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家人有哪些名人,包括已故和健在的
福建龍岩大部分都是客家人。
一
劉亞樓(1910-1965),原名劉振東。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劉亞樓,1910年3月12日出生於福建省武平縣湘店鄉大洋泉村一農民家庭。小學畢業後考進長汀七中,因家庭困難,不久便輟學回鄉, 被母校崇德小學聘為教師。在該校校長、共產黨員劉克模的啟發下,閱讀了《新青年》、 《向導》等革命書刊,開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9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改名為劉亞樓, 積極參加了當地農民赤衛隊和鄉區蘇維埃政府的組建工作。
1954年,劉亞樓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被選為中央委員。1959 年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1964年被選為中國人民航空協會名譽主席。
劉亞樓於1965年5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
二
林默涵又名林如烘、林烈、林浜、雪屯、林乃音、禾乃英等。
1931年1月10日生於武平縣武東鄉川坊村。
林默涵1928年夏考入福州師范專科讀高中,參與創辦進步刊物《新武平》,1929年加入共青團。1929年入上海藝術大學旁聽,被選為學生會理事。1930年春在福州被捕。保釋後,轉入共青團福州市委機關工作。同年9月,任團福建省委與上海團中央的聯絡員。是年任革命經濟會福建總會秘書長, 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和團福建省委記錄員。1931年2月,在上海滬東區搞工人運動。1935年3月,進日本東京新聞學院學習。1936年春回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7月任香港《生活日報》副刊編輯。是年,回上海協助錢亦石編輯《世界知識》。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判。1975年5月下放江西豐城勞動。1977年12月任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78年3月當選第五屆全 國政協委員。1979年11月當選為全國文聯副主席。1980年8月任文化部黨組副書記。1981年5月任全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委員會主任。1982年4月任文化部顧問。1983年1月任文化部藝術委員會主任。6月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85年4月任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理事長,1989年12月任全國文聯黨組書記。1992年當選中國共產黨十四大代表和大會主席團成員。1993年被聘為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名譽會長。
結集出版的作品有《獅和龍》、《浪花》、《在激變中》、《林默涵劫後文集》、《心言散集》、《林默涵文論集》等。
2. 客家人的歷史(追加懸賞)
李文古戲李二何。
李二何,家名李士淳,是今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人,與今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的李文古,屬於同宗叔侄,按輩份,李二何高一輩,所以文古該喊他"二何叔"。這李二何,也不是個泛泛之輩,他明代崇禎年間,是皇太子的老師。
要知道,這李二何可是李文古的遠房阿叔,他怎麼也要戲弄他呢?這就要先知道"李二何"是何許人物,然後,才會明白李文古一定要"戲他"的道理。
李二何,家名李士淳,是今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人,與今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的李文古,屬於同宗叔侄,按輩份,李二何高一輩,所以文古該喊他"二何叔"。這李二何,也不是個泛泛之輩,他明代崇禎年間,是皇太子的老師。明末,李自成(闖王)的起義部隊攻佔了北京時,崇禎皇帝被逼在北京煤山自盡,李二何自己呢,則仍是"反清復明"之心不死,聯絡了一批反清志士,獨木難支"的情況,便退隱陰那山。是時,清王朝為鞏固清廷統治,便極力收買拉攏漢人為其服務,曾多次下詔李二何應詔出山做官。李二何屢接清廷詔書,心神不定;去好還是不去好?正在猶豫末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文古見老叔李二何決心難下,便乘各種場合,有意規勸李二何,不可為滿清王朝辦事,要"忠臣不事二主",保持晚節。這就是"三戲李二何"的時代背景。李文古所"戲"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老叔李二何,不要變為"有奶便是娘"的"唯利是圖"的人;又要讓李二何保持晚節,不要為清廷賣命。於是,"三戲李二何"的故事就逐漸"出台"了。
"要汝有何作用"
李文古是很注重民族氣節的人,自動放棄仕途,不當清朝的官,甘居清貧,為村中"芸芸眾生"之一員。當他知道遠房宗叔李二何的矛盾處境後,心裡也不好過
文古來到鬆口,拜見了李二何,並一同到花園中遊玩。李二何是個詩人,喜歡吟詩作對,眼見園中百花吐艷,一時詩興勃發,便對李文古道:"老侄,我許久沒吟詩作對了,今日春光滿目,百花爭艷,實在喜人,我倆不妨對個對吧!"文古道:"不錯,那就老叔出個上聯,讓小侄對下聯吧!"二何說:"好吧!"於是,出了個上聯:"香花不艷,艷花不香,牡丹花又香又艷。"李文古一聽此聯,忽然想到要乘機規勸他拒絕出仕的事,沒想到他還如此閑情逸致作甚對聯,心中略加思索,便出口對道:"臭屁不響,響屁不臭,蘿卜屁又臭又響。"
李二何一聽不樂了,"咳,老侄,看你一表斯文,怎麼把香花對臭屁?!"
李文古忙於應道:"咳,老叔,如今世亂紛紛,青紅不辨,是非顛倒,香花對臭屁又有什麼奇怪?!"
李二何一聽,知他話中有話,令人深思,也就不便再辨了。叔侄倆怏怏地回到二何家中。文古見二何房間門角頭,放著一枝拐杖,拿過一看,見杖上刻有一句話:"用之則行,不用則藏,唯我與汝相賴。"李文古看後,心中暗想:二何叔對明朝已經心灰意懶,但對清朝仍然心猶末決,不如乘機再提醒他一下。於是在手杖上加刻了這樣一句話:"危而不持,顛而不扶,要汝有何用?!"李二何見了此話,知道文古是在譏諷自己不憂國憂民,心裡著實難受,只好把拐杖扔了。
"老叔,你要盡忠!"
