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華陰的歷史人物

華陰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3 18:33:18

❶ 華陰古代到底是魏國還是秦國

華陰市在歷史上被魏、秦兩國都占據過。

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滅掉了梁國,華陰被秦國佔領;
公元前385年,魏國奪秦河西之地,在其西部邊境築長城,華陰即是起點。
公元前332年,魏納陰晉於秦。秦置於寧秦縣。

❷ 渭南歷史上有多少名人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版)人。北宋政治家權﹑詩人。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
王鼎(1768—1842年),字定九,號省厓,陝西蒲城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序幕時期政治家、著稱於世的愛國名相。
楊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國陝軍成就最高的將領,刀客出身,24歲自賦詩:西北山高水又長,男兒豈能老故鄉,黃河後浪推前浪,跳上浪頭干一場。
楊震(?—124年),字伯起。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東漢時期名臣。從其父楊寶研習《歐陽尚書》,師從於太常桓郁。他通曉經籍、博覽群書,被眾儒生稱贊為:「關西孔子楊伯起。」

❸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什麼拳打鎮關西主要人物

史大郎復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制
魯智深,本名魯達,綽號「花和尚」,法名智深,中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渭州(甘肅平涼)人,生活在北宋年間,原名魯達,當過提轄,又稱魯提轄。身長八尺,長得面闊耳大、鼻直口方。為人慷慨大方,嫉惡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細,與史進、林沖、武松、楊志等交好。因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出家當和尚,後與楊志、武松佔領二龍山擔任大頭領。在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排第十三位,星號天孤星,梁山上司職步軍總大將。死後追封義烈照暨禪師。

❹ 華陰西嶽廟的歷史故事

相傳,漢武帝在華山腳下創建了祭祀西嶽神的第一座廟宇――集靈宮。東漢王朝建立後,繼續奉祀。由於覺得「集靈宮」離華山較近,又在山下,難體現「望」祭的要求,不能達到祀神的目的,便決定將這一座神廟遷到今址,華山神也樂意。但是,廟址選好之後,監造大臣和工匠們對廟宇的建築形式犯難了,長久決定不下來。這樣對大家都沒什麼好處,因為如果建築形式太差或逾期不完工,大家都有性命之憂。愁得大家食不甘味,寢不安席。
時值炎炎酷暑。有一天,忽然狂風大作,從華山之巔生出團團烏雲,迅即遮天蔽日……由於突然,人們無不驚駭,以為是建廟不力,得罪了岳神。頃刻又見狂風稍息,驟然天空又降下了鵝毛大雪。要知道這是在酷暑盛夏!雪後,又見一隻矯健得兔子,在雪地上飛奔,並且所走路線怪異,人們惶恐普定,又愈加愕然了……等到清醒過來,白兔似融化在雪裡,已不見蹤影。仔細一看,白兔拋出得路線居然是一幅疏密有度、布局嚴謹得建築圖樣!無疑這是岳神所賜!人們欣喜若狂,就按著這一圖樣,開始了建築。
更有趣得是,在建築開始時:人們的苦惱又來了――缺少木材。附近華山上固然木材成林,然卻可望而不可及,不要說華山勢險難以登攀,即使可以,那也是「神木」呀!從外地運來,既費時又費力,恐難以按期竣工。正當木匠們無計可施而望山興嘆時,隱隱約約從山上傳來砰砰的伐木聲和樹傾倒的聲音,還天天聽到「夠了沒有」的問話聲,然卻無回話聲。工匠們面面相覷,莫名其妙。一天,又聽到了問話,不知是出於驚奇還是渴望,一個師傅便大著膽子回答:「夠了。」奇怪得很,伐木聲立即停止了,頃刻間狂風四起,陰雲密布,瓢潑大雨鋪天蓋地而來,一大堆大小木材隨著風雨之勢滾滾而來,且每根木材的兩端,都是一個「岳」字。這又是岳神相助了。為了盡快享受人間香火,也真難為「他」了。工匠們用這些「神木」,很快建成了西嶽廟。

