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忻州的歷史故事

忻州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3 01:24:10

⑴ 忻州歷史上有那些名人

慧遠:東晉高僧,我國凈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人(樓專煩在今何處說法不一,屬比較靠譜的是原平),曾經在代縣白人岩寺演教、說法。

曇鸞:南北朝北魏高僧,凈土宗的奠基人。雁門人(今代縣),被魏孝靜帝為「神鸞」,梁武帝為「肉身菩薩」。

薩都剌:元代詩人,色目人,字天錫,生於雁門,有詩集《雁門集》

馮如京,馮雲驤、馮雲肅父子:都是清初學者,馮雲驤、馮雲肅曾在順治朝同中進士。

馮志沂:字魯川,清代州人。道光丙申進士,年僅二十一歲,是當時京都四才子之一。

馮光裕,字叔益,號損庵,代州人。康熙辛卯舉人,官至湖南巡撫。有《柴門老樹村稿》。

馮廷丞 ,馮光裕之孫,乾隆朝人,曾任台灣道按察使。

馮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詩人,曾有詩:慷慨歌風懷猛士,白登一困少韓彭。

馮苓植,代縣人,當代作家,內蒙古作協副主席

以上均為代縣人

⑵ 忻州古城的介紹

忻州古城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州歷史文化悠久。忻州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版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將近權1800年的歷史。忻州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 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歷代多為郡、州治所,險關要塞,人傑地靈,商賈往來,兵家必爭,故有「晉北鎖鑰」之稱。忻州文化積淀深厚,漢族傳統藝術源遠流長,有「摔跤之鄉」、「民歌海洋」之譽。地靈人傑,也養育了不少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頗有影響的人物,如班婕妤、楊家將、元好問、白樸、薩都剌、徐繼畲等就出自忻州。

⑶ 忻州有什麼典故

慧遠:東晉高僧,我國凈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人(版樓煩在今何處說法權不一,比較靠譜的是原平),曾經在代縣白人岩寺演教、說法。

