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高一下冊歷史人物

高一下冊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3 18:03:34

『壹』 高一歷史人物小論文

翻了翻自己曾經的記錄 這個不知道能不能給你幫助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為宋朝名將。對母親孝順,家裡雖然貧窮但是十分努力。他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准則。北宋宣和中,參加軍隊招募,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予他。他隨後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術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可惜的是宰相秦檜力主和,在一日之中降十二金字牌,召他還成,誣高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有著名的名篇《滿江紅》
我認為岳飛稱得上一位民族英雄,雖然在這個問題上有分歧。但是就歷史功績來看岳飛首先是為國家所任命的抗金將領,從岳飛抗擊金國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來看,顯然是為了南宋的國家利益。另外,說岳飛代表正義,是因為一個國家政權腐敗並不能成為另一個國家侵略的借口,一個國家的命運應當由它自己的人民說了算。岳飛所代表的是置個人安危於腦後,不屈不撓,救國家和百姓於危亡的精神和氣節,從這個意義上將岳飛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應該是正確的。

『貳』 高中課本歷史人物有哪些

先秦:孔子 老子 孟子 荀子 莊子 墨子 韓非子 秦:秦始皇 陳勝 項羽 西漢: 劉邦 司馬遷 雄韜武略漢武帝劉版徹 東漢:光武帝劉秀 曹操 三國:劉權備 孫權 諸葛亮 西晉:司馬炎 隋: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唐: 唐太宗李世民 武則天 唐玄宗李隆基 李白 杜甫 顏真卿 宋:趙匡胤 王安石 成傑思汗 元 忽必烈 明 朱元璋 朱棣 李自成 努爾哈赤 清: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曾國藩 李鴻章 洪秀全 梁啟超 康有為 袁世凱 慈禧 民國:孫中山 魯迅 胡適

