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張騫出使西域中的小故事
公元來前138年,張騫受武帝派遣,帶著源一百多個隨從,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支,共同抗擊匈奴.張騫一行從隴西出發,很快進入了河西走廊.但是,正當他們風塵僕僕地跋涉的時候,遇見了匈奴的騎兵.張騫等人全部被俘虜,押送到單於的王廷,被扣留了10年之久.
困居匈奴的10年裡,他始終堅貞不屈,伺機逃跑.公元前129年,張騫終於趁匈奴監視放鬆之機,逃離了匈奴地區,繼續向西進發.他們取道天山南麓的車師,經過焉耆、龜茲,翻過蔥嶺,到達了大宛.最後終於到達了大月支.公元前128年,張騫一行踏上了歸途.不幸地再次被匈奴騎兵俘獲,扣留了1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張騫等人才趁著內亂的時候,帶著妻子和兒子,逃出了匈奴地區,回到了漢朝.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歷時13年之久,雖然聯絡大月支夾擊匈奴的使命沒有完成,但是他卻第一次開通西域,開辟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並且訪問了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等地,了解了烏孫、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條支(即大食,今伊拉克)、身毒(今印度)等地的情況,為以後和這些地區的交流奠定了基礎】。
❷ 關於張騫的故事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一個歸順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願充當張騫的向導和翻譯。
他們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這一地區自月氏人西遷後,已完全為匈奴人所控制。正當張騫一行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隊,全部被抓獲。匈奴的右部諸王將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見當時的軍臣單於(老上單於之子)。
軍臣單於得知張騫欲出使月氏後,對張騫說:「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這就是說,站在匈奴人的立場,無論如何也不容許漢使通過匈奴人地區,去出使月氏。就像漢朝不會讓匈奴使者穿過漢區,到南方的越國去一樣。張騫一行被扣留和軟禁起來。
匈奴單於為軟化、拉攏張騫,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頭,進行了種種威逼利誘,還給張騫娶了匈奴的女子為妻,生了孩子。但均未達到目的。他「不辱君命」、「持漢節不失」,始終沒有忘記漢武帝所交給自己的神聖使命,沒有動搖為漢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決心。
張騫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也沒有動搖他一定要完成任務的決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機會。至元光六年(前129年),敵人的監視漸漸有所鬆弛。一天,張騫趁匈奴人的不備,果斷地離開妻兒,帶領其隨從,逃出了匈奴王庭。
這種逃亡是十分危險和艱難的。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張騫等人詳細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並學會了匈奴人的語言,他們穿上胡服,很難被匈奴人查獲。因而他們較順利地穿過了匈奴人的控制區。
(2)張騫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張騫通西域的意義重大,具體如下:
1、促進了西域同中原的經濟文化聯系
從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接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系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
2、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
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在當地逐漸推廣。
3、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
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4、為西漢與西亞、歐洲通商關系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❸ 張騫的小故事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
