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酒泉的來歷
酒泉地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距今一萬多年前,酒泉先民進入舊石器時代。距今約年前後,酒泉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期。新石器時代,酒泉先民主要活動在酒泉盆地(包括今肅州區大部分和金塔縣)和敦煌、安西凹地(包括今敦煌市、安西縣及玉門市大部分)。
約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酒泉先民向人類文明時代邁入。四壩文化是河西走廊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
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西漢收復河西地區後,先後設立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稱「河西四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
酒泉,為甘肅省地級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北緯38°09′~42°48′,東經92°20′~100°20′之間,北部除少部分與蒙古國接壤外,大部與內蒙古阿拉善盟相鄰,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鄰張掖市。
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屬大陸性乾旱氣候。
Ⅱ 甘肅省酒泉境內有歷史故事的地名有哪些
回去翻翻高中發的一本書叫什麼來著 忘了 上面說的詳細啊
Ⅲ 酒泉這個名稱的來歷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屬大陸性乾旱氣候。
酒泉的命名也跟霍去病有關,在霍去病擊敗匈奴後,於此要誇兵慶功,在這種情況下,酒水是必不可少的。而當時甘肅地區遠離統治中心關中千里之外,酒水極其匱乏,途中霍去病碰見一個泉水,於是霍去病就將所帶酒水倒入泉水中,以便全軍將士共同飲用,這就是「酒泉」名字的由來。
公元602年-605年,在今酒泉市區設置了【肅州】,隨後直到唐初平定李軌(619年),今酒泉市區再度短暫地歸屬到甘州張掖郡轄下。公元619年以後,今酒泉市區也便穩定地處於【肅州】州治所在的地位。
唐末五代時期的【肅州】脫離了唐帝國及其後繼中原王朝的統治,改歸張氏歸義軍(敦煌國)、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西夏等政權統治,【肅州】的稱號一直比較穩定,沒有被取代。
公元1227年蒙古滅西夏,並在西夏故地上設置了【寧夏行省】,此時的【肅州】作為西夏故地之一,也歸屬於【寧夏行省】轄下。
公元1287年【甘肅行省】被設置,取代了原【寧夏行省】,【肅州】之地從此便在【省】一級上歸屬於【甘肅】轄下,註:【甘肅】省名便是源自肅州(今酒泉市)、甘州(今張掖市)。
酒泉市區所在的肅州區,先後歸屬於酒泉郡、輔平郡、涼州、西涼州、甘州、肅州、寧夏行省、甘肅行省、陝西行都司、甘肅承宣布政使司、甘肅省等高級政區。
Ⅳ 地名酒泉的來歷
地名酒泉的來歷與西漢名將霍去病有關。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進軍河西,打到小月氏,大敗匈奴,把匈奴殘部驅逐到玉門關外,漢武帝龍顏大悅,賜酒一壇,犒賞有功將士,酒多人少,霍去病便將酒倒入泉水之中與大家共飲,這個地方便被後世稱作「酒泉」。
(4)酒泉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酒泉」歷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但統治范圍尚未到達酒泉一帶,占據酒泉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
西漢建立後,酒泉、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制,稱匈奴右地,並不斷襲擊中原。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酒泉先後屬曹魏、西晉、前涼(漢族)、前秦(氐族)、後涼(氐族)、西涼(漢族)、北涼(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統治。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酒泉鎮長官稱鎮軍,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起,撤郡,僅存州、縣兩級,改酒泉鎮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剌史。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酒泉地方屬吐蕃,並建「肅州千戶府」,至唐大中五年(公元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據。
