縣)知州,四川省屏山縣知縣,代理興文、大足、銅梁、南溪知縣,江西省永新縣知縣,代理臨江府(今江西省清江縣西臨江鎮)通判,滬溪縣(今江西省資溪縣)知縣。張澎性格剛直不阿,工作一絲不苟,在公文中與上級爭辯是非,因而得罪了不少上級,在仕途中並不順利。正如其好友所評論的,"以子之精心果力,著書當可傳;以子之直氣嚴情,筮仕實不合。"在小官任上,其治國、平天下的 遠大抱負難以實現。1830年,張澍引疾辭職,結束了仕宦生涯,1832年回到西安,客居城內和樂巷,從此進一步從事學術研究,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成為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學者。後來患眼疾,最終失明。《清史稿·文苑列傳》有傳。
張澍一生著述甚豐,已刊印的有《姓氏尋源》、《姓氏辯誤》、《西夏姓氏錄》、《續黔書》、《蜀典》、《大足縣志》、《養素堂文集》、《養素堂詩集》、《二酉堂叢書》、《諸葛忠武侯文集》、《涼州府志備考》等;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詩小序翼》、《元史姓氏錄》、《帝王世紀》輯本、《續敦煌實錄)、《鵲野詩微》、《文字指歸》、《韻學一得》、《小學識別》、《疊字譜》、《天文管窺》、《消夏錄》等。張謝的輯佚工作,所輯一般是後世佚失的古代關隴地區學者的有影響的著作。其《二酉堂叢書》,現在國內各大圖書館都有收藏,大半收錄的是甘肅籍的作者。
其中所刻的《世本》、《三輔決錄》、《三秦記》、《三輔舊事》、《三輔故事》、《五涼舊聞》等20餘種,均是周、秦、漢、隋、唐等時期的著作,後世已經佚失,而經張澍輯錄而成。張澍的這些工作,可以了解當初西北學者著述的盛況。張澍的輯佚工作,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對當時和後來產生過重大影響,魯迅就是在輯佚方面深受張渤影響的學者之一。
張澍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其在學術上的成就得到了學者們的充分肯定,如清代著名學者張之洞《書目答問》將其列入經學家、史學家和金石學家。情代初年,顧亭林開一代考據學風,學術思想為之一變。然而西北學者多抱殘守缺,不能順應學術潮流。清代嘉慶、道光之際,西北學者只有張澍精通經史,於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網羅散失,考證尋研,從事輯佚考據工作,與全國著名學者如孫星衍、任大春、俞曲園等並駕齊驅,為學術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6. 屏山縣的歷史沿革
屏山縣境,春秋時期,分屬古蜀國和古僰候領地。
漢代,屬犍為郡僰道、朱提縣。
三國時期,蜀漢置安上、馬湖縣。
唐宋時期,屬馬湖羈糜州。
元朝,置馬湖路。
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改為馬湖府;萬曆十七年(1589年)置屏山縣,隸於馬湖府。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裁府留縣,屬敘州府;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先後分置雲南綏江縣、雷波縣、馬邊縣。
民國初,屬永寧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置沐川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樂山專區;1957年後,改屬宜賓專區、宜賓地區、宜賓市。
2003年1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42號)批復同意將宜賓縣真溪鄉和高場鎮的蔣壩、石盤2個村成建制劃歸屏山縣管轄,鄉政府駐新農;真溪鄉更名為新發鄉。
2006年2月6日,民政部(民函[2006]30號):同意將四川省屏山縣政府駐地由屏山鎮遷至新發鄉。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6]62號)批復同意屏山縣政府駐地由屏山鎮遷至新發鄉。
2006年3月28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11號)批准:撤消清涼鄉並入屏山鎮,屏山鎮更名為錦屏鎮。撤消龍橋鄉並入新安鎮。撤消大橋鄉並入新市鎮。撤消安全鄉並入中都鎮。撤消冒水鄉並入清平彝族鄉。
2012年,撤銷新發鄉,設立屏山鎮。 (註:另1個屏山鎮,原屏山鎮已更名為錦屏鎮)
7. 河南省新密市青屏山有一個名人墓
