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鰲山古廟怎麼樣
鰲山古廟群位於沙灣鎮三善村南面村口的原居安里上,廟群後面是萬綠叢生的鰲山,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廟群,建築嚴整,外觀氣派宏麗,當地人統稱「觀音廟」。門票是免費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約上幾人一起遊玩。
『貳』 關於嶗山的歷史資料
「嶗山」 最早見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南史·明僧紹傳》。明末黃宗昌修《嶗山志》後,「嶗山」一名逐漸被採用,。《神農百草》、《本草圍經》沿用「嶗山」,清黃宗昌修《嶗山志》以後至今使用「嶗山」。
「大勞山和小勞山」出自天順聖皇後光宅元年(684年)唐李賢《後漢書注》,書中把該山北部的一部分稱為「大勞山」,把該山西南部的一部分稱為「小勞山」,又簡稱為「二勞山」。唐杜佑《通典》沿用「大勞山和小勞山」。
「輔唐山」出自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牛素《紀聞》,是唐玄宗時所改,時道士王旻受玄宗恩寵,南嶽道士李華周恐玄宗貪戀世間樂事不再修道,於是勸王出京,王遂向玄宗提出到牢山煉丹的請求,玄宗准許,並改「牢山」為「輔唐山」。《太平廣記》沿用「輔唐山」。
金大安元年(1209年)邱處機始用「鰲山」,僅見於元、明兩代的碑記。元代道教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邱處機到嶗山後,見嶗山背負平川,面對大海,形同巨鰲雄踞於東海萬里碧波之上,遂作詩:「陝西名山華岳稀,江南尤物九華奇,鰲山下枕東洋海,秀出山東人不知。」成吉思汗敕封邱處機為國師神仙後,令其掌管天下道事,眾道奉師之意,稱此山為「鰲山」。
(2)鰲山廟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西晉時期,佛教傳入嶗山地區。嶗山之佛教始於魏晉,盛於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後期漸衰。
1959年,嶗山有法海寺、潮海院(即石佛寺)、清涼寺、菩薩廟(即文殊普賢廟)、峽口廟、 華嚴寺、毗盧庵、觀音寺和靈聖寺9座寺院。其中完好和比較完好的有華嚴寺、法海寺、觀音寺、清涼院,破舊的有潮海院(即石佛寺)、毗盧庵、靈聖寺、菩薩廟,已傾圮的有峽口廟。
嶗山佛教寺院有名可循的有32處,建於隋代之前有6座,建於唐代的有4座,建於宋代的有1座,建於明代的有16座,建於清代的有5座。
佛教節日很多,有紀念性活動,有佛制性戒法活動,還有超度性活動及順俗性活動。嶗山地區佛寺的重大節日為佛誕、觀音誕和盂蘭盆會。
『叄』 丘處機 詩《鰲山》的來歷
有著「海上第一仙山」之稱的青島嶗山在歷史上一度也叫鰲山。
據史料記載,金元際全真道教龍門派開山祖師丘處機於此中(當時名「勞山」)修道,認為此山雖「真洞天福地,一方之勝境」,「然僻處海曲,舉世鮮聞,名亦不佳,因易為鰲山。」青島至今尚有鰲山灣和鰲山衛鎮。
丘處機詠鰲山詩選
東萊即墨之牢山,三圍大海,背負平川。
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勝境也。
然僻於海曲,舉世鮮聞,其名亦不佳。
予自昌陽醮罷,抵於王城永真觀,南望煙靄之間,隱隱而見。
道眾相邀,遷延數日而方屆。
遂閑吟二十首,易為鰲山,因清暢道風雲耳。
其五
三圍大海一平田,下鎮金鰲上接天。
日夜潮頭風輥雪,彩霞處有飛仙。
其七
牢山本即是鰲山,大海中心不可攀。
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跡近人間。
其十六
修真野客非才子,行到鰲山亦有詩。
只欲洞天觀海日,不勞雲雨待青詞。
鰲山三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紅。
浩渺碧波千萬里,盡成金色滿山東。
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葯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
『肆』 嶗山為什麼叫鰲山 故事簡介
鰲山」之名發韌於丘處機。他曾游於嶗山,愛其清秀,故為之更名為鰲山,版其詩中有「卓犖鰲山出權海隅」之句。鰲山之名僅見於元代碑記。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山東立4衛以防倭寇,曾在即墨縣設鰲山衛,對此衛名稱之來源說法不一:一說因鰲山而得名;另一說是「因僻處海隅,山脈蜿蜒來自西,十字街之東西南北有天然石磊數處,其形如鰲,遂以鰲山名衛」。
『伍』 宋江夜看小鰲山的簡要概括。謝謝不要花榮大鬧清風寨。只是宋江那部分的。300子左右,故事情節簡述。謝謝`
寫作思路:不要平鋪直敘地進行,要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宋江投花榮處,勸花榮與劉知寨和好。元宵佳節,宋江月夜鰲山前觀燈,劉知寨夫人指他為賊,劉知寨派人捉了,花榮帶人救回宋江。宋江當晚去清風山躲避,又被劉高所捉,青州府慕容知府派鎮三山去劉高處押來宋江,黃信與劉高設計騙花榮到清風寨內,和宋江一起解青州府來。
(5)鰲山廟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宋江的性格可以概括為孝、義、忠、智四個方面。
孝,就是他對父兄的情感,這個在作品中深有體現。比如,宋江見北宋徽宗朝君昏臣奸,天下遲早會大亂; 自己又愛跟江湖好漢結交,遲早會出事。為了不連累父親,便讓父親去告自己忤逆。北宋法律,如果父親告兒子忤逆,父子關系便算斷絕,犯了法,也互不連坐。宋江的這種孝,真算得上是一種苦孝。
義,特別體現在英雄義氣上,宋江情商高,重視兄弟情義、英雄義氣甚至到了多愁善感的地步,這一點使他輕而易舉地俘獲了所有梁山好漢的心,甚至意見不同的好漢們也不得不認同他的真誠的行為態度。
忠,就是對所在國家堅定不移的信念,梁山中,李逵是反國家的,魯智深是懷疑國家的,多數英雄則沒有什麼明確的國家概念,宋江則不同,他把國家放在了一個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他做了領袖,梁山的結局就只能是招安、征遼、平田虎、打王慶、打方臘。他自己的結局則只能是喝毒酒身亡。
智,主要表現在歷次戰爭,取得最後的勝利靠的是出色的智謀和出色的組織能力,如果說,出色的智謀是吳用和宋江共同具備的素質的話,那麼,出色的組織能力就是宋江的專長
『陸』 求嶗山歷史名人故事
