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歌頌歷史人物的作文 400字
1.秦始皇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並六國,並發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范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只重征服,不重製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至今,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China,也是從羅馬語Chin(秦)演變過來的,這在一個側面上表現了秦帝國的影響力。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贊揚秦始皇。
2.項羽
武功蓋世,風雲際會,一舉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蒼生,英雄莫敢俯視。但大起過後即大落,大喜過後即大悲。從笑傲天下,碑睨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烏江,項羽不愧為悲情英雄。
項羽,字子羽,出生在一個世代將門的貴族家庭,他不願讀書,不學習擊劍,更不願學識字,只學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兵法,這為他能成為統帥,完成他滅秦的夙願成了堅固的基礎。年僅二十四歲,擁有如此的雄心壯志,如此遠大的抱負,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的人往往不能成功。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共鳴。
他的叱吒風雲又重情重義,既神勇無比又親善士兵。
秦二世二年,一個眼色,立刻拔劍殺死了殷通。混戰中,以一殺百。他的果斷,他的勇猛不得不使我震驚。「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為所為起大事」他出色的表現在司馬遷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這位光明磊落的千古義士令我顫動。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別姬的故事,無不體現到項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愛江山,自古英雄愛美人。項羽愛江山還是愛美人?我認為他既愛江山也愛美人。
愛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於西楚霸王的寶座;愛美人,他才隨身不離虞姬。許多人覺得項羽不應該因為美色而在四面楚歌時,不開個例會,但試問,面臨生死一別的邊緣,誰不珍惜與愛人共度的時光?何況項羽身後這個如此乖巧的女子,難怪得到他歡心。這出於項羽的柔情,他的重情義。這位柔情似水的猛將令我佩服。
兩軍對戰,拚死一搏,「所當者破,所擊著服,未嘗敗北」這十二個字是在項羽本紀里,項羽對自己的評價。項羽的一往直前,視死如歸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會中發揚,那麼會多好?地震當中如果官員也秉著這種精神,那麼我想也不至於有那麼多的傷亡人員。這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滅秦功臣讓我感動。
項羽對士兵的友善,對部下的關心,同甘共苦的精神,歷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現代人能顧及的?無良商販為了私慾,剝削員工的實例比比皆是,為什麼就不能學習一下他的精神呢?
項羽的果斷,細膩,勇猛,感悟了我。讓我明白到時機是多麼重要,情誼是多麼的可貴,精神是多麼可嘉。
3.諸葛亮
文明古老的神州大地,哺育著勤勞而又勇敢的龍的傳人,絢麗多姿的中國歷史畫卷,繪綉出無數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就《三國志》中所載的英雄人物,多如繁星,但其中最璀燦動人的,莫過於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諸葛亮。「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他的英名,他的品德,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域,千古傳頌,令人肅然起敬。本文擬就諸葛亮的人品與文品作些粗淺的論述和探討。
(一)
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並聯吳抗曹,致力於統一事業,政績斐然。盡管「出師表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他那宏偉遠大的抱負,堅韌不拔的毅力,忠貞不渝的赤誠,超凡絕倫的才智,卓爾不群的人品,達到了儒道法的和諧統一,構成了我國歷史上罕見的才德兼備的人物形象,羽扇綸巾的諸葛孔明成了集智慧、謀略道德於一身的永恆的偶像。
諸葛亮「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他知識淵博,多才多藝,處事注重調查研究,瞻前顧後,深思熟慮,具有一個偉大政治家非凡的品格。所謂品格,顧名思義,即入的品質通俗地說,就是指人的「德行」。我國古代歷來都十分重視人的德行,講究人的品行修養的重要作用。關於諸葛亮的人品,突出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其一是諸葛亮處理國家大事善於集眾思,廣忠益,聽得進不同意見和建議。劉備定蜀後,曾任命董和為掌軍中郎將,前後跟隨諸葛亮共事七年。期間,董和對於諸葛亮某些處理不當的事,敢於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或者是反對意見,有時其至連提十餘次。但諸葛亮總是十分贊賞董和這種忠於國家的大無畏精神,說大家如果都能像董和這般認真、勤勉,「則亮可以少過矣」。在他擔任蜀漢丞相後,經常教育下邊的人說:「干工作,就是要集眾思,廣忠益。如果只因為一些小嫌隙,就聽不進不同意見,難免要犯大錯誤。聽了凈言,獲得了正確的結論,那就好比丟棄了廢舊破爛而得到了珍貴的璣珠寶玉。」
