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需有關夏朝,商朝和西周時期的故事。
夏朝大禹治水,後羿射日
商朝伊尹歸商,酒池肉林(商紂王)
西周武王伐紂,烽火戲諸侯(周幽王)
② 歷史上最著名的青銅器名字(附圖片)
司母戊鼎
③ 中國歷史上的青銅器什麼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
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耳丁」卣
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羊首尊
商晚期,安陽,公元前11世紀 青銅鬲鼎
商晚期,公元前11世紀 青銅盤
晚商 安陽時期 青銅饕餮紋方鼎
晚商 青銅饕餮紋鬲鼎
晚商 青銅饕餮紋尊
晚商 青銅鴞卣
西周 青銅「驫■」鬲
西周 青銅魚尊
西周 乳釘紋青銅簋
商,安陽,公元前1300至1200年 青銅盂
商,公元前12世紀 青銅鬲
商晚期 青銅雙羊提梁卣(彭女卣)
商晚期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晚期至10世紀早期 青銅角(帶蓋)
商晚期,安陽,公元前12至11世紀 青銅方彝
西周,公元前10世紀 青銅簋
西周夷王 青銅伯家父簋
西周早期 公元前12-11世紀 青銅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0世紀 青銅卣
西周早期 青銅獸面紋「先」鬲
春秋早期 青銅貘
西周 青銅龍耳匜
西周 青銅竊曲瓦紋簋
春秋 青銅夔龍紋獸耳壺 (一對)
東周 青銅龍紋鉦
商 青銅「作冊次」卣
商 青銅獸面鼎
商 青銅饕餮紋方彝
八牛貯貝器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1956年雲南晉寧縣石寨山出土
變形獸面紋鉦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變形龍紋鼎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龍耳尊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龍王鎛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前6世紀上半葉)
者尚盤 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透雕蟠龍鼓座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透雕蟠龍紋豆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鑲嵌狩獵紋豆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鑲嵌雲紋敦戰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前221年)
蓮瓣蓋龍紋壺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前6世紀上半葉)
鑲嵌幾何紋方壺 戰國晚期(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前221年)
禾盉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紀中葉)
獸面紋龍流盉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前6世紀上半葉)
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鎏金動物飾牌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卲王簋春秋晚期(公元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犧尊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1923年山西渾源縣李峪村出土
齊侯匜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虢仲鬲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戲伯鬲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卷龍紋鬲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叔碩父方甗(yan)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傳山西吉縣出土
對尊 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前10世紀末)
乳釘雷紋瓿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獸面紋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美國弗瑞爾與賽克勒美術館的中國古代青銅器
