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有包拯這個人嗎
有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
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 ,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1)王安石包拯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包拯尤為人稱道的是其斷訟執法的明敏正直。出知天長縣時,包拯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某日有一農人至縣衙,狀告歹徒割去其家耕牛的舌頭,請求捉拿罪犯。割去牛舌並無財利可圖,故包拯推斷此事必屬怨家的報復行為,於是命農人宰牛賣肉以引罪犯上鉤。
宋代宰殺耕牛是犯法的,不出包拯所料,割牛舌者見牛主殺牛,欲加其罪,果然前往縣衙首告,遂自投羅網,疑案立破。
包拯執法之剛正不阿在其出知廬州時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廬州是包拯的家鄉,任知州時,他的親朋故舊多以為可得其庇護,幹了不少仗勢欺人,甚至擾亂官府的不法之事。包拯決心大義滅親,以示警戒。時恰有一從舅犯法,包拯不以近親為忌,在公堂上將其依法責撻一頓,自此以後,親舊皆屏息收斂,再不敢胡作非為。
Ⅱ 王安石故事
1王安石平時為人不太注重自己。有一回,同僚看他身上的衣服太臟了,在他洗澡時偷換了撿新衣服給她,他過了好久彩發現。 2王安石有一次受邀包拯的宴席
Ⅲ 宋朝的歷史名人或歷史故事
北宋名人很多啊
好象包拯、范仲淹、歐陽修、三蘇、王安石、司馬光、韓琦、富弼、文彥博、曾鞏……
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北宋末年投軍,任秉
義郎(下級軍官)。南宋王朝建立,以上書高宗反對南遷,被革職。不久隨宗澤守衛
開封,任統制。澤死,從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術渡江南侵,他移軍廣德、
宜興,堅持抵抗。次年,金軍在江南軍民的反擊下被迫北撤。他攻擊金軍後防,收
復建康(今江蘇南京),紹興三年(1133),因鎮壓江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得高宗所獎
「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又破金傀儡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度
使。紹興五年,又從張浚鎮壓洞庭湖地區楊么領導的農民起義。後駐軍鄂州(
今湖
北武昌),派人渡河聯絡太行義軍,屢次建議大舉北進。紹興九年,高宗、
秦檜與
金議和,他上表反對。次年,兀術進兵河南。他出兵反擊,收復鄭州、洛陽等地,
在郾城大敗金軍。兩河義軍紛起響應。這時高宗、秦檜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
臨安後,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不久被誣謀反下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
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須有」(也許有)
的罪名與子岳雲及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寧宗時追封鄂王
Ⅳ 告訴我一些關於王安石的故事不要簡介!
1王安石平時為人不太注重自己。有一回,同僚看他身上的衣服太臟了,在他洗澡時偷換了撿新衣服給她,他過了好久彩發現。
2王安石有一次受邀包拯的宴席,牡丹花開同僚歡慶,只有王安石和司馬光從不舉杯,包拯起了興致要兩人非破例不可!兩人起身致歉:「恕屬下平生從不飲酒。」包拯卻說就多喝不好,少喝有益,見兩人不肯和,同僚們紛紛相勸,司馬光終於喝了,而王安石依舊不肯喝,包拯又勸了幾回,可是王安石不為之所動「恕屬下平生從不飲酒。」包拯只好自己找台階「介甫(王安石的字)做事規矩硬,可敬可敬。」這才回席。
3有一回王安石去朋友家吃飯,回來後幾個朋友告訴王安石妻子吳氏說王安石喜歡吃鹿肉,吳氏卻說:「我和相公生活這么多年,從來不知道相公喜歡吃鹿肉呀?何以見得?」朋友就說:「昨天吃飯,王安石什麼菜也沒吃,就把一盤鹿肉吃完了。」吳氏恍然大悟:「你把鹿肉放在他什麼地方了?」「放在他面前呀!」吳氏說:「哎~你們不知道,這菜的味道好壞他是吃不出來的。他只要吃不飽就行了。」
以上3條是我自己總結,還有些出自各個古人的筆記中,大多不可行,還有王安石與韓琦誤會,答司馬光書的是也是可行的,可以自己去查。謝謝,對於王安石的問題歡迎你來王安石貼吧問我。
