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常熟虞山歷史故事

常熟虞山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3 02:40:47

『壹』 常熟有何民間傳說

常熟地處抄江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三千年來,常熟的先民們開疆闢土,逐水而居,一代代地為生存發展而披荊斬棘,一代代地文明的薪火向下傳遞。就在這漫長而又燦爛的歲月更迭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關於天地日月,關於虞山尚湖,關於神仙英雄,關於特產風物,可說是應有盡有,瑰麗多姿。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是常熟人文精神長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1987年,國務院「民間文學故事、歌謠、諺語三套集成」工程啟動,常熟組織專人收錄編集,從而有了自己的民間故事集,共計收入神話、傳說、故事110篇,常熟故事專集也在1985年後陸續推出。

『貳』 關於常熟虞山的故事

常熟民間傳說——湖橋與黃公望
元朝天歷年間,虞山腳下的湖橋下常常能見到一位蓬頭垢面、衣著破舊的老者,手捧酒壇,喝酒賞景。這位老者就是元代大畫家,人稱大痴的黃公望。黃公望為什麼要到這湖橋上喝酒呢?

虞山位於長江三角洲平原上,山並不高,山體也不大,可是很有靈氣,人稱有七十二種變化。好多畫家都想畫好虞山,但多數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黃公望本事在虞山腳下土生土長的畫家,畫不好虞山還能算是虞山人嗎?因此,黃公望決心要畫出虞山的神韻來,他繞山數十個來回,最後選定了湖橋這個地方作為觀察點,湖橋在尚湖邊上,每當秋夜,明月當空,漫步湖橋,可以湖橋拱石橋的倒影和天空中的月影,大小二月相串,故有「湖橋串月」的美稱,列入虞山十八景。黃公望在湖橋上既觀山景又賞湖光,真可謂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黃公望家在虞山西麓,每天雄雞報曉時他就起身,自備一條小船,船中裝著美酒,行到湖橋便系纜上岸,在湖橋上邊飲酒邊觀山色變化。黃公望本為全真教弟子,對功名利祿無所求,飄逸灑脫自逍遙。打魚的漁夫、砍柴的樵夫、種地的農夫都是他的好朋友。漁夫打魚歸來,送一些魚蝦給他,或陪他一起飲酒。黃公望每喝完一壇酒,便隨手把空酒壇拋下橋下的河中,日復一日,空壇越積越多,漸漸隆起,常使往來船隻擱淺。

虞山變化多端,春夏秋冬,早晚中晝,風雨陰晴,變化各有不同。山的顏色也捉摸不定,剛剛看上去是紅的,眼睛一眨,就由紅變青,在淡霧中隱隱約約,在雲堆中忽隱忽現。太陽照在山上,山的褶皺深淺不一,山影映在湖中,水的顏色更是變化無窮。

一天又一天,一月有一月,一年又一年,黃公望在湖橋上觀山三年,卻未見他動過一筆,畫過一頁,邑人都笑他是大痴。

一天,黃公望邀請了邑中許多畫家來到湖橋。他准備了一大捆宣紙,

十幾個大硯台,請了幾位樵夫為他磨墨,還准備了好多酒菜,眾畫家以為喝過酒後大痴一定會請他們作畫,便一邊喝酒一邊觀摩山湖景色,構思畫面。可大痴說:「今天請你們來,你們只喝酒不作畫,而我是只作畫不喝酒。」一語驚四座。等樵夫把墨磨好,黃公望提筆在手,龍飛鳳舞,揮灑自如,神與心會,心與氣合,完全進入了忘我的境界,看得眾畫家目瞪口呆。黃公望畫了一幅又一幅,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過去了,黃公望還是不停地畫,好像虞山盡在他心中,盡在他筆下。從早晨一直畫到傍晚,一共畫了七十二張,張張都不一樣,虞山的春夏秋冬、陰晴晨晚,都在畫中展示了出來,真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後人說他:「探閱虞山朝暮之變幻,四時陰霽之氣運,得於心而形於筆,故所畫千丘萬壑愈出愈奇,重巒疊嶂,越深越妙。」

