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彬的人物履歷
1989.09—1993.08,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英語專業學習(期間,1991.07—1993.08擔任政治輔導員);
1993.08—2001.08,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蘇州公司外勤、辦事處主任、支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期間,1995.09—1998.01在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國際金融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2001.08—2004.07,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2004.07—2006.11,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
2006.11—2008.10,任共青團中央中青投資公司總經理(正處級)(期間,2006.10—2008.10為中組部、團中央「博士服務團」成員,掛任貴州省畢節地區行署黨組成員、專員助理;
2007.05—2010.05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後、研究員);
2008.10—2009.07,貴州省畢節地區行署黨組成員、專員助理(期間,2008.10—2009.07掛職任畢節市委副書記);
2009.07—2010.02,貴州省畢節地區行署黨組成員、專員助理,畢節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理市長;
2010.02—2011.06,貴州省畢節地區行署黨組成員、專員助理,畢節市委副書記、市長;
2011.06—2011.12,貴州省六盤水市委常委、水城縣委書記;
2011.12—2014.10,貴州省六盤水市委常委、水城縣委書記、貴州水城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2014.10—2014.10,貴州省委六盤水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
2014.10—2016.03,貴州省委六盤水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
2016.03—貴州省工商局黨組書記、提名省工商局局長。
㈡ 畢節市層台鎮有叫路言春的人嗎
你所說的人不是什麼名人,只有姓路的都會起這個名字的,這是個普通人,不是什麼大名人。
㈢ 畢節市織金縣龍姓
歷史名人有明代御史隆英.23% 從龍氏歷史演進過程來看、清朝大臣隆科多等。隆姓淵源較多版,這一過程、源於蒙權古族滿都拉圖氏等等,即體現著北方龍氏與南方各族相融、源於姬姓,龍氏完成了遍布華夏的歷史旅程。就在這一步步的相融中、江西等省為多。
隆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又體現著少數民族龍氏與漢及其他各族相融。隆姓人口主要居住在河北、明代令尹隆成。今日龍氏尤以湖南、四川,在《百家姓》中名列第368位、山東交界處以及東北地區、廣東、源於毋將氏,四省龍氏約佔全國漢族龍氏人口的70%,主要說法有源於春秋時期隆邑,佔全國人口的0,人口約龍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
㈣ 喬洪的人物簡介
喬洪,男,原籍山西昔陽,中國共產黨員,大專文化,高級經濟師。曾任共青團貴州省版畢節地委權書記、畢節地區納雍縣縣長、畢節地區輕紡工業局局長、貴州省輕紡工業廳副廳長,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
1953年出生於一個革命家庭,6歲時跟隨父母到貴州。
1960年代末,喬洪在貴州參軍,1975年離開部隊,進入國家機關工作。先是在畢節地區廣播局,後任畢節地委機關秘書、科長、共青團畢節地委書記,在貴州最窮的縣之一畢節地區納雍縣做過縣長,擔任過畢節地區輕紡工業局局長。這期間,喬洪讀完了經濟管理專業大專。
2010年1月15日,貴州茅台酒股份公司原總經理喬洪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貴州省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㈤ 劉光磊的人物履歷
1970.11--1976.04解放軍35212部隊戰士、班長、營部代理書記
1976.04--1984.09貴州省畢節地區汽車運輸公司工人、組織科幹事、政治處辦公室副主任
1984.09--1986.08貴州省畢節地委黨校黨政幹部大專培訓班學員
1986.08--1988.10貴州省畢節地委辦幹事、副主任科員、秘書科副科長,地委深化農村改革試點工作隊隊長
1988.10--1990.03貴州省畢節地區林果葯茶開發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經理(副縣級)
1990.03--1994.11貴州省威寧縣委副書記、書記
1994.11--1995.11貴州省畢節地區農經委主任、黨組書記、扶貧辦主任
1995.11--1997.01貴州省黔西南州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97.01--1998.07貴州省黔西南州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
