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將軍寫錯字的故事
天下第一錯別字——「避」
之所說它是「天下第一」,因為這字一是影響大,二是皇帝寫的,確確實實寫錯了,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釋理由。此匾懸掛於避暑山莊正宮內午門中門上方,匾的四周環繞鎏金銅龍浮雕,藍色匾心有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避暑山莊」。一眼看去就會發現,「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見圖)。此錯字是誰人所寫?乃出自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之手也,是皇帝的親筆御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寫錯了也是對的,誰敢提醒皇帝說寫錯了?何況皇帝有造字的特權。
最有說法的錯別字——「魚」
「花港觀魚」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塊「花港觀魚」碑,就是康熙的御筆。碑上的繁體「魚」字下的四點變成了三點,少了一點。如果說避暑山莊的「避」康熙爺不會寫還情有可原,但這「魚」不會寫實在說不過去。原來這里有一個傳說,康熙不是不會寫這個字,而是「有意錯」。原來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 「魚」字下面有四個點不好,因為在舊時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這是殺生啊,於是有意少寫了一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游,瀟灑地活了。
最具哲理的錯別字——「流」
錯別字如果是「有意錯」,書寫者都會附會出自己的道理。在江蘇揚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右邊的「坐花載月」匾額,是民國初年著名的寧夏「三馬」之一馬福祥所題;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則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是劉坤一為追念曾在揚州任主政官員的歐陽修所作。「風流宛在」這四字中有兩個錯字:「流」字少一點,而「在」字多一點。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歷史大名人歐陽修在揚州時是個「風流太守」,在多而善風情、色藝雙絕的揚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韻事。劉坤一把「風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同時曲筆點出歐陽修當年行為上不檢點。這樣的字,錯得恰到好處,所以至今也無人說三題四,與杭州西湖湖心亭石碑上乾隆皇帝手書「蟲二」(意思是「風月無邊」)兩字,有相似的奇思妙境。
出現最多的錯別字——「明」
皇帝寫錯別字,皇帝陵上也有錯別字。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上,細心的遊人至少可以發現兩處錯別字:在明孝陵保護碑上,「明孝陵」寫成了「眀孝陵」;入明樓,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字,其中的「明」也寫成了「眀」。這兩個「眀」與少一點「魚」和多一橫「避」不同。「魚」、「避」那是皇帝創作,具有「合法性」,這個「眀」字則是因為出自書法家之手,可以歸結為藝術字,或是書法體。
最令人叫絕的錯別字——「富」
山東曲阜孔府,可以說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遊人到孔府,未進大門便能看到特別明顯的錯別字。孔府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聖府」匾額,兩側有一副楹聯是這樣寫:「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上聯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寶蓋頭成了禿寶蓋。再看看下聯中,也有一個字寫得極不規范:「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最有文化的地方怎麼弄出這笑話?其實這不是笑話,而是最有文化的錯別字之一。錯之妙在於其寓意:「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兩個錯別字,一下子就體現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不只沒有人說它是錯別字,遊人明白後反而連連叫絕。據說孔府這兩個錯別字是神來之筆,系仙人指點。相傳在孔子第42代孫孔光嗣成親那一天,恰有神仙路過,碰到了府前影壁上寫的「富」字。神仙把「富」字上的一點抹去了,孔家怪之,神仙道出了玄機,稱孔家不宜過富,要「去一點」。
2. 誰知道關於寫錯字的故事
1.有次我到廣安旅遊,路過一個寺廟,遠處一看,寺廟的門樑上寫著三個字:莫名堂.我很納悶,怎麼這個寺廟版起了這么一權個怪名字,還真是莫名堂的很.等走近了一看,原來是我看錯了,應是英名堂.我把(英)看成了(莫).哎,寫的是行書,英和莫真是象呀.
3.我上學時,有個同學愛看菜譜,她有次問我愛不愛吃ru米飯,我正納悶什麼ru米飯?我問她,她說菜譜上有這道菜.我拿起書一看,哎,原來是糯(nuo)米飯.
5.小學生時,班上有個同學叫牛迪,作業本封面牛迪的(迪)字寫的快了點,看上去象油.新來的老師上課要喊同學回答問題,就點名"牛油"起來回答,同學都很納悶,不知喊誰?過了幾秒鍾,同學大笑,原來是喊牛迪.
