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蝦餅的歷史故事

蝦餅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4 04:00:52

1. 閩菜的故事有哪位知道的

炒麵線
大多數人可能聽都沒聽過,但是這確實是最具招牌的廈門菜,絕對廈門製造,很少有外地人吃過,那是因為製作的困難程度非一般炒麵可比,關鍵在炸面線和炒的功夫上,稍不注意就會炒得太硬或太爛。炒麵線在過去(現在仍然)是在婚宴上必定有的。
雙全酒家,在文化宮肯德基下面,原來有很大的店面,可惜現在一樓只有一間店面,門口在賣燒烤果汁之類的,其它一樓的店面都租給賣衣服的,真有些英雄氣短的感覺,沒落的廈門老字型大小代表之一,主店在2樓,趁這家店還沒有倒閉之前趕緊去嘗嘗看。
炒麵線為廈門獨特名菜,系原」全福樓」、」雙全酒家」所創。烹制的方法是:選用上等面線(有些地方也叫線面)放在七成熱的油鍋里炸至赤黃色,撈上盤後用開水燙去油膩待用,以瘦肉、冬筍、香菇、蒜苗為配料,切成絲炒過,和以扁魚、蝦瀝,酌加紹興酒,然後再把炒過的面線拌配料再炒。吃時以沙茶醬、紅辣醬為佐料。
土筍凍
西門土筍凍據說是現在唯一一家廈門正宗的,地點在中山公園西門旁邊,要是你不知道,可以從有公共汽車站的南門進去,再往西方向走,不過最好問一下路人,因為中山公園西門確實是有夠偏僻,沒去過的還不一定能找得到。目前是廖姓夫妻在經營。
這家土筍凍是廖家父親從肩挑擔子賣起的,有70多年的歷史。據說,早期廖家父親經常在西門歇腳,很多吃上癮的人常常那兒找到他,習慣性地把他的土筍凍叫作西門土筍凍,等他老了開店時,自然就用了這個稱謂作店名。
現在是夫妻倆在經營,兩人輪班,一個在家裡手工生產土筍凍,一個在店裡賣。每天都能賣出100多斤。這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筍凍,用了黃瓜、生薑、花生醬、上好的醬油,配嗆鼻的土芥茉和本地甜辣醬。土筍凍不放在冰箱,還是土箱子加冰塊,吃起來冰涼酸辣又嗆又QQ的。5元錢一盤。價錢極其公道。
另外,原來在鷺江電影院外面的馬路旁也有在賣正宗土筍凍的地攤,不過自從整頓市容後就沒有了蹤影。
土筍凍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它含有膠質,屬環節動物,學名沙蟲,身長二、三寸,土筍被從沙子里逮出,先放養一天,以吐清雜物,然後下鍋熬煮,因為這東西像豬皮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鍋粘粘乎乎,盛出來待其自然冷卻之後,就凝固成一碗土筍凍了經過熬煮,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北醋、甜醬、辣醬、芥辣、蒜蓉、海蟄及芫荽、白蘿卜絲、辣椒絲、番茄片,則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
蝦面
吳再添小吃店的蝦面味道很特別,是廈門的招牌小吃,全廈門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也就只有吳再添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
其特別在於湯頭,「唱戲的腔,廚師的湯」,使用的是一種叫做「狗蝦」的小蝦,去殼取肉煮熟,面用的湯是用蝦殼、蝦頭剁碎後和豬骨熬煮而成,在用紗布過濾掉殘渣。配料倒是挺簡單的:小蝦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這是絕對的點睛之筆,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證每次吃完後,都會有一種「齒頰流香」的感覺,你一定會覺得,泡麵中的極品康師傅/統一的鮮蝦面跟吳再添蝦面簡直是沒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吳再添的蝦面是1999年中國名點、1998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實在太少了。
