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廣西全境解放歷史人物

廣西全境解放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4 00:19:05

❶ 廣西有那些傑出歷史人物

廣西名人

儂智高(-1055),反宋起義將領,「大南國」皇帝,廣源州(今南寧)人。

瓦氏夫人(1498~1557), 明代抗倭英雄,廣西歸州(今靖西縣)人。

蔣 冕(1462~1532),明朝大學士、內閣首輔,廣西全州人。

石濤(1641~約1718),清初著名畫家,廣西桂林人。

陳宏謀(1696~1771),清朝大學士、理學家,廣西臨桂人。

鄭獻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學者,廣西象州人。

韋昌輝(1823-1856年),太平天國「北王」,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

蕭朝貴(?—1852.9.12),太平天國開國功臣和傑出將領,廣西武宣縣東鄉人。

石達開(1831~1863),太平天國軍事統帥之一,廣西貴縣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秦日綱 (約1821—1856),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

劉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軍首領、抗法抗日名將,廣西上思人。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廣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台灣巡撫、台灣民主國大總統、首創桂劇,字維卿。廣西灌陽人。

況周頤(1859~1926),清季詞人,廣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廣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陸榮廷(1859-1938),桂系軍閥,廣西武鳴人。

陳濟棠(1890~1954),國民黨軍隊將領,廣西防城人。

李濟深(1885—1959),黃埔軍校副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廣西蒼梧人。

韋拔群(1894—1932),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領導者,廣西東蘭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國現代詩人,廣西人(辭海:廣東新會人,誤)。

梁漱溟(1893-1988),國學大師、「中國最後一個大儒」,廣西桂林人。

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廣西桂林人。

雷沛鴻(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廣西南寧人。

高致嵩(1899—1937),國民黨將領,廣西岑溪人。

羅爾綱 (1901-1997) ,太平天國歷史學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人。

雷經天(1904—1959),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解放軍將領,廣西南寧人。

石覺(1908-1986),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廣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副秘書長,廣西岑溪人。

甘麗初(1901—1950),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羅奇(1901—1975),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黃錦輝(1903—1928),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軍事幹部之一,廣西桂林人。

覃異之(1907— ),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宜山人。

黃紹竑(1895—1966),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容縣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者之 一、革命烈士,廣西北流人。

譚壽林(1896~1931) 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廣西貴縣(今貴港)人。

王力(1900~1986),語言學家、教育家,廣西博白人。

程思遠(1908~2005.7.28),著名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廣西賓陽人。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新武俠鼻祖」,廣西蒙山縣人。

❷ 廣西北海近現代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

北海市因市復區北面瀕臨制海而得名,始見於清康熙初年,清嘉慶年以來沿稱為市。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12月4日解放,當時為鎮,歸合浦縣管轄,1951年1月改為廣東省轄市,同年5月委託廣西省領導,1952年3月正式劃歸廣西,1955年5月重歸廣東,1956年降為縣級市,1958年降為合浦縣北海人民公社。1959年改為縣級鎮,1964年恢復為縣級市,1965年6月又劃歸廣西。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旅遊對外開放城市。1983年10月恢復為地級市。1984年4月被國務院確定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7月1日合浦縣劃歸北海市管轄。

❸ 廣西出人才,歷史上廣西出過哪些名人

1、馮子材

馮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2、蔣冕

蔣冕(1462年-1532年),字敬之,一字敬所,號湘皋。縣城北隅(今廣西全州鎮北門一帶)人。蔣冕是明朝弘治、正德兩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正德年間代廷和為首輔僅兩月),是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兄昪(即蔣昪),南京戶部尚書,以謹厚稱。

5、況周頤

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雲夢樓,西廬等。

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況周頤,咸豐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歲補弟子員,11歲中秀才,18歲中拔貢,21歲以優貢生中光緒五年(1879)鄉試舉人。一生致力於詞,凡五十年,尤精於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❹ 廣西是那一年解放的

