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燈謎著名歷史故事

燈謎著名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3 21:37:13

❶ 燈謎的起源

燈謎,又名文虎.猜燈謎,亦稱打虎.彈壁燈.商燈.射.解,拆等,現在,人們都習慣用"燈謎"一稱.
燈謎是我國勞動人民知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門綜合性藝術.早在夏代,就出現了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歌謠發展,演變成"瘦辭"(亦稱"隱語").當時由於列國分爭,有不少遊客在進諫時,往往都用"隱語"道出已見,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國語.晉語>>記載:"有秦客瘦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可見那時的這些"瘦辭"和"隱語",就是我國燈謎的雛形.直至南朝宋文學家鮑照作"井"."龜"."土"三個字謎,並以<<字謎三首>>收入他的詩集後,才有了"謎"字一稱.
開始的謎流行於口頭說猜,三國時期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燈謎"一稱.

燈謎的來歷

謎語在古代叫廋辭、隱語。自古以來,人們經常運用謎語來間接地表達心聲,乃至後來猜謎成了一種游戲。

東漢時,董卓殘暴橫行,民間就流傳著一首謎語式的兒歌: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這里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呢,從下到上自然就是"卓"字。既然有"董卓"兩個字,再加上"不得生",那就是說董卓該死了。

還有一個故事說,古代有個秀才,過年時,去找財主借錢,財主見他穿得破破爛爛的,就把他拒之門外。秀才一生氣,轉身走了。不一會兒又回來了,手裡打著一個燈籠,上邊寫著:

"頭尖身細白如銀,

論稱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到屁股上,

光認衣裳不認人。"

有人報告了財主,財主一聽蹦了出來,問秀才:"你憑什麼罵……人?"秀才說:"誰罵人了,我寫的是個謎語,謎底是針。"說著打著燈籠大搖大擺地走了。

從這兒以後,人們每逢時年,就把謎語寫在燈籠上,讓別人去猜。時間一長,就形成了過年猜燈謎的習俗。

❷ 歷史上與燈謎有關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1945年抗戰勝來利後,陪都重慶沉浸在一源片喜慶氛圍中。一次慶祝晚會上,有一則燈謎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其謎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國歷史人物)」。大家紛紛作答,結果出現五種謎底:分別是「屈原」、「蘇武」、「蔣干」、「毛遂」、「共工」。答案 「 屈原」,意為日本屈服於原子彈;「蘇武」,指蘇聯的武裝力量起了舉足輕重作用;「蔣干」,指蔣介及其領導的國民黨在抗戰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毛遂
」,指毛澤東及其領導的共產黨是抗戰的主要力量;「共工」,意為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共同抗戰才使日本投降

❸ 歷史謎語

1、唐代通寶(打一歷史人物):李時珍
2、東方欲曉(打一歷史人物):徐光啟
3、書房談天(打一古代名著):聊齋
4、囚禁蘇武(打一歷史人物):關漢卿
5、獲利不忘創業苦(打一歷史人物):成吉思汗
6、欺騙歷史(打一少數民族名):蒙古
7、岳陸要塞(打一古代地名):山海關
8、歐洲見聞錄(打一古代名著):西遊記
9、鑿壁偷光(猜一三國人物):孔明(諸葛亮)
10、爺爺打沖鋒(猜一歷史人物):祖沖之
11、孔雀收屏(猜一歷史人物):關羽
12、紅牆(打一古代地名):赤壁
13、千載太平(打一歷史地名):長安
14、捷報(猜一古代歷史人物):陳勝
15、說盡心中無限事(打一近代皇帝):道光
16、秀才當兵(打一成語):投筆從戎
17、夕陽西下(猜一古代地名):洛陽
18、厲害的僕人(猜一少數民族):匈奴
19、只會打仗的皇帝(猜一皇帝稱號):光武帝
20、漢朝天下(打一古代歷史人物):劉邦
21、游牧民族(打一古代歷史人物):司馬遷
三、謎語故事:
某年元宵節的晚上,朱元璋微服出行淮西,碰見一堆人以猜謎為戲,旁邊掛著一副畫,畫的是一赤足婦人,懷抱大西瓜,眾人大笑。朱元璋不解其意。回朝後,有人告訴他謎底。朱元璋勃然大怒,第二天便將這一代的居民不論男女老少一律問斬。你知道謎底是什麼嗎?朱元璋為何要發怒殺人?這一事件說明當時的社會特點是什麼?

謎底是「淮西婦女好大足」
淮西的婦女喜歡「天足」(即不纏腳),而朱元璋的馬皇後祖籍正是淮西人,又恰是天足。朱元璋認為這是嘲諷皇後,故而要發怒殺人。
這件事說明當時社會的本質特點是皇權至上,極端專制。

❹ 有沒有關於燈謎的歷史典故謝謝!

