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明清歷史人物論文

明清歷史人物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04 23:38:35

㈠ 評價歷史人物論文

張學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假設沒有他和他所做的事情的話,中國的歷史肯定要改寫。
但是,一個國家的教育是和一個國家的政治聯系的。現在網路上可以看出前蘇聯當年國內的統治是一種紅色專制,中國,現在沒有當年蘇聯那麼專制,也免不了對當年的歷史有所隱瞞和修改。所以,我更願意避開教科書里那些主觀的判斷性的結論性的語句。網路給了我們更多接觸歷史的道路。我更願意去看上面的一些回憶錄。
首先,我不把張學良當成教科書中的「大英雄」來看待。俗話說,人非聖人,孰能無過。他出身軍閥家庭(而且是由土匪發展起來的軍閥家庭)盡管後來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但是,耳濡目染讓他身上有他父親-張作霖的土匪氣息。這在他後來的作為中有所體現。軍事將領做的好不好先且不論,至少能先說出來,他不懂的玩弄政治。
之前應該說一下,看電影的時候我就覺得,張學良能帶領他的東北兵,並不只是他土匪爹的緣故,他在東北軍中的威望非常高,比如在郭松齡叛變中,士兵見到他知道不是他的命令後幾乎放棄作戰;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被扣留後西安東北軍暴起,釀成二二事件。這些,都可以看出他手下的軍隊,都是願意為他而死的,如果他想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話,軍隊是回服從他的。
從東北易幟開始說起,歷史書上說這是張學良系國仇家恨於一身,為民族大義而為。當時真的沒有別的想法嗎?軍閥,近代中國軍閥混戰,為的是什麼,無非是底盤和權利。當時,身後,日本在虎視眈眈;正面,蔣介石的軍隊—這支披著國民革命軍的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閥的軍隊,也在步步逼近;自己的父親剛剛去世,自己還沒有完全能控制的情況下,易幟,應該是最好的自保的方法。而對於蔣介石來說,即使張學良不能象他老爹那樣把東北軍指揮好,這支由生性剽悍的東北人百戰而出的軍隊也不是好啃的,搞不好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對方卻主動要求易幟,他當然高興的了不得。所以很多條件也就答應下來。
當然,就算這個假設成立的話,也依然不能磨滅張學良的歷史功績,他選擇了自己的國家,而不是投降到當時實力遠超過蔣介石的日本,擾亂了日本侵略中國的計劃。可以想像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當時頂住了多大的壓力才能做到的事情。這里也能隱約看到他老爹的影子。我是軍閥,但是我不賣國。什麼事都敢做,就是不敢做漢奸。
然後是中原會戰的時候,領兵入關,在黑雲壓城,千鈞一發的時候援助了蔣介石,幫蔣介石這個大軍閥打敗了其他軍閥,成為形式上的領袖。在國內,閻西山,李宗仁,白崇喜哪個都是在軍事和影響上都不弱。不能平起平坐,獨霸一方,各自為政倒是沒問題的。蔣介石在大陸,可以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統一過中國。直到到了台灣,才算是真正的成了國民黨的絕對領袖。
正是這次出兵相助,使蔣介石和張學良做了結拜兄弟,(但是蔣介石從來沒好好對待過他的兄弟。李宗仁,馮玉祥也受過這個待遇。結果最後結果都不怎麼樣,甚至比張學良還慘。)恐怕也使蔣介石看到東北軍的厲害,覺察出這是個威脅。心裡恐怕已經有了找個機會滅了你的想法了。
九一八,不抵抗,放棄東北退回關內。教科書上一直在說,是蔣介石給他的命令。張學良當時是背黑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結果後來人家說了,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發的,不關老蔣的事。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為了什麼,就是做侵略中國的先鋒部隊的,人家的裝備是什麼,東北軍的裝備是什麼,有人說東北軍裝備比關東軍還好,稍微懂軍事的都知道這是瞎說。當時日本的戰斗機連美國都打不了,更別說東北軍里那幾架一戰風格的飛機了。剛才說了,張學良是個愛國的軍閥,軍閥最看中的是什麼,軍隊啊,抵抗,光讓我抵抗,軍隊打完了我是什麼,什麼也不是啦。這個,當時的張學良應該還是接受不了的。而且,他也錯誤的認為,日本不過是在找事,之前也發生過別的事嘛;他還期望國聯能從中調停。這些讓他做出錯誤的決定也沒什麼可以值得懷疑的。再說,當時東北軍多少人,幾天撤回關內?沒有提前的准備能這么快?