商末周初酒器,高51.1厘米,寬35厘米,重23.8千克,傳1928年寶雞戴家灣出土。器身呈扁圓形,垂腹,高圈足。蓋上有菌狀捉手,兩端有牛形獸首。提梁置於器身縱向,與器身相交處有獸首,聳立的雙角猶如伸開的巴掌。更為奇特的是從鹵的頸部斜伸出四條較長的歧頭扉脊,究竟起裝飾的作用還是有實用性尚不清楚。該器通身還飾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鳳鳥紋。此器形體巨大,造型復雜,紋飾精美,是商周銅器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還藏有與此形制紋飾相同,唯尺寸稍小的一件鳳鳥紋銅卣。
人面盉
商代,高18.2厘米,長江流域出土。
鳥獸觥
商代晚期酒器,高23.5厘米,寬31.1厘米,重3.52千克。該器造型極為奇特,蓋前端為雙目圓睜、張口咧齒的虎首,後端飾鳥喙高聳的鴞首紋。整個器身為一與虎頭相背的禽鳥,鳥的長頸及頭部取代了原來的位置,器腹飾有伸展的羽翼,圈足上飾有蜷曲的雙腿。整個銅器造型簡單明快,兇猛的老虎與安詳的禽鳥一動一靜,相得益彰。該類造型的觥僅此一件。
蟠龍紋青銅盤
西周,高12.3、口徑32.4厘米。敞口、淺腹、折沿、高圈足。盤內飾淺浮雕蟠龍紋,龍首居中,龍身盤曲、飾方格菱紋。盤沿有三組魚、龍、鳥紋飾。器外壁飾一周龍紋和三角形紋,圈足飾龍紋。應屬吳越國的器物。
④ 各種青銅禮器的故事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遣上千人到安徽彭城邊的泗水,去打撈傳說中沉在水底的9件大銅鼎。版據說這些權銅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政權——夏王朝於公元前2200年鑄造的,在夏、商、周三朝代代相傳。
中國古代成語中有「問鼎中原」一詞,來源於《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一段記載。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楚王率軍征伐陸渾之戎,在東周的邊界陳兵示威。周定王派王孫滿任使者,慰勞楚王,但楚王卻一個勁兒地詢問那九件傳國大鼎的重量。因為鼎在當時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後來就稱那些企圖覬覦政權、篡奪天下的人有「問鼎之心」。東周滅亡後,九鼎被秦始皇下令遷往秦國,途中落於泗水之中。秦始皇雖費千人之力,卻並未找到九鼎。富有傳奇色彩的夏鼎,始終沒有重現人間,只在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上留下了「泗水撈鼎」的故事。
⑤ 夏商西周時期歷史故事有哪些
1、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發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
依據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銘文記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紂,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佔領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銘文,澄清了武王伐紂具體日期,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
2、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3、姜太公釣魚
太公釣魚是發生於商周時期的歷史傳說故事。商紂暴虐,周文王決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半百之齡、又和文王沒有交情,很難獲得文王賞識。於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邊,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
大家知道,魚鉤是彎的,但是姜子牙卻用直鉤(那其實也不能叫鉤了)、不用魚餌,釣到了很多魚。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奇人(古代人對奇人都很尊敬的),於是主動跟他交談,發現這真是個大有用之才,招入帳下。後來姜子牙幫助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商紂統治,建立了周朝。
4、齊桓公稱霸
齊桓公稱霸講的是齊桓公在位期間,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
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號,積極展開對外活動,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5、假道滅虢
春秋時期,晉獻公要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同時給虞國送去寶馬和貴重禮物。虞國國君貪財,大夫宮之奇勸阻說:「虢國是虞國的近鄰,它的滅亡必然會導致虞國滅亡。」虞國君主不聽勸諫,答應晉軍過境,結果晉國滅掉虢國立即滅虞。
⑥ 急:歷史問題,會的進來幫個忙!
1、鼎是青銅器的最重要器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
