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寧夏中衛歷史人物馮元勛

寧夏中衛歷史人物馮元勛

發布時間:2021-03-04 08:48:32

❶ 五代時期西北地區的歷史沿革

延安屬於藩鎮延州,慶陽屬於藩鎮邠州,寧夏北部屬於藩鎮靈州,南部屬於藩鎮涇州,鄂爾多斯的內蒙地帶比較復雜,主要的藩鎮有夏州、府州,還有一部分曾隸屬於山西境內的藩鎮河東府、朔州。
下面簡要列出藩鎮延州、邠州、靈州、涇州、夏州、府州的簡要情況,河東府、朔州的情況更復雜,就不列了。

一,藩鎮延州
1,頭銜:原號保塞軍,後梁改號忠義軍,後唐改彰武軍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延州刺史。
2,鎮所:延州膚施縣,今陝西延安市。
3,沿革:長期據有延、丹二州。唐末屬岐國,後梁開平三年(909),為梁所並。
4,歷任藩帥:
唐天復七年(907)——八年(908): 胡敬璋
唐天復八年(908)——九年(909): 劉萬子
後梁開平三年(909)——後唐同光三年(925): 高萬興
後唐天成元年(926)——長興元年(930): 高允韜
後唐長興元年(926)——二年(931): 劉 訓
後唐長興三年(932)——四年(933): 安從進
後唐清泰元年(934)——後晉天福元年(936): 高行周
後晉天福元年(936): 楊漢章
後晉天福二年(937)——六年(941): 劉景嚴
後晉天福六年(941)——七年(942): 丁審琪
後晉天福七年(942)——八年(943): 何重建
後晉天福八年(943)——開運元年(944): 史匡威
後晉開運元年(944)——二年(945): 王令溫
後晉開運二年(945)——三年(946): 薛可言(留後)
後晉開運四年(946)——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周 密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後周廣順三年(953):高允權
後周廣順三年(953): 向 訓(權知)
後周廣順三年(953)——顯德元年(954): 索萬進
後周顯德元年(954)——二年(955): 袁 鳷
後周顯德二年(955)——三年(956): 李彥頵(留後)
後周顯德三年(956)——六年(959): 焦繼勛
後周顯德六年(959)——: 李萬全

二,藩鎮邠州:
1,頭銜:靜難軍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營田、押蕃落等使,邠州刺史。
2,鎮所:邠州新平縣,今陝西彬縣。
3,沿革:長期據有邠、寧、慶、衍四州。唐末屬岐國,後梁貞明元年(915),為梁所並。後周顯德五年(958),衍州降為定平縣。入宋僅有三州。
4,歷任藩帥:
唐天復七年(907)——十四年(914): 李繼徽
唐天復十四年(914)——十五年(915): 李彥魯(留後)
後梁貞明元年(915): 李保衡(留後)
後梁貞明元年(915)——二年(916): 霍彥威
後梁貞明二年(916)——後唐同光二年(924): 韓 恭
後唐同光二年(924)——三年(925): 董 璋
後唐同光三年(925)——天成元年(926): 毛 璋
後唐天成元年(926)——三年(928): 梁漢顒
後唐天成三年(928)——長興元年(930): 李敬周
後唐長興元年(930)——二年(931): 劉彥琮
後唐長興二年(931)——四年(933): 葯彥稠
後唐清泰元年(934): 康 福
後唐清泰元年(934)——後晉天福元年(936): 楊思權
後晉天福元年(936): 張希崇
後晉天福二年(937)——四年(939): 安叔千
後晉天福四年(939)——六年(941): 李 周
後晉天福六年(941)——開運二年(945): 劉景嚴
後晉開運二年(945)——三年(946): 馮 暉
後晉開運三年(946): 李德珫
後晉開運三年(946): 安審約(留後)
遼大同元年(947): 宋彥筠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乾佑元年(948): 王守恩
後漢乾佑元年(948): 郭 謹
後漢乾佑元年(948)——後周廣順二年(952): 侯 章
後周廣順二年(952)——顯德二年(955): 折從阮
後周顯德二年(955)—— 李 暉