㈡ 求一篇有關明清皇帝的論文。。(急)

關於康熙帝

一、破除分裂勢力,抗擊外來入侵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台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抵抗了當時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維持了東北邊境一百五十多年的邊界和平。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但是也為清朝大規模的修建皇家園林開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二、修著圖書,重視道教
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歷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歷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歷法和地圖。康熙帝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於門下。

三、學習文化,武力非凡
康熙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頗有著述。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的政治,並且皇子皈依基督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康熙王朝中康熙劇照(15張)基督教。 康熙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 ;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經一天打死了三百隻兔子,可見其對自身武力的自信。

四、親征朔漠,和善蒙古
蒙古曾經分為三個大部分就是(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經過兩代人的努力完全臣服了漠南蒙古也就是內蒙古。漠西蒙古就是厄魯特蒙古,厄魯特蒙古准噶爾部的噶爾丹率領軍隊南進威脅了中央王朝。康熙決定親征,打敗了噶爾丹。漠北蒙古就是喀爾喀蒙古,康熙通過一系列的籠絡的措施全完解決了喀爾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所以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成,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中國從秦漢時的匈奴到明朝,蒙古這個歷史難題兩千年來沒有解決,康熙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貢獻。

五、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明末清初經過長期的戰亂,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康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他下命停止圈地,他六次下江南巡察黃河和水利,修黃河、淮河、永定河。康熙的重農治河,興修水利,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

六、移天縮地,興修園林
康熙修建了暢春園、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木蘭圍場,他的孫子乾隆又繼續興修三山五園(三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 五園: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也就是頤和園)這樣就把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推到了一個最高峰,清朝園林的興修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遺產。承德避暑山莊這座比北京的頤和園大一倍的皇家園林,決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休息場所,它與木蘭圍場一樣是康熙政治大棋盤上的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這些按照蒙古西藏等民族風格修建的宮殿廟宇,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蒙藏等各種上層人物進入山莊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透過這一片片幽靜淡雅的山水人們似乎又回到了二百多年以前。六世班禪為乾隆祝壽就住在這里,派遣駐藏大臣,明確靈童轉世和金瓶掣簽制度也在這里。蒙古王爺們朝見皇帝住在這里,皇帝接見外國史臣也在這里。卷秩浩繁的《四庫全書》存放在這里,嘉慶和咸豐兩位皇帝先後死在這里,它見證了清王朝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七、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康熙重視文化教育。親自主持編纂了許多重要的典籍譬如說《康熙字典》《佩文韻府》《清文鑒》《康熙全覽圖》《古今圖書集成》康熙主持編纂的典籍有六十多種,大約有二萬卷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財富。康熙朝使清帝國屹立於世界東方。當時俄國有彼得大帝,法國有路易十四,康熙與他們比有偉大過人之處,康熙時候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裕,文化最繁榮,疆域最開闊,國力最為強盛。康熙時候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到蔥嶺,南至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的面積大約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

八、對自己講學習,對朝政講勤慎
他可以說在帝王當中,他是最勤奮學習的一個,他曾經因為學習太過辛苦而吐血,因為他在幼年時的不幸,激勵著他努力學習。康熙八歲時父親死了,10歲母親也死了,兩年之間父母雙亡。一個孤兒形影相弔,實在是可憐。他祖母負責撫養他,康熙身上有三種血統,有三種文化,有三種品格,康熙的三種血統,他父親是滿州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親是漢人,他又受了三種文化的影響,他的滿族師傅給他講滿語,教他寫滿文,教給他騎射,他的漢族師傅給他講四書五經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康熙對朝政講勤慎,康熙的親政就是從他14歲的時候開始的,當時親政叫「御門聽政」什麼叫御門聽政呢?就是皇帝親自主持朝廷會議,議商和決定軍國大事。御門聽政在乾清門前,參加御門聽政的主要是:九卿(禮、吏、戶、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和左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還有大學士,參加御門聽政的還有起居注官。什麼時候開始呢?就是早上晨時開始(七點-九點)晨時是八點,每天早鹿鼎記中康熙劇照(11張)上晨時開始與在分管兵部的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叟黃錫袞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內閣大臣潘湖叟黃錫袞的妹夫)的真知灼見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大臣們討論奏報,議商一些軍國的大事,無論寒暑無一例外。北京的冬天是很冷很冷的,就在乾清門前,舉行最高朝廷會議,這個實在是不容易。而且清朝的皇帝御門聽政從康熙一直到光緒堅持下來,以上這時康熙勤政的「勤」,底下就說以下,康熙看了各個方面的意見後就支持於成龍的意見,免去了靳輔河道總督的職位。