『叄』 評價高一歷史人物1000字左右

禹,姒姓夏後氏,名文命,號禹,在塗山(在今安徽省蚌埠市)治水有方,分塗山為塗、荊兩山疏導淮河水,後世尊稱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 。通過禪讓製得到帝位,傳說是夏後氏部落的首領,是子承父位、中國奴隸制的創始人。
周武王,姬發,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他繼承父親遺志,於西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謚號「武」,史稱周武王。西周世祖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大周的創建者,華夏傑出領袖,漢族,姬姓,名發,謚號武王 廟號世祖,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6年文王死,他繼承王位。
姬發繼承其父遺志,推翻商朝統治,成為西周王朝的開國之君。姬發繼任後,繼續積極准備滅商,任命姜尚為軍師,負責軍事;任命其弟周公旦為輔佐,負責政務;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
姬發抓住時機,觀兵孟津,大會八百諸侯。兩年後時機成熟,姬發親率大軍伐商。牧野大戰之後,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自焚於鹿台。後姬發建都鎬京,改國號為大周,在位13年崩,謚號「武王」。秦始皇商朝在暴君紂王統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敗,但軍事上仍有較強實力。武王審時度勢,積極為滅商准備條件,等待時機。他即位9年後,為便於進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將都城由豐(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西岸)遷至鎬(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東岸),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觀兵」。
這次觀兵實際上是一次為滅商做准備的軍事演習和檢閱。他率大軍先西行至畢原(今陝西長安縣內)文王陵墓祭奠,然後轉而東行向朝歌前進。在中軍豎起寫有父親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稱太子發,意為仍由文王任統帥。大軍抵達黃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有800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武王和姜尚則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在軍隊渡過黃河後又下令全軍返回,並以「諸位不知天命」告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 在他即位的第二年,為了試探商紂王對周人備戰活動的反映,出動軍隊大規模向東進發到孟津。自動來參加盟會的有八百多諸侯。即史稱「八百諸侯會孟津」。武王在盟會上舉行了誓師儀式,發布的誓詞,即有名的《泰誓》記載其事。參加盟會的諸侯勸他立即伐紂。但他說,伐紂還不是時候。 決定班師回西土,等待時機.兩年後,商紂更加昏庸暴虐,殺王子比干,囚禁箕子,太師疵、少師疆逃離朝歌。商紂王寵幸蘇妲己,唯婦人言是聽,妲己干政,商王朝內部矛盾更加激化。武王認為時機已到,果斷決定發兵伐紂,進行滅殷的最後決戰。於即位的第四年春,武王親自率領兵車三百乘,虎賁武士3000人,甲士45000人,以及與周同盟的庸、蜀、羌、髳(音毛)微、盧、彭、濮等方國的軍旅東征。從孟津渡過黃河,於正月甲子清晨抵商都郊外70里處之牧野(河南汲縣)。他向全軍將士發表誓詞,即《尚書·牧誓》。列舉紂王只聽妲己之言,不祭祀祖先、不任用宗親貴戚,只信任四方有罪逃犯等罪狀,說明自己是恭行「上天之意」給以懲罰。要求將士統一步伐、嚴明紀律、勇敢作戰,戰勝敵軍。在牧野戰場上,武王針對商紂軍中下屬兵士對商紂的怨恨不滿情緒,鼓動他們倒戈起義,紂軍17萬人倒戈,引導周軍攻打紂王。紂王大敗逃入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朝建立。武王克商的准確年代說一.據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員以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轉規律,進行科學推算結論:武王伐紂時間是公元前1057年3月7日.另據《史記·周本紀》以及《竹書紀年》年代推算,武王克商是在公元前1066年。 姬發攻滅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鎬京,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奴隸制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納了周公對商民進行安撫以穩定天下形勢的辦法。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親屬和功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如封姜尚於營丘為齊國,封周公於曲阜為魯國。他還紂王子武庚留在商都,封為殷侯,這大大安定了商的遺民,減少他們的敵對情緒。與此同時,他又釋放囚犯,賑濟貧民,發展生產,從而促進了西周初年政治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西擊建國後的第三年,姬發因病去世,誦繼位,是為成王。由於成王年紀尚下,由周公旦攝理朝政。周武王建立新王朝代替腐朽的舊王朝,成為歷史上有數的名王之一,受到後人稱頌。《史記·周本紀》說:「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康王息民。」說明周人奪取全國政權是武王姬發完成的。
他委賢任能,因才錄用。命周公為太宰,康叔為司寇,丹季為司空。其他召公、太公、畢公等賢臣良將各當其位,專司其職,共同治理國政。其次,對在滅商大業中做出貢獻的姬姓宗族和有功之臣論功行賞,在統治階級上層進行權力分配,給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某種好處,換取他們對周王朝的支持。再次,對殷遺民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殷王畿內地劃分三個區域。封紂的兒子武庚為諸侯,派自己弟弟管叔治鄘,蔡叔治衛,霍叔治邶,令他三人監視武庚,史稱「三監」。為使殷的遺臣順從周朝,武王令召公去監獄給箕子松綁,令畢公把囚在牢里的國人釋放歸里,恢復自由。並到商容的故宅對這位殷朝賢臣進行表彰。令南宮散鹿台之財物和鉅橋之糧粟救濟貧民,藉以穩定剛剛建立起來的周王朝。
武王奪取全國政權之後在位七年,因病而逝。他一生嚴謹穩重,具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但他也有失誤,在剛剛取得政權之後,便「歸馬華山之陽,放牛桃林之野,倒載干革,包之虎皮,車甲釁而藏之府庫,示天下不復用。」 漢文帝
劉恆(前202年—前157年6月),是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漢族,漢高祖劉邦第4子,漢惠帝劉盈弟,母薄姬,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死後,呂後立非正統的少帝。呂後死,呂產、呂祿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劉恆在周勃、陳平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文帝,在位23年。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和他兒子漢景帝統治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歷來被視為封建社會的「治世」,被史家譽為「文景之治」。劉恆生於高祖五年(前202年),是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漢族,漢高祖劉邦第4子,漢惠帝劉盈弟,母薄姬。 8歲被立為代王,曾有代王王後一位,代王王後生有四個兒子,在劉恆稱帝後不久,這四個兒子相繼去世。後有寵姬竇漪房竇美人。公元前180年呂後死,齊王劉襄兄弟興兵伐呂,周勃、陳平見勢亦響應,夷滅呂氏一族,史稱「盪滌諸呂」。功臣派畏齊王勢壯,貪代王勢孤,擁立24歲的劉恆即位。

『肆』 高中歷史著名人物

1、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

①內容: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

②結果: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

2、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

評價:

①以法律形式廢除了井田制,確認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秦國逐漸強大,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③商鞅實行的嚴刑酷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秦朝產生消極影響

④商鞅主張的法家思想,成為秦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後周周世宗改革(略)、慶歷新政(略)