又一次,李文古與李二何叔侄二人同赴宴會。李文古向李二何勸酒,舉杯時話中有話地說:"老叔,您要盡盅!""盡盅"。李二何聽出了李文古的"弦外之音",便舉杯笑道:"老叔雖不能盡盅,但我好得很!"這第一個"好"字,指愛好,與"孝"諧音。因李二何以父母年老必須孝養,作為自己雖未能為明王室盡忠,卻能為父母盡孝。這就是"忠孝不能兩全",能孝也是好人之意。李二何雖能圓滑收場,便畢竟又被李文古戲了一回。
"清明時節兩紛紛"
還有一次,李文古與李二何一同與文友飲宴,講定要行酒令。這酒令規定:其中要有一個物件、一個古人名、一句官話、一句千家詩。違令者要罰酒三盅。講好後,便依次行令。
第一人說:"我有一張床,送給張子房。張子房不要?春色惱人眠不得。"
第二個人說:"我有一把傘,送給曹子建。曹子建不要,為什麼不要?翦翦秋風陣陣寒。"
第三個人說:"我有一雙屐,送給王安石。王安石不要,為什麼不要?應嫌屐齒印蒼台。"
第四個人輪到李文古,他不假思索便說:"我有一雙靴,送給李二何……"
在坐者一聽都說:"不對,李二何是現在的人,我們規定的是要古人名字。"
李文古笑道:"李二何是明朝人,現在是清朝了,為什麼不對?"大家無話可說,李文古便接著說道:"李二何不要,為什麼不要?清明時節兩紛紛!"意思是嘲李二何身居明清兩朝,不能為明室盡忠,對於當不當清朝的官,至今仍猶豫不決。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弄得李二何滿面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但他從此便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意志,始終沒再出山。而是歸隱陰那山寫詩著書,以終天年。由他攜帶來的明太子,也在陰那山做了一輩子和尚,死後,寺僧為了紀念他,特地刻了一尊"太子菩薩"佛像,供奉在靈光寺,每年農歷三月十八,還由寺僧挑出來游鄉,表面上說是"賜符除蟲"(符上有啄木鳥圖),實際上是提醒百姓不要忘記"漢家天下",因為農歷三月十九日,就是明代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在煤山吊頸,明朝滅亡的日子。因此,農歷三月十九日,又被眾稱為"太陽生日",這也是借意為了紀念明朝罷了。
3. 客家人的著名人物
參考詞條:客家
客家歷史源遠流長,培育了大批對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出類拔萃的人物,如: 江西客家人物代表性人物:魏禧、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肖華
(宋)鄭獬;張鳴岡;郭聲琨;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王太華
井岡山英烈:袁文才、王佐
中國科學院院士:賴遠明
中國國民革命軍將官:陳大慶、賴名湯、沈發藻、黃埔軍校首任教育長胡謙、原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王升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
上將:陳奇涵、蕭華、賴傳珠、吳昌德
中將:鄺任農、朱明、劉浩天、邱會作、康志強、黃志勇、溫玉成、謝有法、曾思玉(信豐籍)、廖容標、張國華(永新籍)、吳法憲(永豐籍)、黃新
少將:曹德連、丁盛、丁榮昌、馬澤迎、方槐、王屏、毛會義、鄧經偉、葉蔭庭、葉運高、曹光琳、巫金鋒、袁淵、劉涌、劉玉堂、劉世洪、劉耀宗、江學彬、呂黎平、李士才、李呈瑞、李佐玉、李良漢、楊卓、楊漢林、邱先通、邱會魁、鄒衍、張英輝、陳熙、陳坊仁、陳遠波、陳美福、歐陽平、周彬、鍾人仿、鍾文法、鍾生溢、鍾發宗、鍾國楚、鍾炳昌、黃文明、黃玉昆、黃有鳳、黃朝天、龔興貴、曾美、曾克林、曾昭墟、曾新泮、謝良、謝立全、謝國儀、雷永通、魏洪亮、謝彬、蔡世民、謝名苞、朱耀華、劉錦平、江擁輝、孫文采、嚴慶堤、楊力、楊俊生、鍾發生、張雄、鄭旭煜、鍾輝、謝家祥、梁達三、盧文新、劉友光、黃萍、劉大煜、許誠、伍生榮、興中、宋玉琳、李致遠、張耀祠、張光華、楊思祿、陳力、陳士法、吳保山、何家產、餘光茂、鄭三生、羅有榮、羅亦經、鍾賢文、鍾輝琨、鍾元輝、段德彰、徐光華、黃經耀、黃作珍、黃徑琛、黃思沛、黃振棠、曹丹輝、曹傳贊、康林、梁玉振、彭壽生、童國貴、溫先星、游好揚、曾征、曾凡有、曾慶良、曾保堂、曾雍雅、謝明、謝正浩、謝振華、謝鏜忠、賴達元、廖昌金、廖冠賢、廖鼎琳
文學藝術:李漢陽、羅晉(銅鼓籍)、吳德鈺、危敬姮 福建代表性客家人物:伊秉綬、胡文虎、楊成武、朱大可
姓名加粗者為入選《福建省志·人物傳》的客家人物。 彭孫 (生卒年不詳)連城人。宋神宗朝官至萊州防禦使,封隴西郡侯,食邑1600戶。 張顯宗(1363-1408)寧化人。明成祖朝交趾左布政使,追贈工部尚書。 黎士宏(1618-1697)長汀人。清康熙朝因功進布政使參議,仍管巡道事。 劉國軒(1628-1693)長汀人。清康熙朝天津衛左都督總兵,贈光祿大夫、太子少保。 藍理(1649-1720)漳浦縣赤衛鄉人。畲族。接授宜化府總兵官、浙江定海總兵,升福建陸路提 督。 藍廷珍(1663-1729),漳浦縣湖西人。澎湖水師協副將。 上官周(1665-不詳)長汀人。清朝著名民間畫家。尤以《晚笑堂畫傳》為傳世之作。 藍鼎元(1680-1733)漳浦縣赤嶺人。 華喦 (1682-1756)上杭人。清朝畫家。花鳥畫尤為突出。 藍元枚(?—1787)漳浦人。提督藍廷珍孫,清朝將領。 黃慎 (1687-1770)寧化人。清朝畫家。以人物畫成就最大。詩與書也獨具風格。 伊秉綬(1754-1815)寧化人。其繪畫、篆刻、詩文均為世人所重,尤長於書法,有「南伊北鄧」之譽。 鍾寶三(1834-) 上杭人。 丁錦堂(1846-1902)上杭縣人。有「過江武狀元」的美譽。 張起南(1878-1925)永定人。一生制謎萬則以上,被譽為現代「謎聖」、「謎語大師」。 胡文虎(1882-1954)永定人。南洋著名華僑企業家、報業家和慈善家,被稱為南洋華僑傳奇人物。 盧衍豪(1913-2000)永定縣人。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默涵(1913-2008)武平人。中國文藝理論家、藝術教育家、原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執行副主席。 江一真(1915-1994)連城縣人。第四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長。 楊憲益 鄭小瑛:1929年生,永定人。中國著名女指揮家,建國後第一位女指揮家。 游寧豐:1945年生,上杭人。