寧戚 生卒年不詳,春秋萊棠邑(今青島平度)人,一說是衛國(今河南境內)人,早年懷經世濟民之才而不得志。齊桓二十八年(前685)拜為大夫。後長期任齊國大司田,為齊桓公主要輔佐者之一。
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間,齊桓公推行招賢納士,銳意求治的建國方略,任用管仲為相,建立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賞識並重用寧戚,是齊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
寧戚獲悉齊桓公重人才,有抱負,便決心投靠齊國,以便有一番作為。他不畏艱難,來到臨淄,自我推薦,擊牛角高歌,令齊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這是一個氣度不凡、抱負不凡的人物。
齊桓公求賢若渴,慧眼識才,一經交談便認定寧戚是難得的人才,他不重出身,不論資歷,不計較小節,注重大節,力排眾議,擢用寧戚。
傑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重寧戚,幫助齊桓公用好寧戚之長。他建議立寧戚為大司田主管農業的官員,他認為寧戚是有才能的農業專家,自己不如寧戚。寧戚由此負責齊國的農業生產,主持開墾農田,興修水利,並興漁鹽之利。獎勵墾荒,薄取租賦,齊國很快富裕強盛起來。
寧戚仕齊期間,經常到齊國東部活動,組織民眾發展農耕,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辭世後他被人們安葬在膠水東岸(今平度馬戈庄鎮境內)。
寧戚著有《相牛經》1卷,為中國最早畜牧專著,對促進齊國農牧業發展產生一定作用。
即墨大夫 戰國時齊國人,姓名失傳。齊威王時為即墨地方長官,政績突出。
他廉潔勤政,短短幾年在即墨開荒墾田,治理社會秩序,使當地居民生活富足安逸。由於他剛直正派,不去討好一班貪官污吏,使齊威王左右權臣十分不快,便以讒言詆毀即墨大夫。
齊威王及時派人調查即墨大夫的言行,澄清了是非。齊威王不僅沒聽權臣讒言,反而對即墨大夫「封之萬家」,大加嘉獎。齊威王憤怒之餘烹殺了奸佞阿大夫,痛斥了貪官污吏。
從此,齊國走向興旺,轉弱為強。即墨的聲明大振,實力也在發展中大為增強。即墨舊時建有「九賢祠」,即墨大夫列九賢之首。金馬山公園豎有其雕塑。
田單(生卒年不詳) 臨淄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將,齊泯王時擔任管理市場的小吏,事跡平平。
齊泯王驕暴無行,燕國昭王聯合其他幾諸侯合謀討伐,上將軍樂毅揮師東進,氣勢如虹,連破齊國70餘城池,連齊都臨淄也被攻下。
齊泯王棄都往莒,後被淖齒殺死,淖齒據守抗燕,城池尚存。燕軍只好集中兵力攻打另一仍在齊人堅守下的即墨。即墨大夫戰死城外,城中軍民公推智勇雙全的田單為主將,繼續守城抗燕。
田單勇敢地挑起指揮守城的重任,指揮軍民團結御敵。即墨城防堅固,糧草充足,有助於據守,使燕將樂毅圍城5年而沒能攻陷。
燕昭王死後,其子惠王接班,田單乃施計謀,離間惠王與燕將樂毅的關系,使惠王上當,派人接替了樂毅,相對減弱了即墨的外部壓力。
田單在城內積極部署反攻。他稱傳達神靈旨意發布命令,加強軍民斗爭信念。他親自參加修築工事,安排家屬全部入伍,與民眾共命運。他潛伏勢力,由老弱婦幼登守城池,佯裝力弱。他派富豪等往燕營行賄偽降,鬆懈燕軍警惕性。總之,田單做好了以智取勝的種種准備。
城中1000多頭牛被披綵衣,牛角綁尖刀,牛尾束好澆滿油脂的蘆葦,經一一點燃後,眾牛沿城牆洞穴竄出,5000壯士緊隨其後,在黑夜中殺向燕軍兵營。城中老弱,擊銅器壯聲勢。燕軍大驚,隨後四散,潰不成軍,死於亂軍的燕軍不計其數。
齊軍乘勝追殺,眾多城池被攻陷,70多座城被齊國收復。
田單破燕,巧施火牛陣妙計,留下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一段佳話,也是即墨故城頗具風採的一段歷史。
徐福 亦作徐市,字軍房,秦代方士。據考證.其先祖為夏禹時伯益子若木的後裔,周穆王時,因功受封徐地而以徐姓。
徐福生於齊王建十年(公元前225年),徐福的故里因史書無明確記載而存有多說,有今江蘇省贛榆縣金山鄉徐阜村說,有今山東省龍口市徐鄉說,有今山東省平度市徐福村說,有今山東省膠南市說分析,徐福的故籍可能在今膠南市琅琊台附近一帶,徐家大村很可能就是徐福的故鄉。
徐福幼年學習儒家學說,研習陰陽五行,習學道術及煉丹術等。成年後,以行醫傳道為生,隨其父徐猛宦遊齊國,結識許多朋友,與齊國方士侯公、燕國方士盧生均為上交。
徐福對秦始皇靠強權武力征服韓、趙、燕、魏、楚、齊六國不滿,使計劃以其求仙采葯的名義,向秦始皇上書,請求東渡,「得平源廣澤,止王不來」。這是徐福借秦始皇迷信心理反秦的一種辦法,客觀上促進了中日人民的友好交往。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第一次登上琅琊台,觀看虛幻的海市蜃樓奇景,成仙慾望更為強烈。徐福等方士便欺騙秦始皇說到海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可向仙人求得長生不老仙葯。
徐福的奏請,正中秦始皇下懷,便挑選數千童男童女加以訓練,並在琅琊台附近造船,准備由琅琊港啟航。
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第二次登琅琊台,想見徐福,了解謀求長生不老仙葯這事,但沒見到徐福。
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第三次登琅琊台,召見徐福,詢求仙葯結果。徐福稱海上有大鮫魚作怪,阻礙船隊前行。秦始皇相信了這番理由,便選善射的弓弩手,帶童男童女和百工五穀,由琅琊港出發。
當行至之罘時,秦始皇親同弓弩手射死一大鮫,後往海西去了。據分析,徐福率船隊經廟島群島,渡渤海,沿遼東半島至朝鮮半島,再往南橫渡朝鮮海峽,去了日本。
今日日本人民,普遍尊徐福為農工神、紡織神和醫葯之神。不少地區建有紀念徐福的建築物,按時舉行紀念祭奠活動。
田橫(?—一前202) 齊貴族。狄縣(今山東高青)人。秦未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趁機反秦自立,田橫便從兄田儋起兵反秦,繼田儋、田市、田榮、田廣之後,田橫在楚漢戰爭中自立為王。漢高祖四年(前203)被漢將韓信擊敗後,率殘部500餘士逃至一海島。漢高祖五年(前202),漢高祖遣使昭田橫至洛陽,田橫被迫前往,攜門客二人西去。行至屍鄉(今河南偃師西)因不願稱臣於汗,田橫與二門客一同自刎。留居海島的500兵士,聞訊後全部自殺,史稱田橫五百士殉義。其所居海島被後人稱為田橫島。即墨舊有九賢祠,田橫亦位列其中。田橫的忠義精神至今仍被人們看重。
