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羽一生的評價
首先要搞明白的是,評價關羽有兩條線,一個是根據真實的歷史,另一個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很多人認為,《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對蜀漢的人物多有誇張,事實上剛好相反,若詳讀《三國演義》就會覺得羅貫中對蜀國的人物多私褒實貶,以著名的劉安殺妻為例。《三國演義》第十九回里,劉備兵敗,逃亡途中遇到獵戶劉安,劉安「聞豫州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劉安是貪圖富貴的卑鄙小人,殺妻沒有什麼可詳談的,但劉備的反應卻令人感到不寒而慄,以「仁義」出名的劉備,不但沒有任何斥責,見了曹操之後,還「說劉安殺妻為食之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慫恿曹操賞賜金銀,從這點看來,劉備心中實際上和曹操的價值觀並無不同——自己為最先,仁義不過是招攬人心的粉飾耳,此事歷史中並無此記載,羅貫中添油加醋虛構了這一段,這種似褒實貶的描寫實際上在三國演義中更有多處,至於是失誤還是刻意,現在很難說得清楚了。
從歷史上來說,毫無疑問關羽是個不錯的軍事將領,但是說不上傑出。
1、武勇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關羽傳),從這一點來看,武勇應當是可以的。
2、軍略
關羽戎馬生涯三十年,大多數時間都擔任方面軍統帥,這至少說明關羽並不是僅有武勇,也有一定的軍事統帥力。比如樊城一戰,「第一、為了防備吳國進攻,大築江陵城,將其建成內外套城,形成堅固的兩道防線。第二、除積聚糧食軍用物資外,大造舟船,操練水軍,以便北伐時利用漢水步、騎、水軍聯合作戰,以加強戰斗威力。第三、聯合魏境反曹勢力,作為內應,以便北伐時擴大聲勢。如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對許昌少府耿紀起兵的援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與南陽守將侯音起兵的聯合,皆屬此類。」(轉引自《關羽的一生及其評價》 朱大渭 )但總的說來,並不能說關羽比同時代的優秀將領如、徐晃、張遼、甘寧、夏侯敦等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
3、兄弟情誼
關羽被曹操所擒,所遇倒也可以,但是最終仍然回到劉備身邊。當然了,這里由有虛構的成分,一個就是當時關羽並不是為了保護劉備的家眷,另一個就是所謂的過五關斬六將,「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既然曹操發話,再阻攔關羽就是抗命,很顯然是不可能的。詳盡的原因我下面會分析,但不管怎麼說,脫離已經擁有的待遇,冒著被曹操追殺的危險回到劉備身邊,沒有一點兄弟情是很難說得。
但是話說回來,關羽並不是完人,甚至很難說是個優秀的軍事將領,他有作為軍事將領很嚴重的缺陷,就是過分驕傲,這個驕傲並不是簡單的情緒驕傲,他是造成關羽犯下一些極為嚴重的軍事錯誤的原因。
以關羽最後敗走麥城為例,三國志記載,最初孫權攻擊關羽的契機是「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要求關羽一定要答應婚事當然是不正確的,但是「罵辱其使」實在是太過分了,一來蜀吳聯盟是蜀國的既定方略,關羽對吳挑釁是嚴重的「政治錯誤」即使不接受,說兩句好聽的安撫一下總沒有什麼不好吧?