原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楊東明:1949年生於北京,長汀縣人。楊振武之子。2005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 姜成康:1950年生,永定縣人。高級經濟師。原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 蘇增添:1954年生,永定縣撫市鎮人,原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朱大可:1957年生於上海,祖籍武平縣。在中國文化界享有盛名,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批評家之一。 謝穎穎:1978年生,長汀縣人。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林丹:1983年生,上杭人。羽毛球運動員。 何雯娜:1989年生於龍岩。祖籍廣東梅州大埔。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 上將:劉亞樓、楊成武 中將:劉忠、張南生、羅舜初、袁子欽、傅連暲、丁甘如、 少將:張廷發、王直、盧仁燦、劉永生、劉祿長、吳岱、何廷一、張雲龍、張元培、陳茂輝、塗通今、黃鵠顯、熊奎、王貴德、孔瑞雲、劉彬、蘇啟勝、李平、林偉、林接標、羅斌、塗則生、黃煒華、彭勝標、熊兆仁、王勝、王奇才、王香雄、王集成、邱子明、邱相田、楊尚儒、陳海涵、范陽春、羅洪標、闕中一、王全珍、葉青山、張新華、張雍耿、陳忠梅、翁祥初、王平水、孔俊彪、盧克、劉昌、劉振球、張力雄、張日清、張水發、張宜步、邱國光、鍾池、賴光勛、藍文兆、廖步雲、廖成美、楊俊生 註:以上為1955-1965年間授銜的閩西籍將軍 廣東代表性客家人物:李光耀、李顯龍、何子淵、黃遵憲、葉劍英、葉挺、張發奎、薛岳、廖仲愷、林風眠、王佛松 古成之(947-1007)原籍河源縣回龍古嶺。後遷居增城縣。「力學不怠,淹貫群籍」,文譽傳四方。 藍奎,生卒不祥,蕉嶺縣人,宋元祐三年(1088),藍奎赴京會試,中進士,官文林郎郡博士。 古鳳儀,宋朝梅州人。 羅孟郊(1092-1153年)循州府興寧縣人。宣和六年(1124年)探花,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掌制誥。 蔡蒙吉(1245—1276)梅州明賢、抗元民族英雄、社會活動家、愛國詩人。 古革(生卒年不詳),祖籍江西省,後遷梅州。嶺南文風首創者古成之的曾孫。 明清時期:洪秀全、丁日昌、洪仁玕、馮雲山、葉夢熊、葉高標、張慎、張天賦、盛端明、陳璘、李士淳、張璉、林朝曦、劉公顯、何南鳳、楊纘緒、藍欽奎、楊黼時、楊演時、李威光、賴鵬翀、顏容端、顏檢、顏伯燾、顏希深、顏以燠、顏鳴漢、羅芳伯、吳元盛、吳六奇、黃香鐵、劉起龍、賴信揚、賴恩爵、江童茂、魏大斌、李南馨、凌十八、溫生才、何如璋、胡曦、潘祥初、溫仲和、黃遵憲、宋湘、徐華清、張弼士、張鴻南、葉亞來,等等。
黨政軍界、將軍:薛岳、葉挺、葉劍英、廖仲愷、謝非、何子淵、肖揚、刁作謙、姚雨平、謝良牧、丘哲、羅福星、鄧仲元、張文、何天炯、何貫中、羅翼群、羅策群、李振球、鄧演達、繆培南、張發奎、吳奇偉、趙公武、羅卓英、范漢傑、阮嘯仙、黃梅興、黃慕松、黃琪翔、黃百韜、黃鎮球、黃延楨、黃濤、黃國梁、黃任寰、趙公武、鍾彬、李振、李潔之、陳郁、羅明、肖雋英、郭翹然、楊士達、羅雄才、王越、李伯球、李鐵軍、謝晉元、刁沼芬、連貫、曾天節、朱雲卿、溫鳴劍、林初耀、廖慷、張中、廖承志、鄧文釗、黃友謀、肖向榮、曾生、曾國華、譚甫仁、陳坦、伍晉南、何寶松、廖似光、李偉、張偉烈、鄧逸凡、饒彰風、陳伊林、陳明紹、徐明、袁庚、呂志先、劉復之、羅范群、彭光涵、鄧秀芳、王維、鍾明、曾定石、曾近義、蘭天民、劉兆倫、鄭群、楊應彬、楊奎章、黃甘英、葉選平、葉選寧、楊泰芳、楊資元、張漢青、張展霞、肖耀堂、何訪拔、李世濟、田華貴、黃浩、鄔夢兆、曾慶申、楊偉光、鄧浦東、張偉超、肖揚、鍾啟權、湯維英、羅又倫、廖暉、黃華華、鍾陽勝、李容根、謝強華、鄭德濤、黃龍雲、何立峰、潘逸陽、萬慶良、張立群,等等。
科教文、社會經濟界知名教授:熱帶醫學奠基人鍾惠瀾、腫瘤學和放射療學先驅吳恆興、橋梁大師李國豪、數學皇帝丘成桐及黃旭華、潘毓剛、梁伯強、黃子卿、李國平、張如心、楊遵儀、楊簡、黃秉維、黎尚豪、張作梅、鍾世鎮、曾毅、汪懋華、王佛松、張楚漢、饒芳權、鄭度、古德生、江歡成、廖萬青、梁春廣、劉煥彬、楊文采、邱冠周、陳志傑、蒲慕明等院士;鄒魯、凌道揚、李善邦、林士諤、徐華清、張資平、羅九香、鍾敬文、羅清楨、馮憲章、謝發、蒲風、杜埃、黃石華、詹伯慧、何子淵、楊之光、張其彬、陳煙橋、黃葯眠、何其莘、吳蘭修、林風眠、羅香林,等等。
藝術表演界:劉惜君、何杜娟、譚傑希、林好、「棋聖」楊官璘、鍾彩媚、饒威、吳亞春、譚傑希,等等。
工商實業界:李河君、林立、郭東林、朱孟依、葉澄海、繆壽良、姚德勝、張鴻南、張榕軒、賴霖楓,加拿大華人首富李秦等等。 廣西代表性客家人物:馮子才、劉永福、李天佑、王力。
廣西客家人物列表 馮子材(1818-1903)欽州沙尾村人。祖籍玉林市博白縣。 蕭朝貴(約1820-1852)來賓武宣縣人。 楊秀清(1821或1823-1856)貴港桂平市人。祖籍梅州。太平天國左輔正軍師東王。 秦日綱(1821-1856)貴縣(今貴港市)人。 韋昌輝(1823-1856)貴港桂平市人。太平天國前期領導人之一。 李秀成(1823-1864)藤縣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國著名將領。封忠王。 林鳳祥(1825-1855)貴港桂平平沙人。太平軍將領。封天官副丞相。 賴文鴻(?──1864)貴港桂平金田村人。賴文光的胞兄。封匡王。 賴文光(1827-1868)原籍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 石達開(1831-1863)貴縣(今貴港市)人。祖籍廣東和平縣。太平天國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 黃文金(1832-1864)玉林博白文地人。太平天國將領。1862年封為堵王。 陳玉成(1837-1862)藤縣(一說桂平)人。祖籍廣東翁源縣。封英王。 劉永福(1837-1917)欽州人。清朝民族英雄。 黃文英(1839-1864) 玉林博白人。太平天國將領。堂兄為黃文金。 徐啟祥(1865-1936)貴港桂平市人。 李德山(1868-1911)中國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家。