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建寧縣歷史人物

建寧縣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2 15:25:04

⑴ 歷史上真有建寧公主這個人嗎

對於皇十四女建寧公主而言,這一切卻猶如噩夢,33歲時突然就家破人亡了。從前,下嫁漢族權臣之子是清廷為了實現籠絡漢臣之意,而今父債子還甚至是由孫子來還,又是清廷為鞏固政權的明智之舉。

⑵ 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33歲至親被殺,她的一生有多凄慘

剛開始了解建寧公主這個人物肯定是從金庸的《鹿鼎記》中開始的,但是建寧公主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康熙的姑母。雖然她和吳應熊(吳三桂之子)的婚姻是政治婚姻,但是二人婚後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還生有三個兒子,而吳應熊在朝廷上也算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了一品大員的官職,但是因為吳三桂的謀逆,使得吳應熊被殺,而建寧公主也鬱郁而終。




之後吳三桂還是進行了大規模的謀反行為,於是康熙果斷殺死了吳應熊和他的兒子。雖然吳應熊是吳三桂的長子,但是最傷心的還要是建寧公主,畢竟他是建寧的老公,是她兒子的父親。自從吳應熊和自己的兒子死後,建寧公主便悶悶不樂,在冰冷的宮中思念著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在之後的三十年中感受不到皇家的溫馨和關懷,最終是死在了後宮中。

⑶ 建寧縣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建寧公主算不算!

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轄縣,古為綏安縣,唐乾元二年建鎮,南唐中興元年(958)置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介於北緯26°32′-27°06′,東經 116°30′-117°03′之間,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閩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建寧是台灣首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的故里,在千年古剎報國寺建有慈航菩薩紀念館。
建寧地質結構形成於26億年前,由茫茫海底抬升為陸地並逐步向泰寧、寧化等周邊延伸,地質學定名為天井坪地貌,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塊陸地,歷史久遠的這塊華廈古陸,形成了獨特的地質條件,境內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主峰白石頂為福建第二高峰(海拔1858米),具有典型的花崗岩石蛋地貌。年降水量1822毫米,年均氣溫16.8℃。有雲母、瓷土、稀土等礦藏10餘種。主要交通干線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連接線、向莆鐵路建寧段,規劃過境的鐵路有浦建龍梅鐵路。游覽勝地有金鐃山、高峰古道、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等,古跡有千年古剎報國寺等。
建寧是「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中國無患子之鄉」和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建蓮素有天下第一蓮的美譽,已有千年種植歷史,是歷代皇家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建寧黃花梨被評為中華名果和福建省名牌農產品。建寧是福建省最具規模、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農業縣之一,年種植蓮子、種子、梨子分別穩定在5萬畝、5萬畝、11萬畝以上。建寧縣還是福建省的母親河閩江的發源地,亞洲最大的薄型紙生產基地和中央蘇區縣之一,享受西部地區政策優惠待遇。

⑷ 有人知道歷史上建寧公主到底嫁給誰了嗎就是"鹿鼎記"里的那個嫁給韋小寶的建寧公主!

建寧公主的原型是和碩建寧公主,皇太極的第十四個女兒,其母為庶妃奇壘氏。她是康熙的回姑姑:並不是妹妹答。
建寧公主初號和碩公主,又稱和碩恪純公主、金福格格。公主於順治十年()13歲時下嫁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
順治十四年晉封為和碩長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後改為和碩恪純長公主。吳應熊與公主婚後,順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晉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四年吳應熊因其父吳三桂反清廷,同其子吳世霖皆被清廷處死。吳應熊死後,康熙皇帝經常下詔慰藉公主,謂其「為叛寇所累」。
康熙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時年63歲。