三,藩鎮靈州:
1,頭銜:朔方軍節度使,靈州大都督府長史,管內觀察、處置、營田、押蕃落、溫池榷稅等使,靈州刺史,曾一度遙領河西節度使、涼、甘、肅等州觀察使。
2,鎮所:靈州回樂縣,今寧夏吳忠市。
3,沿革:長期據有靈、鹽、威、警、雄五州。唐末,鹽州為岐國所據,後梁開平三年(909),韓遜收復。後晉天福四年(939),以靈州方渠鎮為威州,舊威州降為清邊軍。七年(942),降警州為威肅軍,降雄州為昌化軍。後周廣順二年(952),避後周太祖郭威諱,威州改為環州。顯德四年(957),降環州為通遠軍。入宋僅有二州。
4,歷任藩帥:
後梁開平元年(907)——乾化四年(914): 韓 遜
後梁乾化四年(914)——後唐天成三年(928): 韓 洙
後唐天成三年(928)——四年(929): 韓 璞
後唐天成四年(929): 韓 澄(留後)
後唐天成四年(929)——長興二年(931): 康 福
後唐長興二年(931)——清泰二年(935): 張希崇
後唐清泰二年(935)——後晉天福元年(936): 張從賓
後晉天福元年(936)——四年(939): 張希崇
後晉天福四年(939)——開運二年(945): 馮 暉
後晉開運二年(945)——三年(946): 王令溫
後晉開運三年(946)——後周廣順二年(952): 馮 暉
後周廣順二年(952)——: 馮繼業

四,藩鎮涇州:
1,頭銜:彰義軍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等使,涇州刺史。
2,鎮所:涇州安定縣,今甘肅涇川縣。
3,沿革:長期據有涇、原、武、渭四州。唐末屬岐國,後唐同光二年(924),為唐所並。後周顯德五年(958),武州降為潘原縣。入宋僅有三州。
4,歷任藩帥:
唐天復七年(907)——九年(909): 李從曮
唐天復九年(909)——十五年(915): 劉知俊
唐天復十五年(915)——後唐同光二年(924): 李從曮
後唐同光二年(924)——天成四年(929): 李從昶
後唐天成四年(929)——長興三年(932): 李金全
後唐長興三年(932)——四年(933): 康 福
後唐清泰元年(933)——二年(934): 張從賓
後唐清泰二年(934)——後晉天福二年(937): 李德珫
後晉天福二年(937)——三年(938): 盧順密(留後)
後晉天福三年(938)——四年(939): 張萬進
後晉天福四年(939)——七年(942): 張彥澤
後晉天福七年(942)——八年(943): 王 周
後晉天福八年(943): 何重建
後晉天福八年(943)——開運二年(945): 李德珫
後晉開運二年(945)——三年(946): 何重建
後晉開運三年(946)——後周廣順三年(953): 史匡威
後周廣順三年(953)——顯德元年(954): 楊廷璋(權知)
後周顯德元年(954)——三年(956): 張 鐸
後周顯德三年(956)——: 白重贊

五,藩鎮夏州:
1,頭銜:定難軍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夏州刺史。
2,鎮所:夏州朔方縣,今陝西靖邊縣。
3,沿革:長期據有夏、綏、銀、宥四州。後漢乾佑二年(949),增領靜州。入宋有五州。
4,歷任藩帥:
後梁開平元年(907)——二年(908): 李思諫
後梁開平二年(908)——四年(910): 李彝昌
後梁開平四年(910)——後唐長興四年(933): 李仁福
後唐長興四年(933)——清泰二年(935): 李彝超
後唐清泰二年(935)——: 李彝殷

六,藩鎮府州
1,頭銜:永安軍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府州刺史。
2,鎮所:府州府谷縣,今陝西府谷縣。
3,沿革:據有府、勝二州。後漢天福十二年(947),置節度使,乾佑三年(949),降為團練使。後周顯德元年(954),復為節度使。
4,歷任藩帥: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乾佑三年(950): 折從阮
後周顯德元年(954)——: 折德扆

❷ 寧夏中衛王姓起源於哪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以王族爵號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因本來是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又東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諫被廢為庶民,遷居於琅琊(今山東省),世人稱其為「王」家,其後亦以「王」為姓,稱為王氏。
周靈王太子晉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晉又稱王子晉、王子僑、王喬,是東周靈王的太子,本為姬姓。

