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臨海的特產 歷史名人 風味小吃 風景名勝
http://user.qzone.qq.com/693753696/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2029
LZ可以到我空間來看下.風味小吃的關於.
崇和門,附近就是崇和門廣場
還有東南第一高峰的括蒼山,蒼山又名真隱山、天鼻山,《台州府志》曾引用《五嶽圖序》雲:「登之見滄海,以其色蒼蒼然接海,故名括蒼。」
桃渚古城(相傳戚繼光抗倭所築)
桃渚:浙東南沿海璀璨的明珠,位於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東部,包括桃渚古城、石柱桃江、芙蓉隱秀、武坑峰林、珊瑚奇觀、龍灣海濱等景區,總面積150多平方公里。這是一片充滿神秘的土地。
巾子山(巾山)
位於浙江省臨海市區東南隅,高百餘米,三面臨街,南瀕靈江,兩峰聳立,中垂凹谷。相傳皇華真人得道升天時墮下巾幘而成此山,山上石壁仍刻有「遺巾處」。
山形東望如麒麟,西看似伏牛。峰頂雙塔差肩屹立千年,稱大小「文峰」,建於唐朝。山腰建有南山殿塔,西有多寶塔。一磚一佛,共千餘尊,又叫「千佛塔」,一山四塔,實屬少見。山頂兩峰對峙,峰上各一塔,稱「大小文峰塔」,同時建於唐代,皆重建於清代同治四年(1865),西峰西南側,有建於明代萬曆四十三年(1615)的南山殿塔,秀挺如筍,與左側一棵古樟並立,一纖一壯,相映成趣,南山嶺北,有一寶塔,為元代大德三年(1299年)所建;山上林木茂密,風景幽麗,著名的景點有:三元宮、南山殿、巾山寺、天寧寺、茅庵、望江樓、聽濤閣、翠微閣、明代摩崖題刻40餘年。歷為道、佛二教名山。
歷史名人也很多,例如:王士性,洪頤煊,洪震煊,洪坤煊,宋世犖
臨海的特色小吃不用說了,出了臨海,其他地方壓根就找不到,即使有味道也天差地別
臨海小吃主要有:
一、麥餅
此物算是臨海的看家小吃了,麥餅看起來像普通的煎餅,但往往難以做好,關鍵就在和面的軟硬上,那是接近於麵糊而又不是麵糊的程度,沒點功夫是掌握不好的。抓一團面,包入肉餡,擀成餅,上鍋煎,然後用筷子在餅上跳出一個洞,倒入打好的雞蛋,把洞合上,翻面再煎。這里就見和面的功夫了,太軟,挑不起來,搞不好就成了麵疙瘩炒肉末了;太硬,合不回去,就等著吃豁嘴的餅吧。同時面還要勁到,皮可以做的很薄,加上裡面的雞蛋,整張餅的口感就是滑嫩爽口、蔥香四溢。
炎熱的夏天,一碗清粥、一碟麥餅、一盆番茄,無疑是頓可口的午餐了。據傳,戚繼光在臨海抗倭的時候,臨海百姓家家戶戶做麥餅給戚家軍作軍糧。但麥餅薄,不耐餓,又容易壞,於是誕生了麥餅的「改進型」:加厚,中間穿孔,用麻繩串起,一串就頂幾天的干糧,戰士們吃著這種麥餅打跑了倭寇,這種餅也就被親切地稱為「光餅」。
另外提一句,還有以鹹菜冷飯作餡的麥餅,也算是臨海一怪吧。
二、蛋清羊尾
蛋清羊尾是上《中國菜譜》的道地臨海菜,在上海一些大飯店也能吃到,是少數上得檯面的臨海風味小吃之一。
蛋清羊尾在冬天吃最佳,春節前後,街頭常見。自己做也可以,只要你不怕麻煩還有一點力氣。取蛋清,用力打,打成雪花狀,要能「立筷不倒」,這是個力氣活。有用這種蛋清直接做菜的,叫做一盆雪,以前很流行,賣相很好。也有往蛋清里加澱粉的,打起來快,這是街頭行販們省力氣的做法,犧牲了口感。取豆沙丸子,裹以這種「雪花」,入油鍋炸,至三分嫩黃出鍋,炸成拳頭大小,狀如羊尾,因此得名。裝盤後略撒些白糖就好吃了,嬌嫩令人不忍下箸。
三、薑汁
外地人來臨海,總是對菜市場里一瓶一瓶的黃色液體感到好奇。那可不是你們想像的果汁,那是鮮榨的薑汁。姜,性辛、溫,發汗解表,溫胃解毒,有驅寒之功效,所以按習俗是該在冬至吃的。薑汁可怎麼吃呢,難道捏緊鼻子仰起脖子一咕嚕喝下肚啊?那除非你想把胃燒穿。先把薑汁稍加水煮沸,撇去浮沫,加入肉末、蛋糊、黃酒、紅糖,有核桃自然更好,隔水蒸熟。耐得薑汁的辣,吃出一身汗,寒氣一驅而散,這個冬天也就沒病沒災的過了。
另外臨海還有祖傳的規矩:婦女做月里(坐月子)要吃薑汁。這是有道理的,《本草綱目》生薑條:久服去臭氣,通神明。歸五臟,除風邪寒熱,傷寒頭痛鼻塞,逆上氣。正嘔吐,去痰下氣,去水氣滿。這姜可是下結實補身體的良葯,所以此風俗延續至今。
四、麥油脂
名字有點怪,是臨海話的音譯,大街上都這么寫,我也實在找不出什麼合適的字來代替。不過它還有個名,叫「食餅桶」,天台人都這么叫,挺形象的,就是各色各樣菜品用一張薄面餅捲成桶狀。這玩意兒估計是早時老百姓們豐收時吃的,吃的東西多了,索性拿張餅卷來吃,也省得一筷子一筷子往嘴裡塞假斯文了,席捲天下做不到,卷它一桌子還是方便的嘛。所以,理論上,裡面卷的是什麼不重要,也沒什麼定例。通常,豆面(即豆粉做的粉條,臨海人喜食)、豆芽、白煮肉片、豆腐乾是少不了的,其他的應時選擇,多多益善,炒製成菜,少則七八盆,多者十數,只要包的下。菜品越多,味道越好,大雜燴便是如此,菜一定要炒的淡淡的,不然整個就咸了,如果加入一兩種小海鮮,味道就更上一層樓了。餅皮是粉漿在平底鍋上抹出來的,大扣銅鑼薄扣紙,所以熟皮卷熟菜,卷了就好吃。也可以煎來吃,把兩面煎黃,脆脆的,這時候,就像個特大號的春卷。
吃的時候,手臂粗的麥油脂須用雙手捧著,做狼吞虎咽之狀,吃相極其狼狽,有「綠殼」(臨海話,即強盜)相。更有些鬧笑話的外地人,不知如何吃法,將菜夾至餅上後左看看右看看前思思後想想,終於下定決心,拎起餅的四角,舉過頭頂,往那餅肚子上就是一口,於是乎臉上就開了雜貨鋪了,菜肉蛋面齊全,還油花滿面。所以最終麥油脂還是上不了大雅之堂。但麥油脂的的確確數的上是臨海的標志性小吃了。
雖是小吃,但在立夏與古歷年關是作為節日的主食的,一大家子人圍著一大桌子菜包麥油脂,歡聲笑語,能不熱鬧嗎?大年初一不動刀不動火,填肚子的就非麥油脂莫數了。
五、羹
