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關於盡責任的歷史故事

關於盡責任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4 16:14:56

⑴ 關於責任的名人故事

科學興國,匹夫有責-----兩彈元勛的故事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第二年他就隨母親來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同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在父親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後方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去了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10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逝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傑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傑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
這些傑出人士竟然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經歷,為他尋找滿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蘇珊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後來,她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在被調查時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蘇珊的眼裡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裡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
艾爾森在以後的繼續的走訪中,許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反思,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並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艾爾森博士的調查結論,使人想到了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最近,他在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里坦言,自己年輕時最喜歡做的工作不是文學,也不是寫歌詞,而是研究哲學或經濟學。他甚至開玩笑地說,自己很可能成為科學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說,他在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人民做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貢獻。
「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話已經是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是,「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卻容易被人忽視。對許多傑出人士的調查說明,只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奇跡。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傑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傑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
這些傑出人士竟然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經歷,為他尋找滿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蘇珊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後來,她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在被調查時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蘇珊的眼裡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裡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
艾爾森在以後的繼續的走訪中,許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反思,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並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艾爾森博士的調查結論,使人想到了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最近,他在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里坦言,自己年輕時最喜歡做的工作不是文學,也不是寫歌詞,而是研究哲學或經濟學。他甚至開玩笑地說,自己很可能成為科學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說,他在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人民做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貢獻。
「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話已經是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是,「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卻容易被人忽視。對許多傑出人士的調查說明,只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奇跡。

⑵ 關於責任的名人事例

1、曹操的士兵不懂得愛護莊稼,常在莊稼地里亂跑,踩壞莊稼。曹操知道後很生氣,他下令全軍將士,一律不得踐踏莊稼,違令者斬!有一次,曹操率領士兵們去打仗。正當曹操騎在馬上邊走邊想問題的時候,突然從路旁竄出幾只野雞,從曹操的馬頭上飛過。

馬沒有防備,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驚了,嘶叫著奔進了附近的麥子地。待曹操勒住驚馬,地里的麥子已被踩倒了一大片。

曹操執意要執法官按照軍法治罪。執法官想了想說:「丞相,您是全軍的主帥,如果按軍令從事,那誰來指揮打仗呢?」 眾將官見執法官這樣說,也紛紛上前哀求。

曹操見大家求情,就用頭發來代替首級,說完他拔出了寶劍,割下了自己的一把頭發。

2、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

但一次銀行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支了存款。當他拖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3、1920年,美國一個年僅11歲的男孩在踢足球時踢碎了鄰居的玻璃,人家索賠12.5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125隻下蛋的母雞,闖了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說:對過失負責。可他沒錢,父親說:錢我可以先借給你,但一年後還我。

從此,這個男孩就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後,他終於還給了父親12.5美元。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

4、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建於1917年的6層樓房,該樓的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20世紀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歲月中度過了80個春秋後的某一天,它的設計者遠隔萬里,給這一大樓的業主寄來一份函件。

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在1917年所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80年前蓋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連當年施工的人,也不會有一個在世了,然而,至今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5、74歲的軍隊醫學專家、解放軍302醫院原專家組成員姜素椿,因年事已高,而且曾患癌症作過手術,醫院領導要求他只在室外坐鎮指導抗擊「非典」。

然而,姜素椿在治療現場,感到問題嚴重,情況危急。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始終站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在那些日子裡,人們在病房、手術室總能看到這位老專家忙碌的身影。

他連續參加對患者的診斷、治療總結,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和睡覺。然而,由於體力嚴重透支,他終於被感染了。姜素椿建議,立即到廣州採集「非典」康復後患者的血清,在自己身上進行試驗。大家清楚,輸注任何血製品都有一定的風險,是試驗就有失敗的可能。

但在無私無畏的姜素椿的執意要求下,經醫院緊急論證,於3月22日,在姜素椿身上注射了這種血清。同時,醫院配合其他葯物進行治療,姜素椿患病23天,就奇跡般康復出院了。姜素椿又回到工作崗位,為攻克防治「非典」難題做貢獻。

