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史上寬容的故事
一、管鮑之交
管仲是春秋時齊國人,長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經邦濟世的才能。年輕時,與鮑叔牙一齊做生意,賺了錢分帳時,管仲總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氣,鮑叔牙說:"管仲不是一個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正因家裡窮,我是心甘情願讓他多拿的。"
之後,管仲參了軍,每次打仗都縮在最後面,撤退時又跑在最前面,別人都罵他是個膽小鬼,鮑叔牙出面制止別人的恥笑,說管仲之因此這樣做,是正因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他贍養。
管仲聽了這些話,十分感動,說:"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卻是鮑叔牙!"從此以後,他們倆結成了生死之交。
卻說齊襄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糾,母親是魯國人;小兒子叫小白,母親是莒國人。管仲對鮑叔牙說:"齊襄公死後,繼承王位的不是糾就是小白,我們倆此刻分別去給糾和小白做老師,到時不管他倆誰做國君,咱們倆都相互推薦。"
二、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與寬容的思想滲透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讓它們發揮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正因你比我先到辦公室。"之後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正因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三、彭德懷度量寬宏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傳令兵手執紅旗邊跑邊喊讓路。只有一個戰士坐著不動。彭德懷見人擋路便喊了幾句。戰士站起來朝彭總就是兩拳。彭總讓過他匆匆趕路。事後,傳令兵捆來那個戰士見彭總。彭總立即讓他回去戰士自知闖禍,心裡害怕,見彭總毫不在意,深受感動,之後逢人就說:"總指揮真是度量寬宏呀!"
四、"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聯,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得知,也相讓三尺宅基地。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五、鄭板橋與小偷
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腹內詩書存千件,床頭金銀無半分。
出門休惹黃尾狗,越牆莫損蘭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亮趕豪門。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因當濰縣縣令時擅自開倉賑濟災民而被罷官,但他身心釋然,一肩明月,兩袖清風,隨身只帶黃狗一隻,書卷幾箱,蘭花一盆,悠悠然來到揚州定居。
一夜,天色陰沉,下起了毛毛細雨。勞作的一天的人們早已進入了夢鄉,鄭板橋卻輾轉難眠,忽聽房門響動,只見一小偷閃進屋內,板橋心神有些慌亂,想呼救,又怕惹惱小偷,自討苦吃。轉念一想,計上心來。便喃喃低吟;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
忙著搜尋物件的小偷一聽,心想,壞了,讓主人發現了。剛剛轉身要走,又聽吟道;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分。小偷聽明白了,是個只會讀書的窮光蛋,還是趕快逃走吧,轉身出門,有聽提醒道;出門休惹黃尾犬。
小偷心想,院門不能走了。還是跳牆跑吧。此時又聽房內警告;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一抬頭發現牆頭上果然放著一盆蘭花。於是避開蘭花盆縱身躍上牆頭。剛要縮身跳下,又聽屋內高聲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亮趕豪門。小偷一聽樂了。真是一個好心腸的詩書君子。
(1)有容人之量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我們要提倡寬容精神,因為寬容待人有著積極的健康意義。近幾年,在世界醫學研究領域突起一門叫「寬容學」的新學科,專門從身心健康的角度,對人寬容心態與自身健康的聯系進行多方面的研究,目前證據確鑿的是,人的寬容品格對自身健康有良好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
如「不寬容」狀態對身心產生不良壓力,這種「不寬容」交織著苦惱、憤怒、敵意、不滿、仇恨和恐懼,還有強烈的自卑和自棄,使人產生不良的生理反應,如血壓升高和激素紊亂等,從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減退,甚至可能會傷害神經功能和記憶力。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寬容是如何具體調理身心健康的,但好處卻顯而易見,如寬容者更快樂和更健康長壽。
據推測,人類的「情感寬容」可能是一種「接受和寬厚的本性」,使人類不會在一些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上糾纏不休或沒完沒了,而是向前看,對未來充滿希望。寬容應該融合於人格和品質之中,成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常態,而不僅是對某事的簡單回應。
寬容的品格是需要後天培育和修養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和媒體的引導,社會形成風氣,非常重要。例如,現代的人應過著一種多元和平衡的生活,而教育應該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把幸福只寄託在一種追求上,往往最終是痛苦的。而社會對幸福和成功的認同只有一個標准,如掙大錢發大財或出人頭地,結果只能是不寬容。
我們要強調,日復一日「心不寬」對個人身心健康微小危害的「積聚效應」;更要警惕,全社會「心不寬」的「爆發效應」。如此,提倡寬容,也就是「多個態度多條路」,為社會和自個拓寬暢快呼吸的空間。
2. 從哪些事看出武則天有容人之量和識人之智
毛澤東接著說:「你說武則天不簡單,我也覺得她不僅不簡單,簡直是了不起。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當皇帝,人們連想也不敢想。我看過野史,把她寫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榷。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說到這里,孟錦雲記起毛澤東給她講過的關於武則天的故事:一位大臣對武則天說:「你這樣殺人,誰還敢當官呀?」武則天聽後不急不惱,只是讓那大臣晚上再來一次。那大臣嚇得不知所措,天威莫測呀。當天晚上,武則天讓人在殿台上點一把大火,黑暗中的飛蛾見火便紛紛撲來,結果飛來多少就燒死多少,可還是不斷地有飛蛾撲來。武則天笑著對大臣說:「這叫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本性難移啊!」大臣立刻明白了武則天的用意。看來,只要有高官厚祿,要當官的人就會源源不斷,哪裡會殺得盡呢?
毛澤東還談武則天立碑的事: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其實,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還是由後人去評論。
毛澤東表達了他對武則天基本肯定的態度,他欣賞武則天是個有作為、敢作敢為的女皇帝,他贊揚武則天的智慧和自知之明。
3. 古代哪位歷史人物會寬容別人的故事
藺相如,寬容廉頗,將相和。
鮑叔牙寬容管仲。
4. 歷史上的寬容之人
1.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貞觀之治」的輝煌,與他的寬容大度,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版,有直接關系。著名的權大臣魏徵,原來是李世民的兄長太子建的臣屬,在王室爭權斗爭中,曾鼓動太子建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取政權後,不計舊惡,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已之主,竭其力用」,忠心耿耿地輔佐李世民,為唐朝盛世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
2.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於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於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於人於已都有益處。
3.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於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嘆後,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5. 歷史上具有從容,剛毅的名人故事
憑借一份從容,諸葛亮舌戰江東群儒談笑自若;憑借一份從容,關雲長單刀赴會豪氣干雲。 從容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鎮定自若,從容是「運籌帷幄之中
6. 歷史名人有哪些寬容的故事
最典型的是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都是寬容的人
7. 歷史人物有寬容之心的有哪些人舉一個事例
三國時期的蜀國來,在諸葛亮源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8. 寬容的歷史故事
負荊請罪!
9. 中國歷史上有寬容、仁愛之心的人有哪些
蔣琬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內言語.蔣琬與他說容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寬容的故事二:六尺巷
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宰相出面干預。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做詩勸導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張廷玉失去的是祖傳的幾分宅基地,換來的確是鄰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10. 關於「寬容」的歷史典故有哪些呀
恕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寬心丸
天津作家馮驥才是個很會為自己寬心的人。有一次,家中失竊,很多貴重物品被洗劫而去。馮驥才檢查過後,發現自己所藏的字畫還是「漏網之魚」。於是他坦然一笑,說:「那賊並非行家。」
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