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欒城區益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欒城區益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是2010-07-29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內組織,注冊地址位容於石家莊市欒城區柳林屯村。
欒城區益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1301245590928311,企業法人趙晗,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欒城區益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蔬菜、水果種植銷售及種植技術推廣服務。在河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4089523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0032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欒城區益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B. 我是趙縣溝岸人嫁到欒城柳林屯鄉現離婚想吧戶籍遷到娘家北王里鎮戶籍為什麼不讓遷
按規定離婚後可以遷回原戶籍所在地父母戶口上,但是必須符合原戶籍所在地的條件規定,因此不接收你的戶口應該是不符合條件規定,所以是不符合條件規定。
具體情況你應該咨詢一下派出所讓戶籍警告訴你。
C. 誰認識欒城縣柳林屯鄉康家莊村有個叫劉飛的人,麻煩給說一下,謝謝了!
可以查到,收費服務
D. 誰告訴我石家莊欒城純緬世家的情況
欒城縣
地理位置
欒城縣位於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會石家莊東南方,為石家莊近郊縣。總面積346平方公里。縣境東鄰藁城市,南接趙縣,西靠元氏縣、鹿泉市,北接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距省會石家莊2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320公里。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國道、308國道縱貫縣境,規劃建設中的南三環路橫穿縣境北部,省級、縣級和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連接成網,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欒城被納入石家莊市「五區加四縣」(即主城區五區加正定、欒城、鹿泉、平山)組團式城市發展框架,列為省會4個衛星城之一。
人口民族
[人口] 2004年,全縣共有87925戶,其中農業戶55180戶,非農業戶32745戶;總人口319222人,比上年增長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44208人,非農業人口75014人。共有從業人員162832人,年內出生4398人,出生率為13.78‰;年內死亡327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1‰。
[民族] 欒城縣為漢族聚居區,全縣漢族人口數量佔全縣總人口的99.92%,另外還有滿族、回族、壯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僳僳族、土族、羌族、普米族、珞巴族、基諾族等18個少數民族。
[宗教]欒城縣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2003年共有教徒6540人,分布在全縣8個鄉鎮,122個村莊,活動場所21個。其中天主教4900人,百人以上的村有油通、東客、北趙台、南趙村、孟董庄、北十里鋪、南屯、徐家營、西宮一村、東營、段家莊、大孫村、榆林。設有油通、北趙台、南趙村、孟董庄、東客、榆林、東營、段家莊、大孫村等9個堂口;基督教徒1050人,設有榆林道、宋北、南郄馬、段干、霍家屯、東羊市、白佛趙村、端固庄、沿村等9個堂點;佛教徒160人,活動場所設在北郄馬萬安寺;另有道教徒220人,設有端固庄、高家莊兩個場所,伊斯蘭教徒110人。
行政區劃
欒城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脈東麓,西北與省會石家莊相鄰,全縣總面積379平方公里,總人口36.1萬,轄8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2個工業區、194個行政區。
自然資源
欒城縣歷史悠久,為春秋時晉大夫、中軍元帥欒書封邑。西漢置關縣。東漢改名欒城縣 。自古被稱為「形勝之地」,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具有地勢平坦,土沃水豐,便於發展種植、養殖業。欒城區位優勢,交通十分便利。具石家莊市區20公里,具石家莊機場30公里,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308國道貫穿全縣。
經濟概況
欒城縣農業發達,是全國聞名的糧食高產縣,主要生產過程全部實現機械化。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0萬噸以上。人均貢獻商品糧20年在全省占據第一。本縣以生態農業、觀賞農業為特色,建成了總面積1。3萬畝全國最大的草皮生產基地。植樹369萬株,苗、花卉種植達到2萬畝。 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益穩步提高,1999年,全縣國有及銷售收入在500萬以上非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4。12億元。各類市場40個,總成交額20億元。1999年底三資企業8家,當年外商直接投資937萬美圓。截止2000年上半年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4萬戶,私營企業發展到500家。 通信先進,能源充足。擁有30000門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路。有3。5萬伏和11萬伏變電站10座,年售電量3億千瓦時。 1999年國內生產總值42億元,財政收入1。6億元,農村人均收入3175元。城建工作正向「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型」城市目標迅速發展。
