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姓湯的名人有哪些
1、湯鵬
字天池。清順、熙 間鐵畫藝人。祖籍徽州,遷居江蘇溧水。幼年來蕪 湖學鐵工,及長,自營鐵業作坊,初制單枝鐵花和飾有內裱絹紙的鐵花燈供敬佛之用,後將 二者揉合為一體,創制鐵畫。
能揉鐵作花竹蟲鳥,曲盡生致,又能作山水屏障。鐵畫問世後 ,人皆珍愛之。曾從蕭雲從學習畫枝,受蕭指點,技藝益精,名噪一時。
2、湯惠休
湯惠休,南朝宋詩人,字茂遠。生卒年不詳。早年為僧,人稱「惠休上人」。因善於寫詩被徐湛之賞識。孝武帝劉駿命其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鍾嶸《詩品》作「齊惠休上人」,可能卒於南齊初。
湯惠休詩作今存11首,以《怨詩行》最為著名,富於民歌氣息。詩中「悲風盪帷帳,瑤翠坐自傷。妾心依天末,思與浮雲長。嘯歌視秋草,幽葉豈再揚。暮蘭不待歲,離華能幾芳」等句,自然真切,頗具情致。
其他詩作亦頗受「吳聲」、「西曲」及《白□歌》影響,多寫兒女之情。所以與他同時代的顏延之以為是「委巷中歌謠」;《詩品》斥之為「淫靡」。其實湯詩筆力雖較纖弱,卻無不健康的內容,其詩風華美流暢,在宋齊間頗有影響。論者多以「休鮑」並稱,然而其成就實不足與鮑照相頡頏。
《詩品》載,湯惠休曾謂顏延之詩「如錯采鏤金」;謝靈運詩「如芙蓉出水」,「顏終身病之」。可見湯惠休論詩主張自然而不喜過於雕飾。從現存作品看,其詩風亦與此論相符。其詩收入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3、湯思退
湯思退(?-1164),南宋臣。字進之,處州(今浙江麗水)人。中博學宏詞科,授秘書省正字。附秦檜,官至知樞密院事。隆興元年(1163),符離師敗,力主和議,許割海、泗、唐、鄧四州,為言者所論,旋貶居永州。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論其姦邪誤國,請斬。憂悸而死。
4、湯和
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漢族,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參加郭子興起義軍,授千戶。在隨朱元璋渡長江、占集慶(今南京)、取鎮江諸戰中,屢破元軍,累功升統軍元帥。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鎮守常州,多次擊敗張士誠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為征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爾後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獲占據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陳友定。又隨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
5、湯顯祖
湯顯祖,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葯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明萬曆十九年(1591)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歸里。
家居期間,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後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於戲劇及詩詞創作。
㈡ 湯潛庵是一個怎樣的人
湯潛庵即清代八大文正公之首的湯斌,雎州人,順治九年中進士及第,康熙時任江蘇巡撫,一生政績卓著,為官清廉,頗受百姓擁戴。
湯潛庵胸懷寬廣,極能容人。有一事為證。湯前往江蘇赴任時布衣牛車,僅一老僕相隨。途遇一知縣,車馬華麗,仆從相隨,威風凜凜。知縣家奴見湯牛車在前,怒斥其避讓,湯不與其計較,以從一品巡撫牛車避讓正七品知縣馬車。中途住店又遇此知縣,知縣得寸進尺,竟逼湯讓房,湯依然寬忍讓之。後知縣聞知湯即新任封疆大吏,慚愧萬分,無地自容。康熙皇帝聞知此事,御賜湯寶馬以獎之。
另據馮景所作《湯中丞雜記》載,湯在巡撫任時,其夫人和諸公子皆著粗布衣裳,每天吃的就是府衙後面的野菜和一塊豆腐。湯離開江蘇任上時,行李不過兩簍舊書。湯去世時更是凄涼無比,衣衫襤褸,卧於破舊木板之上,家中僅有8兩俸銀,幸得好友徐乾學尚書資銀20兩,乃能成殯。
以湯潛庵之聰敏之仁厚,焉能不知前程於書生之重要?但他更知操行之重要。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防微杜漸,不可不察!那個轎夫的故事他比誰都清楚。轎夫穿了一雙新鞋,時時注意,害怕踩上污泥弄臟了。可是,轎夫的一隻鞋不小心踩上泥水之後,他就立刻沒有了原先的惕厲警戒之心和愛惜之意,毫不在乎腳下甚至一身的污濁了。湯潛庵是阻斷了秀才的為官之路,但同時也阻止了秀才由一錢而千錢萬錢以至終將踏上被殺頭的不歸之路。鐵窗之下,刑場之上,有多少哀號涕泣之人慨嘆沒有遇到這樣的苛刻呀!秀才雖不能做官,但還可以做一個自食其力的自由人,還可以和老婆孩子盡享天倫之樂。這無疑是他的幸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由此看來,湯潛庵的苛刻,不僅沒有害秀才,反而挽救了一條可能糊里糊塗丟掉的生命,同時,也無形中為國家和百姓消弭了一條碩鼠。這樣的苛刻難道不是善莫大焉嗎?
