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姓游的所有歷史人物
現有游湖的資料
一、廣東雲浮循常大塘基村游氏:家譜記載
始祖:南周公字肇基號國初、普封文林郎。原籍江西吉安府,明朝朱翊均萬曆初年攜妻李氏來東安縣街尾貿易營生,未置產業。二世祖:游綸公字惠珍號渭川、貤贈文林郎,妣唐氏貤贈太孺人。二世叔祖:湖(瑚)公字惠寶號巨川、文林郎。妣劉氏,封七品孺人。萬曆十六年戊子科舉人中試第四十一名與解元劉景辰同榜後任知縣。
二、二世唐氏太婆墓碑記
木本水源宗功可紀年煙代遠墓貌宜新茲我祖妣唐太君生於嘉靖丙辰年七月初八日巳時終於崇禎丙子年正月十七日寅時 ,二世祖諱綸公之原配也生一子諱從元公 始祖諱南周公於前明萬曆年與南海縣西樵西城崗昆弟諱邦重公從太保陳龍星公開辟三羅東安立籍居住 由街尾墩遷居循常洞柑(禾旁)園鄉後葬我唐太君於鄉村之側山形蜘蛛結綱坐庚向甲兼申寅星宿十一度山前群峰挺秀局勢廣寬逐全子孫千億永世綿綿皆由我祖宗德澤夫妻世食長齏良善心田所遺留以致此也 故於佳城重新之日勒之貞珉永垂不朽雲
三、現發縣志史料
1、東安縣志:游湖南海入籍萬曆戊子科舉人中試四十一名與解元劉景辰榜任知縣;羅定州府志;游湖南海人萬曆戊子科舉人中試四十一名與解元劉景辰榜;廣州府志記:游瑚南海人東安籍知縣郝通志誤重一游湖南
2、仙游縣志;安徽.光緒.貴池縣志記載游瑚知縣、縣令。
3、仙游縣志記載;游公祠在楓亭北街祀知縣游瑚;遺愛祠在東效…游瑚並祀…
4、文淵閣大學士丁紹軾(文遠)記瑚公序; (1)、游令公報最序(摘自《丁文遠集·卷三》(2)、貴池游公德政合編序(摘自《丁文遠集·卷三》(3)、邑游矦碑記(摘自《丁文遠集·卷三》。
5、立在南海丹灶西城村的「萬曆戊子科舉人游瑚立」的舉人碑。
四、有關族譜記載
1、深圳東莞的油松(漁侶)譜:本支科甲顕名:一諱湖萬厝庚子科鄉試東安縣學任湖廣知縣龍祖裔。
2、廣東石步譜:纘修族譜序中記載…前代譜於遠派徾有差訛萬暦乙已達所公瑚以郷薦令於閩之仙逰與莆田皆附府治邑也游氏之族則居於莆田之函江公政事之後睱與族之紳袊父老子弟往來甚密及丁夘艱奉俸金謁祖於函江遂抄遠譜而歸付與十三世宗子南榕公重修之…
3、莆田紫霄圭浦游氏家乘:瑚公萬暦戊子舉人與學程公同榜官仙游知縣嘗謁東門評事公家廟拜祖賚銀拾數並匾額聯板入祠匾書木本水源四大字聯句雲逺派不忘源南海潢孫思祖澤近柯還護本仙陽棠令覓宗支 廣東籍俱南海房
五、[明]游瑚.題九鯉湖
巨靈天外劈仙都,山色湖光入畫圖;長夏雪從幽澗落,清秋猿自亂山呼。丹成知化何年鯉,簾卷猶懸徹夜珠;塵世覆蕉俱莫問,春桃開遍萬家符。一一載自《九鯉湖志》
⑵ 汕頭最有名的歷史偉人是求大神幫助
源起——潮汕在遠古時屬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屬揚州南部的荒僻地帶,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陽嶺設置戍所。秦末陳勝吳文起兵抗秦,趙佗占據這里,擁兵自立為南越武王,設揭陽令於此,於是這里才有政權建制。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潮汕地區設立揭陽縣。從此,正式有了行政區劃。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改稱義安郡,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始稱潮州,「以潮水往復而名」。以後又經過多次變動,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御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這里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魚它 島」。以後,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島)設立「常關」,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建國後——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制,設立潮汕專區;1953年1月與惠陽、興梅專區合並為粵東行署;1956年2月與興格合稱汕頭專區,1965年興梅獨立設專區,汕頭及下轄縣稱為汕頭地區。另經幾次變動。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1981年11月,在汕頭市劃出一片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1983年7月,實行地市合並,建立市領導縣的體制,轄澄海、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寧、惠來、饒平8縣和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劃為省轄市。1991年4月6日,國家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汕頭市,面積234平方公里,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務院1991年12月決定,調整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劃,設置汕頭、潮州、揭陽3個地級市。1993年4月,國務院批准潮陽撤縣設市(縣級);1994年4月,國家遼批准澄海撤縣設市(縣級);同月,國務院批准潮陽市河清鎮劃歸汕頭市,設河浦區(縣級)。至此,汕頭市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
希望採納
⑶ 海興縣的歷史人物
巴肅:東漢史稱「八顧」的穎州太守,為人剛毅正直,與士大夫七人聯手,對宦官集團進行猛烈抨擊,被世人譽為「天下卧虎巴恭祖」。
刁宣:北魏的滄州刺史,以功封高城縣侯,食邑功城。
清大理寺正李道昌(蘇基鎮人),除惡揚善,興利除弊,治水有功,多有建樹。
有「老主同年少主師」之稱的孫葆元(趙毛陶鎮人),歷官四部,至署兵部尚書。「累司文柄」,學識淵博。教治人才,上至皇帝(咸豐帝),下至重臣(、張之萬、李鴻章等)、學者(俞樾等)。晚年主講鹽山香魚書院(後改鹽山中學),為中國近代教育做出了卓越貢獻。
道光進士孫鳴珂,歷官翰林院編修、江西道監察御史、歸德府知府,與族叔葆元並稱「老翰林、小翰林」。
清初著名詩人楊彤庭(高灣鎮人),為明萬曆舉人。歷官磁州知州、陝西鄜州副使,清定鼎後隨撫江南,加右參議,博學工詩。著有《內院清詠》、《北游草》、《秦闈唱和》諸集。陳眉公、蔣楚珍皆為之序。
清四大奇案之一「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初審官員餘杭縣知縣劉錫彤,海興縣蘇基鎮人。 郭玉峰:
一九三八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三分區二團連政治指導員、營副政治委員,三分區政治部組織幹事,定唐支隊副政治委員,三分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三支隊七團政治處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四縱隊十旅三十團、二十八團政治處主任、副政治委員,二十九團政治委員,六十四軍炮兵團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六十四軍一九一師政治部主任,師副政治委員,軍幹部管理部副部長,師代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軍政治委員。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66年文革開始,任中共中央組織部業務組組長,中央組織部部長。曾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第十一屆中央委員。
齊一飛:
著名法學家、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蘇基鎮人。先後參加了《婚姻法》、《刑法》等法律法規的起草。
周璣璋:上海戲劇學校(今上海戲劇學院)原校長周璣璋,為我國早期著名劇作家和戲劇教育家,與夏衍、周信芳齊名。名劇《紅色娘子軍》即由其原作《瓊花》改編,當代實力派畫家周曉光則其族人。
金玉如: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技藝精湛,自成流派。 祁 鳳 明 文舉 正統 李郭庄
李生春 明 文舉 李常豐
張孔嘉 明 文舉 孔莊子
楊彤庭 明 文舉 高灣
孫佩之 明 文武 文進士 北趙
劉 彝 明 文舉 楊店
劉 渠 明 文舉 楊店
劉 采 明 文舉 楊店
楊 巍 明 文舉 文進士 海豐縣
孫重光 明 文舉 文進士 大良戶
鄭繼芳 明 文舉 文進士 鄭龍窪
劉永昌 明 文舉 獻庄
孫佩文 明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孫 瑋 明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楊王休 明 文舉 翟褚村南
姜應龍 明 文舉 文進士 姜庄
李道昌 清 文舉 文進士 李常豐
楮士升 清 文舉 文進士 褚王
孫儼 清 文舉 北趙
霍純熙 清 文舉 中尤
孫廷弼 清 武舉 武進士 北趙
孫毓俊 清 文舉 北趙
趙廷炎 清 文舉 甘草庄
劉龍址 清 文舉 獻庄
孫槃 清 文舉 北趙
李閎中 清 文舉 李常豐
邢屆遠 清 太學生 後刁
孫安庭 清 文舉 西范
李於絳 清 文舉 文進士 坨里
韓永昌 清 文舉 大韓
孫玉浦 清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劉千雲 清 恩貢 獻庄
張熙 清 文舉 前刁
孫鵬九 清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孫述庭 清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張怡曾 清 文舉 高灣
孫葆元 清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孫鳴珂 清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劉 酯 清 文舉 丁村
王伯熊 清 文舉 王龍窪
孫承烈 清 文舉 北趙
姜之珍 清 文舉 文進士 潘家庵
邢念華 清 文舉 高庄
李於沅 清 文舉 李常豐
劉五瑞 清 文舉 大摩河
劉錫嘏 清 文舉 獻庄
劉金城 清 文舉 獻庄
劉龍址 清 文舉 獻庄
劉錫彤 清 文舉 獻庄
何志榮 清 文舉 何庄
楊憲文 清 文舉 文進士 辛集
楊禮耕 清 文舉 辛集
郭紹武 清 貢生 西清
孫玉驥 清 文舉 北趙
孫秋 清 文舉 文進士 北趙
韓玉昺 清 文舉 韓趙
楊士城 清 文舉 康莊
姜書田 清 武舉 武進士 姜庄
⑷ 莆田歷史名人的故事
林披(公元733-802年) 字茂則、茂彥,號師道,唐高平太守林萬寵之次子,莆田縣人。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經擢第,為將樂令、遷漳州刺史、澧州(今湖南澧縣)司馬、康州(今廣東德慶)刺史,貶臨汀郡曹椽,改臨江(今四川忠縣)令。後授臨汀別駕知州事,汀俗尚鬼,作《無鬼論》以曉喻民眾。官終檢校太子兼蘇州(今江蘇蘇州市)別駕,賜紫金魚袋、上柱國。卒後贈睦(今浙江建德)刺史,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州刺史,世號「九牧林家」。
林藻(生卒年不詳) 系林披次子,字緯乾,小名遂奴,莆田縣人。唐貞元四年(公元788年)登明經第。七年(公元791年)中進士,是閩舉進士之第一人。少有奇志,刻苦業文,讀書於靈岩精舍。初授容州(今廣西北流)支使,遷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嶺南節度副使,終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使。工詩書法,今傳世有行書《深慰帖》(見《唐書藝文志》);其詩作收錄於《全唐詩》中。
徐寅(生卒年不詳) 字昭夢,莆田縣(今城廂區人)。唐乾寧元年(公元894年)舉進士,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試進士,中第一名,為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東歸,閩王審知禮聘入幕,官秘書省正字。後歸莆(今城廂區)隱居。有《徐正字集》,為清代《四庫全書》所收錄,詩亦收錄於《全唐詩》中。
本寂(公元840-901年) 唐僧,佛都曹洞宗創始人之一。俗姓黃,名崇精。莆田縣(今涵江區)人。少時習儒學,19歲出家於福州靈石山,法名耽章。25歲受具足戒。唐咸通中(公元860-873年)至長安,從洞山良價學禪,得心印「曹山本寂禪師」。著有《寒山子詩集注》。《景德傳燈錄》有傳。
黃滔(公元840-911年) 字文江。莆田縣(今城廂區)人。唐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官國子四門博士,因宦官亂政,憤然棄職回鄉。王審知主閩,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軍節度推官。黃滔是晚唐著名詩人,《全唐詩》收錄其詩作一百多首。還曾輯唐代福建人詩作刊行《泉山秀句集》30卷,是第一部閩人詩歌總集,對保護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學家,人稱「閩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黃御史集》被收集於清代《四庫全書》和《叢書集成》。