太子晉
《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則曰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恭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晉生於洛陽,在周靈王初年被立為太子,當時流經洛陽的谷、洛二水經常泛濫,靈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陳不可,主張因勢利導以治水,不被靈王採納,後終因忤逆之罪被奪去太子名位,廢為庶人。後代被世人稱為王家,便以王為氏。
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間王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畢公姬高之後。姬高始封於畢,其裔孫畢萬入晉為官,封為魏成侯,戰國時與趙、韓三家分晉,立魏國。後魏王假在位時,魏國被秦所滅,子孫分散,因號為王家,以王為氏。也有一種說法是,魏昭王公子信陵君之後,在秦滅魏後逃於泰山,時人因其為王族,稱王氏。
2、出自子姓,為殷商王子比干之後,以爵號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商紂時王子比干之後,比干被殺後,其子孫為了紀念他,以王子爵號改「子」姓為「王」姓,形成了別一支王氏。子姓之王比干之後,即汲郡王。《通志·氏族略》說:"王氏……出於汲郡者則曰王子比干之後,此子姓之王也。"王子比干是商朝國王文丁之子,亦是商朝末帝紂王的叔父。王子比干生活在國運每況愈下的商朝末年,加之紂王昏庸無道,他不滿於時局,多次犯顏直諫,


最終不被紂王所容,被剖心而死。他為了國家,殺身以成仁,被後世譽為忠於祖國的楷模,並與同時的微子、箕子一起合稱為"商末三仁"。王子比干被殺後,就葬在當時的國都朝歌附近,亦即今衛輝市城北15里比干廟村旁。他的子孫在他罹難後,世代居住在今衛輝淇縣一帶,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改以"王"字為姓。子姓之王是最早的一支王姓人。因為他們居住的衛輝一帶原由汲郡管轄,因此又被稱為汲郡王氏。
3、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的後代,以王族稱謂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相傳為古帝虞舜之後媯滿被周武王封於陳,傳至公子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齊被滅後,其後人以王族身份改「媯」姓為「王」姓,稱為王氏。
出於媯陳一支的為北海王、陳留王,乃舜裔齊田之後。《通志·氏族略》說,王姓"出於北海、陳留者,則曰舜之後也。其先,齊諸田為秦所滅,齊人號為王家,此媯姓之王也"。《姓氏考略》載:"北海、陳留之王,皆舜後。其先,齊諸田為秦所滅,齊人號為王家,考為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為王姓。"王莽出於此脈。《漢書·元後傳》:"孝元皇後,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齊國,三世稱王。至王建為秦所滅,項羽封建孫安為濟北王,齊謂之王家。因以為氏。"
齊國最後一名國王是齊王田建。他在亡國後被遷到共(今輝縣古城),田建之孫名田安,項羽反秦時被封為濟北王,及項羽為劉邦所敗,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孫為了紀念這一事情,從此便改姓王氏。兩漢之際的新朝皇帝王莽、以及魏晉隋唐時期的北海王氏、陳留王氏等等,都出自這支王姓中。
4、復姓簡化而來,秦滅六國後,各國王族避難散居,有一小部分易姓為王。
5、出自賜姓或改姓的王姓。
如戰國燕太子丹的玄孫嘉被王莽賜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①劉氏改姓王氏西漢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國二年(10年)下詔說:「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