在後山,不過已經封了 你沒機會去了 我去過好幾次 裡面有個棺材 還有個 豬圈
8. 佘姓的歷史名人
佘積德(1916-1981),安徽省金寨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73師218團宣傳隊長,紅31軍第91師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長征和山城堡戰斗。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特派員,太行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部保衛科科長,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響堂鋪戰斗、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第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安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參加了上黨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平原軍區安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炮兵政治部主任,1952年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指揮所政治部主任,志願軍炮兵政治部主任。回國後,1956年畢業於解放軍政治學院。任福州軍區炮兵政治委員,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1981年1月24日逝世,終年65歲。 佘惠(1897-1932),湖南省慈利縣人。出生於一個殷實農民家庭。1904年7歲時入學讀書,先後就讀於慈利縣立初級中學、長沙明德中學和上海大學。北伐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轉入廣州國民黨中央黨部學習。後被分配到國民黨南昌市黨部任秘書。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革命失敗後參加南昌起義。隨起義部隊南下途中,因病被送往上海治療。病癒後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為躲避敵人的搜捕,曾一度潛入天津新編教導五師政治部任秘書和轉赴《河南日報》當編輯。1929年7月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系。被派往南寧廣西省綏靖司令部任教導總隊政治教官,秘密從事兵運工作。配合張雲逸在連隊秘密發展中共黨員,建立中共黨組織,為中國共產黨掌握這支部隊打下了組織基礎。同年12月11日,參加鄧小平、張雲逸等領導的百色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紅7軍政治部秘書處長,並代理第1縱隊政治部主任,參與起草《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目前實施政綱》、起義軍布告和告群眾書,並在全縱隊進行整頓改造工作。1930年2月,隨部赴隆安作戰,負責傷員的搶救工作。同年10月任紅7軍19師55團政治委員,先後參加攻打柳州、桂林的戰斗。1931年1月隨部轉戰於桂北、湘南、粵北一帶。同年春進入湘贛邊根據地後,立即投入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戰斗。1931年7月,所部編入紅三軍團建制後,繼任紅7軍55團政治委員(一說為第20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1932年在中央蘇區「肅反」擴大化運動中被錯殺,時年35歲。
1945年中共中央在延安為其平反昭雪,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佘立亞(1897-1927.5),湖南省長沙縣人。出身於封建地主的富裕家庭。1922年加入了旅法(國)青年團組織。192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1919年求學時,受「五·四」運動和學校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懷有改造中國的志向。自費赴歐洲留學,參加了勤工儉學和學生愛國會活動的實踐,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1922年加入了旅法青年團組織。