Ⅳ 包拯,岳飛,王安石,宋慈等這些人歷史上的出場順序是怎麼樣的
楊業(約932-986)
包拯(999-1062)
范仲淹(989-1052)
歐陽修(1007--1072)
王安石(1021--1086)
蘇東坡(1037—1101)
李清照回(1084-約1151)
岳飛(1103-1142)
辛棄疾(1140-1207)
宋慈答(1186-1249)
Ⅵ 學文科的 歷史好的進來幫我找個典故 關於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司馬光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朝著名人物,他們原來是朋友,二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品德、學識、性格等,治國理念卻截然相反,耐人尋味。
司馬光生於公元1019年;王安石生於1021年。
司馬光於1038年中進士,時年19歲;王安石於1042年中進士,時年21歲。
司馬光本官員子弟,父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官居四品,入官場有龐籍提攜,光尊籍為恩師;王安石則有歐陽修等人推薦。
王安石文采出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許多文章、詩詞流傳於世,著有《王文公文集》;司馬光文采也極高,有《溫國文正司馬公集》,但更為著名的是他編纂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司馬光少時就聰明,砸缸的故事千古流傳,「警枕」表現了他讀書刻苦用功,對後世有很大的教育意義;王安石入仕後,在地方為官,享有盛名,但中央徵召幾次,均堅辭不受,名聲益彰。
司馬光和王安石私生活都非常檢點:王安石不納妾,夫人背著他為他納一妾,王發現後馬上打發走了;司馬夫人也像王夫人一樣,給司馬光納了個妾,晚上姬妾去司馬光房間,司馬正顏說道:「夫人不在,你竟敢來此?速去!」
司馬光不喜奢華,在朝廷宴請新科進士的聞喜宴上,司馬光獨不戴花,別人勸說是天子所賜,他才勉強戴了一支;二人都在群牧司供職時,群牧使包拯請客,司馬光本來不大喝酒,覺得包拯勸酒、盛情難卻,勉強喝了幾杯,而王安石,不管包拯怎麼勸,就是滴酒不沾。
司馬光、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好朋友,政治上卻不太一致。早年東坡先生反對變法,被王安石排斥,晚年東坡先生反對全盤否定變法,又遭到司馬光不滿。
王安石對變法堅決推行;司馬光則極力反對。
王安石說:「善理財的人,可以使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司馬光說:「天地間物產總有一個定數,不在民、便在官,你所謂的善理財只不過是盤剝百姓罷了」。
王馬之爭以前被冠以「儒法之爭」,說司馬是儒家,王是法家,其實二人都是儒家,王安石還一度配享孔廟,位列孔子孟子之後。
公元1086年,5月,王安石去世;10月,司馬光去世。
王安石被封為「荊國公」,謚號「文」;朝廷追贈司馬光為「太師」,封「溫國公」,謚號「文正」。
關於二人成為正式的政敵的故事
公元1067年,因於朝廷將要舉行的春季祭天 大典.本來,按照慣例,每次春季祭天大典完 成後,都要賞賜給文武百官銀兩綢緞,表示 皇家對諸位一年辛苦的一點意思,也包括了 對開春以後,新一年的拜託之意.事實上,這 可能已經成為一種類似今天的年底發放雙 薪,或者年終獎金性質的一筆支出.不到實 在過不下去的地步,這筆錢的確不是可省則 省的.然而如今,國庫已經到了真正空虛的
地步,因此,皇帝下決心要免去這筆賞賜,把 不好意思變成沒有意思.以此為皇家節省一筆開支. 由此,引發了王安石與司馬光二人在神 宗皇帝面前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爭論.時 間大概是在公元1068年年底前後.當時,王安石與司馬光二人已經先後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王安石第一次沒有推辭便接受了此項任命;而司馬光則是在皇帝下令不許推辭的情況下,接受了任命. 這次爭論針鋒相對,將雙方的基本分歧 大體表達清楚. 王安石認為:"國家財政狀況不好,不是當務之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善於理財的人." 司馬光反對:"你所謂善於理財者,不過是巧立名目,在百姓頭上增加捐稅而已."王安石說:"不然.善於理財者,可以不增加捐稅卻使國庫充盈." 司馬光大不以為然:"天下哪裡有這個道理 天地所生的錢財萬物,不在民,就在官.設法從老百姓那裡巧取豪奪,比增加捐稅還壞.這實際上就是當年桑弘羊之流蒙騙漢武帝的那套說辭." 從後來發生的情況判斷,皇帝很可能有過短暫的猶豫,但最終還是支持了王安石的
變法主張.