❺ 華山派的名人都有誰

令狐聰,風清揚,岳不群,林平之,岳靈珊,

❻ 華陰地區的歷史變遷 ,

春秋(前-前475)晉置陰晉邑,故治在今陝西華陰市衛峪鄉段家城村。
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韓、趙、魏三分晉室。今華陰地以魏長城為界(今市區西約1里處),東屬魏,西屬秦,陰晉邑屬魏。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魏納陰晉於秦。秦置於寧秦縣(包括今華陰、潼關二縣),取「寧靖秦疆」之意。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中國後的華陰屬內史。
西漢高帝二年(前205年),屬渭南郡。西漢高帝八年(前199年)以地處華山之北更名華陰縣,仍屬渭南郡。西漢高帝九年(前198年)屬內史。西漢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內史為左右。華陰縣屬右內史。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華陰縣屬之。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屬於馮翊郡。新莽天鳳二年(15)更名華壇縣,仍屬於馮翊郡。
更始元年(23),復名華陰縣,屬京兆尹。建武十五年(39)華陰縣改屬弘農郡。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屬恆農郡。西晉泰始元年(265)恆農郡復為弘農郡,華陰縣屬之。東晉太元十八年(393)改華山郡。十六國前趙(304—329),華陰改屬弘農郡。十六國後趙(319—349)、前秦(351—394)因之。十六國後秦(384—417),置華山郡.華陰縣屬華山郡。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仍置華山郡,華陰縣屬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移治今大荔縣城區;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還治今華陰市衛峪鄉段家城村。屬華山郡。隋開皇三年(583年)廢華山郡。華陰縣直屬華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州廢,屬京兆郡。隋大業五年(609年)移治今華陰市區,仍屬京兆郡;隋義寧元年(617)割京兆郡,復置華山郡。華陰縣屬華山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9年)華山郡改置華州。華陰縣屬之;唐垂拱元年(685年)華州改名太州;華陰市改名仙掌縣屬之;唐神龍元年(705年)太州復名華州;仙掌縣復名華陰縣;唐上元二年(761年)華州改名太州,華陰縣改名太陰縣屬之;唐寶應元年(762年)太州復名華州;太陰縣復名華陰縣屬之;唐天寶元年(742)華州改置為華陰郡,華陰縣屬之;唐寶應元年(762)復華州,華陰縣屬之;唐乾寧四年(公元897年)華州升為興德府,華陰縣屬之。
天祐三年(906)復為華州。華陰縣屬之;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元不變;元至元十六年(1279)華陰直屬屬安西路總管府;元皇慶元年(1312)屬奉元路華州。明屬西安府華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華州降為散州,不再領縣,華陰改屬同州府;清民國二年(1913年)屬關中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陝西省;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陝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七年(1948)8月,於華縣設立陝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華陰縣屬之。
1949年5月華縣解放以後,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渭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5月,隸陝西省渭南分區專員公署;1958年廢入渭南縣;1961年復置華陰縣。屬渭南專員公署;1968年,隸渭南地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屬渭南地區行政公署;1991年改為華陰市。仍屬渭南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起屬渭南市至今。

