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慶有哪些名人
1、榮慶
榮慶(1859—1917年),字華卿,號實夫,鄂卓爾氏,蒙古正黃旗人,1859年12月31日,榮慶出生於重慶。他為人「持躬謹慎」,穩健隨和。
榮慶以科甲入仕途,曾經歷了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風雲變幻的四十多年。他的祖父、父親均曾在朝為官,後來其父染瘟疫身亡,不久他的祖父也去世了,榮家從此家境蕭條,日漸敗落。
2、竹禪
竹禪(1824~1901),俗姓王,法名熹,清代著名書畫大師、佛學大師、古琴大師, 曾為慈禧太後作畫、傳戒。
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仁賢鄉人,雙桂堂第十代住持方丈,擅長書畫、金石雕刻、繪畫自成一格,水墨人物、山水、竹石,別成一派,題畫詩亦佳,多為禪機佛語,與「揚州八怪」齊名,居清中晚期書畫名家之首。
『貳』 從重慶渝北回興去重慶歷史名人館怎麼坐輕軌
公交線路:233路 → 軌道交通2號線 → 軌道交通3號線,全程約35.1公里
1、從重慶南站專屬步行約730米,到達新市場站
2、乘坐233路,經過3站, 到達楊九路站(也可乘坐223路)
3、步行約400米,到達楊家坪站
4、乘坐軌道交通2號線,經過6站, 到達牛角沱站
5、步行約290米,換乘軌道交通3號線
6、乘坐軌道交通3號線,經過17站, 到達回興站
『叄』 重慶歷史名人
楊尚昆(1907~1998)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施光南(1940~1990)著名作曲家
聶榮臻(1899~1992)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科技事家
林鐵(1904~1989)無產階級革命家、河北省委書記
謝唯進(1904~1978)共產主義戰士
萬濤(1904~1932)紅軍高級將領
夏雲瑚(1903~1968)影劇界名人
李壽民(1902~1960)著名現代武俠小說家
饒國模(1895~1960)積極支持革命事業的「革命的媽媽」
蘇汰余(1895~1948)著名實業家
劉孟伉(1894~1969)著名書法家、詩人
盧作孚(1893~1952)著名實業家
劉伯承(1892~1986)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吳棹仙(1892~1976)著名中醫
漆南熏(1892~1927)國民黨左派活動家
溫少鶴(1888~1968)著名實業家
楊粲三(1887~1962)著名金融家
傅友周(1886~1965)重慶公用事業開創者之一
王麟(1902~1938)抗日殉國烈士
張德成(1886~1967)著名川劇藝術家
苟文彬(1934~1986)搪瓷科技專家
邱少雲(1926~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
廖靜秋(1925~1958)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
羅廣斌(1924~1967)著名作家
王朴(1921~1949)著名革命烈士
鍾惦斐(1919~1987)著名文藝評論家、電影美學理論家
彭詠梧(1915~1948)著名革命烈士
陳子庄(1913~1976)著名國畫大師
何其芳(1912~1977)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
李伯釗(1911~1985)著名革命戲劇家
劉仁(1909~1973)無產階級革命家、北京市委第二書記
游曦(1908~1927)著名革命烈士
郭汝瑰(1907~1997)軍事家
王超奎(1907~1941)抗日殉國烈士
畲雪曼(1907~1993)著名書畫家
劉雪庵(1905~1985)著名作曲家
王良(1905~1932)紅軍高級將領
古耕虞(1905~1995)著名實業家
任鴻雋(1886~1961)著名學者
鄒容(1885~1905)辛亥革命先驅
李世棻(1821~1883)清著名詩人
黃墨涵(1883~1955)著名社會活動家
楊庶堪(1881~1942)重慶辛亥革命元勛
余元章(生卒年不詳)近代開採石油的先驅者之一
向楚(1877~1961)著名史志學家
張培爵(1876~1915)蜀軍政府都督
汪雲松(1873~1958)總商會會長,曾主持留法勤工儉學
譚祖堯(1902~1927)著名革命烈士
趙世炎(1901~1927)中共早期著名活動家
李初梨(1900~1994)無產階級革命家、文物收藏家
周欽岳(1899~1984)著名新聞工作者
卞小吾(1872~1908)清《重慶日報》創辦者
朱之洪(1871~1951)清重慶保路同志協會會長
蕭湘(1871~1940)清四川諮議局副議長
劉子如(1870~1948)重慶巨商、著名企業家、慈善家和愛國知識份子
許建安(?~1909)桐君閣葯廠創辦人
程德全(1860~1930)民國江蘇都督
張森楷(1858~1928)著名史志學家
余棟臣(1851~1912)清反洋教起義領袖
鍾雲舫(1847~1911)「天下第一長聯」作者
徐邦道(1834~1895)清甲午戰爭抗日名將
竹禪(1825~1901)著名僧人
黃開基(1787~1854)清抗英將領
龔有融(1755~1830)清著名書畫家
周煌(1714~1785)清《四庫全書》總閱
張鵬翮(1648~1725)清大學士
破山(1597~1666)集佛學、書學、文學於一生的一代宗師
秦良玉(1574~1648)明抗金巾幗英雄
王應熊(?~1646)明大學士
劉時俊(?~1629)明率軍平叛收復重慶將領
劉安恭(1899~1929)紅軍高級將領
鄒進賢(1899~1930)重慶和四川地區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者
冉鈞(1899~1927)重慶和四川地區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者
萬叢木(1899~1971)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校長、著名畫家
楊暗公(1898~1927)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者、四川黨團組織創始人