⑸ 歷史上的建寧公主

建寧公主是金庸小說《鹿鼎記》中人物,她最後成為主人公韋小寶的七位夫人之一。在金庸筆下,這位金枝玉葉的公主卻是一個有點心理變態的施虐狂兼受虐狂,常常是剛才還打得韋小寶鼻青臉腫,嘴歪眼斜,轉瞬間就跪在地上大叫「桂貝勒」了。她身世可憐,母親本是神龍教為了得到《四十二章經》而安排進宮的一個卧底——前明將領毛文龍之女毛東珠,而她生父也不是先帝,而是神龍教徒瘦頭陀(後來因為吃了豹胎易筋丸而變得又矮又胖),她空有金枝玉葉的名頭,卻是個私生女,所以她有時對韋小寶有點過份,韋小寶看她著實可憐也就忍了。

歷史原型

建寧公主的原型是和碩建寧公主,清太宗皇太極的第十四個女兒,其母為庶妃奇壘氏。她是康熙帝的姑姑。建寧公主初號和碩公主,又稱和碩恪純公主、金福格格。公主於順治十年()13歲時下嫁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順治十四年晉封為和碩長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後改為和碩恪純長公主。吳應熊與公主婚後,順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晉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吳應熊因其父吳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吳世霖皆被清廷處死。吳應熊死後,康熙皇帝經常下詔慰藉公主,謂其「為叛寇所累」。康熙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時年63歲。

兩者區別
金庸小說《鹿鼎記》中的建寧公主與歷史頗有出入,
1.建寧原是康熙之姑姑,《鹿鼎記》一書將她安排成康熙的妹妹。
2.建寧公主下嫁吳應熊一事,於《鹿鼎記》書中寫成建寧不只沒嫁吳應熊,還閹割了他。 此外,鹿鼎記中的建寧還是一個有虐待他人以及被人虐待癖好的公主,而且還為韋小寶生了女兒——韋雙雙。

⑹ 建寧公主的人物生平

吳應熊與公主婚後來,順治十自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本來建寧公主與額駙在京師不斷加官晉爵,和美度日,孰不知南疆突變起風波。康熙十二年(1673),平西王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蓄發易衣冠,樹起白色旗幟,以復明為由,挑起反清之「三藩之亂」。建寧公主的生活由此轉折,落入了人生長恨水長東的窠臼。吳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吳世霖皆被清廷處死。吳應熊死後,康熙皇帝經常下詔慰藉公主,謂其「為叛寇所累」。因此,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並沒有和吳應熊虛與委蛇而嫁給「韋小寶」去快活逍遙,而是月寒日暖煎人壽,莫問當年事,因為往事不堪回首。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二月,皇十四女建寧公主在熬過了30年的凄清蕭索歲月後與世長辭,時年63歲。
歷史上皇太極的共有十四個女兒,建寧公主是最小的,年紀比康熙大十三歲。她生母是庶妃,因此可能不太得寵,皇太極二女馬喀塔 、四女雅圖、五女阿圖都有留下名字來,建寧卻沒有留下名字。又嫁給清廷深為忌憚的吳三桂之子,那時她才13歲,這一輩子就註定是悲劇了。