王姓書籍
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劉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罷,賜姓曰王」。
五代時,幽州人劉去非追隨劉守奇在後梁政權中任河陽行軍司馬。李存勖攻破後梁河、洛地區,劉去非便投奔了後梁荊南兵馬留後高季興,成為高季興的心腹。後唐建立後,高季興表示歸順,曾被後唐任為兼中書令。高季興始終與後唐李存勖貌合神離,劉去非因與李存勖曾作過對,為保護自己也改姓為王,叫王保義了。
②謝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長汀縣)經歷王得仁,其家本姓謝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樹榮所作《王謝世表序》中說:「吾族本系,出晉從事中郎謝萬石後。梁天監中,景滌公諱覺官吳興太守,因家焉,世為吳興謝氏。建明初,忠烈公諱貴為北平指揮使,與張丙、張信同受建文密詔,監察燕王。張信密與燕棣通款,燕棣偽稱疾嗾,信約張丙與忠烈公往偵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難兵起,夷族令嚴,忠烈公幼子公權襲外家姓獲免。
③孫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鶚本來姓楊,大理評事王大崇本來姓孫,都改姓王。
6、出自少數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①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詡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
②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
③鮮卑族可頻氏
北魏孝文帝時把國都從代北平城遷到這里,很多代北鮮卑人也跟隨到了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把籍貫改為河南洛陽,死後也要埋在洛陽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為漢姓。可頻氏改威王氏。
④羌族鉗耳氏
羌族鉗耳氏 隋唐之際的鉗耳宗、鉗耳干兄弟。他們兩個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以王後兄弟並改姓王氏。」鉗耳兄弟成為王後的兄弟是從隋煬帝的皇後蕭氏論起的。蕭氏的從妹曾嫁給羌人鉗耳氏,按輩份,可能鉗耳兄弟與蕭皇後同輩。
⑤高麗人
營州地區的高麗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時屢見不鮮。《周書》卷二十《王盟傳》記載:「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後之兄也。其先樂浪人」。引日唐書》卷一百一十《王思禮傳》記載:「王思禮,營州城傍高麗人也」。同書卷一百六《王毛仲傳》也說,霍國公王毛仲「本高麗人也」。王毛仲是不是營州地區的高麗人不得而知,但他為高麗人改姓王氏則確定無疑。
⑥回紇人
安東都護府是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的,在歸屬安東都護府的回紇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紇大姓之一。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東都護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個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的帳下,被李寶臣的裨將王武俊收為養子,從此改姓王氏。
⑦匈奴族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戰國時期就在燕、趙、秦以北地區游牧。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匈奴之間既有兵戎相見的戰爭,也有溫情脈脈的和親。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發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漢朝,形成了匈奴與中原漢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國西晉十六國時期,大批匈奴人進一步南進中原,並先後建立過幾個政權。匈奴人進入中原,在與漢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⑧契丹族
據《新唐書》、引日唐書》記載,前面所說的回紇人王廷湊的養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親、兒子、孫子、曾孫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時期都地位顯貴。至兩宗時期,契丹人建立遼國,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⑨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兩宋時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顏氏在金亡國後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誌》載:王思孝的祖先出於金宗室完顏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縣)。王思孝的父親完顏遠任金統軍使。思孝年幼時便逢喪亂,流居大名、濮陽等地,改姓王氏。
⑩出自元朝王室。
成吉思汗六子為逃避因奪位引起的迫害、追殺,逃往中原。因身為王爺,為顯示身份改姓王。

❸ 寧夏近代歷史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范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王朝西面,故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回人。

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庄」,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范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並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❹ 請教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的歷史沿革