第二,當時關羽正和曹軍作戰,把吳軍扯入戰團會導致腹背受敵,關羽對這些毫不考慮,以逞一時意氣,壞了大事。其次,傅士仁和糜芳的反叛,按照三國志所說,是「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自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懷懼不安。」這里的幾詞實際上是很耐人尋味的,關羽輕視其他將領並不令人意外,」《張飛傳》,「關羽矜其驕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志驕意逸。」例如建安十九年,劉備攻益州,西涼馬超來投,馬超是當時頗具聲望的虎將,劉備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為平西將軍,位同關羽。遠在荊州的關羽聞之極為不滿,當即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誰可比類」,諸葛亮作書答稱,馬超「雄烈過人,一世之傑」,「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關羽閱信後,洋洋自得,將信「以示賓客」。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關中王,欲重用黃忠為後將軍。恐關羽不悅,派費詩往關羽處,同時拜關羽為前將軍。但關羽聽了此事後,大怒,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㈡ 三國歷史上關羽的評價
他集忠於君,善與友,正義,武力,智慧,勇氣,毅力,大志於一身。他集驕傲,狂妄,輕敵,自大於一身. 關羽的另一特點是量小,不能容物。最早是劉備得孔明之後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君勿復言』羽、飛乃止。如果說當時關羽瞧不起剛剛二十齣頭剛出茅廬的小子還是正常的話,那麼後來要於馬孟起單挑就太不識大體、自負、不能容物了。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須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從這里,可以看出關羽完全是一個爭勇鬥狠的一介武夫,不識大體,諸葛亮的一封信還要遍示賓客孔明深知吾心也——虛榮!諸葛亮的這封信雖然緩解了暫時的矛盾,但是助長了雲長的驕、傲之氣。建安二十四年,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果然、劉備將黃忠列為無虎上將引起了雲長的憤怒大丈夫誓不與老卒為伍不肯受拜。此時關羽針對的並非是黃忠,矛頭指向的已經是劉備了。此次幸虧費詩的善言,不然劉備真不知道如何下台階了。此時雲長已經如此難控制,劉禪代位之後又如何駕御世之虎臣?按照中國歷史上來看,此時劉備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
㈢ 關羽的真實歷史評價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溫恢: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
諸葛亮: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廖立: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蔡東藩:赤膽忠心誓報劉,越江討賊死方休;東吳不念東風惠,萬古江潮咽恨流。
毛澤東: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3)歷史名人對關羽的評價擴展閱讀:
1、關羽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將關羽塑造成為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出場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打造兵器後參加鎮壓黃巾起義的戰爭中,而後雖然與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但仍能斬將殺敵,大顯神威。
2、人物生平:追隨劉備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期間結識劉備,並與劉備、張飛結成兄弟,感情好到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劉備擔任平原相時,任命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隨劉備出席活動時,關羽和張飛則侍立劉備左右,保護劉備周全。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於陶謙,於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於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於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劉備被袁術、呂布夾攻,丟失徐州,關羽便跟隨劉備一起投奔曹操。後與曹操許田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為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於是不從。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於下邳,奪得徐州,關羽與劉備便跟隨曹操班師回許昌,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 後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於徐州,劉備趁機襲殺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返回小沛(今江蘇沛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羽
㈣ 歷史名人對關羽的歷史評價有哪些
忠肝義膽 兄弟情深 刮骨療傷十分勇敢
㈤ 三國演義人物評價關羽
小說通過他人眼見、口述和關羽自己的言行,對關羽的體貌形象作了全面生動、富有個性、極具特色的描述,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是相貌。小說第一回關羽一出場,是通過劉備眼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最後總括一句:「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然後再由自己介紹:「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要說明的是,世上本無鳳凰,人們想像中的鳳眼其實與孔雀相似,平時半睜不睜的樣子,怒時則「鳳眼圓睜,蠶眉直豎。」(第二十五回)所以後人說關羽「鳳眼圓睜」就要殺人。還有對關羽美髯即胡須的描寫,是在第二十五回關羽投降曹操後,在一次宴會上,曹操問道:「雲長髯有數乎?」公曰:「約數百根。每秋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次日,早朝見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帝問之。關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殿披拂,過於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自此以後,人皆呼關羽「美髯公」。