伏湛 字惠公,汗琅琊郡東武(今山東諸城)人,西漢末,官居平原太守。王莽篡漢後,棄官隱居教書育人。東漢光武帝即位後,拜為大司徒。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在不其縣建不其侯國,封伏湛為不其侯,由洛陽遷居不其城,食邑3600戶。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夏,應昭出任。行前,諸親友設宴餞行,不料不久中暑病故。
光武帝派使臣送喪修冢,給予禮遇。伏湛死後,先後由伏翕等襲侯爵,共傳八代,歷時185年,此期間,伏氏成為不其城內的望族。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殺漢獻帝皇後、伏氏之女伏壽,不其城內伏氏受株連,傳說百餘人口僅有一人躲過劫難。
徐萬且 西漢即墨(今平度市東部)人,天文歷法學家,生卒年不詳。
農業是古代社會的立國之本,歷代均十分重視天文歷法事宜,帝堯時代便有「命羲和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的記載,後至春秋時代,社會動盪使歷法混亂,秦朝統一中國也未及統一修訂歷法。
及至漢初,統治者忙於穩固政權,顧不上修訂歷法,只得在所有6種歷法(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中選用較為適用的「顓頊歷」。
漢武帝登基後勵精圖治,採納司馬遷等人的建議,決定組織力量,開展天文歷法的研究工作,創編新的歷法。
即墨徐萬且、長安徐禹等民間從事歷法研究的20多名文人被組織起來,在官方安排下,開始了認真的天文測量,反復地進行測算,在借鑒前人治歷得失的基礎上,製作了一部新的歷法。漢武帝十分重視這一成就,為此改年號為「太初』,《太初歷》也由此得名。
《太初歷》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在世界歷法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把一回歸年定為365.2502天,一塑望月定為29.53086天,取得了那時代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它還運用置潤方法,科學地把24節氣定入歷法,對農業社會的生產安排具有指導意義,對民眾日常生活也有實用價值。
《太初歷》實施後,延用至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近200年之久,是我國的一重要科學成就,徐萬且在其中的貢獻應予肯定。
童恢 生卒年不詳,字漢宗,東漢琅琊姑幕(今山東諸城)人。早年在州郡當過下等官員,奉公廉潔,為人稱道。司徒楊賜對此十分賞識。便把童恢召到自己府中擔任職務。後來楊賜官場遭難,以往的追隨者紛紛離走,只有童恢有忠心。有膽量為楊賜表白,直到楊免罪獲釋。
童恢的忠貞不貳令人欽佩,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楊賜推薦他擔任了不其縣令。童恢到任後,忠於職守,勤於政事,深入民眾,很能體會百姓的甘苦。他寬以待人,逢下屬或民眾犯了過錯,他以理服人。而當下屬盡職效力,有了成績,他總是褒獎有加。
但對自身,童恢總是嚴以律己,不以權貴自居,不圖榮華富貴,致力於發展地方經濟,除抓緊農業生產外,還大力倡導發展林桑、畜牧、紡織等的生產。經濟的繁榮促成了不其地方的社會安定,縣境內富裕祥和,無人再去搞雞鳴狗盜,竟使縣獄多年無事可干。這等消息傳出來,鄰縣民眾羨慕不已,許多人遷居前來。
童恢的政績也得到官方的首肯,後來他被升為丹陽郡(今安徽宣城)太守,肩負起更重要的崗位職責。
後來,童恢死於任上。不其百姓感念他的功績恩德,為他推廣「童公祠」,將他的衣冠葬於傅家埠山下,寄託百姓的崇敬之情。
童恢是青島古代歷史上治理有方、關心民眾疾苦、得到百姓衷心愛戴,以至當作聖人敬祀的少有的地方官。在青島的民間傳說中。有不少關於童恢為民除害、馴虎治虎的故事,表達了民間輿論對童恢勤政愛民業績的神化,不乏感人之處。
鄭玄 (127一200)字康成,漢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市)人。自小勤奮好學,通音律,擅琴瑟,13歲能誦五經,有「神童」之稱。他得到當時北海國相杜密器重,被推薦入太學深造。
鄭玄先學習了今文《公羊春秋》、《三統歷》等。又學了《禮記》、《左氏春秋》、《古文尚書》等,四處拜師,學識大增。
漢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鄭玄師事第五元先和張恭祖,後又游學於幽、並、豫、兗諸州,他博學多才,名滿九州。延熹九年(公元159年),鄭玄西入關,與涿郡盧植同拜馬融為師,達七年之久。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鄭玄歸故里,他志在治學,熱心教書育人,決心整理傳播經學,以禮義治動亂。後來他因黨錮之禍遭迫害,失去自由達14之久。蒙冤時期,鄭玄不聞世事政爭,潛心鑽研經學,使學問大進。
黨錮解除後,鄭玄在高密講學授徒。黃巾大起義後,鄭玄同其門徒遷往膠東不其山(今青島城陽區鐵騎山),避難隱居。他在山中建立書院,一面講學,一面整理古代歷史文獻,同時將自己大半生的學經收獲記載下來,著書立說,慕名前來求學者達千人。
書院被稱為康成書院,北倚不其山,南臨墨水河,初建時的規模、結構等因缺乏資料,已難考究,但從鄭玄影響大、名氣大、追隨者眾多而言,當是很象樣的文化場所。
其後,附近的居民點也被稱為書院村,村北的小屯叫「演禮村」是鄭玄向追隨者傳授、表演禮議的地方。
傳說鄭玄在康成書院講學著述時,經常到書院附近的野地採集已一些草葉用於編竹簡。這種草即麥冬草比較特別,葉子寬,也挺長,十分堅韌,而且四季常青,傳說鄭玄用這種編作草繩用以捆書,對鄭玄的讀書用書幫助很大。後來人們便把這種卻叫做「康成書帶」,又稱「書帶草」。相傳嶗山不其山一帶因康成書院的講學,「文墨涵濡,草木為之秀異」。
後來,康成書院所在的不其山一帶發生自然災害,糧食極為缺乏,書院面臨很大的困難。為減輕負擔,鄭玄離開了嶗山,到了徐州。汗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鄭玄被迫抱病隨軍征戰,病故於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鄭玄是中國古代影響很大的經學大師,他的學術成就被後學叫做「鄭學」,他為後人留下很多有價值的著作。如有其注釋的《詩經》、《國禮》、《儀禮》、《禮記》被後人重視。康成書院開創了村學之風,為青島地區古代文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法顯 (約337一約442)東晉僧人,探險旅行家。俗姓礱,平陽武陽(今山西襄垣)人。中國僧人到天竺留學的先驅者。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從長安西行至天竺求經學佛,後赴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凡14年,游歷30餘國,義熙八年(公元412年)攜大量梵本佛經,乘海船回國,途中遭遇大風,航行40晝夜,抵達一大陸。再返途中,又遭遇風暴,飄至青州長郡牢(今嶗山),在其南部登陸,被郡守李嶷迎至不其城(位於今青島城陽),講學譯經三個月,後經青州赴建康(今江蘇南京)。