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張騫被譽為偉大的外交家、探險家,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東方的哥倫布」。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大漢帝都長安,歸葬漢中故里。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回漢,帶來了烏孫國的使者,「因令窺漢,知其廣大」後,烏孫國與西漢開始在平等的基礎上友好交往。此後的一年時間內,張騫在烏孫國所遣持節副使也與西域諸國使者相繼歸漢,漢與西域諸國正式開始平等友好的交往,漢與西域諸國外交活動的第一個高潮開始到來。
張騫出使西域,接觸到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是漢朝開始對西域各國有所了解,使漢朝與西域建立了友好關系,為後來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使西域正式歸西漢政府管轄打下了基礎。漢朝使者不斷往來於西域諸國,一年多則十幾次,少則五六次,都用「博望侯」的名義,以取信於各國。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物,保護往來的商旅。從此,西域正式歸於中央政權的統治下。
❹ 張騫的故事(簡短)
張騫的故事
你知道著名的「絲綢之路」是誰開拓的嗎?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張騫。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占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於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准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鬆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由於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干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飢挨餓,乾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飢,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於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很想建立聯系。但苦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願。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後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願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設計逃出,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於13年後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了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並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但由於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完全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西端畫的就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有人曾依據此圖論證了漢武帝派張騫赴大夏國問金人(佛佗)名號,是佛教傳人中國之始,但也有人持反對觀點,認為這是附會之說。但不管怎麼說,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的歷史功績是真實可信的。此圖是現存最早的「張騫出使西域圖」。
❺ 絲綢之路張騫的故事
故事如下: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一行人出隴西(今甘肅臨洮南)途徑匈奴時,被匈奴抓獲,扣留。扣壓不是幾天、幾月,而是10年。匈奴人給他娶妻生子,想以此拴住張騫,老死匈奴。然而張騫「持漢切不失,」念念不忘身負的使命。
在被扣押期間,他採取韜晦之計,使匈奴人放鬆警惕,放寬對他的監禁。這一計果然有效,張騫抓住一個機會和少數隨從逃跑,「西走數十日至大宛」。