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沈鴻英(1870-1938)柳州鹿寨縣人。舊桂系將領。 劉古香(1873-1913)柳州柳江縣人。廣西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 盧殿林(1879-1948)貴港平南縣安懷鄉谷塘村人。 林虎 (1887-1960)玉林陸川縣人。同盟會會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 朱錫昂(1887-1929)玉林博白縣人。原廣西省臨委書記。 林翼中(1887-1984)北海合浦縣人。國民黨政要,曾任香港崇正總會理事長。 陳銘樞(1889-1965)北海合浦縣公館鎮人,民主革命家、北伐將領。 呂煥炎(1890-1930)玉林陸川縣人。新桂系將領。 陳濟棠(1890-1954)防城港市防城區人。國民黨高級將領 香翰屏(1890-1978)北海合浦縣人(今屬廣西浦北縣石埇鎮坡子坪村)。 廖磊 (1891-1939)玉林陸川縣人。原籍廣東化州。新桂系高級將領,國民黨陸軍上將。 李明瑞(1896-1931)玉林北流市人。民主革命家、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革命烈士。 黃士韜(1899-1927)賀州蓮塘鄉新蓮村人。 鄧無畏(1900-1931)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人。祖籍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 李運華(1900-1971)貴港東龍鎮冠志塘村人。1944年秋,任廣西大學校長。 王力 (1900-1986)玉林博白縣岐山坡村人。語言學家兼詩人。 徐松石(1900-1999)玉林容縣浪水鄉人。世居廣東梅州蕉嶺縣。明末清初,遷居於廣東肇慶府新興縣。 寧培英(1901-1928)陸川縣第一個中國共產黨員,廣西農民運動先驅。 江應梁(1901-1988)賀州市人,教授。 羅爾綱(1901-1997)貴縣(今貴港市)人。著名歷史學家、訓詁學家、晚清兵志學家。 黃一平(1903-1980)賀縣(今賀州市)人。原廣西區委常委、區政府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朱光 (1906-1969)玉林博白縣人。原安徽省副省長。 周鋼鳴(1909-1981)河池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作家。 鍾夫翔(1911-1992)玉林北流市人。原中國郵電部原黨組書記、部長。 梁威林(1911-2008)玉林博白縣人。廣東省第五屆政協主席、原副省長、新華社香港分社原社長。 鄒侖 (1912-1997)玉林博白大壩鄉久福村人。原中共中央調查部副局長、國家安全部咨詢委員。 葉馥蓀(1913-)廣西壯族自治區五至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李天佑(1914-1970)桂林臨桂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原副總參謀長。上將軍銜。 秦似 (1917-1986)玉林博白縣人。作家、語言學家。 葉浩 (1917-1995)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橋頭街人。 劉毅生:1917年生,玉林市陸川縣沙坡人。廣西區原黨委常委、秘書長、區黨委黨校原校長。 鄒瑜:1920年生,陸川縣人。中國司法部原部長兼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李光前:(1889-1945)原名李培先,漢族客家人,籍貫廣西博白縣,印尼中華會館原董事長。 丘文懿:1927年生,陸川縣人。廣西壯族自治區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鍾家佐:1930年生,賀縣(今賀州市)。廣西區原黨委常委、區政協原副主席。 李京文:1933年生,陸川縣人。 技術經濟學家及數量經濟學家。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龐為強:1938年生,博白縣人。1990年6月任湖南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輝光:1938年生,玉林市人。廣西區原黨委書記、區政協原主席 ,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會長。 劉慶貴:1943年生,博白縣人。高級工程師,少將。1997年4月擢升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司令員。 陳仁:廣西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 (1986~1993)、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 陳詠:省部級領導。 黃繼濟:廣西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原主任、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 呂梁:廣西人民出版社原社長、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 陳仕金:廣西師范學院原黨委書記、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丘棟霖:1929年生,鍾山縣人。原地下黨工作者、廣西區檢察院原檢察長 丘小雄:1952年生,陸川縣人。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溫卡華:1955年生,陸川縣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綜治委主任。 邱小琪:1956年生,陸川縣人。 黃道偉:1957年生,博白縣人。廣西區黨委常委、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李達球:1953年生,昭平縣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區總工會原主席。 葉喬波:1964年生於吉林長春,祖籍賀州。中國女子速滑運動員。1992年獲第十六屆冬奧會兩枚銀牌 備註:姓名後所列軍銜者,均為1955年授予。 陳奇、張誠忠、鍾怡雯、黃健翔(重慶),等等。