其二是諸葛亮能夠嚴肅無情地正視自己的錯誤,勇於引咎自罰,痛下針砭,深刻檢討,知過能改。公元二二七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准備攻魏。雖然他制定的作戰計劃是正確的,但由於錯用了馬謖當先鋒,結果在街亭打了大敗仗,使整個北征計劃受挫。事情發生後他即以《街亭自貶疏》上書,「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並坦誠深刻地檢討說:「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閱」。認為錯誤全在於自己用人不當,願承擔對這些過失所負的全部責任,並請求官職降低三等,以懲罰自己這個過錯。
其三是諸葛亮通體光明,清廉謙退,不貪財、不求奢,毫無自私之利之心。諸葛亮臨終前曾上表後主劉禪,表明他至死不要任何封贈賞賜,不使自己內有餘帛、外有贏財的心跡。他最終將自己鑄成了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高度道德品質的人。對於他身後之事,也早就立下了遺囑,「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需器物」。全然不像有些官吏要搞厚葬:死後埋葬丘隴必巨,棺槨必重,衣衾必多,文綉必繁。由此觀之諸葛亮對喪葬制度頗有超前的革新精神。他的這種精神處在我國封建社會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此外,本文還要特別提到他的另一高尚品行——諸葛亮的擇婦觀。關於諸葛亮擇妻,在《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中曾提到過:「瞻之母黃氏,貌甚陋,有奇才。武候聞其賢,求以為室。武候之學,夫人多以贊助焉。此事《三國志》中雖未有記載,但裴松之注引的《襄陽記》有載:「沔陽名士黃承彥謂孔明日:『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據此,象諸葛亮這樣身居顯要的人物,對選擇妻室堅持採取以才德取人而不以容貌擇婦的婚姻觀,這在我國歷史上的確是絕無僅有的。 一片冰心
❷ 求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讀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篇文章,我的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劉胡蘭是多麼偉大啊,小小年紀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3歲啊,正是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候啊,她卻在軍營里到處忙活,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我們現在正直13歲,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的是清閑、舒適的日子,我們怎麼能跟劉胡蘭比呢?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從此,她開始逐步了解「人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道理,積極參加村裡的抗日兒童團。
有一回,八路軍把敵人的一個團給包圍了,縣婦女部長奉命組織民兵擔架隊支援前線,劉胡蘭和幾名婦女想到前線去幫忙,隊里的首長奉勸她們說:「前線正在打仗,很危險,還是不要去的好。」劉胡蘭她們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她們毅然要求到前線上去支援:「那些戰士們為了國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不怕,我們也不怕!」首長說服不了她,只得讓她們去幫忙。在戰場上,她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幫戰士們運送炸彈,表現的一點也不比那些戰士們遜色,一直忙到天黑才撤軍回營。那時,她才13歲。
後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就發動群眾與日本主義者斗爭,她經過重重的困難,在1946年6月時終於正式被中央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候補人員。那時,她才14歲。
1947年1月12日那天,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面對敵人的威脅,她臨威不懼的對敵人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看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樣子,把劉胡蘭和逮捕的6位革命人士當場鍘死。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永遠的占據著她的心,所以她才能從容的躺在側刀的下面,她那永垂不朽、堅貞不屈的精神依然在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
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帶領著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轉戰陝北途中,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縱隊司令員任弼時向毛澤東述說了這件令人悲憤的事。悲就悲在劉胡蘭這么小的年紀就英勇的犧牲了,憤就憤在國民黨反動派連這么小的小孩都要殘殺,實在是可惡!毛主席聽完後,悲傷的問:「她是共產黨員嗎?」「是啊,她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共產黨員啊!」任弼時動情的說。毛主席觸景生情,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是啊,劉胡蘭在她青春年少的時候,把她的一切都貢獻給了革命,貢獻給了人民,貢獻給了正義!我們為中國有個這樣的英雄豪傑而感到高興,她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她的品格將永遠撒撥在那些正義人士的身上,她短暫而又悲哀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偉大頌歌!
