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周姓名人
1、周瑜
吳國名將,安徽廬江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2、周樹人
紹興人,筆名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被譽為「民族魂」。著作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
3、周恩來
祖籍紹興,生於淮安,共產黨創建人之一及核心領導成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及外交家,中國特色外交的奠基人。
4、周敦頤
著名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5、周璇
著名影星、歌星,演唱的《天涯歌女》、《何日君再來》、《夜上海》等歌曲,被翻唱多次。
拓展資料:
1、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周姓大約有50多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7%,排在第30位。周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佔全國周姓總人口的20%,佔山東總人口的1.6%。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江西、湖南、浙江,這四省周姓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57%;其次分布於江蘇、陝西、四川、河南,這四省的周姓又集中了22%。
2、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周姓大約有210餘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3%,為明朝第9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周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周姓人口總增加率為320%,凈增加了150多萬。
江西的周姓為第一大省,約占周姓總人口的23.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20%)、江蘇(16.6%),這三省周姓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60%;其次分布於湖南、湖北、山東、廣東、四川、福建和安徽,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0%
3、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44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從明朝600年中周姓人口由210萬激增到近2500多萬,增長了近12倍。
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周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這1000年中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ㄏ」形態勢。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湖北、江蘇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山東、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廣東和貴州,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3%。四川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5.3%,為周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3.4%。全國形成了沿長江的高比率周姓區域。
參考資料:周姓_網路
② 姓周的歷史名人
周公旦、周瑜、周王朝所有國君、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周恩來
周
瑜:三國時吳回國名將,安徽舒答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
壁,大敗曹軍。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
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
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
人。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
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③ 歷史上姓周的名人
周公旦、周瑜、復周王朝制所有國君、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周恩來
周 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
