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貴州歷史上都有什麼名人
張之洞、何應欽、王陽明、楊龍友、周漁璜等。
1、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2、何應欽
何應欽(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參加滬軍。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到日本就讀於陸軍士官學校。
1948年5月,任國防部長,次年3月任行政院長,5月辭職,8月去台灣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理事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主任委員等職。
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
1945年9月,何應欽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岡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這是一個中國軍人所能享有的最大榮耀!
3、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
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4、楊龍友
楊文驄(1596年—1646年),字龍友,貴州人,明代畫家。流寓金陵(今南京)。萬曆四十七年(1619)舉人,六次會試不中,崇禎七年(1634)選為華亭縣教諭,後遷青田、江寧、永嘉等知縣。
為御史詹兆恆參劾被奪官。楊文驄博學好古,善畫山水。為「畫中九友」之一。生於貴築,獨破天荒,所作台蕖等圖,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結,有元人之風雅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間。
5、周漁璜
周漁璜,清初著名學者,詩人。父親周國柱有四子,漁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漁璜22歲鄉試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歲時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三十六年(1697年)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鄉試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讀。五十年(1711年)簡任順天學政。
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讀學士。五十二年(1713年)晉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檢閱浙江、江南兩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終因操勞過度,年近半百即逝世於任上。
② 在貴州的歷史里出了那些名人,偉人
1、尹珍
尹珍(79-162),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今貴州獨山、荔波境內)人,是貴州最早見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問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
曾任尚書承郎、荊州刺史等職。尹道真是貴州漢文化的傳播人,西南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數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川滇黔三省皆留其辦校的遺跡,祭祀廟宇香火綿延。
作為貴州文化教育之拓荒人,尹珍那種不甘落後、奮發自強、熱愛家鄉、回報故土的精神便成為了貴州學人的楷模。
2、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
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3、楊粲
楊粲,字文卿,小字伯強,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據播州(即今遵義)的楊氏鼻祖楊端之十三代孫。粲為楊軾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楊軫為嗣。