❸ 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胸有成竹》
宋朝 有 個 畫家 叫 文 興可,善於 畫 竹子.他 在 自己的 住房 周圍,栽了 許多專 竹子屬,一年 四季,常 去 觀察 竹子 的 不同 姿態 與 變化.因而 對 竹子 的 形象 非常 熟悉,所以 他 畫出 的 竹子 生動 逼真.《宋史·文同 傳》里 說:」 當時 人們 紛紛 請 他 畫 竹子,送去 的 絹,堆了 一大堆,他 有時 厭煩地 把 它們 扔在 地上.」
當時,文 興可 的 一位 很 要好的 朋友 兆 補之 寫了 一首 詩 贊揚 他的 繪竹 藝術,其中 有 兩句:」 興可 畫竹 時,胸有成竹.
❹ 以學習歷史人物為主題作文300-400
最愛的歷史人物
我最愛的歷史人物,那就是在三國里時期的諸葛亮啦!他的才華過人,回聰明絕頂,能想答出許多打戰的妙計,讓敵人防不勝防,
我最愛的歷史人物作文300字
我最欣賞的就是他的空城計。諸葛亮在自己兵力不足時,也沒時間想出了一個妙計——空城計,自己在樓上悠閑地彈琴,讓兩人在門外掃地,顯現出我軍早已撤退,讓敵人乘勝追擊,這樣,諸葛亮就有足夠的時間撤退,可以保存軍力。這種妙計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出來的,說明諸葛亮才華橫溢。
他不僅使用了空城計,而且在周瑜的考驗下,對曹操使出了草船借箭。諸葛亮派出幾艘草船到曹軍的邊界,使曹操派部隊用弓箭攻擊草船。在諸葛亮的精心指導下,使船隻插滿了弓箭,立馬撤退,弓箭達數10萬只,大大地給予了軍隊武器的一打幫助。
·諸葛亮,是我最愛的歷史人物。他聰明絕頂,才華橫溢,令我感到敬佩!
❺ 有關於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的作文400字!
永遠的周總理
——紀念周總理卓越的外交才華
周恩來,周總理,真正的中國人,永遠的總理!!!
周總理嫻熟的外交藝術受到中外外交家的高度贊揚,他在世人面前樹立起新中國的外交形象。
他在國際事務中,參與制定並親自執行了重大的外交決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體的方針和政策,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了黨的革命外交路線。1954年,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出席第一次亞非會議,使會議通過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1961年,出席蘇共二十二大,對赫魯曉夫集團分裂國際共產主
義運動的行為,進行了堅決斗爭。
而在日內瓦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激戰。周恩來通過台前幕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不但打擊了美國霸權主義的囂張氣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被稱為一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著一批更年輕的紅色外交家。
在那次萬隆會議中,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同其他國家代表團緊密合作,共同努力,為萬隆會議的成功召開做出了卓越貢獻。會議期間,周總理以決策人、指揮家和實踐家三位一體的身份,殫精竭慮,日夜操勞。他那種非凡的智慧和才華,豁達的外交風度和高超的外交藝術,使新中國的外交大放異彩,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推崇和普遍贊譽。
而他在萬隆會議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思想在實踐中充滿生機與活力,他在處理人際間、民族間、國家間的關系時無不顯示出一種量大容人的氣度,能夠在共同的基礎上允許各種風格、各種個性、各種思想意識的存在。就像在那次田中角榮訪華的宴會上,周恩來讓樂隊演奏了一首田中家鄉的民謠,田中感動得幾乎流下眼淚。這些例子數不勝數,都無疑體現了周恩來外交藝術,它使周恩來在外賓面前有一種特殊的魁力,這種魅力除了與他的才華和經驗相關之外,也是和他的善於求同存異的寬廣胸懷分不開的。
周總理在國際舞台上,以他那端莊的風采和瀟灑的舉止,從容鎮定的形態,善於協調的藝術,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總理用自己的言行征服了世界,人們從他那裡得出結論:解決國際問題不能沒有中國和周恩來。
❻ 我喜歡歷史人物作文400