中衛市-歷史沿革 秦代屬北地郡,西漢為安定郡,北魏屬靈州鳴沙郡,北周置會州,隋置鳴沙縣和豐安縣,元設應理州,明永樂年間(1403年)置寧夏中衛,清雍正年間(1724年)改稱中衛縣(含今沙坡頭區、中寧縣和青銅峽市部分地區),屬寧夏府,海原縣屬平涼府。1933年中衛縣分成中衛、中寧兩縣。1954年寧夏並入甘肅省,中衛屬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後,中衛、中寧先後劃歸銀南地區、吳忠市管轄,海原縣先後劃歸固原地區、固原市管轄。 中衛縣歷史悠久,境內發現有「細石器文化」遺址,4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秦屬北地郡。漢屬安定郡朐卷縣。南北朝時屬靈州薄骨律鎮。隋屬靈武郡豐安縣。唐屬西會州鳴沙縣。宋、遼、西夏時期屬西夏應理縣。元屬寧夏應理州。明廢應理州,於建文元年(1399年)置寧夏中衛指揮使司,屬陝西都指揮使,中衛之名由此始。清雍正三年(1725年)廢衛改中衛縣,屬甘肅省寧夏府。 1933年,中衛縣一分為二,在其東部新置中寧縣。1941年,寧夏省將中衛縣香山地區劃出,設香山設治局。1945年,寧夏設置建了行政專員督察區,中衛屬第二督察專員區。不久,香山設治局撤銷,並入中衛縣;專區也撤銷,中衛縣直屬寧夏省。 1954年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中衛縣屬甘肅省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甘肅省銀川專區撤銷,中衛縣直屬自治區。1972年,銀南地區成立,中衛歸屬其管轄。 1933年以來中衛轄地未變更,實行區、鄉、保、甲制,全縣分為4個區,16個鄉,81保。1936年改鄉為聯保。1940年廢聯保,復為鄉。1941年撤區,實行鄉、保、甲制,全縣轄16個鄉,81保。 1949年9月中衛縣人民政府成立,實行區、鄉、村制。全縣設7個區,38個鄉,1964個村。城廂區,駐縣城,轄教育、太平、民樂、平等、東關等5個鄉;第一區,駐西夾道,轄瞳庄廟、西園、黑林、西夾道、白家橋、東園等6個鄉;第二區,駐莫家樓,轄柔遠、五里墩、施廟、鎮靖、莫家樓、磚塔、新墩等7個鄉;第三區,駐鎮羅堡,轄凱歌、九塘湖、鎮羅、鎮南、觀音寺、沙渠等6個鄉;第四區,駐宣和堡,轄趙家營、舊營寺、宣和堡、佛門堂、東獄寺等5個鄉;第五區,駐劉家灣子,轄沙灘、永康、申家灘、常樂堡、水車等5個鄉;香山區,駐上石棚,轄校尉川、上石棚、三眼井、陳家水等4個鄉。 1952年,城廂區改為第一區;原第一、二、三、四、五區分別改為第二、三、四、五、六區;撤銷香山區,將原香山區轄地分為兩個區(第七區和第八區)。第七區駐上石棚,轄校尉川、苦水沙河、上石棚、深井4個鄉;第八區駐陳家水,轄牛條溝、峽門、陳家水、小井子4個鄉。 1955年,第一至第八區依次更名為城關、沙渠橋、莫家樓、鎮羅堡、宣和堡、申家灘、上石棚、梁水園等8個區。 1956年2月,8個區建制撤銷,將原43個鄉合並為21個鄉。半年後,21個鄉調整為12個鄉(城關、西園、東園、鎮羅、柔遠、宣和、永康、常樂、三眼井、上石棚、梁家園、陳家水)。 1958年9月,設置甘塘辦事處。10月,人民公社化,原12個鄉和1個辦事處撤銷,組建為5個人民公社。由原城關、西園2鄉及甘塘辦事處組建東方紅公社,駐縣城;鎮羅、柔遠、東園3個鄉組建先聲公社,駐紅廟墩;宣和、永康(不包括三灘社)2鄉組建燈塔公社,駐宣和堡;常樂鄉和永康鄉的三灘社組建為衛星公社,駐大路街;上石棚、梁水園、三眼井、陳家水4個鄉組建香山公社,駐梁水園。 1959年4月,衛星公社更名為常樂公社。 1960年在縣城內組建城市人民公社,不久後撤銷。 1961年5月,東方紅公社析置為城關、西園2個公社;先聲公社析置為東園、柔園、鎮羅3個公社;燈塔公社析置為景庄、紅泉、三眼井、陳家水4個公社。全縣共分為12個公社。 1964年5月,設置香山區,管轄原香山公社析置的4個公社。10月,城關公社改置為城關鎮。 1965年4月,將城關鎮所轄的蔡橋、新墩、韓閘、官橋、南園等大隊析出,置為城郊公社,駐舊鼓樓南巷。 1968年10月,撤銷香山區。 1969年2月,撤銷陳家水公社,將其所轄的黃泉、石門大隊劃歸景庄公社;黃套、小井子大隊劃歸常樂公社。 1983年,所有公社全改為鄉。 1984年,自西園鄉析出鹼尖湖以西至營盤水地帶,設置甘塘鎮,駐甘塘。 1985年,在新開發的南山台灌區增置東台、西台2個鄉。 1988年,在北乾渠沙漠地開發出的灌區增置新北鄉。 1992年8月,宣和、常樂、鎮羅3個鄉改置為鎮;至此,全縣共轄城關、甘塘、宣和、常樂、鎮羅等5鎮和城郊、東園、西園、柔遠、永康、東台、西台、紅泉、景庄、三眼井、新北等11鄉。 (* 資料出處:《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0年,中衛縣轄6個鎮、11個鄉。總人口320474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0726 甘塘鎮 3149 鎮羅鎮 30890 宣和鎮 36059 常樂鎮 18195 迎水橋鎮 12599 城郊鄉 24436 西園鄉 19440 東園鄉 34328 柔遠鄉 28115 永康鄉 19303 新北鄉 6966 東台鄉 6064 西台鄉 8904 紅泉鄉 2292 景庄鄉 3438 三眼井鄉 5570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滿意請採納

