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朱祁鈺的人物生平
朱祁鈺的生母,是個獲罪之人。宣德年間,明宣宗御駕親征,生擒漢王朱高煦父子,並將漢王府的女眷充入後宮為奴。侍女吳氏也在其中。回京途中,明宣宗邂逅了吳氏。然而罪人身份,不能封為嬪妃,就把她安排在緊靠宮牆的大宅院,時時臨幸。終於,吳氏產下一子,就是朱祁鈺。母憑子貴,吳氏被封為賢妃,卻繼續住在宮外。
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病重,召吳氏母子進宮,將之託付給張太後。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駕崩之後,皇長子朱祁鎮繼位,是為明英宗。封朱祁鈺為郕王,並修建了王府供他們母子居住。 正統十四年(1449年),朱祁鈺的皇帝哥哥明英宗御駕親征,留他為監國。結果爆發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一時之間,朝野震驚,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戶准備轉移財產,個別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面對危機局面,大明朝堂之上圍繞是「戰」還是「遷」開展了紛爭。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孫太後壓陣,監國朱祁鈺主持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首先是翰林院侍講徐珵(即後來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據天象的變化首先提出遷都南京,以避刀兵。」南遷「之種,頗得一些大臣支持。於謙當即否定這項提議,認為皇陵、宗廟、社稷都在北京,豈可輕易遷移。而且要以北宋為教訓,指責南遷是亡國之論。
正統年間,明英宗崇信宦官王振,大臣凡是有不利於王振者,非死即貶。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殺,眾大臣紛紛吐氣揚眉,甚至跪在午門外,要求監國朱祁鈺懲處王振余黨。這時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當即被憤怒的群臣打死,並將王振同黨,王振外甥—王山也當庭打死。午門血案,嚇得朱祁鈺准備逃走。於謙拉住他,說大臣們只是為了懲治王振黨羽,倒不是沖著您來的。朱祁鈺半信半疑,下令將宮內王振的兩個死黨交給大臣們。群臣當場打死二人。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書朱祁鈺,希望他以江山社稷為重,承繼大統。當時的明英宗的皇子朱見深年僅兩歲,為免主少國疑,於謙等大臣稟明皇太後,最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擁立朱祁鈺為帝,改元景泰,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立明英宗之子為皇太子。同時大規模的清算行動展開,諸多的王振黨羽紛紛落馬。
朱祁鈺登基之後,還下詔邊關守將不得聽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圖用明英宗的名義騙取財物、騙開關門失敗。瓦剌氣急敗壞,發兵攻打北京。朱祁鈺任用於謙等人,組織北京保衛戰,整肅內部,調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終在同年十一月擊退瓦剌,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突如其來登上皇位,大權在握,朱祁鈺也就不願意放手。北京保衛戰之後,明軍多次擊敗瓦剌。瓦剌首領也先見此,便想放了明英宗,藉此求和。他想放,可是朱祁鈺卻不願意接。大臣建議朱祁鈺迎回明英宗,他不悅,說當初是你們逼著我當這個皇帝。這個時候,於謙說,您已經當了皇帝,即便他回來,帝位還是您的。朱祁鈺見最得力的大臣都這么說,便派人去瓦剌接觸,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派去瓦剌的使臣楊善隨機應變,竟將太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飯,朱祁鈺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事實,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禮儀上,朱祁鈺也減了又減,明英宗抵達北京後,由安定門入城。之後,改乘法駕,入東安門,朱祁鈺自東安門出迎,行拜見之禮,明英宗答拜,互拉雙手,淚涕沾襟,相互推辭遜讓了許久。
將明英宗迎回了北京,朱祁鈺隨即把哥哥軟禁在南宮。一鎖就是七年。在中國歷史上,漢族的皇帝被俘後不附帶任何屈辱的條件就被放回來,這還是第一次。
明英宗回歸之後,雖為太上皇,卻被軟禁在南宮。朱祁鈺從內心來講並不希望明英宗回朝,為防備明英宗與舊臣聯系,對他的一舉一動,都嚴加防範。朱祁鈺竟接受太監高平的建議,將南宮的樹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過高牆與明英宗聯系,果然如於謙所說明英宗的回歸沒有影響到朱祁鈺的帝位。但是在處理明英宗回歸的問題上,朱祁鈺表現的心胸過於狹窄,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點。 隨著帝位漸漸鞏固,朱祁鈺並不滿足,他不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兒子朱見濟能夠取代明英宗的太子朱見深成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於是他一手導演了賄賂朝臣的鬧劇。