從小到大,真正讓我喜歡的電影、電視劇並不多,得上百看不厭的只有兩個,一 是《版西遊記》,權一是《烈火中永生》。喜歡《西遊記》,無非是為了消遣,讓裡面的猴兒逗自己一笑罷了;而對《烈火中永生》的喜愛,則完全出於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震撼與感動。
《烈火中永生》我前前後後看過幾次。第一次看時,我大概不到十歲。當時並不懂得「革命」、「犧牲」等等詞彙的意義,但心裡已經有了一份崇敬英雄的情感。從那時到現在,我最崇敬的一直是江姐。
第二次看《烈火中永生》時,我多少成熟些了,對那段歷史也有了一些了解,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看過的幾部以紅岩英烈為題材的影視作品裡,《烈火中永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
從小到大,真正讓我喜歡的電影、電視劇並不多,得上百看不厭的只有兩個,一是《西遊記》,一是《烈火中永生》。喜歡《西遊記》,無非是為了消遣,讓裡面的猴兒逗自己一笑罷了;而對《烈火中永生》的喜愛,則完全出於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震撼與感動。
《烈火中永生
❼ 寫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400字,初中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諸葛亮,千古奇才。就如蘇軾所言回:「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而他的忠貞,他的睿智,他的神機妙算,無一不吸引著我、引誘著我,去探討、去發現、去了解,那位千古奇才——諸葛亮
康熙帝曾說過:「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由此可見,諸葛亮的地位早已超過了史上任何的一位文人名士。即便他的事跡肯定會被人誇大,會被人炒作。但他卻是諸葛亮---一位千古奇才!一位使蜀漢崛起、強盛最不能讓人忽略的大功臣!
諸葛亮是中國赫赫有名的鬼穀子學派的傳人,智謀極高,該學派傳人如張良、范蠡等,既明白功成身退之理,也是功成身退的典範。諸答葛亮26歲時就自比管仲、樂毅,而管仲、樂毅都是王佐之才,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就為只有三千人馬的劉備作出了三國鼎立及一統天下的戰略戰術謀劃——《隆中對》,歷史驗證了《隆中對》在此後數十年間驚人的准確
諸葛亮他盡管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他卻一定會被人記住。因為---他是諸葛亮.
❽ 關於歷史人物的400字作文
最近看了電視連續劇《傳奇皇帝朱元璋》,感慨良深。
朱元璋出身佃農,從小放牛,歲那年,父母、大哥均死於瘟疫;17歲出家當和尚,到25歲那年,寺廟又遭官軍焚毀;朱元璋走投無路,終於參加了反抗元朝統治的起義軍;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點運氣,朱元璋在義軍中脫穎而出,最後竟至黃袍加身,成為一個布衣皇帝的「傳奇」。
在稱帝前長達16年的艱苦轉戰中,朱元璋做到了深謀遠慮,謙虛謹慎。他在戰略上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正確方針,同時牢記「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做了不少好事。據清人谷應泰在《明史記事本末》中記載,朱元璋在准備攻取鎮江時,就曾再三告誡部下說:我自起兵以來,從未妄殺無辜,你們一定要體會我的良苦用心,破城之日,千萬不要放火、搶掠、殺人,違反者處以軍法,縱容者也要處罰。佔領鎮江後,朱元璋還特地命徐達訪請當地能人秦從龍,後來又親自到鎮江,「謁孔子廟,分遣儒士告諭鄉邑,勸農桑。」及至做了皇帝以後,朱元璋也採取了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他曾對劉基說:「寬民必當阜民之財,息民之力。不節用,則民財竭;不省役,則民力困;不明教化,則民不知禮義;不禁貪暴,則無以遂其生。」劉伯溫聽了他的這番話,感動得贊嘆道:「此所謂以仁心行仁政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欲行仁政的皇帝,卻又對孟子主張「民貴君輕」的言論極為反感,卻又非常善於實施陰謀而不動聲色,卻又在懲處官吏時極盡殘暴株連之能事,卻又經常因自己的猜忌多疑和刻薄寡恩而陷入孤獨和痛苦之中。和許多皇帝一樣,他也在登位後立即陷入「殺功臣」的怪圈,把「兔死狗烹」的慘劇演到了極致——只剩下一個湯和,趕緊戰兢兢告老還鄉,才保全了一條小命。在震驚全國的胡惟庸和藍玉兩個大案中,他竟殺了將近四萬人。這種空前的恐怖統治,這種復雜的雙重性格,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動機和情感邏輯所造成的呢?