❺ 馮姓的歷史名人

1、馮唐,西漢代郡(今張家口蔚縣)人,西漢大臣,其祖父為戰國趙國中丘人,他的父親移居到了代地。其以孝行著稱於時,為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

一次漢文帝乘車遇到馮唐,談到趙將李齊才能,並感慨自己沒有廉頗、李牧一樣的將領去抵禦匈奴的侵犯。馮唐直言道:「即使漢文帝有這樣的將領,也不會任用。」漢文帝大怒,並起身回宮。之後文帝召見並指責其當眾羞辱自己,馮唐道歉說:「我這個鄙陋的人不懂得忌諱迴避。」

彼時,匈奴大舉進犯、並殺死都尉孫卬。漢文帝向馮唐請教當初言語的原因,馮唐回答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如果要支持邊防將領,必須賞罰恰當。

並主張應當寬恕當時因為瞞報殺敵人數的魏尚,繼續支持其守衛邊防。文帝贊同馮唐勸諫,並派遣其去赦免魏尚,使其復職雲中郡郡守,馮唐也被任命為車騎都尉,輔佐戰事。

2、北燕文成帝馮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國時期北燕君主,是胡化的漢人。

馮跋為馮和之孫,其父馮安曾任西燕將軍。西燕亡,馮安東徙龍城(今遼寧朝陽),居於長谷。慕容寶時,署中衛將軍,慕容熙繼位後,提升馮跋為殿中左監,後又升為衛中郎將。

慕容熙在位時為政暴虐,且馮跋與其弟馮素弗先前曾因事獲罪於其,因此慕容熙有殺馮跋兄弟之意,馮跋兄弟遂逃匿深山。馮跋、馮素弗、張興等人發動政變推翻慕容熙,擁慕容雲(高雲)為天王。

高雲以之為侍中、征北大將軍、錄尚書事,封武邑公。409年高雲為近臣所殺,馮跋平定叛亂,自立為天王,改元太平,史稱北燕。

3、馮延巳 (903年—960年),又作馮延己、馮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蘇省揚州市)人。五代十國時南唐著名詞人、大臣,仕於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終太子太傅,卒謚忠肅。

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有詞集《陽春集》傳世。

4、馮夢龍(1574年—1646年),字猶龍,又字子猶,公魚。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

馮夢龍出身士大夫家庭,與兄馮夢桂、弟馮夢熊並稱「吳下三馮」。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最有名的作品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5、馮京(1021年-1094年),字當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北宋大臣。曾祖時南遷粵西之宜山龍水(今廣西宜州市),至祖父時落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狀元。為宋朝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

歷官翰林學士、揚州、江寧知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罷知亳州、成都等地。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師致仕。紹聖元年(109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贈司徒,謚號「文簡」。馮京著有《灊山集》,今已佚。

❻ 馬氏在寧夏的統治與滅亡

1949年8~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先後解放蘭州﹑西寧﹐國民黨西北回軍政長官馬步芳部主答力基本被殲﹐軍政副長官馬鴻逵部4個軍7萬人退踞寧夏﹐由馬鴻逵之子馬敦靜指揮﹐在南起靖遠﹑同心﹐北至金積﹑青銅峽﹑靈武﹐布置了3道防線﹐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北進。
為殲滅馬鴻逵部﹐第一野戰軍以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李志民率領所部﹐於9月初從蘭州﹑定西﹑海原地區分三路向寧夏省會銀川方向挺進。至15日先後解放靖遠﹑同心﹑中寧等城﹐景泰守軍騎兵第1旅投降。
19日﹐防守中衛的馬鴻逵主力第81軍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條件舉行起義﹐改編為人民解放軍西北獨立第2軍。
19~21日﹐第19兵團分別攻佔青銅峽﹑金積﹑靈武﹐殲滅第128軍和第11軍各一部。馬敦靜乘飛機逃跑。
23日﹐第128軍軍長盧忠良投誠。當日晚﹐解放軍進駐銀川市﹐寧夏遂告解放。
此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4萬餘人﹐從此結束了馬氏家族對寧夏數十年的封建統治。