❼ 有關華山的英雄人物,傳說

華山 傳說【華佗魂歸太華山】 華山腳下的玉泉院內,矗立著一塊石碑,碑上刻著"漢神醫華佗墓碑"七個大字。誰都知道華佗死在曹操的刀下,而他的墓碑卻怎麼豎立在華山腳下呢?據說,華佗有個好友,名叫魯女生,隱居於華山上的白鹿龕。華佗經常來到山上探望。華佗來到華山,每日除了踏山采葯,就是和魯女生一起,練那"五禽游戲"的強身運動。此外,華佗還經常穿上魯女生的道袍,戴上方巾,背上葯葫蘆,下山去給群眾看病。華佗還在自己住的門前,寫了一副對聯:自是閑雲野鶴,怡然流水瑤琴。一天,魏丞相曹操召華佗去看病。華佗走後,魯女生總是心神不定。一天夜晚,魯女生做了一個夢,夢見華佗滿身血漬,向自己訴說冤情。魯女生驚醒後,立即跑到山下,打聽華佗的消息。幾日後,得知華佗已被曹操殺害,便捶胸大哭。哭罷後,他回到山下,在現在的紅崖村西南處埋了一個衣冠冢。舉埋的那天,山下的群眾紛紛走來送殯。大夥如喪考妣,撫冢大哭。埋好後,大夥又集資修建了一座墓廬,還在山下白鹿龕旁邊,鑿了一個"遺愛洞",以作對神醫華佗的懷念。【逸山石】 渭南市富平縣逸山中學大門口花壇前,端端正正放著一塊巨石,形如相連的兩座小山峰,重約三四千斤,滿身斑點。仔細觀賞,似乎有手印和人背肩挑痕跡。相傳古時二郎神力大無比,他看見太陽從東方升起,大地一片光明,中午又赤日炎炎,烤得人們汗流浹背,莊稼枯萎,日落後又是一片漆黑。他疑心女媧補天時留了漏洞。為了運石補漏,在日落之前將天補好,使太陽永遠掛在天上,永放光芒,二郎神仿照誇父逐日,擔了山石窮追不舍。行至今日富平縣,身體疲倦,坐地休息。他把兩只鞋子一倒,鞋內的土就變成了今天的兩座孤山,東西遙相互應,一座叫鳳凰山,一座叫金山。二郎神由於走得太快,把一塊小石遺在縣城北邊,就是現在的逸山石。因"遺"與"逸"諧音,久而久之叫成了一個音。人們為紀念二郎神,就在石頭後修了二郎廟。後來人們根據石頭把廟叫成了逸山廟,現在的逸山村和逸山中學就因此而得名。【秦始皇為啥焚書坑儒】 一天,秦始皇路過馬陵,晚上住在客店裡,見兩個書生在院子里觀星,就躲在磨房裡細聽。兩人一高一矮,高的對矮的說:"你看當今天子星在何方?"矮個子指著天上一顆星對高個子說:"今晚天子星四周客星閃耀,星雲粗劣,一定是天子住在客店當中。"秦始皇聽罷,吃了一驚,心想,這些儒生確實厲害,連我住在店裡他們都能知道。便忙躲進磨盤底下。這時又聽見矮個子說:"哎呀,天子星被白雲罩定,莫非天子此時在磨子底下?"秦始皇聽說自己在磨子底下,吃驚不小,趕忙爬出來,順手拿了個簸箕頂到頭上。又聽矮個子吃驚地說:"今晚天子有難,你看又被蠍雲罩定,若不是遇難,定是頭頂簸箕�"秦始皇聽得膽戰心驚,心想,這還了得,我的一舉一動,他們全從天象上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些人要謀反,我還能逃脫他們的手嗎?於是連夜逃會咸陽,下了一道聖旨:"焚書坑儒"!【白居易與紫蘭寺】 渭南市信義鄉上太庄村西北約300米處,過去有個紫蘭寺。不上相傳,這個寺原名叫興福寺,建寺200年左右到了唐朝中期,它成了白居易家的花園,也是白家的學堂。白居易小時就曾到這里讀書,白居易的母親也經常來寺里燒香供佛。以後,白居易科第仕宦,偶爾回家,也來這里遊玩。他經常想念著小時讀書時那安靜的生活,恨貪官污吏,強盜惡棍攪得世上不得安寧,決心使世上人都過上安寧的生活。這年白母亡故,白居易回家守孝。一天晚上,他望者寺內的佛像,又想起了心事,可憐自己官小言微,不能引起朝廷重視,便信口吟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開眼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不知不覺看見皇上忽然召見他,稱贊他所上的奏摺,並賞賜給他三品以上的紫色朝服,他急急忙忙回家告訴母親,母子高興得奔會故鄉同去興福寺拜佛上香。正在焚香之際他被凍醒了。原來是南柯一夢,不久,他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套藍色的衣服,焚好了香火,攜同弟兄們到寺內,把紫色服穿在石佛身上,並改寺名為紫蘭寺。【劉秀被趕】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披著禮賢下士的偽裝籠絡人才,培植勢力,輔佐他的外甥坐江山。等到時機成熟,他就撕破畫皮,要奪取政權。西漢宗室劉秀,當時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組織力量和王莽開展了斗爭。起初他的力量還很薄弱,被王莽趕得到處奔跑。有一天,太陽將落,他騎著馬逃到渭南,王莽的追兵也趕到了。他猛然抬頭看見尤河川口有朝南一連串的紅燈掛在樹上,他就順著紅燈指的路線馬不停蹄地向前飛奔(至今沿途泡桐和榆樹上細枝與小葉結成的燈形疙瘩,就是當年為劉秀照路的紅燈)。正行間,突然馬失前蹄,把他顛了下來,待馬蹄拔出後,蹄窩冒出了清水(這就是今天河王村的馬蹄泉)。當時樹高林密,把他餓得頭昏眼花,就把馬放在地里吃草,自己爬上樹去吃榆錢。突然聽見後邊喊聲,於是就躍馬上了西源。越過邊家溝時,見一個老母豬蹶起屁股撒尿,就生氣地說:"倒霉!看你還能尿個不停。"(至今,這個溝的半岩上還有一個叫做"母豬尿"的水眼,長年冒出一股溪流)。接著,他來到黃土崗,已是半早晨了,碰見了殷莉花提著湯罐給他燒窯的哥哥去送飯。問話之後,餓極了的劉秀就端起麥仁罐往自己嘴裡倒。殷莉花過來奪罐,劉秀就把罐摔了,剩下少半罐麥仁湯撒在地上。(這里的古道旁邊還有殘留著的一大灘紅棗大的小石子,相傳這就是當年撒在地上的麥仁)。隨後朝南上了牛獅嶺,望見追兵來了。而劉秀也是人困馬乏的時候,猛一抬頭,發現倆個莊稼人在犁地,一個套的黃牛,一個套的騾子。問答之後知是劉秀,便叫躺在梨溝藏身。黃牛過來,不小心踏在劉秀的劍刃上,把蹄子劃成兩半片。騾子過來慌里慌張,踏在劉秀身上。劉秀生氣地罵道:"你只是一輩,不能傳後代。"待了一會,見追兵拐回去了,就拉著馬來到無量廟前見一松一槐,枝葉正茂,為了安全,他把馬拴在槐樹上,自己爬上松樹頂端平身睡覺。睡醒後,日已偏西,騎馬南行,忽然聽說他的兒子也隨後上嶺來了,他暫停下來,歇馬在鎮上等侯。在街的南頭,劉秀拴馬的古槐樹下有一潭水,相傳是劉秀的馬尿下的,為招集各路人馬,集中力量,共同征剿篡國逆賊王莽。劉秀上了石鼓山,擂鼓招兵,他掄起鼓捶朝上揚,不料用力過猛,將一鼓捶扔到商州,另一鼓捶至今還留在石鼓山上。他又跨過尤河,來到花園的小峪,養精蓄銳。消滅王莽以後,劉秀坐了天下,建都洛陽,這便是東漢光武皇帝。為了感謝過去幫助過他的人和物,大加封賞,不料弄錯了封贈的對象。為報榆錢救命之恩,他把白楊樹封了,樂得白楊拍手歡笑嘩嘩的響聲,氣得榆樹崩破了肚皮流出污水。