註:括弧信息為人物籍貫。
客商代表人物:張弼士、胡文虎、張煜南、張鴻南、謝樞泗、姚德勝、徐錦榮、葉亞來、彭雲鵬、姚美良,侯芳伯、伍淼源、伍竹林、伍班超、丁家駿、鄭明如、李金松、溫惠仁、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熊德龍、古潤金、張旋龍、羅田安、朱孟依、朱拉伊、葉澄海、葉煥榮、繆壽良、溫純青、曾憲梓、田家炳、梁亮勝、何僑生、何冬青、余國春、余鵬春、葉春榮、葉聯禮、葉樹林、葉新民、葉桂材、黃華、鄒錫昌、羅桂祥,湯錫霖、羅煥昌、劉宇新、劉皇發、楊釗、黃澤蘭、李新炎、林立,葉遠西、葉華能、郭東林、李東生、陳景河、林光如、藍鏵纓、黎次珊、葉鋼書、張鑫善、姚良松、連鋒、吳惠權、曾震宇、楊欽歡、羅活活,曾智明,楊漢軍、庄兆祥、鍾奇可、鍾偉良、李有權、吳德芳、黃德新、梁世楨、劉金華、陳彩銀、陳梅冰、黃明智、李東浩、藍瑞明、陳志明、李彬蘭、劉偉、張新輝、卓定華、楊榮義、廖曉霞、林苑如、蔡鴻文、馮小華、劉年新、塗輝龍、周國輝、李建華、梁俊豐、楊祥波、朱世瑞
4. 客家人有哪些名人,事跡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歷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遷,時延1500年的記載。
第一次的大遷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間,東晉懷帝妥朝時,由於西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對漢民族影響深遠的「五胡亂華」之局,中原地區的不少官員和平民,也紛紛隨著渡過黃河南下。為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為「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旅上出現。
第二次大遷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間。唐朝末年,黃巢舉兵起義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從皖贛某地居所,現遷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廣東北邊。
第三次大遷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間,金元相繼入侵,宋高宗南渡,地這過程中,許多客家人幸均捲入保衛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戰爭。宋亡後,他們只好退往更偏遠的廣東東、北部。
第四次大遷徙在公元1645——1843年間,這次遷徙卻是康熙皇帝為了爭取南方的民心,賜給每個男子8兩銀子、婦女兒童4兩銀子,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廣西及台灣。一向以客家人為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遷徙是在1866年以後,發生於太平天國起義末期。由於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許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壓力下,紛紛向地理位置偏遠的南方,甚至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內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國內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佔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佔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
河源作為最純粹的客家地區,將近100%的居民是客家人,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為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為龍川縣令,後為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入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但是,作為客家人大規模遷徙到河源地區的時間,卻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這一時期,即公元1127——1644年間。
河源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承傳著客家民系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廣東梅縣的山歌文化獨樹一幟。河源的東江客家菜則比較有特色。
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朱德、羅芳伯等都是優秀客家人的代表
5. 客家人的歷史
陸川客家人佔全縣人口80萬的70%,約56萬人,屬粵語地佬話的平樂馬坡、沙坡、米場等鎮均插花有客家人。有雙語人,也有由客家話變地佬話的。因此,陸川是基本客家縣。陸川縣地處廣西東南端,北為玉林、西連博白,東界北流,南接廣東廉江、化州,總面積1551平方公里,六山一水三分田,耕地40萬畝,平均每人5分田。縣城離南寧300公里。漢屬合浦,南朝宋齊置陸川郡,梁陳降為縣,唐代(公元621年)復置陸川縣至今不變。曾一分為四(溫水、龍豪、龍化、南河),宋代(972年)四合為一。因有九洲江、米馬河、沙湖河、榕江、低陽河、清湖河等六水,故名陸川(「六」「陸」諧音)。
陸川客家人多數是明中葉從福建上杭等縣西遷的,也有清代從廣東梅州遷來的。500餘年的艱苦創業,繁衍為幾十萬人的客家鄉土,與博白、合浦和廣東廉江、化州的客家連成200多萬人的客家聚居區。該地講的客家話自稱「新民話」,人謂「嘜介話」「涯話」(即客家話)。《陸川縣志》中新民話記有17個聲母,66個韻母,6個聲調。