黃滔規勸王審知「為開門節度,不為閉門天子」,崇節儉,減賦役,與民休息;開港路,興海上貿易;建學校,發展地方文化。故閩境三十年免受兵禍,並以禮相待避亂來閩名士,使其安居福建,從事各項工作,其功績為世人所傳頌。
陳洪進(公元914-985年) 字濟川,又字致先,仙游縣人,出身軍伍。閩永隆三年(公元942年)升泉州馬步行軍都校,次年王延政歸南唐,任清源(今福建泉州市)統軍使,後升節度使。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繼留從效任泉州節度使,割據漳、泉二州地。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趙匡胤授之平海軍節度使,兼泉、漳二州觀察使、檢校太傅,賜「推誠順化功臣」印。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太宗即位後,陳洪進審時度勢,順應歷史潮流,於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獻漳、泉二州所轄14縣歸入宋朝版圖,為國家統一作出積極貢獻,被授為武寧節度使同平章事。次年,隨宋太宗收復太原,先後晉封為杞國公、岐國公。病卒後,宋太宗御贈為中書令,謚「忠順」追封為東海南康郡王。
林默(公元960-987年) 莆田縣人,晉代晉安郡(今福建福州市)王林祿之十二世女錄,唐閩中望族九牧林之後。其父林惟愨,官都巡檢,居湄洲嶼(今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林默生於宋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時。出世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名曰「默」。自幼聰穎,不類諸女;八歲從塾師訓讀,悉解文義;十歲始喜凈幾焚香,頌經禮佛。自小即習水性,善駕舟、泅水,通曉氣象與海道。十六歲起,矢志不嫁,專為商人、漁民救險排難,被人稱為「神姑」。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歷九月實九逝世。不久,鄉要在湄洲島上立祠祀之,號「通賢靈女」,尊為「媽祖」或「娘媽」,並定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節。由此日趨神化,被海上商人、漁民奉為「海上救護神」。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始特賜「順濟」廟額;南宋時多次被封為「夫人」、「妃」;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加封「天妃」。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平安往返,曾奏建南京、太倉、長樂天妃行宮,立碑紀念;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進封「天後」。至今,海內外許多地方均有奉祀媽祖廟宇。
蔡襄(公元1012-1067年) 字君謨,號莆陽居士,仙游縣人,北宋名臣,政治家、園藝學家。宋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登進士,時年19歲。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謚「忠惠」。
蔡襄不識淵博,為官清廉,不徇私情,忠直敢言。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等四臣因反對權相呂夷簡而遭貶謫,蔡襄作《四賢一不肖》詩抨擊此事,伸張正義,名聲大震。知諫院讜論直言,名列「慶歷四諫」。在地主任職時,同情人民疾苦,免除苛雜賦稅,興辦學校禁止陋俗,興修水利,綠化道路,多方造福於民。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旱災嚴重,奏減福州人民的丁口稅。出知泉州時,主持修建了中外聞名的洛陽橋(萬安橋),便利了福建南北交通,促進了泉州內外貿易發展。蔡襄在園藝科學也有建樹,所撰《荔枝譜》和《茶錄》等書,為茶、果栽培作出傑出貢獻。《荔枝譜》為現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樹栽培學專著,近年已譯成英、法等國文字流傳。
蔡襄擅長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為宋代著名書法家,其書法楷行皆妙,尤以「飛白散草」為最。書跡傳世有碑刻《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墨跡有《謝賜御書詩》和書札詩稿等。詩文清妙,造詣較深,有《蔡忠惠公文集》傳世,內集詩歌370首,雜文584篇、奏議64施展。
蔡京(公元1047-1126年) 字元長,仙游縣人。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所)一弟蔡卞同榜進士,初任浙江錢塘縣(今浙江杭州市)尉,舒州(今安徽潛山)推官。以起居郎出使遼國,還為中書舍人。曾一度積極支持和參與王安石變法。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司馬光廢止王安石新法,復差役制蔡京又積極追隨司馬光,如期完成。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權戶部尚書,助章 重行新法,復改差役制為雇役制徽宗即位,降蔡京為端明殿、龍圖閣學士。不久,又貶至杭州為任職。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後,歷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知府、戶部尚書、左丞、右僕射和太師等職,先後五度為相。曾盡復新法,貶元佑諸臣為「奸黨」,立黨人碑;倡「豐亨豫大」之說,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鑄造禮器,修理方澤,設立道觀,力主修《大晟樂》、《宣和畫譜》。晚年誤國,罪責在身。靖康時,貶崇信軍(今甘肅省東北部)節度副使,後被貶往嶺南(今廣東廣州市),道死潭州(今湖南長沙)。
李富(公元1085-1162年) 字子誠,號澹軒。莆田縣(今涵江區)人。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金兵連陷南京、臨安(今浙江杭州市),李富捐家財募義兵三千人,攜糧響,乘舟楫,北上抗敵,隸名將韓世忠部,致金兵敗退。宣撫使李綱薦其任殿前統制司干辦公事官,以上書言收復失地為秦檜所扼,降承信郎,遂歸鄉。致力於家鄉公益事業,建石橋34座、涼亭座,築海堤,墾埭田280多公畝,修軍學,創梅峰書院並親自講學。著有《春秋註解》、《澹軒集》傳世。