大革命時期,1925年奉調從法蘭西回國,先後任中共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中共鄭州地方黨團書記等職。後調到上海負責鐵路工人運動,在吳淞地區恢復工人夜校,組織「友誼社」(吳淞機廠工人俱樂部),開展愛國主義的教育。英籍廠主為之震驚,驅使警察遭逮捕。中共地下組織及時營救,並調到小沙渡工人區工作,任中共小沙渡工人區部委書記。發動紗廠工人組織**同盟總罷工,打擊了日商恣意欺壓中國工人的囂張氣焰。日商與上海反動當局相勾結,收買工賊,破壞工會,迫害工會領袖和工人。後經黨組織同意,組織「打狗隊」,懲治了一批劣跡昭彰的日商翻譯、包打聽、工賊和叛徒。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時,帶領工人英勇作戰,在攻佔警察局後還趕赴火車站,投入對直魯軍閥部隊的最後決戰。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不畏艱險,堅持斗爭。5月下旬,日商特務刺探到滬西區工聯和黨的秘密機關,隨即與部分工會骨幹被逮捕,押解到豐林橋(後改為楓林橋)國民黨駐滬特務處。敵人利誘收買不成就用酷刑拷打,始終剛強堅定,忠貞不屈。無計可施的敵人就把遍體創傷的佘立亞押赴刑場。就義前,望著豐林橋前荒地上一個個患難與共的戰友倒在鮮血流淌的大地上,不禁悲憤填膺,義正詞嚴地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敵人瘋狂地撲上去,慘無人道地施以腰斬。殉難時30歲。 佘希洵(1889-1927.8.20),祖籍湖南省瀏陽縣人,出生於台灣省。1893年4歲時,因身為清軍將領的父親在與侵台日軍作戰時壯烈犧牲,隨母回到湖南省瀏陽縣原籍。1908年19歲起做長工,後到白沙橋當造紙工人。
1926年在瀏陽縣白沙橋共產黨人的引導下,成為瀏陽縣白沙紙業工會主要負責人之一,並任工人糾察隊隊長。不久參加瀏陽工農義勇隊。1927年奉命去銅鼓招募新兵。面對銅鼓猖獗的反動勢力,巧妙地打出「江西省防軍」的旗幟,設法克服重重困難,積極做好群眾的思想動員工作,使招募工作進展順利。後因行動引起敵人的懷疑,遂率領新兵撤離,途中不幸遭到敵人的襲擊而被捕。在獄中,任憑敵人酷刑折磨,始終堅貞不屈。
1927年8月20日,被敵人殺害於瀏陽縣東門市,犧牲時38歲。 佘英(1874-1910.2.27),原名佘俊英,字竟成,四川省瀘縣(今瀘州市龍馬潭區)小市鎮人。出身於貧民家庭,少好練武術。早年當過學徒、船工,加入袍哥義字。1894年20歲時考上清末武秀才。任袍哥大爺、瀘州衙堂勇管帶。後因不滿清末政治腐敗而辭職。為人重義疏財,好交朋友,被人稱為豪士。1897年參加哥老會,被推為舵把。1906年8月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4年受《革命軍》、《警世鍾》等書影響,常宣傳革命,被同盟會四川負責人黃復生邀赴日本。1906年4月抵東京,受孫中山接見。8月改名佘英,表示與清廷一刀兩斷。孫中山器重其才,委以重任:「西南大都督,負責聯絡川、滇、黔三省哥老會眾,組織武裝起義」。1907年初返回瀘州,密設同盟會於小市,聯絡黨人,發展組織。先後在永寧、江安、瀘州、隆昌、敘府(今宜賓)等地發動起義未成。幾次險些被捕。但沒灰心,重往日本購買武器回川,以圖再舉。1909年先後在廣安、嘉定發動起義未成,便率隊赴屏山與熊克武等謀取敘府,沿途與清軍遭遇,腹背受敵,彈盡糧絕,傷亡殆盡。遂率會黨數人,至川滇邊境豆沙關,又遭敵圍擊。自知不能脫險,乃向清軍曉以革命大義,慨然被捕,囚於木製籠中,沿途仍向群眾宣傳革命,押至敘府。在獄中,痛斥清廷腐敗無能、喪權辱國的罪得。
1910年2月27日遇難,犧牲時36歲。臨刑前吟成就義詩一首:牡丹初放卻先殘,未搗黃龍死不甘。我本為民兼為國,拼將熱血灑紅氈。
1919年被孫中山追贈為陸軍中將。1938年國民政府明令給佘英公葬,後又撥款修建紀念碑(碑刻「追贈陸軍中將佘先烈俊英字竟成紀念碑」字樣)。1946年再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清史稿》補編二十一革命黨人列傳四有《佘英傳》。碑塔至今矗立在瀘州市忠山腳下市文化宮內。 泉山詩酒;
父子丹青。
——李文鄭撰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銅陵人佘應龍,終日沉湎於典籍中,以古人自許。後隱居泉山,以詩酒自娛,著有《泉山集》。下聯典指清代佘熙璋、佘觀國父子,祖籍楊州,居宛平,均善畫,佘觀國又長於篆刻。
闔門聚義;
博士成名。