3. 錯別字古代故事
歷史上五大最著名錯別字的故事:
天下第一錯別字——「避」
之所說它是「天下第一」,因為這字一是影響大,二是皇帝寫的,確確實實寫錯了,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釋理由。此匾懸掛於避暑山莊正宮內午門中門上方,匾的四周環繞鎏金銅龍浮雕,藍色匾心有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避暑山莊」。一眼看去就會發現,「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見圖)。此錯字是誰人所寫?乃出自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之手也,是皇帝的親筆御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寫錯了也是對的,誰敢提醒皇帝說寫錯了?何況皇帝有造字的特權。
最有說法的錯別字——「魚」
「花港觀魚」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塊「花港觀魚」碑,就是康熙的御筆。碑上的繁體「魚」字下的四點變成了三點,少了一點。如果說避暑山莊的「避」康熙爺不會寫還情有可原,但這「魚」不會寫實在說不過去。原來這里有一個傳說,康熙不是不會寫這個字,而是「有意錯」。原來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 「魚」字下面有四個點不好,因為在舊時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這是殺生啊,於是有意少寫了一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游,瀟灑地活了。
最具哲理的錯別字——「流」
錯別字如果是「有意錯」,書寫者都會附會出自己的道理。在江蘇揚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右邊的「坐花載月」匾額,是民國初年著名的寧夏「三馬」之一馬福祥所題;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則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是劉坤一為追念曾在揚州任主政官員的歐陽修所作。「風流宛在」這四字中有兩個錯字:「流」字少一點,而「在」字多一點。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歷史大名人歐陽修在揚州時是個「風流太守」,在多而善風情、色藝雙絕的揚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韻事。劉坤一把「風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同時曲筆點出歐陽修當年行為上不檢點。這樣的字,錯得恰到好處,所以至今也無人說三題四,與杭州西湖湖心亭石碑上乾隆皇帝手書「蟲二」(意思是「風月無邊」)兩字,有相似的奇思妙境。
出現最多的錯別字——「明」
皇帝寫錯別字,皇帝陵上也有錯別字。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上,細心的遊人至少可以發現兩處錯別字:在明孝陵保護碑上,「明孝陵」寫成了「眀孝陵」;入明樓,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字,其中的「明」也寫成了「眀」。這兩個「眀」與少一點「魚」和多一橫「避」不同。「魚」、「避」那是皇帝創作,具有「合法性」,這個「眀」字則是因為出自書法家之手,可以歸結為藝術字,或是書法體。
最令人叫絕的錯別字——「富」