謎1:蕭何力薦大將才,潘安車出洛陽道。 (打六字成語)

謎2:李白沉河欲攬月,屈原投江為報國。 (打四字體育項目)

謎3:紂王寵妲己,幽王戲諸侯。 (打一成語)

謎4:韓信十面埋伏 (打一《三國演義》人名)

謎5:投筆從戎效古人 (打三字學校用語)

謎6:曹操讀罷陳琳檄 (打三字中成葯名)

謎7:陳橋兵變令人疑 (打三字《西遊記》妖怪名)

謎8:灞橋惜別何所贈 (打一春秋人名)

謎9:君王掩面救不得 (打一成語)

謎10:高山流水誰知音 (打一《三國演義》人名)

謎面:蕭何力薦大將才,潘安車出洛陽道。 (打六字成語)
謎底:言必信,行必果
解析: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潘安長得很帥,駕車走在街上,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車里丟,都將車丟滿了。「信」別解為「韓集」,「果」別解為「水果」。

謎面:李白沉河欲攬月,屈原投江為報國。 (打四字體育項目)
謎底:雙人跳水
解析: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溺死的說法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

謎面:紂王寵妲己,幽王戲諸侯。 (打一成語)
謎底:幸災樂禍
解析:商紂王因寵幸妲己,導致了商朝滅亡的災難;周幽王為討褒姒一笑(樂)鋒火戲諸侯,埋下了西周亡朝的禍患。

謎面:韓信十面埋伏 (打一《三國演義》人名)
謎底:關羽
解析:楚漢相爭時期,韓信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採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關羽」別解為「圍困項羽」。

謎面:投筆從戎效古人 (打三字學校用語)
謎底:學前班
解析:成語「投筆從戎」出自《後漢書·班超傳》,班超因家庭貧困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忽一日,覺得抄抄寫寫純屬是浪費生命,就棄筆從軍去了,後來,班超出使西域,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學前班」別解為「學習前人班超的志向」。

謎面:曹操讀罷陳琳檄 (打三字中成葯名)
謎底:驚風散
解析:據說曹操讀了陳琳寫的檄文嚇出了一身冷汗,頭風病居然好了。

謎面:陳橋兵變令人疑 (打三字《西遊記》妖怪名)
謎底:黃袍怪
解析:後周時,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據說起因是眾將領強行把皇帝穿的黃袍披在他身上。謎底「黃袍怪」別解為「黃袍加身之事有點怪」。

謎面:灞橋惜別何所贈 (打一春秋人名)
謎底:柳下惠
解析:灞橋位於今西安市,古人送客至此有折柳贈別的習俗;「惠」別解為惠贈。

謎面:君王掩面救不得 (打一成語)
謎底:愛莫能助
解析:「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出自《長恨歌》,描寫的是安史之亂發生後,唐玄宗在馬嵬坡受大臣軍士要挾,被逼無奈處死楊貴妃的一幕。

謎面:高山流水誰知音 (打一《三國演義》人名)
謎底:鍾會
解析:傳說,春秋時期鍾子期因能領會俞伯牙琴音「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之意,從而成為至交。

❺ 我國燈謎的歷史。。。。古典名著。。。有哪些

有關燈謎歷史的專著是有的:錢南揚《謎史》
從古至今,都有一些文學名著記錄過燈謎。只不過數量一般比較少。像徐文長、蘇東坡都很善於制謎射謎。再如三國演義就有一些燈謎事例。
清代謎風之盛,在當時的一些文學作品中也有反映,五色石主人《八洞天》、曹雪芹《紅樓夢》、李汝珍《鏡花緣》、陳森《品花寶鑒》、尹湛納希《一層樓》、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魏子安《花月痕》,以及韓邦慶《蕊珠宮仙史小引》等書,都有不少關於制謎猜謎談謎活動的描寫。以理論為主的謎話和以作品為主的謎集,這一時期也有大量出版,刊行於世,如周亮工《字觸》、毛際可《燈謎》、費星田《擬猜隱謎》、俞樾《隱書》、張文慮《廋詞偶存》、高超漢《心園謎屑》、楊小湄《圍爐新話》、顧震福《謎隱初編》、唐景崧《十八家燈謎》、張玉笙《百二十家謎鈔》、拙園老人《揉園燈謎草》、張起南《橐園春燈錄》、薛鳳昌《邃漢齋謎話》等近百冊,這些謎籍是清朝謎語大發展的見證和總結,是我國古代謎語遺產異彩紛呈的一部分。
民國期間,謎社謎家所編撰的謎書相當豐富,如張郁庭《謎格釋略》、蔡三省《商燈初步》、許德鄰《文虎》、韓振軒《古今謎語集成》、孔劍秋《心嚮往齋謎語》、錢南揚《春燈余話》、徐枕亞《談虎錄》、韓少衡《鶯嚶社謎集》、謝雲聲《靈簫閣謎話》、謝會心《韻謎三百則》、汪雨人《嬉春閣廋詞》、邢楚樵《款月軒謎稿》、孫玉聲《萍社謎粹》和顧震福《跬園謎刊》等一百六十餘冊,是十分珍貴的謎語文獻。