(2)關於盡責任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總有這樣一些人讓我們感動。

黨的好乾部牛玉儒以勤政為民、忘我工作詮釋「生命一分鍾,敬業六十秒」,橋吊工人許振超在普通崗位上創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鄉郵員王順友二十年如一日大涼山中用腳步丈量工作的苦樂,公安衛士任長霞以熾熱情懷書寫執法為民的人生壯歌。

導彈司令楊業功用赤膽忠心澆鑄共和國的和平之盾,醫學專家鍾南山在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敢醫敢言,科學家馬祖光在實驗室里以生命之火點燃科學之光,藝術家常香玉用德藝雙馨八十人生唱響「戲比天大」……從中,人們無不感受到一種品格,一種境界,這就是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的責任。

也有這樣一些事令我們痛心。

一起起慘痛礦難帶來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一種種假劣食品導致許多無辜百姓受到傷害,一次次嚴重污染造成難以挽回的生態災難……從這些安全事故和重大案件中,人們看到了共同的禍根,這就是責任的缺失。

責任,就這樣沉甸甸地擺在我們面前。

⑶ 古代關於責任的事例

《世說新語》載:晉時,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有一陌生人請求搭舟相版隨。華歆猶豫,王朗說:「船權有寬裕,為什麼不可帶上?」讓其登了舟。後強盜追來,為了快跑,王朗想把那人丟下船。華歆卻說:「我當時猶豫,正是如此。現既帶上人家,豈可著急了扔下不管?」華、王之優劣已昭然矣。
大臣的責任:春秋時,晏嬰和穰苴是齊國的兩位名臣,分別擔任相國和大司馬要職,主持政務和軍務。一天,齊景公在宮中喝酒時忽感無聊,吩咐侍從拿著酒具,要到晏嬰家去接著喝酒。晏嬰接到通報,馬上穿著朝服,手拿笏牌站在門外,等候齊景公的到來。齊景公還未下車,晏嬰就迎上去問道:「諸侯得無有故乎?國家得無有故乎?」當齊景公說明來意後,晏嬰說:「安國家定諸侯的事,臣請謀之。至於陪您喝酒的事,您左右有的是人,臣不敢與聞。」齊景公討了個沒趣,只好吩咐改到穰苴家去。不料到門口一看,這位大司馬穿盔戴甲,手執長矛,見面就問:「諸侯得無有兵乎?大臣得無有叛者乎?」當齊景公說只是想喝幾杯時,被穰苴以與晏嬰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各國諸侯聽說這件事後,各自警覺,絕不敢輕易與齊國為敵,因為他們知道齊國有兩個擎天大柱。

⑷ 關於負責任的歷史故事

曹操割發代首

曹操,東漢末年的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帶兵軍紀十分嚴明,並且自己也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因此,他的軍隊很有戰鬥力,很快就消滅了多股強大的軍閥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看到中原一帶,由於多年戰亂,人民四處流散,田地荒蕪,就採納部將的建議,下令讓軍隊的士兵和老百姓實行屯田。很快,荒蕪的土地種上了莊稼,收獲了大批的糧食。有了糧食,老百姓安居樂業了,軍隊也有了充足的軍糧,為進一步統一全國打下了物質基礎。看到這一切,大家都很高興。

可是,有些士兵不懂得愛護莊稼,常有人在莊稼地里亂跑,踩壞莊稼。曹操知道後很生氣,他下了一道極其嚴厲的命令:全軍將士,一律不得踐踏莊稼,違令者斬!

將士們都知道曹操一向軍令如山,令出必行,令禁必止,決不姑息寬容。所以此令一下,將士們小心謹慎,唯恐犯了軍紀。將士們操練、行軍經過莊稼地旁邊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地通過。有時,將士們看到路旁有倒伏的莊稼,還會過去把它扶起來。

有一次,曹操率領士兵們去打仗。那時候正好是小麥快成熟的季節。曹操騎在馬上,望著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的麥浪,心裡十分高興。

正當曹操騎在馬上邊走邊想問題的時候,突然「撲刺刺」的一聲,從路旁的草叢里竄出幾只野雞,從曹操的馬頭上飛過。曹操的馬沒有防備,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驚了。它嘶叫著狂奔起來,跑進了附近的麥子地。等到曹操使勁勒住了驚馬,地里的麥子已經被踩倒了一大片。

看到眼前的情景,曹操把執法官叫了來,十分認真地對他說:「今天,我的馬踩壞了麥田,違犯了軍紀,請你按照軍法給我治罪吧!」

聽了曹操的話,執法官犯了難。按照曹操制定的軍紀,踩壞了莊稼,是要治死罪的。可是,曹操是主帥,軍紀也是他制定的,怎麼能治他的罪呢?

