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太平天國的歷史故事

太平天國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2 14:13:26

『壹』 太平天國的全部歷史

http://ke..com/view/94944.htm

『貳』 太平天國運動的歷程


1852年4月5日,太平軍自永安突圍,攻桂林不下,轉攻全州,馮雲山中炮身亡。後折入湖南道州(道縣),在此整頓隊伍,增修戰具;制備軍火,並作出「專意金陵,據為根本」的戰略決策。8月10日,棄道州東進,占郴州,建立「土營」。9月攻長沙,蕭朝貴陣亡。12月占岳州(岳陽),建立水營。
1853年1月攻下武昌,震動清廷。2月9日,洪秀全等率領號稱50萬眾、船1萬余艘,夾江東下,連克九江、安慶、蕪湖,勢如破竹。3月19日佔領江南重鎮江寧(南京),定為都城,改稱天京。旋派軍兩支攻佔鎮江、揚州,與天京形成犄角之勢。
1853年5月13日,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和地官正丞相李開芳等率領2萬餘人由浦口出發,奉命「師行間道,疾取燕都」。太平軍經安徽、河南、山西、直隸(河北)長驅北上,於1853年10月29日進抵天津西南的靜海、獨流鎮,駐守待援。清廷震驚,以勝保為欽差大臣,後又任命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會同勝保「進剿」。
北伐軍陷於清軍重兵包圍之中,時值隆冬,軍資缺乏,援軍不至,處境日艱,被迫於1854年2月5日突圍南走束城,旋又至阜城。清軍緊追不舍,北伐軍再度被圍。洪秀全、楊秀清得知北伐軍抵達天津附近時,才考慮派軍增援。
1854年2月4日,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冬官副丞相許宗揚等統率北伐援軍7500人,從安慶出發,經皖北、蘇北,直入山東。4月12日克臨清,旋遭勝保部圍攻,27日在南退途中潰散覆滅。5月天京再組援軍未果,北伐軍遂陷於孤軍作戰。林鳳祥、李開芳得知援軍北上,於5月5日由阜城突圍東走,佔領東光縣連鎮。為分敵兵勢,迎接援軍,李開芳率千餘騎於28日突圍南下,占據山東高唐,獲悉北伐援軍已敗,乃築壘固守。北伐軍兵分兩地,勢更孤單。
1855年3月7日,連鎮被僧格林沁攻陷,林鳳祥被俘。僧格林沁旋南下會勝保軍猛攻高唐。 李開芳突圍南走茌平縣馮官屯。5月31日,馮官屯在僧格林沁引水浸灌下失守,李開芳被俘。北伐軍將士英勇善戰,但由於戰略上犯了孤軍深入的兵家大忌,終致全軍覆沒。
在北伐的同時,1853年6月3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等率戰船千餘艘,步軍兩三萬人,由天京溯江而上,開始西征。意欲奪取皖贛,進圖湘鄂,控制安慶、九江、武漢等軍事要地,以屏蔽天京。10日西征軍佔領安慶,旋進圍南昌,攻城80日未下,撤圍北返。
石達開至安慶主持西征戰事,集中兵力進攻皖北,於1854年1月14日攻克廬州(合肥)。繼率師西攻,於黃州堵城大敗清軍,乘勝再占漢口、漢陽,進圍武昌。同時分軍兩支向鄂北、湖南進軍。與曾國藩所率湘軍戰於岳州、湘潭和靖港,失利退出。湘軍乘勢陷武漢,並突破太平軍田家鎮、半壁山防線;
1855年1月,兵鋒直逼九江。為阻遏湘軍攻勢,石達開率軍馳援,於湖口、九江大敗湘軍水師,一舉扭轉不利戰局。旋乘勝反攻,再克武漢三鎮。清廷為挽救敗局,調集兵力圍攻武漢,西征軍與湘軍在武漢周圍激烈爭奪。
1855年10月上旬,曾國藩自江西遣軍援鄂,武漢形勢危急。石達開又率部西上,敗湘軍於咸寧、崇陽,並乘虛挺進江西,連佔7府40餘縣,困曾國藩於南昌,西征軍事達到巔峰。
1856年3月,石達開奉命率主力回救天京,西征作戰結束,基本實現預定戰略目標。自太平軍北伐、西征後,天京一直處於清軍江南、江北大營的包圍之中。
1853年12月,太平軍棄守揚州,江北僅占瓜洲。1854年夏,清軍自廣東調「紅單船」50艘駛抵天京江面, 天京上下游交通受阻。
1855年8月,蕪湖失守,鎮江危急,天京外圍的軍事形勢日趨嚴重。是年底,洪秀全、楊秀清決定從西征戰場調兵回救。
