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鼻子大的名人
憨豆先生自
憨豆先生是個「有一點笨拙、有一點幼稚、有一點單向思維(腦筋不轉彎)、有一點靦腆、又有一點短路的傢伙,他的喜劇感來自你我都有可能會發生的日常生活中」。他平日的穿著則是非常典型的英國保守中產階級的裝扮。劇中他的對白極少,幾乎都是靠「豐富的肢體動作」和「變化多端的表情」來呈現給觀眾。討厭他的人也許會覺得,這個故作低能智障的傢伙實在令人作嘔,但欣賞他的人會覺得他實在太了不起了,能夠把英國式的幽默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算「用卓別林方式演戲的英國金凱瑞」。
『貳』 歷史上人生失意的名人
賈誼(前 201~ 前168) 西漢文帝時的政論家,思想家,散文家。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人。18歲時以能誦詩書屬文而聞名。文帝即位之初,聽說吳公治政為天下第一,又曾師事李斯,故征以為廷尉。由於吳公的推薦,賈誼得任為博士。當時他年僅20餘歲,在博士中最為年輕。每次參議詔令,諸博士尚未能言,賈誼即盡為之對答,並得到眾人的贊同,於是超遷為太中大夫。賈誼以為漢王朝建立已20多年,天下安定,應該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和更定法令。文帝對賈誼的才能和建議頗為賞識,擬任賈誼為公卿,但因周勃、灌嬰等重臣的反對,不得已而作罷。於是,出賈誼為長沙王太傅。賈誼在長沙時,曾寫了《鵩鳥賦》,以表露內心的怨憤和悲傷。後來文帝思念賈誼,又特地召見他,問鬼神之事於宣室,君臣談至夜半。賈誼隨即被拜為梁懷王太傅,先後多次上疏陳治安之道, 這些奏疏被後世史家稱為《治安策》。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自傷失職,歲余也悲鬱而死,年僅33歲。
唐寅(1470—1523年),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余,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佯狂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歷史上的唐伯虎盡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後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復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准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唐寅文學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游、題畫、感懷之作,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
[編輯本段]生平事跡
唐寅祖籍晉昌,即現在山西晉城一帶,所以在他的書畫落款中,往往寫的是「晉昌唐寅」四字。北宋時唐氏家族南遷,開始來到南京、蘇州經商。唐寅就出生在蘇州府吳縣吳趨里一個商人家庭。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歲時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他大約廿四歲的時候病逝。後來可能又娶有一室,但碰到科場弊案的牽累而離去。後娶沈氏,或名九娘,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並博覽史籍,16歲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正當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惡運。
「會試泄題案」,一般說法是,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巨富之子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 是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飽學之士,試題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其中惟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使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經的。」這句話被在場人聽見並傳了出來。 唐寅和徐經到京城後多次拜訪過程敏政,特別在他被欽定為主考官之後唐寅還請他為自己的一本詩集作序。這已在別人心中產生懷疑。這次又聽程敏政在考場這樣說,就給平時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幫人紛紛啟奏皇上,均稱程敏政受賄泄題,若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孝宗皇帝信以為真,十分惱怒,立即下旨不準程敏政閱卷,凡由程敏政閱過的卷子均由李東陽復閱,將程敏政、唐寅和徐經押入大理寺獄,派專人審理。徐經入獄後經不起嚴刑拷打,招認他用一塊金子買通程敏政的親隨,竊取試題泄露給唐寅。後刑部、吏部會審,徐經又推翻自己供詞,說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程敏政出獄後,憤懣不平發癰而卒。唐寅出獄後,被謫往浙江為小吏。唐寅恥不就任。《桐陰清夢圖》軸,明,唐寅繪