曇鸞:南北朝北魏高僧,凈土宗的奠基人。雁門人(今代縣),被魏孝靜帝為「神鸞」,梁武帝為「肉身菩薩」。

薩都剌:元代詩人,色目人,字天錫,生於雁門,有詩集《雁門集》

馮如京,馮雲驤、馮雲肅父子:都是清初學者,馮雲驤、馮雲肅曾在順治朝同中進士。

馮志沂:字魯川,清代州人。道光丙申進士,年僅二十一歲,是當時京都四才子之一。

馮光裕,字叔益,號損庵,代州人。康熙辛卯舉人,官至湖南巡撫。有《柴門老樹村稿》。

馮廷丞 ,馮光裕之孫,乾隆朝人,曾任台灣道按察使。

馮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詩人,曾有詩:慷慨歌風懷猛士,白登一困少韓彭。

馮苓植,代縣人,當代作家,內蒙古作協副主席

以上均為代縣人

⑷ 忻州的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忻州就有人類活動。相傳漢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突圍時大軍南轍,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地區春秋時大部分屬晉地,戰國屬趙,秦漢屬太原、雁門、太平等郡。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於九原縣置新興郡。
三國魏時雁門郡治自今朔州市境徙廣武縣,故治在今代縣境。
晉元康中年改新興郡為晉昌郡。
北魏初年於肆盧縣置肆盧郡。
北齊廢永安、永定、新安、建安、廣安、廣寧、神武、齊、吐京諸郡,改武州為北靈州,尋廢,改廓州為北顯州。
北周廢繁峙、太平2郡及北顯州。大象元年(579年)肆州治徙今代縣境。
隋開皇元年(581年)復置新興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新興郡為忻州,改雁門郡為代州,建都督府。
五代唐改武州為毅州,後廢。五代北漢於今繁峙縣境置寶興軍,乾佑五年(952年)於今寧武縣境置寧化軍和固軍。五代周顯德元年(954年)於雁門縣置靜塞軍,故治在今代縣境,尋廢。
宋廢寧化軍和寶興軍。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廢固軍。五年於嵐谷縣復置岢嵐軍,於寧化縣復置寧化軍。六年於今靜樂縣境置靜樂軍。
遼重熙九年(1040年)復於今五寨縣境置武州,於今偏關縣境置寧邊州。
宋熙寧三年(1070年)廢憲州,十年復置。政和五年(1115年)改憲州為汾源郡。
金天會六年(1128年)於雁門縣置震武軍,後廢。天德三年(1151年)改汾源郡為管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岢嵐軍、保德軍、火山軍、寧化軍均升為州。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升崞縣為崞州,故治在今原平市境。十六年廢岢嵐州,並寧化州入管州。蒙古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睟州廢入保德州。元至元四年(1338年)寧邊州廢入武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武州,改崞、代、堅、台4州為崞、代、繁峙、五台4縣,三年改管州為靜樂縣,七年改保德州為保德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於代州置雁門道。嘉靖中年改雁門道為雁平道,明末廢。
清康熙十年(1671年)復置雁平道。雍正二年(1724年)升忻、代、保德3州為直隸州。清末廢雁平道。
民國初年廢州。屬雁門道,後分別屬山西第一、第二專員公署。
1949年置忻縣專區,專署駐忻縣,轄忻縣、代縣、寧武、靜樂、五台、定襄、繁峙、崞縣、陽曲等9縣。1952年將原興縣專區所屬興縣、保德、河曲、偏關、神池、五寨、岢嵐、嵐縣等8縣劃入忻縣專區。1958年底,忻縣專區與雁北專區合並為晉北專區。
1961年復設忻縣專區,專署駐忻縣。原晉北專區所屬忻定、寧武、原平、繁峙、五台、靜樂、興縣、河曲、五寨、保德、偏關等11縣劃歸忻縣專區。恢復1958年屬晉北專區時撤銷的忻縣、定襄、代縣、嵐縣(駐東村)、岢嵐、神池等6縣;撤銷忻定縣。忻縣專區轄16縣。
1970年忻縣專區改稱忻縣地區,地區駐忻縣。1971年將興縣、嵐縣劃歸呂梁地區,忻縣地區轄14縣。1983年,忻縣地區改為忻州地區,忻縣改為忻州市,地區行署駐忻州市。1993年,原平縣改為原平市。忻州地區轄代縣、繁峙、五台、定襄、靜樂、岢嵐、保德、五寨、河曲、偏關、神池、寧武12縣,代管忻州、原平2市。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忻州地區和縣級忻州市,設立地級忻州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忻府區。忻州市設立忻府區,以原縣級忻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忻府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光明東街。

⑸ 忻州的由來

忻州市歷史悠久復,文化燦爛。春秋時制期大部分為晉地,戰國屬趙。相傳漢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轍,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忻州文化積淀深厚,傳統藝術源遠流長。「摔跤之鄉」、「民歌海洋」等贊譽名聞遐邇。在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少頗有影響的人物如班婕妤、楊家將、元好問、白樸、薩都剌、徐繼畲等就出自忻州。革命戰爭年代,忻州是晉察冀、晉緩革命根據地的發祥地與中心腹地。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曾在五台縣創建了「模範病室」。著名的「忻口戰役」、「平型關大戰」、震驚中外,永垂青史。
參考資料:http://www.94868.com/china/1032.htm

⑹ 關於山西的歷史故事

1、東漢時期,道教在山西基本形成,少數地方修建了道教廟觀。《清涼山志》記載:東漢永平年間五台山境即有道士,道教稱五台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南北朝是山西道教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北魏王朝統治下的山西是北天師道的策源地和活動中心,山西道教進入了第一個歷史高峰期。唐朝統治者欲借用老子李聃鞏固統治地位,山西道教進入又一個歷史興盛時期。清朝尊佛抑道,道教各派均有所停滯。

2、春秋晉靈公時期,山西趙盾一家三百多口盡被武將屠岸賈謀害誅殺,僅留存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即趙氏孤兒。

為保存趙家唯一血脈,晉國公主即趙氏孤兒的母親託付草澤醫生程嬰將孤兒帶走,並自縊身死。程嬰將趙氏孤兒藏在葯箱中,欲帶出宮門,可又偏遇到屠岸賈部下韓厥。韓厥深知此乃忠良之後,便放走程嬰和趙氏孤兒,後自刎身亡。

屠岸賈搜不到趙氏孤兒,遂下令將全城一月到半歲間的孩子都囚禁起來,並稱如果窩藏趙氏孤兒者再不交出孩子,就將這些孩子全部殺死。程嬰走投無路之下找到了晉國退隱老臣公孫杵臼,並與公孫杵臼商定,用自己的孩子替代趙氏孤兒。

一切安排妥當後,程嬰假意告發公孫杵臼,引屠岸賈到公孫杵臼家中搜到了假孤兒;屠岸賈殺死假孤兒後,公孫杵臼撞階自殺。

程嬰忍辱負重撫養趙氏孤兒,20年後趙氏孤兒長大成人,得知真相後殺死屠岸賈,報了血海深仇。

3、山西有座很著名的山,叫綿山。綿山的風景的確不錯,但如果沒有介之推,綿山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山頭而已。而因為介之推的緣故,綿山有了靈魂。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4、山西有個洪洞縣,地方不大,名氣不小。洪洞之所以出名,一個是大槐樹,另一個就是蘇三監獄。