2、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復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出現,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
3、爵 飲酒器,青銅爵最早出現於夏代晚期,盛行於商代晚期。
4、金銀錯工藝最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
5、鎏金是用塗抹金汞齊的方法鍍金的一種工藝,又稱火鍍金。鎏金主要用來裝飾銅鐵一類建築構件和各式器皿。
6、耳杯,帶握把之小杯,用於盛載熱飲酒和其他特定飲品,亦可做咖啡杯。亦名「羽觴」,又稱「羽杯」等。古代的一種飲器。可用來飲酒,也可盛羮。
7、漆器是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8、螺鈿是一種手工藝品。用螺獅殼或貝殼鑲嵌在漆器、硬木傢具或雕鏤器物的表面,做成各種有光澤的花紋和圖形。也叫螺甸。
9、華表是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天安門前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名字叫華表。在華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著精美的龍和雲,柱頂上部橫插著一塊雲形的長片石,遠遠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雲間,給人一種庄嚴的感覺。華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物,有著悠久的歷史。
10、瓦當又稱"瓦頭",是建築用的一種陶製品,指的是陶制筒瓦頂端下垂的特定部分。
11、畫像石指在石料上雕刻平面圖像的石刻藝術,盛行於西漢至唐,多見於墓室、祠堂,也有的刻於石碑、石闕、門楣、棺槨等處。
12、畫像磚起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室建築上。畫像磚主要用木模壓印然後經火燒製成,也有的是在磚上刻出紋飾。畫面的表現形式有淺浮雕、陰刻線條和凸刻線條。有的上面還有紅、綠、白等顏色。多數畫像磚為一磚一個畫面,也有一磚為上下兩個畫面的。畫面內容非常豐富,有表現勞動生產的,如播種、收割、舂米、釀造、鹽井、桑園放牧等,有描繪社會風俗的如宴樂、雜技、舞蹈等,有神話故事如西王母、月宮等,還有表現統治階級車馬出行的。
⑦ 夏商西周歷史故事(5個)
比干剖心,商朝末年,商紂王昏亂,屠戮忠良百姓苦不堪言,西伯侯積陰德,百姓歸之,三分天下有其二,因即將覆滅,比干不忍見國家滅亡,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強諫紂王,紂王大怒,殺比干,剖其心
⑧ 周禮有關的故事
希望對你有幫助講周公制定周禮的故事。
周人的軍隊,在鎬京和洛邑各有八個師和六個師,合計四萬多人的常備軍,這也是周王朝所有的國家常備軍。依靠這樣區區幾萬軍隊,對付分散盤踞在周控地區以外的上千個諸侯,當然顯得力不從心。於是周公費盡心思,創出了一種保家衛國的絕技,那就是「周禮」!周禮規定了人們起坐卧行、吃飯上朝、哭喪穿衣以及等級尊卑的秩序。
按照《周禮》要求,不同等級的人,見到不同等級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要有十數種不同的磕頭方式。不光磕頭有分教,連走路說話都有章法:你在尊貴者或長輩面前經過時要「趨」(急走、小跑),而不能平穩地邁著方步過去。在登上堂的時候,從東邊上的話先邁右腳,從西階上的話先邁左腳,每登一級都要稍停一下,讓兩足都在同一階之後再登。登堂以後,由於堂空間比較狹小,所以不必趨,而要「接武」,「武」指足跡,「接武」就是後一步要踩在前一步的足跡之半的地方。如果手裡拿著貴重的禮玉,那無論在堂上或是在堂下庭院,都不必趨,因為怕跌倒摔壞了玉。
好,我們把整套行走的動作連貫一下,請大聖人孔子給我們示範:進入魯國國君的宮院大門時,孔子作出害怕而謹慎的樣子,好像沒有容身之地似的,到處躲躲閃閃。孔子經過的時候,不敢經過門的中央,走過門的時候,不踩門檻。孔子提起衣襟往堂上走的時候,十分恭敬謹慎,好像憋住氣不敢放一樣。走近魯君座位的時候,面色矜持莊重,腳步加快,言語拘謹,好像底氣不足一樣。這種拘謹的狀態直至拜見完畢(中間最難的是如何就座、如何磕頭我們待會再說)。孔子走出宮室降下台階,面色才開始放鬆。下完了台階,孔子再快快地向前急走幾步,猶如鳥兒展翅一般。但是,這也好不了多久,等到回到自己車上的時候,孔子便又擺出恭敬而內心不安的樣子了。這簡直就是演電影或者跳芭蕾舞那麼復雜。核心的指導思想就是盡量顯得自己渺小,在尊長(國君)面前不是人。
試想,一個精通了這些繁文縟節的人,整天規規矩矩、必恭必敬的人,還會想著跟人打架和造反嗎?禮儀這種東西的神奇之處就在這里,它可以通過約束行為模式而改變心性,最終維護大周朝所追求的等級秩序。
如果上千諸侯都習慣了周禮,就不敢對天子造次了。
《周禮》中無處不在體現天子、諸侯、大夫、臣民這些等級秩序。譬如坐席子——大周朝的人不是直接坐地上,屁股下面有席子——按照規定,天子坐的席子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之席兩重。席的花紋也有差別,顯示了等級差異,不可鋪錯了,即便是在家獨處。孔子有個大賢學生,死前發現躺的席子花紋超過了他自己的身價級別,就嚷嚷著爬起來要換,換成低級的,結果沒等抻完席子就把他折騰死了。席子在屋內的擺設位置也有尊卑的差別,離門的遠近,是東是西,都蘊涵著等級秩序。臣子不能和君主同坐一席,當然,男人和女人也得分開(當些禮當然都是對貴族士大夫們來的,老百姓可以免了,所謂禮不下庶人。那庶人用什麼呢,庶人用刑就行了。拿刑罰治他們。而刑又不上大夫。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就是給大夫用的刑)。