(1995.08--1997.12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班黨政管理專業學習)
1998.07--1998.10貴州省黔東南州委副書記(正地級)
1998.10--2004.12貴州省黔東南州委書記(其間:2003.03--2004.01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班學習)
2004.12--2005.06貴州省委常委,黔東南州委書記
2005.06--2005.07貴州省委常委,省公安廳黨委書記
2005.07--2006.11貴州省委常委,省公安廳廳長、黨委書記,2005.12副總警監
(2003.09--2006.07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省部級幹部研究生班政治學專業學習;2006.06--2006.11兼武警貴州省總隊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2006.11--2009.02重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副總警監
2009.02--2009.03重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副總警監
2009.03--2012.06重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06.11--2009.07兼武警重慶市總隊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2012.06--2013.07重慶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
2013.07--2013.08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委農工委書記
2013.08--2013.11 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2013.11--2015.01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重慶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兼)
2015.01-- 2015.02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重慶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兼)
2015.02--重慶市政協副主席。
黨的十六大代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市三次、四次黨代會代表,二屆、三屆、四屆市委委員,市三屆、四屆人大代表,市四屆政協委員
㈥ 畢節的名人有哪些
余澤江,筆名詹育,蒙古族,畢節市燕子口大田村人。1949年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放過牛,種過地,當過兵,打過仗,立過功,營職軍官轉業地方。
澤江少時在家鄉讀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善於思考,為人灑脫。中學畢業,於1968年光榮應征入伍。從烏蒙,來到美麗的西雙版納駐軍139野戰醫院服現役。在部隊大熔爐里,澤江深感微力難及,便發誓要甩掉貧文帽,高登文化峰。於是在部隊的培養下,在戰友的幫助下,經過苦苦跋涉,起步於文學殿堂,文章很快登上報刊,寫作成就得到認可,一時文筆遠近聞名,圓了澤江的「秀才夢」,被提任第139野戰醫院政治處宣傳幹事。 1978年,澤江奉命參加那場南疆自衛反擊戰,調到上級機關專門從事文學創作和新聞報道。他如魚得水,把文學創作、寫新聞報道視為生命。他以甘灑熱血寫春秋的精神,深入戰火紛飛的戰場,足跡踏遍千里邊防前線,撰寫戰地報道,歌頌英雄人物。他創作的文學故事在軍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稿件常被新華社、《解放軍報》、《人民日報》、《人民文學》等多家新聞單位和文學雜志社採用,並被聘為特約記者,被新華社、《解放軍報》評為優秀通訊員、優秀特約記者;昆明軍區政治部授予他「戰地模範通訊員」、「戰地記者通訊員標兵」稱號,所在部隊為其立功授獎,功記史冊。戰爭結束後,澤江作為有實戰經驗的優秀政工幹部,被選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深造學習。畢業後回昆明軍區工作,被任命為昆明陸軍學院政治教官。因被一篇報道累及橫禍,於1985年轉業,回到畢節,被安排在縣糧局機關工作。斯時,澤江鼓起勇氣,以自己的深厚潛力和頑強意志,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他積極投身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潮中,以一身正氣,揮毫撰寫了一篇篇歌頌改革開放的文稿和一章章反腐檄文,獲得社會各界的稱頌,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贊譽,升任縣體改委主任。1994年被提任為市鄉企局局長兼任煤炭工業局局長。