二是聲音。對關羽聲音的描寫在第五回「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中,袁紹聯軍征討董卓時,在汜水關前遇華雄,被華雄連殺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將,孫堅也在戰敗時丟了頭巾。正當聯軍中「眾皆失色」的時候,「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聲如巨鍾,立於帳前。」曹操教釃(shi)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門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這一段繪聲繪色的描寫,「聲如巨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是體態。小說第一回劉備與張飛飲酒時見「一大漢」,這是首次說明關羽體態是大漢的形狀。這大漢大到什麼程度,在第二十五回,曹操又一次宴請關羽散席時,見關公馬瘦,操曰:「公馬因何而瘦?」關公曰:「賤軀頗重,馬不能載,因此常瘦。」曹操這時才把赤兔馬送給關羽。通過馬常瘦來說關羽大漢體重,比直接的介紹更加有趣。
四是情感。關羽過關斬將,遇到張飛後,卻鬧了一場誤會。直到解除誤會,「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訴說關公歷過之事,張飛方才大哭,參拜雲長。」這時,小說卻未對關羽作任何錶述,直到在關定莊上,見到了劉備,才寫道:「關公迎門接拜,執手啼哭不止。」同是兄弟相會,同是生死離別之後又重逢,一個大哭,一個啼哭不止,把張飛與關羽的不同性格寫得恰到好處。
五是讀書。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滎陽太守王植派從事胡班,夜晚放火欲燒關羽。胡班尋思:「我久聞關雲長之名,不識如何模樣,試往窺之。」「見關公左手綽(chao)髯,於燈下憑幾看書。」胡班見了,竟失聲嘆曰:「真天人也!」須知,關羽此時燈下讀書,非閑情逸致,而是在不辭而別、逃出敵營途中險象環生的情境之下的燈下讀書。非大智大勇,何來此等氣定神閑。正因為關公是武將中好讀書者,在遇到不務正業的郭常之子時,才欲「我以正言教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也正因為如此,小說中才有「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的評價。
六是仗義。在第一回關羽向劉備、張飛作自我介紹時就說到:「因本處勢豪,仗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短短數語,一個為人仗義、不畏強豪的英雄形象就在小說中出場了。這種仗義,是關羽的基本性格特徵,是發展為後來的忠義雙全的基礎。
七是神威。最典型的故事是第七十五回的「刮骨療毒」。關羽在樊城中了曹仁毒箭之後,華佗說:「某自有法治。--但恐君侯懼而。」公笑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於是飲酒數杯,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八是他人評價。曹操說到:「吾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之以為己用」。「雲長義士,必不失信。」「雲長掛印封金,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關羽敗走麥城後,孫權派諸葛瑾勸降,被關羽拒絕。孫權說:「真忠臣也!」另外,在《三國志》中,還有以下記載:溫恢說:「關羽驍銳。」呂蒙說:「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郭嘉、程昱稱張飛、關羽「萬人敵。」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傅干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敵」。陳壽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至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活脫脫的關羽,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就在我們的面前。
請採納。
㈥ <<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的人物評價
小說通過他人眼見、口述和關羽自己的言行,對關羽的體貌形象作了全面生動、富有個性、極具特色的描述,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是相貌。小說第一回關羽一出場,是通過劉備眼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最後總括一句:「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然後再由自己介紹:「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要說明的是,世上本無鳳凰,人們想像中的鳳眼其實與孔雀相似,平時半睜不睜的樣子,怒時則「鳳眼圓睜,蠶眉直豎。」(第二十五回)所以後人說關羽「鳳眼圓睜」就要殺人。還有對關羽美髯即胡須的描寫,是在第二十五回關羽投降曹操後,在一次宴會上,曹操問道:「雲長髯有數乎?」公曰:「約數百根。每秋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次日,早朝見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帝問之。關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殿披拂,過於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自此以後,人皆呼關羽「美髯公」。
二是聲音。對關羽聲音的描寫在第五回「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中,袁紹聯軍征討董卓時,在汜水關前遇華雄,被華雄連殺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將,孫堅也在戰敗時丟了頭巾。正當聯軍中「眾皆失色」的時候,「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聲如巨鍾,立於帳前。」曹操教釃(shi)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門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這一段繪聲繪色的描寫,「聲如巨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是體態。小說第一回劉備與張飛飲酒時見「一大漢」,這是首次說明關羽體態是大漢的形狀。這大漢大到什麼程度,在第二十五回,曹操又一次宴請關羽散席時,見關公馬瘦,操曰:「公馬因何而瘦?」關公曰:「賤軀頗重,馬不能載,因此常瘦。」曹操這時才把赤兔馬送給關羽。通過馬常瘦來說關羽大漢體重,比直接的介紹更加有趣。