壁,大敗曹軍。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
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
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
人。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
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④ 歷史以來姓周的人物有哪些``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吳郡人也,亡其名,家於崑山縣。元和中,以明經上第。調選,得回尉崑山。既之官,未至答邑數十里,舍於逆旅中。周亞夫:江蘇省沛縣人,西漢名將,以治軍嚴整聞名於世。周 璇:上海人,一代影後,又有「金嗓子」的雅號,曾拍攝過《喜盈門》、《歌女之歌》、《憶江南》等影片。周 處:晉朝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南)人,是一位改惡從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周 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省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周 勃:江蘇省沛縣人,西漢時開國武侯,被劉邦賜予列侯的爵位,時稱:「絳侯」。周 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省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周 處:晉朝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南)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
⑤ 周姓歷史名人
1.周勃。
(?--前169年),西漢開國將、領宰相。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跟隨內隨劉邦起兵反秦容,因為軍功高成為將軍,賜爵武威侯。
2.周瑜。
(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在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
3.周亞夫
(前119年--前143年),沛郡豐縣人,西漢時期的軍事家、丞相。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率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
4.周敦頤
(1017年--1073年),世稱濂溪先生。都等於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的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著有《愛蓮說》、《太極圖說》、《周元公集》等。
5.周邦彥。
(1075--1121),北宋著名詞人,號清真居士。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嚴謹,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作品在婉約詞中長期被尊稱為「正宗」。
6.魯迅。
(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字豫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54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
⑥ 你知道哪些性周的古老人物
在中國眾多的姓氏中,周姓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姓氏。周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時期黃帝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根據史料考證,周姓是一個姓源復雜的姓氏,周姓的形成和發展,它的起源主要有四個大支系,其中主要的一支周姓源於姬姓。 周姓的祖先是後稷,傳到周武王時,他建立了周朝,立國800餘年,當時主要定居在今陝西省岐山縣。 周朝被秦所滅以後,周武王的後代便以國為姓,即以周為姓。據《河圖運錄法》記載,周姓還出自於黃帝時期,黃帝的臣子周昌、周書等,他們的後代以周為姓,形成了又一支系的周姓。另外,據《逸周書》記載,商代時有太子周任,食邑於周地,他的子孫後代以封邑周而得姓。此外,周姓還有少數民族的改姓和賜姓所形成的支系。 據史料考證,今河南省上蔡縣是歷史上周姓的郡望,周氏以汝南為郡號,周氏後裔最初主要在河南一帶發展和繁衍。秦漢時期,聚居在河南的一部分周氏後裔開始遷移到江蘇省沛縣定居,並形成當地的名門望族。西晉永嘉年間,周氏後裔遷徙到安徽定居。唐代以後,又陸續遷入福建、浙江和廣東等地。清康熙乾隆年間,廣東、福建沿海地區的周氏後裔,逐漸遷移到台灣定居。 據《富春周氏宗譜》記載,南宋慶元至嘉泰年間,南宋大臣周必大晚年時,率家人從杭州遷入富陽新義芳地定居生活。周必大是富陽周氏的始遷祖。 800多年來,周氏後裔在浙江省富陽市,逐漸形成了新義芳地、東塢山、新登官塘和宜家弄四個支系。現如今,子孫繁衍了39代,周姓已成為富陽市的大姓,周氏後裔達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陽市東塢山和新登鎮官塘等地。在富陽歷代周姓名人中,曾任台灣兵備道的周凱,深受人們的稱頌。