1949年12月11日全境解放。

❺ 解放以來,廣西第一任政府主席是哪個

廣西第一任政府主席是張雲逸。

1949年12月11日廣西全境宣告解放,張雲逸出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和廣西省政協主席。同月還擔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華南分局第二書記和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任黨的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一屆、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5)廣西全境解放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張雲逸,原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1892年8月10日生於廣東文昌(今屬海南)頭苑區造福鄉上僚村。7歲時開始讀私塾,12歲轉入本鄉啟明高等小學。

1908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堂第二期,開始接受進步思想。

1909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先後參加過1910年的廣州新軍起義、1911年的黃花崗起義和辛亥革命。

1912年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學習,1914年畢業後,被國民黨南方支部派到統治海南島的軍閥龍濟光部秘密從事革命活動,歷任排長、連長。

1921年到粵軍總司令陳炯明部當營長。

1923年從政,任廣東揭陽縣縣長,積極推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綱領。

1924年復入粵軍,在許崇智部任旅長。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4軍第25師參謀長。同年10月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6月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成立警衛團時,力薦盧德銘任團長。大革命失敗後,秘密掩護周士第等共產黨員脫險並支持所部參加南昌起義。後脫離第4軍,經香港前往上海,與中共中央取得聯系。

❻ 求廣西的歷史人物,要歷史的

李宗仁(1891~) 中華民國代總統。臨桂人。

王 力(1900~1986) 語言學家、教育家。博白人。

馬君武(1882~1939)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學者、詩人。桂林人。

袁崇煥(1584~1630) 明末抗清將領。平南人。

白崇禧(1893~1966) 國民黨高級將領。回族,臨桂人。

瓦氏夫人(1498~1557)明代抗倭英雄。靖西人。

梁漱溟(1893~1988) 哲學家、教育家、農村建設問題專家。桂林人。

韋拔群(1894~1932) 百色起義領導者之一。東蘭人。

李濟深(1885~1959)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原國民黨愛國將領。解放 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副主席。

韋國清(1913~1989) 開國上將。東蘭人。

還有眾多人物入選,其中有:鄧穎超、雷沛鴻、岑春煊、於成龍、梁羽生、梅艷芳、白先勇、李寧等。
廣西壯族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很多都與漢族相同。正月過年非常熱鬧,各村寨青年男女都要以傳統購「拋綉球戲撲」。打「磨秋」也是傳統內容之一,即栽一直木於地上,以一橫木鑿其中,合於直木頂的磨心上,二人一左一右撲於橫木兩端為戲,此起彼落,此落彼起,騰在半空,非常有趣。壯族每年固定的宗教節日甚多。如部分壯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獻「老人廳」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過小年。每年二月「祭龍」是各支系的共同節日。「祭龍」時由村中兩戶或數戶人家輪流負擔祭日歷需要的雞、豬等犧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騎馬、戴斗簽者不得通過寨心,習慣認為每年殺豬「祭龍」能使人畜平安,五穀豐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後並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獻土地。十二月「送祖」,送「灶王」。此外,還有許多帶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禁忌。如正月初一不準吹火,不得串門。平時不能坐在門檻中間。不能用腳踩灶台和三腳。不能抬著鋤頭或戴著斗笠進家。不能攀爬或砍伐龍山上的樹木。如有結婚之家,孕婦不準去看新娘。家有產婦時,門上懸掛草帽一頂,暗示外人不得入內。

❼ 歷史上廣西出過哪些名人

1、馮子材

馮子材(1818年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2、蔣冕

蔣冕(1462年-1532年),字敬之,一字敬所,號湘皋。縣城北隅(今廣西全州鎮北門一帶)人。蔣冕是明朝弘治、正德兩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正德年間代廷和為首輔僅兩月),是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兄昪(即蔣昪),南京戶部尚書,以謹厚稱。