❼ 南北朝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1、北魏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字木末,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鮮卑族。 北魏王朝第二任皇帝(409~423年在位) ,道武帝拓跋珪長子,母為宣穆皇後劉氏,太武帝拓跋燾之父。

登國七年(392年),拓跋嗣生於雲中宮。聰明睿智,寬厚弘毅。天興六年(403年),拜為相國、車騎大將軍,封為齊王。 天賜六年,冊立為太子。得知生母賜死後,悲傷不已,遊行出宮。

2、北魏太武帝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鮮卑族。南北朝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北魏王朝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為明元密皇後杜氏。

拓跋燾自幼聰明大度,應付裕如。 泰常八年(423年)登基,年號始光。心懷「廓定四表,混一戎華」之志。親自率軍征戰,周旋於險境。

3、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第七位皇帝魏孝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遷都洛陽後改名元宏,河南洛陽人,獻文帝拓跋弘長子,母為李夫人,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按照北魏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成為太子時,生母慘遭賜死,由祖母文明太後撫養成人。拓跋宏五歲即位,年號延興,由祖母文明太後臨朝執政,對鮮卑化的朝廷進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響。

4、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

劉裕自幼家貧,初為北府軍將領。自隆安三年(399年)後,對內平定孫恩和桓玄,消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5、宋文帝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字車兒,彭城綏輿里(今安徽蕭縣)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453年在位),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宋少帝劉義符之弟,母為文章太後胡道安。

初封宜都王,歷任前將軍、鎮西將軍等職,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號「元嘉」。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

❽ 有關與寧夏中寧縣大戰鄉土地面積,人口,地理位置的介紹嗎

概況

中寧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西側。東臨利通區、青銅峽市,西依中衛城區,南接同心縣,北靠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縣境東西寬約50千米,南北長約60千米,總面積3185平方千米/2841平方千米(簡冊)。
2002年末,全縣總人口26.0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佔全縣人口的81.3%,漢族23.64萬人,佔91.6%。(註:《簡冊·2005年版》數據是41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寧安鎮,郵編:751200。代碼:640521。區號:0953。拼音:Zhongning Xian。

行政區劃

中寧縣轄5個鎮、5個鄉:寧安鎮、鳴沙鎮、石空鎮、新堡鎮、恩和鎮;舟塔鄉、白馬鄉、余丁鄉、大戰場鄉、喊叫水鄉;長山頭農場、渠口農場。

歷史沿革

1933年析中衛縣東部置中寧縣,駐安寧堡,取中衛、安寧兩地之首字命名。原為寧夏省直轄,1945年一度屬寧夏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區(駐中寧縣)管轄,不久後該專區撤銷,中寧縣復歸省直管。1949年解放後仍屬寧夏省。1954年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置甘肅省銀川專區,中寧縣屬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中寧縣直屬自治區。1972年設立銀南專區,中寧縣歸屬銀南專區管轄。1998年,屬地級吳忠市管轄。
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139號),將吳忠市的中寧縣劃歸中衛市管轄。