Ⅶ 王安石的歷史故事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
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餚都沒准備。蕭公子心裡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後,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餅拿過來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
(7)王安石包拯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文學成就
王安石的論說文,針對時政或社會問題,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結構謹嚴,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為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
王安石的短文,直陳己見,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獨特風貌,如史論《讀孟嘗君傳》,全文不足百字,然而層次分明,議論周密,詞氣凌厲而貫注,勢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還有一部分山水游記散文,簡潔明快而省力,亦記游,亦說理。
後世紀念
鄞州王安石紀念館,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忠應廟內,以照片、繪畫、實物等展品生動形象地介紹了王安石的生平和治鄞政績,以紀念他在鄞縣時的每項改革。館內陳列有「王安石在鄞史跡」,分「荊公年譜」「治鄞方略」「重修東湖」「興學教化」「詠鄞風采」「豐碑永存」「湖區新貌」等7個部分。
Ⅷ 包拯和王安石是不是同朝為官
包拯和王安石是同朝為官,當時的皇帝即宋仁宗趙禎。
包拯(999—1062),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
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後卒於位,謚號「孝肅」
(8)王安石包拯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包拯
高祖:包業,不仕。
曾祖:包襲,不仕,後贈太子少保。
祖父母:
祖父:包士通,後因包拯顯貴贈太子少傅。
祖母:宣氏,追封馮翊郡太夫人。
父母:
包令儀:官至虞部員外郎,後因包拯顯貴贈太保。
張氏:追封(闕)陽郡太夫人。
配偶:
李氏:包拯原配,早卒。
董氏:包拯繼室,後封永康郡夫人。
兒子:
包繶,包拯長子,娶崔氏,官至太常寺太祝、通判潭州,先於包拯去世。
包綬,:名包誕,包拯幼子,出生在媵妾家中,後被崔氏迎回,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
女兒:
包氏,嫁陝州硤石縣主簿王向。
包氏,嫁國子監主簿文效。
Ⅸ 王安石,包拯 高俅三人是在同一時期嗎
包拯,宋仁宗時期。王安石,宋神宗時期!宋仁宗是神宗的爹!高俅,宋徽宗時期,宋神是宋徽宗的爹
Ⅹ 王安石的故事(歷史)最好有10個
少年王安石故事之--尋求生花筆
江西撫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負籍遠游,曾挑著書箱行李,從家鄉臨川,來到宜黃鹿崗薌林書院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指導下,他勤奮苦讀,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閱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後來名聞天下。於是他拿著書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啊!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
王安石見杜子野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麼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
於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你自己尋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學生眼淺,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著胡須,沉思片刻,嚴肅地說:「你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一支再換一支,如此一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可是這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泄氣,於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麼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麼,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舍」四個大字送給他。
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湧,行筆如雲,一篇頗有見地的《策論》一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筆了!」
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著鄉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後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後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少年王安石故事之二--智勝廚師
王安石小時候,住在臨川城內的鹽埠嶺,離他家不遠的街口有一家面館。王安石每天上學都要從這家面館門前經過,並經常在這里吃早點,久而久之,和面館的老闆伙計都相識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這家面館吃面。進門後,揀了個座位坐下,老闆、伙計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給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見後進門的人都吃上了面,便問跑堂的伙計:「師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計答道:「就來。」不大一會兒,只見跑堂的伙計手中拿著一雙筷子交給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師傅說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計效,徑直來到廚房,只見灶墩上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滾燙的面湯快要溢流碗外,大師傅笑眯眯地對王安石說:「伢仔,這碗面是我特意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別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潑了一滴湯,算你白吃,不要錢。」王安石問:「此話當真?」大師傅說:「偌大的一個面館,還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個王安石,主意還真不少,只見他用筷子輕輕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條挑了起來,碗內自然只剩一半碗湯了。就這樣,王安石左手端起湯碗,右手拿著筷子挑起面,順順當當地把一碗滿滿的熱面條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面館里的人都翹起大拇指稱贊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