九、開放海禁,廢止圈地
康熙八年,康熙誅殺鰲拜,遂廢止了鰲拜的所有弊政,如禁海,圈地。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康熙帝頒旨,命永遠停止圈地,開放海禁。清初為了遏制明朝末年的海上戰鬥力,實行海禁。清朝統治者入關後,為滿足清朝貴族對土地的主導權和籠絡八旗將士,派遣官員到漢族民田跑馬圈地。此為清朝嚴重弊政,於康熙八年廢除。我們所熟知的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源於乾隆於1757年頒布的禁海令,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外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

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於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在分管兵部的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叟黃錫袞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內閣大臣潘湖叟黃錫袞的妹夫)的真知灼見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終於決定在台灣收復台灣,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著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㈢ 要寫論文了 我想寫明清歷史人物 想問一下 那個人物資料比較多 好寫點啊

清朝的比較好

或者你就寫歷史上那幾個最輝煌的皇帝

㈣ 歷史人物論文600字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著,裡面創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諸葛亮無疑是其中最為出色的一個。

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歷史上,諸葛亮憑借隆中對博得劉備賞識,又在曹兵南下,劉備大敗的時候,請出了吳兵幫助劉備打敗了曹操。進而奪取四郡,又進入西川,打敗了劉璋。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劉禪,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並多次出兵攻打魏國,最後死而後已。被封為武鄉侯、丞相、錄事尚書和司隸校尉等職。謚號「忠武侯」。

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被進一步美化,成為一個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人物。他的出場就頗具神秘色彩。劉備策馬越潭溪,偶遇水鏡先生司馬德操。經過司馬徽和後來的徐庶的推薦,劉備才知道卧龍先生諸葛亮,然後就三顧茅廬。三國演義這點十分精彩,連帶著介紹了諸葛亮的幾乎所有親戚朋友,只是留了龐統一家,為後文做伏筆。而神仙一般的諸葛亮,一出世就幫助劉備分析了天下大事,奠定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後,更是出神入化。在曹兵未來以前,便提前徵兵御敵。曹兵來以後,諸葛亮用一套神秘莫測的辦法火燒博望,火燒新野,兩把火燒得曹軍聞風喪膽。當陽一戰,劉備九死一生,這個時候,諸葛亮挺身而出,隨魯肅來到東吳,請求援兵。東吳諸雄,在諸葛亮的面前黯然失色。雄才大略的孫權、機智的周瑜、老辣的張昭、朴實的魯肅等等,都被諸葛亮刷的團團轉。之後,諸葛亮更是一葉扁舟離開東吳。

孫劉失和後,諸葛亮幫助劉備粉碎了東吳的種種陰謀。並且開始籌劃幫助劉備入川。從接納張松,到警示龐統,最後自己入川,扭轉乾坤,終於收降馬超,進而得到西川。然後,幫助劉備守住漢中。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蜀漢的頂樑柱。當時,蜀漢內外交困。諸葛亮先聯合東吳,再南征孟獲。萬事具備,開始北伐。在北伐以前,還寫了那篇膾炙人口的《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請再讀讀這篇文章,陳壽、羅貫中以及毛氏父子都知道,沒有任何文章能比這篇文章更能體現出武侯的性格志向,所以都收錄了這篇文章。我才華不及他們,更必須在寫武侯的文章里,收錄這篇感人肺腑的文字。

諸葛亮在歷次北伐當中,身先士卒,足智多謀,高瞻遠矚。但因為種種原因,北伐並沒有成功。比如馬謖失街亭、孟達大意被司馬懿打敗、糧草不支、李嚴撒謊、苟安流言等等。最終諸葛亮因為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

諸葛亮死的時候,還任命了兩朝丞相,即蔣琬和費禕。所以在這兩個人還活著的時候,蜀漢還威而不亂。這兩個人死後,董厥樊建就差遠了。諸葛亮死後,還計斬魏延,死諸葛嚇退活司馬。

這就是羅貫中,或者說毛氏父子為諸葛亮杜撰的一生。看來是很完美了,但是許多看三國演義的人都是一上來特別喜歡諸葛亮,後來漸漸的就不喜歡諸葛亮了。或者說對演義有一定了解的人,就不太喜歡諸葛亮這個角色了。這可能是演義作者始料未及的。