秉性好學,篤信儒家經典,少年即懷大志。宋寧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襲播州安撫使,執掌播事30餘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中興人物。
4、孫應鰲
孫應鰲(1527年-1586年),字山甫,號淮海,謚文恭。貴州清平衛(今凱里)人。先祖孫華原籍江蘇如皋縣。孫應鰲生於明嘉靖六年(1527年),九歲能作文。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舉人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改戶科給事中,出京為江西按察司僉事。
歷官陝西提學副使、四川右參政、僉都御史。隆慶六年(1572年)建清平山甫書院,吳國倫提學貴州時,親晤應鰲於山甫書院。官至工部尚書。
5、鄭珍
鄭珍(1806~1864)清代官員、學者。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貴州遵義人。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咸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
學宗許鄭,治經學、小學,亦工書善畫,還是晚清宋詩派作家,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獨山莫友芝並稱「西南巨儒」。所著有《儀禮私箋》、《說文逸字》、《鄭學錄》等。
③ 黎庶昌的人物典故
說起黎庶昌,不得不說起「沙灘文化」,說起「沙灘文化」,就要說說沙灘這個地方。
沙灘位於貴州遵義縣新舟鎮沙灘村,沙灘的得名,來自於村前那條叫安樂江的河流。安樂江顯然不能像大河一樣,有一瀉千里的氣概和大浪淘盡石沙的力量,它只是一條纖秀而碧藍的小河,悠閑地從村前緩緩淌過,於是淘不盡的沙堆積了起來,天長日久便成了一個四面環水的美麗沙島。
在長江上游無數的大支流小支流中,有無數這樣美麗的沙灘,靜靜地睡躺在河流上,或偶有人涉足,感嘆一句,或百年千年無人問津,只是漁翁的稍息之所。可是當一個沙灘有了文化內涵,這個沙灘就不僅僅只是躺在一條自然的河流上,它已經屹立在了人類歷史的長河裡,受萬人矚目。
沙灘是一個神奇的小山村,它後枕子午山,前流安樂江,方圓不過十里,在晚清百餘年間,卻從這里走出了幾十位著名學者。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的西南巨儒鄭珍、莫友芝、黎庶昌是為「沙灘文化」的傑出代表,被譽為黔中「清代三賢」。沙灘學者們在文學、經學、書法、音韻訓詁、農學、醫學、考據學等領域精研求索,產生多方面的重大影響。
「沙灘文化」歷史地位的確立,是浙大學子的研究成果。1940年日軍侵佔江浙,國立浙江大學竺可楨率師生西遷貴州遵義辦學到抗戰勝利。在遵義辦學的7年中,浙大史地系教授張其昀、譚其驤、錢穆、張蔭麟、任美鍔等多次到沙灘考察、拜謁三賢故居和陵墓。豐子凱先生也在沙灘作畫多幅,配以詩文,匯刻成《子午山紀游冊》。浙大學者認為沙灘曾是全國著名的文化高值區,名動海內外,學術傳承數代,形成了一個成就斐然、影響深遠的文人學術群體。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將這一特殊地域人文精神及成就的總和命名為「沙灘文化」。
黎庶昌便是「沙灘文化」傑出的代表之一,早年他師從鄭珍,又入曾國藩幕僚,深得信任,名列「曾門四弟子」。後黎庶昌以參贊和道員身份出使英、法、西班牙、日本等國,開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動。黎庶昌在文化方面的貢獻,除了他的著作《拙尊園叢稿》6卷、《丁亥入都記程》、《西洋雜志》8卷、《黎氏文集》12種36卷、《孔詩》、《續古文辭類纂》等外,還編印了《古逸叢書》,這部書共26種200卷,是我國早已散佚而流存日本的唐、宋、元、明珍貴古籍。
黎庶昌幾乎周遊了世界,可以說閱盡了人間美景,可在晚年他還是要落葉歸根的,在他心裡,沙灘是最美麗的地方。
④ 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
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抄、方苞、劉襲大櫆、姚鼐;
其中,戴名世是桐城派奠基人;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三祖」,方苞為桐城派創始人;
網路地址很詳細:http://ke..com/view/14658.htm
⑤ 貴州有哪些名人
貴州著名人物 :
張之洞 何應欽 王陽
楊龍友 姚茫父 周漁璜
丁道衡 張道潘 安健
丁寶楨 李端棻 李世傑
謝六逸 蹇先艾 陳恆安
宋吟可 蕭嫻 周起渭
謝三秀 趙以炯 樂森璕
黃齊生
⑥ 從古到今我們貴州有那些名人
楊粲