⑺ 建寧鄉的歷史人物

(一)本地人物
1、人物簡歷
(1)張寶,宋末元初高平縣建寧(今建北村)人,歷任永興路百戶、指揮僉事。
《高平縣志》記載,「元則張寶,中統間(1260年-1263年)為永興路百戶。適江寇為亂,命寶督兵檄,至即束擔以行,時方元旦,擒渠魁以歸,遷都指揮僉事。居家孝友,建寧明道先生鄉校文館(建寧文廟)久廢,寶力復之」。
張寶做官退休後回到建寧,在聖人殿專事教書育人。
(2)申良(1468年-1524年),字延賢,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其女兒名叫申翠屏,女婿叫郭紹芳,外孫叫郭東。弘治十一年舉人,歷任招遠、諸城、良鄉知縣,安吉知州,常州同知,戶部員外郎。
清代張廷玉著《明史》(卷192)記載,「申良,字延賢,高平人。登鄉薦,授招遠知縣。山東盜起,良豫為戰守具。盜至,追擊 至黃縣,俘斬數百人。已,復至,再破走之。歷知諸城、良鄉。權貴人往來要索,良悉拒之。進安吉知州。錦衣葉瓊倚錢寧勢奪民田,良讞還之民。瓊因嗾奸人誣奏良,事竟得白。稍遷常州同知,入為戶部員外郎。與淮俱杖死。贈太僕少卿。招遠民懷其政,繪像祀之」。
(3)郭宗,字距光,號雲林山人,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景昭,祖欽,父質,兒峻,孫紹芳,曾孫東。景泰七年舉人,原武縣尹。
(4)郭峻,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欽、祖質、父宗,妻田氏,兒紹芳,孫東,曾孫嗣燃、嗣炳、嗣煥。廩生、建寧聖人殿教授。
(5)郭岐,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欽、祖質、父宗、兄峻,侄兒紹芳,侄孫東,曾孫嗣燁、嗣勛。建寧當地鄉賢。
(6)郭紹芳,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質、祖宗、父峻,妻申翠屏,兒東,孫嗣燃、嗣炳、嗣煥。建寧當地鄉賢。
(7)郭東(1523年-1603年),字仁府,號春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宗、祖峻,外祖申良,父郭紹芳,母申翠屏,妻刑氏、王氏、楊氏,兒嗣燃、嗣炳、嗣煥,孫基洪。大明嘉靖二十五年丙午科中舉,第20名;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賜同進士出身,三甲第174名,大明第267名。歷任浙江嘉興、河南嵩縣知縣,南京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尚書司丞、順天府丞、南京太常寺卿(正三品)。
司昌齡《郭東傳》記載,「郭東,字仁府,高平人。曾祖宗,景泰丙子舉人,原武知縣;祖峻,邑廩生,博學工書,士多從之;父紹芳,落魄嗜酒,有義氣。嘗出行,見一騫在田,而久不見人,疑而,控之,揣其所負裝金也。會日將暮,遂前跡 之,一人醉卧道旁,諦之。為徘徊李五,撼而訊之,實為官解餉五百餘兩,即以裝付之五,感激願致百金為謝,固欲不受。歸以與妻申氏,申氏曰,君能處心濟物如是,吾家其或興矣。次年遂生東,東奇敏,特達以。嘉靖丙午鄉薦,及丙辰登第,時年三十九,歷知嘉興、嵩二縣,升南京刑部主事。迎養父母,父不往,母往,居三月歸,遂請終養。未幾,父卒,家居十八年,至萬曆九年,母卒,服闋。始補官為兵部主事,升尚書司丞,轉順天府丞,升南京太僕寺卿,又轉太常寺卿,以年過七十致仕。東善事二親,好讀書,恭謹淡泊。居邑東之建寧鎮,有汥陽池,中建危樓,引水四面繞之,林木蓊鬱,時登覽嘯詠,以自適。又於鎮北數里建㞼陽書院(「㞼」字為古代生僻字,現注音有chéng、shèng、zhé三個讀音。【集韻】註解:㞼同丞,翊也。故當地人叫做丞陽書院),招延四方文士,講學其中,今其地曰石堂會,舊跡俱存,文章典雅醇正,著《類博錄》。卷版藏於家,年八十以終,子嗣煥萬曆壬辰進士,官至蘇州府同知,亦有文集刻本」。
明景泰年間,郭東曾祖父郭宗攜帶家眷從高平三甲鎮北庄村遷至建寧里繁衍生息,後裔分布建寧鎮(今建南、建北村)及郭庄、荒窩等村莊,逐漸發展成為明清時期建寧里第一名門望族,現今郭姓人員逾兩千人。
郭東工於詩書,作品存世甚多,包括《甎(zhuān)甃(zhòu)城垣記》、《建寧里重修文廟碑》、《石堂別墅》、「建寧鎮」匾額書法。《石堂別墅》詩雲:「結廬石堂會,行坐見南山。梅帳塵囂隔,茅齋趣味閑。苔痕侵砌畔,草色映簾間。地僻兼心遠,棲遲未欲還」。
