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哪些名人瘋了
1、禰衡,他的狂妄已經算是瘋或者神經了。禰衡年少時就有文采和辯才,但是性格剛直高傲,喜歡指摘時事、輕視別人。
2、梵高
梵高一生中做出過很多古怪,很難讓人理解的事情。梵高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早年的他還做過職員、商行經紀人和傳教士,最終他卻全心全意地投身於繪畫。他一生的作品上千餘幅,他從0基礎到達如此成就,只用了短短8年的時間,令人可惜的是,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3、安徒生
他被譽為童話之王,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但誰也沒想到,他竟然是一個極度自卑患有嚴重焦慮症的人。安徒生出生貧寒,童年時期十分困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或是正是出生在貧窮家庭的他,才能幻想出如此的想像力。在生活中,安徒生無時無刻都在焦慮當中,並且他還異常的自卑,他擔心自己會生病,擔心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擔心丟失重要文件,甚至對於女性有著很嚴重的厭惡感,跟她們在一起甚至會發抖。
4、達爾文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他出版的《物種起源》,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和自然選擇理論,這一重大的突出的理論,影響了整個世界。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天才,還是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
5、牛頓
迄今為止,無論是醫學界還是生物學界,都無法對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由來給出一個准確的答案。然而,因為牛頓、愛因斯坦等歷史名人的案例,阿斯伯格時常被人稱之為「天才病」。 瘋子在左,天才在右,那些被「天才病」病影籠罩的名人們!
② 收集古今名人的怪癖
http://..com/question/4987995.html
口吃的
國外名人:
1、伊索(Aesop)——古希臘寓言家,著名寓言集《伊索寓言》的作者;
2、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臘思想家,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著有《詩學》,提出學科分類思想,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3、德摩斯梯尼——古希臘演說家,因口含石子在海邊練習演說終成演說家而聞名;
4、克勞迪亞斯——古羅馬皇帝,著有《我,克勞迪亞斯》;
5、牛頓(Issac Newton)——現代科學奠基人,奠定力學研究的基礎;
6、波義耳(Robert Boyle)——物理學家,波義耳定律的發現者;
7、達爾文(Charles Darwin)——自然學家,進化論提出者,著有《物種起源》一書;
8、圖靈(Alan Turing)——計算機科學的奠基人,首先提出圖靈機概念;
9、拿破崙一世(Napoleon The First)——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法國皇帝;
10、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著名政治家、演說家、作家,英國首相,二戰三巨頭之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1、列寧(Lenin)——無產階級革命家、演說家、政治家,十月革命領導人;
12、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政治家,美國第一任總統;
13、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政治家、經濟學家,美國總統;
14、摩西(Moses)——古希伯來先知,帶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
15、莫洛托夫(Molotov)——前蘇聯斯大林時代的外交部長;
16、卡羅爾(Lewis Carroll)——作家,《愛麗斯漫遊奇境記》的作者;
17、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好萊塢電影明星,代表作《七年之癢》;