呵呵,有一些自己也是頭回聽說~長見識了,望採納。

❽ 十個歷史人物事跡

1、秦始皇嬴政

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後回到秦國。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2、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

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

3、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獲封魏公,建立魏公國,定都河北鄴城,而後進爵魏王。去世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4、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對外,漢武帝采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辟西南夷。

此外,還有創設年號、頒布太初歷等舉措。但他崇信方術、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後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台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

5、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開皇元年(581年)至仁壽四年(604年)在位。鮮卑小字那羅延,鮮卑姓氏普六茹,楊堅掌權後恢復楊氏。

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封為隨國公,楊堅承襲父爵。北周宣帝繼位,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隋文帝即位後,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

開皇九年(589年),派晉王楊廣南下平陳,統一南北。隋文帝對周邊各族,採取了軍事上的防禦和政治上的招撫政策,有效地處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聖人可汗」。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後之言,廢黜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仁壽四年(604年)在仁壽宮離奇去世。終年六十四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6、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後竇氏。

生於武功別館(今陝西武功縣),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官至天策上將、司徒,封為秦王。

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設立文學館,籠絡人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兒子,冊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退位後,正式即位,年號貞觀。

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7、魏徵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下曲陽縣(今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群書治要》總編、《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8、成吉思汗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開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寶慶三年(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追尊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後,追謚聖武皇帝。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追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

9、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漢族。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劉德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 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至