入席的時候,應該從席的後面上去,誰從前邊邁上去誰是混蛋。坐下以後,必須跪姿,屁股壓在後腳跟上,膝蓋離席子前沿保留一尺間隙,以表示謙恭。若是在讀書和進食的時候,則又不要保留間隙,盡量往席子前沿坐,以免看不清書或將食物落在席上,那就不乖了。
跪坐的時候,當然也不能穿著鞋。只有資格最高的人才可以把鞋脫在屋裡,其他人必須脫在屋子外(就是堂下)。所以,如果看見戶外有兩雙鞋,則知堂上必有三人正在交談。你在那兒脫鞋的時候,注意不要踐踏別人的鞋。
知道怎麼脫鞋、跪坐之後,下面開始吃飯,也是滿有講究的。天子吃飯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則用三鼎。鼎中都盛放著不同的肉,吃時實行分餐制,還要搭配了調料,放入進餐者的在幾案上的餐具里去。天子的案上,擺著的餐具至少有二十六個(吃不過來啦!),其它級別遞減。米飯則放在青銅簋里,天子用八簋、諸侯用六簋、卿大夫用四簋、士二簋,也是落在地上的。上述差異表明,「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至於屋子裡、院子里不同級別的人點幾根蠟燭,走上台階的時候,什麼級別的人從東,什麼人從西,誰給誰鋪席子,誰給誰撤席子,都有詳細要求,堪稱繁文縟節。中國號稱禮儀之邦也在於此。總之,禮儀對於天子、諸侯、人臣、士人的政治生活至關重要。通過演習運用這些禮儀,使得下級對上級的服從被固化在日常生活行動之中,以至於從骨子裡都習慣了尊重君長,從而忘記造反了。
⑨ 西周有什麼歷史故事
1、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2、寵幸褒姒
周幽王得到褒姒後,對她非常寵愛。後來,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褒姒生下兒子姬伯服後,周幽王對她更加寵愛。
最終周幽王竟然廢黜王後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後來周幽王立她為王後,故稱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申後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為王後,姬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因周幽王太過寵幸褒姒,認為禍患已經形成,誰也無法改變,西周必會滅亡。最終西周果然滅亡。
3、昭穆嬉遊
昭穆嬉遊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時期的兩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這二人喜歡遊山玩水,到全國各地去遊玩,傳說周穆王曾經還到了昆侖山西王母國,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由於這兩人在位期間不理朝政,導致周朝國力衰落。
4、國人暴動
國人暴動,又稱彘之亂、國人起義、道路以目、厲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一說公元前842年)發生在西周首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的以平民為主體的暴動。這里的「國人」在此為西周、春秋時對居住於國都的人的通稱。
當時國人有參與議論國事的權利,甚至對國君廢立、貴族爭端仲裁等有相當權利,同時有服役和納軍賦的義務。
5、昭王南征
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時期,周昭王對楚或荊發動的戰爭。見於文獻記載,並得到青銅器銘文的驗證。
西周早期,在江漢地區的虎方和荊楚始於周人分庭抗禮,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領大軍,涉黃河,渡漢水,跨過長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打擊了楚國的東進勢頭。
昭王十九年下半年,昭王再次南征伐楚,但由於輕敵等原因,周昭王在戰爭中溺死,周國核心武力「六師」也全軍覆沒。戰後,周王室失去對漢江地區的控制,繼位的周穆王吸取教訓,將國防的重心轉向南方。
⑩ 青銅盂與青銅簋區別
青銅盆、盂、敦是青銅器史上繼簋之後相繼出現的三類比較重要的粢回 盛器,它們在主流粢盛器由簋轉變答為敦的歷史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簋 [guǐ]
古代器皿
更多義項
簋,讀作「詭」(Guǐ),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志性青銅器具之一。
盂的解釋
[yú]
1. 〔~蘭盆會〕每逢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佛教徒為超度祖先亡靈所舉行的儀式。
2. 一種盛液體的器皿:水~。痰~。漱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