18、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好萊塢電影明星,代表作《紐約大劫案》;
19、羅文.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英國喜劇明星,主演《贛豆先生》;
20、哈伯(Ron Harper)——NBA巨星,公牛隊主力;
中國名人:
1、韓非——思想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柳亞子——近代詩人;
3、魯迅——文學家,新文化運動領袖;
4、詹天佑——鐵路工程師,京張鐵路總設計師;
韓非 ——思想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朱光亞 ——中國科協主席;
錢三強 ——著名力學家;
朱旭 ——著名表演藝術家;
崔健 ——搖滾歌星;
參考資料:http://www.stutter.cn/fluent/elites/
③ 關於貝多芬的名人事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歲),德國傑出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和「交響樂之王」。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響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A大調第七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主旋律)、序曲《愛格蒙特》、《萊奧諾拉》、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F大調第二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樂之大成,並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對世界音樂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月光》以傳說的形式出現在小學語文課本上(題目為《月光曲》)。
貝多芬在音樂史的地位是極其突出的,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開創者。作為音樂大師,貝多芬對藝術歌曲同樣予以相當程度的關注,他是德國藝術歌曲創造的先驅,畢生作有鋼琴伴奏的藝術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藝術歌曲以極其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形式來展現,表達屬於全人類的情感。在藝術歌曲的領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1813-1817年貝多芬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8一1827年貝多芬在耳朵失聰、健康情況惡化,五十六歲的貝多芬聽覺已完全喪失。
④ 《名人傳》里貝多芬的性格特徵及其形成過程
(1)《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寫的人物傳記,全書分為《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分。
(2)羅曼羅蘭於1902年寫下了《貝多芬傳》,那時候他正經歷這一個痛苦時期,他離開了巴黎,來到了波恩——貝多芬的故鄉和他童年的好夥伴貝多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日子。這時羅曼羅蘭已經聽過貝多芬的交響樂演奏會。在萊茵河畔羅曼羅蘭即感受到了貝多芬的勇氣,也傾聽了他的快樂、痛苦經歷,他總是鬱郁寡歡很悲哀的樣子。但是貝多芬卻多次鼓勵、開導羅曼羅蘭讓他勇敢的面對人生。羅曼羅蘭回到巴黎後就寫下《貝多芬傳》。
(3)《貝多芬傳》不是學術著作,是唱給受傷的心靈、窒息的心靈的一支鼓勵的歌,那時在法國有數百萬被壓迫的理想主義者,他們焦急地等待著一個解放的吶喊,他們在貝多芬的音樂里聽到了這樣的聲音。當時的人們在《貝多芬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經歷了戰爭的苦難,同樣經歷了無數次掙扎。所以《貝多芬傳》他們爭相傳送。
(4)貝多芬的性格特點::他喜歡深思,但是很憂慮他很少發出快樂的笑聲,他的表情變化不定讓人難以捉摸,這也許是他童年經歷的無數苦難而形成的。他患有肺結核病病痛時時折磨他,更為嚴重的是從1796——1800年,也就是他26——30歲時他的耳朵的重聽嚴重起來,晝夜不停作響,聽力不斷下降。所以這一時期他的作品總是流露悲愁。感情和生活的苦難經歷幾乎讓他絕望他甚至寫下了遺囑,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在貝多芬的作品中,經常交織著愛情、痛苦、驕傲、禿廢等悲傷因素。45歲時他全聾了。貝多芬是個不幸的人,他是「用苦難鑄就歡樂。」