臨海人說的羹,是有特指的,是元宵節吃的羹,而諸如銀耳羹蓮子羹之類都是要加定語的,單一個羹字,就是元宵羹。臨海人元宵不吃湯圓,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過,在十四,是獨一無二的。有來歷:臨海籍狀元秦鳴雷,做得高官,其母信佛,逢初一十五吃齋。秦鳴雷是個孝子,不忍母親空度佳節,於是將臨海的元宵節提前至十四,中秋節推至十六,母親得以過節。做羹臨海人稱之為「攪」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攪成一鍋羹,一般都有芥菜葉、冬筍、*肉末、油泡、豆腐乾、川豆板、豆面、香菇、木耳、蟶子及其他小海鮮,煮熟後加入山粉,攪和攪和,調味出鍋。往往一家人一攪就是一大鍋,夠全家老少吃好幾頓的。十五晚上會吃素羹,與十四的咸羹相區別,稱為甜羹。
六、馬蹄酥和羊腳蹄
有幾百年的歷史的馬蹄酥,長的一點也不像馬蹄,是一塊同月餅大小的餅子,只是餅面上有一圈凸出的斜波浪紋,用油酥製成,吃起來酥鬆香甜,即使受潮,仍別有一番滋味。生產馬蹄酥有專門供烘烤的爐子。還需有傳統的工藝。現在不大見的到了。
羊腳蹄也不是真正的羊腳做的,也是一種麵食,不過確與羊腳比較相象。把發酵過的甜麵粉做成四周圓、底面平、上面分成四瓣的羊蹄形狀,面上撒上芝麻,烘乾烤成,香甜鬆脆,清香可口。
七、火燒餅
臨海的火燒餅不同於別處的,更不同於武大郎賣的火燒餅。餅大如杯墊,有咸、甜兩種,鹹的包碎*肉、大蔥;甜的包白糖。面是由*油和小麥粉拌在一起揉成的,包好後撒上白芝麻入燒餅爐用白炭烤制而成,送脆可口。臨海城關以白塔橋頭的火燒餅做的最好。
八、大餅
和火燒餅一樣,臨海的大餅和山東的蔥花大餅不一樣,和上海的大餅油條也差了十萬八千里。臨海的大餅包的是霉乾菜肉餡,把包好餡的面團擀成餅,兩面抹上清水,貼到大餅爐子里壁烤數分鍾即可。這樣的大餅爐子在臨海街頭隨處可見,味道都不錯,有一塊的和五毛的兩種,一塊的有五寸大,五毛的三寸,過去還有一種五毛的,裡面的肉用的是肥肉,味道也不賴,現在大家都要健康飲食了,肥肉餡的大餅也就基本絕了跡了。買的時候,攤主會問餡里要不要蔥、胡椒、辣椒粉,隨你的口味。大餅攤是臨海人的麥當勞,有誰家的孩子上學要遲到了,來不及吃飯了,就近找個大餅攤,抓兩個大餅就走,就著幾口礦泉水,飛奔到校門口,一頓午餐也解決完了。
九、青團
青團不是臨海特有的小吃,南方好多地方都有,青團幾乎是南方人心中清明節的象徵。但臨海的青團也有獨到之處,那就是青團子的上色一定用的是一種叫「青」的野菜,而蘇州杭州等地,往往用青菜汁、嫩絲瓜葉汁上色。「青」據說也叫鼠鼬草,正因為這個「青」,臨海的青團有一種不同於其他地方青團的特殊香味。
在臨海,每當清明將近,家人往往舉家出遊踏青,到了田間地頭,便在田埂上尋那長了小圓葉子、略帶點毛的「青」,在外玩上一圈,也就滿載而歸了。回家將摘來的「青」煮熟搗汁,和糯米粉和在一起,粉團的顏色便綠的讓人頗有胃口了。陷料有咸、甜兩種,甜的是豆沙,鹹的包豆腐乾丁、筍丁、肉丁、鹹菜等,為了能分開甜的和鹹的青團,往往甜的包成圓的,而鹹的包作大餃子的樣子。包好的青團用鮮楮樹葉墊到底下上屜蒸,伴著清明時節紛紛的雨,家家戶戶的青團便在霧氣騰騰中出籠了。
上墳祭祖,青團是必不可少的,供完了先祖,青團自然成了野餐的最好主食,熱乎乎的青團固然好吃,但冷了的青團吃起來也有格外的香味。伴著淡淡的哀思,臨海人在青團的回味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清明。
十、炒米糖
小時候,每到年邊,小孩子家的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看著賣炒米糖的師傅把一整塊的熱氣騰騰的炒米糖劃開,切成小塊,裝進大人的口袋中,等到炒米糖冷了,就迫不及待掏出來吃,咬在嘴裡嘎崩嘎崩脆,過年的氣氛就這樣在炒米糖的香甜氣味中開始了。
在以前,炒米糖是過年必備的糖果,也是招待客人最重要的一樣點心。在以前,過年前准備年貨的時候,往往都是自帶炒米、芝麻、花生米、糖飲以及柴禾到加工點去加工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等。過完年,吃剩下的炒米糖受了潮,不再好吃的時候,就那開水泡泡開,當早飯吃,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最近幾年,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年貨市場更是極大豐富,炒米糖已經不再是主要的糖果了,過年根臨海人也只是象徵性地買些許炒米糖,但炒米糖師父總是年復一年的執著地讓炒米糖的香味飄滿臨海的大街小巷。
十一、豆面炒沙蠶
沙蠶,也有叫沙鑽的,這里是臨海話的音譯,我實在找不出它的學名。沙蠶是海灘上的一種軟體動物,白色,平時攤在灘塗泥上,像一朵花一般,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鑽到身下的洞里去,沒有經驗的人很難捉到。市場上買的多有拳頭那麼大,軟軟的一團,有個收緊的尾巴,但燒熟的沙蠶往往只有手指粗細了。在我看來,沙蠶是一種絕對的美味,無論燉肉、燒湯,都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回味。有的地方把海蜈蚣叫做沙蠶,海蜈蚣也是種極其鮮美的海鮮,不過和我說的不是一種東西。
豆面就是用薯粉做的面條,青綠色半透明的粉干狀,臨海人愛吃「豆面碎」,顧名思義就是豆面中加入肉末、油泡等煮的碎碎的,咕嚕咕嚕囫圇喝下,也算是臨海的經典小吃了。但我偏要講講這個豆面炒沙蠶——一般臨海人也不一定知道的小吃,這個是流行於臨海靠海的鄉下的一種小吃,做法很簡單,拿沙蠶洗干凈了和豆面炒到一起,炒的好的,沙蠶肚子里風味濃郁的膏汁均勻裹在豆面之上,讓人遠遠聞到就流涎三尺。
豆面炒沙蠶是母親下放時最喜歡吃的東西之一,最近也不大看的到了。
十二、麥蝦
麥蝦是臨海名聲在外的小吃之一,在杭州我都看到過掛「臨海麥蝦」的牌子的飯店。在臨海,晚上約幾位朋友到白塔橋頭吃一碗麥蝦當夜宵,看看人頭攢動,聽聽高談闊論,無疑是件愜意的事情。