不過要提醒一點,內陸的同胞可能不太習慣那種過於鮮蝦的味道,還有大蒜頭熏人的氣味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鴨肉粥
大同小學對面的鴨肉粥有沒有去嘗過?在大同路靠近輪渡這一頭,要是不知道的話,從輪渡車站坐到大同小學站就能到,只有一個站而已。
店面也是不大,不管中午還是晚上去都能看到裡面有很多顧客,而且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人,鴨肉粥清淡便宜,老太婆小孩子都適合,咸稀飯和配料是分開賣的,咬得動的可以加鴨肉、鴨脖子,咬不動就加海蠣、魚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配料可以搭配。
旁邊有一家「公園沙茶麵 」,生意總是沒有粥店的好,顧客通常只有粥店的五分之一,麵店老闆經常羨慕的望著粥店,他可能是在感嘆沙茶麵店開錯了地方。
沙茶烤肉串
烤肉串在中山路到處都有,但是最有名的要屬雅坡的沙茶烤肉串。雅坡咖啡廳是廈門最有早喝咖啡的地方,歷史據說有幾十年了,店面不大,裝修也極其普通,看起來還略有些老舊,裡面有一個夾層,感覺很低矮。 80年代的老式背靠背桌椅,感覺從我小時候去過就再也沒換過新的樣式。你可能不會相信,就是這樣一個有點古董的地方,卻總是能吸引一些上自六十多歲老傢伙,下自十五六歲的高中生。
地點:從思明電影院往湖濱方向走,經過一家無名子快餐店,再經過一家運動鞋店,之後會看到一家門面並不明亮的小店,招牌上寫著「雅坡咖啡廳」,OK,這就到了,進去感受一下80年代老廈門的本土咖啡廳。
沙茶麵
來過廈門的人幾乎都有嘗過沙茶麵,有人說味道很好當然也有人說不怎麼樣,有的嫌太甜了,有的嫌不夠辣。
不過對於廈門人來說,沙茶麵是從小吃到大,大腸、瘦肉、豆乾這三種幾乎可以說是最經常加的配料,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特別的配料。記得和別人出去吃沙茶麵時,為了要顯示自己還算得上是位廈門「老饕」,總是點一些古怪的配料,像是什麼米血、大腸頭、腰花、鴨腸,還有一種叫做「豬肝緣」的肉片等等,感覺選配料還是件挺能顯出自己個性的事,不過吃來吃去,感覺還是原來的三樣吃起來比較順口,畢竟沒有誰是從小時候經常吃著腰花或是「豬肝緣」長大的。
中山路附近有幾家沙茶麵店不錯。第九市場的那一家(定安廣場旁)不錯,可惜人太多了,偶爾沙茶湯賣得太快,就往裡頭加水稀釋,味道會稍淡。一百後面的那家比較好,可惜店面太小,經常要和陌生人搭台,吃起來難免不夠自在。
中山路的文化宮車站附近有一家兼賣燒肉粽,生意奇好,就是店面太小,而且可以說是奇小,可能比你們家廚房大不了多少(我懷疑可能是在廈門店面最小的沙茶麵店),只有3張桌子,和陌生人搭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經常吃不到,在你前面還有好幾位在門口苦等,誰叫它是在這個風水寶地開的店。可能是因為中山路的店面太貴的原因(一般的都要每月6000元),老闆十幾年來從未擴充過店面,或許還能產生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這種擠破頭的地方吃東西也可以算是一絕吧。
思明電影院對面那家算起來應該是最好的,店面適中(其實也是小),顧客也適中,夾層還有夠冷的空調,就是有時候會多加一些你並沒點過的配料,最後當然是要多算你錢的啰。
月華沙茶麵(很少有人能吃完面後,出來抬起頭看看麵店的大名,這家例外,因為它上過報紙),地點大概在思明西路和昇平路附近,可以沿著一百旁的馬路走進去慢慢找。也可以從輪渡車站,沿華聯商廈和海關大廈中間的昇平路直走200米左右,看到右邊一所「民立小學」,左邊有一條巷子,巷子門口有一家理發店,巷子裡面10米處就是「月華沙茶麵」,正所謂「深街陋巷品正宗」。摘自廈門晚報:「鎮邦路78號。本來人們都叫鎮邦路的沙茶麵,十幾年前,才掛上了主人陳月華的名號。