⑤ 古今中外,有哪些名人(政治家,音樂家,科學家等等都可以)怪癖比較多。
竹林七賢 國外的 天才離瘋子只一步之遙,這是很早就有的一種說法。但要把每一個天才都稱作瘋子,也缺少些情理。然而,文明世界中許多聲名顯赫的人有自己不少鮮為人知的怪癖和習慣卻是事實:
司湯達在每天早晨寫作前,總要讀幾頁《民法大全》;
果戈里習慣於站在斜面寫字台前寫作;
馬克·吐溫總是俯卧著寫作;
安徒生喜歡在森林中構思童話;
埃米爾·左拉走到街上就要數燈柱;
美國作家海明威、英國童畫家卡爾洛和英國女作家伍爾夫都喜歡站著寫作;
英國詩人雪萊常在一個地方動也不動地讀書長達16小時;
馬可尼常常獨自一人放聲狂笑;
希臘演說家摩斯締尼演說時,舌頭下面總是要放置一些小石子。
福樓拜寫書的時候別有一番情趣,他會同他塑造的主人翁一道呻吟或哀嘆。他還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要不就大步流星地在辦公室來回地走和抑揚頓挫地朗讀。
挪威劇作家易卜生,認為瑞典劇作家斯特林堡是他的競爭死敵,他要把斯特林堡的像放在他的書案上,時時相對,才能寫出好劇本來。
菲力普·貝松的要求未免有些過分:他認為寫作就像懷孕,在作品完成之前決不能提起,否則就有可能「流產」。所以他在寫作的時候,除了保姆和幾個親人之外,禁止任何人未經允許擅自闖進去。如果有人不經意地瞥了一眼他的稿紙,他就會大發雷霆;
最奇特的作家要數弗朗索瓦·韋耶岡了。他喜歡把切肉的小案板放在膝蓋上寫作,而且由於需要安靜總是在夜裡工作。他經常從晚上10點鍾開始,喝著中國的綠茶,一連寫上12個小時。這還不算,奇就奇在他非要有電燈光照在白色的稿紙上才能寫作,所以早晨他也不打開百葉窗,不想知道太陽是否已經升起,以至於在冬季,他有時甚至整整一個星期都不見陽光,他認為這是寫他那樣的作品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國的一些名作家也有自己的怪癖:
唐朝文學家王勃,每次寫詩作文之前,先磨墨數次,飲酒數杯,然後用被子蒙頭構思。起來後提筆揮灑,一氣呵成。
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林逋,酷愛梅花和鶴,甚至終身未娶,人稱「梅妻鶴子」。
清代詩人袁枚是個「食癖」,他有名作《隨園詩話》,另有一本烹飪專著《隨園食單》,收錄了「食譜」幾百種,大都親自製作品嘗過。
當代詩人艾青,自稱「癖好」是收集海螺。他有時會在海邊尋尋覓覓,有時會在地攤前徘徊,他搜集的海螺,大的像皇冠,小的像珍珠,黃的像瑪瑙,綠的像翡翠。
作家孫犁的癖好——不倦地包書皮。為了包書皮,他四處尋找皮紙,甚至動員親朋好友廣為搜羅。
夏衍、王蒙都喜愛養貓,成為「貓癖」。夏衍的母親徐綉笙,特別愛貓,從小培養了夏衍對貓的感情。貓成為夏衍一生的夥伴。王蒙自己的飲食由別人侍候,而貓的飯食則由他親自下廚製作。
。。。。。
其實,擁有怪癖者自是不可勝數,我們完全可以發揮我們無限的想像力,在政界、文藝界、軍事界等等這諸多的領域,必然也有這無數的名人擁有怪癖的例子,而我這里雖舉了很多例子但仍然不免是掛一漏萬的。不過,我想說的是,之所以舉這么多例子,我不是想要簡單地論證歷史上不乏有怪癖的名人,更不是僅僅想讓大家了解這些鮮為人知的事實。
我想說的是,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其實這些名人的做法與其說是「怪癖」倒不如說「至情至性」來得貼切一點。的確,他們的行為也許有點與眾不同,甚至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但是個人認為,其實他們所謂的怪癖,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的成功不無關系。
比如說,如果司湯達不是認真研究《民法大全》的話,他的文章語言有如此精妙嗎?如果海明威、卡爾洛、伍爾夫不是堅持站著寫作,他們的作品能如此精要嗎?如果雪萊不是堅持一動不動的讀書16個小時,他能夠成為如此著名的詩人嗎?如果演說家摩斯締尼不是堅持在演說時在舌頭下放一塊石子,他的演說能如此鼓動人心嗎?如果福樓拜寫作之時不是如此地忘我,他的作品能如此著名嗎?如果易卜生不是將他的競爭死敵斯特林堡的像放在他的書案上,時時相對,他能寫出如此好的作品來嗎?如果菲力普·貝松不是潛心寫作,不受世俗打擾,他的作品能如此之好嗎?如果朗索瓦·韋耶岡不是夜以繼日的寫作,他能寫出如此好的作品嗎?如果林逋不是一心遠離世俗,他能寫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佳句嗎?如果袁枚、艾青、孫犁、夏衍、王蒙對於文學沒有像熱愛他們所謂的怪癖一樣的熱情,他們能取得如此成就嗎?