山東曲阜孔府,可以說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遊人到孔府,未進大門便能看到特別明顯的錯別字。孔府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聖府」匾額,兩側有一副楹聯是這樣寫:「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上聯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寶蓋頭成了禿寶蓋。再看看下聯中,也有一個字寫得極不規范:「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最有文化的地方怎麼弄出這笑話?其實這不是笑話,而是最有文化的錯別字之一。錯之妙在於其寓意:「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兩個錯別字,一下子就體現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不只沒有人說它是錯別字,遊人明白後反而連連叫絕。據說孔府這兩個錯別字是神來之筆,系仙人指點。相傳在孔子第42代孫孔光嗣成親那一天,恰有神仙路過,碰到了府前影壁上寫的「富」字。神仙把「富」字上的一點抹去了,孔家怪之,神仙道出了玄機,稱孔家不宜過富,要「去一點」。
4. 因寫錯字引起的軍事損失的事例
據資料記載:1930年4月,閻錫山、馮玉祥結成反蔣聯盟,發動了討蔣的中原大戰。閻、馮兩部預定在豫、晉交界處的沁陽會師,以求一舉聚殲河南的蔣軍。可是,這場戰爭卻沒能在原計劃的河南「沁陽」境地開戰,而是弄到了河南的「泌陽」。沁陽在河南的北部,即黃河以北,而泌陽則在河南的南部,這一北一南相差200多公里。
所以,最終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
那麼,為何誤將「泌陽」當「沁陽」了呢?原來是馮玉祥的參謀在擬製作戰命令時,將沁陽的「沁」字寫成了「泌」字,多了一撇。誰能想到,就因為多了這一撇,謬之數百里,使馮部誤入泌陽,結果貽誤了聚殲蔣軍的有利時機,使閻、馮聯軍處處陷入被動,導致聯合作戰的慘敗。
嗨,一場戰爭竟輸在了這「一撇」上,豈不令人嘆息。然而,就因多了這一撇,使閻、馮失敗,使蔣介石從中受到了警醒,後來就加劇了國內勢局的變化。若不是馮部的參謀多寫了這一撇,如能做到作戰命令正確無誤的話,假若閻、馮部隊在沁陽聯合作戰成功,重重殲滅了河南的蔣軍,那整個中國的時局後來還真不知道將會發生多麼大地變化呢?也許中國革命的歷史將會是另一番景象。真是,此事不想不可怕,越想越重大。因此,這誤多寫一撇作戰命令的故事,也必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篇章,以啟發和警示後人。
一場戰爭敗在「一撇」上,這無論如何都讓人沉思。
我們應當如何評價這擬製作戰命令在一個字上多了一撇的事件呢?有人撰文評價說,這是馮軍參謀工作不細心、粗心大意的結果。但我並不完全贊同這樣的說法。作為一個高級將領的作戰參謀,難道對國內尤其一個河南省屬縣的地理地名常識不清楚嗎?難道該作戰參謀擬制好作戰命令後就不需呈報作戰長官審閱嗎?既便作戰長官不親自過目,難道他就不讓作戰參謀念一遍嗎?因為我們相信,作戰參謀可能會發生手誤將「沁」字多寫一撇,但向作戰長官念的時候也未必再出現口誤了吧?不可能手誤和筆誤一同發生。到底是部下的過錯,還是主子的授意,或是主僕合謀,反正這事令人費解,總覺得不大對味。當然,這事早已事過境遷,恐怕不但馮將軍,就是連馮將軍的這位作戰參謀也早已作古了,到了另一個世界。所以,這事究竟是何原因,只能成為後人永久難解的一個謎了。
但是,馮將軍的作戰參謀誤將一字多寫一撇的事,無論其實意如何,這事既然以此公布於世了,對後人還是很有啟示作用的,不得不讓後人產生不同的感想。這事是在「沁」字上有意多寫一撇也好,無意多寫一撇也罷,既然出現了這多一撇的錯誤,又有人對此是以誤多寫一撇宣傳的,那麼,就有令人受教育的必要。那就是說,第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當謹慎小心對待,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麻痹大意的思想。尤其是對作戰指揮打仗的軍界來說,一定不能出現這簡直是開國際政治玩笑性質的錯誤。第二,無論是被領導者,還是領導者,在擬制重要作戰命令,或作出重要部署的時候,都不能允許出現有錯別字,都應當嚴謹從事,各負其責,層層把牢關。第三,這作戰命令在關鍵地名上多寫了一撇的教訓,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益處。事不同,但理相通。起草作戰命令不能寫錯字,簽訂經濟合同、法律文書、協議、合約、條例,等等,也都不能允許出現差錯,出了差錯就會有負面影響的。