關於這場會試泄題案,記載很多,說法不一。實際上這是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結果。《明史·程敏政傳》雲:「或言敏政之獄,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毫無疑問,這一事件對唐寅來說是極其嚴重的。從此唐寅絕意仕途。歸家後縱酒澆愁,游歷名山大川, 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離開蘇州,坐船到達鎮江,從鎮江到揚州,游覽瘦西湖、平山堂等名勝。然後又坐船沿長江過蕪湖、九江,到廬山。廬山雄偉壯觀的景象,給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後的繪畫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來。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黃州,看到赤壁之戰遺址。唐寅的《赤壁圖》即依此所畫。後又南行入湖南,登岳陽樓,游洞庭湖。又南行登南嶽衡山。再入福建,漫遊武夷諸名山和仙游縣九鯉湖。唐寅由閩轉浙,游雁盪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達安徽,上黃山與九華山。此時唐寅囊中已罄,只得返回蘇州。唐寅千里壯游,歷時9個多月,踏遍名山大川,為後來作畫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蘇州,家中非常清貧,妻子大吵大鬧,終於離他而去。他住在吳趨坊巷口臨街的一座小樓中,以丹青自娛,靠賣文鬻畫為生。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以表其淡泊名利、專事自由讀書賣畫生涯之志。《看泉聽風圖》卷,明,唐寅作
唐寅三十六歲時選中城北桃花塢,建了一優雅清閑的家園,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塢原是宋人章庄簡的別墅,但經風雨滄桑,早成一片廢墟。不過這里景色宜人,環境十分幽靜,一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賣畫的錢建成了桃花塢別墅。雖只幾間茅屋,檐下卻懸著雅緻的室名「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唐寅一生酷愛桃花,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並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春日,園內花開如錦,他邀請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此飲酒賦詩,揮毫作畫,盡歡而散。。「日般飲其中,客來便共飲,去不問,醉便頹寢。」(祝允明《唐子畏墓誌銘》)此時唐寅過得清閑而超脫。
明正德九年(1514), 他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徵聘到南昌,後發現身陷寧王政治陰謀之中,遂佯裝瘋癲,脫身回歸故里,後來寧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脫了殺身之禍,但也引起不少麻煩,從此思想漸趨消沉,轉而信佛,自號「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自治一方印章「逃禪仙吏」。
從南昌回家後因常年多病,不能經常作畫,加上又不會持家,生活艱難,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徵明倆人借錢度日。其間有著名書法家王寵常來接濟,並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兒為兒媳,成了唐寅晚年最快樂的一件事。
明嘉靖二年(1523),54歲他健康狀況更差,這年秋天,應好友邀請去東山王家.但見蘇東坡真跡一詞中有二句: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正好觸動唐寅心境,他一陣悲傷,告別回家後,從此卧病不起,不久結束了他凄涼的一生。死後葬在桃花塢北。嘉靖26年遷葬到橫塘鎮王家村。他逝世後由其親友王寵、祝允明、文徵明等湊錢安排後事,祝允明寫了千餘字的墓誌銘,由王寵手書,刻在石碑上。後世有關唐寅的生平事跡大多是從這墓誌銘中得到的。《自書詞》卷,明,唐寅書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涼,以致身後詩文幾近散軼。明萬曆年間,常熟書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詩文和為人,不惜重金,徵求片紙隻字,為他搜集整理詩賦詞章。將唐寅生前散軼的近百首(篇)詩文核閱後付梓,這就使唐寅有了第一個較完善的詩文集傳世,一時洛陽紙貴。後來,江南著名的出版藏書家。常熟書商毛晉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為人,他在編錄《明詩紀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時,又特地詳細收錄了唐寅生前詩文和軼事,豐富和完善了唐伯虎詩文內容,為後代積累了生動的文化資料。
毛晉,後來還獨立承擔了重修唐寅墓的重任。據《蘇州府志》,崇禎甲申三月十六,毛晉與同郡士人游春至姑蘇橫塘王家村,因見一代才子唐寅之墓荊棘荒蕪,牛羊放逐墓園,頓生哀憫之心。他詢問附近田夫,方知唐寅亡後,後嗣中唯剩一侄孫孀婦,經濟拮據,困頓城內,以致唐寅四時之祭匱乏。毛晉凄然感嘆:「是朋友之罪也,千載下讀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時與並乎?」於是,毛晉慷慨解囊,重修墓封,再立碑石,並且擇地墓旁造三間祠堂。蘇州地方官雷起劍親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遺千古之有心者。」
『叄』 為什麼,絕大多數成功者和偉人都是高鼻樑,我說的是絕大多數
這是上帝的傑作。
一般說來,高鼻樑的 人都是骨氣和毅力的象徵,而骨氣和毅力往往是成功的基版本條權件。
如果你注意觀察,塌鼻子的人往往比較溫和。
這是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鄭州市中原區石佛法律服務所李敬民祝福 你快樂,健康
『肆』 一摸鼻子就殺人的歷史名人
吳三桂
。。。
『伍』 出生貧寒的歷史名人和他們的事例
一、匡衡鑿壁借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二、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三、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四、魯迅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五、范仲淹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他為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腌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斷粥劃齏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著自己的樂趣。
『陸』 歷史上死得最慘的十大人物,古代!