其實麥蝦似乎不是臨海土生土長的小吃,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在溫州蒼南吃到過麥蝦,那時臨海還沒有這樣的東西,至於滿大街的麥蝦店,那也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了。
麥蝦實際上就是麵疙瘩,將麥粉漿調到插筷子不倒的程度,然後用菜刀沿著碗沿把粉漿一刀一刀刮進煮開的牛肉湯里,加入配料煮熟之後,就成了一碗香味濃郁的牛肉麥蝦了。因為麵疙瘩的形狀像蝦,故稱之麥蝦。最近也有炒麥蝦等新的做法,自然是別有風味了。
十三、白水洋豆腐、白水洋狗肉
就算臨海人自己下館子吃飯,也少不了點一個白水洋豆腐,之所以喜歡白水洋豆腐,是因為白水洋的豆腐都是用傳統工藝製作的,真真鹵水點成,吃起來頗有懷舊的味道。這讓吃慣了沒有味道的盒裝內脂豆腐的城裡人的味蕾為之一振,所以我建議來臨海玩的人都嘗嘗白水洋豆腐,一碗什麼佐料都不加的白煮豆腐足以讓你對臨海味道記憶深刻。
白水洋還有出名的吃食便是狗肉了,俗話說「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但白水洋的經典狗肉做法不是這種紅燒狗肉煲,而是白切狗肉,狗肉在燒至半熟時,去掉油湯,因此狗肉不油不膩,唯有誘人香味。秋冬之際,下狗肉館,切半斤白切狗肉,蘸著細鹽,就著白酒,體味純粹的肉味,頗有一股豪爽的感覺。當然,狗肉的做法絕不止白切一種,要吃一道狗肉宴白水洋師傅也是手到擒來,現在更有加工包裝起來的狗肉製品,一個禮品盒裡狗肉、狗爪子、狗鞭一應俱全,吃不了完全可以兜著走。
受到西方的影響,很多人已經不吃狗肉了,但狗肉性熱,是秋冬食補最佳選擇之一,不「忌」狗肉的人不妨嘗嘗。
十四、麻糍
炒麻糍是臨海人酷愛的一道小吃,許多父輩人把吃熱乎乎的炒麻糍當作一種享受。做麻糍先蒸粉,蒸好後倒進搗臼里搗,搗是個力氣活,而負責翻粉團的除了要力氣外技術也必須是一流的,要把滾燙的幾十斤的大粉團翻來覆去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以前村子裡負責這個活的都是村裡的幹活能手。世面上賣的麻糍都是一塊一塊的,炒麻糍店老闆在炒之前會問你要幾兩,這時候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肚子了,如果胃口好而且不怕把人嚇著的話,要一斤也是不礙事的。拿肉片、豆腐乾、雞蛋、大蔥炒的麻糍自然是又好吃又填肚子,料的多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定製,豐儉由人。
當然了,不光是炒,炸麻糍、糖麻糍都是很好吃的。
還有一種特殊的麻糍叫烏飯麻糍,農歷四月八日,是臨海的「牛生日」,鄉下用烏飯麻糍喂牛。做烏飯麻糍需用山上的烏飯樹嫩葉浸泡,浸出來的水揉進糯米粉中,蒸熟做成麻糍,捲成筒狀,裡麵包上好的豆沙,外表再滾上一層嫩黃的松花粉。外則細膩爽滑,內則清香撲鼻,色澤烏亮,別有風味。據說牛吃了,能補身,補完了身子好下地耕田。如今是不是還用烏飯麻糍喂牛吃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每年出烏飯麻糍的時候我都會去買來吃,真的很好吃。
十五、豆腐乾煮鑊
臨海街頭往往能看到一些小店或者人家門口,擺一個小爐子,上面坐一口不大不小的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不用懷疑,十有八九那就是賣豆腐乾煮鑊的了。名字很有意思,叫豆腐乾煮鑊,實際上是鑊里煮著豆腐乾,湯是骨頭湯,會加些醬油,整天整天的煮,煮得豆腐乾都發出小空來,臨海人非常愛在逛街之餘吃上一碗。
十六、咸飯
咸飯一般是拿糯米和了料煮的飯(也有炒的),比較好吃的有蘿卜絲芋頭咸飯,飯里會有鹹肉、蘿卜絲、芋頭、包菜、豌豆、胡蘿卜,統統切丁,一碗飯五顏六色,香糯可口,真個色香味俱全。如果不喜歡吃鹹肉,也可以換作鮮肉丁,飯仍舊是鹹的。
咸飯是標準的家常小吃,要是臨海人請你去家裡做客,運氣好就能吃上家裡做的咸飯,不過要小心哦,別吃撐了。
十七、漾糕、酒盞糕、紅糖饅頭
「到了六月六,小狗洗洗浴」,臨海人六月六要吃漾糕,烊糕有米粉和麥粉做的兩種,米粉做的是白的,麥粉做的是紅的(加了紅糖的緣故)。漾糕是發酵成的,發酵用的糕頭是用甜酒釀調一小團麥粉後發酵二十四小時而成,所以炊熟後,其大無朋,松軟香甜,拜開來,里頭除了孔還是孔。夏日炎炎,沒有胃口,上街割一塊漾糕,回家就著涼湯或清粥,午飯自然有滋有味。
和白漾糕相似的有酒盞糕,形似酒盞而得名,還略帶酒味;和紅漾糕相似的有紅糖饅頭,就是普通饅頭的面里揉入紅糖。俱是夏日絕佳主食。
十八、豆腐圓
這東西我自己也沒吃過,據說是將豆腐以刀壓捻,分成小圓,沾澱粉,加作料湯煮,為臨海特色小吃。
嗯,傳說中的臨海小吃。
十九、敲梆餛飩
如果在一個雨後的傍晚,你聽到「篤、篤、篤」的敲梆聲,那麼,找個碗沖出家門是最好的選擇了,賣餛飩的來了!
餛飩擔子上有好多抽屜,一個最大的抽屜是放餛飩的,抽屜打開,劃幾個餛飩到鍋里,煮熟了撈出,從其他抽屜里配好佐料,澆上澆頭,就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了,解饞,絕對解饞。
這樣的餛飩擔子現在已經絕跡了,吃不到原汁原味的臨海敲梆餛飩了。不過去年在臨海看到過一個老頭推著車子的敲梆餛飩,不過不是臨海的敲梆餛飩,是溫州餛飩,那種皮外比皮里肉還多的餛飩。
可惜,昔日的街頭風情已成過去。
二十、糯米圓
在臨海,過冬至除了薑汁,還要吃糯米圓子。那是一種比乒乓球略大一些的豆沙糯米圓子,煮好後立即放到豆黃粉里滾上一層,然後趁熱吃。由於要放到豆黃粉里滾,所以又稱滾圓,有人寫作擂圓的,是臨海話直接音譯來的,溫州人也有類似的東西,他們叫滾糕。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拌進紅糖而成,所以滾圓吃起來自然是甜甜蜜蜜的感覺啦。
另外也有種裡麵包肉的糯米圓子,過年才吃的,個個有拳頭大小,吃一個就足以撐死。
二十一、扁食