土木之變之際,孫太後命朱祁鈺監國,差不多同時也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張太後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明英宗的,朱祁鈺只不過是代理執政而已。明英宗還京後,朱祁鈺保國有功,未把皇位交還給明英宗還說得過去,但他反把明英宗之子的太子位也廢了,朝臣上下認為朱祁鈺私心過重,有失民心。貴州道監察御史鍾同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同時兼陳一切弊政。朱祁鈺聞訊大怒,鍾同被下獄杖死。
由於太子是皇太後立的,朱祁鈺不得不慎重。他先試探頗有資歷的太監金英,說「七月初二日,是東宮太子的生日」。金英立刻回答,「東宮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 前者是朱見濟的生日,後者是太子朱見深的生日。
初步試探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朱祁鈺很是隱忍了一段時間。然而,他仍舊不停地試探,甚至賄賂朝臣,希望他們在重建儲君的問題上能站在自己這邊,不惜武力威懾。終於換來宦官和朝臣的默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他的汪皇後堅決不能同意丈夫的做法。她悍然爭辯,卻被廢了皇後,打入冷宮。就這樣,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把侄子朱見深的皇太子廢掉,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朱祁鈺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朱祁鈺正當壯年,子嗣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尚未顯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1457年)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皇儲的問題再次擺上桌面。眾臣議論紛紛,一時之間,定不下來。十六日內宮傳來消息,說朱祁鈺病體康健了。於是眾臣准備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再商議皇儲問題。這一夜,卻爆發了奪門之變。石亨親眼看到了景泰帝的病況,估計其行將不起,便與徐有貞秘密策劃,准備迎請英宗復辟。之後,二人密稟張太後,取得了她的允許。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貞等人領軍打開長安門,接著迅速趕到南宮,請明英宗復登大位。到東華門,守衛大聲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東華門隨聲而開。
明英宗堂而皇之進入大殿,五更時分,百官在午門外朝房等待朱祁鈺升朝,忽然聽到宮中鍾鼓齊鳴,宮門大開,徐有貞出來高聲宣布:「太上皇帝復位了!」 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貞的催促下,匆匆整隊入宮拜賀。
朱祁鈺聽到鍾聲,問周圍的人說:「這是於謙嗎?」。周圍的人回答說:「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鈺說道:「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 奪門之變後次日,明英宗逮捕了兵部尚書於謙、大學士王文,並將一批大臣、太監下獄。隨即廢朱祁鈺為郕王,將其軟禁到西內永安宮。不過,朱祁鎮也關心朱祁鈺的情況,還在朝堂之上給大臣們說,自己的弟弟病就要好了。 一個月後,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日)癸丑,朱祁鈺死去,也有一說說被人殺害 。正月二十一,明英宗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
不久之後於謙等當初擁立朱祁鈺的大臣,紛紛被明英宗以謀逆之名,處死。景泰朝結束。 明英宗復位後,下詔指斥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並廢其帝號,賜謚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一個惡謚,表示朱祁鈺終身為惡。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鈺因此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
但成化年間,一些臣僚開始為朱祁鈺不平,他們認為朱祁鈺危難之時受命,削平惑亂,使老百姓安居樂業,功勞很大,卻謚以「戾」,很不公平。甚至有人責問,當時若不是朱祁鈺即位,瓦刺如何能退,明英宗如何能返京。
明憲宗雖然曾被朱祁鈺廢去太子地位,但對這位叔叔的功績還是相當理解。幾經周折,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下詔恢復朱祁鈺帝號,定謚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並下令按帝陵的規格修飾陵寢。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景帝的功績。但明憲宗沒有給朱祁鈺全面平反,所定謚號僅為5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謚號都是17字,朱祁鈺在規格上較其他皇帝低,而且朱祁鈺還沒有廟號。