這家店現在主要靠女兒、媳婦們經營。但月華老婆婆每天勢必一大早過來配料。據說,她80多歲的腦袋很靈活,配料算錢都極其准確,分毫不差。配完料,她也不回家,再熱的天都在店邊悠閑地坐著。
這家沙茶麵湯汁濃厚,對外地人來說,嘗不出令人生厭的甜,對本地人來說,甜得恰恰合口。湯是用冰糖、花生醬等熬制的。這家店的好東西還真不少,其中有加進面里的肉筋,也就是豬腰條後的那一層薄膜,通常都要被我們毫不留情扔掉的那部分,他們片下來,連著絲絲縷縷的瘦肉,稍微燙一下,又嫩又Q,口感味道都棒。還有一種料他們叫做豬肝緣的,即豬肝邊上的一小塊連著膜的瘦肉,吃起來特別的香。附近市場賣肉的,都知道要為他們留下這些邊邊角角的東西,在這些女人們的手裡,它們就變成美味了。
新南軒和黃則和的沙茶麵都不行,配料少且次,特別是湯的味道有問題,感覺不夠正。吳再添的沙茶麵有得過中華名小吃。
肉粽
吳再添小吃店的比較有名,在輪渡車站附近。
廈門肉粽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多以香菇、蝦米、栗子、豬肉、糯米為原料,包好後的粽子要等開水煮沸時鮮粽才下鍋燒,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蓉、紅辣醬、調味醬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點,肉粽要趁熱吃,否則味道大減,因此燒肉粽,名副其實。
芋包
吳再添的比較好,新南軒的好看不好吃,最近新南軒改頭換面後,很多小吃都變味了,沙茶麵簡直可以用糟糕二字來形容,肉粽的火候差了一些感覺有點硬,新南軒的市場化在廈門的老字型大小中做得是最好的,分店越開越多,但東西的味道卻越來越不正宗,感覺是不是裡面的攤位被被別人承包掉。
芋包,夏秋季節小吃。系將擯榔芋削皮洗凈搗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澱粉、精鹽、攪拌均勻,在碗的內壁塗上一層油,放進預先准備好的豬肉、蝦仁、香菇、冬筍、荸薺等片絲餡料,再蓋上一層芋泥。輕輕倒扣取出放在蒸籠里蒸炊而成。食用時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醬等,味道更好。
花生湯
黃則和花生湯店,在輪渡肯德基對面。
廈門花生湯用料簡單,煮法卻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開水浸泡後去膜,加水置砂鍋內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續水熬至花生爛透為止。然後食用時配佐甜咸點心,如油條、炸棗、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油蔥果
吳再添的比較不錯。中秋節俗稱」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舊民俗。其做法是:將肉絲、荸薺丁、炸過碾碎的扁魚或蝦皮、米醬、白糖、地瓜粉、蔥白、五香粉、食鹽製成團狀,放進碗里的米漿蒸煮而成。吃時要切開,放些沙茶醬、桔汁、蒜泥、蘿卜酸、芫荽,吃起來柔韌芳香,美味可口。
海蠣煎
據考證台灣的海蠣煎可是從廈門流傳過去的。
雙全酒家的海蠣煎有得獎,新南軒的也還可以。一般的大排檔都有,不過叫之前最好先看看海蠣是否新鮮,曾經吃過不新鮮的海蠣煎,那種味道簡直是嚇人,味道特別腥,海蠣海有點發黑,像這種千萬不能要。
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蚝」(一種較小的海蠣)為主要原料,把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勻,然後用適量的豬油在鍋里煎至兩面酥黃。吃時,以蒜泥、芫荽、沙茶醬等為作料,方能達到香脆細、美昧可口之功效。
面線糊
黃則和花生湯店裡能夠嘗到。另外,記得10年前在舊霞溪市場里有兩家做得很好,舊霞溪市場拆了後就不知去向,你們要是有誰知道原來舊的那兩家搬到哪裡請告訴我。