作為諸葛亮,我們可以看一看杜工部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對於諸葛亮的定位比演義作者好的多。諸葛亮本來就是一個悲情英雄,這樣的人必定不是完美的。比如項羽,這個人就是優點缺點同樣明顯,這樣的悲情人物,能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同,而三國演義所設計出的完美悲情人物,就顯得漏洞頗多。

第一,諸葛亮既然料事如神,那麼為什麼在街亭這么重要的位置派出馬謖呢?譬如王平、吳懿就能勝任這個位置,還即忠又勇。反過來講,演義美化的神一樣的諸葛亮,在知人善任上,頗有問題。

第二,演義描寫的諸葛亮過於神話,這反倒不像是一個人。小說能吸引觀眾,一般都是讓觀眾能在主人公身上找到共鳴,而諸葛亮這位主人公,顯然不是能讓人共鳴的主人公。

第三,諸葛亮本來是個很忠厚老實的,至少是個好人,不會去害人。三氣周瑜雖然寫的精彩,但在全局的角度看,絕對是敗筆。還有諸葛亮和諸葛瑾本來是一對關系很好的兄弟,各為其主卻不互相干涉,但是演義里卻也被迫勾心鬥角。諸葛亮如果連對自己的兄弟都不好,怎麼可能對劉備這么好?

第四,人都是挑剔的,再完美的人物也會被挑出毛病。所以,在演義的角度說,捧諸葛亮的越多,打擊諸葛亮的人就越多,這也就是演義能夠流傳下來的原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諸葛亮智而近妖,劉備忠而近偽。」這句評論十分到位。也就是說,三國演義雖然完美的創造了諸葛亮,但是卻真的不如一個實實在在的諸葛亮讓人敬佩。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以諸葛亮為核心和紐帶,把三個國家的人物描寫的淋漓盡致。尤其是諸葛亮,三國演義把他的忠、智、義、情寫的相當到位,讓一個全新的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作者筆下栩栩如生。提到諸葛亮,人們就會想到足智多謀、鞠躬盡瘁這兩個詞語,三國演義的功勞毋庸置疑。戲劇舞台上也多借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的形象,把活生生的諸葛亮展現在我們眼前,比如失空斬。所以,在文學角度上講,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描繪相當成功,不僅僅創造了一個完美的諸葛亮,也創造了一個爭議的諸葛亮,使諸葛武侯不僅僅是一個偉人,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名人,這就是雅俗共賞。三國演義不僅僅使自己流傳千古,也令諸葛亮萬世流芳。

㈤ 高分!!!近現代歷史人物論文,2000字。急用!

李鴻章歷史定位
李鴻章及其生活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他作為近代中國一位非常復雜的歷史人物,在不同時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駁陸離,因而人們評價起來眾說紛紜就沒有什麼可怪的了。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

李鴻章「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在晚清政壇上縱橫馳騁半個多世紀。梁啟超評價李鴻章「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李鴻章雖然難以承載「英雄」桂冠,但為「時勢所造」和影響「時勢」進程則是不爭的事實。

李鴻章活躍於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會從傳統向近代、從獨立國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過渡時代。適逢其會的李鴻章也就成了「崛起於新舊兩界線之中心的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時代造就了李鴻章,而李鴻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絢麗多彩的時代畫卷上深深地打上了個人的印記。李鴻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將入相,「坐鎮北洋,遙執朝政」,涉及晚清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他身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於封建主義而又傾向資本主義,忠實於傳統營壘而又頗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舊紛呈,中西雜揉,內則「開拓」與「因循」畢具,外則抗爭與妥協並存,因而有時是順乎時代潮流,有時又是阻擋歷史車輪。

用農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

李鴻章以儒生起家軍旅,憑借編練淮軍鎮壓太平天國、「削平大難」而「早膺疆寄,晉贊綸扉」。太平天國運動是「四海變秋氣」的封建衰世的農民群眾企圖用火和劍來變革現存的清朝統治秩序,把「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國在現世、在中國建立起來。盡管他們所憧憬的「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國實際上只能給自己套上一副帶有光環的封建枷鎖,但他們反對「鷹