鄭樵(公元1104-1162年) 字漁仲。學者習慣稱之「溪西」先生、「夾祭」先生。宋興化縣(今莆田縣)人,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十歲閉門讀書,不應科舉,刻苦學問,博覽群書,三五年著書,十年搜訪圖籍,一生留下81部900多卷著作。鄭樵第一個創立了中國通史體系。其歷史巨著《通志》200卷、500多萬字,集天下書為一書,與杜佑的《通典》、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並稱「三通」,後人評價極高。《通志》、《爾雅注》、《夾祭遺稿》、《六經奧論》等皆收入《四庫全書》。
陳俊卿(公元1113-1186年) 字應求,莆田縣(今城廂區)人。南宋大臣,官至宰輔。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登進士,授泉州觀察推官。後調睦宗院教授,以校書郎召為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敢於彈劾奸臣,主張抗金,反對議和。孝宗即位,遷中書舍人,以本職充江淮(今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南及長江下游一帶)宣撫判官兼代理建康府(今灌輸省南京市)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為禮部侍郎參贊督府軍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入京,為吏部侍郎、同修國史。又知建寧府(今福建省建甌縣)。越年授吏部尚書,拜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入相,以選賢舉能為已任。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福州,起判建康府兼江東(今長江南岸地區)安撫使。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上書告老,以少師、魏國公致仕。卒前,手書示諸子勿祈恩澤,勿請謚樹碑。卒後,孝宗贈太師,謚正獻。朱熹親自來莆弔唁,並書其行狀。
林光朝(公元1114-1178年) 字謙之,號艾軒,莆田縣人,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進士。以名儒召對,遷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以朝散郎充分集英殿修撰知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提舉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太平興國宮,官終工部侍郎,謚「文節」。早年得理學名儒周敦頤濂洛學派真傳,講學於莆田東井、紅泉、蒲弄等書堂,後世學者稱其為「紅泉學派」,尊為「南夫子」。朱熹少時過莆田,嘗聽其講學。有《艾軒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
鄭僑(公元1132-1202年) 字惠叔,號回溪,宋興化縣(今仙游縣)人。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考中狀元。後歷任簽書鎮南軍節度使判官,轉校書郎、著作佐郎、國史院編修、吏部司封、起居舍人、左庶子、兼權給事中,權禮部郎中兼侍講,知建寧、建康、福州府。寧宗即位,召為吏部尚書拜同知樞密院事,三年以資政殿大學士復知福州,移建康,拜觀文殿學士。晚年,因與韓 胄意見不合而受排擠,辭官回鄉。卒後贈太師、郇國公,謚「忠惠」。
陳讜(公元1135-1216年) 字正仲,仙游縣人。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進士,在甌寧(今福建省建甌縣)、泉州等地任職,升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以直言觸犯當朝宰相陳自強,調任太常少卿奉祠。後起用為兵部侍郎,因上書不納,遂乞外任,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寧國府。旋除敷文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國宮。寧宗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告老還鄉,卒封清源郡(今福建泉州市)侯,贈通議大夫。曾倡建仙游安利橋、石馬橋、金鳳橋等。平生博覽群書,詩文雅緻,擅長書法,楷寫尤為雄健有力。
陳文龍(公元1232-1277年) 字君賁、德剛,莆田縣(今城廂區)人。初名子龍,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中狀元。度宗易名文龍。先後任秘書省正字、鎮東(今吉林省西北部)軍節度判官、崇政殿說書、監察御史、撫州(今江西撫州市西)知府、左司刺、侍御史、參知政事、興化知軍、冰廣宣撫等職。
陳文龍是南宋末抗元將領。曾上書彈劾奸相賈似道對元兵一味求和誤國。遭賈打擊,憤而辭官。元兵入閩攻陷福州後,元將派人勸降,遭嚴辭拒絕,並斬招降使,傾盡家財募兵,制「生為宋臣,死為宋鬼」二旗堅守興化城。初戰退敵於囊山,因叛將開城降元被捕,誘降不屈,械送北上,一路絕食。經杭州謁拜岳飛廟時,悲痛萬分,氣絕而死,葬於杭州西湖智果寺旁,被後人譽為福建的「岳飛」。行朝詔贈太師,謚「忠肅」。
柯維騏(公元1497-1574年) 字奇純,號希齋,莆田縣(今城廂區)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不赴任。地方十八次薦其才可備著述,有旨授承德郎,即致仕,居家五十餘年,致心於著述,四方從學者四百餘人,教人以務實志、實功、實用之學。著有《宋史》、《遼史》、《金史》等三史為一書,糾正其謬誤、疏略,加以考訂、補遺,國內外史學界均予以較高評價,日本尤其推重,曾翻刻傳播,世稱良史,此外,著有《續莆陽文獻》24卷、《史記考要》10卷、詩文《藝餘集》、《河汾傳》等。
林兆恩(公元1517-1598年) 字懋勛,號龍江,道號子穀子,世稱「三教先生」,教徒尊為三下教主夏午尼氏道統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師。莆田縣(今城廂區)人。三十歲時棄科舉,專心研究宋儒和當時王陽明的「身心性命」之學,創儒、道、釋「三教歸一」學說。著有《三教正宗統論》36卷,勸人為善,反對邪惡。其學說影響至深且廣,弟子幾遍天下。現國內外許多地方均有許多規模不一的「三教祠」。而東岩山報恩寺前這「宗孔祠」則被世人稱為「麟山祖祠」。
嘉靖年間,倭寇騷擾閩浙沿海,林兆恩呈《防倭管見》於官府,並傾家賑濟難民,收埋屍骨二萬二千餘身,曾創「艮背法」(即今氣功療法),著有《九序圖》一書,用以防病健身,救治當時兵災後的流行瘟疫。