「若問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大槐樹之所以有名,是因為牽扯著明朝那場規模龐大的移民史。不過,近千年的歷史過後,那顆大槐樹早已盪然無存。倒是著名的蘇三監獄,依舊是當年的模樣。

蘇三自王順卿走後,矢志不接客。鴇兒用計將其賣與山西富商沈燕林為妾,沈妻與趙監生私通,毒死沈,反誣告蘇三,縣官受賄,將蘇三問成死罪。老解差崇公道提解蘇三自洪洞赴太原復審,途中蘇三訴說遭遇,崇公道加以勸慰。

5、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飢民。

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

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

例如「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優甚,高土黃沙,滿目低土,鹼鹵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一遇荒歉,流離不堪。」

在貧瘠的土地,寒冷的氣候,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里,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⑺ 忻州市為什麼叫忻州市山西歷史

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回。高祖歡顏答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自唐宋以來,一直設有州治,有「晉北鎖鑰」之稱,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

⑻ 山西省忻州市詳情介紹

忻州歷史文化悠久。忻州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將近1800年的歷史。歷代多為郡、州治所 ,險關要塞,人傑地靈,商賈往來,兵家必爭,故有「晉北鎖鑰」之稱。忻州文化積淀深厚,傳統藝術源遠流長,有「摔跤之鄉」、「民歌海洋」之譽。

革命戰爭年代,曾經是晉察冀、晉綏革命根據地的發祥地與中心腹地。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曾在五台縣創建了「模範病室」。著名的「忻口戰役」、「平型關大戰」、火燒陽明堡飛機場等戰斗就發生在忻州。春秋時期大部分為晉地,戰國時屬趙。秦漢屬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為新興郡、雁門郡,唐、五代、宋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門郡,金、元、明、清為忻州、代州、保德州。

忻州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山、水、廟、關、林、泉、洞等名勝古跡遍布,佛教聖地五台山居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屬國家首批頒布的35個風景名勝區。全市有10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五台山、蘆芽山、趙杲觀、禹王洞四座國家級森林公園,有歷史上著名的古長城重要關隘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有八路軍總部遺址、有現存最大的祠宇楊家祠堂、有舊中國最大的封建官僚私邸閆錫山故居,有黃河娘娘灘、寧武天池、萬年冰洞等一大批旅遊景點。

著名旅遊景點:

佛教聖地五台山,名冠四大佛教勝地之首。風景秀麗的管涔山,其主峰蘆芽山險及華山,香比黃山。代縣境內的趙杲觀神秘險峻。忻州境內的系舟山傳說是大禹治水系船的地方。陀羅山山色秀美,自古有陀羅八景之說。

境內地勢險要,忻州地區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宋朝時楊六郎鎮守三關就是偏關縣的偏頭關,寧武縣的寧武關和代縣的雁門關。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和忻口戰役,就發生在境內的平型關和忻口關。

境內有五台山、禹王洞、趙杲觀和管涔山四大國家級森林公園。林木以落葉松、雲杉為主,連綿幾十公里,松濤陣陣,十分壯觀。

全區鳥類有148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褐馬雞、丹頂鶴、黑顴、白顴等,褐馬雞是全國僅有的珍稀物種。二、三類保護動物有天鵝、金雕等。

禹王洞是華北最大的溶洞,洞內四季恆溫,洞連洞、洞洞有奇觀,洞中石佛、石塔、石瀑、石筍、石花數不勝數,雄渾壯觀。五台山的龍鳳洞規模宏大,正在開發之中。管涔山林區的萬年冰洞堪稱世界級旅遊精品,洞中千年結冰,萬年不化,冰瀑、冰花、冰柱晶瑩透亮,奇妙絕倫。

忻州基本信息
簡稱:忻
區號:0350
郵編:034000
面積:25472平方公里
人口:306.9萬
行政區劃:轄忻府區、原平市和定襄、五台、代縣、繁峙、寧武、靜樂、神池、五寨、岢嵐、河曲、保德、偏關一區十三個縣,185個鄉鎮,4971個行政村
經緯度:東經110°53′─113°58 ′之間

氣候描述:
忻州地勢西高東低、三面環山,特殊的地形使它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這里年平均氣溫為4.3 - 9.2℃,是個避暑休閑的旅遊勝地。

夏秋季節是去忻州旅遊的最佳時間,此時的忻州天氣涼爽、陽光明媚,最適合遊山玩水、尋古探幽。境內著名的五台山、管涔山山清水秀、景色綺麗,山中古剎清幽、古跡遍布,遊人暢游在青山綠水之間,徘徊於古寺高塔之下,可以盡情享受這份寧靜與悠遠。

忻州地勢高低起伏,高低溫差較大,遠游時應注意氣溫變化,隨時加減衣物。

閱讀全文

與忻州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