㈢ 湯姓起源及簡介 姓湯的名人有哪些
湯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中華姓氏,據記載,它最早發源於今河南境內。當代漢族湯姓的人口250萬,為全國第九十位姓氏。
湯姓起源及簡介
漢族湯姓出自成湯。成湯即商湯,先商族為黃帝之裔帝嚳之後,始祖契的氏族是以玄鳥為圖騰的部落,是東夷化的一支氏族,子姓。據說,契是發明刻木記事之人,從契開始,我國的世襲部落的方式改為男系傳遞。契氏族始居河北平山,後南遷河南安陽,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在今河南商丘。契傳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末代王夏桀時期。履字湯,也稱武湯、武王、天乙,為商開國君主,系黃帝曾孫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孫。甲骨文中又稱唐、大乙、高祖己。原為夏時方伯,商族領袖,專管征伐之事。與有莘氏通婚,建都於亳,在今山東曹縣南,往用伊尹和仲虺執政,積聚力量,准備滅夏。陸續攻滅鄰國葛和夏的聯盟韋、顧、昆吾等國。經十一次出征,成為當時的強國,後一舉滅夏,建立商朝。成湯之後以先祖的名為氏。子姓湯氏的歷史至少有3600年。
歷史上湯族的分布和遷移
先秦時期,湯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地區。漢朝時,湯姓已經東移江蘇、南涉越南北部。唐朝時期,湯姓隨中原二次南下移民分布到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地,明朝時湯姓南遷兩廣地區。清初湯姓進入台灣。 。
宋朝時期,湯姓大約有12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6%,排在第九十八位。湯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湯姓總人口的36.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江蘇、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福建、河南。全國形成了東部贛蘇為中心的湯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湯姓大約有1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排在第九十一位。明朝時期,江西為湯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湯姓總人口的2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江蘇、浙江、安徽,這四省湯姓大約占湯姓總人口的72%,其次分布於湖南、湖北、四川,這三省的湯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間,湯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仍以贛、蘇、浙、皖為湯姓的聚集地。
當代漢族湯姓的人口200萬,為全國第一百0一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人口的0.1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湯姓人口由19萬增到200餘萬,近11倍,湯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湯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湯姓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江蘇、福建、湖北四省,大約佔全國湯姓總人I=I的45%,其次分布於四川、浙江、安徽、廣東、江西,這五省的湯姓又集中了27%。湖南為湯姓第一大省,占湯姓總人口的17%。全國形成了長江流域地區高比率湯姓分布帶。在近600年間,湯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中和四川的移動成為湯姓遷移的主流。
歷史上姓湯的名人
歷史上涌現出湯姓的重要人物有:南朝宋詩人湯惠休;五代後唐嵐州刺史湯群;南宋宰相湯思退,大臣湯鵬舉,學者湯千,畫家湯正仲;明朝開國功臣信國公湯和,戲曲作家兼文學家湯顯祖,破倭寇名將湯克寬,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清朝禮部尚書湯斌,學者湯球,世襲雲騎尉、畫家湯貽汾;清末雲南按察使、民國南京臨時政府交通總長湯壽潛,近代立憲派人士、民國段內閣內務總長湯化龍,歷任南京衛戍總司令、第一綏靖區司令官、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當代微生物學家湯飛凡,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湯用彤,作家湯道耕(艾蕪),畜牧學家湯逸人,工藝家湯子博,原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湯秉達。