流行音樂 音樂大家說
面線糊系以蝦、蚝、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亂,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血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入面線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腸也爛熟,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為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
炸五香
幾家老字型大小都有,味道也差不多,其實做起來不難,你自己都可以動手試試看,美人宮市場有一家據說做得最好,不過我怎麼吃都覺得不如我老媽做的好吃。
炸五香系將瘦肉配上青蔥、扁魚、荸薺、鴨蛋、味精、上等醬油、白糖、五香粉。攪拌均勻,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鍋炸熟。 切成小塊,食用時配上沙茶醬。紅辣醬、芥辣、蘿卜酸、蕪英、甜醬等佐料,味道更加鮮美。
另外,吳再添的肉羹湯和鹵面,新南軒的咸稞和魚丸湯,黃則和的蚝仔面線糊,雙全酒家的加力魚燉白菜也都是廈門的名點。「廈港鹵鴨」(沃爾瑪可以買得到,據說由於有特殊的香味,有人懷疑是否在裡面加入了罌粟殼。)「友利鹽水鴨」(大生里鐵路口旁有分店)也都是廈門本地人必買的下酒鹵料(鹵鴨最好要熱吃,鹽水鴨這一定要涼吃)。

佛跳牆

「佛跳牆」是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傳統名菜,為閩菜的代表作。它的主要原料有魚翅、海參、雞脯、鴨肉、豬蹄筋、香菇、鮑魚、鴿蛋等30多種,並配有多種佐料。「佛跳牆」做得好壞,關鍵在於是否選料精細,刀法講究,是否按照其及為嚴謹的調配烹製程序。烹制時要把幾十種原料放進盛過酒的紹興酒壇中,壇口用紙密封再用蓋子蓋緊,先用旺火燒沸,再用文火慢煨。由於幾十種原、配料煨在一起,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原封的特色,香味濃郁,嫩軟鮮美,真是「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2. 歷史上的「吃貨」知多少

馬王堆聽說過來吧 漢代長沙太守利自蒼的妻子辛追 就是個大吃貨 你看她出土的東西 有多少好吃的 烤肉串 水果 各種食用動物 而且她在死前還吃了甜瓜 以至於幾千年後還能從她的胃裡找到100多顆甜瓜子。。。她因為貪吃得了很多富貴病 以至於猝死。。。實在不能說不是個吃貨。。。。。。

3. 飲食風味的傳說 要少於100字

保定素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具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聞名,槐茂醬菜、冰版糖葫蘆王、驢肉火燒權、牛肉罩火燒、馬家老雞,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保定傳統小吃。近年,保定餐飲企業紛紛投資石家莊,建起連鎖店,傳統的保定菜和保定小吃在石家莊「走紅」起來。

冀菜分為三大流派,以保定為代表的冀中南菜,以唐山為代表的京東沿海菜,以承德為代表的宮廷塞外菜。近年來,叫得最響的是保定的直隸官府菜,「李鴻章燴
菜」「總督豆腐」「一品文官菜」和「一品武官菜」,從名稱上就能體現出直隸官府菜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淵源。冀菜雖無緣八大菜系,但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
地方特色極具發展空間,從直隸官府菜入手,進而把冀菜推而廣之,成為河北餐飲業內許多有識之士的目標。

4. 典故故事有關飲食方面的

古代壽面從何而來

唐明皇即位之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三郎,你忘了當年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回鍋肉的傳說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見《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並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雲:「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雜燴」的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餚,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餚。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餚,其製作歷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餚。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餚,影響較廣。