林潤(公元1530-1569年) 字若雨,號念堂,莆田縣(今城廂區)人。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進士。初任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知縣,後授南京山東道御史。林潤任職期間,正色立朝,敢於嚴懲奸惡。先後彈劾祭酒沈坤殺人案、嚴世藩死黨鄢懋卿五大罪狀,章奏嚴嵩之子嚴世藩及羅龍文之大逆罪。《明史》評嚴嵩父子之敗,乃」發於鄒應龍,成於林潤」。擢南京通政司參議,升僉都御史,巡撫蘇松。此時倭寇屠掠興化城,林潤特疏請朝廷發帑金賑恤,並免徵賦稅三年。
宋珏(公元1576-1632年) 字比玉。自號荔支仙,又號浪道人。莆田縣(今城廂區)人。肄業國子監,不久棄去,寄寓南京、蘇州、杭州等地三十餘年。平生落魄,而疏財仗義,濟急排難,無所避畏,為人所難能。長於書法,章、行、草俱佳,規撫《夏承碑》甚蒼古。善畫能詩,時稱為三絕。尢擅長山水畫,《國朝畫征錄》稱其「能脫盡畫史習氣,自是士人高致,其寫松樹尢秀絕。」詩情畫筆,傾倒名流,片紙隻字,皆成珍寶,外國使才多以重金購其作品。此外,又工篆刻,首創以八分入印,自成一家,世稱「莆田派」或「閩派」。手刻有《古香齋寶藏蔡帖》、《荔枝譜》等。
普鯨(公元1568-1650年) 字波臣,莆田人。明代著名的肖像畫大師,承古代人物畫大師顧愷之「以形寫神」的手法,並大膽吸收西洋畫法,熔中西於一爐,創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凹凸法」,人稱「波臣派」。所畫肖像,神情生動、逼真,如鏡取影,前無古人。在明清兩代畫家中,享有很高聲望。《中國繪畫史》稱其肖像畫在朱明王朝三百年間,首屈一指。傳世有《黃道周像》、《黃宗羲像》、《謝在杭像》、《錢澄之像》、《張岱像》等,皆屬珍品。
林蘭友(公元1594-1659年) 初名蘭支,字翰荃,號自芳,別號猗齋,仙游縣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進士。授廣西臨桂(今廣西臨桂縣)知縣,後任南京湖廣道監察御史。任職期間,發奸剔弊病,疾惡如仇,不畏權貴,不徇鄉情,曾一日三劾薛大豐,轟動朝野,人稱「鐵面御史」。後因上疏論大臣楊嗣昌「忤旨誤國,忠孝兩虧」,反被謫貶為浙江按察司充散員。旋起為光祿寺卿,調南京吏部考功員外郎。崇禎末年,李自成入北京,被捕,旋脫歸故里。明唐王立於福州,起用太僕寺少卿、山西道監察御史,後晉升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出漳泉督師,抗擊清兵,力圖恢復明室,卻以失敗告終,乃帶領全家隱居海15年,病卒。
江春霖(公元1854-1918年) 字仲默,號杏村,又號梅陽山人,莆田縣人。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進士,名列第一。由翰林檢計歷光國史武英殿纂修、國史館協修撰文處行走。考選御史,旋掌江南、新疆、遼沈、河南、四川諸道監察御史。訪察吏治,不避權貴。前後六年,封奏六十多起,直言義諫,與慶親王、袁世凱、徐世昌、孫寶琦等權貴抗爭,聲震朝野。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被罷官歸里。從此,厭談政治,唯致力於公益事業。翌年,辛亥革命後,袁世凱以其修家鄉水利有功,授二等嘉禾勛章,拒之不受。著有《江御史奏議》、《梅陽山人集》等行世。
李霞(公元1871-1938年) 字雲仙,別號髓石子,仙游縣人。少時隨伯父(雕刻老世藝人)學畫,為廟宇作壁畫。16歲始以賣畫為生。1908年在北京故宮以《麻姑晉酒圖》傑作譽滿京城,被稱為「麻姑李」。1910年,先後在南京、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轟動一時。1914年,其名作《十八羅漢渡江圖》被選送巴拿馬參加全球博覽會,獲優等獎章。1923年所繪的《函谷跨牛圖》在美國紐約賽會上又獲優等獎章。我國著名畫家吳昌碩曾撰文高度評價李霞畫作,稱其為當代「人物第一家」。
張琴(公元1876-1952年) 字治如,晚號石匏老人。莆田縣(今城廂區)人。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圻)進士,是興化科舉以來的最後一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次年,廢科舉,興學校,首任興化第一所官立興郡中學堂監督(即校長)。民國成立,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在北京與愛國人士創辦《亞東新聞》報。任主筆。因《亞東新聞》每期著社論揭露竊國大盜袁世凱圖謀帝制自為、刺殺宋教仁等罪行,被袁世凱拘留懷仁堂一晝夜,報紙亦遭封禁。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赴廣州出度國會非常會議。擁戴孫中山,受聘為杜起雲師長秘書。後歸里著述,有《六書考源》、《桐雲軒碑帖題跋》、《讀爾雅稿》、《莆田縣志稿》、《桐雲軒聲畫集》、《桐雲軒詩文集》等。其詩文、書畫、篆刻手跡,均為世人所珍藏。
李耕(公元1885-1964年) 原名李實堅,字硯衣,號一琴道人、大帽山人,仙游縣人。歷任福建文史館研究員、福建省政協委員、仙游縣政協副主席,中國美協會員、福建美協副主席。
李耕是著名的國畫家。從事藝術實踐六十多年,用神妙畫筆創作許多珍貴的藝術形象,尢以佛像畫著稱於世,山水花卉功力甚深,兼通書法、詩文、雕塑。作畫筆法超脫老練,形、神、韻三者兼備,獨樹一幟,在國外及東南亞久負盛名。作品《彌勒佛》曾在職926年的華東五省畫展中獲第一名。徐悲鴻評贊曰:「有奇拙者,首推李耕君,揮毫恣肄,可追蹤癭瓢,其才則中原所無」。代表作有《東坡笠履圖》、《達摩》、《十八羅漢圖》、《彌勒佛》、《十六快》、《四快圖》、《仙游十八景》等。另有《菜根精舍》、《畫論》等繪畫理論著作。李耕為人正直,品德高尚,廣收門徒,熱心培養一大批後起之秀,為國畫藝術的發展作出較大貢獻。
黃羲(公元1899-1979年) 原名文清,又作文倩,字可軒,號大蜚人,仙游縣人。中國著名的古裝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少年時,拜李耕為師,後隨要霞學畫。浪跡蘇州、杭州、上海、上海福建閩南和台灣等。1926年考入上海美專,又進新華藝術進修,畢業後任教42年。其畫既繼承傳統的國畫技法,又吸取民間藝術的氣質和特點。代表作有《風塵三俠》、《伯樂相馬》、《伏生傳經》、《文姬歸漢》、《麻姑》、《達摩》、《觀音》等。1957年應著名畫家潘天壽邀請,受聘於浙江美術學院講授中國古裝人物畫傳統技法,著有《說畫》和《中國畫理法研究》等書。1980年,浙江美術學院和閩、浙美術協會聯合舉辦「黃羲遺作畫展」,著名藝術大師劉海粟題詞「意思橫逸,動筆新奇」,給以高度評價。
吳德懋(公元1902-1942年) 中國體育巨星。莆田縣(今城廂區)人。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體育系。任廈門集美中學體育主任、南京東南大學體育教師、福建省政府參議、中央大學體育科主任等職。