1856年2月,燕王秦日綱率數萬人白天京援鎮江,北渡瓜洲,4月攻破江北大營,重占揚州,旋又南渡,連破鎮江外圍清軍營壘後撤回天京。時石達開率部從江西前線趕回,太平軍兵力更厚,6月攻破江南大營。向榮敗走丹陽,不久憂憤而死。至此,天京的威脅基本解除。
1856年8月,楊秀清居功自傲,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石達開回京相救。9月初,楊秀清及其部屬數萬人被韋昌輝殘殺。
不久,韋昌輝又被洪秀全處死。合朝文武迎石達開到京輔政。石達開因遭洪秀全疑忌,於1857年5月負氣出走,率數萬將士脫離天朝,獨立作戰。雖繼續反清,但遠離根據地,於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滅。
經此「內訌」,太平天國受到極大損害,軍事形勢不斷惡化,武漢、九江相繼失守,湖北、江西根據地大部丟失,只有安徽戰場控制地區略有擴大。從此,太平天國開始衰敗!
此時,在太平天國影響下,全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處於高潮,加之洪秀全起用李秀成、陳玉成等一批年輕將領,才使軍事形勢沒有發展到惡化的地步。
1858年初,清軍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再次圍攻天京。 為解京圍,後軍主將李秀成請命出京,與前軍主將陳玉成在安徽樅陽舉行會議,確定作戰方略。
會後,陳玉成率部首先攻佔廬州,後南下會李秀成部,於1858年9月27日攻破位於浦口的江北大營。此時,湘軍自湖北兩路東犯,南圍安慶,北攻廬州。湘軍悍將李續賓率5000之眾於11月3日進抵廬州南面的三河鎮,陳玉成得報,約李秀成等部先後赴援,在三河外圍全殲李續賓部,並乘勢收復舒城、桐城等地,迫使進圍安慶的湘軍撤回湖北。
1860年初,江南大營再次合圍天京。忠王李秀成與干洪仁玕商定採取「圍魏救趙」之策,解救京圍。2月10日,李秀成率2萬餘人經皖南入浙,攻佔杭州,誘使江南大營分軍往救。俟清軍援兵抵杭,即棄城晝夜兼程北返。4月下旬,各路太平軍進抵天京外圍。5月2日,再破江南大營。旋乘勝東征,連占句容、丹陽、常州,6月2日佔領蘇州。接著進軍上海,因內應被破壞,又遭英法侵略軍阻擊,未能得手。正當太平軍進攻上海之際,清兩江總督曾國藩、湖北巡撫胡林翼督率湘軍水陸師5萬餘人東下進圍安慶。9月,洪秀全調集大軍,西上救援。陳玉成率軍走江北,李秀成率軍走江南,約定次年4月「合取」湖北,迫使湘軍回救,以解安慶之圍。
1861年3月,陳玉成佔領湖北黃州,由於受到英國侵略者恐嚇阻撓,停攻武漢,4月下旬返回安徽。李秀成部遲至6月才抵武昌外圍,得知陳玉成部先回安徽,也東返浙江。「合取湖北」計劃徹底落空。此後,洪秀全增調兵力,三次強攻圍困安慶之敵,均為湘軍所敗。9月5日,安慶被湘軍攻陷。陳玉成坐守廬州,束手無策。
1862年初,派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等赴河南、陝西招兵,皖北兵力更加單薄。李秀成率部再次進軍上海,因英法侵略軍與清軍聯合抵抗,未能得手. 4月至5月間,署江蘇巡撫李鴻章率淮軍6500人自安慶分抵上海,東線軍事形勢日漸嚴峻。 5月,荊州將軍多隆阿率清軍來攻,陳玉成棄城走壽州,為團練頭子苗沛霖誘擒,解送清營遇害。天京西部防線瓦解,東南方面卻有所發展,太平軍於年底攻佔杭州及浙江大部地區。
1862年3月下旬,湘軍水陸師2萬餘人從安慶沿江東下,5月底直抵天京城郊。 洪秀全急令在上海前線督戰的李秀成火速回援。9月,李秀成等「十三王」統率10餘萬人自蘇州等地回救,急攻40餘日,未能取勝。
不久,洪秀全又責令李秀成率部「進北救南」,企圖取道江北西入湖北,迫使圍城湘軍回救。李秀成部在西進途中遭湘軍節節阻擊,進至安徽六安被迫折返,途中又遭湘軍攔截,損失精銳數萬。
與此同時,李鴻章淮軍在「常勝軍」支持下,由上海西進,於1863年12月攻陷蘇州、無錫,兵鋒直逼常州。 浙江巡撫左宗棠率部自江西攻浙江,於1864年3月攻陷杭州,並基本佔領浙江全省。 曾國荃部湘軍則逐一攻佔天京城外要點,對天京形成合圍。 蘇州陷落後,李秀成自前線返回天京,建議「讓城別走」,遭洪秀全拒絕,乃布置死守。