——佚名撰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佘起闔族一千三百餘人聚於一門。下聯典指唐·佘欽為太學博士。 雁門綿世澤;
豸府振家聲。
——佚名撰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銅陵縣大通鎮佘氏宗祠聯。上聯典指北宋佘太君夫楊繼業曾率楊家將鎮守雁門關、抗擊契丹入侵。後來楊門只剩一家孤寡十三人,由佘太君領陣御敵,傳為一時美談。下聯典指佘氏為當地望族,「豸府」,指官府。宋代有佘起,一門聚義一千三百餘口,子孫以科第顯名;明代有佘可材,人稱「佘天官」。 三朝元老賢丞相;
開閩金科第一人。
——佚名撰佘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石獅市石獅港邊村佘氏宗祠聯。上聯失考。下聯典指明代福建閩南佘姓之祖佘梅江,尊稱梅江公,大明年代,南京吾金衛(可能相當現在的軍長級別)。
9. 宜賓的歷史
宜賓歷史悠久,在距今4萬年時,宜賓市境內已有人類生存。五六千年前,原始農耕已有發展,出現了氏族部落。先秦時,主體居民為僰人。有說戰國時秦滅蜀(前316年)後,已屬蜀郡;史籍則載系戰國後期(前250年左右)李冰通僰後方納入蜀郡范疇。宜賓始置之縣級政權僰道有說建於秦、有說建於西漢。僰道設縣後,今市境大部已納入其范圍。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僰道縣屬犍為郡,至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犍為郡移治僰道,今宜賓城已成為郡、縣同治之所。歷西漢、東漢,今市境大部均在犍為郡僰道縣境內。西晉永嘉五年(302年)後,犍為郡、僰道縣短期荒廢,僚人大批入蜀,占據今市境各地。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先鐵討定占據此地的「夷僚」,於今宜賓城設戎州。北周時,宜賓城戎州仍置,另新設外江縣。至隋,外江縣復名僰道縣,直到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稱敘州,僰道縣方改為宜賓縣。由隋至清,今市境除江安縣、屏山縣曾分屬瀘州及越嶲郡、馬湖路、馬湖府外,大部屬犍為郡、戎州、南溪郡、敘州、敘州路、敘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仍保留敘州府,民國2年起,今市屬區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民國18年後廢道,各縣直屬四川省。民國24年6月,推行行政督察區制,四川省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賓,轄有除屏山縣(時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外的今市屬各區縣地。1949年12月11日宜賓解放。1950年1月設川南行署區宜賓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同年11月改稱宜賓區專員公署。1952年9月,為四川省宜賓區專員公署。1954年稱宜賓專員公署。
1957年3月,屏山縣由樂山專區劃入宜賓專區,至此,今市屬10區縣地域已歸屬宜賓版圖。1960年7月,瀘州專區並入宜賓專區,四川省宜賓專員公署轄有2市16縣。1978年4月,宜賓專員公署改稱為宜賓地區行政公署;同時,隆昌縣由宜賓地區劃歸內江地區。1983年3月,富順縣由宜賓地區劃歸自貢市。同年6月,宜賓地區、瀘州市分設,原瀘州專區所轄市、縣陸續劃出,至1985年5月,宜賓地區行署轄有1市9縣。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宜賓區,改設四川省轄宜賓市,1997年2月,宜賓市人民政府成立。宜賓市轄有1區9縣,至2005年轄地相沿未再變易。
--宜賓家地方誌辦公室
10. 宜賓市屏山縣龍華鎮有那些風景地方
四川屏山龍華古鎮歷史悠久,始建於宋代,明清時已成規模,是歷代四川邊防駐軍重地。內古鎮依山傍水,建容在老君山下的大龍溪與小龍溪交匯處。古鎮小街依山而建,房屋錯落有致,石台階將上下街道連接成環形。街道全由青石板鋪成,全木質結構的街坊至今保存完好。古鎮四面臨街的小龍溪發源於老君山,溪水清澈見底,河上所建龍華涼橋,外觀頗似侗族風雨橋,但又有所不同,橋梁造形考究,風格別致,橋長廊書法扁額掛於橋上瓦屋的樑上,展現出名家風范,古風猶在。古鎮八仙山上有一座世界第一的立佛「八仙山大佛」,為深浮雕接引立佛像,高32米,鑿於主峰紫紅色崖壁上。據考證,該大佛建於明末,已有400餘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