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趙雲
趙雲,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著力刻畫的人物,堪稱全書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趙雲是除關羽、張飛之外最早追隨劉備的人物,以至於人們幾乎把他加到了桃園結義的兄弟之中,在有的京戲里乾脆就讓他成了「四將軍」。從古至今,不少評論家對趙雲忠義的評價甚至超過了關羽和張飛。趙雲有勇有謀,他不僅能從劉備集團的長遠利益考慮問題,而且注意爭取民心。綜觀蜀漢集團的歷史,在眾多武將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趙雲那樣,從根本大計上直言規諫劉備,這又是趙雲見識過人之處。歷史上的趙雲,雖然在功業上不能冠冕群雄,卻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但史三國名將趙子龍 趙子龍,三國時代劉備部下大將軍。在進取四川之時,奉命攻打桂陽城,守將趙范戰敗,獻城投降,趙范仰慕趙子龍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結拜為兄弟。結義當日,趙范備酒席慶賀,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婦,為趙子龍斟酒,趙子龍問他是何人?趙范回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剛去世不久,又沒有兒子,常勸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聲言,必須如將軍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願意下嫁。今天適逢將軍,真是天緣巧合,若是將軍不嫌棄,家嫂願意終生奉待將軍。」 趙子龍聽了大聲嚴厲斥責趙范說:「你我既然已經結義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麼可以如此亂倫,不仁不義……。」趙范被趙子龍嚴詞義正一番話,說得羞愧無地自容,趙子龍憤憤離席而去,其凜凜正氣,備受世人敬佩。 趙子龍助劉備攻取四川,屢建奇功,建立蜀國後,被封為五虎將之一,英名蓋世。 後人作詩贊趙雲: 雖非認義哥哥,也仿著關公秉燭。 實上的趙雲雖是三國時期蜀漢僅有的十二位被賜予謚號的大臣之一,但他在名位上遠遠不及其他十一位大臣。終其一生,他的業績很平凡也很普通。甚至後來追謚了五個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也沒有趙雲。趙雲雖然在最後幾乎是以一個政治斗爭失敗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畢竟跟隨劉備多年,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加上曾經於亂軍之中救下劉禪,素為後主感恩。因而在他死後多年,蜀漢滅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劉禪終於下詔追謚其為順平侯。其實,看一下趙雲所受封的謚號就可以大致明白對他所謂的蓋棺定論了:「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也就是說,趙雲獲此殊榮憑借的並不主要是戰功。也正因功績的不著,他才會成為蜀漢最後一批才追謚的宿將。時朝野輿論認為趙雲曾經救過劉禪,應當賜謚,最後終於成為十二個大臣中最後一個被賜謚的大臣。
Ⅱ 關於趙雲的故事
趙雲,字子龍,常山人氏,從小就酷愛槍法,14歲就拜遍河北名槍師,16歲經人指點投師於山東琅邪著名槍師童原門下,學藝只一年,因天資聰慧,而且勤奮,所以盡得真傳,一年後,童原亡,趙雲下山,初投袁紹帳下,應看不慣他的所做所為遂出走後幫住公孫瓚擊退袁軍後來的大家都應該知道了。