『叄』 太平天國內部斗爭小故事

天京事變

咸豐六年(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向榮在8月9日死後,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另有圖謀,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為「萬歲」。
北王韋昌輝在這時請求天王誅殺東王,天王不肯。後來陳承瑢向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弒君篡位之企圖,天王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綱鏟除東王。
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殺,東王部屬、他們的家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
翼王石達開抵達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城外,韋昌輝其後盡殺翼王府中家屬。
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聲討韋昌輝,此時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洪秀全為平眾怒,11月2日將韋昌輝處死,不久又處死秦日綱和陳承瑢。
韋昌輝被處死後,石達開應召回京「提理政務」。洪秀全經過「天京事變」,對石達開也不信任,於是封洪仁發和洪仁達為王,鉗制石達開。石達開既無實權,又心存疑慮,1857年6月,率領10萬精兵遠走西南。石達開的隊伍孤軍奮戰,1863年6月,被清軍圍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全軍覆沒。

『肆』 太平天國征戰的故事,誰有

太平天國運動堅持了14年,它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開始→稍具規模→全盛→分裂衰敗→後期短暫重興→全局失敗的曲折過程。 從發展過程來看,太平天國運動的興主要包括它的爆發、北上、定都、鞏固政權和軍事上的東征、西征、北伐 1851年1月11日,這一天正好是洪秀全38歲生日,洪秀全率眾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氣勢磅礴的太平天國運動從此開始了。 接著,太平軍北上,同年秋,攻佔永安。太平軍在永安整頓建制。洪秀全在這之前已自稱為「天王」。在永安,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歷。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頒布封王詔令: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太平天國的中央政權組織初步形成,這對於加強領導,發展隊伍具有重要意義。詔令還規定,天王以下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楊秀清實際上掌握了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 經過短暫的調整,太平軍在清軍的包圍下艱難突圍。之後,太平軍向桂林進攻。太平軍圍攻一個月,未能攻克,於是轉進全州,隨後又向長沙、武昌、鎮江等重鎮進發。一路上,太平軍堅決鎮壓和打擊維護反動統治的走狗,而且還焚燒衙門、糧冊、田契,甚至破除神佛像及孔丘牌位,對封建統治秩序進行了大掃盪,很受人民群眾的愛戴。在《太平天國》第3冊第271頁曾提到「所過之處,以攫取衣物獻給貧民,……謂將來概免租賦三年」。甚至連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太平軍至,「爭迎之,官軍至皆罷市」,「鄉民處處助賊打仗」。(選自《太平天國》第3冊及《賊情匯纂》)因此,太平天國起義獲得了迅速發展。 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破南京外城,斬兩江總督陸建瀛。20日,太平軍攻佔內城,殺江寧將軍祥厚等。完成了佔領南京的目的。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南京為天京,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 定都後,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關於產品分配,根據「凡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不過,太平天國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是不可能的。在《天朝田畝制度》上有這樣一段話:「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女,……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衣同穿……」這段話充分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這是幾千年來農民運動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這種絕對平均分配產品的方案,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無法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只是一種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太平軍進入天京不到半個月時間,清軍就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以圍困天京。 1853年,太平軍北伐,進軍北京。但因實力相差太大,北伐失敗。北伐將領林鳳祥戰死,李開芳被捕。(《道咸宦海見聞錄》第163頁) 在北伐同時,太平軍進行了西征。1853年,西征軍奪取安徽、湖北的重鎮,進入湖南。1855年,石達開指揮西軍在鄱陽湖口大敗湘軍,然後進入江西,迅速攻佔大片土地,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 1856年,太平天國進行了東征,奪取揚州,攻破江北大營。後又與石達開的西軍會師,一舉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同時也斷了清政府東南財路。 經過北伐、東征、西征,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的興盛,沉重打擊了反動封建勢力,大快人心啊。 但令人遺憾的是興馬上走向衰。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1.前期的征戰使領導階級瓦解。據《中國近代史》第三章所說,在北上途中,南王馮雲山於1852年6月3日中炮彈身亡,西王蕭朝貴於同年9月12日負傷死去。太平軍失去了2位重要的領導。 2.中期的鞏固大本營使領導核心分裂。定都天京後,楊秀清因掌握了大部分軍政實權,所以「東府集團」勢力最大。這些集團之間爭奪權力斗爭日益尖銳。1856年9月,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發生了公開的分開。據《李秀成自述》影印本記載,楊秀清驕傲專橫的傾向日益嚴懲地表現出來,「威風張揚,不知自忌」。1856年8、9月間,江南大營被打垮,天京被包圍的形勢暫時解除,楊秀清乘機進一步擴大勢力,「逼天王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洪秀全命韋昌輝率部於9月1日趕到天京,包圍了東王府。次日楊秀清及其眷屬全被殺光。接著天京城內發生混戰,太平天國優秀將領和戰士兩萬多人死亡。後韋昌輝控制了天京,獨攬軍政大權。11月,洪秀全又命石達開殺死了韋昌輝及其心腹200多人,結束了韋昌輝對天京歷時2個月的統治。在這之後,洪秀全又逼迫石達開出走,後石達開被清軍圍困全軍覆沒。這就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歷稱「天京變亂」。

『伍』 關於太平天國的歷史

自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縣東鄉稱天王始至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太平天國的主要王有:
天王洪秀全,1851年稱,崇號:萬歲;
東王楊秀清,1851年封,崇號:九千歲,職銜:正軍師中軍主將;
西王蕭朝貴,1851年封,崇號:八千歲,職銜:又正軍師前軍主將;
南王馮雲山,1851年封,崇號:七千歲,職銜:副軍師後軍主將;
北王韋昌輝,1851年封,崇號:六千歲,職銜:又副軍師右軍主將;
翼王石達開,1851年封,崇號:五千歲,職銜:左軍主將;
燕王秦日綱,1854年封,崇號:千歲,職銜:天官正丞相;
豫王胡以晃,1854年封,崇號:強千歲,職銜:春官正丞相
安王洪仁發,1857年封,崇號:顯千歲,職銜:殿前京內又正總鑒;
福王洪仁達,1857年封,崇號:倫千歲,職銜:殿前京內副總鑒;
干王洪仁軒,1859年封,崇號:福千歲,職銜:文衡正總裁;
英王陳玉成,1859年封,崇號:祿千歲,職銜:前軍主將;
忠王李秀成,1859年封,崇號:榮千歲,職銜:後軍主將;
侍王李世賢,1859年封,崇號:雄千歲,職銜:左軍主將;
輔王楊輔清,1860年封,崇號:威千歲,職銜:中軍主將;
贊王蒙得恩,1860年封,崇號:耀千歲,職銜:春官又正丞相;
請王李開芳,1863年封,崇號:合千歲,職銜:地官正丞相;
求王林鳳祥,1863年封,崇號:協千歲,職銜:天官副丞相;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它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後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里,時代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義。太平天國的功績主要有: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
2、在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對外國侵略者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斗爭,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
3、同中國以往的農民戰爭相比,在思想上、組織上,它都高出一籌,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對後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有深遠影響。
4、太平天國的領袖還主張與各國通商貿易,後期又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5、19世紀中葉,亞洲出現了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太平天國運動同波斯、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人民的反殖民主義斗爭,相互推動、相互影響,共同打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