據傳,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賊秦檜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嘗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只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檜的檜,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檜,只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又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諭出宮,皇後、太子及大臣等人隨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飢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御膳早己冰冷,御廚措手不及,只得將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內,經燴製成熱氣騰騰的菜餚裝盆進獻,由於復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別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御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御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還據傳,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贊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里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餚饌,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製作。烹制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於配方製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看來,「雜燴」這道雅俗共賞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夠廣泛沿傳至今,它不僅醇濃鮮香,味美好吃,還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頗受國內外食客的歡迎和喜愛。

楚鄉湖北遐邇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御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饈,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鱖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將炒鍋置旺火上,放適量熟豬油燒六成熱,先把上漿魚片、蝦仁分別拉油後瀝出。再把發制好的海參、魚肚、蹄筋和雞脯片、香菇、口蘑分別置旺火沸水鍋中焯水,用清水沖涼。然後,炒鍋酌放熟豬油,下入蔥薑汁、高湯、精鹽、味精燒沸,倒入各種原料燒燴入味後勾芡,淋上雞油而成。

此全家福餚撰,因其選料高檔,製作精細,一菜多姿,脆嫩滑爽,馨香濃郁,身價很高,馳名全國,譽滿江城。

月餅的傳說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月餅是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每逢中秋,人們除了以月餅祭月外,還以月餅饋贈親朋。月餅已成為中秋節的象徵。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許多傳說卻道出了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在眾多的傳說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月餅傳信息」一說。相傳元朝未年,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引起了廣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處都在醞釀起義和反抗。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防止人民造反,規定民間不準私藏鐵器,只准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在中秋節時,將中秋起義的時間寫在紙條上,夾在月餅里送給各家各戶。人們掰開月餅見到紙條,就紛紛拿起菜刀,聚集起義,掀起了反抗元朝統治者壓迫的高潮。為了紀念這次起義,人們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餅且相沿成習。另一種傳說即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八月十五凱旋歸京,長安城內一片歡騰。有個吐蕾人正在長安,他向唐太宗獻圓餅祝捷。太宗大喜,從裝飾華麗的餅盒中取出圓餅,指著懸掛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後太宗與百官共食圓餅,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傳說,唐明皇游月宮時吃了嫦娥做的仙餅,回宮後難忘美味,遂命人製作並於八月十五食之。

中秋食月餅的記載多始見於明清時。明人田汝成在《西遊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遺,取團圓之意。」因古人稱中秋為「團圓節」,所以月餅又稱「團圓餅」。

明清時,中秋食月餅的風俗已相當盛行,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師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月餅除了是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外,還是饋贈親友的節日禮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由當初的家庭手工製作逐漸變成了一種專業化生產,品種不斷增多,質量不斷提高,明清時已發展成為傳統的糕點形式。

「現代月餅在繼承明清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製作更精美,口味更繁多。不同的地區的月餅以其獨具的特色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美;蘇式月餅鬆脆、香酥、甜咸適口;潮式月餅以糖冬瓜為餡,滋潤、鬆脆。月餅除象徵團圓的傳統圓形之外,還有正方、八角、三角、長方等形狀,其內中包餡有冰糖、豆沙、蓮蓉、五仁、百果、棗泥、火腿、蛋黃、叉燒等數十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月餅作為中秋節的應節食品,其餅面圖案無不與月亮相關,如「嫦娥奔月」、「月宮蟾兔」、「銀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精美的圖案不但烘託了中秋佳節的祥和氣氛,而且也增加了節日的詩情畫意。

杜甫與五柳魚

五柳魚是四川名菜,唐宋以來早已膾炙人口。說起「五柳魚」來,它還和我國古代詩人杜甫有一段關系呢!