童原所收一共三個徒弟,張綉,張任,趙雲。以為趙雲去得晚,所以不認識兩個師兄。
當陽長坂一役,趙雲以自創的七突蛇盤槍槍挑當時的槍王張綉,以百鳥朝鳳槍槍挑遼東無敵大將公孫泰,以落馬朝陽槍傷三國第一大力將眭元俊,以夾竹梅花槍槍挑河北一根針老將韓榮,其他的如槍傷張頜坐臂,曹仁右腿,李琦臀部,於禁,毛介雙夾趙雲亦被所傷其餘皆忘,共殺死曹將54員,槍傷108員。
趙雲的槍法:125槍夾竹梅花槍,162槍飄雪梨花槍,3槍落馬朝陽槍,101槍百鳥朝鳳槍,7槍七突蛇盤槍等
趙雲的槍是銀槍:龍膽。座下馬是三國排第五的碳雪白龍駒(粉碇玉藍駒)有名塞龍雀。
威震三國的蜀漢名將趙子龍原是袁紹身邊的一員猛將,因見袁紹私心為重,並無忠君的救國之念,於是有意求去。後來趙子龍與劉備相見甚歡,二人理念契合,趙子龍就成為劉備三鼎天下的一大功臣。
趙子龍身長八尺,濃眉大眼,架槍上馬威風凜凜,多次沖鋒敵營,立下不少戰功。劉備兵敗長阪坡時,蜀漢人民大舉南遷避難,當時劉備妻妾甘、糜二夫人與後主阿斗在人陣中走散,趙子龍單相匹馬深入曹操大軍中尋找,發現三人身現敵營時,不顧一切沖入重圍,救出甘夫人與阿斗,糜夫人則因為傷重,不願拖累大家而投井自盡。這次事跡就是廣受後世歌頌的「長阪坡救主」。
趙子龍七十歲時,驍勇善戰不下當年,曾力斬西涼大將韓德父子五名,蜀漢建興六年,子龍病重而亡。其生前曾受封為「翌軍將軍」,死後後主詔贈大將軍,諡號「順平侯」,敕葬在成都錦屏山之東。道家奉為「南宮輔佐真君」,台灣民間多尊稱子龍爺。
說趙子龍的功績前,
先說他的名聲。
在演義中,很明顯他也是名震四方的大將,
但在正史中,除了蜀國外,他的名字可能他人未曾聽過。
Ⅲ 關於趙雲的小故事
1、一身是膽
魏國與蜀國為爭奪漢中而打仗,劉備和諸葛亮統率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十分惱火,就親自統率四十萬大軍到了漢水,准備和劉備決一死戰。
諸葛亮說:「現在曹操由於糧草沒有準備好,所以還不敢輕易進兵。此時如果派一支部隊去攻打曹營,把曹軍的糧草燒掉,便能大大挫傷曹軍銳氣。」
老將黃忠再三請求出戰,諸葛亮便派他和趙雲一同領兵前往。黃忠爭打頭陣,但曹軍早有準備,與黃忠廝殺起來。黃忠前後受敵,被圍困未能取勝脫身。
趙雲便帶領幾十名輕騎兵殺人重圍救出他們。曹操親自帶兵追趕趙雲。趙雲寡不敵眾,退回漢中營地。部將們勸趙雲閉門防守拒敵:不料趙雲反而下令打開營門。
叫一部分士兵埋伏起來,然後放倒軍旗,停止擊鼓,自己單槍匹馬挺立在營寨門外,准備迎敵。天快黑的時候,曹軍趕到。曹操見蜀軍營中毫無動靜。
又見趙雲單槍匹馬挺立營寨門外。威風凜凜、毫無懼色,懷疑有伏兵,恐怕中了趙雲的計謀,不敢貿然進攻,便收兵回營。趙雲領兵緊緊追擊,殺聲震天,金鼓齊鳴。
曹軍因昏暗難辨,摸不清趙雲到底有多少兵馬。嚇得丟盔棄甲,爭相逃命,死傷無數;潰不成軍,趙雲以少勝多,反敗為勝。
2、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流傳甚廣,但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卻在百家講壇欄目里提出了四虎將之說,並為趙雲叫屈。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
這五人雖然各自有著勇猛一類的評價,但還並未說有五虎上將,五人共同的評價是都被比作「國之爪牙」。五虎上將一說何時出現已不可考。元代戲曲里他們被稱為「五將軍」或「五兄弟」。
3、趙雲救主
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