4、王安石變法(1069年,宋神宗時)

①內容與作用:

A、理財措施

a、青苗法→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

c、農田水利法→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

d、方田均稅法→增加了封建國家的田賦收入

e、市易法→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國家收入增加

B、軍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抵禦遼和西夏進攻主,減少了軍費開支

b、將兵法→加強了軍隊訓練,充實了邊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舉制度,廢除明經諸科,進士科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律令、斷案等

b、整頓太學,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軍事實力有所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③失敗原因

a、用人不當,出現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現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c、宋神宗後期的動搖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評價

a、變法是在北宋中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進行的地主階級改革運動,在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不可能使北宋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

b、王安石能針對統治積弊大膽改革,這種面對封建統治危機勇於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1581年)

①目的: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統治危機

②內容:,

a、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並為一條,徵收銀兩

b、把從前按戶、丁徵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

③意義: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納銀代役的規定,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鬆弛;賦役征銀的辦法,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

附:

1、我國古代改革或變法的分類

①富國強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變法

②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

③封建王朝內部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

④少數民族學習先進漢族文化的變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②改革派與反對派力量強弱對比

③最高統治者的態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針與用人是否得當

⑤是否觸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對我們的啟示

①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與產物

②革除社會弊病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③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必將遭到舊勢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充滿著尖銳的斗爭

這些高中歷史都講過的 。

望採納 謝謝!

『伍』 高一歷史所有歷史人物所做的事

高一歷史義和團運動說課稿 人教版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義和團運動》,它選自人教版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第八節,是該節的第一節課內容。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從內容上,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爭史,本節課內容是農民階級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舊式農民運動的終結。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機而出現,它的失敗又開啟了下章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新篇章,因此,從結構上,它又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生能了解和掌握反洋教斗爭的發展;義和團運動興起、發展、高潮、失敗的全過程;清政府對義和團態度的變化。
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培養閱讀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初步學會分析圖片、史料,培養「論出史出」的能力;通過合作探討方案,初步培養小組合作學習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採取自學—設問—引導—探究—總結的模式進行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的教學,培養學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感;對義和團運動的「扶清滅洋」口號的學習,以史為鑒,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的思想;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讓學生再次認識「農民階級無力救中國」的道理。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
確定依據:「扶清滅洋」口號是義和團運動的基本主張,也是農民階級在民族危機情況下的救國主張,是農民階級局限性的表現,也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它貫穿本節課內容的始終。
教學難點:清政府對義和團策略的變化。
確定依據:高一年級學生正處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形成期,思維能力還不強,對清政府由「剿」到「撫」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學生較難分析和掌握的問題。
二、說教法
1、教法選擇:
本課的教學方法以師生互動為主,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
依據: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分析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體做法:
(1)、採用問題教學法
從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角度出發,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設置了若乾材料、問題,並將材料、問題貫穿於教學之中。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分析探究、小組討論,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2)、談話教學法
教師提供背景資料,設置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通過談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三、學法
1、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學習的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養成。因此我認為高一年級應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現中學歷史課程現代公民教育的本質。
2、學法指導
(1)、自主探究學習法
在課前,給學生預習資料,上課時教師扮演學生領路人的角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並自我總結,形成知識結構。
(2)、比較學習法
對重要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意識,學生在比較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3)、歸結法
由於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徵,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橫向、縱向聯系至關重要,讓學生有聯系意識,掌握聯系學習的方法。

『陸』 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一中涉及到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林則徐 李鴻章 曾國藩左宗棠 張之洞 慈禧 洪秀全 洪仁干 孫中山譚嗣同 康有為 梁起超袁世凱 廖仲凱

『柒』 從高一歷史必修一必修二歷史人物有哪些

中國:

周武王
秦始皇
漢文帝
朱元璋
雍正
國外:
柏拉圖
梭倫
克里斯提尼
伯里克利
哈德良
我就想起來這么多,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捌』 高一下冊歷史

必修二
第1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第2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第3課 古代商業的發展
第4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
單元學習小結
第2單元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第5課 開辟新航路
第6課 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第7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8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單元學習小結
第3單元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9課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第10課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單元學習小結
第4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11課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第12課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第13課 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單元學習小結
第5單元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弟14課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第15課 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第16課 大眾傳媒的變遷
單元學習小結
第6單元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第17課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第18課 羅斯福新政
第19課 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單元學習小結
第7單元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20課 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課 二戰後蘇聯的經濟改革
單元學習小結
第8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22課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第23課 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
第24課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單元學習小結
期中測試
期末測試