唐代杜甫,在年近五十的時候,遇上「安史之亂」,整個唐朝從這兒走了下坡路。唐明皇逃往四川,楊玉環在馬嵬坡弔死。杜甫為了躲避這場戰亂,也漂泊到西南。他到了成都,在成都古郊找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叫浣花溪畔,親手建了—座草堂,住了下來。並在這里寫過不少詩。草堂茅屋有時還叫大風吹破。他這時生活十分清苦,由自己的遭遇和貧困處境,還時常想到天下的窮人寒士,寄予不少同情。他每日用素菜草果度日,當地都叫他「菜肚老人」。

傳有一天他邀幾個朋友在草堂上吟詩作賦,吟得高興,不覺到了中午。他發起愁來,眼看要吃晌飯了,可是一無所有,拿什麼款待這些客人呢!他正在著急,忽然見家人從浣花溪里釣上一條魚來,喜出望外。心想,就請大家品嘗這條魚吧!他走到灶前,親手烹制起魚來。朋友們見他去做魚,個個都驚奇起來,有的帶著懷疑的眼光說:「老杜,這可是新鮮事,你會作詩,還會烹魚?」杜甫笑笑說:「等著吧,我今天就要給你們烹烹看看。」他開膛把魚洗好以後,加上佐料就放鍋里蒸上。蒸熟以後,又把當地的甜面醬炒熟,加入四州泡菜里的辣椒、蔥、姜和湯汁,和好淀扮,作成汁,趁熱澆在魚身上,再撤上香菜就做成了。

大夥歡坐一堂,見杜甫把魚端了上來,伸筷一嘗,果然好吃。眾朋友邊說邊吃,一會工夫,一條魚吃得精光,可是這魚還沒有名字呢!於是大家就為這魚想起名字來。有的說:「這魚就叫浣溪魚吧!」有的說:「叫老杜魚才合適。」最後杜甫說:「陶淵明先生是我們敬佩的先賢,而這魚背覆有五顏六色的絲,很象柳葉,就叫『五柳魚』吧!」說罷,大家十分贊成,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五柳魚就這樣叫起來了,並成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傳了一千多年。

陳麻婆與麻婆豆腐

一百八十年前,四川省成都市靠近郊區的萬福橋,有個叫陳春富的青年和他的妻子劉氏,在這里開了一家專賣素菜的小飯鋪。成都附近彭縣、新繁等地到成都的行人和挑擔小販,很多人都喜歡在萬福橋歇腳,吃頓飯,喝點茶。劉氏見到客人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接待。劉氏燒的豆腐兩面金黃又酥又嫩,客人們很愛吃。有時遇上嘴饞的顧客要求吃點葷的,她就去對門小販處買回牛肉切成片,做成牛肉燒豆腐供客人食用。

劉氏聰明好學,能虛心聽取顧客們的意見,改進烹調方法,譬如下鍋之前先將豆腐切成小塊,用淡鹽水焯一下,使豆腐更加軟嫩。牛肉由切成塊狀變成細粒。劉氏做這道菜,除了注重調料的搭配,更注意掌握火候。她烹制的牛肉燒豆腐,具有麻、辣、香、燙、嫩、酥等特點,很多人吃起來燙得出汗,全身舒暢,吃了還想吃,因此招來不少回頭客。

劉氏小時候出過天花,臉上留下幾顆麻點,來往的客人熟了,就取笑叫她麻嫂,她也從不見怪。後來年紀大一點,人們改口叫麻婆。她做牛肉燒豆腐出了名,於是就成了「麻婆豆腐」。這道菜汁濃味厚,滋味鮮美,是川菜家常燒技法中,麻辣味型主要代表菜之一,不僅全國有名,而且在國外數以千計的中餐廳里,也都以麻辣豆腐做當家菜享譽海外,它的名聲有時甚至超過北京烤鴨。

王致和臭豆腐的來歷

北京的老字型大小非常多,一說起「王致和」,大家沒有不知道的,若提起王致和的臭豆腐,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個「臭」字名揚萬里,傳遍了全中國。隨著生產經營不斷壯大,王致和由一個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一個大型企業,由原來的石磨製作發展到現在的針磨磨漿製作,由原先的全部手工操作到現在的機械化生產,王致和企業在不斷地發展、完善、改進著。