歷史文化
春秋時,晉中軍元帥、正卿欒書封於此,置欒邑,是為欒城之肇始;西漢,置關縣,治所在今北十里鋪;東漢,改置欒城縣;三國魏時,並入平棘縣;北魏時復置欒城縣;北齊時廢欒城縣;隋設欒州,復置欒城縣;唐末改欒城為欒氏縣,五代時又改稱欒城縣;1958年並入藁城,旋即恢復欒城建制。
欒城名宿代不乏人,春秋有晉國正卿、中軍元帥欒書,漢代有棘蒲侯柴武,唐代有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宰相、文學家蘇味道,元代有著名數學家李冶、紅巾軍起義領袖韓山童、韓林兒,現代有水電部副部長王英先、河北省副省長王力、山西省副省長吳俊洲、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左建昌、歷史學家喬明順、全國政協委員、地質學家李廷棟等。
圍繞「三蘇」祖籍欒城,乃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蘇味道之後這一資源,欒城開展了旅遊資源宣傳研究,進行了蘇味道、「三蘇」與欒城考察萬里行,召開了第十二屆蘇軾學術研討會,籌建了蘇東坡祖籍紀念館。
特色產業
醫葯工業規模宏大,發展前景良好。專業交易市場日益活躍如:北方摩托車商城、方村木材市場等。草皮、苗木、花卉、觀賞農業的發展初具規模
鄉鎮簡介
欒城鎮(Luancheng Zhen) 西鄰竇嫗鎮,北接冶河鎮,東鄰柳林屯鄉,南接西營鄉。面積40.00平方千米,人口43117人。鎮政府駐龍威街,郵編051430。〔區劃〕 轄47個行政村。〔沿革〕 1947年解放後成為縣政府所在地。1961年設城關公社,1984年改城關鎮,1996年將原馬家莊鄉、聶家莊鄉劃歸欒城鎮,成為現在建制。
樓底鎮(Loudi Zhen) 東鄰郄馬鎮,南接冶河鎮、竇嫗鎮,西鄰鹿泉市,北鄰石家莊市裕華區。面積24.38平方千米,人口33924人。鎮政府駐樓底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由獲鹿劃歸欒城。1961年置樓底公社,1984年改稱鄉,1985年改稱鎮,1996年並入方村鎮,2002年從方村鎮分出並將冶河鎮的段同、段家營兩村並為現在的樓底鎮。
竇嫗鎮(Douyu Zhen) 北鄰樓底鎮,東鄰欒城鎮,東南與西營鄉相連,西北與鹿泉市為鄰,西南與元氏縣相接。面積57.91平方千米,人口48168人。鎮政府駐竇嫗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4月置竇嫗公社,1984年1月改稱竇嫗鄉,1985年4月又改為竇嫗鎮,1996年將原陳村鄉8個村劃歸竇嫗鎮。
冶河鎮(Yehe Zhen) 東接柳林屯鄉,南至欒城鎮,北鄰郄馬'樓底鎮,西與竇嫗為鄰。面積43.29平方千米,人口41105人。鎮政府駐冶河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解放後設鄉,1961年成立冶河公社,1985年改為冶河鎮,1996年原蘇邱鄉並入。
郄馬鎮(Qiema Zhen) 東鄰藁城市,南鄰冶河鎮,西接樓底鎮,北與石家莊市裕華區為鄰。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24000人。鎮政府駐南郄馬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9個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以前屬獲鹿縣,1961年設欒城縣郄馬公社,1984年改為郄馬鄉,1985年4月成為現在的郄馬鎮。
南高鄉(Nangao Xiang) 東南與趙縣相接,西與西營鄉為鄰,北接欒城鎮。面積37.66平方千米,人口25540人。鄉政府駐南高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22個村。〔沿革〕 1961年成立南高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鄉,1996年原西安庄鄉並入。
柳林屯鄉(Liulintun Xiang) 東至藁城市南鄰南高鄉,西接欒城鎮,北與冶河鎮相接。面積57.40平方千米,人口38259人。鄉政府駐柳林屯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23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成立城郎人民公社,1979年政府所在地移至柳林屯,改稱柳林屯公社,1984年改稱鄉,1986年將原孟董庄鄉並入柳林屯鄉。
西營鄉(Xiying Xiang) 東接南高鄉,南鄰趙縣,西接元氏縣,北與欒城鎮為鄰。面積57.40平方千米,人口42843人。鄉政府駐西營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33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置西營公社,1984年1月改稱西營鄉,1996年原小梅鄉並入西營鄉。
E. 石家莊市欒城區格潤德蔬菜種植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石家莊市欒城區格潤德蔬菜種植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4月20日。
法定代表人:張偉強內
成立容時間:2012-04-20
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012400002069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石家莊市欒城區柳林屯村
F. 歷史上有多少名人是太監
不是...