『陸』 求太平天國時期的故事。。。

慕王植銀杏與「八柱擎天 」

清同治年間,蘇州為太平天國蘇福省,忠王李秀成為守城主將。
1862年初春,慕王譚紹光奉令率領納王等文武職隨員一行去天京(南京)覲見天王洪秀全述職並請示機宜。途徑黃埭時,有婦女馬前控訴駐當地副職武官邵某調戲侮辱新娘案。慕王當機立斷,在黃埭設臨時行轅三天,審理此案。他每天上午審案,下午率隨員分向附近鄉村,了解民間疾苦。在短短三天中,辦了不少為人們稱道的實事(後邵某伏法。當時留有「慕王斬將處」和「刀垛石狗頭」……等等遺址。)
慕王臨行前一天,有鄉農兜售樹苗,慕王選購兩株銀杏樹苗,親自種在後院空地上,今尚存一棵歷史悠久的活文物,欣欣向榮,生機勃勃。

慕王種銀杏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位「飽學之士」錢學究,特意寫了一副對聯來見慕王。慕王以禮相待,學究必恭必敬,從袖子里取對奉上。那上聯是:「一樹擎天,四海歌德」,下聯是「千秋功業,萬事太平」。看罷對聯,慕王很不安地說:「您老先生說到哪兒去啦!天國上賴天王威德,下靠將士用命,更少不了百姓的愛戴,一柱怎麽擎得了天?」慕王的意思是:天王是正梁、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忠王李秀成、翼王石達開、英王陳玉成和自己,好比是十八根擎天柱。接著又拱手向錢學究道:「譚某出身寒微,少讀詩書,不過還記得有一部古書上寫著」八柱擎天「,那一句,才合乎常情……。這一句在哪一本書上,倒要請老先生不吝賜教哩!」錢學究一聽,羞得面紅耳赤,竟無言可對,只得告辭王爺回家去。

學究抱慚歸家,到書室搬出所有藏書,一步步翻著,果然在屈原的《離騷》上找到了「八柱擎天」一句,不由對慕王欽佩得五體投地。從此逢人便翹起大拇指說:「莫看譚爺是位叱吒風雲的武將,還是位通今博古的溫文爾雅的一代儒將哩!」

註:
1。黃埭: 今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
2。古銀杏:古銀杏現在中居委白果園內,該樹於1862年太平天國慕王譚紹光親手栽植,樹齡138年,樹身圍長4.29米,樹高9米,綠葉成蔭。

『柒』 太平天國運動中的相關故事情節

慕王植銀杏與「八柱擎天 」

清同治年間,蘇州為太平天國蘇福省,忠王李秀成為守城主將。
1862年初春,慕王譚紹光奉令率領納王等文武職隨員一行去天京(南京)覲見天王洪秀全述職並請示機宜。途徑黃埭時,有婦女馬前控訴駐當地副職武官邵某調戲侮辱新娘案。慕王當機立斷,在黃埭設臨時行轅三天,審理此案。他每天上午審案,下午率隨員分向附近鄉村,了解民間疾苦。在短短三天中,辦了不少為人們稱道的實事(後邵某伏法。當時留有「慕王斬將處」和「刀垛石狗頭」……等等遺址。)
慕王臨行前一天,有鄉農兜售樹苗,慕王選購兩株銀杏樹苗,親自種在後院空地上,今尚存一棵歷史悠久的活文物,欣欣向榮,生機勃勃。

慕王種銀杏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位「飽學之士」錢學究,特意寫了一副對聯來見慕王。慕王以禮相待,學究必恭必敬,從袖子里取對奉上。那上聯是:「一樹擎天,四海歌德」,下聯是「千秋功業,萬事太平」。看罷對聯,慕王很不安地說:「您老先生說到哪兒去啦!天國上賴天王威德,下靠將士用命,更少不了百姓的愛戴,一柱怎麽擎得了天?」慕王的意思是:天王是正梁、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忠王李秀成、翼王石達開、英王陳玉成和自己,好比是十八根擎天柱。接著又拱手向錢學究道:「譚某出身寒微,少讀詩書,不過還記得有一部古書上寫著」八柱擎天「,那一句,才合乎常情……。這一句在哪一本書上,倒要請老先生不吝賜教哩!」錢學究一聽,羞得面紅耳赤,竟無言可對,只得告辭王爺回家去。

學究抱慚歸家,到書室搬出所有藏書,一步步翻著,果然在屈原的《離騷》上找到了「八柱擎天」一句,不由對慕王欽佩得五體投地。從此逢人便翹起大拇指說:「莫看譚爺是位叱吒風雲的武將,還是位通今博古的溫文爾雅的一代儒將哩!」

註:
1。黃埭: 今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
2。古銀杏:古銀杏現在中居委白果園內,該樹於1862年太平天國慕王譚紹光親手栽植,樹齡138年,樹身圍長4.29米,樹高9米,綠葉成蔭。