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質高的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鹵、前期發酵、腌制、灌湯、後期發酵等多道工序製成的。其中腌制是關鍵,鹽量和佐料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鹽多了,豆腐不臭;鹽少了,易造成腐乳的糟爛甚至腐敗。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種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氨基酸使味道變得非常鮮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硫化氫氣體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時用的是黃漿水、涼水、鹽水等,使成型豆腐塊經後期發酵後呈豆青色。

那麼,這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是怎樣的一個由來呢?相傳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來京趕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閑居在會館中,欲返歸故里,交通不便,盤纏皆無;欲在京攻讀,准備再次應試,又距下科試期甚遠。無奈,只得在京暫謀生計。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於是便在安徽會館附近租賃了幾間房,購置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廢棄。他苦思對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後歇伏停業,一心攻讀,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風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舊業,再做豆腐來賣。驀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品嘗,都稱贊不已。

王致和屢試不中,只得棄學經商,按過去試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此物價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飯,適合收入低的勞動人食用,所以漸漸打開銷路,生意日漸興隆。後經輾轉籌措,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置了一所鋪面房,自產自銷,批零兼營。據其購置房屋的契約所載,時為康熙十七年冬。從王致和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臭豆腐以後,又經多次改進,逐漸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名聲更高。清朝末葉,傳入宮廷。傳說慈禧太後在秋末冬初也喜歡吃它,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稱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取名「青方」。

從清朝到新中國成立的三百多年間,王致和雖更換了幾代人,卻始終保留著「王致和」這個老字型大小,保持著王致和臭豆腐的傳統風味。

古代壽面從何而來

唐明皇即位之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三郎,你忘了當年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回鍋肉的傳說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見《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並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雲:「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雜燴」的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餚,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餚。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餚,其製作歷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餚。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餚,影響較廣。

據傳,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賊秦檜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嘗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只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檜的檜,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檜,只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又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諭出宮,皇後、太子及大臣等人隨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飢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御膳早己冰冷,御廚措手不及,只得將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內,經燴製成熱氣騰騰的菜餚裝盆進獻,由於復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別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御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御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還據傳,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贊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里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餚饌,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製作。烹制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於配方製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看來,「雜燴」這道雅俗共賞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夠廣泛沿傳至今,它不僅醇濃鮮香,味美好吃,還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頗受國內外食客的歡迎和喜愛。

楚鄉湖北遐邇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御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饈,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鱖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將

5. 高分懸賞!搞笑和惡搞簡訊,小故事!

人=吃飯+睡覺+上班+玩,
豬=吃飯+ 睡覺,
代入:人=豬+上班+玩專,
即:人-玩=豬+上班.
結論: 不懂玩的人=會上班的豬

男人屬=吃飯+ 睡覺+掙錢
豬=吃飯+ 睡覺
男人=豬+掙錢
豬=男人-掙錢
所以男人不掙錢等於豬。

女人=吃飯+ 睡覺+花錢。
豬 =吃飯+ 睡覺。代入上式得:
女人=豬+花錢。
移項得:女人-花錢=豬。
結論:女人不會花錢的都是 豬。

綜上:
男人為 讓女人不 變成豬而掙錢!
女人為 讓男人不 變成豬而花錢!

男人+女人=兩頭豬

6. 獅子頭 是根據什麼取的名字1、名人趣食2、神話傳統3、歷史典故4、菜餚形象

獅子頭是中國江蘇省揚州淮揚菜系中的一道傳統菜餚。傳說獅子頭版做法始於隋朝,權是在隋煬帝游幸時,廚師以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為主題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四道菜,據說原名葵花斬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國公韋陟的家廚韋巨元做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斬肉四道名菜,令座中賓客嘆服,葵花斬肉被改名為獅子頭。此菜口感軟糯滑膩,健康營養。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7. 求十個有關春節的來歷,十個菜名的故事。

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

春節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准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如放鞭炮,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松鼠桂魚的前身是松鼠魚。清代《調鼎集》中有記載為: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鯚魚,即鱖魚,也叫「鯚花魚,南方人多稱其為桂魚,取蟾宮折掛之意。春節期間必須要吃的幾道菜,道道讓你滿口留香。