周凱,字仲禮,號芸皋,公元1779年生於富陽鎮宜家弄。清嘉慶十六年進士,歷任湖北襄陽知府、福建興泉永道和台灣兵備道等職。他精通詩、書、畫,著有《武當紀游二十四圖》和不少詩文傳世。
周凱後裔 周建軍:小時候,從我們家譜中了解到周凱的一些情況,他是從福建到了台灣當了兵備道。在台灣期間,為台灣做了很大貢獻,他主修了《金門志》和《廈門志》。在台灣也有周凱的後裔,他們也經常回大陸跟我們團聚,共同紀念我們的祖先周凱,緬懷他的業績。 千百年來,周氏後裔在許多地方發展成為名門望族。據《元和姓篡》記載,唐代元和年間,周氏郡望多達18個地方,並形成了眾多的支系。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周姓名人輩出。據統計,周姓在二十四史中單獨列傳的有276人,歷朝歷代都涌現出眾多的周氏名人。
秦末有張楚大將周文,西漢有周昌、周勃、周亞夫等名將,三國時有吳國名將周瑜,晉有御史中丞周處,北宋有哲學家周敦頤,元代有音韻學家周德清,明代有畫家周文清、周天球,清代有詩人周亮工等,現代則有著名文學家周樹人和周建人,
當代則有周姓的傑出代表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誕生於江蘇省淮安市駙馬巷這座普通的宅院,取小名大鸞。五歲時入家塾讀書,取名恩來,字翔宇。 青年時期,他東渡日本,探求救國之道。1920年他去法國勤工儉學,在巴黎參與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活動,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大革命時期,為了推動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進行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周恩來擔任了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參加和領導了北伐和東征。 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廣泛團結民主黨派和愛國人士,長期領導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周恩來立下了卓著的功勛。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在國家總理的崗位上工作了整整26年。他是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最早提出者,是新中國外交事業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在建立中美、中日等外交關系的過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繁榮富強,鞠躬盡瘁,貢獻了畢生精力。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在北京與世長辭,終年78歲。 周姓是當今中國眾多姓氏中的第9大姓,周姓不僅分布在中國的大江南北,而且還遠徙於歐美、東南亞及許多國家和地區。提示: 周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代。 歷史上周氏名人有 周仁、周昌、周勃、周瑜、周處、周興、周邦彥、周必大、周德清、周敦頤、周凱、周恩來、周樹人等。
周一德(1676—1757)?字克協,號旦復,金鄉縣城北關人。清康熙壬午年(1702)舉於鄉,癸未(1703)登進士,曾任游擊、參將、副將、總兵。雍正九年任勇健營提督兼總統事。十一年,率部出關,抵新疆八里坤大營。十二年冬,獲白楊溝之戰的勝利。乾隆元年(1736)准噶爾首領噶爾丹策零派遣使者進京納貢和好,他在中華民族的統一事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周一德自幼聰明好學,詩文書畫無不精通。曾著兵書《火龍陣論》。乾隆六年罷官還鄉,他從軍四十餘年,南征北戰,戎馬倥傯,做官廉潔清白,毫無田產,晚年在鄉過著清苦的生活。
周勃(?—前169年),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名將,被封為絳侯。
周昌(?—前192)西漢大臣。沛縣(今屬江蘇)人。
周亞夫[?一前143],西漢名將。沛縣(屬今江蘇)人。
周勃子,初封條侯。文帝時,匈奴東進,他以河內守為將軍,防守細柳(在今陝西咸陽),軍令嚴整,被譽為「真將軍」。景帝時,任太尉,平定吳楚七國之亂,遷丞相,謝病免。後以子私買御物所累下獄,絕食死。
周處[約236-297]:西晉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南]人氏,字子隱,吳時為東觀左丞,晉平吳後,歷任新平太守,遷御史中丞,後任建威將軍,平西將軍、周孝侯,當地至今流傳著他改惡從善、射南山虎、斬長橋蛟之傳說,京劇傳統劇目《除三害》就是表現他的故事。
周敦頤[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學家,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國子博士。因築室廬山蓮花峰下小溪上,以營道故居濂溪名之,後人稱其濂溪先生。他依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創始人。著有《愛蓮說》。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其詞格律謹嚴,寫法新穎,被詞學界推譽為「巨擘」,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的名畫家,出身顯貴家族。其畫風為「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宋代的米芾將他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三人並稱為"四大人物畫家"。