楊粲,字文卿,小字伯強,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據播州的楊氏鼻祖楊端之十三代孫。粲為楊軾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楊軫為嗣。秉性好學,篤信儒家經典,少年即懷大志。宋寧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襲播州安撫使,執掌播事30餘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中興人物。
宋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南侵攻佔潼關,入據陝西後,四川宣撫使吳曦謀反,叛國投金。次年正月,自立「蜀王」,當了金人的兒皇帝。楊粲以強烈的愛國熱忱譴責吳曦投降分裂的行徑,決定率師討伐,播軍正欲啟行,吳曦已被處死於興元偽宮。楊粲為支持抗金戰爭,向朝廷貢戰馬300匹,黃白金銀上萬兩,「以助國用」,同時建言朝廷乘勝「大舉北伐,以雪先恥」。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為繼續支持抗金之戰,粲「輸馬三百於蜀帥,蜀帥以聞,上益嘉之」。「南平夷」穆永忠趁國事動盪之秋,大量侵佔「公家田」,粲提兵討伐,「斬永忠,歸其田」。播州楊氏家族從北宋起就發生爭權奪地的內亂,粲之族弟楊煥居於「下楊」之地,撕毀「摒棄干戈」的協議,「違盟抄掠界上」,百姓蒙難。粲「遣兵誅之」,將楊煥掠奪的土地和租賦盡數歸還珍州,並用武力統一了下楊之地,結束了播州長期分裂的混亂局面。後來「南平閩酋偉桂弒父自立」,粲出兵鎮壓,「敗其眾於滇池(今四川會理),斬首數千級,闢地七百里,獲牛羊鎧仗各以千計」。在多次對外戰爭中,楊粲以「衛道」為旗號,憑借武力行兼並擴張之實,掠奪大量財富和農奴,擴大播州版圖,因而後世史家評說,播州傳至粲,「封疆始大」。
楊粲治播州以「文武兼資」著稱,史籍說他「性孝友、安儉,素治政寬簡,民便之」。由於實行比較開明寬松的對內政策,不事苛求勒派,播州社會穩定,生產發展,財富日增。他繼承其祖楊選、其父楊軾「結廬養士」、「留意藝文」的傳統,崇尚儒術,建學造士,大修先廟,「肇修郡之儒學、琳宮、梵剎、橋道」,眾多學者、僧人、道士在播州傳播學術和宗教,各得其所。《楊文神道碑》稱贊楊粲:「士類羽流,皆稱其喜儒而好禮,樂善而種德。」他倡導推行的文治,使播州這南荒之地加速了文明進程。「子孫繩繩善繼,尊尚伊洛之學;言行相顧,一如鄒魯之俗」,播州「土俗大變」,出現了「儼然與中土文物同」的大好局面。楊粲是開創「播州盛世」的英偉人物,他在發展文化的同時,大力振武治軍,實施耕戰政策,組織訓練了一支「寓兵於農」的地方武裝。對播民實行亦農亦兵,「且耕且戰,得富國強兵之策」。這支訓練有素,組織嚴密的勁旅,在數次內外征戰中十分驍勇,所攻必克,軍威鎮懾鄰境,大大加強和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他的後世子孫繼承發揚了這套行之有效的治軍之術,在楊價、楊文治播時,為抗擊蒙元,保家衛國,播州雄威軍馳騁西南戰場,在多次遠征作戰中獨當一面,屢建奇功,被朝廷譽為「國之藩屏」。
晚年,楊粲以儒家道德思想為准繩,總結畢生統治經驗,作《家訓十條》,並刻石以示子孫。文日:「盡臣節,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從儉約,辨賢,務平恕,公好惡,去奢華,謹刑罰」。這10條家訓,被後人評為「有功名教、福貽子孫」的垂世范言。楊粲卒於宋紹定年間,官終武翼大夫。因子孫在抗金戰爭中報效疆場,宋王朝屢次為楊粲加封賜謚,贈予右武大夫、吉州刺史、左衛大將軍、忠州防禦使等頭銜,並「賜廟忠烈,封威毅侯」。
何騰蛟
何騰蛟(1592一1649),貴州黎平府人,字雲從,亦字祥升,出身"書香"門第。祖父何志清,明嘉靖貢生,曾任四川夔州府開縣主簿。父何東鳳,明萬曆貢生,曾任雲南楚雄府新州學正。傳說騰蛟誕生之時,鄉里人"忽見金色雙鯉飛入何宅,頃刻消失,人皆以騰蛟為井裡神魚所化生"。傳說神異,可見鄉里人對騰蛟的敬重。
騰蛟稍長,便隨父就讀。父訓課極嚴,有一天問書不解,父怒,舉石硯擊騰蛟的頭,並責罵說:「子不受教,擊死無悔。」於是騰蛟奮志不懈,考取了秀才,「歲試拔前茅」。但參加省里的鄉試落第,在科試中,因文章刺傷時政,被置四等,父聞大怒,母親廖夫人暗中使人報知,叫他不要回家。騰蛟於是躲在賣書的李靜溪先生家含淚攻讀。後前往內江投奔堂兄起蛟,想找兄長謀職。起蛟知道他的來意,想刺激他以求進取,便責令守門人不準他進門,送他一本《百中經》和銅錢一貫。騰蛟感到慚愧,便回到家鄉,屏跡於郡郭外南泉山天香閣,刻苦攻讀,晝夜不懈,磨練自己的志氣。
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貴州鄉試,由於父親去世,家境中落貧窮,騰蛟「苦乏資斧」,猶豫很久,幸得書店李靜溪先生解囊相助,才啟程跋涉赴省會試,考取舉人。初任山西榆次縣教諭,後歷任山西介休、汾陽,河南南陽,陝西大興等縣縣令。騰蛟治理南陽,「土寇」作亂,他採用"剿撫"的安民政策,曾親自單騎往撫降敵,使四境得安,由是知名。