❻ 燈謎的由來

早在夏代,就出現了一種用抄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歌謠發展,演變成"瘦辭",當時由於列國分爭,有不少遊客在進諫時,往往都用"隱語"道出已見,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國語晉語>>記載"有秦客瘦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可見那時的這些"瘦辭"和"隱語",就是我國燈謎的雛形。直至南朝宋文學家鮑照作"井"、"龜"、"土"三個字謎,並以<<字謎三首>>收入他的詩集後,才有了"謎"字一稱。

開始的謎流行於口頭說猜,三國時期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燈謎"一稱。



❼ 字謎的歷史是什麼

中國謎語的歷史

我國的謎語,在古代稱為叟(音sou,隱藏、藏匿之意)辭、隱語、燈虎、春燈、燈謎等等。謎語在我國起源很早,據南朝著名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諧隱」篇說:「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周密的《齊東野語》中也說:「古之所謂叟辭,即今之隱語,而俗所謂謎。」「叟辭」在《國語晉語五》里就有記載,說:「有秦客叟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韋昭注曰:「叟,隱也,謂以隱伏譎詭之言問於朝也。」說明在古代就把謎語用到外交斗爭中去了。其實,在夏、商、周時,已有隱語出現,如見於《周易》「歸妹」上六的商代短謠「女承筐」,可算是我國謎語的最早記錄之一:
女承筐,無實,士封羊,無血。

它運用傳統謎語常見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現了牧場上一對青年牧羊人夫婦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辭」,使人不易猜著。秦漢以後,謎語逐漸興盛起來,因猜謎活動多在元宵燈節舉行,稱為「燈謎」。「謎」字由「言」「迷」兩部分組成,意思是迷惑人的言語。有人說「謎」字是南朝文學家鮑照創始的,此說確否,待考。

猜謎(俗稱打燈謎)活動,在我國有著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不論古今,不分 南北,不論男女老幼,不分貧富貴賤,幾乎都有大量的猜謎愛好者。著名小說《紅樓夢》,還有專門描寫賈府老小猜燈謎的生動篇章,足見猜謎活動對我國人民生活影響之大。確實,我國人民創造的謎語浩如煙海,有些謎語雖然也打上了剝削階級的思想烙印,但多數是健康的。謎語的內容十分廣泛,格式多樣,色彩繽紛,引人入勝。尤其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民間謎語,大都採用詩歌形式,不僅啟人思索、饒有情趣,而且有一定的文學價值,是我國民間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歷來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例如,有這樣一個民間謎語:

在娘家青枝綠葉,到婆家面黃肌瘦,不提起倒也罷了,一提起淚灑江河。

這分明是一首愛憎分明、感情深摯的好詩,探訴了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摧殘與迫害。但又是一則形象生動的謎語,打一物,謎底是「船篙」,十分貼切准確。像這樣的謎語,既有很好的思想意義,又能引導人們去思考猜想,藝術水平也是高的,堪稱謎語中的珍品。

二、謎面、謎目和謎底

一條謎語包括謎面、謎目和謎底三個部分。

謎面是謎語的喻體,又叫「表」。它是巧妙隱喻著謎底(本體)的單字、多字、成語、古今詩詞文句或作者自擬的句子,也可以是圖形或其他符號與公式,但多數採用短謠、韻語或詩詞句子形式。

謎目,是指謎面要求猜射的事物的范圍,一般以「打一某某」來標志。如果不規定猜射的范圍,猜謎者無所適從,難以猜測。

謎底是指謎面指出的實際要猜射的事物,即謎語的本體和「里」。猜謎者要通過謎面規定的范圍內,找出它所指的實際事物,達到猜中的目的。因此,猜謎是一項有助於提高智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業余文化娛樂活動。猜謎的人,要有廣博的知識、靈活的頭腦和豐富的聯想,才能看破謎面,猜中謎底。

三、謎格及主要謎格的猜法

謎格是謎語的附加條件,即一種特殊的規定,或特定的猜謎公式。用格的謎語,必須要按照此謎格規定的格式去猜,才能猜對,否則就錯了。謎格很多,猜法大不一樣。下面,介紹幾種目前最常用謎格的猜法:

(一)鞦韆格。此格最常用。謎底是兩個字,要倒過來讀,猶如打鞦韆要擺過來倒過去那樣。如「今天」,打一外國名,「今天」就是「本日」,倒過來讀,就是「日本」。

(二)卷簾格。謎底為三個字或三個以上,也是倒過來讀,如同簾子卷上又放下一樣。例如:「三十比九」打一成語,正讀為「差之念一」,倒過來讀就是成語「一念之差」。

(三)徐妃格。謎底兩個字以上,要加同一偏旁,但讀音仍按不加時的兩個字。如「交遊不廣」打一化學葯品名,謎底讀作「朋少」各加一偏旁「石」,變成「硼砂」,即為真謎底。

(四)白頭格。謎底第一字要讀白字,故意做「白字先生」。如「廢品」,打一《水滸》人物名,謎底為「吳用」,「吳」字要讀為白字「無」,即「無用」,就是謎面「廢品」的意思。再如,「油煎豆腐」,打一唐代詩人名,謎底為「李白」,「李」是「里」的白字,油煎豆腐的裡面是白的。

(五)梨花格。屬於諧讀類謎格。如「大海怒潮」,打一電器名,謎底是「揚聲器」,諧讀成「洋生氣」。大海是「洋」,怒是「生氣」。因此,謎面暗示著「洋」在「生氣」。

(六)離合格
離合格字謎是分讀類的離合格。謎底字數為一字或兩字,但必需是合體字,猜時先分讀再連讀。例如:夕陽斜照---曬(日西曬)

(七)粉底格
猜時用斜音字代替,末字要念成白字才扣謎面。例如:東風---西瓜(刮)打一水果

(八)移位體燈覓
是以移動文字筆畫部首的方位為手法使覓底扣迷面。例如:轉機----朵

(九)探驪格
屬於加字類謎格,與一般燈謎不同,只標謎格,而將謎目與謎底容為一體共同來扣謎面。例如:晶---的一節日--重陽。

四、謎語的分類

大致可以分為:字謎、成語、詞語、古詩詞文句、人名、書名、地名、動物、植物、日常用品、影視劇名、中葯名、人體、射覆謎、畫謎、趣味謎、故事謎等等......

五、謎語的猜射方法

(一)會意法

(二)別解法

(三)象形法

(四)增損離合法

(五)排除法

(六)擬人法

六、謎語的特點

(一)趣味性

(二)疑難性

(三)知識性

(四)文學性

七、制謎的方法

制謎不難,但制好謎則不是件容易的事。有道是「好謎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下面是制謎五要素,也可說是品謎五要點。大家作謎猜謎實屬娛樂,有些應時玩笑之作犯忌,也無可厚非。另外標準是人謅的,見仁見智,也很自然。

1.扣合緊切
燈謎乃是利用漢字一字多義特點的文字游戲。好謎要做到字字落實,別解正確。一是要字義准確,如「盼曙光早臨大地」猜外地名「巴黎」,「黎」字意義不清,「黎明」可扣「早晨」,「黎」字典上沒有這個意思。二是要概念清楚,如「末代皇妃」猜「後繼無人」,概念混淆,妃和後並不可互換。三是要防止頭重腳輕,即大概念扣小概念。如「桃李滿天下」猜「花花世界」可以,而用花花」扣「桃李」則說不過去。

2.謎面大方
古人以詩詞成句作面為佳,有點失之過嚴。不過自製謎時謎面必須成文。象「示土」猜「合作社」,「杭改作航」猜「木已成舟」,「專吃金木火」猜「水土不服」不值一評。如「杯酒獻殷勤」猜「曲意逢迎」,扣合不錯,但痕跡過多。謎面改為「接風酒」則大方得多。

3.謎味濃郁
燈謎以「曲」字為第一要義,直解形同問答與解釋,毫無謎味。如「十天跑完長城」猜「一日千里」,「園藝家專長」猜「移花接木」等差強人意。「百年松樹,五月笆蕉」猜「粗枝大葉」非無別解,然謎味無幾。而「魯迅作品」射「山東快書」,「清明時節雨紛紛」射市招「滿漢細點」盡得曲中奧妙。

4.用典不虛
燈謎用典乃是常事,不過要有典實為據,不可生造。如:「沛公如廁未遭害」射「在所難免」用的是「史記」事;「呂子明白衣渡江」猜「矇混過關」用的是三國故事;「桃花潭水深千尺」射「無與倫比」用的是李白的詩,以典實而扣,不失為佳構。而「孟德編劇,景升登台」猜「操作表演」,「張翼德查戶口」猜「飛入尋常百姓家」,扣得不差,典故卻是生造的,不足為取。

5.通俗自然
要避免入魔,魔謎往往生拉硬扯,勉強別扭。如「甚矣吾衰矣」猜「半途而廢」,以「半途」(余)扣「吾」。「投之所好」猜戲曲「送鵝」,用「之」扣「王羲之」。「裁」射詩經「哀哉莫能言」。好謎不以魔道見長,往往謎面顯豁,謎底或曲徑通幽,或奇兵突起,或意態悠然。如:「三十六才子」射「月底西廂」,「金烏玉兔」射「萬古雲霄一羽毛」,「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猜「不知者以為為肉也」,俱神品矣。