5、況周頤

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雲夢樓,西廬等。

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況周頤,咸豐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歲補弟子員,11歲中秀才,18歲中拔貢,21歲以優貢生中光緒五年(1879)鄉試舉人。一生致力於詞,凡五十年,尤精於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❽ 簡述廣西的歷史

3000年前左右,廣西開始進入文明社會。
先秦時期廣西為百越之地,戰國時期屬楚。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中國,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廣西屬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及南海、長沙、黔中等郡一部,廣西簡稱「桂」即由此而來。
秦末漢初,廣西屬南越國轄地。
漢武帝平定南越後,在廣西境內設蒼梧、鬱林、合浦三郡。
東漢末,廣西大部屬交州統轄,三國時大部屬吳國,桂西北小部分屬蜀國。
晉代分屬廣州、交州和湘州。
南北朝時,相繼屬南朝的宋、齊、梁、陳所轄。
隋統一後,始安、永平、寧越、鬱林、蒼梧、合浦等郡屬揚州轄,熙平郡和零陵郡之一部分屬荊州轄。
唐初因之。太宗貞觀後屬嶺南道。咸通三年(862)廣西屬嶺南西道,下設邕、容、桂三管經略使,基本形成廣西後來政區疆域輪廓。
五代十國時,廣西地區先後屬楚、南漢。宋代,廣西地方稱廣西南西路,簡稱廣西路,這是「廣西」得名的開始。
元朝,廣西屬湖廣行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湖廣行省南部增設廣西行中書省,開廣西省之先河。
明洪武九年(1376),廣西行中書省改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將原屬湖南的全州、灌陽一帶劃歸廣西,將原屬廣西的廉州府(今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市屬地)劃歸廣東。
清初復設廣西省。
廣西大約在10萬棗2萬年前就進入了母系氏族社會,人們開始過定居的農耕生活,使用石器,種植水稻,構築干欄式住宅。
公元前217~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在今興安境內修靈渠,把長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聯系起來,促進了廣西同中原的經濟、文化交流。
秦漢以後,中原人民陸續遷入廣西;唐代之後,還有一些被派遣或被貶謫的官吏來到廣西,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加上墾田、修水利和修築運河,從而促進了廣西經濟的發展。
宋代,廣西農業生產已廣泛使用鐵器和耕牛。礦治、紡織、陶瓷、交通運輸、商業和對外貿易也有較大發展。
明清兩代,由於人口、畜力增加,水利設施不斷完善,某些地方官吏採取獎勵人民墾荒和實行輕課減役等政策,耕地面積不斷增加,糧食產量有較快增長,原有的采礦和造紙、榨油、製糖、釀酒等家庭手工業也有了新的發展。
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以後,廣西各族勞動人民遭受到封建統治階級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和剝削。在農村,土地進一步集中到極少數的地主手中,地租十分沉重。
中法戰爭中,帝國主義強迫清廷把龍州、梧州辟為通商口岸,使資本主義經濟勢力大舉侵入廣西。同時,帝國主義又廉價掠奪廣西的農副產品和其他原料。同時,由於資本主義國家在廣西開設工商業和洋務運動的影響,也使廣西的資本主義因素有所發展。
國民黨桂系軍閥統治時期,廣西經濟文化事業發展較快,但由於統治階級橫征暴斂,勞動人民卻日趨貧困化。
抗日戰爭初期,由於淪陷區不少企業內遷,使廣西工商業一度出現繁榮,但到後期,因日寇入侵,廣西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從抗戰勝利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國民黨新桂系忙於內戰,無暇顧及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廣西社會經濟呈現一片敗落景象。
1949年12月11日,廣西全境解放。
1950年2月,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設立桂西僮族自治區,後改稱桂西僮族自治州,為廣西省所屬的民族地區。
1957年7月,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撤銷廣西省建制,成立廣西僮族自治區。
1958年3月5日,廣西僮族自治區在南寧正式宣布成立。
1965年10月,國務院決定將僮族改為壯族,並將明朝以前原屬於廣西的欽州地區從廣東省重新劃回廣西。
1983年試行市管縣和整縣改市的體制,邕寧、武鳴縣劃歸南寧市,柳江縣、柳城縣劃歸柳州市,臨桂縣劃歸桂林市,蒼梧縣劃歸梧州市管轄;北海市升為地級市,由自治區直轄;玉林、欽州、百色、河池等4縣分別改為市。至此,廣西共有8個地區行政公署,5個自治區轄市,6個縣級市,66個縣,10個民族自治縣。
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地級防城港市,1994年10月,成立地級欽州市;1995年10月,成立地級貴港市;1997年2月,調整梧州地區和梧州市行政區劃,撤銷賀縣,成立縣級賀州市,梧州地區更名賀州地區;同年4月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1998年10月,撤銷桂林地區,其原來所屬各縣劃歸桂林市管轄。