少年王安石故事之三--"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從小聰明伶俐,鄰居們都誇他心眼多,腦瓜靈。他爹聽了,自然喜上眉梢,甜進心裡。
有一年秋天,正下著毛毛細雨,他爹穿著單衣,坐在屋裡,於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說:「安石啊,大家都說你聰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裡,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聰明。」王安石知道父親在考自己,就笑著說:「爹,落雨天當然是坐在屋裡,我怎麼能叫你站到院子里去淋雨呢?」他爹說:「哪你不算聰明。」王安石接著說:「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請到屋裡來,你信不信?」他爹連聲說著「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
王安石在屋裡來回走著,就是不喊爹進屋來,讓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實在不耐煩了,催問他為什麼還不開始?王安石說:「爹,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嗎?」他爹這才恍然大悟,笑著說:「還真有兩下子。」王安石說:「爹,快回屋裡來,要不淋雨受涼會生病的。」他爹立即回來了,王安石又說:「爹,又『把你請到屋裡來』了。」說完,兩人都哈哈大笑。
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於京口(令江蘇省鎮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鍾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里,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復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烏台詩案
大約是蘇東坡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見烏齋台桌上擺著一首隻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卧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麼會在花心上卧呢?以為不妥。於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卧花蔭。」王安石回來後,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蘇東坡到合浦後,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 」蘇東坡出於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麼,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黃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蟲在花蕊里蠕動。又問小孩說這是什麼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 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問旁人,這是什麼鳥叫?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但後人評價說,王安石身為宰相,氣量心胸也太狹小,他雖懂得地方上的風俗人情,也不應該因蘇軾錯改了他的兩句詩,而立「烏台詩案」,置蘇下獄,進而又隨便發配人家。這樣做,與搞「文字獄」何別。其實,從史實上看,王安石罰蘇東坡,錯改兩句詩不過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實質上主要原因,則是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之故,蘇軾先後幾次被貶.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本是官樣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當時朝中政敵章敦、蔡確等人藉此指責蘇軾以「謝表」為名行譏諷朝廷之實,妄自尊大,發泄對「新法」的不滿,請求對他加以嚴辦。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舉出蘇軾的《杭州紀事詩》作為證據,說他「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更從他的其他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的給予定罪,如:「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本來蘇軾是說自己沒有把書讀通,所以無法幫助皇帝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他們卻指他是諷刺皇帝沒能力教導、監督官吏;又如「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說他是指責興修水利的這項措施不對。其實蘇軾自己在杭州也興修水利工程,怎會認為那是錯的呢?又如「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說他是諷刺禁止人民賣鹽。總之,是認定他膽敢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該處死刑。於是朝廷便將蘇軾免職逮捕下獄,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審訊。此時,沈括還出來告密,說蘇軾詩作有譏諷朝政之意,章敦等人便以蘇軾的詩作為證據(令蘇拭倒霉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於死地。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一百多首詩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蘇軾下獄後未卜生死,一日數驚。在等待最後判決的時候,其子蘇邁每天去監獄給他送飯。由於父子不能見面,所以早在暗中約好:平時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決的壞消息,就改送魚,以便心裡早做准備。一日,蘇邁因銀錢用盡,需出京去借,便將為蘇軾送飯一事委託朋友代勞,卻忘記告訴朋友暗中約定之事。偏巧那個朋友那天送飯時,給蘇軾送去了一條熏魚。蘇軾一見大驚,以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極度悲傷之心,為弟蘇轍寫下訣別詩兩首,其一:「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氣夜凄凄,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詩作完成後,獄吏按照規矩,將詩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被就欣賞蘇軾的才華,並沒有將其處死的意思,只是想藉此挫挫蘇軾的銳氣。讀到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感動之餘,也不禁為如此才華所折服。加上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王安石也勸神宗說:聖朝不宜誅名士,神宗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為黃州團練副使。轟動一時的「烏台詩案」就此銷結,而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也廣為流傳開來。
幫你找到了五個經典的故事,樓上那個帖吧裡面也有幾個,加起來足夠10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