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張議潮歸義軍控制河西、隴右11州,河西重歸唐朝。
唐朝滅亡前後,張承奉於唐天祐三年(906年),在敦煌建立西漢金山國,脫離唐朝控制。後逼降格為敦煌國。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十月,敦煌國滅亡。
五代宋夏時期,酒泉為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和西夏政權所統治。曹氏歸義軍政權依附甘州回鶻後,到11世紀初期,沙州已經被認同為回鶻所統治。
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大慶元年),元昊的西征徹底結束了曹氏歸義軍政權對河西的統治,宋熙寧六年(1073年),西夏占據沙州。李元昊攻佔酒泉後,改肅州為蕃和郡,保留了瓜州、沙州的建置,酒泉地區全部納入西夏統治范圍。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平定整個河西走廊,酒泉正式納入明朝統治范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酒泉境內置肅州衛、威遠衛、威虜衛。
清朝定都北京後,清軍繼續追擊陝西、甘肅及嘉峪關以東地區的李自成余部,酒泉東部的肅州、金塔納入了清王朝的統治范圍,酒泉西部地區仍被新疆的吐魯番速檀所控制。順治二年(1645年)4月,酒泉沿襲明代建置,在東部地區恢復建立肅州衛,實行軍政合一的體制。
民國元年(1912年),酒泉廢肅州直隸州和安西直隸州 ,設安肅道。
1949年9月25~28日,酒泉全境和平解放。10月1日,酒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轄酒泉、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6縣和肅北設治局,代管寧夏省額濟納旗。專署機關駐酒泉縣城關。
Ⅳ 酒泉鍾鼓樓的故事、傳說、歷史
中國古代主要用於報時的建築。鍾樓和鼓樓的合稱。鍾鼓樓有兩種,一種建於宮廷內,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築。宮廷中的鍾鼓樓始於隋代,止於明代。它除報時外,還作為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城市中的鍾鼓樓早為專用報時建築。古代里坊制城市(見里)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啟閉坊門的信號。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西安鍾樓鼓樓是現存最古老的實例。此外,唐代寺廟內也設鍾和鼓,元、明時期發展為鍾樓、鼓樓相對而建,專供佛事之用。
添加評論
.位於酒泉城中央,最早創建於東晉穆帝永和年間(公元346-353年),是前涼政權酒泉郡太守謝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時稱福祿縣城)東城門。也叫「譙城」,即為守城戎卒打更巡邏、報時、防寇報警的地方。
現存的鼓樓,是清朝光緒31年(公元1905)重修的,基座是方形,上小下大,底部周長100米,外包青磚,有四向券門,四門額題分別為「北通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岳」、「西達伊吾」。樓台頂端的裙牆內居中處,又築一方形土台,在此土台上方為三層方木樓,城樓東西兩邊二樓高懸「聲振華夷」、「氣壯雄關」木匾各一塊,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
酒泉鍾鼓樓,聳立在酒泉市十字街中心的一座磚砌高墩上,為三層木結構的塔形樓,雕梁畫棟,古色古香,雄偉壯觀。鼓樓下有四門通向東南西北,行人車輛可以穿行。門上分別題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岳」、「西達伊吾」(哈密),貼切標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義。
登樓可北眺茫茫沙漠,南望綿亘祁連。
Ⅵ 甘肅酒泉的歷史是什麼
甘肅酒泉的歷史是酒泉是古生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一。古生物化石遺存較為豐富,從最古老的生命雛形-藻類化石到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直到古人類化石,都有發現。
酒泉地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距今一萬多年前,酒泉先民進入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500年前後,酒泉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期。新石器時代,酒泉先民主要活動在酒泉盆地(包括今肅州區大部分和金塔縣)和敦煌、安西凹地(包括今敦煌市、安西縣及玉門市大部分)。
