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顧維鈞的人物評價
20世紀30年代,一家英國報紙的專欄作家曾提到這個熠熠生輝的名字,認為「中國很少有比顧維鈞博士更堪作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養,無比耐心和溫文爾雅,沒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著與和藹方面能夠超過他。」
從1912年到1967年,五六十年間,顧維鈞擔任過無數的外交職務,駐美大使、駐法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外交總長、海牙國際法院法官等。到了晚年,他又以十七年心血完成了長達十三卷,600萬字的巨著《顧維鈞回憶錄》。
顧維鈞是位功不可沒的愛國外交官,他本身傳記,便是現代中國的一部外交史。他一生堅毅果敢地為中國人民服務。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他是近代中國偉大的國務活動家和外交家之一,改變中國屈辱的對外關系、維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尊嚴是他投身外交界時抱定的目標,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這位愛國外交家以自己的智慧、修養和愛國熱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中國人民服務的一生,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華和為人。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顧維鈞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半個。
⑵ 求一篇關於評論某歷史人物或某歷史事件的議論文,要500字以上。
唐太宗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有功也有過,其赫赫功業已攜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其缺點過錯也永存於歷史的長河中,如何用一句話來評價他,那就是「功大於過」。
唐太宗一生的功業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建立唐朝和統一全國過程中的武功,二是貞觀年間的文治。本文主要討論後者。
貞觀之治的出現和唐太宗之所以能夠成為傑出的,進步的歷史人物,絕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的時代因素。
首先,唐太宗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隋末農民起義是針對隋煬帝的暴政而發生的,人民反對橫征暴斂,要求輕徭薄賦;人民反對生殺任刑,要求賞善懲惡;人民反對窮兵黷武,要求偃武修文,休養生息。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這些,並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他時刻牢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居安思危,不敢懈怠。他的努力適應了歷史的潮流,這正是貞觀之治出現的重要因素。
二是唐太宗君臣關系和諧,形成了良好的政治風氣。貞觀之初。唐太宗君臣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正視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他們形成了一個榮辱與共的整體。君主的納諫如流;臣下直言相諫,君主選賢任能,臣下間竭盡職守;君主執法嚴明,臣下克已奉法。人人奮發,見賢思齊,這種良好的政治風氣和寬松的政治環境,極大地調動了各級官員的積極性,充分顯示了國家機器有序運作的活力,從而為貞觀治世的出現提供了保障。
再次,唐太宗本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各種政策的制定上,唐太宗能夠審時度勢,洞察全局,盡量避免政策的失誤。在人才的任用上,唐太宗對臣下的品德優劣和才能高下乃至性格特徵,都了如指掌,所以能揚長避短,人盡其才。對古今歷史上的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唐太宗都能很好地吸取和繼承,在處理軍國在事之時,常常引經據典,運用自如;對自己和國家政策中存在的弊端和疏漏,也都能及時糾正。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唐太宗在貞觀群體中地位和作用無人能取代的。他那高人一籌的思想見解,是貞觀治世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但是唐太宗並非白壁無瑕。他雖然英明,也有其昏庸的一面。他的一生不乏光輝燦爛的閃光點,也有他黑暗的一面。特別是貞觀後期他驕傲了,他沉湎於成功的觀慶之中,沉醉於歌功頌德的喜悅之中。他由納諫如流變得聽不進不同意見,由寬大仁厚變得偏執猜忌,他身上的英明靈光漸漸被昏庸取代。一代明君變得老態龍鍾、毫無生機。這種變化的原因和教訓是深刻的。
一方面,封建體制自身是唐太宗發生蛻化的溫床。在君主專制的封建制度下,皇權獨尊,至高無上。盡管唐太宗是一位明君,但他不是神,他自身也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在君主專制體制下,這種不足是不可能得以完全糾正的,相反卻會日益增大,並最終成為國家機器有序運轉的障礙。另一方面,驕傲自滿是唐太宗蛻化的催化劑。貞觀前期,唐太宗經比較謙虛謹慎,隨著國家形勢的好轉和政權的鞏固,到貞觀中期,在他的思想里滋長了驕傲自滿的因素,這種驕傲思想越到後來越嚴重,成為他蛻化的催化劑。再一方面,太子事件的打擊嚴重影響了唐太宗的情緒,使他日益變得猜疑和偏執。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唐太宗前後變化,貞觀前後期的政治有明顯的不同,但不能說前期絕對地好,後期絕對壞。作為一個封建帝王,他的言行有一定的多面性,有時自身也就是一個矛盾體。雖然他晚年犯有一些錯誤,但仍不失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出的封建帝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之一。他執政的貞觀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的盛世,也是我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輝煌的一頁。