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十大人物
1.商鞅
死因:五馬分屍
秦孝公通過變法使秦國國力躍於各國之首,商鞅功不可沒。但他由於執法嚴厲,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後,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發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車裂」之刑(即五馬分屍)。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場。
2.李斯
死因:腰斬
李斯不僅是輔助秦王橫掃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發明人,現在泰山石刻據說好多都是他的手筆,同時他的文章水平也是屈指可數的(大家應該讀過他的《諫逐客書》),魯迅就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就這樣一個大人物竟被指鹿為馬的小人趙高陷害,被腰斬於咸陽。
3.韓非子
死因:毒死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散文家,也是「依法治國」的開山鼻祖。他的法家學說,為秦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當時的李斯是宰相,但這個宰相肚子里撐得了船,卻裝不下一介書生韓非子,在秦王面前奸言兩句,一杯毒酒,便讓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法學家煙消雲散了!
4.韓信
死因:誅殺三族
韓信是漢朝開國的第一功臣是無可爭議的,但他到底有沒有謀反實在是個難解之迷。可憐一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千古名將,竟被小女人呂後斬之於長樂鍾室,誅殺父、母、妻三族,只是成就了兩個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5.晁錯
死因:腰斬
為了加強對地方勢力的控制,漢景帝利用晁錯「削藩」的建議打擊了各地諸侯的勢力;各地諸侯(歷史叫「七國「)也不是吃醋的,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漢景帝看沒法收拾了,只好拿出晁錯做擋箭牌了。可憐晁錯那天正高高興興去上班(上朝),就稀里糊塗地被腰斬了,遭殃的還有他的所有親屬,皆被處死棄市。
6.岳飛
死因:縊首
岳飛的命運是註定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宋高宗想讓他死,要是仗打贏了,迎回被金人俘虜的兩個皇帝,他這個皇帝不就失業了;秦檜也想讓他死,要是岳家軍凱旋歸來,他這個「鴿派」(「投降派」)宰相烏紗帽無論如何也是守不住的。兩個掌大權的心有靈犀,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勒死了岳飛父子!
7.劉伯溫
死因:慢性中毒
人們常常將劉伯溫和諸葛亮相提並論,事實上二人也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只是「前看五百年,後算五百年」的劉伯溫最終也沒有逃出朱元璋的如勒佛手心。史書記載,劉伯溫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葯之後,病情加劇而死。許多人認為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殺掉劉伯溫的,不久之後,胡惟庸全家亦遭滅門之災。
8.解縉
死因:雪地凍死
單從對華夏文化的貢獻來說,解縉的確是居功至偉、史無前例的。他主持編篡的《永樂大典》,3.7億余字,2萬多卷,是當時古今文化的集大成者。可惜的是,他精通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對政治卻是一竅不通不懂ABC。結果被太子誣告,打入大牢,一天深夜被灌得酩酊大罪,拖入雪地,不明不白地死去。
9.方孝儒
死因:凌遲,滅十族
方孝儒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學富無車、才華橫溢,朱棣奪得皇位後要他投降並命他起草詔書,他卻寫了"燕賊篡位"四字!朱棣要滅其九族,他破口大罵,滅我十族又如何?人本有九族,何來第十族?朱棣橫下一條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
10.袁崇煥
死因:凌遲
袁崇煥是明朝著名的軍事將領,戎馬一生,為守衛明朝東北邊疆、抵禦清軍進攻,立下了赫赫戰功。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離間計,錯殺袁崇煥,造成千古奇冤。更可悲的是,袁崇煥被處死時,竟被不明真相的群眾生咬活割······不忍去說。不明真相卻又滿腔熱情一直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柒』 歷史上的塌鼻子有名人物
朱元璋
『捌』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落榜生
太多了啊!請看我的詳細解答,希望你能採納,謝謝!!!