陸川縣適宜種植水稻,水田土壤以瀦育性水稻土壤最多,達24萬多畝,佔全縣水稻面積三分之二,分布在較平坦的垌田或村莊、圩鎮附近排灌較好的地方。其次是潛育性水稻土,少量的鹽漬性水稻土,在平樂、山羅的石灰岩地區。旱地土壤以磚紅壤最多,7萬多畝,占旱地97.2%。山地多磚紅壤性紅壤,占非耕地93 .5%。地乳屬華南丘陵區,雲開大山山脈分東西兩線向南延伸,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有19座,構成兩百里米糧川。該縣在北回歸線以南,年平均氣溫21. 7℃,近亞熱帶海洋氣候,7月份27℃一28℃,1月份12℃一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942. 7毫米,1981年最多達3037毫米。雨天年平均169 . 4天,年均無霜期359.1天。400多年來,無破壞性地震,小地震明朝7次,清朝17次,民國7次。洪澇是主要自然災害。相對來說,是客家人安居樂業的一方福地。
在近代史上,陸川人積極投身革命,反對清王朝和國民黨的統治,作出重大犧牲和貢獻。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中,清朝陸鶯賴九和博白文地黃文金率領2000多客家人奔赴金田起義;19世紀末,陸川大批客家人投奔李立亭領導的起義軍,攻佔縣城,隨即揮師圍攻玉林州而敗,付出了慘重代價。1945年桂東南起義,清湖的三水、塘寨過國民黨軍警掃盪,犧牲多人。解放戰爭時期,陸川人民武裝由小到大,建立600人的邊縱一支二團,配合解放大軍,消滅白崇禧部第三兵團,俘獲兵團司令張淦,其第7軍、48軍、126軍被殲。
陸川人傑地靈,客家人才代代有。在清朝有大官員龐石洲(兩廣鹽運使,廣東按察使、布政使、從二品)、李廷璋(湖南按察使、布政使、從二品),尚有進士江璣、阮調元、李慶雲、呂佩瑀、呂竣堃、范介寅、武進士肖輝書等人。民國時期,出了軍長林虎、省主席呂煥炎、省主席兼集團軍總司令廖磊等著名戰將和政治風雲人物。在當代,副省級領導幹部有林克武、羅培元、劉毅生、丘文懿等。
陸川華僑及港澳同胞眾多,華僑有824戶,7625人,僑眷1358戶,17673人,歸僑279戶,653人。陸川華僑、華人分布在17個國家和地區,美國48戶380人,加拿大380人,英國12戶105人,德國11戶121人,法國19戶122人,比利時6戶73人,日本14戶112人,馬來西亞291戶2634人,新加坡121戶1278人,泰國20戶238人,印尼83戶776人,澳大利亞24戶195人,阿根廷13戶80人,菲律賓7戶77人,緬甸37戶277人,越南54戶584人,寮國16戶147人。華僑、華人愛國懷鄉,講客家情誼。從事科研、辦實業和從事文教衛生的華僑、華人,比較著名的有在印尼的李偉昌、呂星益,在加拿大的林炳成、呂一祈、姚勝華、呂貽南、呂貽佳,在美國的呂萍美、吳彭斌、黃夢昌,在印尼的李春林、劉道生、劉建文、劉振標、梁子化、梁香懷等。居住港澳的陸川客家人共594戶5447人。他們當中回家鄉頻繁、關心家鄉建設的有陳鎮祺、戴中、劉家賓、黃平、黎俊修、陶壽林、陶錦昌、呂一嵐、黃經和、溫昭琥等。戴中、戴保清兩父子是南寧市政協委員,支持南寧市教育事業,戴中先生87歲高齡仍在香港慕光英文書院從事教育工作不息,戴保清先生樂意任廣西客家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以加強海外聯誼。陳鎮祺、戴中曾贈日產豐田車一輛給陸川縣僑聯,何廷輝先生曾投資200萬港元辦陸輝制衣廠、絲花廠。李偉昌、劉家賓、陳鎮祺、陳華烈等先生投資90萬元建鈦白粉廠。羅昌先生將政府補退的房屋款48620元捐給馬坡中學辦學。1987年——1989年後,台胞回陸川觀光探親269人次,辦定居手續6人,捐資辦公益事業5萬元。老教授呂春祺先生說:「我是窮教授,能回來看看就算好了。」
陸川客家人敬老尊賢,烏石沙井村林藹芬,侍奉婆婆林志清由64歲到98歲,30多年如一日,有病即送醫院,同住一年,喂葯喂飯,端大小便,使半身癱瘓的老婆婆的病逐漸好轉,能行走。一家四代同堂,和睦相處。老壽星肖公(文成之父)、林公(保忠之祖)均103歲仙逝,客家人豁達勤勞,故能長壽。
陸川客家重鄉情,和睦相處,以溫文恭謙讓、仁義禮智信為傳統美德。現在,多數不信神鬼,只崇宗敬祖,祈求平安。習慣春節拜年,初一不殺牲,還有食素的習慣,互相拜年道喜,互祝「恭喜發財」,「身強力建」,「萬事如意」,舞獅、唱採茶、賽球、拔河等。初二探親、迎客,元宵吃湯圓,清明祭掃親人墳墓,重陽拜老祖宗、祭祠;端午包粽子; 七月十四供祖先,村村有「社公」。寺廟甚少。婚嫁之禮已改革從新,婚姻自由自主,尊重選擇和比較。為財而婚,索要重禮的依然不少。客家妹子貞操觀念強,極少賣春之婦。客家人重陽宅,講陽光通風即「旺氣」,座北朝南,順地球磁場,這是求生態環境好。現在陸川客家民居多鋼筋水泥式結構;或騎樓式磚石結構,貧困戶仍是土木結構。許多鄉村小宅院住所舒適,生氣盎然,家電已普遍進入平常家庭。行走幾乎家家戶戶靠自行車,大客車、貨車、中巴、摩托車已普遍使用,千車百騎,車輛滾滾,將陸川客家引入21世紀。
飲食,客家歷來以稻米為主糧,紅茹、芋頭、黃粟、包粟、豆角、南瓜為副食物。大多數人吃撈水飯,用竹織的飯撈將飯撈起,成在缽頭或木桶里,粥留作午飯,剩下的喂豬。肉菜,幾百年來以扣肉、白斬雞、甜酸魚、姜活鴨、紅燒鵝、燒豬腳……為美味佳餚。蒸軟滑肥嫩香甜的扣肉,不用大嚼,骨碌下喉入肚,口鼻余香一嘴油,是陸川名菜;土雞嫩滑,香體特異,加園茜蒜汁蔥白好醬油,更可口可樂。烏有白斬鵝也是客家風味;吃泡水蕹菜,洗凈菜後不用切,用手扭斷,投入滾水鍋里,撈起涼後,搓去水份,拌上油鹽,有辣椒醬油更好,叫「沼水蕹菜」,青綠嫩脆。還有黃欖魚、擦菜、欖角等,都是客家人自小就喜愛的家味,不管他長大走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還是念念不忘家鄉美味的陸川舊八景,唯「溫泉浴日」尚存,古七景已湮沒消失。新旅遊點有謝魯山莊,即呂春琯「樹人書屋」,1920年始建,亭台樓閣隱於花果園中,曲徑通幽,景色秀麗,現為「度假村」,幾棟「金屋藏嬌」,聞名遐爾。山羅田龍的龍岩風景區,大小岩洞12處。有三面石山環抱的龍珠湖,面積20多公頃,波光粼粼,游魚可數目。明代徐霞客曾游此記道:「石山森森、自北而南,如列旗整隊,別成一界矣!」大坑寨四面石山如城牆高築,僅一缺口形成東門,方圓10多公頃,住幾十戶人家,水清景秀,果樹成蔭,雞鳴狗吠,又是一處「桃花源」。現在陸川新八景為:溫泉浴日、龍岩風光、謝魯山莊、仙山牧羊、石嶂瑞雪、陸城夜市、盤龍碧波、茶花山泉。陸川客家山歌,生動有趣,雅俗共賞,唱情唱愛,諷世警民,訴苦道難,曰仁曰義,不失為客家傳統優秀文化。訴苦歌中道:「難啊難,難過麻籃擔水上高山;麻籃擔得幾多水,肚飢餓得幾多餐?」「脈米落鑊三缸水,洗碗無燥肚又飢。」客家山歌大量為情歌,如放牛仔風情歌:「高山嶺頂蜂趕蜂,水底車葉趕車筒;盲眼了哥趕草蜢,十八姑娘趕老公。」「稔子打花花對花,阿妹生來乳叉叉。」「阿哥無妻著擔水,阿妹無夫著撈柴;竹篙落塘無篾扎,大家都系散頭排。」