周瑜[175-210]:三國吳之名將,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大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精音樂,時稱「曲有誤,周郎顧。」
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池
年代:【宋】 作者:【周敦頤】
斯須暮雲合,白日無餘暉。
金波從地涌,寶焰穿林飛。
僧言自雄誇,俗駭無因依。
安知本地靈,發見隨天機
⑦ 姓周的偉人歷史上有哪些
1、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2、周亞夫
周亞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沛縣(今江蘇豐縣)人,西漢時期名將,官至丞相。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歷仕漢文帝、漢景帝兩朝,以善於治軍領兵,直言持證著稱。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後被冤下獄,閉食自盡。
3、周魴
周魴(生卒年不詳),字子魚。吳郡陽羨縣(今江蘇宜興)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周魴年少時好學,被舉為孝廉。歷任寧國縣長、懷安縣長、錢塘侯相,一月之內,便斬殺作亂的彭式及其黨羽,因而升任丹陽西部都尉。彭綺率數萬人反叛時,周魴被任命為鄱陽太守,與胡綜共同將其生擒,因功加職昭義校尉。後詐降曹休,誘其率軍接應,使之在石亭之戰中一敗塗地。
戰後因功被加職為裨將軍,封關內侯。賊帥董嗣據險侵擾豫章等郡,周魴派間諜將其誘殺,不費兵卒即安定數郡。周魴在鄱陽賞罰分明、恩威並施,於任職十三年後去世。
4、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5、周樹人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⑧ 歷史中姓周的名人有哪些
1、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⑨ 歷史人物周娥媓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長女,十九歲時,入宮為妃,得到後主李煜恩寵。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冊封周娥皇為國後。 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於瑤光殿,時年二十九歲,謚昭惠,葬於懿陵,史稱大周後。
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創作樂曲《邀醉舞破》、《恨來遲破》 ,並搜尋五代時已失傳的《霓裳羽衣曲》,改訂為新曲。 周娥皇與後主感情甚篤,李煜曾為其創作《書琵琶背》、《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等詩詞,及其去世,又作《昭惠周後誄》、《挽辭》以紀念,為後世留下了鮮明的文學形象。
姓:周 名:憲 字:娥皇 入宮年齡:18歲(公元九五三年) 封後年齡:26歲(公元九六一年)
死亡年齡:29歲(公元九六五年)
父親:南唐宰相周宗
丈夫:南唐後主李煜
妹妹:周嘉敏(小周後)
相貌:娥皇嫻靜聰慧,氣質高雅;她長得花容月貌,膚白似雪;眉彎似月,唇小似櫻,腰細如柳,以天仙般的容貌壓倒群芳。國色天香,生的花容月貌,清麗秀美而又典雅高貴,舉止談吐無不集天地之靈氣於一身,令人見之忘俗,我見猶憐。鳳眼星眸,朱唇皓齒,冰肌玉膚,骨清神秀。明珠美玉一般俊極無儔的人品。有如江南水月的秀美,溫潤如玉,清澈如水。如姣花軟玉一般惹人憐惜。容色照人,明艷不可方物,天女下凡莫過於此。[1]
氣質:高貴典雅,潔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蘭,清麗脫俗,淡雅超群,氣度清華,嬌美卻又不失典雅,清秀卻又不失柔美。高貴不可方物,秀雅絕倫,姣美無雙,俊極無儔,典雅似玉。
肌膚:膚如凝脂,白里透紅,溫婉如玉,晶瑩剔透。比最潔白的羊脂玉還要純白無瑕;比最溫和的軟玉還要溫軟晶瑩;比最嬌美的玫瑰花瓣還要嬌嫩鮮艷;比最清澈的水晶還要秀美水靈。
藝術創作:『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朵』的宮裝,《邀醉舞破調》,《恨來遲破調》。
收藏:『燒槽琵琶』
娥皇其名
之前很多人管南唐的大小周後叫周薔、周薇,這是根本不正確的,周薔、周薇的說法來源於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作家的小說。
史書上有明確記載,大周後字娥皇,而小周後的字並沒有記載,不過清康熙、乾隆年間盛行考據學,清代的考據學家戴震考證得出小周後確實字女英。80年代,台灣一著名史學家根據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些歷史資料,然後又走訪了江南諸地進行考察,他考證出大周後大名叫周憲、小周後大名叫周嘉敏。
娥皇生平