直到南明弘光時期,朱祁鈺才加上廟號代宗,並增加謚號到17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至此,朱祁鈺在禮儀規格上與明代其他皇帝平等了。他的歷史功績也稍稍為後人所知了。
『貳』 姓朱的歷史名人有誰
朱 亥:戰國時期的勇士。朱 溫:唐末梁王。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朱慶余:唐代詩人。朱熹:南宋理學家。朱淑真:宋代女詞人。 朱丹溪:元代醫學家。 朱德潤:元代畫家。 朱世傑:元代數學家。 朱飼缶染:元代地理學家。 朱升:元代學者。朱載堉:明代樂律家與數學家,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出十二平均律的人。 朱之瑜:明代大儒,即朱舜水。 朱以海:明朝宗室,是南明抗清的重要領袖之一。 朱耷:明朝宗室,明末清初代聞名畫家,自號八大山人,多畫山水花竹,寄託對明朝的覆亡之痛。 朱若極:明朝宗室,明末清初四畫僧之一,明末清聞名畫家,法名原濟、道濟,字石濤。 朱彝尊:清代詞人。 近現代中國大陸朱劍凡:中國近代教育家,明室後裔。 朱自清:文學家,清華大學教授。 朱光潛:美學家 朱光亞:中國科學院院士,聞名核物理學家,原中國科學院院長 朱起鶴:中國科學院院士。朱 德: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
之一、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朱迅:中國中心電視台主持人。 朱曰榮:中國聞名科學家和企業家。 朱熹平:中山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數學系教授、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院長,兼任廣東省數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朱敏波: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工程資料庫理論和電子設備熱分析和熱控制。1984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機械繫無線電設備布局設計專業畢業,留校任教,工學碩士。從事電子設備布局設計和工程資料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任機電工程學院電子機械繫副主任。參加國防科工委基金項目、電科院預研項目、中物院科學基金和橫向協作項目十六項; 朱貴喆:國家級系統分析師,高級工程師,軟體工程專家。中國大陸優秀軟體人才,其從事的專業研究領域基於構件化的軟體工程和信息數據加解密及軟體逆向工程的研究。 朱江浩:業余作家。作品匯集在《找尋應城或公華富李玉紅》 台灣朱德庸:聞名漫畫家。 朱銘:聞名雕刻家。 朱天文:聞名作家。 朱天心:聞名作家。 朱孝天:台灣聞名藝人,F4的成員。 朱志清:台灣知名藍球運動員。 朱陸豪:台灣知名京劇演員。 朱雲影:台灣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首任歷史研究所所長。 其他地區朱棣文: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97年諾貝爾獎得主。 朱經武:聞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朱茵:香港聞名演員。 朱妙蘭:香港配音演員朱永榮:馬來西亞華裔,怡保聞名律師。
『叄』 朱祁鈺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總評
當明王朝面臨危難之際,朱祁鈺重用於謙等大臣,反對南遷,高舉抗敵的旗幟,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抗擊並打敗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鞏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禍,功不可沒。同時,啟用正統以來被迫害的忠臣賢將,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朝野清明。維護了明朝的政治穩定,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績。已經當了八年皇帝,身份得到了全國的承認。
然而朱祁鈺戀棧權位,不但不思迎回已經被架空為太上皇的明英宗,還把他軟禁於南宮,八年之間不得出入。同時執意廢掉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企圖讓自己的後人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結果病篤之時,小人趁勢而發,倉促間,不能全賢名於一生,足可嘆息。
朱祁鈺史書評價
《明史》贊曰:景帝當倥傯之時,奉命居攝,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權而得其正者也。篤任賢能,勵精政治,強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績良雲偉矣。而乃汲汲易儲,南內深錮,朝謁不許,恩誼恝然。終於輿疾齋宮,小人乘間竊發,事起倉猝,不克以令名終,惜夫!