謎格知識 [返回] 曹娥格

別名:碑陰格。它的構成方法是用化形衍義得出,謎底每個字都要左右分讀(或上下分讀),以扣合其謎面。例如:天作絲絲道難行,含淚揮手送君行。(打一鳥名:露禽)猜時,謎底應讀作「雨路人離」才扣合謎面。

蝦須格

別名:鴉髻,丫髻。謎格即由形似蝦須而得名。謎底需兩字以上,第一字應左右分開,成為兩字,從而解釋謎面。例如:巾幗英雄傳。(打一魯迅作品:《好的故事》)謎底第一個字拆為「女子」。

解領格

別名:鴛肩格。謎底須四字以上,謎底的第二個字左右分開成兩個字,連上下文讀切合謎面。例如:江淮河漢常作客。(打一成語:四海為家)將第二個字拆為「水每」連上下文為「四水每為家」,切合謎面。

展翼格

別名:剖腹、雙胎、振翼。謎底需三個以上的單數字,中間一字左右分開作兩字讀。例如:陰陽歷合訂本(打一文件名稱:說明書)將中間「?/ca>

❽ 字謎的歷史

字謎(zì mí),是一種文字游戲,也是漢民族特有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它主要根據方塊漢字筆畫繁復、偏旁相對獨立,結構組合多變的特點,運用離合、增損、象形、會意等多種方式創造設制的。字謎,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字謎,指所有的文字詞語謎,如字類謎、詞類謎、句類謎等。狹義的字謎,指單個漢字的謎語。後者注重文字形體的組合及偏旁部首搭配,要從形態、功用和意義上對謎底漢字各個組成部分作多角度描繪,詞句簡短,行文措詞和謎面修辭技巧也比較高。字謎就是以一個或幾個漢字為謎底的謎語。這種謎語的編寫或是利用了漢字的造字規律,或是利用了漢字形、音、義某一方面的特點,顯得既有趣味,又有知識內涵。字謎是中國文化獨有的內容。(摘自黃高才《話說漢語》)字謎,有制謎人和猜謎人,顧名思義就是制謎人造謎,謎一定要巧妙,然後由猜謎人解謎。在中國有悠長歷史,流傳面廣,種類繁多,變化無窮。它在文人雅士中流行,也曾被政治斗爭和圖讖術數所利用。到了現代,字謎更多地是作為一種層次較高的娛樂活動在民間流行,受到廣大群眾喜愛。歷史作用
編輯
字謎在歷史上的作用,主要表以下五個方面:
為政治、外交、軍事服務
《古微書》中引《孝經援深契》

古微書
有讖語:"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卯金刀",合之為"劉";"禾子",合之為"季"。漢高祖劉邦,字季。這條讖語顯然是劉邦將要統一天下,為君王帝位神授製造輿論的。字謎在外交場合中也常被用來當作一個斗爭武器。《三國志·吳書·薛綜傳》記:蜀漢張奉出使吳國時,曾在孫權前用字謎嘲笑尚書闞澤的姓名。闞澤不善此道,不能作答。張奉不免沾沾自喜,以為丟了吳國人的臉。這時吳大臣薛綜出席對答,說:"我有一謎向先生請教:'有犬為獨,無犬為蜀;橫木苟(句)身,蟲入其腹。"這首謎詩處處扣住"蜀"字,張奉感到國名受辱,於是勉強答道:"請再用這種方法比喻你們的吳國吧。"薛綜應聲答道:"無口為天,天口為國;君臨萬邦,天子之都。"於是列官員皆嘻笑,張奉自取其辱,尷尬異常。在軍事斗爭中,字謎也常用來作為軍事行動的聯絡暗號。唐武則天在位時,徐敬業集合揚州軍隊准備謀反,中書令裴炎在朝廷內部策應。結果謀事不密,反致泄露。朝廷在審訊裴炎謀反案時,只發現他給徐敬業的一封信,上面僅寫"青鵝"兩字。滿朝文武皆迷惑不解,最後由武則天識破,說:"此乃隱語。青者,十二月;鵝者,我自與也。"原來,"青"字可以拆成"十二月"三字體;"鵝"字可以分離為"我自與"三字。裴炎是以此約定徐敬業十二月起義,他再從內部動手。自此,裴炎伏法,謀反事敗。