吳德懋曾獲1924年福建省學校聯合運動會個人總分第一名;1924年的第三屆全國運動會上,獲五項全能及十項全能冠軍,並獲鐵餅第二名和鉛球、標槍第四名,同時獲得個人總分第一名,轟動全國體育界。1925年參加第七屆遠東運動會,榮獲五項全能第一名,為我獲得僅有的一項冠軍。吳德懋在任教期間,精心造就一批全國著名的體育人才。著有《女子籃球訓練法》一書。1942年在重慶喪生於車禍。
黃震(公元1900-1969年) 原名經芳,仙游縣人。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歷任福建省農業改進處處長兼試驗場場長、福建省科學館館長、中國動物學會福州分會理事長、莆田一中校長,以及福建農學院、福建師大等校教授。
黃震對教育、文化和科研事業的貢獻至為卓著。早在30年代,即編著生物科學讀物,供各大專院鷳應用。40年代,曾在永安大湖創辦10所國民學校、10間民眾教育館、32個讀書站,並組織3個巡迴教育隊,極力在農村普及文化、衛生及科學知識。舉辦全省動植物及防治病蟲害展覽會,受到國內外科研人士和知名學者的高度評價。編著有《福建獸類簡志》、《福建農業害獸目錄》、《農作物防治病蟲害》、》鳥類對農作物的危害》、《福建動植物之研究》等20多部書。
歐元懷(1893-1978年) 字愧安。莆田市城廂區人。1915年赴美國,先後在西南大學文理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22年畢業回國,歷任廈門大學教育主任兼總務長、上海大夏大學副校長和校長、上海市工部局華人教育處教育委員、貴州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等職。解放初任「華東師范大學籌備委員會」事務委員,並被邀為上海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歐元懷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曾因創辦大夏大學,成績顯著,貢獻傑出,美國西南大學特贈予榮譽博士學位。
⑸ 汕頭最有名的歷史偉人是
潮州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是潮汕人喜聞樂道的人物和史事,很多愛好方史的潮人都想知道這一史事的具體人物是誰和出自哪一朝代?可是由於原始資料的稀少和難找,故而知道得周祥和准確的人並不很多,甚至有胡編亂湊的事例。為正本原和讓潮汕人都能熟知這一極想了解的史事之來龍去脈,特將這一史實的具體名賢和其定名之起因及朝代背景縱述於下。 潮汕地區昔時行政域名稱潮州府,明末清初,潮州府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程鄉(今梅州)、惠來、大埔、平遠、澄海、普寧、鎮平(今蕉嶺)等11縣。幅員遼闊,人文鼎盛。自唐宋以來,文化朝逐昌明,賢才代益增多。到了明代,從科舉入仕晉升的賢士最盛。特別是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全潮同榜登第的進士竟達八人之多,號稱潮州「戊辰八賢」。這是潮州府在科舉史上前無先例、後無再者的盛事,為彰揚潮州這一科甲之輝煌歷史,諸賢遂於潮州府城大街建起一座雕琢精緻的石刻「盛世元凱坊」,俗稱「八賢亭」,鐫刻八賢之姓名碑記以傳萬世。(惜該亭已毀!) 此八賢是: 辜朝薦———揭陽人,(《潮州府志·人物傳》雖記其鄉籍為海陽,但因當年入於揭陽學籍應考登第,故《選舉表》列其為揭陽人。)官戶部給事中,累官太常少卿: 郭之奇———揭陽人,官庶吉士,福建提學,累官禮部尚書; 黃奇遇———揭陽人,官翰林編修,累官禮、兵二部尚書; 宋兆———揭陽人,官仁和縣令; 李士淳———程鄉人,官曲沃翼城縣令,考選翰林院編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應龍———饒平人,官福建參議;楊任斯———饒平人,官沁水縣令; 陳所獻———普寧人,官保定府推官。 此外,另有一位也於崇禎元年戊辰科登第,後落籍於普寧的進士林銘球,因其原籍是福建漳浦,登第後方入籍於普寧,故沒有算其為潮州戊辰九賢,「八賢亭」也沒有被改稱為「九賢亭」。由此,可見古人在定賢名上,是有嚴格的准則和著重事實之本原的。 然而,這雖說是潮州府首例和僅有的一次八賢同榜登第,但偌大一個州府和有著文化昌明及「海濱鄒魯」之譽的儒林名境,當然不能也不可把此八賢數為最先、最前或惟一。本來在明代本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科就已有七賢同榜登第之盛事,並且也已於府城東門內建有「七俊坊」(俗稱「七賢亭」)在先,但七與八相差一人不對稱,不能稱之為「前七賢與後八賢」,而且年代相距太近,不顯潮州文化昌明久遠和名賢之古貴。由是,愛重鄉聲的文林賢士們遂追溯至唐代韓愈治潮時開辦府學,聘請本地鄉賢趙德擔任教授算起,將趙德數為最先,再從宋代羅列出五位由進士出身,為官清廉有政績或有美譽的賢士和二位有賢聲,一不戀仕途而棄官,一不念官蔭而把承襲父職的美事讓與其庶兄的兩隱逸賢士湊成八位,稱之為前八賢。 此前八賢是: 趙德———海陽人,(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戊午科進士,授推官; 許申———潮陽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6年)庚戌科,初舉賢良方正,應詔正奏進士第一,官工部郎中,江南東路轉運使,刑部郎中; 林巽———海陽人,(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對策忤權貴,不錄。後股匭書論事,仁宗異之,授徐州儀曹。棄仕不就,南歸讀易,著有《易范》; 盧侗———海陽人,(宋)仁宗皇 五年(公元1053年)癸已特奏進士,官太子中舍; 劉允———海陽人,(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進士,歷官梅州權管化州; 張夔———饒平人,(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進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王大寶———海陽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禮部尚書; 吳復古———揭陽人,[生前為海陽人,過世後,於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拆海陽之永寧、延德、崇義3鄉13都復置揭陽縣,吳之出生地蓬州屬揭陽,故清版府、縣志均載其為揭陽人],隱逸賢士,(宋)神宗熙寧間(公元1068-1077年)棄家築遠游庵於潮陽麻田山。 此八賢從唐朝代宗大歷十三年(778年)登第的趙德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第的王大寶,其跨度為唐、宋兩朝中間還夾了後五代:梁、唐、晉、漢、周,首尾相距7個朝代達350多年。