(8)郭嗣燃,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東。建寧當地鄉賢。
(9)郭嗣炳,字永孚,號肖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東。萬曆二十五年丁酉科武舉人,歷任明威將軍,金吾前衛指揮僉事。
(10)郭嗣煥,字叔奕,號憲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東,兒基洪。萬曆十年舉人,萬曆二十年壬辰科進士,三甲第211名,大明第271名。歷任陝西蒲城直祿東明知縣、試政工部虞衡司、直隸蘇州同知(正五品)。
(11)郭嗣燁,字元充,號效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不詳。庠生儒官,「建寧鎮」匾額勒石人。
(12)郭嗣勛,字季成,號為吾,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峻,祖紹芳,父不詳。庠增生。
(13)郭基洪,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曾祖紹芳,祖東,父嗣煥。歷任序班、太常寺卿。
(14)姬廷聘,字慕伊,號起萃,明代高平縣建寧鎮(今建南村)人。庠生、建寧當地名醫。
(15)郭維高,字土撝,號鳳岡,清代高平縣府下里郭庄村(今建寧鄉郭庄村)人,歲貢生。撰有石堂會石窟《三義洞記》碑記。
(16)夏國彥,清代高平縣建寧里建寧鎮(今建北村)人,儒學生員。順治十二年撰寫郭庄村《繭用入社碑記》。
(17)蘇遇春,清代高平縣府下里蘇庄村(今建寧鄉蘇庄村)人,建寧當地鄉紳。光緒十年撰並書寫蘇庄村《補修玉皇廟碑記》。
(18)張文榜,清代高平縣建寧里建寧鎮(今建北村)人,清末民初名臣。民國九年書寫建南村《高平縣建寧鎮補修濟瀆廟記》。
2、建寧郭東家族世系表
(1)初祖:郭子儀
(2)一世:郭恩
(3)二至六世:無考
(4)七世:郭景昭
(5)八世:郭欽
(6)九世:郭質
(7)十世:郭宗
(8)十一世 :郭峻、郭岐
(9)十二世:郭紹芳
(10)十三世:郭東
(11)十四世:郭嗣燃、郭嗣炳、郭嗣煥、郭嗣燁、郭嗣勛
(12)十五世:郭基洪
(13)十六世以後:無考
(二)外地關聯人物
1、程顥(1032年-1085年),字伯淳,號明道,世稱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生於湖北黃陂縣。嘉祐二年丁酉科進士((同榜進士有曾鞏、蘇軾、蘇轍(唐宋八大家之三位))。歷任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宗寧寺丞等職,後追封「豫國公」,奉祀孔廟東廡第38位。程顥早年與其弟程頤共師周敦頤,開創「洛學」,奠定了理學基礎,堪稱理學大師,世稱「二程」。
程顥詩作存世頗多,其中《春日偶成》詩篇久負盛名,詩雲:「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程顥在晉城縣令任上,主持創立鄉校七十二所,建寧鄉校就設在宣聖廟內。其在閑暇時間,經常前往建寧宣聖廟為當地師生傳道授業解惑。
2、楊子器,字明甫,號柳塘,明代浙江慈溪人。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進士,三甲第152名,大明第265名。歷任高平、常熟縣令。
明代學者崔銑撰寫的《楊子器去思碑記》碑文記載,「楊子子器去高平十有八年,高平民申鐸、姬增而下數百人立祠於建寧鎮祀之。鎮有先聖廟,宋程子伯淳作,楊子嘗修之,祠列東廡下「。
建寧人申鐸、姬增等數百人為了紀念楊子器在高平縣令任上做出的巨大貢獻,特在建寧鎮聖人殿內勒石修建楊子祠。
(三)郭氏家族科舉人物
郭氏家族一門六進士、十餘舉人、數十鄉賢鄉貢,高平郭氏家族與陽城縣皇城相府陳廷敬家族並稱為明清時期晉城兩大科舉官宦世家。建南村郭氏與三甲鎮北庄村郭氏系出同源,建南村的郭氏科舉人物見《本地人物》,北庄郭氏科舉人物如下:
1、進士
(1)郭定:字靜之。曾祖景昭,祖欽,父質,妻刑氏、崔氏、葛氏、李氏,七子坤、城、增、堪、壕、埏、?。明天順六年舉人,成化十一年乙未科進士,二甲第6名,大明第9名。歷任鄭州知州、贈通議大夫、工部右侍郎(正三品)。