廣西歷史簡述:廣西歷史悠久,在四、五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勞作生息。 秦始皇統一嶺南後,開鑿靈渠,把長江與珠江兩條水系聯接起來,促進了廣西與中原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漢代,蒼梧、布山、合浦就有了商貿集市,合浦成為海外貿易港口;唐代,桂州、柳州、邕州、容州城鄉出現定期圩市;宋代,出現與交趾商人展開貨物交換的搏易場;明清時,廣西采礦業有了很大發展,主要是金、銀、銅、鋁、錫、鐵等礦。據統計,清順治六年至十八年報開的礦場達127處,居全國第3位。
廣西是我國近現代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如金田起義、黑旗軍抗法、鎮南關戰役等的策源地和發生地,涌現了洪秀全、劉永福、馮子材等一批傑出人物。一代偉人鄧小平在廣西領導了百色起義,創建了紅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
悠久的歷史,形成了廣西絢麗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創作的崖壁畫,漢代前創造的大銅鼓以及古樸曲雅、可避濕熱、防蛇獸侵害的干欄建築等,成為廣西當時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閣及三江侗族程陽風雨橋均具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價值。
廣西素有"歌海"之稱,農歷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最為隆重。198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節定為文化藝術節,後演化為廣西國際民歌節,1999年改為南寧國際民歌節,每年11月在南寧市舉行,吸引了眾多中外民歌藝術愛好者。
廣西絕大多數人和地區(包括少數民族中的許多人)講漢語方言,有粵語、西南官話、客家話、平話、桂北湘方言、閩方言6種,為我國漢語方言種類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數民族中以講壯語居多,有1700萬人。地方曲藝主要有桂劇、壯劇、彩調劇、粵劇、邕劇、廣西魚鼓、銅鼓音樂等。
廣西歷史上的五大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歷史悠久。廣西人類的起源非常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距今20萬年以前,就有原始人類在此生活。距今2萬—1萬年前,生活在廣西的人類以「麒麟山人」為代表,已學會製造和使用簡單的石器。約在四、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已進入以血緣為紐帶,處在母系氏族社會初期的「柳江人」在桂西、桂北的山區活動。現在東南亞發現最早的人類的化石在廣西,就是「柳江人」。廣西最早納入中國統一的行政區劃,始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攻取嶺南,設置桂林、象、南海等3郡。其中象、桂林兩郡所轄縣大多在今天的廣西境內。唐朝於咸通三年(公元862年)設置嶺南西道,舊治在今天的南寧市。宋朝於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設置了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舊治在今天的桂林市。公元1363年,設置廣西行中書省,舊治在今天的桂林市。公元1376年,廣西行中書省改為廣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廣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改為廣西行省,治在桂林。中華民國時期,廣西行省改為廣西省,初舊治在今天的南寧市,1936年遷於桂林市。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撤消廣西省,設立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廣西僮族自治區更名廣西壯族自治區。歷史上桂林是廣西的省郡,所以廣西簡稱桂,又稱「八桂」。
第二個特點是起義多。廣西人有英勇、善戰的歷史。從春秋開始,廣西就有起義,元朝後進入頂峰。所以廣西歷史上留下很多著名的起義,最著名的有「金田起義」、「鎮南關起義」、「百色起義」、「龍州起義」等。
第三個特點是民族多。廣西是壯族自治區,有4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有5個:壯族、漢族、苗族、侗族、瑤族。
第四個特點是文化獨特。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廣西絢麗多姿的文化。廣西的文化最獨特的有至今未能破譯的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畫。左江流域數公里的懸崖峭壁上,畫有一幅幅赫紅色的人物、動物、器物畫像。懸崖峭壁上,有600多種動物,僅人的圖案就有3、4百種,大的幾十米,小的只有幾毫米。廣西的「銅鼓」是廣西的象徵。還有綉球,綉球原來是象徵愛情的信物,現在已經延伸為友誼、幸福、祝福的象徵。廣西還是個歌海,廣西的少數民族愛唱歌,廣西有「三月三」和國際民歌節兩個譽滿全球的歌節。廣西的少數民族用歌來對話,農民走親戚在村口就開始唱歌,一直唱到家裡,對方也用唱歌來迎接客人。廣西的獨特文化還有秦始皇時期修的溝通珠江和長江水域的靈渠,郭沫若說「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第五個特點是方言多。廣西的方言之多,堪稱全國之最。廣西流傳比較廣的語種有6種:流傳在南寧市、欽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一帶的「粵語」;流傳在桂林、柳州一帶的「官話」;流傳在梧州市、玉林市和賀州地區一帶「客家話」;流傳在南寧地區、百色地區、河池地區一帶的「壯話」,以及「桂北湘南的方言」、南寧市郊的「平話」等,還有瑤話、侗話、仫佬話等語言。