⑶ 民國那些事 顧維鈞人物評價
20世紀30年代,一家英國報紙的專欄作家曾認為「中國很少有比顧維鈞博士更堪作為專典型的人了。平易屬近人,有修養,無比耐心和溫文爾雅,沒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著與和藹方面能夠超過他。」
從1912年到1967年,五六十年間,顧維鈞擔任過無數的外交職務,駐美大使、駐法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外交總長、海牙國際法院法官等。到了晚年,他又以十七年心血完成了長達十三卷,600萬字的巨著《顧維鈞回憶錄》。
顧維鈞是位功不可沒的愛國外交官,他本身傳記,便是現代中國的一部外交史。他一生堅毅果敢地為中國人民服務。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他是近代中國偉大的國務活動家和外交家之一,改變中國屈辱的對外關系、維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尊嚴是他投身外交界時抱定的目標,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這位愛國外交家以自己的智慧、修養和愛國熱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中國人民服務的一生,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華和為人。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顧維鈞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半個。
⑷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作業400字
在暑假中,我喜歡《三國演義》里的周瑜
在四十九回中,卻說周瑜立於山頂,觀望良久,忽然望後而倒,口吐鮮血,不醒人事。左右救帳中。魯肅見孔明講一下卒兵之事,請孔明同去看病,孔明看過周瑜後,就知道了周瑜的心事,並寫了一張紙條給他,「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問孔明將用何葯治之,孔明說:「以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如果要東南風,應該在南屏山建一台,名叫:『七星壇』。
我的感受是:周瑜實在是太注重軍事了,所以才會被弄成立於山頂,觀望良久,忽然望後而倒,口吐鮮血,不醒人事的。我勸他還是不要太注重了,自己的健康最重要。千萬不要為了注重事情而因此弄壞了自己的身體,這樣太不值得了。其實,我很討厭曹操,因為他很奸詐、驕傲、狡猾。我認為周瑜是一個好的將軍,雖然,他很心胸狹窄、妒賢忌能。可是赤壁之役,讓我更加喜歡了他。
於路在迎著東南風起,後人有詩曰:七星壇上卧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在調動期間,孔明、玄德、劉琦升帳坐定,趙雲曰:「子龍可帶三千軍馬,渡江徑取烏林小路,撿樹木蘆葦密處埋伏。今晚四更後,曹操必然從那條路奔去。
最後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帆,曹操得脫。
⑸ 歷史作業:評論歷史人物文章500字
嬴政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對如何評價秦始皇的功過爭論不休。有人說他集無限功德於一身,是千古第一偉人;有人說他匯萬惡不赦於一體,是歷史第一惡人。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不容置疑,秦始皇是偉大的。
秦始皇登極時年僅十三歲,但已盡顯一個偉大君王的氣度與胸襟,他發誓要踏平諸侯六國,一統天下霸業。他遵循「攘外必先安內」,鏟除了欲奪王權的弟弟成,誅殺了母親的男寵,賜死了重權獨攬的呂不韋。繼而,他敏銳地洞察到諸侯六國之間的矛盾並巧加利用,或設計離間,或聯姻示好,或「遠交近攻」,一舉吞並了諸侯六國,締造了史無前例的統一霸業。他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推動了中國歷史的文明進程,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樂章。同樣不容置疑,秦始皇是兇殘的。
古人曾評述他是「貪狠暴虐,殘賊天下,窮困萬民,以適其欲」。秦始皇為了實現統一天下的夢想,連年征戰,讓無數家庭失去男丁,讓天下血流成河……為了滿足自己享樂歡愉的私生活,他橫征暴斂,修築奢華的阿房宮……他崇尚皇權至高無上,峻法嚴刑,不容非議,為了「一言堂」,他焚書坑儒,幾乎活埋了天下所有的讀書人……
霸氣是秦始皇的天賦,這是他一生功罪的根源。他堅信「天地間,惟我獨尊」,他的霸氣成就了他的偉業,他的霸氣也寫下了他的惡名。活在人間,他的霸氣不容人神輕慢;命赴黃泉,他的霸氣又為後人留下了一個秦皇陵的千古謎團……
⑹ 歷史作業:寫一篇描寫歷史人物的議論文500字
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駁論是跟立論緊密聯系著的,因為反駁對方的錯誤論點,往往要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論點,以便徹底駁倒錯誤論點。
側重於駁論的議論文是駁論文.駁論文往往破中有立,邊破邊立,即在反駁對方錯誤論點的同時,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
批駁錯誤論點的方法有三種:1.駁論點2.駁論據3.駁論證.