1933年中寧建縣時,實行區、鄉體制,全縣分為6個區,38鄉。次年,調整為4區、16鄉、70保、914甲。1936年改鄉為聯保。1940年,改聯保為鄉。1941年撤銷區,調整鄉的規模,全縣轄1鎮16鄉,57保,891甲。
1949年9月,中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實行區、鄉、村體制,全縣設7個區,36鄉,129個村。
1951年,將將第六、七區合並為第六區;原第六區的關帝鄉劃歸第五區;增設3個鄉。第一區駐縣城,轄城關、窪路、新堡、護城、宋營、東華寺等6個鄉;第二區駐舟塔,轄舟塔、上橋、長橋、康灘、白橋等5個鄉;第三區,駐恩和堡,轄蓋灣、劉廟、恩和、孔台、朱台、長灘等6個鄉;第四區,駐鳴沙州,轄薛營、鳴沙、三道渠、朱路、三道湖、周灘、彰恩、要崖山等8個鄉;第五區,駐石空堡,轄賀灣、余丁、石空、沙渠、張台、張義、關帝等7個鄉;第六區,駐渠口堡,轄棗園、葯師寺、鐵桶、渠口、沙梁、十里碑、廣武等7個鄉。
1952年,撤銷第二區的長橋、白橋2鄉,增設靳崖、馬家茨灘2鄉;撤銷第三區的劉廟、孔台、長灘3個鄉,增設上庄、萬家沙灘、黃辛3個鄉;撤銷第四區的薛營、三道渠2鄉,增設黃營、白馬灘2鄉。
1953年5月,要崖山鄉劃歸同心縣。
1955年11月,撤銷區,全縣調整為1鎮18鄉(城關鎮和窪路、新堡、東華、舟塔、白橋、康灘、恩和、朱台、鳴沙、長灘、白馬、彭恩、余丁、石空、關帝、棗園、渠口、廣武等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撤銷所有鄉鎮,全縣組建為5個人民公社。東風公社,駐縣城,轄8個管理區;星火公社,駐恩和堡,轄5個管理區;上游公社,駐鳴沙州,轄6個管理區;早春公社,駐石空堡,轄7個管理區;躍進公社,駐渠口堡,轄6個管理區。
1959年,東風、星火、上游、早春、躍進5公社分別更名為寧安、恩和、鳴沙、石空、渠口公社;各公社所轄的管理區改為生產大隊。
1960年6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將渠口公社所轄的鐵桶、渠口、沙梁3個大隊和渠口林場合並組建為區屬渠口林場;撤銷渠口公社,所屬的棗園大隊劃歸石空公社;十里碑、廣武2個大隊改為縣辦廣武農場。同年冬,廣武農場劃歸青銅峽市管理。
1961年,將4個公社調整組建為12個公社(城關、舟塔、康灘、新堡、恩和、鳴沙、白馬、長灘、石空、關帝、棗園等)。
1965年,組建城關鎮。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各公社改為以革命性質的名稱命名,後恢復原名。
1972年,陳麻井、古城2農場改為陳麻井公社和古城公社;永豐灘農場並入長灘公社。
1978年,自治區決定在陳麻井公社的基礎上成立區屬國營長山頭機械化農場,陳麻井公社撤銷。
1984年,所有公社改稱鄉。
1985年9月,增設長山頭鄉。
1986年2月,鳴沙、石空2鄉改為鎮。
1987年5月,設置大戰場鄉和馬家梁鄉;至此,全縣共轄城關、鳴沙、石空3鎮和寧安、康灘、舟塔、古城子、新堡、東華、恩和、長灘、白馬、棗園、余丁、長山頭、大戰場、馬家梁等14鄉。 (* 資料出處:《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0年,中寧縣轄3個鎮、14個鄉。總人口249270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18391 鳴沙鎮 15005 石空鎮 18537 寧安鄉 18877 舟塔鄉 15368 康灘鄉 15530 新堡鄉 19394 東華鄉 15875 恩和鄉 19147 長灘鄉 6543 白馬鄉 12371 余丁鄉 15914 棗園鄉 10153 古城子鄉 3538 長山頭鄉 7612 大戰場鄉 17665 馬家梁鄉 5527 長鳴地區虛擬鄉 2560 長山頭農場虛擬鄉 5018 渠口農場虛擬鄉 624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中寧縣轄5個鎮、4個鄉,2個管委會,112個行政村。5鎮:寧安鎮、新堡鎮、恩和鎮、鳴沙鎮、石空鎮。5鄉:舟塔鄉、白馬鄉、余丁鄉、大戰場鄉、喊叫水鄉。2個管委會:城鎮社區管委會和長山頭社區管委會。

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准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新設立的地級中衛市。自治區決定將同心縣的喊叫水鄉劃歸中寧縣管轄。

2005年,中寧縣轄5個鎮、5個鄉,共134個行政村。面積4084.4平方千米,總人口29.4萬,其中漢族佔83%。(據寧夏日報專版·2005年09月16日第5版)

2006年10月2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將青銅峽水庫濕地保護區延伸至中寧縣境內的部分及中寧縣白馬鄉新田、躍進兩村的80.2平方千米左右的土地劃給青銅峽市,撤銷原自治區環保局青銅峽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區工作由青銅峽市人民政府擔負。12月30日,青銅峽水庫濕地自然保護區行政區劃調整交接儀式在青銅峽舉行。

閱讀全文

與寧夏中衛歷史人物馮元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