崇幀十一年(公元1638年),朝廷提拔他任兵部職方主事,晉升員外郎。十二月調山西口北兵備道。崇幀十五年春,奉命出任湖北鄖陽兵備道。後「遭母憂」,辭官歸里。孝服除後,起任淮徐兵備道。所在任內,皆以「才諝精敏」,廉明、勤政、愛民著稱。
崇幀十六年(公元1643年)三月,督部史可法極力推薦,超拜他任右僉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撫湖廣。左師指左良玉,駐扎湖廣的總兵官,手握重兵。當時湖北盡為農民義軍所佔領,僅存武昌一郡,左良玉大軍素無紀律,將兵驕橫。人勸騰蛟勿往,騰蛟說:"國家養仕設官,原以救傾危之急,當立千萬年不朽之功;今日偷生畏死,豈人臣之責乎?"遂慷慨赴任。到任之後,他終日盡瘁邊事,不問利害。而左良玉亦服騰蛟威望,傾心接納,得以相安。次年春,遣將惠登相,毛憲文恢復德安府及隨州,武昌得以穩定。
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後,採取了殘暴的民族壓迫政策,一方面拉攏漢族官僚地主,共同鎮壓農民起義軍;一方面迫使北京漢族居民遷離北京,並頒布圈地令、剃發令、逃人法,企圖用暴力統治中國,因而使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明朝一部分官僚地主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弘光政權,以「復故土以光祖業」相號召,抵抗清軍南下。大江南北官兵紛紛響應,各地人民群眾,把恢復祖國的河山,拯救人民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政權的身上。但弘光朝廷內部腐化,福王只知享樂,封建統治者內部存在著嚴重的黨爭,政權極不穩固。同年六月,福王詔書至楚,當時左良玉駐軍漢陽府,擁有七八萬軍隊,他的部下有異議,遲遲不肯開讀詔書,有意東下干預朝政。騰蛟說:「社稷安危,系此一舉。倘不奉詔,吾當以死殉之。」持一劍往良玉住所。當時左良玉的正紀官盧鼎也力陳國家禍福,對左良玉曉以大義,才如禮開讀詔書,使政局暫時安定下來。同年八月,福王命加騰蛟兵部右待郎,兼撫湖南。冬十一月,復命騰蛟以原官總督湖廣、四川、雲南、貴州、廣西軍務。不久,左良玉又以"清君側"為名,擬出兵東下,誅討東閣大學士馬士英和兵部尚書阮大鉞,發動內戰,自相殘毀。騰蛟為了顧全抗清大局,竭力勸阻。良玉不聽,反而大肆擄掠,大殺城中人民,並脅迫騰蛟同行。舟至漢陽門,騰蛟乘機躍入江水,漂十餘里,被漁船救起。遠近人民認為騰蛟入水三晝夜不死,必有神靈保佑,由是人民更加信服他。後騰蛟繞道瀏陽到達湖南長沙,召集部屬,商議抗清戰守之策。令堵胤錫為湖北巡撫,傅上瑞為湖南巡撫,章曠為總督監軍……調副將黃朝宣、張先壁、劉承胤所帶士兵,先後聚集長沙,兵勢稍振。而這時左良玉已在九江途中病死,其子左夢庚後來降清。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軍佔領南京,福王被俘,弘光政權覆滅。接著江南蘇松所屬各城鎮先後被清軍佔領。同年四月,唐王朱聿鍵即位於福州,號隆武。唐王居南陽時,素知騰蛟賢,委以重任,加騰蛟督師的官銜。
這年四月,李自成遇害,農民軍殘余部分別由郝搖旗、劉體仁、袁宗第及李錦、高一功等領導。共約四五十萬人,向荊襄進發。義軍紀律嚴明,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他們驟然失去主帥,認識到大敵當前,應該聯合明朝官軍,共同抗禦清兵。農民軍由岳州到湘陰,節節向南移動,距長沙百餘里,不與明軍爭鋒,並通知明軍,願歸順何騰蛟統帥,表示希望彼此團結,共御強敵。何騰蛟便派部將萬大鵬帶領數騎前往郝搖旗營中商量合作條件。搖旗等大喜,便帶領5萬農民軍至長沙。騰蛟開誠撫慰,宴飲盡歡,並犒賞官牛酒。搖旗便召集袁宗第、藺養成、牛有勇等率義軍來歸。騰蛟兵力驟增10餘萬,聲威大震。
不久,李錦、高一功擁眾數十萬逼常德,騰蛟令堵胤錫接納,安置在荊州。李錦從此一心跟隨騰蛟,農民數十萬大軍悉歸騰蛟節制。後又有明將盧鼎、馬進忠、王允成等部亦聽命於騰蛟。諸軍匯集,號稱百萬。唐王立拜騰蛟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封定興伯,總督豫、楚、秦、蜀、粵軍務,仍督師。並飭令先收復江西,然後收復南部。何騰蛟指揮農民軍約10萬餘人,駐湖南各地,擔負起抗禦清兵進攻的重任。在湖廣北部的李錦、高一功所帶領的18營共30多萬人,改名忠貞營,歸堵胤錫管轄。何騰蛟把這些農民軍略加改編,仍由原來的農民軍將領統率,分別駐扎湖廣荊襄一帶,總號十三鎮,即人們所稱道的荊襄十三家軍。他們不久又和川東各地農民軍緊密地聯系,發展而為夔東十三家軍,在抗請戰爭中牽制了相當數量的清軍兵力。
荊襄十三家軍與明軍聯合後,明軍的聲勢突然強大。1646年春天,清政府派兵進攻湖廣,何騰蛟領大軍由長沙出發,大敗清軍於岳州,不久在藤溪、湘陰等地打了幾次勝仗,使清軍一時不能再向南侵入,隆武政權在福州得以從容立國。
何騰蛟鎮守長沙三年,軍紀嚴明,兵將不敢違抗。當時瘟疫流行,他"弔死問孤"、"博施勸諭",百姓暫時得到復甦。而他自己吃粗糧、野菜,穿補綴的衣服。當時軍餉不足,他委任章曠創辦義餉,增加地租,預征兩年軍糧,查抄富戶財產,開設鑄局鑄錢,抽鹽稅等以資助軍餉。難能可貴的是在兵荒馬亂中修建文場,開科取士,使兩湖之地,不廢弦歌,政局得以暫時穩定。