就是上海人說的大餛飩,也是蠻家常的啦,通常餡為茭白、豆腐乾、炊皮、肉丁、或,白蘿卜、鹹菜等,俱切成小丁,事先炒熟,扁食皮不同於普通的餛飩皮,餛飩皮往往是正方形的,而扁食皮是略呈梯形的,包的時候,將皮攤在桌上,取一勺餡料放在皮上,從小邊向上卷一圈,兩邊壓緊後合到中間即可。扁食一般湯食,也可以蒸可以煎,是家家戶戶經常吃的主食。
二十二、類圓
用糯米粉做成盅口大小的團子,煮熟後放在豆黃粉里拌滾(這個過程,臨海方言叫「類」,故名「類圓」)。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拌進紅糖而成。類圓糯軟香甜,配上大魚大肉等大菜,自然吃得又飽又有味了。
另外也有很多,例如,牛肉碎、大米面、炒麵干、灰塵糕、蜜汁番薯、水晶番薯、番薯圓、吉鴻糕、油泡酥、核桃調蛋、桂圓調蛋、糯米油條、鍋塊、糖糕、廚面、重陽糕、蜂蜜炒栗等等等等
❷ 臨海歷史
【基本概況】
臨海市位於浙江東南沿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文化發達,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和大批珍貴文物,199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自唐廣文博士鄭虔來台州開辦學館、啟蒙教化之後,民重耕讀,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在歷代科舉中,出過3位狀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進士357人,其中最盛的宋代達217人。
清光緒年間,建有中學堂2所,高等學堂6所,初等小學堂30所。歷經漫長歲月的風雨滄桑,臨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古城牆歷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譚綸畫像、戚繼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湧泉、溪口古窯址群、鄭虔墓、翼龍化石產地保護區等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峰、珊瑚岩群分別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和多功能國家級地質公園。
臨海資源豐富,有鉛、鋅、銅、氟石、蠟石、珍珠岩、螢石、陶土、白土、墨汁土、花崗岩、玄武岩等礦藏,盛產木材、柑橘、茶葉、蠶繭、中葯等經濟作物,還有黃魚、大黃魚、墨魚、鯧魚、鰳魚、石斑魚、鰻魚、梭子蟹等海鮮產品,向稱「魚米之鄉,柑橘之縣」,列為全國林業基地縣和茶葉基地縣。工業生產逐步形成以摩托車、紐扣、化工、彩燈、眼鏡、汽車配件等為龍頭的企業集團和骨幹產業鏈。風景名勝繁多,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優越,旅遊業發展迅速。
臨海是浙江東南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屬沿海經濟開放區。服裝、機電、化工、建材、輕紡、食品飲料成為主要產業,並逐步走上集約化經營軌道,規模效益開始顯現。杜橋眼鏡市場成為全國四大眼鏡市場之一。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2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252元和8739元,增長8.6%和11.8%。
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建立了38個總面積達668公頃的農業示範園區和高產示範園區,形成了以水果、蔬菜、水產、畜牧、兔業、茶葉、筍竹等七大系列為主的農業經濟產業鏈。名、優、特產項目數以百計,「臨海蟠毫」、「羊岩勾青」分別成為全國、全省名茶,有柑橘、葡萄、楊梅、枇杷、栗子等五大名果。全市1994年實現荒山綠化。總庫容2.025億立方米的牛頭山水庫通過省級驗收,正式交付使用。
內外交通方便,104國道和甬台溫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臨甬(臨海至寧波)、臨金(臨海至金華)兩條省道縱橫交錯,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網,直達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20多個城市。水路運輸有紅光深水碼頭和對外開放的液化氣專用碼頭,內外輪可通過海門港連接上海、大連、香港及世界各地港口。路橋機場距臨海市區50餘公里,可謂水、陸、空交通俱備。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容量已達10萬余門,電話普及率達到10.62%。順利通過全國第二批電氣化(縣)市和省第一批自力更生治水(縣)市建設項目驗收。
引人注目的古城牆修復工程、湧泉寺、三峰寺等旅遊景點建設基本完工,形成了臨海觀光旅遊熱線。現有大專院校1所,中小學616所,教育工作高標准地通過國家「兩基」評估驗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業目標管理上了新台階,成為「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市」。
【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臨海屬甌地,春秋時屬越地,戰國時屬楚。
秦統一六國後,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設縣治於章安,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改稱章安縣。