㈥ 明清兩朝的歷史人物評析500字急!!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績是驅逐胡虜,除暴亂,拯救民族,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等級政策,恢復了中華。
朱元璋生在今安徽淮河平原一個赤貧的佃農之家。當時蒙古對漢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壓迫奴役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程度,朱元璋從未經歷過中國富饒安定的農業社會的正常生活環境,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儒家教育,但是他通過自己的才智、信念和統帥力推翻了蒙古的統治和奴役,重新建立了漢族國家並指導國民脫離野蠻,重新恢復自信、尊嚴和榮譽。
明王朝誕生於半個世紀有增無已的擾攘紛亂中;在這個一切遭到蠻族破壞的年代,中國大部分地方的日常生活的進行日益直接訴諸於蠻族的暴力,文明已經隕落,漢人淪為奴隸,任憑蠻族宰割。
而蒙古的瓦解和明朝興起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階級斗爭,而是漢民族和其他各民族為了生存、為了自由、為了尊嚴,擺脫被蒙古奴役踐踏的殊死決斗。明太祖在率領漢民族和其他各民族,驅除蒙古的同時也指出,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但如果是知禮義,願為中華臣民者,與中國人無異,這里充分體現了華夏民族的仁義。
這位傑出的民族英雄從天災人禍和飢寒交迫的鍾離村,一直到南京登基,他和他的文臣武將所走的這條道路,不僅僅是為私人和某個階級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注重招賢納士,廣采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強調將領要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於農,且耕且戰,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㈦ 求一篇歷史人物論文(1000字)

拿破崙可以嗎?
對於拿破崙·波拿巴一世皇帝,第一,他是一個人,而不是神。歷史,是人民群眾的歷史。每個歷史時期的偉大人物,不管怎樣高明,他卻不是懸在空中,而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他之所以比一般人偉大,除了他具有某方面的出眾才華外,更因為他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地位和權勢。但不管怎樣,他的立腳點和同時代人必然是一致的,是同在一個水準上的。每個時代的歷史都不可能是某個英雄的歷史。拿破崙時代的歷史也不是拿破崙個人的英雄史,不能把他神化。 可是,百多年來,世界各國的史學界對他的評價,卻有不少神化之處,如:說他是「世紀的巨人」、「歷史上最驚人的奇才」、「西方之皇」、「戰爭之神」、「命運的支配者」,甚至說「他是從愷撒以來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偉大的人物,是從亞歷山大以來最令人震驚的人物」,等等。 在吹捧的反面,卻又是一片憤怒、厭惡和詬罵,如說他是「科西嘉島的怪物」、「摧殘自由的暴君」、「無恥小人」、「低能兒」、「瘋子」、「匪徒」,等等。 不管是吹捧或是詬罵,都屬於向個人崇拜低頭。用這種方式都不能真正揭示出拿破崙這個復雜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
第二,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歷史的規律表明,每當社會的大變革時期,都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它必將造就偉大的歷史人物。拿破崙之所以偉大,是由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這一偉大事件所造就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恰巧拿破崙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崙這個人,那末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因此,必須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之中,才能更好地去認識他。
第三,要看主流、看主導方面,不能以某一片面代替整體。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的歷史人物,其一生的經歷是錯綜復雜的。拿破崙一生所處的時代,正是法國大革命的時代,也是整個歐洲大陸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大轉變的時代;他的一生經歷,他的主要活動,是和這個時代的特點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的。因此,要看他在這個大的歷史潮流中,是逆歷史潮流而動,還是順應時代的潮而動。
第四,對過去一些關於拿破崙的著述,特別是那些所謂「聖赫勒拿島的一些著述」,要作全面的考察、分析。因為拿破崙在六年的流放生活中,仍以勝利者的目光來估量他的過失,用誇大一些事實和掩蓋另一些事實的手法來縮小、掩飾他的錯誤。這些東西是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產階級同波旁王朝的斗爭中,資產階級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目的,重新祭起拿破崙的亡靈而炮製的。今天法國史學家只把它看成是傳說之類的東西,因為它不太符合歷史的真相。另外,在英國人和俄國人編撰的一些關於拿破崙傳記之類的書籍中,又帶有濃厚的民族沙文主義的情緒,因此,對一些事件的原委和性質反映得也不夠真實。
第五,有些評論拿破崙的文章,習慣於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中去尋找根據。但是,如果只作一些詞句的引用,而不首先弄清楚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是在什麼時候、為著說明什麼問題而講的,那末,單靠這種引證,必然導致經典作家間在拿破崙問題上的「吵架」。總之,評價拿破崙應當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綜合地考察他的全部活動。這樣,我們就會看到,拿破崙作為新興資產階級的軍事家、政治家,他鎮壓了王黨叛亂,粉碎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多次武裝干涉,打亂了歐洲的封建秩序,促進了歐洲各國人民的覺醒,穩定了法國大革命的社會成果。這是他活動的主要方面,是他的主要功績。當然,每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都不可能是完人,都有他的缺點錯誤甚或是罪行。作為資產階級的軍事家、政治家的拿破崙更是如此。恩格斯就曾經指出過:「拿破崙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他娶奧國皇帝的女兒為妻,和舊的反革命王朝結成同盟。他不去消滅舊歐洲的一切痕跡,反而竭力和它妥協;他力圖在歐洲帝王中間取得首屈一指的聲譽,因此他盡量把自己的宮廷搞得和他們的宮廷一樣。恩格斯是以歷史發展的眼光,指出拿破崙的主要錯誤在於「拜倒在正統主義原則之前」。 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他有功也有過,便象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諷刺蒲魯東觀察經濟范疇有好壞兩個方面那樣,「就象小資產者看歷史偉人一樣:拿破崙是一個大人物;他行了許多善,但是也作了許多惡。」
綜觀拿破崙一生的全部活動,其主導方面的活動,對當時社會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起過進步作用的。他功大於過,是一個應當肯定的歷史人物。