朱祁鈺歷代評價
明英宗:「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往彰聞,神人共憤」。
明憲宗:「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謚以聞。」
;「拔擢賢才,延攬群策。收既潰之士卒,卻深入之軍鋒。保固京城,奠安宗社。申嚴戰守之師,再遣奉迎之使。卒致也先悔過,先帝回鑾。尊養之禮有加,讒間之言罔入。始終八載,全護兩宮。仁恩覃被於寰區,威武奮揚於海宇」。這在一定形式上,等於承認了朱祁鈺的歷史功績。
孫太後廢朱祁鈺的詔書說:「……敗壞綱常,變亂舊制。放縱地淫亂、酗酒,信任奸人。毀壞奉先殿(皇家家廟)的偏殿建宮殿讓妖妓居住。玷污了緝熙殿作為受戒的場所來禮敬喇嘛。濫加賞賜、胡亂花費無度,橫征暴斂無休止。國庫空虛,海內困窮。不孝、不弟、不仁、不義,臭名昭著,神人共憤,上天震怒,屢次降下預兆,朱祁鈺不知反省,拒絕進諫、文過飾非,造孽越來越厲害。……」。
沈德符:「英主」。
李賢:景泰淫盪無度,臣民失望,一聽說上皇復位了,無不歡欣鼓舞。景泰不孝母親,不敬兄長,不睦妻子,怨恨、憂郁之氣充滿了朝廷,因此六、七年間,水旱災害遍及天下。天上發生天變,人間的自然之氣的運行紊亂,一年比一年嚴重;景泰年間,任由官員自己選擇好官來兼任,竟然累積到兼任五官,太子太保一次晉升十員,名爵的泛濫到了這種程度。[34]
谷應泰:「景誠英主。而乃戀戀神器,則又未聞乎大道者也。」。
談遷:「國家厄會,蓋莫若乙巳矣。閩浙瘡痍,黔粵嘯聚,天未厭亂,北狩隨之。閶闔罹白登之困(劉邦的白登山之圍),象魏下陰山之悲,宗社絲髪,僅系景帝。當時六師新喪,九塞氣沮,南遷之議,獨徐珵乎?乃舍姬旦(周公)小節,紹少康(夏朝的少康中興)之舊勛,坐攝羣囂,獨制長策。犬羊雖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靈遐暢,南北交捷。曾不捐漢繪之尺寸,費宋緡之毫纖,而虞淵返照,事同揖讓。尤恤飢拯溺,納諫信賢,嘉王竑,薄徐珵(徐有貞),具有神識。而或以太上事過責之,斗粟尺布之謠,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論也。」。
孟森:「景帝之於上皇,始終無迎駕之說致也先,其不欲上皇之歸,自是本意。但其阻上皇之歸,乃縱令諸將奮勇御敵,而不與敵和,使敵失貢市之利,則愈阻駕返而敵之送駕愈急矣。英宗被虜而明猶全盛,景帝之不負祖業,不涉陰險,實明宗社之福也。」
吳晗:「景帝是個好皇帝,是值得我們紀念的。」
《劍橋中國明代史》:景泰時期,即景帝統治時期(1450—1457年),普遍地被人們判定為恢復了穩定、由干練的大臣們卓有成效地治理、進行合理的改革以及為北京和北方邊境制定正確的防禦政策的時期。傳統的歷史學家也判定,與前十年邪惡無能的宦官不幸地把國事搞得一團糟的情況相比,它的政府要受到贊譽。但是新政體不僅僅是一個從宦官統治向官僚恢復權力的過渡。至少在景帝統治的初年,新的改革受到以興安為首的高級宦官的支持,而且是與任何官僚或將領一樣熱誠的支持。更確切地說,新政體的力量必須被看成是「民族覺醒」的結果,即在土木災禍之後人們對國家需要進行徹底重建的普遍認識。
『肆』 歷史上朱祁鈺是怎麼死的
《明史》中記載,朱祁鈺是因病而亡,後來朱祁鎮廢了朱祁鈺的皇位自己當皇帝,但讓人懷疑的是,朱祁鈺真的是病逝的嗎?也有人懷疑朱祁鈺是被暗殺,朱祁鈺的身邊的太監奉了朱祁鎮的命令,在朱祁鈺身體慢慢變好的情況下,用布條將他勒死,朝廷的史官肯定不會這么記載,但各種史書上都表面朱祁鈺就是被朱祁鎮派人暗殺。
朱祁鎮一上位殺害了好多官員,比如之前推舉朱祁鈺的於謙。隨後朱祁鈺死在了寢宮,人們對他的死產生了懷疑,究竟是人為還是因病去世,所以朱祁鈺的死就成了歷史謎題。關於朱祁鈺是被宦官蔣安勒死的說法也是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朱祁鎮害怕朱祁鈺再奪皇權,所以就下令把他殺了,但歷史的真實性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伍』 歷史上譚允賢到底嫁給了誰,朱祁鎮還是朱祁鈺
《女醫明妃傳》正在熱播。據悉《女醫明妃傳》全劇講述了奇女子談允賢在嚴苛的封建禮教束縛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明朝首位女國醫,並與皇帝英宗、其弟宗景帝之間發生的糾結纏綿的傳奇故事。在劇中,談允賢和英宗走到了一起,最終成為英宗皇帝的明妃。但是歷史上朱祁鎮談允賢不是一代人。