著有《佛國記》(又稱《法顯傳》)是研究南亞次大陸各國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譯有經律論六部二十四卷。
王吉 (?一484)字子陽,西漢時琅琊皋虞(今屬即墨)人,自小好讀書,終入仕途,以孝廉補授若盧縣右丞,不久升為雲陽縣令,又舉賢良為昌邑王中尉。
史書記載,王吉在長安念書時,東鄰家棗樹枝條垂至他家院子,王吉妻子便摘了幾顆棗給王吉吃。王吉後來了解了這一情況,便休掉了貪財損人的妻子。後來鄰居深感不安,要伐掉棗樹。街坊們加以勸說,王吉才把妻子招回家,平息了一場風波。王吉的清廉嚴謹被人們稱道,「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歸還」,成為佳話。
王吉不畏權勢,剛直不阿,他的忠君敢諫精神也非同尋常。任昌邑王中尉時,昌邑王劉賀沉湎酒色,樂於游獵,疏於政務,使老百姓負擔繁重的勞役,致怨聲四起。王吉多次上疏力諫,奉勸劉賀體恤百姓,勤於國政,動情曉理,發達了一片愛國忠君之心。這雖未被採納,但後人均稱道他的忠心。
漢昭帝死後,大將軍霍光執政,劉賀被迎為皇帝,王吉再度進諫規勸劉賀糾偏,但依然沒起作用。昏庸的劉賀稱帝僅27天使被廢,那班專事阿諛奉迎的官僚多受株被懲處。王吉異於眾臣,得以倖免。
進而王吉又被漢宣帝任為博士諫大夫,他依舊憂國憂民,時刻不忘重肩在任,勇於負起職責。當時朝中綱紀混亂,缺章法,少名臣,權貴們任人唯親盛行,情況堪憂。王吉多次上疏勸皇帝廢除蔭襲制度,選賢任能,整頓吏治,興利除弊,振興朝綱。他慷慨陳詞,充分說理,為時人所折服,但打動不了迂腐的皇帝,一片赤誠之心不被賞識,反遭冷眼相看,使有報國之心而無報國之門的王吉大為傷心。王吉見狀心灰意冷,對仕途已無興趣。所以,他以疾病纏身為托辭,引退故里。在家鄉閑居中,他並無積蓄,衣食與百姓無異,王吉仍思慮國家和民眾的命運,積憂成疾。
漢元帝即位後,召王吉入朝為官,他抱病赴長安、不幸病故於途中。
今即墨溫泉漢代墓群,規模宏大,實為西漢名臣王吉家族塋地。
蔡齊 (988-1039)字子思,北宋萊州膠水縣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考中狀元。從文章到相貌,他都得真宗賞識,予以厚愛。他是平度歷史上唯一的狀元。
天熹二年(公元1018年),蔡齊被召進京,任集賢院著作郎,後升任右思諫、給事中、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等職,蔡齊一如既往,廉名剛正,觸犯了權勢人物,被罷免翰林官職,出知密州(今山東諸城)。蔡齊到位後,致力救災拯民,奏請朝廷免除當地民眾積年所欠稅糧,經准開放「鹽禁」,時連年荒旱中的災民獲得生機。後蔡入京升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宋仁宗親政後,蔡齊升任樞密副使。景帝二年(公元1035年)升任禮部侍郎參知政事,屬朝廷重臣。在不少大事的決策方面,表現了他的水平與能力。
當時黃河危害甚重,許多朝官主張堵塞決口。蔡齊深入研討,提出相反意見,他認為舊河道以北地勢低窪,如堵決口走舊道並不利。順水勢疏導方為上策。既可久免再潰,又能把貝州、博州等大片地帶改在黃河以南。因此主張合理適行,被採納後,取得很好的效益。
北部鄰國契丹屯兵邊境,意在侵犯,北宋朝廷震驚不已。朝議多主發兵備戰,加強邊防。蔡齊沒有盲從眾議,理智地作了分析,指出「契丹必不叛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三條應變措施,使北宋對各種會出現的事態都備有預案,冷靜地對待緊張局面,顯示了他的臨危不亂的膽識。
蔡齊富見識,有大度。他任樞密富使時,發生交趾800餘人歸降事件,他提出可收下安置在荊湖一帶墾荒,認為若不妥善安排,這些人難免會製造麻煩。但朝議多主張拒絕接納這些「蠻夷之人」,後來這些走投無路的人終於在西南邊疆成為不安定因素。此時蔡齊所持的態度只是自責沒能說服同僚。
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夏,因與權臣意見不和,蔡齊辭宰相職務,以戶部侍郎歸班,後又出知穎州。
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四月四日,蔡齊病逝,歐陽修、范仲淹等知名文人為他寫了傳記和墓表,肯定了他的立身行事。
丘處機 又作邱處機,寧通密,號長春子,元棲霞(今山東棲霞)濱都里人,生於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相當於金熙宗皇統八年(公元12 2 7年)仙逝。
丘處機幼年便失去父母成為孤兒,沒能念多少書。19歲時他至寧海州昆侖山煙霞洞學道,朝拜道教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於金真庵,與馬丹陽、譚處端、赫大通、王玉陽、劉處玄、孫不二同稱全真道北七真人,稱長春真人。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冬,丘處機入寶雞縣潘溪廟、隴縣龍門洞苦修,創龍門派,歷時13年。
1221年成吉思汗聞丘處機名,命近臣持詔求之。邱處機不顧年邁,自萊州啟程西行,謁見成吉思汗於雪山(今阿富汗境內)。丘針對成吉思汗的「彎弓射鵰」大業進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治天下應以「敬天愛民為本」,欲長生應「以清心寡慾為要」。成吉思汗對丘處機十分器重,賜號「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教。
1224年春,丘處機到大都,入天長觀,主持於此,與諸弟子募化修茸,改名長春宮(今稱白雲觀),使全真教達到鼎盛時期,影響及後世,經久不衰。
丘處機一生多次到嶗山游觀佈道,為弘揚嶗山道教作了很大貢獻。
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丘處機同劉處玄等道人由昆侖山來嶗山太清宮等處傳玄講道,使道眾大悅。這是丘處機第一次光顧嶗山,他逗留時間很短留下一些詩作便離去。