的確,歷史是沒有如果的,你可以說說作家們的成功與怪癖是沒有必然關系的,但是,我卻堅信,這其中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不敢說,是這些怪癖造就了這些名人,但是我敢說如果沒有這些所謂的「怪癖」,這些名人是否也有現在的成就那肯定是一個未知數。或者准確地來說,不是這些怪癖造就了這些名人,而是這些怪癖體現的一種精神造就了他們。那就是,對於自己的事業,那種至情至性地熱愛並且為之而不懈努力的勇氣與恆心。
而於常人而言,我們自然不是要模仿他們的「怪癖」,因為那是很淺顯的東西,我們要做的是,透過「怪癖」現象的本身,直入「怪癖精神」的本質,並且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全力地去貫徹,如此,方能從中受益。
極端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所做之事並且為之而付出不懈努力,也許這就是名人怪癖給我的啟示。
⑥ 名人傳里的貝多芬的性格特點
1、在名人傳中,貝多芬是一個成長環境惡劣,但十分堅強,以頑強的毅力,不懈的動力,以及他對音樂真理的堅定追求與熱愛的偉大的中世紀音樂家。可以說貝多芬一生經歷坎坷曲折,晚年又失聰,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悲哀與不幸,但是他憑借著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最終戰勝命運,成為一代偉大的音樂作曲家。
2、貝多芬創作的九部交響樂,兩首彌撒曲,還有不勝列舉的序曲、協奏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深深影響了後來作曲家的風格,例如:交響樂《英雄》、《命運》、《田園》,第九交響樂的最後樂章《歡樂頌》;序曲《愛格蒙特》;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等等已是家喻戶曉。他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對世界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而被世人尊稱為「樂聖」。
3、貝多芬故居博物館毗鄰波恩老城區中心市集廣場,是貝多芬從1770年出生,直到1792年搬往維也納之前一直居住的地方。此處保存有貝多芬曾經彈奏過的鋼琴、十幾歲時演奏過的大風琴鍵盤、晚年使用的喇叭形助聽器以及大量貝多芬的樂譜手稿。
(6)歷史名人怪癖貝多芬擴展閱讀:
1、貝多芬的主要作品:
貝多芬的一生創作體裁廣泛,數量眾多。在器樂領域,包括9部交響曲、11首管弦樂曲和戲劇配樂、5首鋼琴協奏曲、1首小提琴協奏曲、16首弦樂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變奏曲等;在聲樂領域,涉及歌劇、清唱劇、彌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藝術歌曲,聲樂領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劇《費德里奧》、《D大調彌撒》、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愛人》等 。
2、貝多芬作品的創作特點: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前後歐洲社會的激烈變革,他的作品是時代和個性結合的產物。他極大地擴展了交響音樂的思想內容,使之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體裁,鋼琴的表現幅度也大大增強。
內容的擴展導致表現手法的創新:他突破了傳統的形式結構,動機型的主題運用和動力性的樂思發展,使音樂具有非凡的氣勢和力量;建立在功能體繫上的變音體系,成為他的和聲風格特徵;靈活的離調轉調和大幅度的節奏對比和力度對比,對於刻畫矛盾沖突和戲劇性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對位法的運用,樂隊音響的組合,鋼琴音樂的寫作都有鮮明的特點。
⑦ 名人傳里貝多芬的性格100字左右!!!
貝多芬: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世界不曾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版樂給予世權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正如他那句誓言:「由痛苦換來歡樂。」他「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不屈不撓,我行我素,逆來順受,嚴肅傲然,自卑,倔強,暴躁。
⑧ <<名人傳>>--[貝多芬傳]里有所有人物的性格特點!!!!
《名人傳》這本書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和稱。
本書中的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著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歷路程,凸現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
以下則是《名人傳》的相關資料:
內容概述
《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貝多芬傳》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與當時歐洲另一位顯赫的征服者拿破崙等高。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親是一個殘暴的酒鬼,他剝奪了小貝多芬學習、休息和娛樂的時間,而只是一味地強迫幼小的兒子沒完沒了地練習鋼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將來成為自己的搖錢樹。
1787年,貝多芬前往維也納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為師。莫扎特聽了他的即興演奏之後感到十分驚奇,當場對其他人說:請注意,這位少年將震動世界。可惜,在維也納的學習時光很快就中斷了,原因是他母親患重病,並很快地離開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親人的貝多芬悲痛欲絕,過度悲痛使他接二連三地得了幾場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遠地毀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不久,痛苦叩響了他的生命之門,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朱麗埃塔的姑娘,但由於自己的殘疾(此時他已耳聾)以及朱麗埃塔的自私、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一個伯爵。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都反映在他這一時期(幻想奏鳴曲)、<克勒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捲歐洲的革命波及了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這時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
1806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的美好產生了一系列偉大的作品。不幸的是,愛情又一次把他遺棄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結婚了。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他受到了世人矚目,與光榮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的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風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世界不曾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