㈧ 歷史人物論文

東漢末年,復曹操「挾天子以令制諸侯」,被視為國賊。一位洛陽名醫名喚吉平,忠漢室,與漢國舅董承等人共謀誅曹。他打算在為曹操送葯時下毒,卻不慎泄露了天機。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滿階仍只是痛罵曹賊,後撞階而死。在羅貫中筆下,他是有名的忠義之臣。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

蘇武、吉平、譚嗣同三人,為了忠義可以忍受萬般折磨,直至獻出生命。他們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他們捨生而取的「義」,只能是忠義。

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須發皆白。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㈨ 歷史人物小論文

李清照的詞總能帶給我一種莫名的安靜的感覺,她的詞或清新明麗、意境優美,或沉重憂慮、沉鬱感傷,但總是以朴實自然的語言、抑揚頓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傳著,帶給人美的感染、帶給人至高的藝術氛圍,帶給人難以忘懷的共鳴。因為她寫的是自己親身感受與內心體驗,因此她的詞就格外真摯細膩、委婉動人。她從女性的心理出發,挑選女性悵惘悲愁時所容易聯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細膩的筆法加以組織,因而別有風致,所謂「以尋常語度入音律」者也。

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為界,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她的詞作也隨著她生活的變化而變化著。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發,清新明麗,意境優美。南渡後,悲傷於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臨著民族的災難, 故而其作傷時感世,悼亡思鄉,沉鬱感傷。

記憶最深的便是那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是李清照早年的閨中詞章的一首代表作,反映了清照悠閑風雅的生活情調。詞以白描入手,先寫她春晨覺醒,猶記昨夜醉夢中聽到的風雨交加之聲,從而引起對花事的關切。繼而用卷簾侍女問答的方式,寫出海棠花在暮春雨後,葉茂花殘的景象,深婉曲折地表達了女詞人惜春憐花之情,從中也透露出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的淡淡哀愁。結尾「應是綠肥紅瘦」句,語新意雋,形象奇美。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了詞人的心思細膩和多愁善感,以及侍女的粗心大意。

如果說早期的清照不知道何謂「愁」,那麼自從和丈夫分別後,她的生活便失去了重心,無論看到什麼,都能觸發她心中的悲情別緒。即使是毫無關聯的事物都能引起她對丈夫的眷戀,最具代表的便是通過悲秋傷別來抒寫詞人的寂寞與相思情懷的那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薄霧」「濃雲」秋天的涼意本就讓人感到不舒服,不由的悲從心生。「瑞腦消金獸」卻不僅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也烘托出了環境的凄寂。卻偏偏適逢重陽佳節,本應家人團聚,可丈夫卻不在身邊,自己獨自一人,自然而然愁字升起。半夜的寒意將作者冷醒,卻發現枕邊無人陪伴,心中的寒意不由的更加深了一層。末句的「人比黃花瘦」更是將作者的相思之苦表現的淋漓盡致。
清照就是這樣一個將所有感情都傾注於她的作品的才女,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是喜是悲,是愛是恨,是思念還是痛苦——她就是她,是封建女子的另類,她集才情和感情於一體。正是這個弱女子憑借自己的才氣成為了婉約詞派的著名代表人之一,使她的作品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篇。

閱讀全文

與明清歷史人物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