姓湯的男明星
湯非、湯鎮業、湯劍庭、湯廣仁等等。
姓湯的女明星
湯唯、湯燦、湯敏、湯盈盈、湯怡、湯加麗、湯嬿等等。
㈣ 請問歷史上有哪些人物姓「湯」
湯顯祖:明朝戲曲家、文學家。因觸怒權貴,被劾歸里。之後居家二十餘年,精心研究版詞曲,專事著述權,寫成《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世稱摿俅ㄋ拿螖。 湯和:明代初年開國功臣。因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被授封信國公。明太祖朱元璋謀解諸將領兵權時,首先上書歸返故鄉。 湯貽汾:清代著名畫家。擅畫山水,筆致秀逸,兼工草書和詩,與戴熙並稱撎來鰏。 湯厘:元代理論家。精通古代文物和書畫鑒賞,著有《畫鑒》1卷。 湯世澍:清代詩書畫家。國子監生,寫生鮮麗,為近世江南賦色家一大宗。書學米芾。 湯克寬:明朝抗倭名將。曾屢敗倭寇於溫州、奉化、寧海、寶山、蘇州、松江、海豐,後為廣東總兵。 湯天池:鐵畫家(鐵畫是用鐵鑄成線條,再焊接而成的一種美術作品。主要是借鑒國畫的水墨、章法、布局,線條簡明有力,蒼勁古樸)。相傳,他受鄰居蕭雲從的影響比較大,是鐵畫的創始人
㈤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湯姓名人
湯顯祖:明朝戲曲家、文學家。因觸怒權貴,被劾歸里。之後居家二十餘回年,精心研究詞曲,答專事著述,寫成《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
湯 和:明代初年開國功臣。因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被授封信國公。明太祖朱元璋謀解諸將領兵權時,首先上書歸返故鄉。
湯貽汾:清代著名畫家。擅畫山水,筆致秀逸,兼工草書和詩,與戴熙並稱撎來鰏。
湯 厘:元代理論家。精通古代文物和書畫鑒賞,著有《畫鑒》1卷。
湯世澍:清代詩書畫家。國子監生,寫生鮮麗,為近世江南賦色家一大宗。書學米芾。
湯克寬:明朝抗倭名將。曾屢敗倭寇於溫州、奉化、寧海、寶山、蘇州、松江、海豐,後為廣東總兵。
湯天池:鐵畫家(鐵畫是用鐵鑄成線條,再焊接而成的一種美術作品。主要是借鑒國畫的水墨、章法、布局,線條簡明有力,蒼勁古樸)。相傳,他受鄰居蕭雲從的影響比較大,是鐵畫的創始人
㈥ 湯是一位怎樣的歷史人物
應該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吧?出自《禮記》。湯就是商湯,對於這個人物呢,應該不用怎麼解釋了吧,可以網路,可以維基,也可以看書。反正是就是商朝建立者。也號武帝,武功非凡的意思。
㈦ 湯氏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湯厘
元代理論家。精通古代文物和書畫鑒賞,著有《畫鑒》1卷。
湯世澍
清代詩書畫家。國子監生,寫生鮮麗,為近世江南賦色家一大宗。書學米芾。
湯鵬
字天池,南京溧水人,祖籍蕪湖,鐵畫家(鐵畫是用鐵鑄成線條,再焊接而成的一種美術作品。主要是借鑒國畫的水墨、章法、布局,線條簡明有力,蒼勁古樸)。相傳,他受鄰居蕭雲從的影響比較大,是鐵畫的創始人。
湯惠休
湯惠休,南朝宋齊間詩人。字茂遠。原為僧,宋世祖命他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常從鮑照游,以詩贈答,時人稱為「休鮑」。其詩多情語,辭采綺艷。鍾嶸《詩品》雲:「惠休淫靡,情過其才。」原有集四卷,已佚。今存詩十餘首,載《玉台新詠》及《樂府詩集》,以《怨詩行》較著名。事見《宋書·徐湛之傳》。
湯思退(?-1164),南宋臣。字進之,處州(今浙江麗水)人。中博學宏詞科,授秘書省正字。附秦檜,官至知樞密院事。隆興元年(1163),符離師敗,力主和議,許割海、泗、唐、鄧四州,為言者所論,旋貶居永州。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論其姦邪誤國,請斬。憂悸而死。
湯和
6-1395),明初將領。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東)人。與朱元璋同鄉,一同起兵。渡江後,守常州,御張士誠。統兵取浙東、福建、四川,守備西北,均有戰功。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自請解除兵權,深得朱元璋歡心。次年,奉命在沿海築城設防,以禦寇。死後,追封東甌王。
湯克寬
湯克寬(?-1576),明抗倭名將。邳州衛(今江蘇邳縣)人。將門出身。官至都督僉事、廣東總兵官。倭寇初起,他在浙江御敵有功。嘉靖三十四年(1555),又與張涇等大破倭寇於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旋從俞大猷人粵,破倭寇,留駐廣東。萬曆初年,調赴薊鎮。萬曆四年(1576),韃靼攻古北口,他率軍追擊,遇伏戰死。