有500多年歷史文化的陸川客家人,願做廣西450萬客家兄弟姐妹的親朋好友,在發展經濟,共同富裕,奔向21世紀的新時代,高歌猛進,自我完善,自強不息。
參考資料: 陸川縣志
回答者: 121.31.127.* 2010-4-11 13:44
檢舉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分支族群,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從西晉永嘉之亂開始,中原漢族居民大舉南遷,抵達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華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為梅州、贛州、汀州、惠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
北方漢人南遷歷史記載很多,但客家先民由中原大批南遷始於何時,學術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始於秦,也有人認為始於漢或三國、或東晉、或唐、或五代、或南宋等,因而形成客家大遷移有「二次說」、「三次說」、「五次說」、「六次說」、「九次說」等,莫衷一是。一般認為中原漢人大規模爆發式的遷移有五次,其遷移模式和路線總的來看是從北到南、自東到西,從平原到丘陵、山區,沿著河流到核心地區,由國內走向國外,散居世界各地。並不是每次遷徙都是客家的遷徙,而是有嚴格區分的,一般認為五代以前的遷徙是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客家)的遷徙,五代至南宋時期的南遷,才是真正含義的客家人的遷徙。
A.兩晉南北朝
主要受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的影響,北方漢民大量南遷。其遷移遠者自今日山西長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靈寶等地,沿潁、汝、淮諸水流域,向南行動,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北岸。
B.唐末五代
主要由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及藩鎮割據等戰爭影響,南遷者遠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至閩南;近者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
C.南宋元朝
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及元末農民起義的影響。宋末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失敗後,為躲避元朝的追捕誅連,形成空前的大遷徙,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特點,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區居民的特徵。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循衍各地(今梅州,清朝曾設為嘉應州)。主要原因是循衍位於嶺南東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較多的低窪丘陵地區可供開墾,加上在抗元過程中一度變為廢墟,即響應「文陸號召從軍勤王,崖山之覆,州人士死者十盡八九,井邑皆空」。故客家人從他邑遷來重新組合。由於大量客家人在元末明初遷入循衍一帶,從而使梅州成為客家腹地,成為客家的聚居中心,擁有「客都」的地位。
D.明末清初
遷徙原因一方面是內部人口的膨脹,另一方面是滿州貴族入主中原的影響。由於山多田少,人口與耕地矛盾的越來越激烈,不斷有人往外遷徙,如明嘉靖年間從程鄉、長樂遷海豐、歸善、新安等沿海地區,從汀州遷至福州等地。清初康熙年間從嘉應、韶州各屬遷至以廣州為核心的增城、花縣、新安、東莞、鶴山等地。「復界」遷至今天的寶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廣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舉兵勤王失敗後,為避株連,多隱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隨鄭成功遷到台灣。
這一期的遷徙路線是:主要由閩粵嶺山地域,分遷至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及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和台灣等地,還有小部分回遷至江西贛南及贛中贛北西部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E.同治年間
由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遷徙。
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資助下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
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參加起義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殺,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象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客家的遷徙不是有組織、有領導的,而是無組織的非常煥散的遷移。
6. 客家人的由來
客家作為漢族的一個民系,其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土著說。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