想到這,執法官對曹操說:「丞相,按照古制『刑不上大夫』,您是不必領罪的。」

「這怎麼能行?」曹操說,「如果大夫以上的高官都可以不受法令的約束,那法令還有什麼用處?何況這糟蹋了莊稼要治死罪的軍令是我下的,如果我自己不執行,怎麼能讓將士們去執行呢?」

「這……」執法官遲疑了一下,又說:「丞相,您的馬是受到驚嚇才沖入麥田的,並不是您有意違犯軍紀,踩壞莊稼的,我看還是免於處罰吧!」

「不!你的理不通。軍令就是軍令,不能分什麼有意無意,如果大家違犯了軍紀,都去找一些理由來免於處罰,那軍令不就成了一紙空文了嗎?軍紀人人都得遵守,我怎麼能例外呢?」

執法官頭上冒出了汗,他想了想又說:「丞相,您是全軍的主帥,如果按軍令從事,那誰來指揮打仗呢?再說,朝廷不能沒有丞相,老百姓也不能沒有您吶!」

眾將官見執法官這樣說,也紛紛上前哀求,請曹操不要處罰自己。

曹操見大家求情,沉思了一會說:「我是主帥,治死罪是不適宜。不過,不治死罪,也要治罪,那就用我的頭發來代替我的首級(即腦袋)吧!」說完他拔出了寶劍,割下了自己的一把頭發。
~~~~~~
請不要認為曹操是在演戲,古代認為身體膚發受之父母,割發是種極大的侮辱,叫髡刑,這自能說明曹操言出必踐,勇於負責。

⑸ 有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顧炎武的社會主張,意思是說,民族的存亡,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漢語大詞典》說:「謂國家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的人都有責任。語本清顧炎武《日知錄...因此,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二句意謂對於國家民族的興旺,每個普通人都有責任

成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多年來流行一種說法,認為是顧炎武說的。但出自顧炎武的哪一本書。卻從未有人點明。

劉潔修對顧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檢,僅在《日知錄》卷十三《正始》篇中發現如下一段話: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辯?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劉潔修繼續查索,終於在《飲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數千年文明之中國,人民之眾甲大地,而不免近於禽獸,其誰之恥歟?顧亭林曰:天下興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已耳! (《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論·論幼學》)
今欲國恥之一灑,其在我輩之自新……夫我輩則多矣,欲盡人而自新,雲胡可致?我勿問他人,問我而已。斯乃真顧亭林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劉潔修經過考辨之後,認為按照語言發展運用的實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語意本於顧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語型則出自梁啟超。

⑹ 關於責任的名人事例,100字

1、譚千秋——對自己的職業負責

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保護了四個學生的性命。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救援人員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而譚老師,留給我們的只是那個張開雙臂的永遠的姿態……

⑺ 來一個關於責任的名人故事..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偉大精神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他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貫穿於白求恩的每一個行動, 甚至他的每一句話。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裡看到一一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葯,發現葯瓶里裝的葯與葯瓶上標簽名稱不-致,也就是說,葯瓶里的葯不是應該用的葯,這怎麼行呢?如果要用錯了,會出問題的。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並說:」我們要對同志負責, 以後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

小護士挨了批評,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流出來了。白求恩心裡很生氣,但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請你原諒我脾氣不好, 可是,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要求不行啊!」

事後,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2、美國前總統里根小時候,一次在外面踢球,不小心把一家商店窗戶上的玻璃打碎了。老闆找到里根的父親,要求賠償損失。

老里根照價賠償後,把兒子叫到跟前說:」玻璃窗 是你打碎的,應該由你來承擔責任。由於你現在沒錢,所以我先暫時替你墊上這筆賠償款。你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把錢還上。」

結果,整整一個暑假,里根拚命幹活,才還清這筆總共15美元的賠償款,為打碎人家玻璃付出了代價。

3、2008年汶川大地震,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捨己救人保護了四個學生的性命。在地震發生的瞬間,譚千秋履行了自己作為教師的責任,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

救援人員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而譚老師,留給我們的只是那個張開雙臂的永遠的姿態。

4、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在這期間,他為了服從國家的要求,瞞著父母和妻子,獨自一人在西北與同事進行兩彈一星的研發。甚至為此,在父母去世時都沒能到場。

正是這一份對國家的責任感,讓鄧稼先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最終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刻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5、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