三國吳大帝時建臨海縣(以臨海山得名)、臨海郡(治章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章安、始豐、寧海、樂安並入臨海縣,屬處州。
十一年(591年)移縣治於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
自唐至清,臨海歷來為台州路、台州府治所。
民國初,廢府存縣,屬會稽道。
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先後屬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署管轄。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臨海,建立縣人民政府。
1981年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家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
1986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海縣建制,設立臨海市,是台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遷台州行署至椒江,設立台州市。臨海市由台州市代管。
【風土人情】
早年,在我們的古城區內,有一個「水龍會」,水龍很多,都藏在城區各處的廟里,清河廟、魚棚廟、玄帝廟、崔王廟都有,每年不管外面有沒有發生情況,都雷打不動地照例出來聚會活動一次,比試一下本領的高低,在那些藏著水龍的廟里的漆黑木柵大門上,都顯赫地寫著「太平公所」四個大字。這就是一支由強壯的年青人組成的業余的救火隊伍,義務地擔負著城區及近郊各處救火職責。水龍就是一台人工操作的抽水機,水龍頭就是一支噴水的水槍,為了給人們有常備不懈的警覺感,水龍的渾身上下都漆著火紅的顏色;除了水龍還有很多的提水桶,這提水桶與平常用的提水桶不同,一隻只半圓桶體的形狀平穩整齊地掛在牆壁上(使用時拿下使用),那渾身火紅顏色的半圓桶體的桶面上,一隻只都寫著「太平桶」三字。
水龍會每年一次聚會活動,選擇在一個空曠的場地上。各廟里的水龍全部聚集在一起,噴射用柴草高疊起來偽裝的敵情(火堆),年輕的小夥子頭戴藤帽,腳打綁腿,動作迅速爭先恐後爭著要最先噴水,水龍是雙缸體的壓力抽水機,兩邊均有粗大的壓桿,需要七八個人一起進行上下擠壓,擠壓越快,水壓越高,水壓越高才會射得有力射得遠射得准。這么多水龍,小夥子們個個奮不顧身拚命地上下擠壓,水龍噴水,在空中交織成密密的水網,蔚為壯觀,水直射到火堆上,發出嗤啦啦的響聲,博得了圍觀群眾的一陣陣歡呼。小夥子們驚人突出的表現,還會得到姑娘們的青睞和傾慕,老年人古風依舊,笑眯眯地點劃著談論著現場的情景及自己當年的風采。水龍會的活動都在八九月份的時節舉行,其實這是對水龍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的一次實地檢驗及人們對水龍的實際熟練操的一次觀摩演習。早年年關前後一般是居民發生火災的多發時期,選擇這一時期進行活動,實際上就是為居民在年關時期萬一發生火災的一個事先的准備工作,常備不懈,嚴陣以待。
在早年古城內的街坊巷間的空凹處,時常會發現築有半人高的水池,上面蓋上石板以防小孩掉下去,這就是為「水龍會」。准備用的水池,叫"太平池",如果一發生情況,隨時可打開使用。
現在,「水龍會」隨著歷史時代發展已經消失了,但是它在對古城早年的消防方面的作用還是功不可沒的。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臨海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重要發源地之一,1982年該市鄉鎮組織最早實踐探索創辦股份制企業。目前,臨海經濟正迅速轉向現代工業型,處於台州市區域經濟北翼中心的地位。臨海發展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產業政策完善,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素質較高。臨海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省委作出「港航強省」、打造溫台沿海產業帶的戰略部署後,臨海審時度勢,積極啟動頭門港的開發建設,這將引領我市經濟實現從內陸時代向陸海聯動時代的戰略性轉變。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2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252元和8739元,增長8.6%和11.8%。臨海經濟開發區綜合實力躍居全省開發區第14位,東部區塊成為我市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西部道口經濟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沿靈江產業帶發展迅速。注重可持續發展,重抓招商引資工作,著力增強發展後勁,實際利用外資居台州市第一位。同時,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臨亞」、「彪馬」、「盈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我市成為中國唯一的優質柑橘基地重點縣(市)。