護衛劉備家小的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雲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斷牆後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說:"見到將軍阿斗有救了,……我死而無恨!"說完,趁趙雲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向這邊殺來,趙雲含淚推倒土牆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沖。
曹將殺來,戰三回合,被趙雲殺死。沒走多遠,又碰上曹將張鎘,戰十餘回合,趙雲奪路而走,不料連人帶馬落入陷阱。張鎘挺槍來刺,忽然趙雲的馬平空一路。
跳出陷阱,張鎘嚇得一個勁後退。趙雲力戰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雲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終於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4、桂陽軼事
趙雲在山上屯兵,石壁上曾有唐代摩崖石刻,上面寫著「趙雲屯兵處」,唐宋時期,山上還建有「趙侯祠」。趙侯祠又叫護英祠,經歷朝代更迭,趙侯祠屢被破壞,又屢屢修葺。
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原城關鎮街道居委會在芙蓉峰開辟社隊企業石灰窯、砂石場。將趙侯祠及石刻炸毀,只有碑記石刻、碑文、謁詩等流傳下來,碑記石刻叫《漢順平侯趙將軍廟碑記》。
被收藏在蒙泉亭內。詩為順平熊虎將,遺壘至今傳。界憾瀟湘水,人思戰伐年。卻婚輕國色,攜膽鎮蠻天。祠樹聞啼鳥,還疑拜杜鵑。
5、趙雲防羌
大邑縣城北有一靜惠山,山頂有一望羌台,相傳趙雲曾駐軍在此,並築一土城用以防羌。趙雲去世後,蜀漢後主劉禪就將趙雲葬於此處,並建有趙雲墓祠。
Ⅳ 趙雲英雄故事簡介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
(4)講歷史人物故事趙雲理解擴展閱讀:
趙雲曾兩次救出了幼年時期的劉禪。長坂坡之戰,劉備在逃亡過程中,丟下了妻子和兒女,兩個女兒都被曹操部將曹純統領的虎豹騎擄走,劉禪及甘夫人賴於趙雲的保護才倖免於難。後來孫東吳孫權趁劉備入川時派遣船隊迎接孫夫人回吳,孫夫人趁機帶走了劉禪。
當時劉備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駐守荊州的治所公安,劉備的家眷及孫夫人等都是在公安。因為孫夫人驕橫跋扈,劉備又特命趙雲掌管內事,獲知孫夫人攜帶劉禪逃走後,趙雲及時追趕,與張飛一同在江面上將劉禪截回。
兩次差點落入敵手的劉禪成為了後來蜀漢的皇帝。蜀漢後期,劉禪下令追謚趙雲時說趙雲當初跟隨劉備的時候不但功績顯著,更是在艱難險阻之中救了自己,姜維等認為趙雲當時救主行為的情義是可以貫穿金石的。
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也在民間以各種形式流傳。但同時受民間藝術的影響,劉禪的形象逐漸被塑造成了「沒用的阿斗」,一些小說家卻為趙雲救主的行為感到不值,毛宗崗在點評《三國演義》長坂坡這里的時候,認為「英雄趙雲」救「無用阿斗」,還不如不救。
Ⅳ 誰詳細的講解一些關於三國人物趙雲和呂布的一生傳奇故事謝謝
趙雲性格鮮明、形象豐滿,既是一個中國古代的傳統英雄,又是一個人類世界的經典英雄,且有一種任何英雄個體都不可企及的氣質與神韻。
(1)目標明確、擇主而事。趙雲少年時期在碣石山拜師學藝,師傅蒙淵引導他樹立了建功立業、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名留青史的人生目標,並且指出了只有「擇事明主」才能成功的理念。因此,他進入「群雄並起」的亂世,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緊緊抱定人生目標,牢牢把握「明主」標准,從不偏離他先從軍在冀州刺史袁紹陣營,立功後,發現袁紹、高覽等重利輕才,難成大事,遂盜馬而去;他投奔北平太守公孫瓚,見其是非不分、平庸武斷,幾度要走。