丘處機第二次來嶗山,時在金章宗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自昌陽(今萊陽)轉道至嶗山,在太平宮北白龍洞額之上留詩20首。他因嶗山貌似巨鰲,改稱「鰲山」。
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丘處機由膠西(今膠州)又來嶗山,到處闡教說法,在多處名勝留下石刻。
除上述三次外,據說丘處機還來過嶗山幾次,總之,丘處機熱愛嶗山,在嶗山留下詩章,留下石刻,留下傳教佈道的功業。作為嶗山道教先驅,他的貢獻和影響力不衰,至今至嶗山上清宮前仍有他的衣冠冢。他的傳世著作《大丹直指》、《撮生消息論》、《鳴道集》、《西遊原圖》等,仍被人們所重視。
張三豐 其姓名、籍貫及生年記載不一,一般認為張三豐名通,又名金、思廉、玄素、玄化、君寶、全一,字君實、山峰、三峰、鉉一、三豐、道號元元子、昆陽子、玄玄子、別號「邋遢」,指其不修邊幅。大多記其為遼陽懿州人,生於南宋淳佑丁末年(公元1247年)。
張三豐龜背鶴形,豐神奇異,儀表不俗。他行游四方,無固定居所。初寓玉雞縣。後入武當山。
1277年,張三豐第一次來到嶗山,在明霞洞後山的洞中修行10多年,繼而西行和南遊。後到陝西終南山拜師,隱世修行10年,內外雙修功夫達到當時最高水平。1324一1333年他在武當山苦修9年,開創武當外家拳術——太極拳和武當劍法。
1334年,張三豐第二次來到嶗山,先後修行於太清宮前驅虎庵、明霞洞等處,完成了道家內功高級階段的修行。兩年後.他再次離嶗山雲游各地。
1404年,張三豐第三次來到嶗山,在三表山下埋名隱居。他經常獨自乘筏來往於沿海諸島采葯,將長門岩島上的山茶花——耐冬移植於嶗山各道教廟宇,現太清宮三官殿院內的耐冬即那時所移植,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張三豐之後,嶗山各宮觀大興栽植名花真卉之風。
明太祖、明成祖曾兩次遣使求之,均未遂願,明代曾敕封為「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他是歷代嶗山道士中受到皇帝敕封最多的一位。
張三豐被《太清宮志》稱為嶗山道教祖師之一。他修身養生的理論和實踐對全真派道教有很大影響,他的一些著作被後人收入《張三豐先生全集》流傳至今。
薛祿(1371—1430) 在青島市黃島區的薛家島,明朝永樂、宣德年間曾有一位生於該島的風雲人物,他便是陽武侯薛祿,他為朝政的穩定和中國北疆的鞏固,作出了重要貢獻。
明洪十二年(公元1369年),祖籍陝西韓城的薛遇林遷到膠州灣西岸南部的島上定居,這是這里薛姓第一代居民,此後該島被叫做薛家島。
薛祿生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兄弟中排行第六,故被稱為薛六。薛祿年輕時身強力壯,膽識過人,更難得是他志向不凡,16歲時便替兄從軍,投身燕王朱棣的騎兵部隊,戌衛在燕山一帶。
「靖難之變」是對朱明王朝影響很大的政變,薛祿效忠朱棣,隨所在部隊參與行動,因功績突出,被破格提升為燕山衛右指揮僉事(正四品)。朱棣對他喜愛有加,為其更名薛祿。後他又以戰功晉升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使(正三品)。
薛祿緊跟朱棣的部署,南征北戰,抗擊南軍,一路奏凱,再推翻朱允朝廷的過程中立下卓著戰功。入南京後,他被越級晉升為驃騎將軍都督僉事(正二品),並以其官軼增三代,光宗耀祖。四年間,薛祿由一名普通騎兵成長為正二品的高級將領,成為朱棣皇帝的心腹。
在永樂年間,薛祿精忠報國,不居功自傲且繼續立新功。駐守邊關時,他多次擊退蒙古兵力的入侵。跟隨朱棣北征,他以主將身份從駕,屢立戰功。因而他不斷被晉升加爵,先後從都督同知(從一品),右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兼左軍都督府事(正一品)、奉天靖難推城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陽武侯。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授權主持北京城的營建,在10多年時間內經百萬軍民同心協力完成了這一浩大工程,薛祿投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才智,為明王朝順利北遷作出重要貢獻。
洪熙朝仍十分器重薛祿,任命他掌左府加太子太保、總兵官、世襲侯爵。宣德朝仍依靠薛祿掌管巡邊衛疆事宜。年邁花甲,薛祿仍親赴邊關御敵,他建議在難守的地段築城堡,負責修建了一段長城。
宣德八年(公元1430年),薛祿積勞成疾,病倒在前線,回京一個月便因病重而逝世。他歷事三朝為三代宿將,他的陽武侯勛位,上封三代,下蔭子孫,是青島古代地位最高的武將。
藍田(1477一1555) 字玉甫,號北泉,即墨人。明、清兩朝,即墨有以仕官顯明的「周黃藍楊郭」五大家族,藍田為藍家的代表人物。
即墨藍氏傳說原籍萊陽,徒居即墨較早。明代中葉,藍姓中有名人藍章,考中進士,出入官場,剛直正派,幾經沉浮,曾任監察御史、金都御史、陝西巡撫,死後被祀為名宦。
藍田系藍章的長子,自幼勤勉好學,聰明過人,七歲便可賦詩作對,令考官驚嘆:「不期即墨之鄉,生此藍田之玉!」
1492年(明弘治五年)藍田中舉人,1523年(明嘉靖二年)登進士,官授河南道監察御史。
藍田在學識方面成就過人,在為政方面剛正不阿。一次廷議,他極敢言,連上七疏,堅持強諫,無奈觸怒皇帝,競挨了一頓「廷杖」,險些丟命。此後他不退卻,又先後彈劾了禮部尚書席書、給事中陳、冢宰喬宇、宗伯汪俊等權臣。
被藍田打擊的權貴們豈會甘心,他們千方百計對藍進行報復,必欲處之而後快。他們趁藍田歸里赴父喪之機,誣陷藍田,使藍丟官。
遭貶罷歸,藍田在即墨宅內後院築了名為「可止軒」的書房,每日居室中苦讀,不過問政事,對官場已無興趣,對仕途感到寒心。
藍田為人稱道,還在於他品行道德優秀。如其友人劉英因至外地赴任,把不少行李暫寄存在藍家。不料友人隨後遇難,全家葬身江中。藍聞訊便將友人的弟弟召喚至即墨,將行李歸還。藍田一位知己辭世,家有孤兒寡婦,生計維艱。藍田便把其幼子接到自己身邊,認真撫養成人,終使後生考取了庠生,以此告慰知己。
藍田一生著述不少,有《北泉文集》、《東歸昌和》、《白齋表話隨筆》、《續筆》等詩文集,人們稱他「才擅七歲,學富五年」,「萬言倚馬才」,並不為過。
臧惟一 明代人,生卒年不詳,字守中,祖居琅琊台下。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科舉中進士,授宿松知縣職,其後又任職太湖縣,後又升為戶部主事,又調吏部任稽勛員外郎兼理文選司事務。