《米開朗基羅傳》:該傳記分上下編,上編「戰斗」,下編「舍棄」和尾聲「死」。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於卡森蒂諾地方的卡普雷賽,父親是法官。母親在他六歲時便死去,米開朗基羅被寄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家裡。十三歲時,他進入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畫室。據說由於他的成績優秀,使他的老師為之嫉妒。一年後他們分手了,米開朗基羅轉入一所雕塑學校。不久,由於宗教信仰的沖突,他離開了那裡,先後到過威尼斯、羅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斷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徵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讓他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此後幾年,他一直受著歷任教皇的差遣,攜帶著痛苦去創作他並不滿意的作品。1527年米開朗基羅捲入了一場革命的漩渦,差一點喪命。革命結束後,教皇克雷芒又將他從隱避地找了出來,米開朗基羅不得不重新為他所抗拒的人勞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駕崩,米開朗基羅原以為從此能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剛到羅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羅三世抓住了。似乎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
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基羅站了一整天來創作《哀悼基督》。14日他開始發燒,18日下午5時,這位傑出的雕塑家兼畫家終於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醜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閱讀指導
《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同出於羅曼·羅蘭之手。一是音樂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由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
貝多芬的故事主要側重「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掃空憂郁的思想,戰勝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米開朗琪羅的故事,講的是一個悲劇,展示了一個天才為了征服世界,為了創造不朽的傑作而流出慘痛的鮮血。內容主要分為上篇「戰斗」,下篇「舍棄」和尾聲「死」。托爾斯泰的故事既沒有《貝多芬傳》里的叛逆情緒,也沒有《米開朗琪羅傳》里的強烈的悲劇性,而整個故事比較平穩,主要的內容是:童年,高加索紀事,哥薩克,塞白斯多堡紀事,愛情與婚姻,對社會的憂慮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長的一篇,也是對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創作的東西描寫最詳細的一篇。
⑨ 名人故事貝多芬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是歐洲音樂史上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國的波恩,在貝多芬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在貝多芬才4歲的時候,父親便把一堆的曲譜放在貝多芬面前讓他彈奏,有時候貝多芬把小手都練腫了還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鍾聲都已經敲了12下了,貝多芬還在練習,他必須等到父親回來檢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覺,母親看著眼睛眯成一條縫的貝多芬,垂憐的對他說:「孩子,都12點了,先去睡覺吧。」
「不行,爸爸等會回來看見我沒有練琴,會打我的。」
媽媽對這個酒徒的丈夫也沒有辦法,只好抱著貝多芬在琴邊流淚,很快,貝多芬在母親的懷抱睡著了,媽媽便把他抱上了床。
當鍾聲再次敲響的時候,貝多芬的酒徒父親回來了,「那個小兔崽子呢,怎麼不練琴了?」
「你不看看都幾點了,還讓孩子練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罷休啊?」
「對,你說的對」貝多芬父親一邊說著,一邊來到貝多芬床邊,把貝多芬提了起來,母親怎麼攔也攔不住。
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邊彈,一邊閉著眼睛,盡管如此,貝多芬的琴聲還是十分流暢自然。
「行,這還有點莫扎特的樣子。」父親在一邊高興的說。
一晃幾年過去了,貝多芬從4歲長到了8歲,經過4年的刻苦練習,他的鋼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親也感到滿意,於是便讓他在音樂院舉行了一次獨奏音樂會,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親享受到了兒子成功的喜悅。
17歲的時候,貝多芬來到維也納,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見了莫扎特,莫扎特給了他一個很難的曲子讓他即興演奏,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說:「你們要注意這個孩子,他將來會驚動全世界的。」由於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終於在維也納藝術舞台上佔有了一席之地,經常以鋼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人們的肯定。
正當他飛黃騰達的時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後來徹底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個殘酷的打擊,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打垮貝多芬,他還是靠頑強的毅力創造了大量優秀作品,在他的《命運交響曲》里,我們都能聽到他和命運做斗爭的聲音。
⑩ 《名人傳》結合情節,分析貝多芬人物性格。詳細有根據!
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他的父親是一個殘暴的酒鬼,他剝奪了小貝多芬學習、休息和內娛樂的時間,而容只是一味地強迫幼小的兒子沒完沒了地練習鋼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將來成為自己的搖錢樹。
1787年,貝多芬前往維也納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為師。過度悲痛使他接二連三地得了幾場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遠地毀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 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都反映在他這一時期(幻想奏鳴曲)、<克勒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捲歐洲的革命波及了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這時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
1806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的美好產生了一系列偉大的作品。不幸的是,愛情又一次把他遺棄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結婚了。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他受到了世人矚目,與光榮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的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