他選擇的是與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相一致的明主。當他與標榜關愛百姓、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為己任的劉備相識,才覺得遇到了明主,從而協同孔明、關羽、張飛等轉戰南北,奮不顧身,全心全意為劉備攻城略地、創建基業。其間,位高權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對他幾番誘降,他也毫無所動。在奮斗過程中,他離自己的人生目標也越來越近,常常看到他在兩軍陣前自稱「常山趙子龍」,斥責叛臣、斬殺敵將,精神抖擻、大義凜然。
(2)忠勇兼備、膽略過人。趙雲拜師學藝,還練就了槍劍、騎射、攀山、潛水等武藝和對付強敵、隨機應變、以少勝多的謀略。他隨師傅蒙淵在碣石鎮捕捉海盜,月夜隻身駕船擒拿盜首項青;他隻身到長安為師傅報仇,殺傷王允、殺死李肅、大戰呂布;他投奔劉備之後,在長坂坡單槍匹馬突出曹軍重圍,救出阿斗;在進軍巴蜀時,他同妻子樊榆越進江陽城牆、潛入府宅,將太守李恢挾持;在攻佔漢中時,他以「空寨計」大敗魏王曹操十萬大軍;在首次北伐中,他挫敗韓德、勸降姜維,為諸葛亮進擊中原奠定勝利的基礎……不僅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他智勇兼備的才能,還贏得了「一身都是膽」的美譽。盡管趙雲的勇武不同於「吼聲如雷、先聲奪人」的關羽、張飛,謀略不同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孔明、龐統,但他經常臨敵發揮、隨機應變、克敵制勝、恰到好處,無人能及。說他是一個身經百戰、毫發無損的「福將」,不如說他是一個文武兼備、膽略過人的「常勝將軍」。
(3)高瞻遠矚、洞察時局。在劉備陣營中,趙雲頭腦清醒、高瞻遠矚,對每一次政治舉措、軍事行動,都要以劉備大業的成敗得失為標准權衡利弊。因此,他頗受劉備的重用,但對劉備意氣用事、偏離法制的言行卻從不惟命是從,並經常提出反對而有建設性的意見。在保護劉備到東吳招親中,他見劉備貪戀蜜月、淡忘大業,就想方設法、有禮有節地警醒劉備,使之迅速離開東吳。劉備取得巴蜀後,在王廷中宣布「沒收民宅、賞賜功臣」的決策。趙雲因其決定有失民心、不利鞏固新生的蜀漢政權,挺身而出,引經據典、深刻地剖析了「決策」的弊端及其嚴重後果,使劉備認識到決策的錯誤,立即終止實施。在東吳攻佔荊州、殺害關羽的噩耗傳來時,他雖然義憤填膺,但頭腦清醒、心懷大局,見劉備一心只想報仇,意氣用事,不顧後果,就振振有詞地分析了天下大勢,闡述了先伐曹魏、再報私仇的利弊,……。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承皇位之初,趙雲對蜀漢「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的前景仍然信心十足,而對劉禪昏庸的言行多是抱著袒護與諒解的態度,駁斥叛將黃垣扇動反叛,回絕敵將王朗的巧言勸降,維護著蜀漢政權的尊嚴與威信。而當他發現劉禪在皇宮中胡作非為、違法亂政愈演愈烈,明顯危及國家的前途時,就果斷地向孔明提出了「廢除劉禪、另立魯王」的動議……。在劉備的將領中,他是一個心胸坦盪,目光睿智,最具政治遠見,但無政治野心的政治家。盡管他的動議被孔明以「抓鬮」的方式否定了,流露了一種淡淡的、相信天命的觀念,仍然體現了一種政治家高瞻遠矚、洞察時局才智與膽略。
(4)勤政愛民、懲惡揚善。趙雲既忠於蜀漢的大業,也非常關愛平民百姓。他之所以認定劉備為明主並為之效忠,也是因為劉備有心懷大志、愛民憂國的特點。在劉備兵敗汝南時,他見張飛搶劫百姓糧米,毫不客氣地將其擋獲……;在他兼任荊州桂陽太守之時,更是做了很多平定盜匪、懲處貪官的事情;在廣漢屯田練兵六年間,他多次協助廣漢太守鄧芝捕捉盜匪、逮捕叛臣,保障了百姓的安居樂業。——大盜邱二郎在他劍下喪生,貪官張肅被他捉拿歸案。他在攻城略地中處處表現了對百姓的關心與愛護。因此,他所到之處都會受到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他在古蜀都屯兵時雖然也與百姓發生過暫時誤解或沖突,但他能適可而止、及時糾正,並未造成大錯。他不但在建立蜀漢政權中功勛卓著,而且在保衛蜀漢、為民造福中盡力而為。