但歸根結底是為了駁論點。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在對一些社會醜陋現象的批判與揭露上價值尤為突出,但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感到不知從何駁起,無從下筆。其實,這類文章寫作有一個思路,那就是:1、列現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適宜高中課文,魯迅先生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對駁論文的這一特徵予以探析。
列現象
對現實中不合道德、有礙社會健康發展的現象進行列舉。事例選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們;羅列的豐富性,以求引起讀者共鳴;修辭的多樣性,以求彰顯行文文采,增強氣勢。例:
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後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徵主義」,此後是順便到歐洲傳道。
示弊端
每一種(類)醜陋的現象都會或多或少造成社會的損失。有些損失是明顯的,人們不齒、唾棄;但一些損失在較長的時間段後才會出現,許多人看不到這種想像的危害,那就要揭示,這要求寫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過現象看本質,又具有先知先覺的本領。
(這種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質的枯竭。)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後呢?幾百年之後,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探根源
運用哲學的觀點去看問題,從理論的高度看問題,顯示思維的深度和思維的廣度。
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後來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於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找出路
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為讀者指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思路。多從教育、政府規范和引導、法律嚴懲幾個角度談起。
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又如:「莫使『英雄』淚滿襟」這一主題,可以寫出以下提綱。
第一層: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榮譽,嫉妒、中傷他人:這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典型表現。
第二層:傷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會,使社會正氣低迷。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危害。
第三層:個人慾望強烈,嫉妒心強,心胸狹窄,信奉「人人為我」,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根源。
第四層:不怕閑言碎語,反對嫉賢妒能,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態度;加強道德教育,保護英雄權益,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措施。
以上為筆者對駁論文的寫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廣大考生積極借鑒,在考場上表現出深邃長遠的目光,高瞻遠矚的見解,決勝於考場。
⑺ 寫一篇對於某一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的觀後感.500多字。
電影:我的1919讀後感 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震動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
這是一段怎樣的歷史?這是怎樣屈辱得像蟲子一樣走過的一百年?中國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嗎?我們咬緊牙關,我們忍辱偷生,四萬萬中國人,鍛煉出了多少中華之魂,磨礪出了多少華夏脊樑?
電影《我的1919》通過中國外交使團在「巴黎和會」上,拒簽「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80年前中國外交風雲,謳歌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激情,同時也揭示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真理。影片著重表現和描寫;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維護國家尊嚴、保衛中華民族權益。拒簽「凡爾賽」條約的光輝偉績和肖克儉為國為民請命、抗爭帝國主義列強的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真實地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和國際關系。
影片充分表現了作為「弱國」的中國,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正義,討回平等是何等的艱難。但是,中國終於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對列強說:不!從此開始了中國上世紀新的篇章,是中國人民覺醒而奮起的出彩華章!
「弱國無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這是深刻烙印在從近代開始所有中國人心上的字。我們必須時刻記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銘記!
因為,我們為了這五個字,失掉了多少領土,失掉了多少白銀,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華好兒女……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轍,悲劇性的歷史,就堅決地讓它永遠留在昨天吧!