大宛國王早就想跟富饒的西漢交往,聽說張騫來了,很高興,問他:「你要到哪裡去?」張騫答:「我要出使月氏,沒想到中途匈奴人阻道。現在我逃出來了,希望國王派人送我去月氏。如果你這樣做了,我回漢朝後告訴漢王,漢王定會用很多財物感謝你。」
大宛國王滿口答應,派人把張騫護送到康居,由康居轉送大月氏,到大月氏以後,發現情況有變化。老國王被匈奴人殺害,立太子為王,征服了大夏。新國王認為,大月氏土地肥美,人民安居樂業,而且離漢朝太遠,沒有必要定要報復匈奴。張騫沒轍,又從大月氏回大夏。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張騫取道昆侖山北麓,青海柴達木盆地的羌族居住區回國。由於羌族被匈奴控制,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趁匈奴內亂逃回長安,歷盡千辛萬苦,前後用了十三年時間。
出發時帶著隨從一百人,返回時,只剩甘父一人同行,付出了很高的代價。為了表彰張騫的功績,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張騫這次出使,經歷了許多國家,知道了西域的許多情況。
拓展內容:
人物簡介: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米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❻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
張騫西域問佛名的故事
《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中記述:漢武帝元狩年(前122年至前117年)中,派遣大將軍霍去病討伐匈奴。霍去病率軍把匈奴從皋蘭追擊到居延海,斬殺了匈奴單於王之首。匈奴部屬首領發生內訌。昆邪王殺了休屠王,率領他的部屬五萬餘人,投降漢朝。霍去病從戰利品中獲得匈奴的兩尊金像。霍去病班師回朝後,把這兩尊金像奉獻給漢武帝。漢武帝以為是大神,就把這兩尊身高一丈有餘的金像陳設到甘泉宮里。漢武帝並不大祀,但常率領群臣燒香禮拜。這就是佛道東傳的開始。
到了開通西域時,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赴大夏國〓去問金像名號。張騫從西域歸還後,對漢武帝說:「在大夏國的旁邊,有一個身毒〓國,另一名也叫天竺〓,那裡有浮圖像(佛陀)。」從此中國始聞有浮圖(佛陀)之教。
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西側,以全景式連環畫詳細地描繪了這一故事。共五組畫面,全幅畫面呈凹字形,每組畫面都有榜題,有的清晰尚存,有的亦漫漶不清。
第一組畫面位於全圖右側下部:有一王者,手敬香爐,跪拜頂禮;左右各立臣屬三人,躬身合掌,持笏頂禮。
墨書榜題:「漢武帝將其部眾討凶奴,並獲得二金[人]長丈余,列之於甘泉宮,帝為大神,常行拜謁時。」
此組畫面表現,漢武帝獲得金像,同群臣禮拜的情景。
第二組畫面,位於全圖右側上部:一座宮殿,匾額上書「甘泉宮」三字。殿內立金像兩尊,頭有肉髻,衣著袈裟,已是佛陀形象。
榜題僅存方框,文字亦漫漶不清。
此組畫面表現漢武帝把兩尊金像,陳設在甘泉宮,時常禮拜的情景。
第三組畫面,位於全圖下層:一王者騎於馬上,左右臣屬八人,後有侍者執曲柄傘蓋。王者對面,一人手持笏,跑拜辭行。後有二侍從,持雙節,牽四馬。馬上馱著物品絲綢。
畫面中間是榜題,上書:「前漢中宗既得金人,莫知名號,乃使博望侯張騫往西域大夏[國]問名號時」。(題記中「前漢中宗」可能是畫工筆誤)。
此組畫面表現,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向漢武帝辭行告別的情況。
第四組畫面,位於全圖的左側下部:一人騎馬在先,二侍從持節騎馬隨後,穿行在荒無人煙的山巒中。
榜題僅存方框。文字漫漶不清。
此組畫面表現,張騫帶領侍從人馬,跋涉在去西域途中。
第五組畫面,位於全圖的左側上部:三人行至一西域方城,兩人手持雙節。城內佛塔高聳,城外兩僧人向城內觀望。
榜題僅存四字:「[至]大夏時」。
此組畫面表現:張騫帶領侍從人馬到達了大夏國,並見到了大夏國的僧人、寺院和佛塔。[注釋]
①大夏國:西域古國。《史記·大宛傳》說: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魏書》、《隋書》、新舊《唐書》皆說:大夏即是吐火羅國,後被大月氏族所滅。在今阿富汗一帶,亦叫犍陀羅國。
②③身毒、天竺:都是印度古時舊稱。[附記]
一、此故事依據《魏書》卷114《釋老志》譯寫。原文見中華書局標校本《魏書》第8冊,第3025頁。
二、此故事又見如下佛經資料:
(1)《歷代三寶紀》卷2。見《大正藏》第49冊,第29頁。
(2)《廣弘明集》卷2。見《大正藏》第52冊,第101頁。
(3)《佛祖統記》卷35。見《大正藏》第49冊,第328頁。
三、研究此故事畫的論著參見:
(1)馬世長先生著《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應故事畫》,見《敦煌研究》1981年試刊第1期。
(2)孫修身先生著《從〈張騫出使西域圖〉談佛教的東漸》。見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組編《敦煌學輯刊》第2集,第128頁。
(3)金維諾先生著《敦煌壁畫里的中國佛教故事》。見《美術研究》1958年第1期。