1646年8月,隆武帝及皇後在汀州不幸被清軍所俘,死於福州。消息傳來,騰蛟大為悲痛,厲兵保境如平時。
當隆武帝殉國的消息傳到梧州,廣西巡撫瞿式耜等立即返回肇慶擁立桂王朱由榔即位,改年號為永曆,拜騰蛟為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當時,王進才守益陽,聞清軍漸逼,退出益陽,還守長沙。這時騰蛟處境十分困難。
1647年2月,清兵逼廣東,桂王自肇慶逃到梧州,清軍迅速攻下梧州,桂王再奔至桂林。這時,只有大學士瞿式耜堅守桂林,頑強抵抗,桂林才得以保全。當時湖湘一帶,總督何騰蛟的部將及率領的荊襄十三家軍與清軍頑強的戰鬥起到了前衛作用。
這時,懷有野心的武岡總兵官劉承胤挾持桂王由桂林出走到全州,三月到武岡,由瞿式耜留守桂林。當時漢奸孔有德率領清軍大舉進攻長沙,馬進忠、王進才等紛紛潰退。何騰蛟勢孤,單騎走衡州。長沙、湘陰俱失,五月騰蛟至永州,不久,退駐白牙市(今湖南安東縣)。
八月十三日,清兵破武岡,劉承胤以城降。桂王攜帶官眷奔靖州,九月返桂林。而城中只有焦璉一軍,騰蛟慮勢孤,率趙印選、胡一青入城相助。正危急時,南安侯郝搖旗忽擁眾萬余至,上下震動。搖旗與焦璉部將角斗,恰逢盧鼎亦帶兵至。騰蛟從中調解,使桂林得以安定。於是騰蛟派遣焦璉、郝搖旗、盧鼎、趙印選、胡一青各營分別守興安、靈川、義寧諸州縣,兵勢稍振。
十一月,清兵逼全州,騰蛟督五將共同御敵,親自到營溶江口。次年二月,清軍由湖南席捲而下,佔領全州、興安。郝搖旗敗走桂林,挾桂王走柳州又奔南寧。三月,騰蛟在永寧聞訊,重返桂林。四月初六,騰蛟督焦璉、胡一青等分三門拒守,騰蛟督諸軍鏖戰,居中指揮。胡一青率將士,揮戟沖鋒陷陣,叱吒撼山嶽,清軍被擊退。騰蛟尾隨至岩關,身先士卒,大戰於興安的三里橋。清軍列陣塘鋪營,漫布山谷,以四股侵入,騰蛟命趙印選率五司將士奮勇當先,多有斬獲。直至酉刻,胡一青仍率兵繼續戰斗,至三里橋,諸將踴躍,無不以一當百,清軍再退至興安。初八日,騰蛟督諸將前至鳳凰坪距三里許與清軍大戰於松林。清軍伏兵炮聲隆隆。騰蛟令四路出擊,命趙印選、胡一青率諸標鎮往來沖殺,鏖戰良久,望之如在奔雷急電之中。標鎮周金湯、熊朝佐奉令從鳳凰坪左山橫擊,清軍大敗,死者山積,鸞橋之水為之不流。十六日,清軍退走。
五月十五日,騰蛟指揮三軍進攻全州城,自辰至酉,炮傷敵副參顧有能等45人。二十六日夜令趙印選督全營攻北關,焦璉督全營襲南關,蒲鎮一營攻西關。次日卯刻胡一青先登城,生擒清巡撫李懋祖,押送桂林斬首。各營相繼攻入,悉斬清軍精銳。這次戰役,八次大戰,五次進攻,收復了全州。史稱"全州大捷"。六月,江西的清降將金聲桓、廣州的清降將李成棟先後反正,據地歸附,聲勢復振。在湖南的清軍逐漸退去。秋七月,騰蛟進駐全州。八月,桂王自梧州入肇慶。騰蛟再派遣曹志建、盧鼎、焦璉、趙印選等率軍攻永州。圍三月,大小36戰,至十一月,攻佔永州。接著不久,連克寶慶、衡州、常德,以前所失的土地,漸次恢復,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抗清聲勢為之大振。這時,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斗爭再起。清軍後方的榆園軍、呂梁山的起義軍和關中農民義軍都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四川、廣東7省,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高潮。
但由於永曆政權內部黨派紛爭,矛盾重重,農民軍也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清軍以喘息的機會。加以南明軍中軍心渙散,紀律廢弛,將帥、士卒怯懦貪鄙,不接受何騰蛟調遣約束,各路軍馬各行其事,嚴重地削弱了戰鬥力,以致在以後的爭戰中,馬進忠燒常德走武岡,王進才放棄寶慶逃走,各郡邑守將聞風潰逃。騰蛟當時駐衡州,十分驚駭,看到千里一空,憂心如焚。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正月,騰蛟檄召馬進忠由益陽出兵長沙,並親往忠貞營,邀李錦入衡州,其時只帶隨身30名士兵前往。然而李錦已往東開拔,騰蛟即尾隨至湘潭。湘潭已是一座空城,李錦棄守離開了。騰蛟便進駐危城之中。是時諸將都去增援江西,金聲桓、黃飛鸞又已調往全州。馬進忠聽到騰蛟輕身獨往,隨即遣將追護,但已來不及。漢奸孔有德探知騰蛟在湘潭空城的消息,晝夜兼程追至城下,派降將徐勇以輕騎突入湘潭。率眾羅拜勸騰蛟投降。徐勇原是左良玉部將,曾追隨過騰蛟,騰蛟見其為虎作倀,怒火中燒,罵不絕口,舉劍要砍徐勇,徐勇只好退避。十九日曉起,營壘皆空,騰蛟方巾便服坐堂上,流淚痛心地說:"五年督師,心血嘔盡,而結果落得這樣地步,這難道是天意嗎?"清軍從四面八方涌來,簇擁騰蛟而去,將他安置在城外慧德庵中。明將宣威將軍楊一營不知騰蛟去處,想尋找救護他,曾7次冒險單騎入危城尋訪,終不可得,競被流矢擊中殉難。滿洲貴族固山額真佟養和延請騰蛟談話,勸他歸順清朝。騰蛟膝地而坐,一言不發。