四是情感。關羽過關斬將,遇到張飛後,卻鬧了一場誤會。直到解除誤會,「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訴說關公歷過之事,張飛方才大哭,參拜雲長。」這時,小說卻未對關羽作任何錶述,直到在關定莊上,見到了劉備,才寫道:「關公迎門接拜,執手啼哭不止。」同是兄弟相會,同是生死離別之後又重逢,一個大哭,一個啼哭不止,把張飛與關羽的不同性格寫得恰到好處。
五是讀書。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滎陽太守王植派從事胡班,夜晚放火欲燒關羽。胡班尋思:「我久聞關雲長之名,不識如何模樣,試往窺之。」「見關公左手綽(chao)髯,於燈下憑幾看書。」胡班見了,竟失聲嘆曰:「真天人也!」須知,關羽此時燈下讀書,非閑情逸致,而是在不辭而別、逃出敵營途中險象環生的情境之下的燈下讀書。非大智大勇,何來此等氣定神閑。正因為關公是武將中好讀書者,在遇到不務正業的郭常之子時,才欲「我以正言教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也正因為如此,小說中才有「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的評價。
六是仗義。在第一回關羽向劉備、張飛作自我介紹時就說到:「因本處勢豪,仗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短短數語,一個為人仗義、不畏強豪的英雄形象就在小說中出場了。這種仗義,是關羽的基本性格特徵,是發展為後來的忠義雙全的基礎。
七是神威。最典型的故事是第七十五回的「刮骨療毒」。關羽在樊城中了曹仁毒箭之後,華佗說:「某自有法治。--但恐君侯懼而。」公笑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於是飲酒數杯,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八是他人評價。曹操說到:「吾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之以為己用」。「雲長義士,必不失信。」「雲長掛印封金,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關羽敗走麥城後,孫權派諸葛瑾勸降,被關羽拒絕。孫權說:「真忠臣也!」另外,在《三國志》中,還有以下記載:溫恢說:「關羽驍銳。」呂蒙說:「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郭嘉、程昱稱張飛、關羽「萬人敵。」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傅干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敵」。陳壽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至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活脫脫的關羽,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就在我們的面前。
㈦ 對關羽的評價
關羽: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並建議挑撥孫權攻打關羽專。同時孫權因一向對關屬羽不滿,又對荊州覬覦已久,主動向曹操請纓攻打關羽後方。呂蒙再度受命偷襲荊州,荊州守將麋芳、士仁不戰而降,以致關羽只知後方生變,不知荊州已輕易陷落。同時關羽和前來救援的徐晃作戰失利,解除對樊城的包圍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如昔試圖和平解決與昔日盟友孫權間的紛爭,使者反遭呂蒙利用動搖關羽軍心,關羽軍隊漸漸解散,唯有退至麥城。12月,試圖詐降以乘機回蜀,被呂蒙看破,在途中被潘璋手下馬忠擒獲,於臨沮被斬。關羽的品格體現了萬事以和為本,和平是最重要的.
㈧ 我想搜集一下歷代名人對關羽的評價
【《三國演義》對其評價】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溫恢:「關羽驍銳。」
呂蒙:「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傅干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
晉書劉遐傳:「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魏書崔延伯傳:「崔公,古之關張也。」
可參考趙翼著《廿二史札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分,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皆用作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
http://ke..com/view/2275.htm#2
㈨ 現代名人是怎麼評價關羽的(詳細點)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溫恢:「關羽驍銳。」
呂蒙:「斯人(關公)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這句開始以為諸葛拍馬屁,後來通觀三國志。此話很中肯!)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傅干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
[晉書]劉遐傳:「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南北朝•魏]崔延伯傳:「崔公,古之關張也。」
[南北朝•魏]楊大眼:當世推其驍果,皆以為關、張弗之過也。
[南北朝•宋]檀道濟:時以比關羽、張飛。
[南北朝•宋]薛安都:時人雲關羽斬顏良不是過也。
[南北朝•陳]蕭摩柯:有關、張之名,可斬顏良矣
歷史上,關羽是一個有勇有謀的猛將,斬顏良,禽於禁,無不顯其威猛。個人覺得,同時代的魏,吳將領相比,關羽應該是最強的將領之一。
他的弱點:過分虛榮,而且瞧不起其他將領,馬超來降時,他問諸葛亮馬超的才能誰能比,諸葛說,馬超雖然雄烈過人,但只能於翼德並爭驅,而未及髯之美逸絕倫也。關羽聽後,非常高興,立即到處把諸葛的這封信給別人看。後來,劉備評五虎將時,將黃忠列為後將軍。關羽聽說後,非常不服氣,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也。孫權派人來說媒,要關羽將他的女兒許配給孫權的兒子,這是非常有利於吳蜀聯盟的,可是關羽居然把媒人罵走,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這么不給孫權面子,被孫權殺害也在情理之中。可見關羽雖然有很強的軍事才幹,但是個性太強。用陳壽的話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各以短取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