「落榜生」成富商的,還有明朝的沈萬三、清朝的伍秉鑒
明代的大醫葯學家李時珍也曾三次落榜。
明代畫家唐寅也是一位落榜生。
唐代詩人張繼,李邕也是屢試不第,但他們文筆出眾。張繼的《楓橋夜泊》千古流傳。
他們的詳細資料,請看
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為金榜題名時。然而,金榜題名並不是決定人生的唯一大道。看一看那些古代的名人「落榜生」,我們就知道,人生道路千萬條,條條都是成功道。
與張繼同朝代的詩人李邕也是屢試不第,但其文筆出眾,當地及附鄰州縣官衙紛紛拿錢請他寫奏摺。據說,李邕一生代寫的公文即有800餘篇,《新唐書》中記載:「李邕代撰官折受籌銀巨萬,據此為豪富者。」
明代畫家唐寅也是一位落榜生。那一年,他參加科舉時竟耍小聰明,花錢購買考題,結果東窗事發,因作弊被剝奪了考試資格,永遠與科舉無緣。一生不能參加應試,這在古代可是沉重之極的人生打擊。但唐伯虎因了這次打擊而擺脫了科舉制度的束縛,造就了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才子畫家。
明代的大醫葯學家李時珍也曾三次落榜。李時珍十幾歲就中了秀才,但之後的九年中,他三次考舉人都沒能及第。此後,他拋開金榜題名的慾望,開始立志從醫,在歷經27年的潛心鑽研後,終於寫成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明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卻仍然沒有考中。直到40歲時,他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吳承恩在落泊與潦倒的環境中,寫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蒲松齡自幼聰慧,跟學識淵博的父親讀書學習。19歲時參加縣府的考試,奪得第一名,取中秀才。主考官是清初有名的文學家施閏章,他贊賞蒲松齡的文章,誇他「首藝如空中聞香,百年如有神,……觀書如月,運筆如風」。但是蒲松齡後來考舉人、進士時卻屢試不中。因生活所迫,他只好去作塾師。從此,他開始一邊教書,一邊收集、寫作志怪小說。歷時20多年,創作出在白話小說中地位僅次於《紅樓夢》的《聊齋志異》。
十九世紀中葉,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已經經歷了一千二百多年,「學而優則仕」仍是年輕學子們出人頭地、光耀門楣的不二選擇。那一年,剛滿16歲的鄭觀應應試落榜了。他的父親鄭文瑞卻毅然為他選擇了另一條人生道路——到上海去當買辦。鄭觀應的精明才乾和十多年洋行買辦的身份背景,很快贏得了盛宣懷的好感和李鴻章的賞識,開始了從洋行買辦到改良主義者的人生轉折。鄭觀應後來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民族資本家,資產數百萬。
「落榜生」成富商的,還有明朝的沈萬三、清朝的伍秉鑒等。這二人皆家境富裕,雖有銀兩讀書,但卻是屢試不第,於是只好跟隨父輩學經商。沒想到,兩人科舉不中,經商卻是天才,都成為當時的商業巨賈,富可敵國。美國《華爾街日報》曾統計出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6名中國人入選,其中就有伍秉鑒。
當然,古代有名的落榜生,多了去了。比如,唐代的詩仙李白,詩人賈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明代著名作家吳敬梓、歸有光,清代的軍事家、政治家左宗棠,以及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和洪秀全等人,都是名落孫山者。
落榜,只是人生中的一個挫折。而挫折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失敗者,是在挫折中焦慮、消沉、甚至絕望;成功者則在挫折中磨礪、積累,乃至爆發,實現繭蛹化蝶般的蛻變。
『玖』 歷史上有哪些相貌醜陋的名人他們有哪些經歷或事跡