『玖』 高一下冊歷史的總結

中國近代史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一,鴉片戰爭
1.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及其危害 ①背景原因 ②鴉片對中國的巨大危害
2.中國政府的禁煙 ①林則徐的禁煙措施 ②虎門銷煙
3.英國為維護鴉片走私發動侵華戰爭 ①簡單經過: 1840年6月:廣東→福建→浙江→天津
1841年: 香港島→廣州虎門(關天培)→廈門→定海(三總兵)→吳淞(陳化成)→南京三元里
②結果:《南京條約》1842年 a.內容 條約——五項 附件——三項 b.危害
4.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開始進去半殖半封社會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 獨立主權國家→半獨立,主權受侵害——半殖半封建經濟結構→資本主義,封建經濟並存——半封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主要農民與地主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反封建→反帝反封建(舊民主主義革命開端)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背景原因 ①外國商品銷路不暢 ②三國提出"修約"要求被拒
2.借口與有關國家
3.戰爭的簡單經過1856~1858 廣州→天津《天津條約》1859~1860 天津→北京《北京條約》(大沽口) (火燒圓明園)
4.條約內容及其危害
5.沙俄乘機攫取中國大片領土
6.中國政局的變動與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①那拉氏發動"辛酉政變"1861年11月 ②那拉氏控制下中國政局的特點 ③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 放棄中立(英,法)願協助剿(法,俄)
三,太平天國運動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核心:反清,反傳統
2.洪,馮二人赴廣西傳教——紫荊山——思想,組織的准備
3.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
4.永安建制: 天王—洪秀全 南王—馮雲山 北王—韋昌輝西王—肖朝貴 東王—楊秀清 冀王—石達開
5.太平天國的順利進軍,與定都天京(1853年3月)
6.《天朝田畝制度》
7.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8.太平天國後期的戰爭
①政治上——洪仁玕《資政新篇》李秀成——江,浙,上海:天京保衛戰
②軍事上 陳玉成——安徽:安慶保衛戰
9.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10.歷史評價
①失敗原因 農民的局限 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②歷史作用
③性質
四,洋務運動
1.洋務派的產生及其代表人物
①二個過程
②群體
③認識
④主張與目的
⑤代表性人物
2.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①創辦近代軍事工業〔代表企業,經營方式(官辦)與特點(三性),口號(自強),作用〕 ②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③創辦近代教育,引進西方科技 ④創辦近代海軍〔北洋海軍(1884年)→北洋艦隊(1888年)〕
3.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五,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及其階級力量的成長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創辦(時間,地點,創辦人,企業名稱)
2.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處境與特點 ①處境:受壓迫,受束縛
②政治特點: a.革命性 b.少,小,弱 妥協性 不徹底 軟弱性
3.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及其特點 ①早於資產階級(三個來源) ②政治特點: 集中→團結 苦→革命性最堅決最徹底 ③早期斗爭→自發性經濟斗爭
六,中法戰爭
1.法國挑起戰爭的背景原因
2.戰爭的主要經過(二線三個戰役)
3.結果——中國不敗而敗——《中法新約》
4.台灣省的設立(1885年)
七,甲午中日戰爭
1.戰爭的背景狀況:中日出兵朝鮮,就撤軍問題產生分歧
2.日本突襲清軍,挑起戰爭
3.戰爭的主要經過:國外——平壤戰役 黃海戰役 國內 遼東半島戰役 威海衛戰役
4.結果:《馬關條約》
①時間,地點,人物
②內容:割地,賠款,開埠,設廠
③危害
5.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1.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的形式及其危害 ①開設銀行 ②政治貸款 ③修築鐵路 ④投資設廠 ⑤開采礦山
2.中國社會經濟的半殖民地特點
3.帝國主義瓜分中國 ①強占租界地 ②劃分勢力范圍
4.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九,戊戌變法