發泄不滿情緒
人民群眾在反抗封建統治,發泄不滿情緒時,也常以字謎作斗爭武器。《後漢書·五行志》記,漢末獻帝時,董卓擅權,顛亂朝綱,魚肉百姓,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因而京城人民編制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童謠中的"千里草",合為"董"字;"十日卜"合為"卓"字;"何青青"、"不得生"是說董卓雖然威勢赫赫,但總逃脫不了人民的懲罰。此歌巧妙地詛咒了這個專橫跋扈、喪盡天良的當權者。字謎是古代是文藝作品中的重要組成,謠諺、詩歌、小說、戲劇及各類文藝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魏晉兩北朝的字謎初起時期,古詩歌謠就已經充分吸取了字謎的各種表現形式。清·翟灝《通俗編·識余》記,六朝樂府的子夜、讀曲等民間歌謠中,就多以諧音法隱喻詩字之意。如:"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以"芙蓉"為"夫容";以"蓮"為"憐"(愛)。"朝看暮牛跡,知是宿蹄痕。"以"蹄"為"啼"。"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以"晴"為"情"。此種謎例無數,不可盡舉。當時文人也多扣住謎意,創作出許多別有情味的古詩。如南宋詩人謝靈運寫的離合詩:"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懷繾綣,口詠情亦傷。劇哉歸遊客,處子勿相忘。"此詩五言六句,詩面極寫離別傷感之情。每兩句之中,又用離合法各自隱含"口"、"力"、"刀"三旁,合成後成"別"字。像這種詩意(謎面)與謎底同意相承的古詩,都有極高的寫作水平。古詩歌中的字謎隱意別指的方式,由於能夠委婉曲折地傾訴詩人的情感,使詩味更加含蓄濃郁,因而多被後代詩人承繼。如唐·孟遲的《閨情》詩:"山上有山歸不得,湘江暮雨鷓鴣飛。""山上有山",既寫了旅途的艱險,又暗藏著一個"出"字,最大限度的挖掘了漢字的表達能力,猶如畫龍點睛之筆,頓使全詩增輝。宋·蘇軾的《夜燒松明火》:"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燼殘。"用"十八公"暗藏一個"松"字,擬人比物十分巧妙,亦得力於字謎的離合之法。
故事情節的重要環節
小說戲曲中使用的字謎,也常常成為整個故事情節的重要環節。唐·李公佐寫的傳奇小說《謝小娥傳》,說謝小娥的父親與她的未婚夫外出被賊人所殺,謝小娥當夜就見其父托夢說:"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又夢見其未婚夫說:"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此二語中隱含了兇手"申蘭"、"申春"二人的姓名。謝小娥破謎後,女扮男裝,明察暗訪,果然報了殺父殺夫之仇。這種以字謎為主要線索,扣住兇手,幫助破案的故事,構思甚為別致奇特,開後世字謎進入小說故事的先河。戲曲中,字謎更是大顯身手,妙趣橫生。元代董解元的《西廂記》寫張生與鶯鶯私約相見,就有托紅娘傳遞的一首詩《明月三五夜》,詩中以"三五"暗指"十五"日夜晚。這時鶯鶯回書作謎時因羞澀忸怩的故作怒態,紅娘不解謎字的張皇失措,以及見到張生見謎、破謎之後的喜不自禁,都使全劇達到一個高潮。

充作雅樂
並在酒宴遊樂等各種聚會場合充作雅樂。對破解字謎的徐疾快慢,是古人辨識對方才智高下的一個方法。《世說新語·捷悟》記魏武帝曹操曾率軍路過曹娥碑,見碑背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於是問主簿楊修:"解否?"楊修答道:"解。"魏武帝說:"卿暫且不說,待我思之。"行軍三十里,魏武帝才說:"吾已得之。"兩人互對答案,知"黃絹"是一種有色的絲,"糹"、"色"相合為"絕";"幼婦"是"少"、"女",合之為"妙";"外孫",乃"女"之"子",相合為"好";" 臼",是承受辛辣之物,"受"、"辛"相合為"受"(辭)。石碑謎隱"絕妙好辤(辭)"四字。此謎一揭,魏武帝十分感嘆,說:"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在酒席宴樂等各種聚會場合,人們也常以字謎代替酒令歌舞助興,對猜中的人進行獎賞,對猜不中的人進行懲罰。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一次,北魏孝文帝設宴招待群臣,酒酣興起之時,舉杯口佔一謎:"三三橫,兩兩縱,誰能辨之易金鍾。"。"三三橫,兩兩縱"是拆卸"羽"字筆畫,"金鍾"是酒杯,古代又稱"大白"。"羽"字加"白"合為"習"字。此謎為彭城王猜中,舉座大歡。元·高德基《平山記事》說,元達魯花赤八刺脫為國公時,一日燕集,曾隨口行令:"一字有四個口字,一個十字;一字有四個十字,一個口字。"前兩句指"圖",後一句指"畢"。此謎難度較大,在座的誰也沒猜中,結果每人都罰了一大杯酒。