是三百0二個
G. 誰介紹一下石家莊欒城!
欒城縣
地理位置
欒城縣位於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會石家莊東南方,為石家莊近郊縣。總面積346平方公里。縣境東鄰藁城市,南接趙縣,西靠元氏縣、鹿泉市,北接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距省會石家莊2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320公里。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國道、308國道縱貫縣境,規劃建設中的南三環路橫穿縣境北部,省級、縣級和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連接成網,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欒城被納入石家莊市「五區加四縣」(即主城區五區加正定、欒城、鹿泉、平山)組團式城市發展框架,列為省會4個衛星城之一。
人口民族
[人口] 2004年,全縣共有87925戶,其中農業戶55180戶,非農業戶32745戶;總人口319222人,比上年增長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44208人,非農業人口75014人。共有從業人員162832人,年內出生4398人,出生率為13.78‰;年內死亡327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1‰。
[民族] 欒城縣為漢族聚居區,全縣漢族人口數量佔全縣總人口的99.92%,另外還有滿族、回族、壯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僳僳族、土族、羌族、普米族、珞巴族、基諾族等18個少數民族。
[宗教]欒城縣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2003年共有教徒6540人,分布在全縣8個鄉鎮,122個村莊,活動場所21個。其中天主教4900人,百人以上的村有油通、東客、北趙台、南趙村、孟董庄、北十里鋪、南屯、徐家營、西宮一村、東營、段家莊、大孫村、榆林。設有油通、北趙台、南趙村、孟董庄、東客、榆林、東營、段家莊、大孫村等9個堂口;基督教徒1050人,設有榆林道、宋北、南郄馬、段干、霍家屯、東羊市、白佛趙村、端固庄、沿村等9個堂點;佛教徒160人,活動場所設在北郄馬萬安寺;另有道教徒220人,設有端固庄、高家莊兩個場所,伊斯蘭教徒110人。
行政區劃
欒城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脈東麓,西北與省會石家莊相鄰,全縣總面積379平方公里,總人口36.1萬,轄8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2個工業區、194個行政區。
自然資源
欒城縣歷史悠久,為春秋時晉大夫、中軍元帥欒書封邑。西漢置關縣。東漢改名欒城縣 。自古被稱為「形勝之地」,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具有地勢平坦,土沃水豐,便於發展種植、養殖業。欒城區位優勢,交通十分便利。具石家莊市區20公里,具石家莊機場30公里,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308國道貫穿全縣。
經濟概況
欒城縣農業發達,是全國聞名的糧食高產縣,主要生產過程全部實現機械化。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0萬噸以上。人均貢獻商品糧20年在全省占據第一。本縣以生態農業、觀賞農業為特色,建成了總面積1。3萬畝全國最大的草皮生產基地。植樹369萬株,苗、花卉種植達到2萬畝。 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益穩步提高,1999年,全縣國有及銷售收入在500萬以上非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4。12億元。各類市場40個,總成交額20億元。1999年底三資企業8家,當年外商直接投資937萬美圓。截止2000年上半年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4萬戶,私營企業發展到500家。 通信先進,能源充足。擁有30000門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路。有3。5萬伏和11萬伏變電站10座,年售電量3億千瓦時。 1999年國內生產總值42億元,財政收入1。6億元,農村人均收入3175元。城建工作正向「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型」城市目標迅速發展。
歷史文化
春秋時,晉中軍元帥、正卿欒書封於此,置欒邑,是為欒城之肇始;西漢,置關縣,治所在今北十里鋪;東漢,改置欒城縣;三國魏時,並入平棘縣;北魏時復置欒城縣;北齊時廢欒城縣;隋設欒州,復置欒城縣;唐末改欒城為欒氏縣,五代時又改稱欒城縣;1958年並入藁城,旋即恢復欒城建制。