但一次銀行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支了存款。當他拖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⑻ 有沒有關於責任的歷史故事

要離刺慶忌

闔閭登王位後,得悉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此人有萬夫莫當之勇,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衛國艾城招兵買馬,結連鄰邦,伺機報殺父之仇,便成為闔閭的心頭之患。
一日,闔閭與伍子胥計議,尋找勇土謀刺慶忌。子胥便推薦友人要離前往。傳說,要離家在今無錫鴻山之北,大河頭火叉浜口南岸,以打漁為業。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余,腰圍一束,形容醜陋,但智術非凡,有萬人之勇,是當地有名的擊劍能手。今鴻山十八景之一,東嶺山上的「磨劍石」,相傳就是當年要離磨劍的石塊。
要離盡忠義之心,獻用苦肉之計。據民間傳說,一日在朝與闔閭斗劍,先用竹劍刺傷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修治舟艦,常在左右,同謀舉事。
三月之後,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順流而下,偶得勝利,便在太湖戰艦上慶功,要離乘慶忌坐在船頭上暢飲之機,便在月光下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慶忌則倒提要離,沉溺水中三次,然後將要離放在膝上,笑著說:「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刺我!」左右衛兵舉刀朝欲殺要離,慶忌搖著手說:「這是天下勇士,怎麼可以一日殺兩個天下勇士呢?」又說:「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說完慶忌便倒地而亡。
要離回到吳國,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不願受,說:「我殺慶忌,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便自刎於金殿。
吳王闔閭根據要離生前的遺願,便令伍子胥將要離葬在鴻山東嶺南麓楊梅塢專諸墓旁。但因年代久遠,兩墓已湮滅,無從辨識。

⑼ 關於責任的事例有哪些

1、1920年,美國一個年僅11歲的男孩在踢足球時踢碎了鄰居的玻璃,人家索賠12.5美元。當時.5美元可以買125隻下蛋的母雞,闖了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說:對過失負責。可他沒錢,父親說:錢我可以先借給你,但一年後還我。從此,這個男孩就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後,他終於還給了父親12.5美元。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我不知道,沒有經歷這件事里根還是不是現在的里根。但我知道,他父親的所作所為是為了讓他懂得:犯了錯就該勇於承擔後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責任。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就擁有了至高無尚的靈魂和堅不可摧的力量;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在別人心中就如同一座有高度的山,不可逾越,不可挪移。渴望成功,那麼,就先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吧!

2、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建於1917年的6層樓房,該樓的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20世紀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歲月中度過了80個春秋後的某一天,它的設計者遠隔萬里,給這一大樓的業主寄來一份函件。

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在1917年所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80年前蓋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連當年施工的人,也不會有一個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3、鍾南山,這位屢創醫學奇跡的呼吸病專家,這位在天冷時要把聽診器焐熱了才給病人診聽的仁愛長者,當致命的疫病襲來時,毅然挑起重擔,站到了抗擊病魔的第一線。當有關部門宣布「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鍾院士站出來說:疫情是得到有效遏制而不是控制,本身的病原搞不清楚,傳播途徑搞不清楚,疫情怎麼能得到有效控制呢?

現在病情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而當民眾談「非」色變時,鍾南山又一直呼籲大家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從2002年底開始,鍾南山這個名字就與非典型肺炎聯系在一起,他曾經搶救病人,開會研究病情……

一連38小時沒合過眼!作為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專家組組長,他參與會診了第一批非典型肺炎病人,並將這種不明原因的肺炎命名為非典型肺炎,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搶救率,降低了死亡率,而且,明顯縮短了病人的治療時間。他主持起草了《廣東省非典型肺炎病例臨床診斷標准》,並提倡國內國際協作,共同攻克SARS難關。作為一名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從接觸第一例非典病例開始,67歲的鍾南山就以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戰士形象出現在民眾和媒體面前。

4、74歲的軍隊醫學專家、解放軍302醫院原專家組成員姜素椿,因年事已高,而且曾患癌症作過手術,醫院領導要求他只在室外坐鎮指導抗擊「非典」。然而,姜素椿在治療現場,感到問題嚴重,情況危急。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始終站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在那些日子裡,人們在病房、手術室總能看到這位老專家忙碌的身影。

他連續參加對患者的診斷、治療總結,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和睡覺。然而,由於體力嚴重透支,他終於被感染了。姜素椿建議,立即到廣州採集「非典」康復後患者的血清,在自己身上進行試驗。大家清楚,輸注任何血製品都有一定的風險,是試驗就有失敗的可能。