四、此故事畫涉及到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問題。對這一問題,從古到今都有爭議,史家們爭論的焦點是:霍去病大敗匈奴,獲得兩身金人是史實。但這兩身金人,是否就是佛像?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是史實。但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否就是去問金人的名號?大多數史家認為:這是佛教徒偽造歷史、杜撰的故事而已。目的是為了提早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藉此提高佛教的地位。但在唐代時的歷史著作中亦有佛教傳入中國在漢武帝時,匈奴祭天金人就是佛像的論點。詳見馬世長先生《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應故事畫》。敦煌研究院孫修身先生同意: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應是漢武帝之時。霍去病所獲金人就是佛像。它雖不是佛經傳入中國之始,卻是佛像傳入中國之始。詳見孫修身先生《從〈張騫出使西域圖〉談佛教的東漸》。出處見附記(三)。
❼ 張騫出塞的歷史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張騫這次遠征,僅就預定出使西域的任務而論,是沒有完成。因為他未能達到同大月氏建立聯盟,以夾攻匈奴的目的。如從其產生的實際影響和所起的歷史作用而言,無疑是很大的成功。
自春秋以來,戎狄雜居涇渭之北。至秦始皇北卻戎狄,築長城,以護中原,但其西界不過臨洮,玉門之外的廣闊的西域,尚為中國政治文化勢力所未及。張騫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國的影響直達蔥嶺東西。
自此,不僅現今中國新疆一帶同內地的聯系日益加強,而且中國同中亞、西亞,以至南歐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來。後人正是沿著張騫的足跡,走出了譽滿全球的「絲綢之路」。張騫的「鑿空」之功,是應充分肯定的。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范圍。從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接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再次暢通無阻。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系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由於中國歷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稱邊疆少數民族為「夷」,所以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
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在當地逐漸推廣。此外,大宛的汗血馬在漢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馬」,「使者相望於道以求之」。
那時大宛以西到安息國都不產絲,也不懂得鑄鐵器,後來漢的使臣和散兵把這些技術傳了過去。中國蠶絲和冶鐵術的西進,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
❽ 誰給我張騫的歷史故事
張騫,漢族,字子文,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西元前2世紀,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與卓越的探險家,對絲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西漢成固人(今陝西城固縣)。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西漢時期外交家。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為郎。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前138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張騫隨衛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騫因遲誤軍期,當斬,用侯爵贖罪,得免為庶人。後張騫復勸武帝聯合烏孫(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騫為中郎將,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萬數,出使烏孫。張騫到烏孫,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國,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並獻馬報謝。元鼎二年(前115),張騫還。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後相繼引西域諸國使者來漢;烏孫後來終於與漢通婚,共擊破匈奴。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西域諸國當時無史籍記載,張騫所報道,備載於《史記》、《漢書》中,是研究中亞史所根據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價值。