臧惟一的接連晉升,並非靠金錢開路,也不靠關系網生效,他恪盡職守,勤奮敬業,方受到大學士高拱器重。後他又調任文選郎中。臧惟一公道正直,不攀附宰相張居正,也不巴結張的近親,不受官場權爭的影響。他官職依然升遷,後至皇帝身邊,擔任了大理寺正卿、光祿寺正卿。
張居正垮台後,追隨者都被罷官,減惟一卻沒受株連。後撰升順天府尹,依然不阿順權貴,堅持秉公執事。
『柒』 鰲山衛鎮的名勝古跡
鰲山衛城初建時城牆為磚石結構,周長約2500米,高約11.6米,厚約6米。門有四,東名「鎮海」,南名「安遠」,西名「迎恩」,北名「維山」。後來,城東門改為「東安」,南門改為「南清」,西門改為「西泰」,北門改為「北平」。城牆外修有護城河,寬約8.3米,深約5米,引海水入河。海潮可抵東門,船隻由海可直達護城河。城中建築方正對稱,街道形如棋盤,四門洞達。城內有衛署、學宮、經歷司、倉廒、文廟、武廟、天齊廟等建築。城西築有演武廳,設廳堂、點將台等。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撤鰲山衛,其屬地多並入即墨縣。1953年,鰲山衛城門和部分城牆拆除,隨之,大部分古跡毀損。今僅存遺址。
明初於沿海駐軍後,為了傳遞信息,於沿海高埠處遍設墩堡。屬鰲山衛直領墩26處,雄崖所墩11處,浮山所墩18處。鰲山衛及所屬3所之軍士皆隸軍籍,為軍戶,世襲。衛所軍士守城與屯田並
重。其中,鰲山衛直領18處軍屯,屯田140餘頃,清初裁撤後歸並即墨縣的有6處,雄崖所有8處軍屯歸並於即墨縣,屯田約59頃;浮山所領軍屯25處,有9處位於即墨縣境內,16處位於平度州(今青島平度市)境內。至清初,鰲山衛及雄崖所、浮山所歸於即墨縣後,軍士遂依其屯田、駐防處散居。其中,鰲山衛2396戶、8928人,雄崖所1854戶、5744人,浮山所3130戶、8570人,均歸並於即墨縣。
『捌』 金鰲山公園的歷史來由
金鰲山因其歷史悠久,歲月的風雨給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紗,許多有關金鰲山的美好傳說一直在傳誦。一說,宋代趙彥衛在《東巡記》中就有金鰲山的敘述:「海上本有金鰲山和柵浦相對,山上有祥符塔院。」又一說,宋代,有一年崇明大旱,禾苗枯死,海中金鰲為救苦難農民,上岸吐水,被雷公辟死。農民為報金鰲吐水之恩,不使其曝屍,紛紛挑土築山,取名金鰲山,並在山旁建廟紀念。再一說,清朝雍正年間,崇明人沈文鎬參加殿試,中了探花回來僱人一夜挑成了金鰲山。
其實,崇明島本無山,金鰲山山體系人工所築。宋、元時,位於三沙東仁鄉,為航海之標識。取宋高宗所至之山為名,此山山體早已坍沒。這金鰲山重築於康熙七年(1668年),山有九峰,中峰最高,峰上建藏。山前鑿玉蓮池,山後植紫竹林。還遍種名花佳木。清乾隆四四年(公元1777年),知縣范國泰捐資重修,增設橋、亭、台、樓、榭、月圃諸勝。這時,公園內已有 「壽剎鍾聲、清遠荷香、庭蔭叢桂、鰲峰遠眺、梅林積雪、綠水環亭、長堤新柳。後樂觀魚」等八景。遊客觀賞後,贊口不絕。有的興詩舞墨,惜「鰲山有寺千秋畫、江水無弦萬古琴。」,「寺內青山山外月,檐前綠水水中天」。風景如畫的金鰲山公園,毀於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之手。解放前夕只剩下搖搖欲墜的鰲峰遠眺(鎮海塔)。解放後,金鰲山被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在市縣有關部門關懷支持下,幾度撥款修復。
如今,金鰲山已恢復成一個小巧玲瓏 、景點集中的古色古香的公園。園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人們游覽、攝影、憩息的勝地。
『玖』 呃。諾知道鰲山廟會
鰲山廟會的鰲山之夜,來賓鰲山6月6廟會游記來賓一年一度最狂歡的廟會今年又過去了,在沒去鰲山廟會之前很多朋友都建議我一定要去看看,去拜拜,或許對於我來說,神或者仙我是沒太奢望去信仰了,但是就說農歷六月六,鰲山布伢(花婆)節,朝拜者達數萬餘人次。在朋友的催促下,也為讓工作更加方便一些,決定前往參加廟會進行朝拜。
5點多左右,匆忙的整理一番,乘著太陽剛落山,搭乘著朋友們的順風車朝著寺山的方向疾速而去,到寺山的時候有朋友接待,吃了晚飯,喝了一些小酒,晚上10點左右我們開始出發上山,我們沒有從修建的水泥路上去,而是沿著兩個村莊走直線的,到上鰲山的一個三叉路口時,已經看見有警車一閃一閃的,民警正在維護著擁擠的車輛與人群,都是朝著鰲山方向而去的,看著那麼多的人流,我們的車子只好找了個地方停了下來,徒步跟著眾人一起上山,上山過程中不說車難走了,人都是很艱難的擁擠著上山的,還好路是比較平坦的,多數人也比較守秩序,走到山上我們幸運沒有碰見也沒有發生什麼意外,到離鰲山腳下百米左右,讓我見識了廟會的確熱鬧不凡,據說它的出名就緣於朝拜之後非常的「靈驗」,求子得子,求財得財,求姻緣得姻緣,至於這山,不如不叫山,因為石頭真的很少見,應該叫泥山,海拔也不算高,但是看看有山有水有綠林,風水是比較好的吧。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每年農歷六月初六的這個時候,這里都會舉行一次一年一度的鰲山廟會節,都會有數萬人來賓這里進行朝拜,男女老少絡繹不絕,其中我看到了幾輛車牌還是外地車牌,這些香客肯定是慕名「靈驗」而來的吧,這樣想想鰲山的廟會影響還是不小的。
一路上山的時候路的兩邊都已經見到很多人在擺攤買賣香蠟、鞭炮之類的需要用到朝拜的物品了,到山腳下就更是另我大開眼界了,算命、拍照、賣藝術品、放電影、螺螄粉、快餐、燒烤、炒螺、賣撲克牌等等一應俱全,真可謂是麻雀歲小,五臟俱全;當然現場還會有鬥地主,三公之類的民間「賭博」,由於急切上山,就沒有深入的尋找了。
在我來鰲山廟會之前我就已經接觸過關於鰲山布伢(花婆)的一些宣傳資料,感覺來賓政府在鰲山身上花了不少功夫,雖然看到還在建設中,但是也初見規模了,上山的路是水泥階梯,修繕了「花婆廟」,山腳下建廣場,許願池都感覺是新的,據當地人了解到,這里或許還會開發舉辦有來賓的特色文化藝術節,打造一個具有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的交流盛會,也是作為來賓旅遊經濟的拉動帶之一,讓更多的人了解來賓,認識來賓,打造經濟投資的亮點。
開始上山了,路不難走,只是人多了讓路感覺難走了,一路發現很多人在上香火,山上的鞭炮聲也從不間斷,山上飄的一陣陣濃煙都可以把人的淚水催下,眼睛都很難容易睜開,山上更始熱鬧,賣水賣「紅領巾」的,當然就是買的人也很多,一瓶水10塊、看到瓶子後,上面寫著「鰲山聖水」,要了「紅領巾」跟朋友一起朝拜完後就直接下山了,這時山上還是香火不斷,鞭炮聲不斷,我想下到山腳的時候身上肯定是滿身香蠟和鞭炮的味道。
午夜12點,6月6正式到來,山上的煙花開始飄起,放亮了真個鰲山的上空,光彩耀眼而奪目;山上燃燒的香蠟、禮花、、、、、、都是人們朝拜的祝福,希望所有善良的人們都能心想事成、財源廣進!