清軍將他的家屬40餘口(包括他的繼母孫大夫人及正妻徐夫人在內)帶來脅迫他投降。騰蛟不動聲色地說:"老母耄矣,余無足惜,一惟命。"又強迫他投降,他說:"我國不幸,大臣被擄,我肩負大明三百年綱常的重任,豈能以一身事奉兩主?我是個血性男子,百折不回,你們為何還吝惜一劍,不把我殺死?"佟養和見他意志堅決,不可動搖,便退出。騰蛟居庵中,正襟危坐,談笑自若,幾次請他不去,幾次饋送飲食不吃。有一天,庵中一僧將一缽清水獻給他喝,他馬上用手揮去說:"煩勞大和尚,為我另取一壺江心水,飲了好上路。"僧人立即舀來一缽江心水奉上,騰蛟接過,望南流淚說:"這江水自衡山流來,是桂王那裡流來的水啊!這水可以洗滌我的腸胃,死了也好瞑目。"騰蛟飲了江水絕食七天沒有死。佟養和再派人來勸降,他拒絕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衣帶之遺,彼則行之,我則繼之,吾志決矣,勿復多言。"佟養和嘆息道:"真是個硬漢,他的志向是不能改變的了。"又不忍心殺他,便給他一捆絲繩,一面汗巾,由他自裁。當時微雨初過,他從容慢步,一面以袖拂巾,一面吟七律(絕命詩)一首:
天乎人事苦難留,眉鎖湘江水不流。
煉石有心嗟一木,凌雲無計慰三洲。
河山赤地風悲角,社稷懷人雨溢秋。
盡瘁未能時已逝,年年鵑血染宗周。
此詩表達了他悲亡國的沉痛心情和至死不渝的民族氣節,以及對祖國人民和三湘父老兄弟的深切懷念。
何騰蛟遂自縊於流水大埠橋邊[時已丑(公元1649年)春正月二十六日],終年58歲。舉家40餘口同時被殘暴的清軍殺害。騰蛟死難噩耗傳出後,湖南各郡縣的老百姓,莫不流涕哀悼。桂王聞訊,令三軍縞素,望祭痛哭,三軍皆哭,聲聞數里。遂追贈何騰蛟為"中湘王",謚號文烈,設位於肇慶天馬寺,並授其子何文瑞為僉都御史,襲定興侯。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清廷表彰已故明臣,謚騰蛟"忠誠",建祠於黎平城內神魚井旁,名"何忠誠公祠"。次年騰蛟侄(起蚊子)往湘潭扶櫬歸里,安葬於黎平西門外之西佛崖。繼後,幾經修建,命名為"明謚中湘王何騰蛟陵園",鄉人題有聯曰:"大埠橋邊,萬古芳名同日月;西佛崖上,一抔黃土壯山河。"表達了鄉人對何公的景仰與崇敬。
黎庶昌
黎庶昌(1837—1896),字蒓齋,貴州遵義人,是我國晚清時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黎庶昌六歲喪父,家貧多疾,但卻刻苦攻讀,寒署不懈。十四、五歲時賦詩作文,犁然成誦,在府、縣考試屢獲第一。二十一歲即成為府學廩貢生。一八六一年,黎庶昌離遵義赴北京參加順天府鄉試,兩試不中。一八六二年,因應詔上萬言書論說時事,受到朝廷重視,被賞為知縣,派往安慶聽候曾國藩調遣。於是,黎庶昌便與張裕釗、吳汝綸、薛福成同為「曾門四弟子」,踏上了仕途。曾署理江蘇吳江、青浦知縣。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年,黎庶昌以參贊身份先後隨郭嵩燾、陳蘭彬出使英、法、西班牙等國,開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動。一八八一至一八八四年和一八八七至一八八九年,黎庶昌兩次以道員身份出任中國駐日本國大臣,為促進中日友好往來做出了卓越貢獻。離任時,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餞行至數百里外。西方各國使臣嘖嘖稱贊,說這是使臣返國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黎庶昌在文化方面的貢獻,主要是編印了《古逸叢書》。這部書共二十六種計二百卷,系黎庶昌在日本利用外交事務之餘,將我國早已散佚而流存日本的唐、宋、元、明珍貴古籍,以高級紙張影印編輯而成。其中包含了唐本《玉篇》零本三卷半、《文館詞林》十三卷半、宋本《史略》六卷、《太平寰宇記補闕》五卷半等。這對我國古漢語、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都是極為有用的。
另外,黎庶昌的著作還有《拙尊園叢稿》六卷、《續古文辭類纂》二十八卷、《入都紀程》二卷、《西洋雜志》八卷、《曾文正公年譜》十二卷、《曾太傅毅勇侯傳略》一卷、以及《黎氏家譜》、《全黔國故考》、《牂牁故事》、《使東文牘》、《拙尊園畫存錄》、《孔詩》、《蒓齋筆記》等。
一八九六年八月,黎庶昌因病由川東道任上返遵義。十二月二十日卒。
西南碩儒--鄭珍、莫友芝
鄭珍、莫友芝是清代道光、咸豐、同治年間貴州最著名的經學家、文學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倆不僅在學術上造詣很深,而且是同窗摯友。他們多方面的成就,均為士林所重,因而被時人尊崇地稱為「鄭莫」和「西南碩儒」。