歷史上相貌醜陋的名人有很多,因為相貌他們經歷過不公平的待遇,依然不影響他們成為歷史名人,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事跡。伏魔天師鍾馗說起鍾馗大家應該知道其是捉鬼大師,相貌猙獰,鬼神人見了都十分害怕。鍾馗在神話傳說中是鬼仙,只要是作惡的惡鬼都難逃手掌心,所以地位很高,受人尊敬。其實歷史上真有鍾馗此人,為鍾南山人士,其學富五車的進士去參加科舉,一舉奪得狀元。可是在其參加殿試之時,皇帝看鍾馗相貌醜陋剝奪了鍾馗的狀元之名。鍾馗心有不甘,憤而自殺,皇帝及其愧疚下旨以狀元禮儀厚葬鍾馗。
歷史上面目醜陋的名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是有大才之人,在史書上留下燦爛的一筆,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其貌不揚往往有大智慧,莫要以美醜來論英雄。不知道小夥伴們還知道那些面目醜陋卻有大才的名人?
『拾』 出生貧寒的歷史名人和他們的事例有哪些
1.頭懸梁錐刺股
講的是蘇秦.蘇秦,戰國時期東周洛陽乘軒里人,字季子。蘇秦是洛陽人,雖然出身寒門,卻懷有一番大志。他跟隨鬼穀子學習游說術多年後,看到自己的同窗龐涓、孫臏等都相繼下山求取功名,於是也和張儀告別老師下山。張儀去了魏國,而蘇秦在列國游歷了好幾年,但一事無成,只得狼狽地回到家裡。
蘇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譏笑他不務正業,只知道搬弄口舌。蘇秦聽了這些嘲笑他的話,心裡感到十分慚愧,但他一直想游說天下,謀取功名,於是請求母親變賣家產,然後再去周遊列國。
蘇秦的母親勸阻說:「你不像咱當地人種莊稼去養家口,怎麼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貴呢?那不是把實實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沒有希望的東西嗎?如果到頭來你生計沒有著落,不後悔么?」蘇秦的哥哥、嫂嫂們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蘇秦知道自己這么多年來很對不起家人,既慚愧,又傷心,不覺淚如雨下。但蘇秦揚名天下的雄心壯志仍然不改,於是閉門不出,取出師父臨下山時贈送給他的禮物——姜子牙的《陰符》,晝夜伏案攻讀起來。
蘇秦經常自勉說:「讀書人已經決定走讀書求取功名這條路,如果不能憑所學知識獲取高貴榮耀的地位,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想到這些,蘇秦更加忘我地學習起來。
為了抓緊時間學習,蘇秦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讀書時,把頭發用繩子紮起來,懸在樑上,如果自己一打盹,頭發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困了,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樣就能保持清醒。這就是成語「頭懸梁,錐刺股」的由來。
2.鑿壁偷光
講的是匡衡,西漢的著名學者匡衡,出身於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貧困。他從小就很渴望讀書,可是父母沒有能力供他上學,甚至連書本也買不起,匡衡只好向別人借書來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讀一讀書,但由於家中窮得連燈油也沒有,根本沒法點燈讀書。正當匡衡發愁時,忽然發現絲絲的光線,正從牆壁的縫隙中透射過來,原來這是鄰居的燈光。匡衡心生一計,便用鑿子把那小縫挖大成一個小洞,然後捧著書,倚在牆邊,利用那點微弱的光線閱讀。從此,匡衡每晚就借鄰居的燈光,埋首苦讀,最後成為了著名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