『捌』 太平天國的故事

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率眾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3月,太平軍轉戰到武宣東鄉,洪秀全正式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佔永安州。在永安滯留期間,進行了休整補充和制度建設,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國政治制度的雛形。1852年4月,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圍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戰役中,馮雲山戰死。太平軍轉戰湖南途中,發布了《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等重要文告,闡明太平天國「掃除妖孽,廓清中華」宗旨,號召廣大群眾紛紛響應。湘江上的纖夫、船工;碼頭上的挑夫、搬運工;城鎮中的鐵匠、商販、木匠;以及郴州、桂陽山區的煤礦工人,參加起義,太平軍迅速壯大。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隊伍增至50萬,聲威大振。2月,太平軍水陸兼程,沿江東下,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等重鎮。

進入全盛

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為了鞏固和發展勝利成果,進行了北伐和西征。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率軍進兵北京。北伐軍出江蘇,過安徽,進河南,渡黃河,入山西,直搗直隸,逼近天津,由於孤軍遠征,終於失敗。洪秀全為了控制長江中游,確保天京安全,又派兵西征。1853年5月,賴漢英、胡以晃、曾天養率軍溯長江西上,攻佔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廣大地區。在湖南境內,多次打敗曾國藩組織的以地主團練為骨乾的湘軍。1856年上半年,太平軍又在天京外圍展開了激烈的破圍戰,先後擊破了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在軍事上達到全盛。1853年冬,制定並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試圖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天朝田畝制度》是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維持絕對平均主義,不可能付諸實施。但是,它表達了廣大農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強烈願望。太平天國還實行男女平等;改革考試制度;對外關繫上,堅持獨立自主。

革命轉折與失敗

正當太平軍在西征戰場取得勝利之時,1856年8月,天京城內發生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責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的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態發展下去對自己不利,表面上答應了楊秀清的要求;暗地裡卻密召在前線的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回京救駕。韋昌輝想借機謀取權利,立即率3000精兵趕回天京。9月2日凌晨,在秦日綱的配合下,包圍了東王府,殺了楊秀清和他的全家,及部下和士兵2萬多人。天京城內一片恐怖。石達開從湖北趕回,斥責韋昌輝濫殺無辜。韋昌輝又想殺死石達開,石達開只好半夜縋城逃出天京,石達開的全家老小都被韋昌輝殺了。韋昌輝的行為,引起太平軍全體官兵和百姓的憤慨。11月2日,洪秀全誅殺了韋昌輝及其心腹200餘人,平息了這場自相殘殺的內亂。韋昌輝被處死後,石達開應召回京「提理政務」。洪秀全經過「天京事變」,對石達開也不信任,於是封洪仁發和洪仁達為王,鉗制石達開。石達開既無實權,又心存疑慮,1857年6月,率領10萬精兵遠走西南。石達開的隊伍孤軍奮戰,1863年6月,被清軍圍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全軍覆沒。天京事變成為太平天國由盛入衰的轉折點。

天京變亂和石達開出走,使太平軍被迫由戰略進攻轉向防禦。清軍乘機反撲,攻佔了長江中下游許多地方,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圍困天京。洪秀全為重振國威,提拔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委以重任。1858年8月,陳玉成、李秀成會集各路將領,在安徽樅陽召開軍事會議。各路大軍協同作戰,一舉攻破浦口殲敵萬余,再次擊潰江北大營。11月,在安徽三河鎮全殲湘軍精銳6000餘人,迫使清軍從安慶撤圍,穩定了天京上游的局勢。

1859年,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主張「權歸於一」,反對「結黨聯盟」;廣開言路,「上下情通」。效法西方,興辦工礦交通和金融事業;准許私人投資,僱傭勞動;獎勵民間製造器皿技藝,准其專利自售,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來,興辦學館,建立醫院,設立社會福利機構。《資政新篇》作為太平天國後期的政治綱領,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傾向。1860年上半年,李秀成、陳玉成部搗毀江南大營,並開辟了蘇南根據地。1861年9月,安慶失陷。次年5月,陳玉成敗走壽州,被俘就義。太平天國西線陷入無法挽救的危境。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外國侵略者同清政府互相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堅決地同侵略者進行英勇斗爭,先後重創「常勝軍」、「常安軍」、「常捷軍」,並將華爾打死,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安慶失陷之後,太平軍在江蘇、浙江的根據地也相繼失守,只剩下天京及其周圍小塊地區,這時,天京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形勢日益危急。李秀成提出「讓城別走」,另闢根據地的主張,被洪秀全拒絕。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軍挖掘地道,用火葯轟塌城牆,經過激烈巷戰,天京陷落。大部分太平軍將士壯烈犧牲,少數人突圍。幼天王和洪仁玕在江西被俘,英勇就義。李秀成在天京突圍時被俘,被曾國藩殺死。太平軍余部轉戰大江南北,一直奮戰到1868年。

中國歷史上這場空前規模的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前後奮戰17年多,縱橫18省,威震全中國,最終在清政府和外國侵略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

『玖』 你知道哪一些歷史上關於太平天國的故事

太平天國成立的初衷是為了讓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但是後來成立了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居然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拾』 誰有太平天國的詳細歷史