姓名及形成年代
古碑古墓的建造重修年月及碑主墓主姓名及形成年代。是否了解字謎的特殊表達方式,能不能准確地破譯古代字謎,往往就成為考證和辨識古書故物的關鍵。東漢光武年代有一本著名的歷史書《越絕書》。此書不撰著者姓名,只是在後序中以詩相代。詩曰:"以去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復之以庚。禹來東征,死葬其鄉。不直自斥,托類自明。文屬詞定,自於邦賢。以口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此書由於沒有寫明究竟為何人所撰,所以它的作者一直不為人所知。直到明代,大文學家楊慎仔細推敲鑽研了該書後序,才知道此書為東漢會稽人袁康、吳平所著。原來詩中"以去為姓,得衣乃成",暗射一個"褤(袁)"字;"厥名有米,復之以庚",暗射一個"康"字;"禹來東征,死葬其鄉",是作者自述其為會稽人;"以口為姓,承之以天",暗射一個"吳"字;"楚相屈原,與之同名",暗喻一個"平"字(屈原名平)。此謎既解,《越絕書》也日益被人們重視,成為研究戰國時期吳、越二國史地的一本重要歷史書籍。
南唐文字學家徐鉉之父徐延林在江蘇宜興當縣令時,曾在縣署掘得一塊"後漢太尉許馘廟"的石碑,碑文為東漢時評論曹操是"治世能臣,亂世之奸雄"的大名士許邵撰寫的。碑文詞藻華麗,極有氣勢,但是最後八個字"談馬礪畢,主田數七",卻不知是何意。徐延林揣摩許久,才得知這八個字是一個字謎,暗射"許碑重立"。原來許馘墓的碑刻由於風雨侵蝕,到了唐代,上面的銘刻都已侵蝕殆盡,模糊不清了。唐開元間,許氏的後裔在修墓時又在原碑上照舊刻重新鐫刻,並且添加了這八個字。"談馬"指"許";"礪畢

鐵圍山叢談
"指"碑"字;"主田"指"重"字;"數七"指"立"字。如果不知"談馬礪畢,主田數七"是什麼意思,那就會把唐時重刻過的石碑誤以為是漢代的了。
古代字謎也曾。如測字、抽簽、相命、圓夢、圖讖等,都是利用離合漢字的手法來迷惑和欺騙人。宋·蔡絛《鐵圍山叢談》記:宋徽宗時,成都人謝石在京師一帶以拆字相命為業,預言人的禍福,很有些名氣。一日,宋徽宗要東宮太子寫一個"太"字,找謝石測算。謝石早已得知此事,見了此字以後,故作驚訝的說:"這個字有天子之氣呀!'太'字下面的一點寫得長些,略像一橫。若把此橫移在'大'字上,那不就是天子的'天'字了嗎?"這種通過筆畫移動變字的方法,在命相中應用極廣。
最早的字謎大約產生在漢魏年間。劉勰《文心雕龍·隱篇》說:"自魏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劉勰說謎語產生於魏代,是因為那時的文人創作了許多獨立完整的字謎。如當時大文學家孔融寫的一首"離合作郡姓名字詩",每句四言,每四句或兩句隱射一個字。全詩長二十二句,共八十八字。全文如下:
漁父屈節,水潛匿方;與時進止,出寺馳張。呂公磯鉤,闔口渭旁;九域有聖,無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於匡;海外有鳦,隼逝鷹揚。六翮將奮,羽儀未彰;龍蛇之蟄,俾它可忘"(孔融字文舉)。孔融的這首離合詩,已被公認為中國最早製作的完整而成熟的字謎了。這一時期,除了詩歌形式之外,人們還常常藉助語言以外的實物來隱曲地表達文字之謎。《世說新語·捷悟》記載,楊修做主薄時,一次為曹操修建國府。在始構屋架時,曹操出來巡看,頗不中意。於是在相國府門上大題一個"活"字,不發一言就離開了。楊修一見此字,立即叫人把相國府的門拆去重修。他說:"'門'中加'活'字,就是'闊'字。魏王是嫌門太大了呀。"這件事傳開之後,曹操的制謎之巧,楊修的辨謎之捷,都被當時人們傳為美談。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字謎就已經流行了。不少文人名士都嗜好字謎,引為雅樂。晉朝的潘岳、南朝宋國的謝靈運、謝惠連、鮑照,齊國的王融,梁國的蕭巡之、陳沈炯等人,都製作了許多類似孔融的離合體字謎。當然,從這一時期的制謎技巧來看,有了很大發展。在離合文字偏旁之處,還揉和了象形、比說、會意以及名物文化等許多方法,對後世字謎產生了積極影響。
唐宋元明時期,制謎和猜謎的風氣非常盛行。字謎也不再局限於文士之中,而是浸透了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童謠歌賦、符瑞圖讖、碑額書題、印章繪畫、小說筆記、百戲技藝、酒令暗語中,都可以看到字謎留下的種種痕跡。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民百姓,皆以謎為樂,以謎為戲,競相猜測,蔚為一時風氣。宋元時代,編字謎與猜字謎還被當作一種技藝,有人竟能以此為業,賺錢謀生。其中的佼佼者,競能名播四方,流芳百世。宋·吳自牧《夢粱錄·小說講經史》記:"商謎者,先用鼓兒賀之。然後聚人猜詩謎、字謎、戾謎、社謎,本是隱語。……杭之猜謎者,且言一二,如有歸和尚及馬定齋,記問博洽,厥名傳久矣。"正說明了當時字謎流行的盛況以及人們對能制謎、猜謎者的尊崇。
現代字謎是在古代字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解放後,字謎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游藝活動,獲得了新生,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景象。這個歷來只為少數文人雅士所欣賞品味的"高級謎語",在各類有組織的集體活動中不斷出現,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階段,在豐富人民文化生活,陶冶人民情操方面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❾ 燈謎的歷史