(2)郭鋆(1499年-1565年):字允重,號一泉。曾祖質,祖定,父坤,妻劉氏、刑氏。正德十四年舉人,嘉靖十一年戊辰科進士,三甲第116名,大明第199名。歷任太常寺少卿、工部右侍郎,先後總管蘆溝橋、元雷殿、寶源局等工程,並督修京師外城,竣工後,被賜予金帛,加食尚書俸祿。文章古雅簡練,著有《一泉文集》。
(3)郭鎜(不詳-1558年):字允新,號三泉。曾祖質,祖定,父城,妻趙氏,子治暤、治休、治熙,孫奇策。嘉靖十年舉人,嘉靖十四年乙未科進士,三甲第44名,大明第142名。先任翰林院修撰,主編《大明會典 壬子典》,後任國子監祭酒,對監生重身教,謹章程,以經術為教。升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明嘉靖三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卒於南京官邸。郭鎜博聞強記,明《春秋》,善詞賦,一生著述頗豐,有《翰林詩稿》、《國學文集》、《家居集》等。
(4)郭鑒:字允明。曾祖質,祖定,父坤,妻申氏。明嘉靖十三年舉人,嘉靖十四年乙未科進士,二甲第56名,大明第59名。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正四品)。
2、舉人
(1)郭質:字彥彬。祖景昭,父欽,妻悅氏、王氏。明正統九年舉人,歷任永壽、定興知縣,光州知州。
(2)郭文:字宣章,祖景昭。父欽。明正統十三年舉人解元,歷任湖廣道監察御史、巡按畿內。
(3)郭騫:字惟賢。曾祖景昭,祖欽,父文。明成化十六年舉人,真定府深州知州。
(4)郭淳:字時雍。明成化十八年舉人,歷任東安及南陽縣尹、葭州知府、西安府同知。
(5)郭拱宸:字敬之。曾祖景昭,祖欽,父質。明弘治二年舉人,雞澤教諭。
(6)郭拱樞(1479年-1544年):字惟中,號北庄拙人。曾祖景昭,祖欽,父宜,妻邢氏,子三謨、三畏、三知,孫四箴、四勿、四幼。正德八年舉人,文林郎、陝西澄城知縣。
(7)郭長:字孟長。曾祖欽,祖質,父拱宸,明嘉靖七年舉人,金州知州。
(8)郭坤:字崇載 。曾祖欽,祖質,父定,妻王氏。明弘治二年舉人,歷任霸州知州,贈通議大夫,工部右侍郎。
(9)郭增:字崇進。曾祖欽,祖質,父定。明弘治十四年舉人,歷任莒南通判、濟南府同知。
(10)郭鑾:字允和。曾祖質,祖定,父城。明嘉靖十年舉人,歷任武定州及寧州知州、藩府長史。
(11)郭士基(1836年-1902年):字子卿。道光二十九年,13歲時考中秀才,同治三年,29歲時又考中舉人,高平縣署贈予他文魁匾額。同治九年出任廣靈縣訓導。清光緒十一年,因不滿清廷的腐朽統治,指責朝政,被革職遣回鄉里。
3、鄉貢鄉賢
(1)郭均讓:字時遜。生於元末,以賢良方正征歷,辭歸隱。明洪武十二年,以德行賢才應召金陵,授真定尹。
(2)郭欽:父景昭。封文林郎,湖廣道監察御史。
(3)郭宥:曾祖景昭,祖欽,父質。明弘治五年鄉貢,教授。
(4)郭冧:曾祖景昭,祖欽,父質。明弘治十一年鄉貢,易州同知。
(5)郭完:曾祖景昭,祖欽,父質。明弘治十五年鄉貢,教授。
(6)郭宏:曾祖景昭,祖欽,父質。例貢。
(7)郭拱極:曾祖景昭,祖欽,父質。明嘉靖五年鄉貢。
(8)郭城(1467年-1544年):字崇固,號恭菴。曾祖欽,祖質,父定,妻王氏,子鑾、鎜。例貢,安州州判,贈徵士郎、翰林院檢討。
(9)郭堪:曾祖欽,祖質,父定。明嘉靖七年鄉貢。
(10)郭壕:曾祖欽,祖質,父定。明嘉靖三十年鄉貢。
(11)郭埏:曾祖欽,祖質,父定。明嘉靖三十二年鄉貢,隆慶衛訓導。
(12)郭治統:曾祖定,祖坤,父鋆。廩生,兩浙運司。
(13)郭治暤:曾祖定,祖城,父鎜。任職布政司。
(14)郭治休:曾祖定,祖城,父鎜。任職真定府。
(15)郭治熙:曾祖定,祖城,父鎜。原武縣主簿。
(16)郭治光:曾祖定,祖城,父鎜。任職真定府。
(17)郭治詩:曾祖定,祖坤,父鑒。耀州吏目。
(18)郭治泰:曾祖定,祖坤,父鑒。耀州吏目。
(19)郭治禮:曾祖定,祖坤,父?。序班,鄉賢。
(20)郭獻策:曾祖坤,祖鋆,父治統。任職運司。
(21)郭奇策:曾祖城,祖鎜,父治暤。鄉賢。
4、郭氏家族名字規律
(1)第十世:郭寧、郭宗、郭宥、郭定、郭冧、郭完、郭宏、郭騫。寶蓋頭取名。
(2)第十一世:郭坤、郭城、郭增、郭堪、郭壕、郭埏。五行土旁取名。
(3)第十二世:郭鑾、郭鋆、郭釜、郭鎜、郭鑒、郭鑋、郭鎣、郭鋈、郭鈭。五行金旁取名。
(4)第十四世:郭嗣燃、郭嗣炳、郭嗣煥、郭嗣燁、郭嗣勛。五行火旁取名。