談允賢 (1461年-1556年) ,中國古代4位(晉代鮑姑、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女名醫之一。明代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江蘇無錫)人。出生於醫學世家,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的名醫,其祖母對醫葯也十分精通。秉承家學,從十來歲時即「晝夜不輟」地攻讀各種醫學典籍、著作有《女醫雜言》一書傳於世。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1427—1464),漢族,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年僅九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後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正統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無奈之下,釋放英宗。隨即,景泰帝將他軟禁於南宮。一鎖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稱帝,改元天順。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廟號英宗,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從二者的生卒年月可以看出,朱祁鎮逝世的時候談允賢才三歲。朱祁鎮的弟弟死的更早,所以,無論是英宗還是景宗都不可能與談允賢發生任何瓜葛。
歷史上,談允賢的丈夫另有其人。她的丈夫姓楊,名字已經失傳。談允賢後嫁楊姓男子為妻,婚後不久患上氣血失調,就自我診治、試葯,後來生了三女和一子楊濂。談允賢的著作《女醫雜言》一書就是由其子楊濂抄寫付梓的。
『陸』 景泰帝朱祁鈺是明君還是昏君
賢明之君,於謙擁立的皇帝絕對是可以的。朱祁鎮本事沒事就御駕親征,結果幾乎把大回明家底都敗答光了,朱祁鈺倒了霉了接他留下來的爛攤子,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可謂是於國於民的大德大功,否則我們中原恐怕在朱祁鎮手裡就敗亡了。最讓人唏噓的是,我個人認為朱祁鈺沒有真心想殺朱祁鎮的,朱祁鎮在外面這么多年,有的是機會和時間,朱祁鈺如果想殺兄絕對不會有讓朱祁鎮回來的這么一天。都說朱祁鎮後來後住在南宮被朱祁鈺苛待,這都是朱祁鎮給自己奪位找的借口罷了。相傳最後朱祁鎮在朱祁鈺生病的時候派人把他勒死了。當然朱祁鎮那一脈成功了那他就是王史書也是勝利者書寫的,但即便如此,朱祁鈺的賢明也流傳至今。
『柒』 大明皇帝朱祁鈺的皇後一生傳
孝淵景皇後(1427年—1506年)汪氏,亦稱「汪廢後」,明代宗朱祁鈺的第一任皇後。性格正直剛烈,一生坎坷,因反對景帝廢黜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位而被廢為庶人。英宗復位後,降景帝為郕王,汪氏復稱郕王妃。
郕王朱祁鈺去世後,經英宗同意,汪氏免除殉葬,從宮中遷至郕王府,壽八十而終。明武宗時尊謚「貞惠安和景皇後」,與明代宗朱祁鈺合葬景泰陵。
人物生平
汪氏是順天府人(今北京)。在成為皇妃以前,其家族世代為金吾左衛指揮使。祖親汪泉,父親汪瑛。
明正統十年八月(1445年),朝廷冊汪氏為郕王正妃。正統十四年冬(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被俘,郕王朱祁鈺登基為帝,冊汪妃為皇後。汪皇後生育兩位皇女,一女固安公主,另一幼女封號不詳,無兒子。
汪皇後性格剛毅偏執,心懷仁德,見京師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之時,心懷不忍,令官校掩埋安葬。皇嫂(明英宗妻)錢皇後在宮日夜為丈夫奔忙憂勞,汪皇後也時常安慰她。
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欲立杭妃子朱見濟為太子,而廢原太子朱見深(英宗長子),汪皇後竭力反對,因而觸怒景帝,被廢,杭妃被立為皇後。