1.維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點 ①維新派產生的歷史條件 經濟狀況——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階級力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②維新派的政治主張 ③維新派的政治特點根由——接受雙重教育(傳統+西學)表現——政治上進步,但比較軟弱,反對根本革命
2.維新派的活動(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代表) ①辦學與講學(萬木草堂) ②多次上書(公車上書) ③創辦刊物(《中外紀聞》) ④組織維新團體:強學會,保國會
3.戊戌變法的實行及落實狀況 ①光緒帝下詔變法(1898.6.11) ②變法的主要內容 ③變法法令受到嚴重的干擾與阻礙 a.各省(除湖南省外)拒不執行 b.那拉氏打擊維新力量,組織發撲准備
4.戊戌變法的失敗
正面戰場的抗戰:
1、片面抗戰路線:(1)內容:只依靠政府和軍隊(2)原因:階級本性決定
2、抗戰概況:(1)37、8—11月淞滬會戰——失敗;(2)37年太原會戰(國共配合較好戰役)——失敗。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首次大捷;(3)38年台兒庄戰役——抗戰以來最大勝利 李宗仁指揮
3、評價:(1)抗戰態度比較積極,挫敗日本速決戰企圖,配合了敵後戰場的開辟。(在防禦階段,正面戰場是抗日的主戰場,國民黨軍隊是抗日的主力)(2)片面抗戰路線導致正面戰場喪師失地、一潰千里。
四、敵後戰場的抗戰:
1、全面抗戰路線:1937年秋中共洛川會議確定,即人民戰爭路線。
2、抗日根據地建立: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塊是晉察冀;陝甘寧是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後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五、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1938年春 駁斥了「速勝論」、「亡國論」論調,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勝利屬於中國,途徑要實行人民戰爭路線。
第二節 日本在淪陷區的殖民統治
一、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標志:1938年秋日本佔領廣州、武漢——同時表明日本速決戰企圖破產
2、原因:從日本方面看:(1)日本戰線過長,兵力、物力、財力嚴重不足;(2)抗日根據地的嚴重威脅。 從中國方面看:(1)正面戰場連續潰敗;(2)人民抗日力量尚需壯大
3、日本改變侵華方針: (1) 對國民黨:政治誘降為主(前以推翻國民政府為目標)、軍事打擊為輔(前軍事進攻為主) 影響:汪精衛公開投敵(38年底)建立南京漢奸政權(40年);蔣介石國民政府政策開始反對;正面戰場形勢惡化。 (2)對共產黨:集中兵力進攻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影響:造成抗日根據地困難。
二、日本在淪區的統治:
1、經濟掠奪:政策(策略)——以戰養戰;總方針——把淪陷區經濟為它的附庸經濟。表現:(1)農業:強佔耕地、低價收購農產品;(2)掠奪勞動力;(3)「統制」工礦交通運輸業 目的:原料基地、戰爭需要、利潤。 (4)金融方面:搶占金銀、現款;開設銀行;苛捐雜稅。 2、思想文化:奴化教育——目的:摧殘民族意識,實現其同化政策 3、殖民統治:政策(策略)——以華制華;華北——治安強化運動;華中——「清鄉運動」
第三節 國民政府的反動政策
一、國民黨政策轉向反動
1、原因:(1)直接原因——日本政治誘降政策(2)根本原因——蔣介石國民政府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本性(3)重要原因——英美等勸降政策
2、標志:1939年初、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 說明其政策重心由對外開放抗日為主轉為對內反共為主——積極反共、消極抗日路線。
3、政策兩面性:對日想投降又不放棄抗日,對共想反共又不敢決裂 原因——民族矛盾、階級矛盾 的交織
二、內外政策表現:
1、對日本侵略:(1)政策(路線)消極抗日;(2)事件:1940年棗宜戰役——張自忠犧牲(被周恩來譽為「全國軍人的楷模」);1944年豫湘桂戰役大潰敗——主要原因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造成的(日本稱之為「大陸交通線戰役」——直接目的是援救南洋的孤軍)
3)影響:造成正面戰場形勢惡化
(2、對共產黨:(1)政策(路線)積極反共;(2)事件:1939年底1940年初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初製造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說明蔣介石既要反共又不敢和中共決裂):葉挺被扣、項英犧牲——中共回擊:政治上揭露;軍事上重建新四軍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委。說明中共已經成熟;中共以斗爭求團結;說明中共堅持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3)影響: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壞著統一戰線

是這個嗎?