名稱
天國自稱太平天囯,其中的「囯」,和一般的書寫筆劃不同,「囯」字裡面是一個「王」,是指一個國家裡有王在內;另外「天」字中的橫劃是上長下短。
簡介
太平天國,滿清統治時期,最為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最終被清朝聯合列強鎮壓下去,但是其餘部仍進行了頑強的斗爭。太平天國前期所到之處都都實現了男女平等,廢除裹腳等惡習,女子的地位得以和男子同等,是近代中國民主的開端。據西方的一些見聞記中,都稱當時中國最為俊美及威武的男子只有在太平天國之中才能看到。馬克思認為太平天國是世界上第一具有共產主義性質的政權,曾稱太平天國為「中華共和國」。 太平天囯地圖
疆域版圖
太平天國其疆域最廣闊之時曾佔有中國半壁江山 ,其勢力發展到18個省,太平天國實際控制的區域發展到23個府州,總共面積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前期准備及金田起義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與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玕從梁發《勸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義,後來自行洗禮,並在廣東花縣首創「拜上帝教」。 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到廣西傳教。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廣州跟隨美國美南浸信會傳教士羅孝全學習《聖經》,因聽洪秀全說曾夢見他自己是上帝的兒子,羅孝全拒絕給他施洗。洪秀全離開廣州,重返廣西桂平,與馮雲山會合。7月,洪秀全與馮雲山一起制定「十款天條」。 1848年春天,拜上帝會的領導人之一馮雲山被地方團練逮捕,送往廣西桂平知縣衙門囚禁。洪秀全前往廣州欲以「傳教自由」為由,找上層關系營救。後馮雲山被信徒集資賄賂桂平知縣,而得到釋放。 1849年,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結為異姓兄弟,並稱東、西、南、北、翼五王。 1850年9月初,洪秀全發布總動員令,會眾立即到金田團營編伍,達兩萬人。同年11月太平軍在蓉村江木橋伏擊清軍成功。農歷十二月,他們在金田村內的韋氏大宗祠,舉行拜上帝儀式,並宣布國號為太平天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眾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起義,是為金田起義。洪秀全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封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同年秋季,太平軍占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12月在永安封五王,其他四王皆歸東王楊秀清節制。南王馮雲山制訂了太平天國初期的官制、禮制和軍制,又創造了一套獨特歷法,在太平天國內使用,並且實行公有財產制。 因太平天國首義發生在廣西,故有大量壯族人民參加了太平天國起義,西王蕭朝貴, 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他的母親是壯族人),北伐主將林鳳祥、李開芳等等,皆為壯族人。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後被追封為嘏王的盧六以及後封的慕王譚紹光、贊王蒙得恩皆為壯人。盧六是太平天國起義前的洪秀全、馮雲山最得力的助手,為發動太平天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摘自黃現璠撰《太平天國革命中的壯族子弟》 1852年(咸豐二年)4月5日,太平軍自永安突圍,5月19日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省,5月太平軍路經全州時,馮雲山被清軍炮火擊中,6月傷重死亡。8月21日蕭朝貴、石達開攻長沙(太平天國第一場硬仗),9月12日蕭朝貴在攻城時戰死。太平軍攻長沙近三個月仍未能成功,撤圍北上。 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昌,人數增至五十萬,此後太平軍進展較快,直至正式建國。
定都、西征、北伐
1853年3月太平軍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隨即展開北伐及西征。 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最終在1855年全軍覆沒。西征軍的進展比較順利,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 1854年西征軍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軍抵抗,湘軍反攻至九江附近。 1855年初,翼王石達開大破湘軍,復陷武昌。 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 天京事變1856年(咸豐六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向榮在8月9日死後,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另有圖謀,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為「萬歲」。 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殺,東王部屬、他們的家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 翼王石達開抵達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城外,韋昌輝其後盡殺翼王府中家屬。 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聲討韋昌輝,此時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洪秀全為平眾怒,11月2日將韋昌輝處死,不久又處死秦日綱和陳承瑢。