任職期間,市鄉企局年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評為「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個人多次被省、市評為「先進個人」。2000年,當選為畢節市政協秘書長。長期以來,澤江雖身在官場,卻心系文章,除搞好本職工作外,還一直堅持寫作。2001年,被《人民文學》雜志社聘為專欄作家;2003年,又被該社聘任駐外工作部貴州站站長;2004年,他當選為中華余姓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參加主持編纂續修中華余姓族譜1-12卷,主持編修了中華余姓族譜畢節卷;是年,被選為中華蒙古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由於年齡已屆花甲,澤江退居二線,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澤江文學創作室,成天潛心創作,常常廢寢忘食,即使累病了也堅持寫作。為了出精品,不恥下問,經常拜師訪友,座談題材,請人修改稿件,勤奮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他長年累月深入山區群眾,在農戶家裡體驗生活;到水電基地搜集新時期工人創造業績的故事。甚至為了查找相關資料,他不遠千里到大草原、北京圖書館等地,游覽祖國大好河山,激發創作靈感。他著述很多,除新聞報道、小品雜文而外,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三節草》、《惜別鳳頸橋》、《情已了》、《孝聖》等;中篇小說《華日衛士》、《賢妻似鏡》等;文集《編織金色的夢》、《澤江通訊集》等相繼問世。其業績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國際文化藝術名人大辭典》、《世界名人大辭典》。被中國藝術家協會授予「共和國藝術家」稱號。成為北京文學藝術研究學院研究員。是畢節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之一,烏蒙山有名的作家。
㈦ 畢節最出名的歷史人物是誰
從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牂牁郡(今畢節境內)土著人盛覽向武帝派遣出使西南的特使司馬相如討教作文之術,然後返回故鄉招生授徒開始,到明洪武十七年(1384)畢節置衛,再到明正統四年(1439)土著人唐諫「獻宅基地修學廟」,明眼人可以從盛覽與唐諫兩個人物的身上,透視出這長達1550年的歷史期間,畢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歷程。特別在教育上,為史學界稱之為貴州教育的發端。明清兩代,貴州共培養出700名進士,第一名就是畢節的張諫(在外地求學)。
從明洪武十四年(1381)穎川侯傅友德率30萬大軍南征,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普定侯陳桓、靖寧侯葉升領兵屯田畢節,再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都指揮使李煥著手修建畢節城池;從1949年毛澤東組織5.3萬幹部隨軍下江南,到同年11月28日畢節解放,首任縣委書記張西華、縣長牛林楓到任;從1964年中央抽調大批幹部赴貴州,到支黔幹部趙福亮出任中共畢節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書記、第二書記,人們可以看出,這總計長達580多年的歷史時期,畢節這個地方就迎來了三批北方客人,使畢節與外界溝通,實現南北文化交融,彝苗漢各民族共生共榮,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從l911年10月3日,周素園領導的貴州自治學社發動武裝起義,一舉奪取政權,建立大漢貴州軍政府,到1934年1月,中共貴州地下黨第一個黨支部———畢節支部成立,林青出任支部書記,繆正元、秦天真為成員,再到1936年2月,中共貴州省工委委員鄧止戈領導的幾支地方武裝席大明、周質夫、阮俊臣部開到農村,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一彈未發進駐畢節,並在畢節建立川滇黔省蘇維埃革命委員、中共畢節中心縣委和貴州抗日救國軍,紅軍在畢節活動20天後,抗日救國軍司令員周素園率領600多人隨同紅軍撤離畢節投入長征這一歷史過程,人們可以看出,歲月流程雖僅有25年,但畢節已實現從舊民主義革命到新民主義革命的轉變,成了永放光芒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歷史人物
張諫
字孟弼,明朝赤水衛(今貴州畢節境內)人。明朝時貴州的第一個進士。少有志氣,北走四川就學於劉仲珩,很受仲珩喜愛。當時正值劉忠愍奉命出使四川,仲珩帶孟弼拜見,忠愍亦非常喜愛孟弼。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中舉人,然後到京師留在忠愍門下受業。明英宗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考取進士。受行人。因母去世去職守孝三年,後官拜監察御史,出督福建銀課時,遇地方不寧,孟弼率兵協助官軍捕之,回到朝廷時,上疏請罷閩中銀課。後父親去世,又守孝三年,孝畢累遷順天府尹,因正直被貶穿州知府,後又升太僕寺卿,卒於任上,留有《望古》詩一首。
林蔡氏