說到五代十國,必說南唐,提及南唐,自然而然就想到在詩詞上頗有造詣的後主李煜。至於李煜,作為亡國之君,歷史不會忘記他;作為文人,文學界不會遺棄他。不論他的一生是功是過,總而言之,他在中國歷史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對於他那容貌驚為天人、才學無人能及、英年早逝的妻子周娥皇,人們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才貌雙全技壓群芳
周娥皇生於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歲。她的本名是周憲,"娥皇"其實只是她的字。她出身南唐世
周娥皇家,父親周宗早在"徐知誥"任刺史的年月,就已經跟隨在未來南唐烈祖的左右,是不折不扣的元勛功臣。
出身名門的周娥皇嫻靜聰慧,氣質高雅;她長得花容月貌,膚白似雪;眉彎似月,唇小似櫻,腰細如柳,以天仙般的容貌壓倒群芳;她詩畫雙絕,能歌善舞。她的歌喉,她的舞姿,她的一手好琵琶,都使六宮粉黛望塵莫及。不僅如此,她還通曉史書,精諳音律,采戲弈棋,靡不妙絕,真可謂蕙質蘭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盛唐時有一部著名的大麴《霓裳羽衣曲》,自從唐世亂離之後世間就再沒有人能夠恢復它的悠揚之音。李煜費盡力氣終於弄到了這部大麴的樂譜。但是這部大麴在流傳過程中才出現了許多變異,樂譜本身又不夠完整,專業的樂工也沒法弄出個頭緒來。周娥皇知道後加以鑽研,她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創作,進行一系列增刪調整。通過努力,最終竟然能用琵琶彈出全曲,使得這支幾乎失傳的曲子得以重現,開元、天寶之音得以重回人間,贏得一片稱羨之聲。由此可見其才氣之一斑。
周娥皇本是李煜父親李璟的琵琶女,因為她不僅容貌美麗,能書善文,而且深諳音律,彈得一手好琵琶。中主李璟覺得她與第六子李煜很般配,就把她賜給了兒子。
周娥皇由於琵琶演奏技藝很高,一時在後宮名氣很大。一次,李璟聽了周娥皇彈奏的琵琶後,大為贊賞,嘆其靈巧,當即就將他收藏的一把上好琵琶賞給了她。"元宗嘆其工,以燒槽琵琶賜之"。"燒槽琵琶"是中主最鍾愛的寶物。由此可見,對於這個親自選定的兒媳婦,李璟是非常滿意的。
當一身文人氣質的李璟為這對小兒女繫上紅線的時候,所能想到的恐怕只是二人情投意合這一點,也許絕對沒有想到命運竟會將這對只適合做"富貴閑人"的小夫妻推上帝後的位置。娥皇生平2
周娥皇,南唐宰相周宗的長女。南唐後主李煜的妻子,有『國色』,通音樂。
娥皇十八入宮,曉書史、善歌舞,精音律,尤以彈琵琶見長。有一次,應召入宮表演,她抱起琵琶,纖指撥動,以嫻熟演技,使深諳音樂的李中主,也嘆為觀止。南唐宮中珍藏有『燒槽琵琶』,視為國寶,中主李璟特賞賜給娥皇。
公元九六一年,李煜繼位,史稱李後主,立周娥皇為『國後』。李後主工書、善畫、擅音律、精詩詞。周後創造一件『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朵』的宮裝,纖麗裊娜,很能表現出女性的體態美,宮中爭相仿效。
南唐後主李煜十八歲那年就結了婚,妻子是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十九歲的娥皇。李煜不是一個好國主,但他善詩詞、精書畫、知音律,十分富有藝術天賦。娥皇鳳眼星眸,朱唇皓齒,冰肌玉膚,骨清神秀,她通書史、能歌舞、工琵琶,與李煜有著相同的志趣和執著的追求。兩人曾經一起合作完成了殘缺不全的《霓裳羽衣曲》。兩人婚後恩愛無比,如膠似膝的情感有增無減,生了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可惜好景不長,樂極生悲,結婚十年後的一天,娥皇突然病倒,久治不愈。病魔將娥皇折磨得形體枯槁,神態木然.尤其是知道了李煜和小周後的事受了刺激,又因愛子仲宣卒死大受打擊,不久病故.
李後主填詞,周後常譜新聲。如《邀醉舞破調》、《恨來遲破調》,皆為周後創作的音樂。唐樂《霓裳羽衣曲》,在五代時已失傳,只留下殘譜。周後加以整理,以琵琶奏之,使唐音復傳於世。據說,唐音原譜,曲終是比較舒慢,周後改為急促的旋律,戛然而止,朝中樂師曹生說:『如此改譜,恐非吉兆。』其實,這正是周後的創新嘗試,當時南唐國勢日危,內外交逼,周後的心情是擔憂的,藉整理曲譜,以抒發內心的憂郁。
李煜流傳下來的不少詩詞,多為周後所作。李後主即位時,南唐早已成為後周屬國,公元九六0年,宋代後周而有天下,南唐早已成為大宋囊中之物。即使李煜是一位有政治才乾的君主,也無力扭轉乾坤,何況李煜依然縱情聲色,廢於政事。南唐亡國的命運,自然蹺足可待了。作為末代國後的周娥皇,也成為一個悲劇人物。
公元九六四年,周娥皇因病逝去,年僅二十九歲。李後主為她寫了一篇祭文,對周後的容貌、體態、才幹,以及夫妻的恩愛生活,都有生動的描述。從文學的角度來說,這篇祭文是頗為感人的。但是,實際上李煜對周娥皇的愛情不專一,在娥皇抱病時,他就與娥皇的胞妹私通。他流傳下來的『花明月暗籠輕霧』和『蓬萊院閉天台女』兩首《菩薩蠻》,就是與周後妹偷情的寫照,後來立後妹為『小周後』。而稱周娥皇為『大周後』,謚『昭惠國後』。
⑩ 姓周的歷史名人
周公旦、周來瑜、周王朝所有國君、源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周恩來
周 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
壁,大敗曹軍。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
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
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
人。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
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