顯然,這正是在封建專制體制下「權欲」無限膨脹所必然導致的結果。從起初連生存權都得不到保障的一無所有,到登上皇位權傾天下,還要想著為「家天下」的繼承者削除「權杖」上的「芒刺」,這其中的發展規律,必然推動整個極權體制運轉成一部瘋狂的「絞肉機」,使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括那些後宮的女人們,毫無例外地無法逃脫要麼「吃人」、要麼「被吃」的命運。
人民大學的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講壇」上講到「胡藍兩案」時說,明清兩代都有人懷疑他們的所謂「謀反」實為子虛烏有,而他則乾脆斷言是兩起「冤案」,這就和電視劇中所展現的故事情節大相徑庭了。當然,電視劇如此演繹謀反與平叛的故事也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在《明史記事本末》中,也記載了「胡藍」意欲謀反的種種「蛛絲馬跡」,按照這些線索來編劇,顯然可以加強戲劇性,從而對觀眾有更大的吸引力。
盡管迷失在歷史迷霧中的「胡藍」事件真相難明,但照我看來,他們的「反」或「未反」,並不影響封建統治下君臣關系的本質。在那樣一種非人的制度中,人性都已嚴重地扭曲變形。皇帝對權臣不可能完全放心,勢必經常在信疑之間游移;權臣對皇位也未必毫不動心,只是要看實現篡位的可能性有多大罷了。皇上所謂「愛」卿如命者,臣下所謂「愚」忠至死者,即使真的曾經有過,那也只是個別的現象,「非典型」的現象而已!
陳寶國在這部電視劇中,終於剎住了在《大宅門》中形成的表演慣性,擺脫了「白景琦」的影響,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這位傳奇皇帝的復雜形象。演到後來,我看他已經「入戲」很深,感同身受地體驗到專權者「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疑懼和痛苦了。但徐帆所演的馬皇後,卻成為一個概念化的形象,當然這首先是劇本的問題,不過徐帆的說白也確有毛病,總給人不自然的感覺。後宮的另幾個女人,倒是演得各具特色,尤其是達蘭和金菊,我認為是演得很好的。
❾ 寫一篇歷史人物故事,400字以上
寫作思路來:寫作時從大處著手,源盡量闡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思想,既然文章需要寫一篇歷史人物的故事,可以選取一個歷史人物,對他的故事進行詳細描述。
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英雄好漢,像劉備,關羽,張飛,曹操……但我最敬佩的,還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你們會問:你為什麼敬佩諸葛亮呢?別急,我一一道來。
首先,我最敬佩諸葛亮能把他頭腦里廣泛的知識於戰國情景結合起來。在草船借箭時,他准確的算出江上會起大霧,料定多疑的曹操不敢貿然出戰,輕松的騙取了曹軍十萬多之劍,連周瑜也自嘆不如。
其次,諸葛亮還是一名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的腳踏水車,為百姓減輕了挑水的負擔。木牛流水是諸葛亮臨死之前建造的,用來運輸糧草。據說當時蜀軍運輸糧草不方便,才發明的。而且木牛流水的肚子裡面都是糧草,轉動鼻子上的木角,就可以讓木牛流馬行動或停止。諸葛亮他一生的發明創造給我們帶來了寶貴的財富。
諸葛亮神機妙算,善於思考,善於在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去思考者發明創造的精神,足以成為我們的榜樣。當然,他身上還有很多閃光的精神。
他的心繫天下,鞠躬盡瘁,廉潔奉公,謙虛謹慎,以身作則,這些品質都看成千古楷模。
❿ 寫1900年之前的歷史人物的作文400字以上
1900年之前的南宋初期,有個歷史人物叫岳飛,他寫的一首《滿江紅》詞中,有一句話: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我把這句話送給你——一個不願動腦,投機取巧,讓別人寫作文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