女,明朝畢節衛(今貴州畢節)人。其夫為畢節衛指揮,早逝,其子林晟年幼襲職。蔡氏寡居,有志氣,且懂得軍事,因子晟年幼不懂軍事,她便出來管理軍事,衛中各軍指揮都敬佩蔡夫人。蔡氏有文才,軍政閑暇時又教子晟以詩文。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苗民攻赤水城,四川都指揮張祥來征不克而死,畢節震懼。時官軍皆調征平越,林晟又在守備貴陽,畢節城中僅有軍隊數百人。蔡夫人臨危不懼,率僕人及軍民修補城牆守衛。不久,水西叛酋普奴率眾來攻城,由於蔡夫人指揮有方,拒敵三月,賊自去她便率眾追擊,使敵大潰,畢節城得以保全。人稱蔡氏為"女將軍"。能詩,《黔詩紀略》錄其詩一首。
夏曦(1901-1936),又名隆梓,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勞俠,湖南益陽鎮(今湖南桃江縣)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領導人之一。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讀書。1919年,加入新民學會。曾參加湖南學生聯合會領導第一師范學生「救國十人團」,開展抵制日貨運動。旋與毛澤東等組織驅逐軍閥張敬堯的斗爭。1920年,參加湖南俄羅斯研究會,學習、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積極傳播馬列主義。同年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參加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並受到列寧的接見。1922年回國後,在湖南自修大學任教員。1922年至1923年,任湖南學聯幹事部主任,主編《湖南學生聯合會周刊》。1924年,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後改為湖南省委)委員。曾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7年,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在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曾在益陽、寧鄉等地組織農民軍。後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31年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後,被派往湘西根據地,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書記,在貫徹執行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中,犯了肅反擴大化的嚴重錯誤,給洪湖革命根據地的黨團組織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紅三軍被迫退出湘鄂西根據地。1934年6月,他在湘鄂西中央分局會議上開始認識和糾正肅反擴大化的錯誤。1935年冬,任紅六軍團政治部主任。在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36年2月,在紅二、六軍團長征途中,不幸於貴州畢節縣七星關犧牲。
林青,原名李遠方,又名李肅如。
1911年出生於貴州省畢節縣。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
1933年出獄後返回家鄉畢節,投身於抗日救亡活動中,並在斗爭中發展進步青年入黨。
1934年1月,林青等人在畢節建立了黨支部,並擔任黨支部書記。這是黨在貴州建立的第一個支部。
林青在畢節的抗日救亡活動,積極而有成效。他將進步青年組織起來,成立宣傳革命的群眾團體——畢節草原藝術研究社,以文藝的方式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林青的活動引起了反動軍閥的仇視。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遵義,林青聞訊後立即奔赴遵義。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長李維漢會見了林青。林青向李維漢匯報了貴州地下黨的工作,李維漢代表中央肯定了貴州地下黨的工作,並指示由林青等人組成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林青任書記兼遵義縣委書記。
不久,貴州地下黨組織通過秘密工作搞到敵人的軍用地圖和密電碼本,交給了中央特派員潘漢年,為紅軍長征做出了貢獻。同時,林青又將從遵義帶回的紅軍戰報秘密傳閱,並利用刊物宣傳紅軍、宣傳抗日。
同年7月19日,林青不幸被捕。在獄中,敵人先以高官厚祿收買他,妄圖徹底破壞貴州地下黨組織,被林青堅決拒絕。敵人又對他施以各種酷刑和死亡威脅,妄圖撬開他的嘴。面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林青堅貞不屈,義無反顧地面對死亡。
1935年9月11日敵人將林青押赴刑場。行刑前,林青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高唱《國際歌》,大義凜然,從容面對死亡。兇殘的敵人為阻止他,竟然用刺刀刺進他的口中……林青壯烈犧牲,年僅24歲。
余達父(1870—1934),名若泉,號達父,彝族傑出詩人、法學家,是畢節歷史上最早的留學生之一。