⑻ 建寧公主與康熙皇帝是什麼關系

是姑侄關系。歷史上建寧是順治的妹妹,康熙的姑母。 皇太極諸女: 皇十四女(1641(辛巳年)一1703):和碩長公主。皇太極之第十四女。其母為皇太極庶妃察哈爾部蒙古奇壘氏。初號和碩公主。順治十年()13歲時嫁給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十四年晉封為和碩長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後改為和碩恪純長公主。
吳應熊與公主婚後,順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本來建寧公主與額駙在京師不斷加官晉爵,和美度日,孰不知南疆突變起風波。康熙十二年(1673),平西王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蓄發易衣冠,樹起白色旗幟,以復明為由,挑起反清之「三藩之亂」。建寧公主的生活由此轉折,落入了人生長恨水長東的窠臼。吳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吳世霖皆被清廷處死。吳應熊死後,康熙皇帝經常下詔慰藉公主,謂其「為叛寇所累」。因此,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並沒有和吳應熊虛與委蛇而嫁給「韋小寶」去快活逍遙,而是月寒日暖煎人壽,莫問當年事,因為往事不堪回首。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二月,皇十四女建寧公主在熬過了30年的凄清蕭索歲月後與世長辭,時年63歲。
歷史上皇太極的共有十四個女兒,建寧公主是最小的,年紀比康熙大十三歲。她生母是庶妃,因此可能不太得寵,皇太極二女馬喀塔、四女雅圖、五女阿圖都有留下名字來,建寧卻沒有留下名字。又嫁給清廷深為忌憚的吳三桂之子,那時她才13歲,這一輩子就註定是悲劇了。

閱讀全文

與建寧縣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