餛飩: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另外就是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寓意年景大豐收,糧食滿囤。

一年一度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您是不是又在為春節吃什麼而發愁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幾道春節必吃的特色菜品,用它們招待親戚朋友,不僅寓意好,營養好,顏值高,而且上檔次,有品位,招待客人倍有面子。

8. 古代菜餚名稱和背景故事

1、雜燴菜

所謂「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這詩乃是出自清朝狀元秦大士之筆。此詩中藏了為人人喊打的大奸臣,秦檜。這雜燴菜原名炸檜菜,意為將秦檜生煎活炸,但因此菜是將各類菜蔬雜燴,故而在流傳過程中改名為雜燴菜。

此菜的由來要追述到秦檜同期的兵部尚書朱敦儒身上,這位先生向來剛正不阿,堅決不與秦某人同流合污。於是被秦檜參了一本,從此告老還鄉,悶悶不樂。這日,朱敦儒六十大壽,偏巧此時傳來了岳帥被那奸相殺害的消息,真真把個朱老先生氣的活佛出世,那還有心思吃飯。

但客人都已經來了,朱老先生沒法,只好吩咐廚子不必擺盤,將蔬菜同熬,配上饅頭了事。這朱老先生的好友各個都是大富之家,這些槽糠之食怎生下肚。這時,悶悶不樂的朱老先生開口說到「當今天下,豺狼當道,社鼠橫行,我恨不得將那奸相頭顱砍下油炸。」

一位客人義憤填膺的站起來回復「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是那奸相的頭,油炸豆腐就是秦檜的肉,粉條就是秦檜的腸子。各位,我們將他生吞活剝,為岳帥報仇。」眾人紛紛響應,將菜吃了個精光。


2、夫妻肺片

創始人郭朝華,夫妻倆推著小車沿街叫賣涼拌牛肉片,因調製得法,味道鮮美,被贊譽為「車行半邊路,肉香一條街」。夫妻肺片的成分里並沒有肺,而是牛肉、牛舌、牛心和牛頭皮,切成很薄的片雜薈在一起,人們稱之為「薈片」。

據說是好事的學生用硬紙板寫個招牌接在車上,把「薈」宇寫成了「肺」宇,因此「夫妻肺片」就慢慢出名了。

3、東安子雞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客商趕路,入夜飢餓,在湖南東安縣城一家小飯店用餐。店主老嫗因無菜可供,捉來童子雞現殺現烹。童子雞經過蔥、姜、蒜、辣調味,香油爆吵,再烹以酒、醋、鹽燜燒,紅油油、亮閃閃,鮮香軟嫩,客人贊不絕口,到處稱贊此菜絕妙。

知縣聽說後,親自到該店品嘗,果然名不虛傳,遂稱其為「東安子雞」。

4、三蛇龍虎鳳大會

最早流行於民間,聽聞蛇肉可以去除小孩晚上冒汗的毛病,並且可以美容小孩肌膚,其實蛇乃高膽白食物,吃之對肌膚增白無可厚非。後來由於療效顯著,加之廣州、南海等地食蛇的菜或不斷豐富,食蛇的風俗在新興俏然興起,首家經營蛇食餐的是現太平鎮的鳳凰水閘蛇餐館。

5、佛跳牆

據傳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錢庄一位官員設家宴請福建布政司周蓮,他的紹興籍夫人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壽全」,內有雞、鴨、肉和幾種海產,一並放在盛紹興酒的酒壇內煨制而成。

周蓮吃後贊不絕口,遂命衙廚鄭春發仿製,鄭春發登門求教,並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使菜越發葷香可口。以後鄭春發離開周蓮衙府,集資經營聚春園菜館,「福壽全」成了這家菜館的主打菜。

只因福州話「福壽全」與「佛跳牆」的發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壽全」就被「佛跳牆」取而代之名揚四海了。

閱讀全文

與蝦餅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