「弱國無外交」,告訴我們國強才有說話的權利,說話才能有被聽見的權利。當時的中國從官到民,從內到外,從陸征祥這樣的高官到顧維鈞這樣的青年外交家,從肖克儉這樣的熱血青年到梅這樣的巾幗志士,有如此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什麼中國還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為當年的中國,是一個誰也可以來分一杯羹。誰也可以隨意踐踏一腳的國家。
那麼,即使有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如何精彩地運用他特有的機智,幽默,巧取,以一塊懷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個人才華和人格舌戰群敵;以及肖克儉如何如何奔走呼號,聲嘶力竭,如何壯酬國、慷慨赴死……在世界強權政治的大環境下,在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絕對優勢前提下,通通都顯得蒼白無力了。
一顆再尖銳的沙礫,又怎麼能敵得過一塊堅固而巨大的石頭呢?
請13億的中國人牢牢記住吧:弱國無外交!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更需要這句話常響耳畔。須知未雨綢繆,須知居安思危,或許是卧薪嘗膽。
⑻ 顧維鈞的歷史評價及影響
20世紀30年代,一家英國報紙的專欄作家曾提到這個熠熠生輝的名字,認為「中國內很少有比顧維鈞容博士更堪作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養,無比耐心和溫文爾雅,沒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著與和藹方面能夠超過他。」
從1912年到1967年,五六十年間,顧維鈞擔任過無數的外交職務,駐美大使、駐法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外交總長、海牙國際法院法官等。到了晚年,他又以十七年心血完成了長達十三卷,600萬字的巨著《顧維鈞回憶錄》。
顧維鈞是位功不可沒的愛國外交官,他本身傳記,便是現代中國的一部外
交史。他一生堅毅果敢地為中國人民服務。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他是近代中國偉大的國務活動家和外交家之一,改變中國屈辱的對外關系、維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尊嚴是他投身外交界時抱定的目標,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這位愛國外交家以自己的智慧、修養和愛國熱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中國人民服務的一生,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華和為人。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顧維鈞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半個。
⑼ 以「我看......」為題的作文(是歷史人物,比如諸葛亮)
我看諸葛亮
相信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的《三國演義》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吧,相信很多朋友讀了還不止一遍吧!在《三國演義》中的諸葛孔明相信也一定有不少粉絲吧!《三國演義》中描述的諸葛亮是智慧和忠誠的化身,看他運籌帷幄幫助劉備取的了三分天下,建立了蜀漢,維護了漢統;又看他鞠躬盡瘁幫助劉備的兒子劉蟬,為蜀國謀得了幾十年的安定,造福了一方的百姓,從這里看他的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然而在我的眼裡,諸葛亮卻是一個民族的罪人,他是一個分裂民族分裂國家的敗類。為什麼要這么評價他呢?相信大家對著名的《隆中對》不陌生吧,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已經吧天下形勢分析得清清楚楚,天下也必被北方的強魏所得。既然知道這樣的一個結果,他為什麼還要逆天而為,要阻擋歷史的車輪呢,要知道當時老百姓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戰亂,廣大百姓都渴望過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而他卻為了實現個人的政治抱負卻不顧天下百姓的安危強行實行了火燒赤壁的陰謀,就這一戰就造成了近百萬人的死亡,他就是一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還有就是由於諸葛亮以及劉備集團的一意孤行,造成了當時國家的統一延誤了近百年,而在這百年裡面,全國的人口從三國初期的4000萬減少到了400萬,造成了民族精華的大量損失,國力的極大退步,才有的後面五胡亂中原的幾百年戰亂!
所以我認為諸葛亮是個反國家,反人民的民族罪人,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他個人的政治抱負,完全沒有將廣大勞動人民的死活放在心上,所以他不值得我們作為學習的榜樣!
⑽ 我看歷史風雲人物。 顧維君
中文名
顧維鈞
外文名
Vi Kyuin "Wellington" Koo
別 名
字少川
國內 籍
中國
民 族容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區)
出生日期
1888年1月29日
逝世日期
1985年11月14日
職 業
中國近現代著名外交家
畢業院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主要成就
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在外交中為國家民族作出了貢獻
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
擔任中華民國總理攝行大總統職
起草《聯合國憲章》,代表中國簽字
代表作品
《顧維鈞回憶錄》《外國人在中國之地位》《門戶開放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