這可以想像到,當年賢士之稀貴,可謂是「鳳毛麟角」。而後八賢則是同科名登金榜的八位賢才,這更可說明潮州全境文化進展之速和名賢增長之快。 再論潮州前、後八賢之變更為前、後七賢,是因潮州所屬的程鄉縣於清雍正十年(公元1173年)改隸嘉應州(今梅州市)統轄,由是,潮州後八賢中之李士淳隨之也便除開而只算成七賢。斯時的潮州府也只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等9縣。後八賢既然轉變成七賢,前八賢也便相應除開首名前賢唐朝之趙德,而只算宋代的七位名賢,理由是:唐至宋相隔的朝代過多和年度太長。 由此看來,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之定名始因皆由明代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八賢而起,並非由前及後而是由後定前。 此中,又謂潮州歷史上惟一的文狀元林大欽,是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科殿試欽點,且介於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之中間,是潮州文化和賢士能夠登峰造極的體現,是地方文林賢才的榮光,故稱之為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之中介尖子。 再又有一說,謂後八賢既除開李士淳而成後七賢,在其前頭之明代本朝的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潮州府同榜登第的七位賢士: 林光祖———揭陽人,官廣西副使;章熙———揭陽人,官廣西令事; 黃國卿———揭陽人,官福建按察使; 郭維藩———揭陽人,官臨安府知府; 陳昌言———揭陽人,官福州同知,通志作主事; 蘇志仁———海陽人,官吏部主事,升廣西令事; 成子學———海陽人,官御史苑馬寺卿。 此七賢在明崇禎戊辰科後七賢之前,又在宋代前七賢之後,也就稱之為潮州中間七賢;或與戊辰科七賢別稱為:明代潮州甲辰、戊辰前、後七賢。而且,又因這明代甲辰、戊辰前、後是經過朝廷殿試欽定的兩科賢士,更為符合科第法定,不須經過地方文林權威人士之評議,也不能任意除開哪一人。 另又在這科明代前七賢中,也與後七賢同樣有四位賢士是揭陽人,這正好和揭陽「戊辰四俊」相對應,隨之也就稱之為:明代揭陽甲辰、戊辰前、後四俊。這就更加顯示出潮州府以及揭陽縣文化之昌盛,人才之濟濟。
⑹ 承德的歷史名人
孫永勤(1898~1935)抗日民族英雄。承德興隆縣人。九一八事變後,出任防匪護村的民團團總。"熱河事變"後,在共產黨人關元有等協助下,於興隆縣黃花川舉行抗日武裝暴動,建立"民眾軍"。1934年5月,在興隆縣五指山雙塘子一帶休整時,中共遵化縣委派軍事幹部徐英與孫永勤會晤,使之接受中共的抗日主張,將"民眾軍"改為"抗日救國軍"。抗日救國軍轉戰熱河、冀東數百里,搗毀日偽據點上百座,斃傷俘日偽軍5000多人。1935年5月24日,孫永勤等抗日將士400餘人,同日軍血戰於遵化茅山,光榮殉國。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所發表的《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中,稱孫永勤為"抗日民族英雄"。郭小川著名詩人,文學家。出生於一九一九年,卒於一九七六年。郭小川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豐寧縣鳳山鎮(當時屬承德的前身——熱河省)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一九三三年,日寇侵佔熱河,他隨全家逃難北平。郭小川先生一生投身革命斗爭,在抗戰時期中創作了許多鼓舞鬥志的詩篇,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詩人之一。
郭小川創作作品極多,主要著作有:《平原老人》、《投入火熱的斗爭》、《致青年公民》、《鵬程萬里》、《將軍三部曲》、《甘蔗林——青紗帳》、《昆侖行》等,還有一些政論、雜文作品。
承德市榮譽市民。蔡亞林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以696.4環的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695.7環)並獲得了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的冠軍。
性別:男
身高:1米74
體重:58.5公斤
生日:1977.9.3
籍貫:河北省承德市
項目:射擊
簡介及輝煌戰績:
運動經歷:
從小喜歡舞槍弄棒,被一體育館館長推薦到承德市體校開始射擊訓練,啟蒙教練譚萬明。1994年底,進入河北省隊,1997年底,進入國家隊。
最好成績: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以696.4環的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695.7環)並獲得了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的冠軍。
運動成績:
1997年 八運會銅牌得主
1998年 射擊世錦賽第七名
1998年 曼谷亞運會上,獲10米氣步槍個人冠軍、團體亞軍
1998年 全國射擊系列賽獲冠軍並打破氣步槍全國紀錄
1998年 射擊世錦賽第七名並獲奧運參賽資格
2000年 悉尼奧運會 男子10米氣步槍冠軍。以696.4環的成績打破了該項目的奧運會紀錄695.7環
2002年 在釜山亞運會上 與隊友合作,奪得兩枚團體金牌,並且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和一項目亞洲紀錄,男子射擊10米氣步槍比賽中,由李傑、張付、蔡亞林組 成 的中國隊打出了1788環的好成績,不僅獲得該項目金牌,而且打破了俄羅斯隊創下的1785環的世界紀錄
中國隊在男子50米自選步槍團體賽中蔡亞林和隊友姚燁、邱健打出了3472環的創亞運會紀錄成績,榮獲男子50米步槍團體金牌。
⑺ 潮汕歷史名人
前八賢
趙德
唐朝人,中進士以後就回到潮州隱居,不願作官。韓愈刺潮時要興學育才,發現此人「沉雅專靜,頗通經,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論說且排異端,宗孔氏……」便邀請他出來主持辦教育之事。在交往中,兩人由於志同道合,逐步建立了友誼。當韓愈將離潮時,還邀請他同行。臨別處,韓愈將自己所有的著作贈於了他,趙將其編成了《昌黎文錄》,可惜此集現已流失。
許申
宋人,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進士,曾任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知府,在任期間,「具有治跡」,「士民至今思焉」。後官累刑部郎中。曾向宋真宗「獻賦頌以陳災異,極詆時弊」。宋神宗時,他「因上書極言新法不便」,結果遭貶。