欒城名宿代不乏人,春秋有晉國正卿、中軍元帥欒書,漢代有棘蒲侯柴武,唐代有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宰相、文學家蘇味道,元代有著名數學家李冶、紅巾軍起義領袖韓山童、韓林兒,現代有水電部副部長王英先、河北省副省長王力、山西省副省長吳俊洲、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左建昌、歷史學家喬明順、全國政協委員、地質學家李廷棟等。
圍繞「三蘇」祖籍欒城,乃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蘇味道之後這一資源,欒城開展了旅遊資源宣傳研究,進行了蘇味道、「三蘇」與欒城考察萬里行,召開了第十二屆蘇軾學術研討會,籌建了蘇東坡祖籍紀念館。
特色產業
醫葯工業規模宏大,發展前景良好。專業交易市場日益活躍如:北方摩托車商城、方村木材市場等。草皮、苗木、花卉、觀賞農業的發展初具規模
鄉鎮簡介
欒城鎮(Luancheng Zhen) 西鄰竇嫗鎮,北接冶河鎮,東鄰柳林屯鄉,南接西營鄉。面積40.00平方千米,人口43117人。鎮政府駐龍威街,郵編051430。〔區劃〕 轄47個行政村。〔沿革〕 1947年解放後成為縣政府所在地。1961年設城關公社,1984年改城關鎮,1996年將原馬家莊鄉、聶家莊鄉劃歸欒城鎮,成為現在建制。
樓底鎮(Loudi Zhen) 東鄰郄馬鎮,南接冶河鎮、竇嫗鎮,西鄰鹿泉市,北鄰石家莊市裕華區。面積24.38平方千米,人口33924人。鎮政府駐樓底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由獲鹿劃歸欒城。1961年置樓底公社,1984年改稱鄉,1985年改稱鎮,1996年並入方村鎮,2002年從方村鎮分出並將冶河鎮的段同、段家營兩村並為現在的樓底鎮。
竇嫗鎮(Douyu Zhen) 北鄰樓底鎮,東鄰欒城鎮,東南與西營鄉相連,西北與鹿泉市為鄰,西南與元氏縣相接。面積57.91平方千米,人口48168人。鎮政府駐竇嫗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4月置竇嫗公社,1984年1月改稱竇嫗鄉,1985年4月又改為竇嫗鎮,1996年將原陳村鄉8個村劃歸竇嫗鎮。
冶河鎮(Yehe Zhen) 東接柳林屯鄉,南至欒城鎮,北鄰郄馬'樓底鎮,西與竇嫗為鄰。面積43.29平方千米,人口41105人。鎮政府駐冶河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解放後設鄉,1961年成立冶河公社,1985年改為冶河鎮,1996年原蘇邱鄉並入。
郄馬鎮(Qiema Zhen) 東鄰藁城市,南鄰冶河鎮,西接樓底鎮,北與石家莊市裕華區為鄰。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24000人。鎮政府駐南郄馬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9個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以前屬獲鹿縣,1961年設欒城縣郄馬公社,1984年改為郄馬鄉,1985年4月成為現在的郄馬鎮。
南高鄉(Nangao Xiang) 東南與趙縣相接,西與西營鄉為鄰,北接欒城鎮。面積37.66平方千米,人口25540人。鄉政府駐南高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22個村。〔沿革〕 1961年成立南高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鄉,1996年原西安庄鄉並入。
柳林屯鄉(Liulintun Xiang) 東至藁城市南鄰南高鄉,西接欒城鎮,北與冶河鎮相接。面積57.40平方千米,人口38259人。鄉政府駐柳林屯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23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成立城郎人民公社,1979年政府所在地移至柳林屯,改稱柳林屯公社,1984年改稱鄉,1986年將原孟董庄鄉並入柳林屯鄉。
西營鄉(Xiying Xiang) 東接南高鄉,南鄰趙縣,西接元氏縣,北與欒城鎮為鄰。面積57.40平方千米,人口42843人。鄉政府駐西營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33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置西營公社,1984年1月改稱西營鄉,1996年原小梅鄉並入西營鄉。
編輯詞條
H. 石家莊市欒城區盛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河北省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趙軍亮企業專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屬然人獨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欒城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石家莊市欒城區柳林屯村興旺街14號