鄭珍,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一八○六年三月十日出生在遵義西鄉天旺里一個僅有幾畝薄田的農家。他自幼勤奮好學,記憶之力過人,寓目輒能背誦。為了給他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他的父母在一八一八年放棄了西鄉的田產,把家搬到東鄉樂安里的垚灣,靠近其外家居住。他的舅父黎恂,曾任浙江桐鄉縣令,藏書甚多。鄭珍常走讀於舅父家。他的舅父每次都滿滿地裝了一箱書給他,鄭珍從早到晚肘不離案,衣不解帶,一天要讀若干萬言。後又專心致志地攻讀宋朝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和朱熹的著作,仔細研究程朱理學。如此數年,他在學業上有了十分顯著的長進。一八二五年,侍郎程恩澤督辦貴州學政,擇優選拔他為貢生,並指導他說:「為學不先識字,何以讀三代兩漢之書。」於是,他又進一步鑽研文字的形、聲、義的源流和先秦各種制度。當時的學者們都十分注重考據,他繼承了這種傳統,實事求是地做學問,既不隨便標新立異,也不輕易附和苟同。以後,他同遵義府學教授莫與儔一起進行教學工作,從中學得了許多儒家大師的觀點和主張。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終於在經學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他在經學和文字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巢經巢經說》一卷、《儀禮私箋》八卷、《輪輿私箋》二卷,《鳧氏為鍾圖說》一卷、《親屬記》一卷、《說文逸字》二卷、《附錄》一卷、《說文新附考》六卷、《漢簡箋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輯論語三十七家注》、《說文大旨》、《說文諧音》、《轉注考》、《釋名證讀》、《說隸》、等等。
莫友芝(字子偲,自號亭,晚號叟)是獨山翁奇兔場上街人,一八一○年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父親莫與儔(字猶人),清代嘉慶四年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鹽源知縣和貴州遵義府學教授,著有《二南近說》、《仁本事韻》、《貞定先生遺集》等書。莫友芝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三歲開始識字,七歲誦讀詩書。他有感於元暉「竹外山猶影」的詩句,曾用「影山」二字命名其讀書的草屋;二十一歲,即考中舉人,名冠鄉里。
莫友芝精通漢、宋兩學,對於蒼雅、故訓、六經、名物、制度、以及金石、目錄,都有一定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即亭經學》、《宋元舊本書經眼錄》、《古刻鈔》、《唐寫本說文木部箋異》、《聲韻考略》、《樗繭譜注》、《黔詩紀略》、《亭詩鈔》、《亭遺詩》、《亭遺文》、《影山詞》、《資治通鑒索引》、《遵義府志》等。不過,縱觀莫友芝一生治學的成就,最突出者則是在書法藝術方面。莫友芝自幼勤奮練字,據傳,他用土紅當墨,每天都要練寫一定數目的字。時間長了,無論楷、隸、篆書,每字均要臨上幾百次,疊起來點畫皆一一吻合,令人掠嘆。平時他還喜歡談碑論帖,對於漢代的篆刻深有研究,曾寫了許多跋尾,說明自己的見解和體會。後來,他旅居江南,又到句容山中搜集梁碑,親自監拓,深恐遺落一字,並撰寫《梁石記》一卷,詳細加以論釋。他所搜集的漢代碑頭篆刻有百餘通之多,他自己的篆書就是仿照漢代碑頭篆刻而成。因此,在當時書法名家中,他自成一體。《清史稿》記載說,他「真行篆書不類唐以後人,世爭寶貴」。
一八七一年九月十四日,莫友芝前往江蘇揚州及里下河地區尋找文宗、文匯兩閣被焚後散失的圖書,不幸在興化縣病故。次年,歸葬於遵義新舟青田山。
姚華
姚華(1876—1930),字重光,號茫父,貴州貴陽人,清末民初我國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書畫家。一八九七年中舉。一九○二年應聘主講於興義筆山書院。一九○四年中進士,任工部虞衡司主事。戊戍變法時東渡日本,就讀於法政大學。歸國後改任郵傳部船政司主事兼郵政司科長。隨即徒家北京,住宣武門外蓮花寺。民國初年,曾任參議院議員、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嗣因軍閥混戰、政局紊亂,遂隱居破寺中,以出售自己創作的詩詞、書畫和穎拓為生。
詩詞方面,姚華尤其長於填詞寫曲。現存姚華詞二百九十一闕,曲八十六支,代表作是《弗堂詞》、《庚午春詞》、《猗曲》等。
書畫方面,姚華尤其長於畫山水花卉和題跋。其畫面題款,隸、篆、行、草,選用適中,與畫面渾然一體,交相成趣。其所畫牡丹佳品——姚黃,艷麗多姿,生意盎然,因而時人便將姚華戲稱為「黃牡丹」。而姚華一九一八年所畫《淺絳山水圖》,至今仍被選入《近百年名畫家選集》。
不過,姚華最著名的藝術成就,是在其所獨創的穎拓方面。郭沫若曾說:「茫父穎拓實古今來別開生面之奇畫也。傳拓本之神,寫拓本之照,有如水中皓月,鏡底名花,玄妙空靈,令人油然而生清新之感!」
一九三○年六月四日,姚華因病逝世於北京。遺著有《弗堂類稿》三十一卷、《蓮花庵書畫集》、《貴陽姚華茫父穎拓》和《小學答問》、《說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語》、《古盲詞》等。