❾ 廣西是多少年解放的呀

1.1949年12月11日,廣西全境解放。解放初期設廣西省,省會在南寧。1958年3月5日,成專立廣西壯族自屬治區。此後,廣西境內的行政區劃雖時有變動,但自治區一級的建置未改變。1978年起,將12月11日定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2.廣西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參戰部隊密切協同,貫徹遠距離包圍迂迴的作戰方針,實現了在廣西境內殲滅白崇禧集團的計劃,共殲滅國民黨軍17.3萬餘人,解放了廣西全省和廣東省欽州(今屬廣西壯族自治區)、雷州半島等地區。

(9)廣西全境解放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1.解放廣西戰役,歷時30餘天,殲敵17萬餘人,消滅了統治廣西25年、在中國政壇上風雲一時、堅決反共的國民黨新桂系,解放了廣西。這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戰役,在解放戰爭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具有重大意義。

2.由於新桂系是當時中國最大、最強的地方軍閥勢力,這樣一個集團的覆滅,極大地震撼了尚未解放的西南、西北各省的國民黨軍,大大動搖了這些省份國民黨軍的軍心,促使這些地方的國民黨軍放棄抵抗,從而大大加快了全國解放的歷史進程。

❿ 廣西全境解放後,毛澤東在電示廣西省委的內容中,主要提到了什麼

1949年12月下旬,廣西全境解放以後,毛澤東曾電示廣西省委:為了支援東南亞的革命運專動,將省會遷到南寧屬,另組織桂北區黨委領導桂北工作。桂北區黨委成立後,當時要抓的大事有兩件,即鎮壓反革命,整頓社會治安,穩定物價,恢復經濟。在穩定物價方面,南下時,大家都帶了一批銀元,入城後一周內,各單位都用銀元購物,同時在接收國民黨金融機構的基礎上,迅速建立了人民銀行,禁止國民黨的貨幣流通,發行人民幣,以銀元和物資作為人民幣的兌現手段,建立人民幣為主的物價新體系。

閱讀全文

與廣西全境解放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