法定代表人:趙軍亮
成立時間:2014-08-26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012400003328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石家莊市欒城區柳林屯村興旺街14號
I. 欒城的好嗎
地理位置 欒城縣位於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會石家莊東南方,為石家莊近郊縣。總面積345平方公里。縣境東鄰藁城市,南接趙縣,西靠元氏縣、鹿泉市,北接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距省會石家莊2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320公里。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國道、308國道縱貫縣境,南三環路橫穿縣境北部,省級、縣級和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連接成網,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欒城被納入石家莊市「1+4」組團式城市發展框架,列為省會4個衛星城之一。 人口民族[人口] 2004年,全縣共有87925戶,其中農業戶55180戶,非農業戶32745戶;總人口319222人,比上年增長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44208人,非農業人口75014人。共有從業人員162832人,年內出生4398人,出生率為13.78‰;年內死亡327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1‰。 [民族] 欒城縣為漢族聚居區,全縣漢族人口數量佔全縣總人口的99.92%,另外還有滿族、回族、壯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傈僳族、土族、羌族、普米族、珞巴族、基諾族等18個少數民族。 [宗教]欒城縣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2003年共有教徒6540人,分布在全縣8個鄉鎮,122個村莊,活動場所21個。其中天主教4900人,百人以上的村有油通、東客、北趙台、南趙村、孟董庄、北十里鋪、南屯、徐家營、西宮一村、東營、段家莊、大孫村、榆林。設有油通、北趙台、南趙村、孟董庄、東客、榆林、東營、段家莊、大孫村等9個堂口;基督教徒1050人,設有榆林道、宋北、南郄馬、段干、霍家屯、東羊市、白佛趙村、端固庄、沿村等9個堂點;佛教徒160人,活動場所設在北郄馬萬安寺;另有道教徒220人,設有端固庄、高家莊兩個場所,伊斯蘭教徒110人 。行政區劃 欒城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脈東麓,西北與省會石家莊相鄰,全縣總面積345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轄8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3個工業區、182個行政區。 自然資源 欒城縣歷史悠久,為春秋時晉大夫、中軍元帥欒書封邑。西漢置關縣。東漢改名欒城縣 。自古被稱為「形勝之地」,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具有地勢平坦,土沃水豐,便於發展種植、養殖業。欒城區位優勢,交通十分便利。具石家莊市區20公里,具石家莊機場30公里,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308國道貫穿全縣。 經濟概況 欒城縣農業發達,是全國聞名的糧食高產縣,主要生產過程全部實現機械化。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0萬噸以上。人均貢獻商品糧20年在全省占據第一。本縣以生態農業、觀賞農業為特色,建成全國最大的草皮生產基地。植樹800萬株,苗、花卉種植達到2萬畝。 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益穩步提高,1999年,全縣國有及銷售收入在500萬以上非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4。12億元。各類市場40個,總成交額20億元。1999年底三資企業8家,當年外商直接投資937萬美圓。截止2000年上半年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4萬戶,私營企業發展到500家。 通信先進,能源充足。擁有30000門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路。有3。5萬伏和11萬伏變電站10座,年售電量3億千瓦時。 