農業:臨海是浙江省小康縣市。臨海無核蜜桔生產居浙江首位,「臨海宮川」牌、「岩魚頭」牌柑桔是名牌產品。楊梅、枇杷、水蜜桃、葡萄等果品也量大質優。臨海是中國茶葉基地,古代貢品「臨海蟠毫」現為中國名茶。2001年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臨海的羊岩勾青、臨海蟠毫、西蘭花、臨海蜜桔、聚丙烯繩索繩纜等5個農產品再次榮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78家,其中年產值超千萬的有12家,銷售收入達4.2億元。
工業:有機械電子、建築材料、醫葯化工、工藝美術和旅遊用品等主導產業。建築材料、旅遊用品、機械電子、醫葯化工等主導產業增長速度強勁。全市銷售收入上億元的工業企業達11家。偉星集團已通過股票上市輔導期驗收,德仁竹木、華海葯業進入股票上市輔導期。臨海還擁有亞洲最大的紐扣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大的眼鏡產銷地。集裝箱底板、自毀式一次性注射器等產品的生產填補國內空白,微型汽車生產填補省內空白。
建築材料:浙江德仁集團為中國復合板生產行業最大企業。
醫葯化工:浙江華海葯業集團為省級企業集團。
第三產業:臨海的第三產業以旅遊業為龍頭。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州府城牆和桃渚古城,國家AAAA級江南長城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及眾多省級旅遊度假區。
園區建設:省級臨海經濟開發區和市級四大工業園區規劃已全面完成編制,其中沿海工業園區已列入國家級浙江省化學原料葯基地,規劃面積從4平方公里擴大到20.7平方公里。
對外經濟:偉星集團、台州立發、春和公司、德仁集團等分別在美國、中東、香港、印尼等地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
❸ 關於:臨海文峰塔的歷史、故事。
臨海古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與佛、道化為一體。位於臨海市區,始建於晉,內擴建於隋唐,全長6000米,近容年又進行了維修。城牆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城北部最為險峻,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八達嶺」。城牆除御敵功能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瓮城結構都別具一格。江南長城、大成殿、龍興古寺,紫陽古街、巾山群塔、東湖琉秀、華胥洞等景點,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王牌景點江南長城始建於東晉,歷經1700多年的滄桑變幻,尚存有攬勝、靖越等城門,白雲、平海等城樓和眾多的敵台,瓮城,長6000多米。
❹ 臨海老故事100字
我所認識的臨海,是古城,明代大將軍戚繼光駐守過。唐以後一直是台州府治,現擁有眾多文物古跡,尤其是城牆。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宋代時曾被文天祥贊曰:「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圖畫里,千岩玉界中。\" 剛住下,便登台州府城牆,便登悠久古城史。文天祥的韻腳,戚繼光的足跡,能碰巧相遇嗎? 不過,腳下攀登處又誇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不愧乎不愧!全長6000餘米,現存5000餘米,四周似差一邊,仍足夠供後人研究考古。 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巾山段,耐讀的城牆老故事,情節的高潮處。 台州府城牆始建於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台州府城牆以其防禦水患的重要功能免於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軍事防禦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牆。所以,台州府城牆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之其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范」跟「藍本」,這贊譽並不過分。 步入紫陽古街尋臨海歷史,我用腳印丈量對臨海這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這浙江第一古街的愛。紫陽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陽真人張伯端而得名,此名不朽!全長1080米連接往事,寬4至5米拓展記憶,南北走向直通那悠悠古代,貫穿老城切不斷縷縷情感,好一條目前國內最長、保存較為完整的古街區。沿街兩側商鋪林立,葯鋪、染布坊、茶館、酒樓等百年老店鱗次櫛比,似接受我眼光視察。熱鬧繁榮的街景,跟詩文觸摸、跟自己觸模。長期積淀的民俗風情、文化內涵、古老名店,盡情介紹江南浙東名城的無限魅力所在與崢嶸歲月的厚重,讓我目睹。 翻閱臨海的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探討,文化發達的追尋,許多章節還保留著許多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和大批珍貴文物的講述。江南古城、巾山塔群、東湖公園、桃渚戚繼光抗倭古城、武坑風景區、大坎頭珊瑚岩、譚綸畫像、戚繼光表功碑、千佛塔、溪口古窯址群、鄭虔墓、翼龍化石產地保護區等一串串需要長久的保護,一頁頁屬於線裝本嗎? 有了認識,就有中國故事可講。當然,老的新的都能弘揚民族的正氣!