『拾』 高一歷史下冊

1\
發展
①1947年春開始,人民解放軍先後粉碎了國民黨反動軍隊對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②1947年6月底,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陳謝兵團挺進豫陝鄂邊地區,陳、粟率華東解放軍主力進攻豫皖蘇邊地區,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其他解放區軍民也轉入反攻。
③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國統區的政治經濟危機日益嚴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運動不斷高漲,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的統治,有力地配合解放區的斗爭,成為反對蔣介石統治的第二條戰線。蔣介石政權處於人民革命的包圍之中。
④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開展了全面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解放戰爭勝利的可靠保證。

戰略反攻首選中原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①該地區國民黨兵力空虛,因當時國民黨正重點進攻陝北、山東,兵力分散在東西兩頭,中原地區就成了要害和薄弱的部分。
②該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地跨蘇、皖、豫、鄂、陝五省,地處江淮河漢之間。進軍中原,就可東懾南京、西逼武漢、南扼長江,直接威脅國民黨的統治中心,迫使其山東、陝北部隊回援。這個計劃一旦實現,就可從根本上改變戰局,達到將戰爭從解放區引向國統區的戰略目的。
③大別山是一個老根據地,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易於立足。戰略反攻的實現也有力地配合了粉碎敵人重點進攻的行動。在時間上,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與實施戰略反攻是交錯進行的。三支大軍插入中原地區,迫使敵軍不得不調整布署,這樣就減輕了陝北、山東的壓力。
④便於戰略進攻的展開。三路大軍進入中原後,布成「品」字形陣勢,縱橫馳騁於江淮河漢之間,調動和吸引了蔣軍南線的全部兵力,迫使蔣軍處於被動地位,起了決定性的戰略作用。有利於其他解放區轉入戰略反攻,構成了全國規模的戰略進攻的總形勢。

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毛澤東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這個事變一經發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國的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個階段及特點

(1)從抗日戰爭向國內戰爭的過渡階段(1945年8月一1946年6月,即從抗戰勝利到全面內戰爆發前)。這一階段的特點是:

①美蔣勾結,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蔣介石的方針是獨裁和內戰,採取的反革命策略是「假和平,真內戰」。

②中共為爭取實現和平民主而努力斗爭。中共的方針是「和平、民主、團結」。③國共雙方的斗爭方式主要是政治談判和議會斗爭,雙方達成一些協議,如《雙十協定》和政協協議。

(2)全面內戰的爆發和人民解放戰爭的防禦階段(1946年6月一1947年6月)。這一階段的特點是:

①軍事上: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均遭失敗。

②政治上:國民黨召開制憲國大,遭到中共和民主黨派的反對,政治上陷於空前孤立的境地;國民黨關閉和談大門,國共關系完全破裂;國統區掀起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人民民主運動,形成第二條反蔣戰線。

③經濟上: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危機空前嚴重。

④外交上 美國加緊對華經濟侵略,蔣介石大肆出賣國家主權

(3)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階段(1947年7月-1949年9月。包括全國性反攻、戰略決戰、渡江戰役三個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

①政治上:民主黨派與蔣介石集團決裂,與共產黨並肩作戰,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為奪取全國革命勝利和實現革命轉變准備了條件;國民黨瑕和談陰謀破產,統治崩潰

②軍事上:人民解放軍進行了戰略反攻和戰略決戰,消滅了國民黨主力,並攻破了國民黨的長江天險,向全國進軍,追殲殘敵

③經濟上:解放區進行了土改,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2\
「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是蔣介石自「九一八事變至西安事變前五年間,處理對內對外關系的基本准則。「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加緊侵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蔣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受到全國人民的憤怒聲討.人民強烈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面對輿論的壓力,蔣介石提出了」攘外」的政策。中共及紅軍力量的發展壯大,使蔣介石感到威脅,國民政府代表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場,以「安內」作為最終目的。蔣介石在民族危機嚴重的情況下.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策略,反映了其置民族利益於不顧的本質。「攘外必先安內「導致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深入。由於蔣介石繼續奉行對內用兵、對外妥協的反動方針,導致了華北事變。使國民政府盡失在冀察兩省的主權,導致中日民族矛盾急劇上升,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日蔣之間的矛盾也變得不可調和。

3\
一、紅軍長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的原因: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傾錯誤)

二、紅軍長征的時間: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三、紅軍長征的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

四、紅軍長征(主要是紅一方面軍長征)的經過:

1、出發: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出發。

2、遵義會議之前的長征:瑞金出發——突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搶渡烏江,奪取遵義。