鬍子昂(1897~1991)著名社會活動家、實業家
陳銘德(1897~1989)中國報業巨子
吳芳吉(1896~1932)「白屋詩人」
童庸生(1899~1938)重慶和四川地區早期的共產主義運動先驅
曾吉芝(1872~1942)教育家
來知德(1526~1604)明理學家
張佳胤(1526~1588)明兵部尚書
喻茂堅(1474~1566)明刑部尚書
江朝宗(1425~1506)明翰林院侍讀學士
江淵(1400~1473)明工部尚書
蹇義(1364~1435)明初五朝重臣
桓淵(?~1258)南宋理學家
道隆(1213~1278)南宋高僧
趙智鳳(1159~1249)大足寶頂石刻創刻者
蒲國寶(生卒年不詳)南宋狀元
馮時行(1100~1163)愛國名臣、北宋狀元
譙定(1023~?)北宋著名理學家
陳摶(?~989)道教至尊
范長生(218~318)大成丞相
董允(?~246)蜀漢「四相之一」
甘寧(?~215)東吳名將
嚴顏(生卒年不詳)巴郡太守
董和(?~220)蜀漢掌軍中郎將
巴寡婦清(生卒年不詳)秦朝大工商業主
巴蔓子(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刎頸留城、忠信兩全的巴國將軍
『肆』 重慶歷史名人館的五大部分是那些
長壽谷位於南山東麓,其地貌呈谷狀縱伸,依攀山勢,直沖雲霄,谷線全長2300米。其間鳥鳴不斷、溪水常流、林木鬱郁蔥蔥、岩石突兀奇特。設計者們巧用天然形勝,從不同角度,以「流動」和「靜止」的狀態揭示著傳統「壽」文化的內核。其主要景觀包括:根據佛經中提到的有關觀世音就是「無量壽佛」之法身的記載而建造的18米高的銅制「無量壽佛」;一個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實乃救度眾生之水的銅制皮袋「流水尊者」;刻有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書之「壽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等。為了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的「壽」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其歷史價值和久遠生命力,進一步豐富當地的民俗文化氛圍,一個設計新穎,獨具創意,以壽文化為主題的富有熱帶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園「長壽谷」將在南山文化旅遊區內建成,並於「首屆中國南山長壽文化節」正式向遊人開放。 長壽區(原長壽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是一個古老文明的縣。縣名的由來,傳說紛紜,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間,有一位狀元及第官拜當朝的宰相,一次下鄉察訪民情,路過雙龍場,(一說是路過新市鄉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綵,鼓樂齊鳴,笙歌不輟,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正待問個究竟。卻見一位老翁,滿頭白發,銀須齊胸,年約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給爺爺做壽。這位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令祖父高齡幾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滿一百五十歲」。宰相越發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給你送來雨傘。片刻,又有一個兒童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在這里再也按捺不住,於是親赴壽翁家祝賀,賓主動寒暄中,主人察言觀色,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宰相亦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請教,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 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 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 這位宰相通過察訪,了解到這個古老文明的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熱愛勞動,百歲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開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 這個美妙的傳說,歷經數百年,至今民間還繪聲繪色盛傳不衰。但此事畢竟是傳說,沒有事實根據。 長壽縣名究竟由來如何?要從長壽縣的地理沿革說起。根據重慶簡史記載,在戰國時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東部一帶處在氏族部落階段,缺乏詳細的文字記載,無法查證。按長江所經之地,長壽周圍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況判斷,長壽屬於枳。有巴、枳、魚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慶附近;魚:其地在今奉節區;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氏族部落時期,長壽屬枳,隸屬巴國梁州。 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長壽縣域屬巴郡的枳縣。《正義》枳:「今涪州城,為秦枳縣,在江南」。《龔志》雲:「枳轄今涪陵,長壽等縣地」。