英宗復位的時候,降景帝為郕王,汪氏復稱郕王妃。汪氏從宮中遷至郕王府,在錢皇後的照顧下,得以將所有私產和服侍她的宮女太監帶出宮中。一天,明英宗想起自己的一件玉玲瓏來,聽說被汪氏拿去,命人去拿回來。
汪氏怒道:「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片玉耶!」將玉玲瓏丟進井裡,堅決不還。明英宗不快,命人沒收她從皇宮帶走的全部財物。
景帝逝世後,英宗讓其後宮唐貴妃等人殉葬,論及汪氏殉葬與否時,大學士李賢不贊同,以汪氏已廢幽禁深宮,況兩女年幼,應不予殉葬。英宗同意,汪氏得以活命,並且明英宗同意她將財物帶出宮,搬到景帝以前的王府居住。
1464年明憲宗朱見深即位以後,知道汪氏當年支持繼續以他為太子,因而對汪氏相當孝敬。汪氏二女稍長,隨其母親齋素,並矢志不下嫁。憲宗強之,始嫁其一女於王憲。汪氏父親汪瑛先封為都督,於天順改元之後降為兵馬指揮使,然而隨亦進為錦衣僉事,終後之世皆無恙。
正德元年十二月(1506年),汪氏薨逝,終年80歲。帝臣議祭葬禮,大學士王鏊建議道:「以妃嬪之禮入葬,祭祀以皇後之禮。」,遂合葬汪氏於金山景泰陵。正德二年,明武宗上尊謚曰貞惠安和景皇後。南明弘光帝即位,改上謚號孝淵肅懿貞惠安和輔天恭聖景皇後。
(7)歷史人物朱祁鈺擴展閱讀
在中國歷朝歷代,幾乎都出現過皇帝廢除皇後的事例。對於朝廷來說,這是一件大事,對於帝後來說,這是恩斷義絕。一般來說,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帝後就是死生不相見,再無和好的可能,生前不會舉案齊眉,死後兩人也不會合葬。
然而,在光怪陸離的歷史長河之中,有一位皇後卻是例外,她在位僅僅三年就被廢為庶人,死後不僅被恢復了尊號,而且還與自己的丈夫合葬。
她就是明代宗的發妻汪皇後,一生坎坷,充滿著種種傳奇。汪氏出身於一個官宦之家,但家族的官職並不高,世代都擔任金吾左衛指揮使,這是明朝禁軍中的一個武職,負責守衛皇城東面及巡警皇城各門。正統十年時,她突然被明英宗指定為郕王朱祁鈺的王妃。
朱祁鎮和朱祁鈺是明宣宗僅有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天子,一個貴為王爺,當時的關系非常好。明英宗為了弟弟的婚事,親自做媒,這份情義不可謂不深重。汪氏也因此由一個平凡的小官之女,變成了郕王妃,自然也是感激涕零。
婚後的朱祁鈺和汪氏,夫妻關系也非常好,完全看不出破裂的痕跡。如果發展下去,倒也不會惹出後來的那麼多波折。只不過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改變了一切。明英宗御駕親征被俘,而且瓦剌咄咄逼人,明朝面臨亡國的危險。
為了確保江山穩固,在於謙為首的大臣提議下,朝廷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而本應是第一順位繼承人的英宗長子朱見深,仍然擔任皇太子。危急關頭,國賴長君,這是當時最為正確的選擇,明朝也在於謙的帶領下,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光。郕王妃汪氏,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明帝國的皇後。
然而,朱祁鈺此時卻起了私心,當明英宗被瓦剌放回來後,他不僅沒有讓位,而且還將其鎖在南宮,軟禁起來。除此之外,朱祁鈺還希望能夠將江山傳給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因此打算廢掉原來的太子朱見深。
太子在封建社會被視為國之根本,如果沒有大錯,是不能輕易更改的。雖然,在朱祁鈺眼中,不是自己的兒子,就已經是大錯了,只是廢太子非同小可,朱祁鈺貴為天子,一言九鼎,但也需要皇後以及群臣的擁護才能實施。
群臣不擁護,可以慢慢更換,汪皇後此時卻堅決反對。一般而言,帝後之間都是夫唱婦隨,皇後不會也不敢對丈夫過於強硬,那汪皇後為什麼堅決反對另立太子呢?出於公心,自然是因為帝位本來就是朱祁鎮的,現在不還給他,已經有所虧欠,再從他兒子手中搶一次,實在說不過去。更何況太子沒有過失,廢立的理由並不充分。
但是,汪皇後還是有自己的私心。因為她只生育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朱見濟是杭貴妃所生。如果朱見濟立為太子,汪皇後有可能會重蹈明宣宗發妻胡皇後的老路,無子被廢。但如果太子之位還是朱見深的,明代宗朱祁鈺總不可能將朱見深的生母、哥哥的周貴妃立為自己的皇後吧?因此,保全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也就是保全自己的後位。