湯顯祖
50-1617),明戲曲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明臨川(今屬江西)人。萬曆進士。歷官南京太常博士、禮部主事、遂昌知縣。後以抑豪強觸怒權貴被劾,居家20餘年,精研詞曲與傳奇,以著述為事。所著《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或稱《玉茗堂四夢》。其中尤以《還魂記》(全名《牡丹亭還魂記》)最負盛名,另有詩文《玉茗堂全集》。
湯應曾,明末琵琶演奏家。江蘇邳州人。家貧。幼愛音樂。從蔣山人習藝。後為藩王召見,奏《胡笳十八拍》,為世所知。善彈古曲百餘首。人稱「湯琵琶」。曾隨邊軍至嘉峪、張掖、酒泉等勞軍,彈《塞上曲》。後辭歸。明亡攜母流落淮浦。
湯斌
湯斌(1627-1687),清朝順臣,清末民初被列入漢奸名人榜。字孔伯,號荊峴,河南睢州人。順治進士,官嶺北道參政,
湯斌
乞歸從孫奇逢學。康熙間應博學鴻詞科。歷《明史》總載官、內閣學士等。禁書坊刻小說,令州縣建學社講孝經。疏減田賦,濟江北災民。終官工部尚書。治程朱理學,也不廢王守仁之說,提倡「身體力行」。有《洛學篇》、《睢州志》等。湯斌以漢人知識分子身份率先入仕滿清並大力推行清政府的抑漢文化政策,學者稱其「以偽行宋學」,而「配享仲尼」,從此「偽學之風昌」,是「偽道學」。章太炎說「自湯斌、二魏、熊賜履、張伯行之徒,…誠謂媚於胡族,得登腆仕者,不足與於理學之林也。」(章太炎《自述學術次第》)
湯貽汾
湯貽汾(1778-1853),清畫家。字若儀,號雨生、琴隱道人,晚號粥翁。居南京。世襲雲騎尉,曾任三江守備等太平軍攻克南京,投水死。擅畫山水,亦寫墨梅、花卉,筆致秀逸。兼工行草書和詩有《琴隱園集》、《畫筌析覽》等。
湯球
湯球(1804-1881),清史學家。字伯玕,安徽黟縣人。同治舉人。師從俞正燮、汪文台,博通經史,特精考據輯佚。輯有王隱等九家《晉書》,陸機等九家《晉紀》、崔鴻《十六國春秋》、譙周《古史考》等多種,貢獻卓著。
湯王
陝西始平人,周任亳國國王,為諸羌始祖。
湯思退
浙江青田人,宋宰相、封慶國公、岐國公、榮國公。
湯漢
江西余江人,宋工部尚書、封安仁(余江)開國子,南宋儒學旗手、理學宗師。
湯金釗
浙江蕭山人,清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入閣拜副相。
湯玉麟
湯玉麟(湯二虎) 遼寧阜新人,安國軍第五方面軍第12 軍軍長、熱河省省長兼熱河軍區司令、第五軍團總指揮、熱河省駐防軍總司令、上將。
湯恩伯
湯恩伯(1898.9.20 ~1954.6.29 )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名克勤,字恩伯。浙江武義縣人。黃埔系骨幹將領。抗戰時期(前期和中期)表現突出,被日軍視為勁敵。
湯化龍
湖北浠水人,民國開國元勛、清全國各省咨議局聯合會主席、創立湖北革命軍政府任民政長、民國首任眾議院議長。
湯有隆
湯有隆(1912--1962年,肖鼠),字墨成,號靜得,南京溧水秋湖石灘頭人,民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有「中華門外大書家」和「溧水大東門外(第)一支筆」的美譽。先後師從家父湯正寶、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譚延闓,吸取翁同龢對恩師「少自家面目」的忠告,獨創「抖鋒楷書」,在金陵書法界獨樹一幟。曾在石灘頭村創辦「菊花墩私塾」。
㈧ 湯是我國歷史上哪一朝代的建立者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戰勝桀,夏朝滅亡版,建立商朝;權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領周軍在牧野之戰中打敗商軍,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歷史上稱為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湯是我國歷史上商朝的建立者.
故選B.
㈨ 湯式的人物簡介
湯式,元末明初散曲家、戲劇家。字舜民,號菊庄。象山(今屬浙江)人。曾為版本縣縣吏,不得志,落魄江湖權。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時,寵遇甚厚,永樂年間常得恩賞。 湯式的作品以曲錄史,思想內容豐厚,極大地開拓了散曲文學的題材范圍。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進而總結歷史、感嘆人生;描述了元朝滅亡時候的衰殘景象,同時傳達出對新王朝的期盼;而他以散曲體裁表達悼念之情,開創悼亡散曲的肇端。
湯式是現今存曲最多、散曲題材很廣泛的一位由元到明的曲家,他的曲作創作技巧圓熟,藝術風格多樣,具有濃郁的曲味。湯式算得上是元散曲跨越時代的殿軍,可說得上是在明散曲這新舞台上走舊台步的揭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