一般認為,客家民系是南遷漢族人在唐末至明中葉聚集於閩、粵、贛連結地區,經過與當地畲族、瑤族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別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它以漢人為主體,同時包合經融合有客化的畲瑤等少數民族。客家民系是以漢人為主體的,其文化的主要特徵及表現出繼承中原漢族文化,所以應肯定為漢族的一個支系。但是這支民系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中原漢文化,所以作為一個群體,其成員就應該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徵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因此,「客家」的說法是作為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並非是一個種族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
客家人的遷徙
五次中原遷徙說
有關客家人的遷徙,1930年代的客學大師羅香林為代表的研究學者認為,客屬民系自晉朝以來,一共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遷徙,並在這五次遷徙過程中繁衍發展而來。這五次大遷徙的大致過程是:
第一次在兩晉時期,大批中原人舉族南遷至長江流域;
第二次始於唐代,大批北方漢民為躲避安史之亂,遷往相對安寧的贛閩粵地區,成為
第一批客家先民;
第三次在兩宋時期,北方民族入侵,一批批漢民遷往贛閩粵地區,與當地畲、瑤等少數民族逐漸交融,最終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是清朝末年,贛南由於滿族統治者的蹂躪以及瘟疫發生,人口銳減,加之閩西和粵東人口膨脹,清政府通令沿海居民向內地擠壓,一部分客家人又回遷贛南,另有一部分遷往四川;
第五次在近代,不少客家人從粵東閩西一帶遷往沿海,有的則移居海外。
六次中原遷徙說
後來,海外(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的客家人從各家各族的族譜統計,亦得出了以下六個主要的遷徙時期(參考:[1]):
第一次在秦始皇統一全國時期
秦始皇為了鞏固新取得的南方國土,派遣了大批軍民到粵北。後代子孫被稱為北江客家。這是客家稱謂的首次出現。
第二次在東晉永嘉年間
因為五胡亂華,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漢人紛紛渡過黃河,由皖渡長江經贛北。
第三次在唐朝僖宗干符二年
因為黃巢之亂,使江西北部的居民再遷往江西西部、福建西部及南部和廣東東部及北部。
第四次在南宋末年
這是客家民系南遷到廣東的關鍵時期。隨著蒙古軍的南進,贛閩客家先民隨敗退的宋王室進入廣東東部、北部。
第五次是明末清初大量粵閩客家人由於湖廣填四川的政策遷徙到川渝。
第六次是清朝中期
廣東客家地區人口逐漸增加,大量客家人移民至南洋、台灣等地。
7. 歷史人物哪些是客家人
世界客家名人譜唐代宰相、詩人、文學家 ---張九齡北宋文學家--- 曾鞏北宋思想家--- 楊時北宋宰相--- 詹學傳南宋承相、民族英雄--- 文天祥抗金明軍品統帥 袁崇煥清代畫壇"揚州八怪之一"--- 黃慎清代武狀元--- 李威光西婆羅洲蘭芳大總制大唐總長---羅芳伯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太了太師--- 戴均元清代體仁閣學士 ---戴衢亨清代詩人、書法家 ---宋湘太平天國天王--- 洪秀全太平天國東王--- 楊秀清太平天國忠王--- 李秀成近代洋務運動先驅--- 丁日昌太平天國翼王--- 石達開馬來亞僑領 ---葉德來華僑實業家 ---張弼士首任駐日本國公使 ---何如璋清代愛國詩人、外交家--- 黃遵憲華僑實業家 ---張榕軒華僑實業家--- 姚德勝清代愛國詩人、抗日保台義軍副統帥---丘逢甲中國民主革命先驅--- 孫中山民主革命家 ---廖仲愷泰國客屬總會創始人 ---伍佐南華僑實業家--- 胡文虎辛亥革命北伐軍總司令--- 姚雨平民國陸軍上將--- 黃慕松辛亥革命名將--- 張民達民國元老 ---鄒魯認證工作名將--- 鄧仲元仄國合艾市開埠元勛--- 謝樞泗前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元帥 ---朱德前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元帥 ---葉劍英北伐、抗日名名將 ---吳奇偉中國現代史學大師--- 陳寅恪現代傑出文學家 ---郭沫若北伐、抗日名將--- 薛岳新四軍軍長--- 葉挺北伐、抗日名將--- 羅卓英北伐、抗日名將 ---張發奎北伐、抗日名將--- 黃琪翔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將--- 陳奇涵前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 張鼎丞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內科及熱帶醫學專家 ---鍾惠瀾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物理化學家---黃子卿象徵派詩人、雕塑家--- 李金發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病理學家--- 梁伯強語言學家--- 王力現代藝術大師 ---林風眠馬來西亞實業家、慈善家---蕭畹香抗日名將 ---陳大慶抗日民族英雄--- 謝晉元來洲球王--- 李惠堂客家研究一代守師---羅香林牙買加中華會館主席--- 陳英豪前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廖承志中華人民解放軍第一任女將軍--- 李貞前中華人民解放軍空軍總司令--- 劉亞樓中國人民共和國上將 ---賴偉珠前中央軍委副秘書長、中將 ---肖向榮中國科學院士、數學家--- 李國平中國實驗腫瘤學創始人之一 ---楊簡抗日名將 ---賴名湯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 ---楊勇國中現代腫瘤學奠基人 ---吳桓興
8. ,下列歷史人物唉哦哪些是客家人
未提供具體選項
請將題目補充完整
以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