石達開遠征
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奉詔回京,被軍民尊為「義王」,合朝同舉「提理政務」。他不計私怨,追擊屠 石達開
殺責任時只懲首惡,不咎部屬,連北王親族都得到保護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來。在石達開的部署下,太平軍穩守要隘,伺機反攻,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石鎮吉等後起之秀開始走上一線,獨當一面,內訌造成的被動局面逐漸得到扭轉。但天王見石達開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對石達開百般牽制,甚至意圖加害。為了避免再次爆發內訌,石達開不得已於1857年5月避禍離京,前往安慶。 1857年9月,天王迫於形勢的惡化遣使請石達開回京,石達開上奏天王,表示無意回京,但會調陳玉成、李秀成、韋俊等將領回援,並以「通軍主將」身份繼續為天國作戰。此後,石達開前往江西救援被困的臨江、吉安,擁戴他的安徽太平軍將領大都留守安徽。因沒有水師,無法渡過贛江,救援行動失敗,石達開又於次年進軍浙江,並聯合國宗楊輔清進軍福建,欲開辟浙閩根據地,與天京根據地連成一體。 浙江是江浙皖清軍的主要餉源,為阻止石達開攻浙,清廷急調各路兵馬增援,最終不得不命丁憂在籍的曾國藩重任湘軍統帥,領兵入浙。太平軍在浙江取得許多勝利,但江西建昌、撫州失守後,入浙部隊失去了後方,協同作戰的楊輔清又在被天王封為「木天義」後從福建撤軍,為免四面受敵,石達開決定放棄攻浙,撤往福建,後又轉戰到江西。石達開建立浙閩根據地的努力雖因內外矛盾以失敗告終,卻牽制了大量清軍,為太平軍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等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是年冬,石達開經與部將會商,決定進攻湖南,取上游之勢,再下趨湖北,配合安徽太平軍作戰,並伺機分兵入川。1859年春,石達開自江西起兵入湘,發動 「寶慶會戰」。彼時湘軍正計劃分兵三路進攻安慶,聞石達開長驅直入湖南腹地,軍心全線動搖,只得因勢利導,全力援湘。面對湘軍的重兵馳援,石達開孤軍作戰,未能攻克寶慶,被迫退入廣西休整。 1861年9月,石達開自桂南北上,於1862年初經湖北入川,自此,為北渡長江,奪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據地,石達開轉戰川黔滇三省,先後四進四川,終於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過金沙江,突破長江防線。5月,太平軍到達大渡河,對岸尚無清軍,石達開下令多備船筏,次日渡河,但當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漲,無法行船。三日後,清軍陸續趕到布防,太平軍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漲水所阻,多次搶渡不成,糧草用盡,陷入絕境。為求建立「生擒石達開」的奇功,四川總督駱秉章遣使勸降,石達開決心捨命以全三軍,經雙方談判,由太平軍自行遣散四千人,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餘兩千人保留武器,隨石達開進入清營,石達開被押往成都後,清軍背信棄義,兩千將士全部戰死。 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慷慨陳詞,令主審官崇實理屈詞窮,無言以對,而後從容就義,臨刑之際,神色怡然,身受凌遲酷刑,至死默然無聲,觀者無不動容,嘆為「奇男子」。
天國後期戰爭
天京事變起於1856年7月。在西線,這年11月,武昌、漢陽就因為糧盡援絕被迫撤退,曾國藩湘軍水陸師立即長驅直入,兵臨九江城下。在東線,清江南大營卷土重來,於1857年6月,攻陷江蘇句容,11月,攻陷鎮江,12月,就兵臨天京,寬掘長濠,堅築高壘,連營百餘里,四面合圍。到1858年3月,石達開放棄百戰經營的江西,4月,九江失陷,西線湘軍就進攻廬州和安慶。 太平天國的領導者為擺脫這種困境,把長江北岸清朝統治區內,因年荒糧盡的廣大飢民編為軍隊,補充實力受到嚴重損失的太平軍。又積極聯絡在淮河流域起義的捻軍,封捻軍首領張洛行為征北主將,爭取捻軍在太平天國的旗幟下共同戰斗。 當時擺在太平天國面前的首要任務,是解救天京的圍困。太平軍採取攻勢防禦,計劃在西擊敗湘軍,保住安慶,控制安徽;在東線消滅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的指揮下,1858年8月,先發動浦口戰役,攻破江北大營,打通天京北岸的交通。10月,揮軍西上在廬州三河鎮殲滅湘軍最精銳的李續賓部。由於取得了這兩役決定性的勝利,才扭轉了天京事變後瀕臨覆亡的形勢,粉碎了清軍攻取天京的企圖,從而穩定了太平天國後半期的戰局。 1859年12月22日,浦口江邊營壘、隘卡盡被江南大營攻陷,第二天,保衛天京興北岸及水上交通的九洑洲要塞又失陷,天京再被合圍。1860年2月,太平天國定計先以輕兵襲破江南大營的餉源杭州,迫使江南大營調動精兵去救,然後迅速回師,在安徽建平集中大軍,3月26日,一戰而粉碎了江南大營,天京解圍。 天京既解圍,太平天國又制定了先東進、後西上的戰略。於是乘勝東進,1860年4月16日克常州。23日克蘇州。