『叄』 虞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歷史人文

虞山國家森林公園依偎著歷史名城,和一批光芒四射的歷史名人息回息相關,文脈史跡極為答豐富。虞山東嶺,有商周遜國的仲雍墓及南方夫子言子墓;西嶺,有商相巫咸墓、春秋石室、龍門摩崖石刻;齊梁古剎——興福禪寺,坐落於北麓深山幽谷中,寺中堪稱三絕的唐詩、宋書、清刻的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石碑,千古傳頌。虞山還有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民族英雄瞿式耜、清朝兩代帝師翁同和、兩彈元勛王淦昌等人的墓園和文物,常熟深厚的文化積淀在這兒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肆』 虞山尚湖風景區的傳說故事

相傳因殷末姜來尚避紂王源暴政,隱居於此垂釣而得名。尚湖北依十里虞山東鄰古城常熟,山青水秀,與古城渾然一體,是國家級太湖風景區的重要景點。尚湖與虞山相映,十里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涌西門,為古城平添了千種風情,一向為江南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公望、沈周、唐寅、康有為、於右任、柳亞子等歷代文人均有題詠傳世。

『伍』 常熟歷史人物

常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五千年的文明濫觴延革,文化發達,才俊輩出。遠有興東吳文教的先驅、孔門「十哲」之一「南方夫子」言偃,近有清代兩朝帝師、狀元宰相翁同和等一大批著名歷史人物。自唐至清,共出了9名宰相,8名狀元,483名進士。及至現代,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常熟籍有18名,包括李強、王淦昌、張光斗、張青蓮等知名科學家。歷史長河給常熟留下了眾多的人文景觀,列入國家太湖風景區的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尚湖、沙家浜風景區,使常熟成為名揚海內外的游覽勝地。「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自然景觀造就了常熟獨特的吳中風情。

常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水網密布的土地上從事家耕漁牧和生息繁衍。良渚文化遺址遍布整個常熟地區。五千多個的歷史,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歷史人物,並在城區內外留下了無數勝跡:商代的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南齊興福寺、南梁昭明太子讀書台、宋代方塔、元大畫家黃公望墓、清宰相翁同和故居綵衣堂及清代江南著名園林燕園、曾園、趙園等,還有虞山劍門奇石、維摩山莊等勝景,使常熟成為江南有名的勝地。

『陸』 常熟虞山資料

常熟民間傳說——湖橋與黃公望
元朝天歷年間,虞山腳下的湖橋下常常能見到一位蓬頭垢面、衣著破舊的老者,手捧酒壇,喝酒賞景。這位老者就是元代大畫家,人稱大痴的黃公望。黃公望為什麼要到這湖橋上喝酒呢?

虞山位於長江三角洲平原上,山並不高,山體也不大,可是很有靈氣,人稱有七十二種變化。好多畫家都想畫好虞山,但多數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黃公望本事在虞山腳下土生土長的畫家,畫不好虞山還能算是虞山人嗎?因此,黃公望決心要畫出虞山的神韻來,他繞山數十個來回,最後選定了湖橋這個地方作為觀察點,湖橋在尚湖邊上,每當秋夜,明月當空,漫步湖橋,可以湖橋拱石橋的倒影和天空中的月影,大小二月相串,故有「湖橋串月」的美稱,列入虞山十八景。黃公望在湖橋上既觀山景又賞湖光,真可謂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黃公望家在虞山西麓,每天雄雞報曉時他就起身,自備一條小船,船中裝著美酒,行到湖橋便系纜上岸,在湖橋上邊飲酒邊觀山色變化。黃公望本為全真教弟子,對功名利祿無所求,飄逸灑脫自逍遙。打魚的漁夫、砍柴的樵夫、種地的農夫都是他的好朋友。漁夫打魚歸來,送一些魚蝦給他,或陪他一起飲酒。黃公望每喝完一壇酒,便隨手把空酒壇拋下橋下的河中,日復一日,空壇越積越多,漸漸隆起,常使往來船隻擱淺。

虞山變化多端,春夏秋冬,早晚中晝,風雨陰晴,變化各有不同。山的顏色也捉摸不定,剛剛看上去是紅的,眼睛一眨,就由紅變青,在淡霧中隱隱約約,在雲堆中忽隱忽現。太陽照在山上,山的褶皺深淺不一,山影映在湖中,水的顏色更是變化無窮。