李瑞棻
(2003-08-18 22:14:19)
李瑞棻(1833——1907),字苾園,清朝貴州貴築(今貴陽市)人。著名維新派大臣。幼年喪父,由叔父京兆尹李朝儀教養成人。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與張之洞同年考中進士。人翰林院,擢御史,直言敢諫。先後任過廣東、山西、四川和山東等省鄉試主考官,並一度出任全國會試副總裁。歷任雲南學政、監察御史、刑部侍郎、倉場總督、禮部尚書等。
任雲南學政時,奔波於各府州縣,一一親臨按試,所到之處,「躬先節儉,嚴杜需求」。在省會昆明,有一驕將以重賄為子弟開後門,被當面斥退,令其反省,從而排出了不正之風。
任監察御史期間,李端棻曾就加強海防,整屯武備,簡化「大禮」儀制諸問題,向清廷提出過「言人所不敢言」的意見,可見其無私無畏的胸懷。
李端棻思想開明,一向認為人才對國家前途至關重要。他在主持各省鄉試時,為國家選拔了一批批具有真才實學的舉人。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典試廣東時,他非常賞視梁啟超的才華,將堂妹許配給梁,梁幾次進京會試及完婚都住在他家。
李端棻主張變法圖強以救中國。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5月,他向光緒皇帝上《推廣學校折》,建議
⑦ 你的家鄉都出過哪些歷史名人
我的家鄉在重慶,初高中學歷史的時候,我們所學的歷史人物除了近代的,沒有一個是重慶人。當時我就很納悶,為什麼重慶古時候沒啥名人呢?難道是離中原地區太過於偏遠?直到我查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才知道重慶歷史上名人還是很多的。
其實沒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名人,但是我們並不一定都了解他們。當你查閱了資料後,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我生活的地方有這么多的名人,只是我以前一直沒有發現他們而已。了解他們也是自己對自己家鄉的一種歸屬感吧!
⑧ 貴州的歷史名人
貴州的歷史文化名人有丁寶楨,奈香夫人;貴州的革命英烈有王若飛,楊再林,貴州的科學家有潘大金[(1937—),科學家。貴州黃平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龍咸靈[(1911—1993),著名物理學家。貴州錦屏人。原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空間物理研究所所長,原武漢大學物理學教授]。
丁寶楨(1820年—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織金)人。咸豐三年(1853年),33歲的他考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後任翰林院編修。母喪居鄉期間,變賣家產,召募鄉兵鎮壓漢族和苗民起義。1860年(咸豐十年) ,任湖南嶽州知府,次年調任長沙知府。1863年,43歲的他由長沙知府調任山東按察使,奉命鎮壓宋景詩黑旗軍起義,因「擅議招撫」,被革職留任次年遷任布政使,1865年,因僧格林沁率軍鎮壓捻軍,在山東曹州(今菏澤)失敗,遭追究。1867年3月由閻敬銘舉薦晉升為山東巡撫,與淮軍李鴻章部合力圍剿入魯東路捻軍。次年,西路捻軍向定州進軍,逼近京城,丁寶楨率兵馳援,保護了京城安全,朝廷更加器重,數次降旨褒獎。1869年秋,慈禧太後寵幸的太監安德海出京南下采辦途經山東,一路大肆張揚,招納權賄,無人敢觸之。至泰安時,丁寶楨以太監出都門違犯清朝祖制為由,將其抓拿,押至濟南正法。此事轟動朝野,頗為人稱道。同年,在濟南建尚志書院,招收各府州縣儒生來院講習,兼收願學天文、地理、算術者。1871年,黃河於山東鄆城侯家林決口,交通阻塞,多數州縣被淹。負責治河的大臣建議第二年動工堵築。丁寶楨力請即時於水涸時動工,並請命親自督修。不到兩個月竣工,費半而功倍。後黃河又在石庄戶決口,河水奪流南下,山東、江蘇、安徽數百里受災,運河交通廢棄,朝廷上下治水之議莫衷一是。1874年,他毅然奏請督工堵築,河水專注於大清河入海。時日本挑釁,謀以武力侵略中國,丁寶楨密陳海防計策,在煙台、威海、登州(今蓬萊)等處構築炮台,加強海防建設。1875年(光緒元年),奏請在濟南北郊新城購買民地,創設山東近代首家官辦工業企業——山東機器製造局。1876年10月,調任四川總督,整頓吏治,改革都江堰水利設施,創辦四川機器局,又改良鹽法,歲增帑金百餘萬。任四川總督10年,勵精圖治,社會得以安定。1885年(光緒十一年)英國侵佔緬甸,侵犯雲南和西藏時,丁寶楨加緊籌劃西南防務,1886年再成都病故。1887年(光緒十三年),歸葬於濟南華山南坡。他一生為政清廉,喪歸時,靠僚屬集資方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