❺ 至今有2100多年歷史的臨海,有哪些名勝古跡
從古至今不光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文化產品,還留下了許多歷史古跡,我們可以通過名勝古跡來看到當時社會的風貌。而作為有著2100多年歷史的臨海,必然有著自身的獨特之處。高聳的城牆、巍峨的山脈、宜人的湖畔無不體現了臨海悠久的歷史。這些名勝古跡也為當地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效益。
作為一座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古城,臨海總是以它特有的歷史面貌吸引著人們。這些遺留的歷史古跡,也總是給人美不勝收的享受。這座歷史古城,將會在這些名勝古跡的襯托下變得更加繁榮,更加輝煌!
❻ 求和台州有關的名人故事,歷史故事,越具體越好
黃岩人傑地靈,史來有自「十八進士共一家之盛」,產生了南宋詩人戴復古,明尚書曾銑、文史學家陶宗儀等俊傑賢人。今日星空尤其璀璨,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陳芳允院士,革命家、藝術家陳叔亮,電子物理學家吳全德,高分子化學專家黃志鏜等諸多仁人學者。
杜誼字漢臣,台州黃岩人。事父母至孝。父剛嚴,誼獨失愛,惴惴不自容,伺顏色而後進。繼喪父母,號慟晝夜不絕,勺水不入口者累日。卜葬,徒跣負土為墳,往來十餘里,日渡塘澗,泥水沒骭,雖大雨雪未嘗少止。手足皸裂血流,以漆塗之。每覆一畚,必三繞墳號而後去。既葬,遂茇舍墓旁,負土終喪,人往視之,輒遣去。日一飯,不葷。雖虎狼交於墓側,誼泰然無所畏。明年,吳越大水,山皆發洚,推巨石走十數里。台州山最高而水又夜至,旁山之民,居廬、墓田、畜牧漂壞者甚眾,而獨不及誼。邑人狀其事以聞,詔書嘉獎。
過黃岩 文天祥
魏睢變張祿,越蠡改陶朱。
誰料文山氏,姓劉名是洙。
自黃岩縣舟行入台州 陳與義
宴坐峰前沖雨急,黃岩縣里借舟遲。
百年痴黠不相補,萬事悲歡豈可期。
莽莽滄波兼宿霧,紛紛白鷺落山陂。
只應江海凄涼地,欠我臨風一賦詩。
❼ 浙江臨海的歷史有多久
臨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文化發達,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回遺址、古建築、古墓答葬和大批珍貴文物,199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自唐廣文博士鄭虔來台州開辦學館、啟蒙教化之後,民重耕讀,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在歷代科舉中,出過3位狀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進士357人,其中最盛的宋代達217人。
清光緒年間,建有中學堂2所,高等學堂6所,初等小學堂30所。歷經漫長歲月的風雨滄桑,臨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古城牆歷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譚綸畫像、戚繼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湧泉、溪口古窯址群、鄭虔墓、翼龍化石產地保護區等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峰、珊瑚岩群分別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和多功能國家級地質公園。
❽ 臨海的風光和風俗
括蒼山位於臨海市西南方向,浙東第一高峰米篩浪為括蒼山脈主峰,海拔1382米,山高坡陡,雲霧繚繞如仙島。有壯觀的大型風力發電場。
桃渚乃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專為抗倭設置的千戶所,當年是台州府重要的海防前哨兼駐軍基地,最初並不在今天的位置,而是在東面的下舊城,後來遷到中舊城。1439年,倭寇大批入侵,攻破原桃渚衛所,燒殺搶掠,以致城野蕭條。朝廷有鑒於此,派戶部侍郎親臨督建,於1443年建成了一座"高二丈一尺,周圍二里七十步"的石城,為新的桃渚衛所,也就是今天的桃渚古城。
桃渚古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保存著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城高號稱二丈一尺,實際平均高度4.5米。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瓮城,以加強防守功能。城北的山崗名後所山,上有明代摩崖石刻"眺遠"、"鎮海",還有天後宮,祭祀著當地信奉的天後娘娘(運氣好的話,碰巧遇上天後娘娘生日,那可就爽呆了,當地人肯定會拉上你白吃白喝,從第一天開始一直延續到第二天上午,正餐加上下午茶宵夜什麼的,給人的感覺就是吃完了再吃,剛喝完又喝,那個幸福呀,嘖嘖,簡直就是豬過的日子。以後大家可要算準了再去哦)。後所山的最高處有敵台和烽火台,附近有點將台,站在城牆上向遠處眺望,桃江十三渚和石柱峰歷歷在目,風景優美。走在桃渚古城裡,腳下是明代的老街,兩邊多的是清代古宅,城內還有抗倭陳列館,陳列著明代抗倭史跡和周邊景區介紹,供人參觀。
江南長城其實是臨海古城牆的一段,旅遊開發後取了「江南長城」的名字。古城牆位於臨海城北,依北固山而建,全長5公里。臨海古城始建於晉,擴建於唐,明朝又經改建。今天的「江南長城」近年斥資幾千萬根據明代風格重新修建的,修建後基本找不到古老的韻味,很是可惜。江南長城門票15元,有幾個入口,最大的入口在東側攬勝門。建議自助者在城中或坐車經過時,遠眺一下古城牆,要比登上城牆感覺好多了。