但在無私無畏的姜素椿的執意要求下,經醫院緊急論證,於3月22日,在姜素椿身上注射了這種血清。同時,醫院配合其他葯物進行治療,姜素椿患病23天,就奇跡般康復出院了。姜素椿又回到工作崗位,為攻克防治「非典」難題做貢獻。

5、據《羊城晚報》4月19日報道,2003年3月24日凌晨,在玉蘭花開的時節,因搶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殉職,終年46歲。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銘心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

6、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更是保護了四個學生的性命。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

救援人員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而譚老師,留給我們的只是那個張開雙臂的永遠的姿態……

7、吳忠洪,12日下午,崇州懷遠中學教學樓發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該校700多名師生絕大多數順利脫險,但該校英語老師吳忠洪卻永遠離開了他愛的學生。吳忠洪老師本已逃生,為救兩名學生義無反顧地返身沖進正猛烈搖晃的教學樓內,湮沒在轟然倒塌的樓房中。

拓展資料:

一、責任是什麼:

對責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為兩個意義。一是指社會道德上,個體份內應做的事,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二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責任意識,是「想幹事」;責任能力,是「能幹事」; 責任行為,是「真幹事」;責任制度,是「可幹事」; 責任成果,是「干成事」。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

二、關於責任的名言: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2、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馬克思)

3、自由不在於在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於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又說,「意志自由只是藉助於對事物的認識來作出決定的那種能力。(恩格斯)

4、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動時,他才能對他的這些行為負完全責任。(馬克思)

5、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6、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能夠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就在於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它是為人民利益而斗爭的。(江澤民)

7、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 (馬克思)

8、如果他要進行選擇,他也總是必須在他的生活范圍裡面、在絕不由他的獨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間去進行選擇的。(馬克思)

9、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馬克思)

10、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諸葛亮)

中國歷史上關於責任的小故事

1、陳雲同志

1939年,陳雲同志撰寫了《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一文。他指出,以為只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就算盡了對黨的全部責任,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讀書,不把工作和學習聯系起來,工作的意義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斷改進。

陳雲同志一生堅持並積極倡導學習,是黨內帶頭落實學習責任的楷模。學習小組以學習馬列原著和毛澤東同志的哲學著作為主要內容,以自學為主要形式,輔之以深入淺出的授課和聯系思想實際的討論交流。

2、范仲淹

他的豪氣與骨力,都在責任的擔當之中。

慶歷八年(1048年),有詔調范仲淹知荊南府,鄧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歡鄧州,就奏請朝廷,得以留任。 范仲淹在鄧州共計三年,百姓安居樂業,其傳世名篇《岳陽樓記》及許多詩文均寫於鄧州。

3、梁啟超

梁啟超說,「他日日在那裡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裡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希望如此!但轉念想來,盡責任無關苦樂,苦樂者,以利言耳。倘自義言之,是否要擔當責任,是氣象的問題,是心量的問題,是個體生命的自我超越的問題。

責任意識與憂患精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寶貴品質。人不是一種孤絕的存在,而是在彼此的關聯與牽掛中,有所擔負、不斷付出。擔負者小,氣象亦小,擔負者大,便是聖賢、豪傑。

4、商鞅

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

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5、王昭君

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里,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系。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遠嫁胡地,她不是簡單的出嫁,而是為維持漢與匈奴的和平局面,身在異鄉的她做了許多實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現在很多地方,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歷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

閱讀全文

與關於盡責任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