5. 因為寫錯字而失敗的故事
在二戰中,英國有個通訊兵在寫敵人位置的時候,將121寫成了112,結果英軍飛機來轟炸敵人的時候,炸彈在自己人的頭上開了花,死亡了2000人。
6. 有沒有漢字錯用引起的歷史故事
1930年4月,閻錫山與馮玉祥結成反蔣聯盟,發動了討伐蔣介石的中原大戰。爾後,內馮玉祥容的作戰參謀很快就擬定了一份調動部隊的緊急命令:「命令某某部,晝夜兼程,直插沁陽,與閻錫山部會師……..」
誰知這個撰寫命令的作戰參謀官,做事粗心大意,把沁陽的「沁」字,多寫了一撇,寫成了「泌」字,這樣一來,集結地點「沁陽」就成了「泌陽」。偏偏河南省真的有「泌陽」這個地名,這泌陽卻在河南省的南部,離湖北省只有幾十公里路程。當時湖北省還是蔣介石重兵駐防之地,在那裡集結當然對馮閻聯軍不利。馮玉祥這支奉調集結參戰的部隊長官,接到奉調軍令後,非常驚訝,怎麼到泌陽與閻錫山部會師?但是因為馮玉祥平時治軍頗嚴,軍令如山,故他不再向總部詢問,立即帶領部隊星夜趕赴離真正會師地點相隔200多公里的泌陽。
閻錫山部隊按預定時間趕到沁陽,左等右等,眼看會師時間已過,還是看不到馮玉祥部隊的影子。立即打電報詢問馮玉祥,才知道奉調的部隊已經奉命揮師南下,背道而馳,趕去泌陽了。而蔣介石的部隊卻已經在湖北集結,這里離泌陽很近,眼看就要被蔣介石部隊重兵包圍。馮玉祥急令撤退,但想完成原定的作戰計劃已經來不及了。
7. 因寫錯字而失去某事物的古代故事
明代著名小說來集《三言二拍》中的《源喻世明言》有這個故事,名叫「趙伯升茶肆遇仁宗」。不過故事中趙伯升雖說起初因寫錯字未能上榜,但最後還是被宋仁宗賞識而做了「四川五十四州都制置使」約相當於現今四川省長一職,也算是有好的結果。
故事中主人公姓趙名旭,字伯升。詩書文才無雙,於宋仁宗朝入京赴科舉,文彩極佳,仁宗御覽其卷後大為贊賞,本欲取為頭名狀元,但卻見其文中將「唯」字寫成「惟」字,召趙伯升當面置問,趙伯升不認錯,回答說『惟』和『唯』兩字可通用。仁宗不悅,御題「簞單、去吉、吳矣、呂台」八字作咭問,趙無以回答。因此落榜。
但事後仁宗終惜其才,況寫錯字也屬微末細節,遂微服私訪於趙伯升,見其知錯能改,便超額提拔他當了四川一方的軍政長官「四川五十四州都制置使。
8. 關於寫錯字的故事
有個識字不多的人,花錢買了個縣官當。一次升堂審案子,文書送上了原告、被告、證人的名單:原告郁工耒,被告齊卞丟,證人新釜。
開始審案了,縣官叫原告郁工耒上堂,卻錯喊成:「都上來!」聽了這一聲喊,原告、被告、證人三個一齊走上堂來。縣官生氣了,說:「縣太爺我在叫原告上堂,你們怎麼一起上來了?」文書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不好直說縣官念了錯字,上前圓場說:「大人剛才叫都上來,他們自然要一起上來。原告的名字,另有別的念法,他叫郁工耒。」縣官明白是自己念了錯別字,礙於面子,不好當面改正,於是改叫被告齊卞丟,卻又錯喊成「齊下去!」聽了這一聲喊,原告、被告、證人三個一起下堂去了。縣官又生氣了,說:「縣太爺我在叫被告,怎麼三個人一起下去了?」文書見狀,只好又上前圓場說:「大人,這被告的名字,也另有念法,他叫齊卞丟,不叫齊下去。」縣官知道自己又出醜了,想通過傳喚證人來挽回點面子。可是一看證人的名字,縣官傻眼了,愣了半天也沒個主意,只好問文書說:「你倒說說看,這證人的名字,該念個什麼?」文書說:「他叫新釜。」縣官聽了,如釋重負地說:「我就估量他的名字一定也另有念法,果然不錯!不然的話,這『親爹』,我怎麼叫得出來?」 (據清·小石道人《嘻談錄》改寫)
白字秀才
北宋時期,杭州有一個叫白文秀的人,他聽說知府蘇東坡常常和文人雅士一起吟詩作賦,他也想去湊湊熱鬧。
白文秀拾人牙慧,東拼西湊,寫成了一篇文章,高興地來到知府官邸。求見知府大人。見到蘇東坡,他捧起自己的文章說:「拙作一篇,請老師批點。」東坡接過文章,一看標題:「讀《過泰論》」,大惑不解,但很快就明白是白字先生把「秦」字寫成了「泰」字。於是笑著說:「當年秦朝發生災害,大水淹了莊稼(『秦』字下面的『禾』變成了『水』),難怪,難怪!」再看文章,文理不通,錯別字連篇,大倒胃口。蘇東坡不好說什麼,一言不發地把文章還給了白文秀。白文秀心想,好歹也要請他寫幾句,日後也好炫耀一番,於是央求說:「老師,當今天下識才者少,妒才者多,一篇好文章如果沒有名人推麓,就好比是一張廢紙,好歹請老師美言幾句。」東坡一聽,就知道這個白字先生把推「薦」(繁體字為『薦』)的「薦」混為「麓」了,不覺好氣又好笑,鄙夷地看了白文秀一眼,揮筆在文稿上寫了九個字:此文有高山滾石之妙!