另外,朱祁鎮是明代宗和汪皇後的媒人,沒有他,也就沒有汪皇後的今天。這一份恩情,說到底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只不過,汪皇後堅決抵制廢立太子,就徹底得罪了自己的丈夫朱祁鈺。在封建社會下,在三綱五常的束縛下,汪皇後的力量太過有限。朱祁鈺大怒之下,不僅廢掉朱見深的太子位,立朱見濟為太子,而且還將汪皇後廢為庶人,改立杭貴妃為皇後。
於公於私,汪皇後做得都非常正確,卻遭遇了奇恥大辱,朝廷無不為之叫屈。其中禮部郎中章綸奏請復起位,卻差點被明代宗活活打死。自此帝後關系決裂,哪怕是朱見濟在次年病死,朱祁鈺絕後,哪怕是在景泰七年,杭皇後病死,朱祁鈺寧願空出後位也不考慮汪皇後。
直到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明英宗趁機發動「奪門之變」復辟成功,被廢為庶人的汪氏又被封為郕王妃。不久朱祁鈺駕崩,並沒有按照帝王之禮下葬,而是以親王禮葬於北京香山。
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後,汪氏因為抵制廢太子,還是贏得了明英宗及後來明憲宗朱見深的敬重。在朱祁鈺駕崩時,明英宗讓朱祁鈺所有的妃嬪殉葬,卻特赦了汪氏,讓她頤養天年。汪氏後來活到了正德二年,80歲才去世,成為明朝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
當時的明武宗,仍然尊謚她為貞惠安和景皇後,並讓她與明代宗朱祁鈺合葬。生前鬧得不可開交,已經反目成仇的夫妻,居然還能合葬一起,這也是極為罕見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淵汪皇後
『捌』 朱祁鈺是什麼人物
景泰帝朱祁鈺(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玄孫,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母為賢妃吳氏,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
『玖』 朱祁鈺杭皇後是杭允賢
不是的
明妃一般指的是王嬙也就是王昭君,歷史上的談允賢也的確存在,是中國古代四大女名醫之一,明朝人。至於談允賢「明妃」的封號和與明英宗的愛恨情仇就有待驗證了,因為按照時間來說朱祁鎮(1427-1464)年,而談允賢(1461年-1556)年,也就是說朱祁鎮死的時候,談允賢才3歲,兩個人根本不是一個時代。
談允賢歷史原型
談允賢 (1461年-1556年) ,中國古代4位(晉代鮑姑、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女名醫之一。明代南直隸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出生於醫學世家,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的名醫,其祖母對醫葯也十分精通。秉承家學,從十來歲時即「晝夜不輟」地攻讀各種醫學典籍。著作有《女醫雜言》一書傳於世。
人物生平
談允賢生於明朝天順5年,其祖父談復、祖母茹氏為當時名醫,伯父談經官至戶部主事,父親談綱官至南京刑部主事,母錢氏,有一弟談一鳳。談允賢自小聰慧,祖母就讓她學醫,就在祖母的教導下學會的精湛的醫術,祖母去世前將一生所收集、編寫的葯方病理都傳給了談允賢。談允賢後嫁楊姓男子為妻,婚後不久患上氣血失調,就自我診治、試葯,後來生了三女和一子楊濂,每當子女有病,她都親自為他們診治。
直至其祖母去世,她才真正在外行醫。談允賢依照祖母的囑咐,開始為人醫病。一些女性患者,患了婦科或外科疾病,不願讓男醫生診視,就紛紛來找她醫治。而談允賢的醫術相當精湛,每每獲得奇效。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許多上流社會的婦女因男女之防,不願請男醫生診治,因此常常發生貽誤病情的情況,談允賢女醫的名聲使這些婦女紛紛找她治病,在許多成功的案例後,談允賢的名聲也漸漸的傳遍各地。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談允賢病逝,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