3、轉折點:1935年遵義會議的召開

4、遵義會議之後的長征: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到達吳起鎮與陝北紅軍會師。

5、結束: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4\
日本侵略者從1935年開始,利用政治訛詐和軍事挑釁等手段,向華北發動了一系列新的侵略,不斷製造分離華北的事件,迫使國民政府簽訂了《何梅協定》、《秦土協定》。隨之,曰本侵略者加緊策動華北五省「自治」運動。10月,日軍指使漢奸在冀東香河暴動,成立了「臨時維持會」。11月,日本又製造了「冀東事變」,使冀東22個縣脫離了中國政府的管轄。華北事變使中日矛盾更加尖銳.整個中國面臨著民族危機。

5\
「大躍進」運動:

是在發展生產力上急於求成,盲目冒進,其主要表現是大煉鋼鐵,為鋼鐵翻番蠻干,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和極大浪費。

造成「大躍進」運動失敗的深刻原因: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還缺乏深刻的認識,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思想准備不足;說明依靠群眾運動來快速發展生產力是不切實際的;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壞的經濟的穩步和協調發展。

人民公社化運動:

主要錯誤是在變革生產關繫上急於過渡,盲目求純。其實質是企圖在生產力不發達基礎上建立一個所謂普遍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會,是一種超越階段的思想。它導致共產風、浮誇風、瞎指揮風泛濫,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破壞。

人民公社化運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不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表現;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它說明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不準,甚至有許多錯誤的認識。

6\
中共八大後十年的建設成就和模範人物:
1、建設成就:①大慶油田的建成結束了中國靠「洋油」的時代,實現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給;②新興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
2、模範任務:①王喜進(石油工人):「鐵人」; ②鄧稼先(兩彈元勛)導言;③焦裕祿(縣委書記):「黨的好乾部」。此外,還有:雷鋒 向秀麗等
我們應向他們學習:①愛國主義精神;②為社會主義奮斗的精神;③艱苦創業的精神;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7\
對外開放: 一方面是指國家積極主動地擴大對外經濟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寬政策,放開或者取消各種限制,不再採取封鎖國內市場和國內投資場所的保護政策,發展開放型經濟。
大力發展和不斷加強對外經濟技術交流,積極參與國際交換和國際競爭,以生產和交換的國際化取代閉關自守和自給自足,促進經濟的變革,使我國經濟結構由封閉型經濟轉變為開放型經濟,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
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發展出口貿易
步驟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長江沿岸開放城市——內地省會城市,邊疆城市

8、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對立和激烈斗爭,成為國際關系最突出的特點。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毛澤東形象地把它概括為「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新中國剛成立,美國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採取政治上不承認、經濟上封鎖禁運、軍事上包圍威脅等政策,企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但建國第一年中國就與17個國家建交。為了同鄰近國家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發展友好關系,1953年12月,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與兩國總理發表聯合聲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頂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步世界外交舞台: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以後,美國艦隊繼續盤踞在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並企圖從印度支那地區對中國進行軍事威脅。為了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1954年召開日內瓦會議,這是新中國首次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的積極作用,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

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會上討論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面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及與會國家間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國家對新中國的誤解和疑懼,周恩來鮮明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萬隆會議,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中國與更多的亞洲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二):開創外交新局面
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新中國成立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由於美國的抵制,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灣的國民黨集團非法佔據。在廣大發展中國國家的支持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以壓倒多數,通過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包括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美國代表被迫承認,「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反西方國家在美國威信動搖時第一次擊敗了美國」。

2、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朝鮮戰爭停戰以後,中美關系長期處於敵對的緊張狀態。中國與絕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外交基本隔絕。20世紀70年代初,由於世界局勢發生重大變化,中美關系開始緩和,中國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轉機。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隨後中美兩國同時發表尼克松即將訪華的公告,震驚了整個世界。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中美雙方簽訂《中美聯合公報》,闡述了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一個中國的原則,並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周恩來邀請訪華,簽署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許多西方國家紛紛同中國建交。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3、新時期的外交建樹: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黨全國的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後,積極參加了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活動,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還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

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與會成員達成廣泛一致,形成「上海共識」。上海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為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積極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建設和平的周邊環境。

2001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孜別克斯坦六國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對加強中國與俌羅斯及中亞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國在上合組織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2001年中國加入WTO。

閱讀全文

與高一下冊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