燈謎又稱文虎,猜燈謎,亦稱打虎、彈壁燈、商燈、射、解、拆等,但人們都習慣用「燈謎」一稱。燈謎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族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燈謎是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謎語來源於漢族民間口謎,後經文人加工成為謎,它在中國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隱語」或「廋辭」。秦漢時則成為一種書面創作。三國時代,猜謎盛行。在宋代出現了燈謎。人們將謎條系於五彩花燈上,供人猜射。明清時代,猜燈謎在漢族民間十分流行。

早在夏朝,就出現了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歌謠發展,演變成「廋辭」(亦稱「隱語」)。當時由於列國分爭,有不少遊客在進諫時,往往都用「隱語」道出已見,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國語·晉語》記載「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可見那時的這些「廋辭」和「隱語」,就是中國燈謎的雛形。直至南朝宋學家鮑照作「井」、「龜」、「土」三個字謎,並以《字謎三首》收入他的詩集後,才有了「謎」字一稱。
開始的謎流行於口頭說猜,三國時期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燈謎」一稱,《武林記事·燈品》中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清中葉以後,謎風大盛,涌現了許多謎師。辛亥革命後,燈謎形成了南宗北派兩種風格,到了舊社會,由於謎家大都是士大夫階層,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強調風雅,排斥民間燈謎。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燈謎活動更加彭勃發展,謎材謎作日益完善豐富,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有燈謎活動及燈謎學術交流。《謎語》古稱「隱語」,「廋辭」。今通常指漢族民間謎語。中國著名古典文藝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諧隱》中說:「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之嘲隱,化為謎語。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像物品,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他對謎語從理論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對謎語發展的歷史,謎語的定義及其特徵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闢的闡述。
在燈謎文化源頭,應該是人類遠古的神話。神話時代是人類文化發生的時代,而所有文化的發生都源自於人類的問題意識。
漢族民間謎語與燈謎不同,燈謎屬於文義謎,而民間謎語除了少量字謎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徵來隱射的,因此,民間謎語屬於事物謎。民間謎語主要著眼於事物的形體,性能,動作等特徵,運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手法來描繪謎底,從而達到隱射的目的。燈謎主要著眼於猜射對象的名稱,主要運用別解手法。民間謎語的謎底范圍比較窄,除了少量字謎以外,極大多數都是事和物,如動物、植物、用物、人體器官、自然現象、人類行為等。燈謎的謎底范圍更廣,從字謎、成語、詩詞、各種用語,到事物、事件等皆可入謎。民間謎語的謎面往往是山歌體的民謠,以四句形式出現較多,講究押韻而有節奏,讀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動,便於口頭傳誦。由於民間謎語通俗易懂,故大多數都適宜少年兒童猜射。

稱作兒童謎語。而「燈謎」的規則比較嚴格,文學特徵也比較強,因而猜射難度也比較大,需要一定的學識水平,因而對成年人來說,更有趣味。自古以來,謎語由於其謎體不同,所以在各朝代的名稱亦有所變化。謎語在春秋時叫「言隱」、「隱語」、「廋辭」;在漢時叫「射覆」、「離合」、「字謎」;在唐時叫「反語」、「歇後」;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時叫「地謎」、「詩謎」、「戾謎」、「社謎」、「藏頭」、「市語」;在元時叫「獨腳虎」、「謎韻」;在明時叫「反切」、「商謎」、「猜燈」、「彈壁」、「彈壁燈」、「燈謎」、「春燈謎」;在清時叫「謎子」、「謎謎子」、「切口」、「縮腳韻」、「文虎」、「燈虎」、「春謎」、「燈謎」等。

閱讀全文

與燈謎著名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