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傳位其孫朱允炆。

10、康熙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

❾ 十個反面歷史人物事跡

趙高、嚴嵩、李林甫、楊國忠、盧杞、秦檜、楊廣、來俊臣、梁翼、和珅。

1、趙高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

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依仗著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

2、嚴嵩

嚴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漢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縣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進士。

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

嚴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皆賴世宗包庇。

在嚴嵩一夥的把持下,「政以賄成,官以賂授。」每一開選,視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遷,則視缺之美惡而上下其價。

如七品州判,售銀三百兩,六品通判售銀五百兩;刑部主事項治元,用銀一萬三千就可轉任吏部稽勛主事,貢士潘鴻業用銀二千二百兩,就當上了臨清知州。

武官中則指揮售銀三百兩,都指揮七百兩,奪職總兵官李鳳鳴出銀兩千兩,起補薊州總兵,老廢總兵官郭琮出銀三千兩,使督漕運。

3、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

李林甫擔任宰相期間,對於才能功業在他之上而受到玄宗寵信、威脅到他相位的的官員,一定要想方設法除去,尤其忌恨以文才仕進的。他表面和善,言語動聽,卻在暗中陰謀陷害。世人都稱他是「口有蜜,腹有劍」。

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4、楊國忠

楊國忠(約700年—756年),本名釗,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唐代權臣。是東漢太尉楊震之後,張易之外甥,楊貴妃族兄。

楊國忠出身於弘農楊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楊玉環得寵後飛黃騰達,直至升任宰相,封衛國公。身兼四十餘職。他任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5、盧杞

盧杞 (?-約785年),字子良,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人。 黃門監盧懷慎之孫,御史中丞盧奕之子 。唐朝宰相、奸臣。

任宰相以後,嫉妒賢能,稍有不順從自己的人,必定要致他於死地。先後陷害楊炎、顏真卿、嚴郢、張鎰等人 ,推舉同黨關播、於頎、趙贊等人 。

為了籌集軍餉,又實行括率、增收房屋間架稅、設立除陌稅。長安為此停止交易,痛怨之聲,喧囂遍及天下。

6、秦檜

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生於黃州,籍貫江寧(今江蘇南京)。秦檜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

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7、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本名楊英,字阿[mó,上麻下女](一作阿摐),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

在位期間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全國范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

8、來俊臣

來俊臣(651年—697年6月26日) ,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唐朝武周時期著名酷吏。

無賴出身,善於告密,得到武則天信任,先後任侍御史、御史中丞、太僕卿,組織數百名無賴專事告密,設立推事院,聯合黨羽朱南山等撰寫《羅織經》,製造各種殘酷刑具,大興刑獄,採取刑訊逼供手段,任意捏造罪狀致人死地,大臣和李唐宗室遭到枉殺滅族者達數千家。

貪贓枉法,橫行無忌,聯合侯思止、王弘義等援朋結黨。最後,企圖陷害武氏諸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武則天最親信的人物,誣告皇嗣李旦和廬陵王李顯謀反,遭到衛遂忠告發。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等乘機揭露來俊臣種種罪惡。武則天下令處死來俊臣,將其酷吏黨徒全部流放嶺南,延續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宣告結束。

9、梁翼

梁冀(88年-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郡烏氏縣(今甘肅涇川)人。東漢時期外戚、權臣。出身世家大族,為大將軍梁商之子,他的妹妹為漢順帝皇後(順烈皇後)。

最初為黃門侍郎,歷任侍中、虎賁中郎將、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執金吾。永和元年(136年),拜河南尹,任內殘暴不堪、肆意妄為。

梁商病逝後,梁冀接任大將軍,襲爵乘氏侯。順帝崩,立沖帝,與太尉李固等錄尚書事。沖帝崩,立質帝。後更毒殺質帝,另立桓帝劉志。

此後他更加專擅朝政,結黨營私,任人唯親,大肆將官爵給予親族。梁氏一門前後九人封侯,三位皇後,六位貴人,兩位大將軍,女人擁有食邑稱君的有七人,娶公主的三人,其餘任卿、將、尹、校的共五十七人。

延熹二年(159年),早對梁冀專權亂政不滿的漢桓帝,借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殺死梁冀,並將之滅族。

10、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嚴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林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國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盧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來俊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和珅

閱讀全文

與華陰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