張夔
政和八年(1118年)進士。在廉州時,「卻豪富賄,黜臟黷吏」,被大家認為是最廉潔的官。後任新州知府,政績更顯著,興學修堤,發展農業,當地人他所主持修築的堤為「張侯坡」。
劉允
以「通經史,博極群書」著稱。紹聖四年(1097年)進士,遺文甚豐,有200餘篇。他的長子劉[日方],官至龍圖閣學士,曾著《幼幼新書》,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與影響的兒科醫學著作。
林巽
宋仁宗時參加科舉,在對策中,因直言不諱,忤犯了權貴,毅然回到潮州,埋頭研究《易經》。著有《易范》八篇,曾經記道:「五百年後,當有演繹吾書者。」可惜此書已散佚。
王大寶
建炎二年(1128年)得中進士第一甲第二名,官累禮部尚書。此人性格剛直,極力主張廢除苛捐雜稅,當金兵南侵,他極力主戰,與投降派作針鋒相對的斗爭。頗具文采,名作有散文《韓木贊》等。
盧侗
「事親至孝,為鄉里所推重」。他曾在潮州西湖山上蓋了一間小屋,每天在那裡讀書,所以學識非常豐富,「博習經術,尤粹於《易》」。後授國子監直講。
吳復古
字子野,怪人也。他向來任俠樂道,不願做官。李天章任登州太守時,他到登州旅遊,得到可十二塊「秀色燦然」的石頭,船載以歸。有一次,他到京都去,遇見一個叫藍喬的道者,便跟他游盪了6年。後來,他回到家中,對其妻曰:「黃卷塵中非吾業,白雲深處是我家。」別妻棄家,在麻田山上築庵隱居。蘇軾把此庵名為「遠游庵」。他與蘇軾兄弟交情很好。
後八賢
辜朝薦(公元1598—1668年)
字端敬,號在公;海陽大寨人(今廣東潮州金石辜厝村)。當年入於揭陽學籍應考登第,故《選舉表》列其為揭陽人。著名明末清初明朝、南明大臣。 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進士,授安徽柚城縣知縣,後任山東道御史、戶科給事中、禮部給事中等職。 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40年),辜朝薦因督餉有功,受明崇禎皇帝賜御宴七次。 北京被清兵攻陷後,辜朝薦潛回故里。後聞鄭成功在廈門進行反清復明活動,他前往投奔鄭氏。 南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渡台,命辜朝薦留守廈門。鄭成功逝世後,他渡海到了台灣,於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在在台灣彰化病故,終年七十歲。 辜朝薦是積極的反清復明份子,他辭卻南明永曆帝委以的御史高官,毅然投奔堅決反清的鄭成功。鄭成功率師出發渡海收復台灣,他被委以留守重任,可見鄭氏對他是十分信任的。 在鄭成功逝世後,辜朝薦渡海來到台灣,在台灣居住多年。如今在台灣有一種說法,說辜朝薦在台灣彰化留有後代。
郭之奇(公元1607—1662年)
字仲常,又字菽子,揭陽人。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永曆時歷官大學士。明亡後率義軍轉戰各地,抵抗清廷,康熙元年(1662年)殉難,清乾隆時賜謚忠節。著有《宛在堂詩文集》,文錄入《耆舊集》。其詩共分十九集,為我潮歷代存世詩作最多的詩人。其詩之幽怨悱惻,直接楚騷遺響。其早年作品,詩風清新而見地獨特,如《望廬山和蘇韻》詩:「相對無緣認嶺峰,入看祇與白雲同。江舟竟日分橫側,真面遙臨一水中。」蘇軾《題西林壁》詩極富理趣。郭詩則採用新的角度,言心若能如江水澄澈,縱使事物變化紛紜,也能瞭然於胸臆。正合溫丹銘對其「清乃能奇」的評語。
黃奇遇(公元1599—1666年)
又名黃享臣,號平齋,晚年自號綠園居士,生於揭陽縣漁湖(今屬榕城區)。少年以文章知名,明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四年授固安縣令。任政期間,曾捐資修築城牆、修撰縣志、平冤獄等。九年擢升為翰林院編修,參加編撰《熹宗實錄》,歷任春坊中允兼起居注。十七年崇禎皇帝自縊於北京煤山,朱明王朝後裔在兩廣一帶建立南明王朝。他隨南明隆武帝抗清,授為少詹事。不久,隆武帝被清兵殺害。清順治五年(1648年)出任南明永曆朝詹事府詹事,復升禮部左侍郎,後又升為禮部和兵部尚書。時南明朝中大臣,分為吳、楚兩黨,勾心鬥角。黃奇遇見國事每況日下,遂藉其母喪為名,回歸老家閉門不出,自稱「綠園居士」,以詩書自娛而終老。
宋兆禴(公元1600—1642年)
又名爾孚,號喜公,揭陽漁湖鳳圍村(今屬榕城區)人。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人,十年後即崇楨元年戊辰(1628年)與陳斯獻、郭之奇、辜朝薦、黃奇遇、梁應龍、楊任斯、李士淳等潮籍舉子共中進士、故稱「戊辰八賢」,在潮州城內建有一座「盛世元凱」牌坊。又因與揭陽郭之奇、黃奇遇、辜朝薦3人同科,人稱「戊辰四俊」,並在榕城建一座「龍飛首盛」牌坊紀念。中進士後,最初任江西廣昌縣令,10個月後,因母去世而歸家。在職時間雖短,但勤於政務,清理冤案,深受好評。後任杭州仁和縣令(即今杭縣)。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去世,年僅43歲。宋喜公以詩名世,詩集有《學言余草》和《舊耕堂存草》2種。近人輯有他的詩為《舊耕堂存輯》1冊,計存詩作27首,未刊印。
李士淳(公元1585—1665年)
程鄉(今梅縣)人,官曲沃翼城縣令,考選翰林院編修,累官吏部侍郎。明末倡建元魁塔。塔呈八角形,高42米,連地分8層,加塔尖葫蘆頂共9層,頂用生鐵鑄成,塔內有螺旋式階梯共154級,可通最高層,是「謀殺」膠卷的主要地方。
梁應龍(公元1597—1677年)
又名梁霖海,饒平人。生於饒平縣信宋都(今汫洲鎮、海山鎮一帶)的書香世家。明天啟七年(1627年)中丁卯科舉人,崇元年(1628年)中戊辰科進士。初授太平府推官,掌管刑獄,執法不阿。後任四川保寧知府,當時,農民起義軍破安龍、漳州等30餘城,保寧府岌岌可危。梁應龍已被召入朝,仍同朝臣調兵遣將,戰守歷經5個月,起義軍被瓦解。接著由兵部主事調任戶部員外郎,晉升分巡福建寧道,逮捕起起義軍首領陳任。嗣後清王朝建立,遂棄官回家。此後在鄉下30餘年,銳志儒學,指導學生。捐資築東津堤,修河口陂,為農田水利造益。清康熙廿一年(1682年)病卒於家中。
楊任斯
字君賡,普寧人,落籍海陽(今潮安縣庵埠文里村)。
陳所獻
字君賡。潮州府普寧縣庵埠鎮文里村西疇美人,為保定府推官。 明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出任保定府推官,他在任內斷案謹慎,疑案大多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為官的時節儉如寒士,在閑暇時間讀史書來娛樂。當時有一個當權宦官路過保定,官府里的官員都爭相向他奉承,只有陳所獻沒有怎麼做,宦官便怨恨他,後來聽說他的賢能,才開始改變態度。不久,陳所獻因為道德素質而被選入朝,在部里的科中任職。後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