張騫已經完成了探索中亞的史詩般的功業。他兩次啟程前往邊遠的西域,第一次在公元前139年,第二次在公元前115年。①在進行這些冒險行動時期,他在匈奴度過了幾年囚犯生活;他觀察了印度北部的生活狀況;他注意到在大夏有中國貨;他派代表遠至粟特,甚至安息。由於一次歷史的意外,在大夏消除了希臘的主要影響後,張騫訪問了那些地區;我們完全可以推測,如果他早幾十年來到那裡,並親眼目睹希臘世界的活生生的文明,中國的文化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這些並不是推測:張騫及時地報道了與西北諸國往來的可能性;他暗示了與那些地區通商的潛在價值。他還指出了與象中國那樣反匈奴的其他民族結盟的好處。
由於張騫的建議,漢朝擴張的主要矛頭首先指向西北。秦帝國原來的防線向西延伸,最後以敦煌附近的玉門為終點。建造新城牆(大部分為土質工事)的目的有三。它保衛中國領土,防止突然襲擊;它阻止那些希望逃避法辦或稅役義務的人逃走;它形成了一條有保護的路線,使貨物在有一定安全措施的條件下得到護送。土質工事本身的證據以及戍軍留在廢物坑中的文字記錄證實了漢朝軍隊保持的專業水平,以及他們定期視察、常規信號和例行巡邏、一切行動堅持嚴守時刻的情況。
編輯本段生平
「聞道尋源使,從此天路回。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安史之亂中避難秦州(今甘肅天水)時,寫下的一首詩。詩中所歌頌的「尋源使」,就是西漢的張騫。在中國歷史上,張騫通西域的故事,早巳家喻戶曉,並帶上了某些神話色彩。民間傳說,張騫奉漢武帝之命,開通西域,曾到了「西天」的黃河源頭,會見牽牛和織女,帶回了天馬。時逢 戰亂,國社動盪,人民流離,憂國憂民的詩人站在中西古道上,不禁想起這位「鑿空」西域,遠播國威,造福後世的名臣。
時勢英雄 得展宏圖
張騫,西漢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縣)人,生年及早期經歷不詳。漢武帝劉徹即位時,張騫已在朝廷擔任名為「郎」的侍從官。據史書記載,他「為人強力,寬大信人」。即具有堅韌不拔、心胸開闊,並能以信義待人的優良品質。這正是張騫之所以能戰勝各種難以想像的危難,獲取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如同歷史上一切偉大人物一樣,要演導出威武雄壯的戲劇,還得具有一定的歷史條件和舞台。這就是平常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西漢建國時,北方即面臨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威脅。這個民族,最初以「獯鬻」、「獫狁」、「儼狁」、「葷粥」、「恭奴」等名稱見於典籍,後統稱為「匈奴」,春秋戰國以後,匈奴跨進了階級社會的門檻,各部分別形成奴隸制小國,其國王稱「單於」。楚漢戰爭時期,冒頓單於乘機擴張勢力,相繼征服周圍的部落,滅東胡、破月氏,控制了中國東北部、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建立起統一的奴隸主政權和強大的軍事機器。匈奴奴隸主貴族經常率領強悍的騎兵,侵佔漢朝的領土,騷擾和掠奪中原居民。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冒頓單於率騎兵圍攻晉陽(今山西太原)。劉邦親領三十二萬大軍迎戰,企圖一舉擊潰匈奴主力。結果,劉邦反被冒頓圍困於白登(今山西大同東),七日不得食,只得採用陳平的「奇計」,暗中遣人納賄於冒頓的閼氏夫人,始得解圍。從此,劉邦再不敢用兵於北方。後來的惠帝、呂後,和文景二帝,考慮到物力、財力的不足,對匈奴也都只好採取「和親」、饋贈及消極防禦的政策。但匈奴貴族,仍寇邊不已。文帝時代,匈奴騎兵甚至深入甘泉,進逼長安,嚴重威脅著西漢王朝的安全。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偉人。建元元年(前140年)即位時,年僅十六歲。此時,漢王朝已建立六十餘年,歷經漢初幾代皇帝,奉行輕徭薄賦和「與民休息」的政策,特別是「文景之治」,政治的統一和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並進入了繁榮時代,國力已相當充沛。據史書記載,政府方面,是「鄙都庾廩盡滿,而府庫余財」,甚至「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在民間,是「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以至「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字牝者擯而不得與聚會,守閭閻者食粱肉。」漢武帝正是憑借這種雄厚的物力財力,及時地把反擊匈奴的侵擾,從根本上解除來自北方威脅的歷史任務,提上了日程。也正是這種歷史條件,使一代英才俊傑,得以施展宏圖,建功立業。