5月初六克浙江嘉興。於是以蘇州為省會建立起蘇福省,建設成天京的東南屏障和物資供應基地。這是太平天國後期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年。 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地在長江下游,要保衛天京,必須虎踞上游武昌、九江、安慶三重鎮。自天京事變後,武昌先失,九江繼陷,天京最後一道屏障只有安慶。太平天國守得住安慶,在軍事上可以阻擋湘軍東下進攻天京,在政治上可以保衛基層政權最鞏固的安徽地區,在經濟上可以保衛江南、江北產糧區的生產,使天京得到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安徽那時的戰略地位,關繫到太平天國的存亡。所以,東征告一段落,西上的戰斗任務即緊接上了日程。西上的目標,是上取湖北,在戰略上是力爭上游,取得勝利,以粉碎湘軍對安慶的圍攻。 1860年冬,太平天國以英王陳玉成統北路軍,從皖北進蘄、黃,以李秀成統南路軍,從皖南進江西,會師武昌,合取湖北。北路軍於1861年二月,攻克湖北黃州,時武昌空虛,聞太平軍將到,城中已發生混亂,唾手可得。那時候,英國海軍提督何伯(J.Hope)帶船隊到漢口,出來干涉,陳玉成有了顧慮,他把進攻武昌的軍隊,改向麻城、德安一帶進軍。到了3月,又把精兵調回下游去救安慶。南路軍也於1861年4月底進入湖北,克復了大冶、鄂城、通城、通山、興郭、咸寧、嘉魚、蒲圻等州縣,再進則武昌動搖,敵人也要被迫撤退安慶的圍師。而李秀成卻從湖北退兵,經江西入取浙江。曾國藩後來說如果當日北路軍於3月攻取武昌,或南路軍於6月兵臨武昌城下,他圍攻安慶的軍隊就必定要撤走。可是,陳玉成、李秀成都竟功虧一籌,沒有進行到底,遂致良謀碩算,付之東流。1861年7月26日,安慶被湘軍攻陷。從此湘軍以安慶為大本營,【踞上游之勢,建瓴而下】,向天京進攻。南路軍於8月入浙,雖收復浙江,卻彌補不了安慶的失陷。北路軍於安慶失陷後,退駐廬州,旋向西北遠征,陳玉成孤軍留在廬州,1862年4月,突圍到壽州,被苗霈林誘俘,後被殺。長江以北,失了這一支大軍的支持,保衛天京便困難了。 當1860年夏克復甦州、嘉興後,太平軍即向上海進軍,擊敗了由華爾指揮的洋槍隊,7月,因嘉興方面戰事告急,便撤退。 1862年,曾國藩開始實施三路進攻太平天國的計劃,他一面派李鴻章率領新成立的淮軍乘趕到安慶迎接的英商輪船去上海,一面派曾國荃率領湘軍從安慶出動向天京進犯,同時,又派左宗棠率領湘軍從衢州進攻浙江。 1862年春,太平軍在太倉州、嘉定、南翔、奉賢、青浦、寶山一路掃盪助清政府的英、法軍隊,並將其包圍在嘉定城。而曾國荃的湘軍卻正在這個時候,進犯到了天京,洪秀全一日下三道詔令,把進攻上海的大軍撤退回救天京。 大軍回到蘇福省,開了兩次軍事會議,集議全局,向天王奏陳湘軍有水師運輸彈葯物資,難與爭鋒,建議將蘇福省糧食軍火運回天京,廣為積貯,用固守以制敵策,使敵頓兵堅城,待兩年後,師老力疲,形見勢絀,然後一舉把它消滅。洪秀全不從,嚴命立即遵詔,並把在浙江湯溪前線抗擊左宗棠湘軍進犯的侍王李世賢軍隊也調回天京作戰。九月,東線大軍西上,進攻駐扎雨花台的湘軍,但終因後勤運輸困難,軍隊【未帶冬衣】,【兵又無糧】,猛攻四十六天而不下。 由於蘇、浙大軍西調回天京作戰,清軍在外國侵略者的幫助下乘機在東線向太平天國發動瘋狂的進攻。在江蘇方面,先由美國流氓華爾帶領,華爾被擊斃後,由英國軍官戈登帶領的常勝軍協助李鴻章淮軍以上海為基地,向蘇州進攻。在浙江方面,以英國海軍總兵呟樂德克組織的常安軍、定勝軍,法國海軍參將勒伯勒東、寧波稅務司法國人日意格組織的常捷軍協助左宗棠湘軍向浙江進攻。這樣,太平天國就陷於兩面作戰的泥坑之中。 攻打湘軍營壘不下,10月,天王洪秀全採用進北攻進戰略,命李秀成率大軍渡江,向上游進攻,迫使曾國藩撤退進犯天京的湘軍以救上游。又命李世賢率軍攻金柱關,通寧國、太平糧道,以接濟天京。李世賢力戰皖南,沒有奏功,而湯溪於1863年正月失陷,浙東金華、紹興等地全部被迫撤退。李秀成率領的大軍進到皖北,給飢餓所困,死喪了幾萬人,從六安州狼狽歸。五月回到天京,而淮軍已攻陷太倉州、崑山,進逼蘇州。 8月,左宗棠部湘軍攻陷浙江富陽,進逼杭州。10月,蘇州失陷。這時,天京已不可能再守。
天京陷落與太平天囯敗亡
太平天囯後期形勢
天京已不可能再守,當時太平天國唯一的救亡良策,只有放棄天京,取道皖南,入江西,繞湖北,與攻克陝西漢中的西北遠征軍會合,踞西北,以圖中原。蘇州失守後,李秀成就回京奏請洪秀全執行這個救亡戰略。洪秀全斷然拒絕,硬要死守天京。 1864年正月,天京被包圍。在去年11月,洪秀全就特命干王洪仁玕出京到丹陽、常州、湖州等地去催兵解圍。各處軍隊因天京無糧都不應命。而天京這樣大的城池只留一萬人防守,也還在缺糧。2月,杭州失守。這時候,蘇、浙兩省從城池撤出的軍隊都因缺乏糧食,不可能在當地繼續作戰,3月下旬,奉詔急救天京的西北遠征軍從陝西趕回到皖北邊境,也因蘇、皖地區遍地餓荒,被迫停留,無法抵達天京。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飢後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7月天京失守,李秀成帶領幼天王突圍,混亂中失散,於同月22日在江寧方山被俘,親書供狀數萬字後,於8月7日被曾國藩殺害。10月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遲處死。 長江以南的太平軍余部譚體元部隊在1866年初於廣東梅縣被肅清,江北的太平軍賴文光部投入捻軍,於1865年殺清軍名將僧格林沁,繼續對抗清軍直至1868年。 東捻軍於1868年1月5日在揚州東北瓦窯鋪覆滅,西捻軍於同年8月16日在山東茌平徒駭河被李鴻章消滅。 最後一支使用太平天國年號的殘余捻軍袁大魁部於1869年在陝北保安被左宗棠消滅。 1874年太平天國亡國十周年,楊輔清自美國易容潛返回福州加入綠營發展組織,遭到閩浙總督發現逮捕殉難,證實確有為數不詳太平軍湧入太平洋部份島嶼。

閱讀全文

與太平天國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