余達父世居四川省古藺縣水潦鄉,自幼過繼給伯父余象儀為嗣,入籍於貴州省畢節縣龍場驛大屯。他沒做過土司,卻因過繼給伯父余象儀而成為大屯土司庄園的少主人。幼讀家塾,後受業於進士葛子惠門下,研習經史子集、詩詞文賦。1906年留學日本,入江戶和佛法律大學,專攻法律。他選學法律是為了要營救遭遇冤獄的哥哥若煌。在日本與貴州辛亥革命領導人平剛結為摯友。1910年學成歸國,秋試中舉,成為前清政法科舉人,但未受清廷一官半職,就回鄉守母喪。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一月後貴州自治學社領導的起義亦宣告貴州獨立。達父先生被選為省立法院議員,即自家鄉赴省城貴陽,但貴州革命政權很快就被滇黔軍閥勾結所顛覆。余達父被迫遠赴上海避禍,與安健(彝族)創辦《斯覺報》,鼓吹革命,鞭撻軍閥。後又赴北京開設律師寓所,任專職律師,又在法政學校兼任教員。時人稱他「學究申韓,辯媲蘇張」,「仗義直言,恥附權貴」,這樣正直剛烈的性情,不見容於腐敗黑暗的當時,居京5年,落寞歸里,在大屯家中讀書著述。後中風半身不遂,卧病3年治癒。這時鄉間兵匪頻仍,難以安居,經摯友周素園介紹給省長袁祖銘,出任貴州大理分院刑庭庭長,乃全家遷居貴陽。在任上「法理深邃,冤屈雪伸」,時與官場相扦格,再次棄官入雲南,漫遊數載,又歸鄉里讀書著述,但仍不見容於地方權勢,復寓居省城,在王家烈任省主席時,受聘為省政府名譽顧問。1934年,貧病交加的余達父在貴陽不幸逝世,歸葬大屯故里。平剛曾親題其遺像,高度評價他在經學、史學、文學、法學上的成就,憐惜他的懷才不遇報國無門。
余達父先生學問深湛,著作等身。生前刊印者即有《邃雅堂詩集》十四卷、《罌石精舍文集》四卷、《蠖龕拾塵錄》二卷、《通雍余氏宗譜》一卷;未刊稿有《且蘭考》一卷、《且蘭野史》四卷等。時人稱譽他「讀書萬卷,用宏取精工書善文,昔擅詩名」、「法律名家,文學泰斗」、「深諳政法,尤擅詩文」。其中《邃雅堂詩集》是先生手訂的平生詩作千餘首的精選本,在當時就廣受識者好評。
陶新春(1825—1867)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清威寧州遵化里(今貴州省赫章縣境內)人,是太平天國革命時期黔西北苗族人民起義的著名首領。周素園(1879—1958),又名培藝,別字樹元,澍元,貴州畢節人,1879年3月7日生。前清貢生,年輕時立志改良政治,尋找救國之策。
㈧ 貴州畢節歷史上有什麼偉人
1.夏曦(1901-1936),又名隆梓,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勞俠,湖南益陽鎮(今湖南桃江縣)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領導人之一。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讀書。
1919年,加入新民學會。曾參加湖南學生聯合會領導第一師范學生「救國十人團」,開展抵制日貨運動。旋與毛澤東等組織驅逐軍閥張敬堯的斗爭。1920年,參加湖南俄羅斯研究會,學習、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積極傳播馬列主義。同年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參加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並受到列寧的接見。1922年回國後,在湖南自修大學任教員。
1922年至1923年,任湖南學聯幹事部主任,主編《湖南學生聯合會周刊》。1924年,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後改為湖南省委)委員。曾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2.林青,原名李遠方,又名李肅如。
1911年出生於貴州省畢節縣。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
1933年出獄後返回家鄉畢節,投身於抗日救亡活動中,並在斗爭中發展進步青年入黨。
1934年1月,林青等人在畢節建立了黨支部,並擔任黨支部書記。這是黨在貴州建立的第一個支部。
林青在畢節的抗日救亡活動,積極而有成效。他將進步青年組織起來,成立宣傳革命的群眾團體——畢節草原藝術研究社,以文藝的方式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林青的活動引起了反動軍閥的仇視。
㈨ 匡姓的歷史名人
匡章
匡章,戰國齊將領。又叫章子、匡子。齊威王時曾率軍擊退秦國進攻。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宣王乘機派他率「五都之兵」(常備軍)和北地之眾攻燕,攻入燕都薊城(北京),殺子之(燕王噲讓位於子之)和燕王噲。齊軍因行為殘暴被迫撤走。前312年秦軍侵齊,打到濮水(經山東鄆城至茌平東入濟水),齊將聲子被俘,他敗走。湣王即位,孟嘗君為相,聯合韓、魏攻楚。他率軍在垂沙大敗楚軍,殺楚將唐昧。是戰國時代唯一一位在強秦崛起後能夠攻破秦國函谷關的東方名將,他死後,新一代名將白起閃亮登場,六國再無機會。
匡衡
匡衡(?―約前32年),西漢臣、經學家。字稚圭,東海承縣(今山東嶧城)人。出身農家,少年好學,世傳其鑿壁偷光故事。精明博識,為眾學者佩服。但因宣帝不喜儒術,僅官至太常掌故,補平原文學。元帝後,遂為博士、給事中,遷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又遷光祿勛、御史大夫。前36年,代韋玄為丞相,封樂安侯。認為民風敗壞是因朝廷、官吏腐敗,主張整治吏制,舉賢良,罷奸佞,崇尚仁義禮讓。後因兼並土地及奏劾中書令石顯事被免為庶人,卒於家。
匡咸
匡咸,西漢臣。東海承(今山東嶧城)人。匡衡之子。因家學淵源,深明經術,歷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為左馮翊。其家代有為博士之人。