縣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西漢、東漢、三國蜀漢以及西晉時期,長壽縣屬枳縣部份,隸屬涪陵郡。東晉(公元347--420年)時期,晉桓溫平蜀,以舊枳縣為涪陵郡治,而遷巴郡之枳於鄰溪口(今渝北區洛磧鎮),長壽區域仍是枳縣一部份,隸屬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時期,枳區隸屬巴郡,直至隋朝開皇初廢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樂溫縣(即今長壽區域),隸屬涪州。「因其地常溫,禾稼早熟,民樂之」,故定名為樂溫縣。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夏,都重慶。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以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多長壽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長壽「府東少北,洪武二年置」 縣城仁和場灌灘寺。明天順中,知縣時順始遷縣城於銅鼓坎,下則瀕臨長江,外環以深濠。萬曆年間,不幸中火,知區王來舉重修。崇禎末年,復毀於農民起義軍。清代康熙六年,知縣余鈺復移置於鳳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門:東名「迎暉門」;南名「安慶門」;西名「集鳳門」北名「拱辰門」。八年功竣。至此,長壽縣城規模始具,人稱「鳳城」,直到今日。 直至現在,長壽區同樣也不負長壽之名。到2004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准線。 假若你來到長壽區的協信廣場上,可以很驚奇的發現,整個廣場上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讓人感到溫暖的風景線
『伍』 為什麼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沒開放了。只開放了一個歷史名人館
城市規劃沒什麼可展覽的(估計是個政績工程),做不到就是個泡沫
『陸』 重慶歷史名人館的概況
名人館展現了有史以來上自先秦、下至當今,對我市、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社回會發展、文明進步具有答突出貢獻的重慶主、客籍歷史名人共200名。館內按照千古英雄譜、歲月風雲錄、抗日烽火圖、命運較量篇、重慶在前進等5個篇章,採取雕塑、油畫、版畫、多媒體影視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我市3000多年來的歷史變遷、重慶人傑地靈的古今風貌。
據了解,名人館利用聲、光、電,結合電影幻影成像技術的表現手法,為全國首創。市文史研究館介紹,館內還建設了一個全息影視廳,屏幕3米寬、1.5米高,可循環播放蒙哥兵敗釣魚城等歷史場景。廣大青少年、海內外遊客能通過該館,以最快速、直接、便捷的方式,了解重慶歷史、重慶文化和重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柒』 重慶市歷史名人館怎麼樣
不好玩,很沒意思,建議不要去,我家就在那邊上
『捌』 歷史名人館怎麼樣
周二到周日白天免費開放,節假日也開放。就在朝天門,轉了一圈,對重慶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值得一看。
『玖』 重慶歷史名人館怎麼樣
館內陳列了本、客籍歷史名人200名。通過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各位名人的生平事跡
『拾』 康心如的人物簡介
康心如(一八九〇——一九六九年),祖籍陝西成固,生於四川綿陽;名寶恕,號以行;一九一一年加入同盟會,不久,去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在成都籌設中華民國聯合會四川分會,創辦《公論日報》。後往來於北京與上海之間,參與反袁世凱斗爭。
一九一九年開始經商,任四川美豐銀行協理;一九二六年任經理;依靠劉湘主持,得以迅速發展;抗戰期間,自任重慶臨時參議會會長,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美豐銀行的奢華時光,在抗戰勝利後,漸漸不復存在;一九四五年後,美豐仍四處擴張分支機構,康心如還赴北美考察,但國共內戰日漸升級,國統區經濟一日不如一日;國民黨「幣制改革」失敗,美豐銀行內部匯兌業務亦受重創,在一系列的應對措施都失敗後,重慶迎來了解放的一天。
一九五〇年,美豐銀行的經營已經無法維持,瀕於崩潰;康心如曾想將美豐大樓抵押,用以貸款,未能如願;這一年的四月三日下午,美豐銀行召開緊急行務會議,商討救亡之策,直至深夜,仍無有效解決方案;康心如終於認識到,私營銀行業務在新中國已發生巨大變化;第二天,這家存活了二十八年歷史的銀行,宣告停業。
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委員,全國工商聯執委等並參加了民主建國會;康心如在學習和逐步深入了解了黨的各項經濟政策和方針之後,也曾非常希望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效勞。特別是在安置批發商轉業的問題上,做了大量工作,並提出過籌集資金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其本意依然是無論誰掌政權,他康心如都希望這個政權能將經濟搞上去,從而徹底改變祖國貧窮的面貌。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文化大革命期間,戴著「右派」帽子的康心如病逝於北京;終年七十九歲。
二〇一〇年,康心如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重慶歷史名人館舉辦了一場紀念會,追思這個曾在中國金融界叱吒風雲,並為八年抗戰作出貢獻的大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