白文秀見了,喜不自勝,一迭連聲地感謝蘇東坡,可他說出來的卻是「勞罵,勞罵!」,原來這位白字先生又「罵駕」不分了。
拿了東坡的批語,白文秀到處去炫耀,可是別人看了,常常是嘻嘻一笑,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白文秀好生奇怪,拉著別人硬要問個為什麼。有一個人被纏不過,說:「你在到處炫耀,你知道這批語是什麼意思嗎?」「什麼意思啊?」「想想高山滾石是什麼聲音?」「高山滾石的聲音„„是撲通,撲通。」「對啦,蘇大學士是在說你的文章『不通不通』嘛!」白文秀羞得無地自容,滿臉通紅地離開了。
9. 寫錯字的故事
太平軍北伐時,駐扎在儀征城外,先行官派手下向主將
請示行軍路線。
此時,主將正在與別人議事,提筆隨手寫下手令。先行
官拿到手一看,上面寫著‚燒城而走‛
,雖感吃驚但又不敢
違抗,於是下令每人准備一大把柴火,拂曉前燒城。事後,
主將責問先行官為何燒城?先行官取出手令,主將頓時傻眼
了。原來他竟把『繞』寫成了『燒』字,意思完全改變了。
僅僅是寫錯了一個偏旁,卻毀了一座好端端的城池。這真是
粗心大意惹的禍啊!
小時候讀書,就有條經驗,凡不認識的字,只要念其邊旁,百分之六七十會念對。如泳、詠、△三字皆念「永」,這叫「瞎字認半邊」。但另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字,如果按「認半邊」的老經驗去念,就要成為別字先生了。有個諷刺別字先生的故事:「某人(別字先生)在看一本書看得很入迷,友人問他:在看什麼書?答曰:《水滸(許)》。友人不解,再問書中寫些什麼人物?答曰:有一李逵(達),搿二斧(爹),有萬夫不當之勇(男);友人才知某人看的是《水滸》。」這個笑話是編出來諷刺那些「別字先生」的,未勉有點出格,因為把滸讀成「許」,逵讀人「達」,完全可能,把斧讀成「爹」,勇讀成「男」就不大可能了。
但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讀某字的原音反而錯了,「認半邊」反而對了。例如灘滸島這個地名,就應讀作灘滸(許),而不能讀成灘滸(虎)。
據說,把灘滸讀作灘「許」,還是清康熙皇帝造成的。相傳,康熙帝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南巡時,對海島開發十分關注,指名要時任定海鎮總兵黃大來前去護駕,多次親自向黃大來詢問舟山的情況,黃向康熙奏呈普陀山寺廟失修的情況後,康熙賜金千兩,命修復普陀山前後兩大寺。
黃大來還攜一部舊的志書,按照志書中的插圖介紹海山的地理環境,康熙聽得津津有味,要過圖邊看邊念:「舟山、岱山、魚山、洋山……灘滸(許)」。黃大來和在場的大臣都知道康熙讀別字——把灘滸讀成灘「許」了。但因皇帝的口是金口,皇帝開了金口,錯的也對了,所以,不但沒人出來糾正,反而也跟著康熙把灘滸讀成灘「許」,並傳令灘滸島附近居民,今後,灘滸只准念灘「許」。所以當地居民一直照念。直到本世紀60年代,筆者去灘滸島參觀發展漁業生產情況時,島上居民還是叫自己的島嶼為灘「許」。
從前有個教書先生,常念別字,誤人子弟,被人告到縣官那裡。縣官傳他到堂審問。
「你教書常念別字,是嗎?」
「不,不,絕無此事,純屬子虛鳥有。」
「什麼?鳥有?你把烏念成鳥字,當堂出錯,你認打還是認罰?」
先生怕挨打,戰戰兢兢地說:「認罰!」
縣官提筆批下:「罰雞三隻,兔兩只。」
先生回家提了一隻雞來。
縣官一看,責問道:「怎麼就送一隻雞?」先生回答說:「大人你不是寫『雞三隻,免兩只』嗎?」
縣官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喝令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