匡昕
匡昕,廬陵人(今江西永豐)。著名南朝齊國大孝子。性至孝,母病亡多日,其泣哭哀號,母竟蘇醒,時人以為孝感所致。
匡才
匡才,邳州人(今江蘇邳州)。著名金、元期間將領。原仕金為武略將軍、邳徐兵馬都巡使。金國滅亡後,率部降蒙古,守邳境。後領軍攻宋,破五城,授沂邳東河監軍,進沂邳東河元帥兼建武軍節度副使。後宋朝大軍大入境,匡才戰死。
匡福
匡福,山東膠州人。著名明初將領。元朝時期曾任河南行省參政,後投靠朱元璋,為騎尉,從征戰,守東海,擊倭有功,授武德將軍,世守膠東。
匡翼之
匡翼之,山東膠州千戶所人(今江蘇贛榆)。著名明朝大臣。明成化年間進士,巡按貴州,授南京御史,改北京御史,奉旨清理陝西軍政,除積弊。他彈劾不避權貴,忤劉瑾,出為四川副使,孤身舌戰,平息少數民族起義,官終廣東按察使。
匡源
匡源(1815―1881),清臣、學者。字木如,號鶴泉,膠州郭家莊人。清道光進士,繼任翰林院編修,曾先後任江西、山西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1854年出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任吏部左侍郎,代理禮部尚書。1858年任軍機大臣上行走,賜紫禁城騎馬。1862年任隨稱贊襄政務大臣,咸豐帝病危,為顧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帝即位,兩宮垂簾聽政,慈棺罷匡源官,匡遷居濟南。其後應聘為濼源書院山長,兼尚志書院山長,歷時十七年。其著作有《珠雲仙館詩人鈔》、《名山臥遊錄》、《奏議存稿》等。
匡肯構
匡肯構,1940年2月生,湖南省雙峰縣人。高級畜牧師。1963年9月畢業於貴州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畜牧專業,同時被分配到貴州省畢節地區畜牧科學研究所工作。1984—1992年任湖南省婁底地區對外經濟貿易糧油食品公司副經理(副科級)兼工會主席。參加工作30多年來,先後在地級科研、事業和企業單位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和管理工作,被評過五好青年、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計劃生育模範、弘揚麒麟文化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傳略被輯人《當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辭典》、《全國優秀人才辭典》、《雙峰縣志》和《國魂》。
匡奕珍
匡奕珍,男,1961年9月生,江西萬安人。大學文化。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全國商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內貿易部教材委員會委員,山東製冷冷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職業學校經貿類專業教研中心秘書長。主要著作有《製冷原理》(中國商業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主持制訂內貿系統製冷與空調專業《教學大綱》(1996年頒布執行),主審《熱工理論與流體力學基礎》(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製冷與空調系統給排水》(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製冷與空調設備》(中國商業出版社8月出版)、《製冷壓縮機》(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食品冷藏技術》(中國商業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等大中專教材。1999年6月入選《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大典》。
匡峰
匡峰,男,生於1976年,山東臨沂籍人,EMBA,職業經理人。社會兼職曾任「各界文學聯誼會」會員,「中國詩書畫影藝術學會」會員,「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科教書社」特約撰稿人。年輕喜愛文學繪畫,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各報刊發表,其繪畫作品「登高視野遠」文學作品「五月」 「在不經意中想」 「愛的幾何」 「回頭一笑」、「什麼樣的我」 「往事」 「一起走過的日子」 ,論文「個位是5的兩位數平方的妙算」 「多位數相乘的妙算」等作品入編各類報刊雜志,其名字編入《教改之星懷歷》。現任一企業集團副總經理。
其他
其他匡姓名人有春秋時隱士匡裕;漢大臣匡昌;名士匡國策;明大臣匡文貞,醫學家匡愚,學者匡如桐;清大臣匡開益等。近當代匡姓名人有解放軍將領匡裕民、匡斌,政治家匡吉,數學家匡繼昌,力學專家匡震邦,物理光家匡定波、匡光力,通信專家匡鏡明,電子專家匡龍海,海洋學家匡國瑞,地球化學專家匡耀求,生物學家匡達人,動物學家匡溥人,植物學家匡廷雲,建築設計專家匡涌、匡振鶠,中葯學家匡海學,醫學家匡培根、匡調元、匡琴芳,心理學家匡培梓,教育家匡互生、匡亞明,哲學家匡萃堅,歷史學家匡珊吉,社會學家匡長福,編輯家匡繼先,作家匡文立,美術家匡劍,書畫家匡亞夫,作曲家匡天齊,攝影師匡樹山,戲劇演員匡冰穎,籃球運動員匡魯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