一天又一天,一月有一月,一年又一年,黃公望在湖橋上觀山三年,卻未見他動過一筆,畫過一頁,邑人都笑他是大痴。

一天,黃公望邀請了邑中許多畫家來到湖橋。他准備了一大捆宣紙,

十幾個大硯台,請了幾位樵夫為他磨墨,還准備了好多酒菜,眾畫家以為喝過酒後大痴一定會請他們作畫,便一邊喝酒一邊觀摩山湖景色,構思畫面。可大痴說:「今天請你們來,你們只喝酒不作畫,而我是只作畫不喝酒。」一語驚四座。等樵夫把墨磨好,黃公望提筆在手,龍飛鳳舞,揮灑自如,神與心會,心與氣合,完全進入了忘我的境界,看得眾畫家目瞪口呆。黃公望畫了一幅又一幅,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過去了,黃公望還是不停地畫,好像虞山盡在他心中,盡在他筆下。從早晨一直畫到傍晚,一共畫了七十二張,張張都不一樣,虞山的春夏秋冬、陰晴晨晚,都在畫中展示了出來,真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後人說他:「探閱虞山朝暮之變幻,四時陰霽之氣運,得於心而形於筆,故所畫千丘萬壑愈出愈奇,重巒疊嶂,越深越妙。」

『柒』 常熟的哪些地方有故事

沙家浜有阿慶嫂,尚湖有姜太公、柳如是、沈周、唐寅、康有為、於右任、柳亞子等歷史名人賞游。 ,虞山有仲庸、言子,唐代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寫的是虞山上的興福寺

『捌』 江蘇常熟的歷史資料

據1988年發掘的常熟境內最早原始文化遺址錢底巷新石器文化遺址證實,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常熟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時期,常熟地域為揚州屬地。商末(前11世紀)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讓國南來,建勾吳古國。武王滅紂後(前841年),封仲雍曾孫周章為吳王,立吳國。常熟地域時為吳國北境。 東周元王五年(前471年),越滅吳,常熟地域隸於越。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滅越,常熟地域隸於楚。 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常熟地域屬會稽郡吳縣。 西漢景帝前元時期(前156~前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設虞鄉建置,仍隸於會稽郡吳縣。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會稽郡浙江以西另設吳郡,虞鄉隸於吳郡吳縣。其時,常熟地域內又增設南沙鄉,並在該鄉置司鹽都尉署,開常熟地域史設吏治之先河。 三國鼎立期間,虞鄉、南沙鄉同屬東吳吳郡吳縣。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立海虞縣」(《宋書·州郡志》)。隸於吳郡,此為常熟地域設縣之始。 東晉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縣北境僑設郯縣、朐縣、利城縣,為南東海郡。東晉咸康七年(341年),南沙鄉升為南沙縣。是時,常熟地域並存海虞、南沙兩縣。 南北朝時期,南齊永泰元年(498年),海虞縣北境設海陽縣,隸於晉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縣,縣治之地設南沙城(即今福山),是為常熟縣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歲無水旱」,「原隰異壤,雖大水大旱,不能概之為災,則歲得常稔」之意。 梁天監六年(507),置信義郡,郡治南沙。以土地肥沃年年豐收,南沙更名為常熟。 隋開皇年間(581年),廢信義郡及所轄海陽、前京、信義、海虞、興國等五縣並入常熟,縣治設於原南沙城。 隋開皇九年(589),廢晉陵郡,升常熟建常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隸於吳郡。 五代十國期間,常熟屬吳越國,是吳越國的北方邊界。 宋代,常熟屬平江府。 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常熟縣升為常熟州,隸於平江路。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復降為縣,隸於蘇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兩縣治同城。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佔常熟、昭文,兩縣同屬蘇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退,兩縣仍隸於蘇州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是年11月,常熟、昭文兩縣合並為常熟縣。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區置常熟市,余為常熟縣。 1951年,常熟市隸於蘇南行政區蘇州專區。 1954年11月,常熟市升為江蘇省轄市。 1958年4月撤常熟市,仍統一為常熟縣。 1983年3月撤縣建市,以縣境設常熟市。

『玖』 虞山是由誰而而得名

閱讀全文

與常熟虞山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