『拾』 番禺區沙灣鎮有什麼著名街道及其典故,歷史,有什麼名人居住過跪求
沙灣古鎮
沙灣是珠三角著名古鎮,始建於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沙灣古鎮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築,民居建築式樣多,親水性和實用性強,是珠江三角洲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全鎮現存古祠堂約100多座,還有一筒竹、三間兩廊、鑊耳屋、高樓、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築。其中,以車陂街、安寧西街為中心的沙灣古村落約2.4萬平方米,為著名文化遺址和商業遺址。
2010年,沙灣古鎮入選「番禺十大城市名片」。
沙灣鎮地處珠江三角洲中部,番禺境內。總面積52.7平方公里,人口12萬,毗鄰穗港澳。
沙灣鎮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璀燦的文化。沙灣自古以來文風鼎盛,名家輩出,文化積淀豐厚。在這塊土地上,孕育了廣東音樂的代表人物「何氏三傑」,涎生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傳世名曲;沙灣留耕堂、寶墨園、三善古廟群堪稱嶺南建築藝術的傑作;沙灣飄色不愧為名聞遐邇的民間藝術瑰寶;還有醇香誘人的傳統小吃——姜埋奶……。沙灣因此面享有「文化之鄉」的美譽。1998年以來,沙灣鎮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廣東醒獅之鄉、廣東飄色之鄉、廣東省體育先進鎮、廣州市高標准文明示範鎮、廣東省文明示範鎮和2000年廣東農村綜合實力「經濟強鎮」。
編輯本段概況
沙灣鎮地圖
沙灣鎮地處珠江三角洲中部,番禺境內。總面積52.7平方公里,人口12萬,毗鄰穗港澳。
沙灣鎮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璀燦的文化。沙灣自古以來文風鼎盛,名家輩出,文化積淀豐厚。在這塊土地上,孕育了廣東音樂的代表人物「何氏三傑」,涎生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傳世名曲;沙灣留耕堂、寶墨園、三善古廟群堪稱嶺南建築藝術的傑作;沙灣飄色不愧為名聞遐邇的民間藝術瑰寶;還有醇香誘人的傳統小吃——姜埋奶……。沙灣因此面享有「文化之鄉」的美譽。1998年以來,沙灣鎮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廣東醒獅之鄉、廣東飄色之鄉、廣東省體育先進鎮、廣州市高標准文明示範鎮、廣東省文明示範鎮和2000年廣東農村綜合實力「經濟強鎮」。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沙灣鎮,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文化、歷史優勢,合理的城鎮布局,快捷的交通網路,優越的投資環境,精心打造著一個適宜人們居住和創業發展的環境。
沙灣鎮經濟建設
2001年10月,沙灣鎮被中央宣傳部等5個單位聯合授予「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稱號。2003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10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9.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8.8億元,財政收入1.36億元,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幅,稅收4.02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沙灣鎮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得益於對外招商引資和民營、私營隊伍的壯大,到目前止,全鎮有私營企業440家,外資、合資企業137家。投資金額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美國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佳口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廣州港陸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沙灣珠寶產業園等大型企業,是沙灣的重要經濟支柱。
農業生產、水利建設,為沙灣奠定了經濟基礎,大力推進農業「四、五、六」工程,積極發展水產、蔬菜、畜牧、花卉、園林綠化等項目,形成了「三高」農業生產的格局。
房地產、旅遊等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番禺奧林匹克花園、德寶花園、荷景花園、金沙灣花園、新世紀花園等大型住宅,為人們提供了安居樂業理想的地方。「廣東音樂」、「沙灣飄色」、「沙灣醒獅」、「沙灣蘭花」和沙灣姜埋奶飲食文化已成為文明古鎮的五大品牌。
編輯本段農業發展
沙灣鎮農田水利
沙灣鎮生產布局合理,各項農業均衡發展。到2002年為止,全鎮農業生產布局為:早稻面積2410畝;常年蔬菜面積8764畝(其中韭菜3337畝,由於種植年限及土地肥力問題,面積還將有所縮減);花卉面積4884畝,是2000 年的4倍(其中蘭花約佔10--15%);
其它經濟作物2765畝(以檸檬、甘蔗和香蕉為主);水產養殖面積8727畝(其中四大家魚面積佔56.5%,鰻魚面積佔19.3%,優質魚例如:叉尾、桂魚、太陽魚和甲魚等佔24.2%)。
沙灣鎮將花卉業作為農業經濟的新增長點,大力推廣花卉種植,花卉業得到發展的有利契機,種植面積比往年大幅增加,蓬勃發展。沙灣鎮於2002年9月15日在區農業局和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登記注冊成立了「沙灣鎮花卉協會」,現已擁有在冊會員350多人,輻射市橋、黃閣和化龍等鎮。在此基礎上,沙灣鎮加強了對花卉業宏觀調控的力度,及時根據市場信息進行生產調整,主動適應市場,使花卉業得以迅猛發展。2002年是沙灣鎮蘭花大豐收的一年,蘭花生勢好,發展快,價格上揚,蘭戶增收,起到了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並在眾多大型的比賽中屢獲殊榮,得到外界的一致好評。專家估算沙灣鎮蘭花價值達8000萬元,沙灣鎮被外界譽為「蘭花之鄉」。