約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酒泉先民向人類文明時代邁入。四壩文化是河西走廊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
夏代的酒泉先民主要是氐、羌兩種部族,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西周時期,周人不斷向酒泉發展,周人、羌人、氐人錯雜分布,周文化開始傳播、交流,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快發展。
春秋時期的酒泉先民從事著半農半牧的生活。他們以部落為社會基本組織單位,多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各氏族部落都是兼營農業的游牧人群。
戰國時期,酒泉一帶是月氏、烏孫、匈奴等民族駐牧的地方,他們之間相互角逐,領地時有變化。先秦時,這里稱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人對甘肅境內的羌人發動了征服性戰爭,大量的羌戎人被驅逐出甘肅,融入華夏民族之中,或向其他地方遷徙流動,或仍留在本地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生產,逐漸與其他民族相融合,成為酒泉的土著民族。
Ⅶ 酒泉名字的由來和傳說
甘肅的酒泉這個名字的來歷居然有段勝利者的豪氣和浪漫的故事。那是中國漢朝武帝的時候,匈奴為禍中原,,整天有事沒事跑過來殺人放火,弄得多了,,人見人厭,百姓怨聲載道,皇帝心裡也煩,我正要做明君呢,你老是給我添堵也不是個事,於是「這個小朋友也太煩了,要打打屁股」的決策就下來了,歷史上氣勢磅礴的帝國反擊戰也由此展開。
在這當中有個很帥很年輕的將軍叫霍去病的,立的戰功最大,犁庭掃穴,封狼居胥,做到了以前的前輩沒有做到的大事,把強悍無比的天子驕子---匈奴打得落花流水,聞風遠遁,最後居然有一部分兇悍驕子流落到歐羅巴,把那個花花錦綉江山搞得一片狼藉,羅馬也是這眨眼工夫完蛋的。呵呵,可想而知當時漢軍是如何的強悍了。這之後我華夏族群傲視強敵,不畏強權的千秋信心就是在這時奠定的。當霍帥哥凱旋班師回到那個當時還不叫酒泉的地方的時候,,皇帝慶功酒到了,可惜只有一個小壇子,帥哥自己都不夠解渴呢。當然如果他自己一個人喝了也是無可厚非的,但他沒有這樣做,他把美酒倒在溪水裡,讓所有的人都喝上勝利甘泉,體會勝利的滋味。
以後他還多次參加了驅趕侵略者的戰爭,不過很可惜死的時候只有24歲,他留下了那句著名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話,還有酒泉這個美麗的名字。
Ⅷ 歷史上關於酒泉有哪些故事發生
酒泉這里是橫亘千里的祁連山腳下的巴丹吉林大漠。這是一個已經被無數的東方人,和西專方人多屬次涉足和反復描述的、極其神秘的地方。在這個神秘的版圖上,有一個看起來極為渺小的城池即酒泉。相傳,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帶兵出征匈奴,大獲全勝,凱旋後駐軍河西一帶。漢武帝為了獎賞他的功勞,特頒賜御酒一壇。霍去病為了和將士們共慶勝利,便將這壇御酒傾倒於山泉之中,爾後舀起水酒與大家豪飲。後來,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霍去病,便將這個地方稱為「酒泉」。
Ⅸ 絲綢之路上關於酒泉的故事
關於「絲綢之路」酒泉的故事:
漢武帝時,霍去病大敗匈奴後,駐兵在現在肅州城東的泉湖一帶。捷報飛傳長安,漢武帝大喜,傳旨賜霍去病白銀10萬兩,御酒一壇,犒賞有功將士。
霍去病平日愛兵如子,皇上賜了御酒,他不願獨自享受。可是一壇御酒,20萬大軍,如何飲得過來。有人建議,每100人選一個代表,分酒一杯。但仔細一算,還是不夠。霍去病便把酒倒入一眼泉中,20萬將士開懷暢飲。從此,這眼水泉就被人們稱為「酒泉」。
(9)酒泉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但統治范圍尚未到達酒泉一帶,占據酒泉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
西漢建立後,酒泉、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制,稱匈奴右地,並不斷襲擊中原。元狩二年夏,漢武帝又發動了第二次河西戰役。河西之戰徹底摧毀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河西地區自此納入了西漢王朝的統治范圍。
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西漢收復河西地區後,先後設立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稱「河西四郡」。元鼎六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