桃渚乃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專為抗倭設置的千戶所,當年是台州府重要的海防前哨兼駐軍基地,最初並不在今天的位置,而是在東面的下舊城,後來遷到中舊城。1439年,倭寇大批入侵,攻破原桃渚衛所,燒殺搶掠,以致城野蕭條。朝廷有鑒於此,派戶部侍郎親臨督建,於1443年建成了一座"高二丈一尺,周圍二里七十步"的石城,為新的桃渚衛所,也就是今天的桃渚古城。
桃渚古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保存著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城高號稱二丈一尺,實際平均高度4.5米。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瓮城,以加強防守功能。城北的山崗名後所山,上有明代摩崖石刻"眺遠"、"鎮海",還有天後宮,祭祀著當地信奉的天後娘娘(運氣好的話,碰巧遇上天後娘娘生日,那可就爽呆了,當地人肯定會拉上你白吃白喝,從第一天開始一直延續到第二天上午,正餐加上下午茶宵夜什麼的,給人的感覺就是吃完了再吃,剛喝完又喝,那個幸福呀,嘖嘖,簡直就是豬過的日子。以後大家可要算準了再去哦)。後所山的最高處有敵台和烽火台,附近有點將台,站在城牆上向遠處眺望,桃江十三渚和石柱峰歷歷在目,風景優美。走在桃渚古城裡,腳下是明代的老街,兩邊多的是清代古宅,城內還有抗倭陳列館,陳列著明代抗倭史跡和周邊景區介紹,供人參觀。
門票
進入古城需購門票10元,並奉送一份帶有古城簡介和地圖的景區介紹,也可以請上一個導游為你講解,行價一般是20元。若在下午5點以後進城,那個時候售票人員已經下班,便可以省下門票錢,那裡的城門永遠是開著的,完全可以大搖大擺地走進去,絲毫不用擔心被人來個瓮中捉鱉:)
交通
臨海汽車站每天有三班車到桃渚,時間分別是9:30,14:30,15:30,車程大約是一個小時左右。除了正常的班車外,車站那裡還有一些不定時的中巴,通常停在車站西面的停車場內,可以詢問一下車站的工作人員。如果錯過了所有去桃渚的車的話,可以在臨海汽車站乘坐白天每半小時一班前往小芝的中巴車,然後再從小芝轉乘面的到達桃渚,也可去杜橋鎮轉車。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面提到的所有班車都是開往桃渚四岔鎮的,而桃渚古城的位置在距離四岔鎮還有10分鍾車程的位置,上車的時候最好和司機說明,讓他提醒你們下車,要不然一不留神就到四岔鎮了。
住宿
古城的范圍不大,花上2、3個小時的時間便可以不緊不慢地逛上一圈了,所以很少有人會考慮在古城裡住下來,大多數人會住到四岔鎮上,也有的人當天就趕回臨海去了,不過對於那些有心細細品味古城的人來說,似乎只有住下來才是最好的選擇。古城裡唯一的旅館就在抗倭陳列館的正對面,一幢當地居民的四層小樓,屬於那種家庭式小旅館,總共也就十張床位的樣子,一張床位20元左右的價格,站在四樓的曬台上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城的全貌,那裡可以稱得上是古城裡為數不多的制高點了。
飲食
桃渚古城裡小雜貨鋪是有一些的,卻沒有看到一家飯館。古城唯一的旅館可以根據房客的要求幫助安排飲食,當地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菜餚,有一種當地自產的飲料不錯,清熱解渴,有點象冬瓜茶。
周邊景點
珊瑚岩:
位於連盤鄉東4公里處,是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噴發性古火山口,整個岩體從表到里發育著六邊形岩柱,其狀如蓬萊仙島之珊瑚,故俗稱珊瑚岩,學名柱狀節理,又稱」巨人道「,是典型的火山熔岩造型地貌景觀,珊瑚岩面積約5平方公里,漫山殊態,蔚為壯觀,其分布之廣,數量之多,發育之完善,為國內所僅有,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兩處這樣的景觀,一處在北愛爾蘭,這另一處就是這里了。
珊瑚岩景觀位於一峽谷中,面的可以把送你到一簡易停車場,剩下的山路就需要步行,大約走一里多路的距離,便可看見山間矗立著無數六邊形岩柱,沿著路可攀至山頂,有山路可以一直往裡穿越進去,但不知道山另一邊是什麼地方,未敢輕易嘗試。
目前處於旅遊開發初期,該景點尚不收門票。
武坑:
武坑景區面積約5公里,那裡是一片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峰林,山勢有雁盪山的風格,景區有南北兩個入口,北側的入口距離桃渚古城不過1.5公里,南側入口位於連盤鄉境內,門票10元。景區內已修成了游步道和幾座索橋,步行並不費力,大約兩三個小時便可實現南北穿越。一路有展旗峰、仙人擔等幾十處維妙維肖的峰岩,火焰山一線瀑、珍珠瀑等瀑布景觀,沿途還會經過一片億年火山遺跡長廊,讓人嘆為觀止。
南門坑海濱:
南門坑是臨海比較有名的海濱度假地,又被稱為台州海山公園。那裡有山,有海,清澈的海水圍繞著蒼山,郁翠的山體環繞著大海,沙灘光潔細軟,是非常好的露營地,如果帶著睡袋和帳篷的話,那就剛巧可以用上了。景區內分布著一些中生代火山熔岩,也可以順便參觀一下,門票10元。
註:桃渚一帶由於景點比較分散,相互之間的班車又少,交通主要還是靠面的,包車的大概價格是武坑南入口到珊瑚岩30元,連盤鄉到南門坑30元,南門坑到四岔鎮可以坐機動三輪車,每人2元。如果對於包車的價格不太清楚,可以先向當地居民打聽一下,桃渚一帶民風不錯,一般不會亂宰人。
從臨海市區開車到括蒼山山腳下只需半小時,上山1小時,可以一直開車到山頂。目前景區正在開發中,交通和配套設施都不完善,沒有經驗的遊客慎行。不收門票。
從杭州方向過來的朋友,可以上杭甬高速上三線——天台出口下——104國道(往臨海)——在臨海收費處不到的轉盤右轉——省道35(臨海-仙居)——在愛國鄉小海門根據路標左轉——張家渡鎮——右轉——根據路標再右轉——往括蒼山景區——山門——沿碎石路上山——看到風車——到達新世紀第一縷曙光紀念碑(浙東第一高峰米篩浪)。
風俗:哪裡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