在大力發展花卉業的同時,沙灣鎮不斷發揮禽畜業原有的優勢,挖掘市場潛力,加強進入、流出管理,建立多層次的檢測、監控制度和規程,將禽畜業進一步市場化、產業化和規范化。鎮密切聯系、關心、扶持、指導禽畜養殖大戶的同時,又注意發揮他們的輻射示範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推動禽畜業的發展。還根據各村的有利條件,開展夜遊鶴、火雞、孔雀、珍珠雞、良種乳鴿等禽畜養殖試驗。力圖創出新的農業品牌,帶動農民增收。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沙灣鎮沙灣供電所
沙灣鎮的北面與番禺市中心城區僅一河之隔,有市橋一橋、二橋、三橋與沙灣相連接。市南、市良公路縱橫鎮境而過,
鎮內各村路網如今四通八達,交通十分暢順。沙灣距廣州27公里,佛山21公里,距深圳130公里,距香港、澳門均為64海里。番禺市變電站、自來水廠均座落在沙灣。沙灣有自來水廠兩間,日供水量80萬噸水廠,高低壓電網,大小水管遍布全鎮各地,大大地超出全鎮經濟發展和居民主活的需要。
沙灣水鄉特有的路堤,既是抗台風、防洪水的大堤,又是沒著江畔通往各村的公路,人們都稱它是「水鄉長城」。
沙灣大橋是廣州市地區的重要橋梁之一,全長1168米,是廣州市至國家級的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經番禺至東莞、深圳,廣州經番禺至珠海的必經之路。
沙灣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銀行、電信、醫療、供水、供電、公安等,滿足工農商各項生產和事業動作的需求。
編輯本段教育事業
教育強鎮
沙灣鎮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師的生活待遇,全鎮上下形成尊師重教、大力發展教育的良好風氣。三年來全鎮各級對教育的投入達1.5億多元,先後新建象駿中學、中心小學、沙坑小學、中心幼兒園等10間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對象賢中學、象達中學等一批中小學進行擴建改造,大力改善教師居住條件。鎮政府在1997年被評為廣東省「雙基」工作先進單位,1998年被評為廣州市尊師重教先進集體。1998年有一批中、小學評為廣州市及番禺市一級學校,象賢中學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居全市鎮級學校首位。1999年被省教育廳定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十個試關之一。2002年6月順利通過「廣東省教育強鎮」評估,成為番禺區乃至廣州市首個「廣東省教育強鎮」。
象賢中學位於自然保護區滴水岩旁,佔地面積103畝。學校依山而立、樓宇鱗櫛、氣勢雄偉、亭榭雕塑、芳草如茵,一派園林景色,不愧為讀書求學的好地方。辦學六十載,桃李遍天下,涌現出有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大學校長、市長、鎮長等一批治學興邦之士。近十年來,學校教育質量連翻六番,兩次獲廣州市高考工作一等獎,四次獲二等獎,四次為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輸送合格學員,2000年高考象賢考生劉健鵬獲全國地理科狀元,高中升學率達到85%。參加全省高中畢業會考科科合格率、優良率超省平均。
象賢中學擁有一支師德高尚、觀念現代、底蘊雄厚、業務精、素質高的幹部教師隊伍,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目前有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2人,中、高級職稱教師56人,省「名師」培訓對象1人,廣州市「名校長」培訓對象1人,番禺區「名師」培訓對象1人,番禺區教師中級職稱評委5人,還有一批在廣州市和番禺區有影響的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
寶墨園
寶墨堂
始建於清末民初,當時只佔地3畝。現擴建至160多畝,以弘揚包公清官文化為主線,特具嶺南園林建築風格,南國水鄉特色。藝術精品琳琅滿目。昔日廣州荔枝灣風情、清代珠江紫洞舫等佳景的縮影再現園中。
何氏大宗祠
(即留耕堂),始建於元朝正年(公元1275年),距今700多年。最大規模擴建重修是清代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總佔地面積3千多平方米,是一座由青磚、石、木、牡蠣構成的古建築。清代最後一次重修也比廣州陳家祠還早170年。是番禺區年代古、規模大、藝術精、格調高的何姓族人的祖祠。其特點:以柱多而聞名,一共112條木、石柱,它匯集了元、明、清各個時代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凝聚了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加上高超的磚、木、石雕手工藝,閃爍著東方古代建築藝術的光彩。1986年,重新修茸,恢復原貌。1989年列入廣東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至今一直對外開放,讓遊人參觀。
牌坊正面「詩書世澤」,背面「三鳳流芳」,是明朝理學家陳獻章(陳白沙)書寫。「留耕堂」、「大宗伯」木牌匾分別由陳白沙及明代廣東省中書參知政事鄭允成書寫。
魁星樓
沙灣鎮魁星樓
沙灣「魁星樓」,又稱「水綠山清閣」。這是源自「鯉魚躍龍門」、文魁」獨占鰲頭「傳說構想建築的。始建於康熙60年,距今二百八多年。何氏先祖以此激勵後人發奮圖強、勇奪頭標。
《棟梁》——留耕堂建築以多棟梁聞名於世,也許是寓意祈望何氏多出棟梁之材。
鰲山古建築群
位於沙灣鎮三善村鰲山腳,由報思祠、鰲山古廟、社稷神廟、先師古廟、神龍古廟、觀音廟等組成,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古廟群,屬清代建築,保存完好。報思祠是為紀念清初巡撫王來任上疏力陳遷海之弊,主張解禁復民,挽救了無數生靈,百姓感恩而建的。先師古廟,俗稱「魯班廟」,曾有魯班等許多手握規、矩、斧、尺塑像,反映當地村民多從事建築行業。其它建築亦各具特色,整座建築布局極有嶺南地方色彩,其中的壁畫藝術,無論是花鳥、山水還是人物畫都栩栩如生,美倫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