漢武帝即位不久,從來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連一帶曾住著一個游牧民族大月氏,中國古書上稱「禺氏」。秦漢之際,月氏的勢力強大起來,攻佔鄰國烏孫的土地,同匈奴發生沖突。漢初,多次為匈奴冒頓單於所敗,國勢日衰。至老上單於時,被匈奴徹底征服。老上單於殺掉月氏國王,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月氏人經過這次國難以後,被迫西遷。在現今新疆西北伊犁一帶,趕走原來的「塞人」,重新建立了國家。但他們不忘故土,時刻准備對匈奴復仇,並很想有人相助,共擊匈奴。漢武帝根據這一情況,遂決定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於是下令選拔人才,出使西域。漢代的所謂「西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地講,包括今天我國新疆天山南北及蔥嶺(即帕米爾)以西的中亞、西亞、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甚至達東歐、南歐。狹義地講,則僅指敦煌、祁連以西,蔥嶺以東,天山南北,即今天的新疆地區。天山北路,是天然的優良的牧場,當時已為匈奴所有,屬匈奴右部,歸右賢王和右將軍管轄。西北部伊犁河一帶原住著一支「塞人」,後被遷來的月氏人所驅逐。而大月氏後又為烏孫趕走。
天山南路,因北阻天山,南障昆侖,氣候特別乾燥,僅少數水草地宜於種植,缺少牧場,漢初形成三十六國,多以農業為生,兼營牧畜,有城廓廬舍,故稱「城廓諸國」。從其地理分布來看,由甘肅出玉門、陽關南行,傍昆侖山北麓向西,經且未(今且未縣)、於闐(今於田縣),至莎車(今莎車縣),為南道諸國。出玉門、陽關後北行,由姑師(今吐魯蕃)沿天山南麓向西,經焉耆(今焉耆縣)、輪台(今輪台縣)、龜茲(今庫車縣),至疏勒,為北道諸國。南北道之間,橫亘著一望無際的塔里木沙漠。這些國家包括氐、羌、突厥、匈奴、塞人等各種民族,人口總計約三十餘萬。張騫通西域前,天山南路諸國也已被匈奴所征服,並設「僮僕都尉」,常駐焉耆,往來諸國徵收糧食、羊馬。南路諸國實際已成匈奴侵略勢力的一個重要補給線;三十多萬各族人民遭受著匈奴貴族的壓迫和剝削。
蔥嶺以西,當時有大宛、烏孫、大月氏、康居、大夏諸國。由於距匈奴較遠,尚未直接淪為匈奴的屬國。但在張騫出使之前,東方的漢朝和西方的羅馬對它們都還沒有什麼影響。故匈奴成了唯一有影響的強大力量,它們或多或少也間接地受制於匈奴。
從整個形勢來看,聯合大月氏,溝通西域,在蔥嶺東西打破匈奴的控制局面,建立起漢朝的威信和影響,確實是孤立和削弱匈奴,配合軍事行動,最後徹底戰勝匈奴的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步驟
❾ 張騫西去的歷史故事
張騫是漢中人。建元年間被任命為郎官。那時匈奴投降過來的人說匈奴攻破月氏王,並且用月氏王的頭顱做酒器。月氏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於沒有人和他們一起打擊匈奴。漢王朝正想從事消滅匈奴的戰爭,聽說此言,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國又是必經之路,於是就招募能夠出使的人。張騫以郎官的身分應募出使月氏。與堂邑氏的奴僕甘父一起離開隴西。途經匈奴,被匈奴人截獲,用傳車送到單於那裡。單於說:「月氏在我的北邊,漢朝人怎麼能往那兒出使呢?我如果想派人出使南越,漢朝肯任憑我們的人經過嗎?」扣留張騫十多年。給他娶妻,並生了兒子,然而張騫仍持漢節不失使者身分。
因居住在匈奴西部,張騫趁機帶領他的部屬一起向月氏逃亡。往西跑了幾十天,到了大宛。大宛聽說漢朝財物豐富,想和漢朝交往可找不到機會。見到張騫非常高興,問他要到哪裡去。張騫說:「替漢朝出使月氏,而被匈奴封鎖道路,不讓通行,現在逃亡到貴國,希望大王能派人帶路,送我們去,假如能夠到達月氏,我們返回漢朝後,漢朝送給大王的財物,一定多得不可盡言。」大宛認為可以,就送他們去,並為他們派遣了翻譯和向導。送到康居,康居用傳車將他們送到大月氏。這時,原來的大月氏王已被匈奴所殺,立了他的夫人為王。大月氏已經使大夏臣服並統治著它。他們那裡土地肥沃,出產豐富,沒有侵擾,心境悠閑安樂,又自認為距離漢朝遙遠而不想親近漢朝,全然沒有向匈奴報仇的意思。張騫從月氏到大夏,始終得不到月氏王明確的表示。逗留一年多後,只得返程。沿著南山,想從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漢朝,又被匈奴截獲。扣留一年多,碰巧單於死了,匈奴國內混亂,張騫便帶著他匈奴籍的妻子以及堂邑甘父一起逃跑回到了漢朝。朝廷授予他太中太夫官職,堂邑甘父也當上了奉使君。
張塞這個人性格堅強而有毅力,度量寬大,對人講信用,蠻人很喜愛他。堂邑甘父是匈奴人,善於射箭,處境窘迫的時候就射捕禽獸來供給食用。當初,張騫出發時有一百多人,離漢十三年,只有他們二人得以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