1999年國內生產總值42億元,財政收入1。6億元,農村人均收入3175元。城建工作正向「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型」城市目標迅速發展。 歷史文化 春秋時,晉中軍元帥、正卿欒書封於此,置欒邑,是為欒城之肇始;西漢,置關縣,治所在今北十里鋪;東漢,改置欒城縣;三國魏時,並入平棘縣;北魏時復置欒城縣;北齊時廢欒城縣;隋設欒州,復置欒城縣;唐末改欒城為欒氏縣,五代時又改稱欒城縣;1958年並入藁城,旋即恢復欒城建制。 欒城名宿代不乏人,春秋有晉國正卿、中軍元帥欒書,漢代有棘蒲侯柴武,唐代有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宰相、文學家蘇味道,元代有著名數學家李冶、紅巾軍起義領袖韓山童、韓林兒,現代有水電部副部長王英先、河北省副省長王力、山西省副省長吳俊洲、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左建昌、歷史學家喬明順、全國政協委員、地質學家李廷棟等。 圍繞「三蘇」祖籍欒城,乃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蘇味道之後這一資源,欒城開展了旅遊資源宣傳研究,進行了蘇味道、「三蘇」與欒城考察萬里行,召開了第十二屆蘇軾學術研討會,籌建了蘇東坡祖籍紀念館。 特色產業 醫葯工業規模宏大,發展前景良好。專業交易市場日益活躍如:北方摩托車商城、方村木材市場等。草皮、苗木、花卉、觀賞農業的發展初具規模 鄉鎮簡 欒城鎮(Luancheng Zhen) 西鄰竇嫗鎮,北接冶河鎮,東鄰柳林屯鄉,南接西營鄉。面積40.00平方千米,人口43117人。鎮政府駐龍威街,郵編051430。[區劃] 轄47個行政村。[沿革] 1947年解放後成為縣政府所在地。1961年設城關公社,1984年改城關鎮,1996年將原馬家莊鄉、聶家莊鄉劃歸欒城鎮,成為現在建制。 樓底鎮(Loudi Zhen) 東鄰郄馬鎮,南接冶河鎮、竇嫗鎮,西鄰鹿泉市,北鄰石家莊市裕華區。面積24.38平方千米,人口33924人。鎮政府駐樓底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由獲鹿劃歸欒城。1961年置樓底公社,1984年改稱鄉,1985年改稱鎮,1996年並入方村鎮,2002年從方村鎮分出並將冶河鎮的段同、段家營兩村並為現在的樓底鎮。 竇嫗鎮(Douyu Zhen) 北鄰樓底鎮,東鄰欒城鎮,東南與西營鄉相連,西北與鹿泉市為鄰,西南與元氏縣相接。面積57.91平方千米,人口48168人。鎮政府駐竇嫗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4月置竇嫗公社,1984年1月改稱竇嫗鄉,1985年4月又改為竇嫗鎮,1996年將原陳村鄉8個村劃歸竇嫗鎮。 冶河鎮(Yehe Zhen) 東接柳林屯鄉,南至欒城鎮,北鄰郄馬'樓底鎮,西與竇嫗為鄰。面積43.29平方千米,人口41105人。鎮政府駐冶河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16個行政村。[沿革] 解放後設鄉,1961年成立冶河公社,1985年改為冶河鎮,1996年原蘇邱鄉並入。 郄馬鎮(Qiema Zhen) 東鄰藁城市,南鄰冶河鎮,西接樓底鎮,北與石家莊市裕華區為鄰。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24000人。鎮政府駐南郄馬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9個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以前屬獲鹿縣,1961年設欒城縣郄馬公社,1984年改為郄馬鄉,1985年4月成為現在的郄馬鎮。 南高鄉(Nangao Xiang) 東南與趙縣相接,西與西營鄉為鄰,北接欒城鎮。面積37.66平方千米,人口25540人。鄉政府駐南高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22個村。[沿革] 1961年成立南高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鄉,1996年原西安庄鄉並入。 柳林屯鄉(Liulintun Xiang) 東至藁城市南鄰南高鄉,西接欒城鎮,北與冶河鎮相接。面積57.40平方千米,人口38259人。鄉政府駐柳林屯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23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成立城郎人民公社,1979年政府所在地移至柳林屯,改稱柳林屯公社,1984年改稱鄉,1986年將原孟董庄鄉並入柳林屯鄉。 西營鄉(Xiying Xiang) 東接南高鄉,南鄰趙縣,西接元氏縣,北與欒城鎮為鄰。面積57.40平方千米,人口42843人。鄉政府駐西營村,郵編051430。[區劃] 轄33個行政村。[沿革] 1961年置西營公社,1984年1月改稱西營鄉,1996年原小梅鄉並入西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