(5)鍾情重義、博愛大度。趙雲抱定目標、擇事明主、轉戰南北、戎馬倥傯,但他不純屬蜀漢政權的工具,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情愛的男人。他對打死兄長趙田的杜長以「公報私仇」的形式將其除掉;他對自己的母親夏侯圓至敬至孝、念念不忘;他與傾城傾國的樊榆相識、相愛,中斷、重連,歷經悲歡離合,從未移情別戀,終成眷屬,相伴終生;他對貂蟬也曾有過憐惜或愛悅,但他剋制了自己的原始;他與少小相知、同師學藝而又身處曹營的夏侯蘭在戰場相遇,將其活捉又將其釋放;他與王朗、張道陵(張角的化名)這些志向背離的人幾次相逢,雖然話不投機、各持己見,也從不敵視與加害。這種博愛大度、鍾情重義與他的志向、目標水乳交融,鳳毛麟角似地展現了一種中國古代高層將領的高貴人性。
(三)
趙雲擇事明主、建功立業的主線與愛情際遇的悲歡離合、蜀漢政權的興衰等副線交織一起,傳奇故事峰迴路轉、珠聯璧合,既能使人贊嘆不已、盪氣回腸,又可使人振作精神、發奮圖強。
趙雲生長常山、離家學藝、擇事明主、南征北戰,走過柳暗花明,幾經悲歡離合,具有歷史故事的真實悲壯、武俠故事的驚險離奇、言情故事的美麗生動等特色,離奇而不失真、誇張而不悖情理。從內容上分:一種是鬥智斗勇的戰斗故事,如長安報師仇、大戰長坂坡、巧布八陣圖等;一種是事關民生國計的政治故事,如王朗誘降、雄辯排眾議、動議廢昏君等;一種是艱險離奇、觸目驚心的驚險故事,如打獵狼頭山、盜馬離袁營、夜困盤蛇崮、鄧芝射猿母等;一種是男歡女愛、盪氣回腸的言情故事,如淑女慕英雄、小帳遇貂禪、樊榆闖軍營等;還有一種看似波瀾不驚、平淡無奇,實則暗流涌動、深伏危機的生活小故事,如江東戀蜜月、查案魯王宮等。很多三國歷史人物——張角、張燕、曹操、劉備、夏侯蘭、公孫瓚、王朗、樊榆、孔明、劉琰、胡文玉、阿斗、鄧芝、彭羕、張肅等在故事中躍然而出,使得各種故事緊扣三國歷史背景,懸念不斷、神韻優美,從新的視角表現了黃巾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諸侯割據、三國鼎立形成的客觀趨勢,蜀漢政權興衰中「忠義」的正負作用,逐級凸現了趙雲目標明確、膽識過人、英武蓋世、愛情專一、擇主而事、佐助劉備、協同孔明、建立蜀漢、懲惡揚善、奮斗不息的成長過程和基本形象,構成了一幅時勢造就英雄、英雄改變時勢而又被時勢所葬送的畫卷長廊,演繹了一出悲壯的歷史正劇。
Ⅵ 歷史人物趙雲有哪些歷史故事
趙 雲 生 平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公元年生。書中描寫他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公元194趙雲初仕公孫瓚,三國演義中趙雲在磐河之戰解救了公孫瓚,並與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在三國演義的記述趙雲是一名萬人敵的猛將,他一生中與他交手的名將並不多,所殺名將則更少,就三國演義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與曹操軍作戰時斬殺「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覽,三十餘合戰敗「河北四庭柱」之一張頜。劉備初到荊州時,趙雲斬殺山賊張武,搶得的盧馬獻與劉備。公元207年趙雲斬殺來犯新野曹仁部將呂曠,並以十數合戰敗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擊劉備至當陽長坂,劉備丟下妻子南奔,趙雲一面抱著幼主劉禪,一面保護劉備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倖免,後趙雲被封為牙門將軍。在三國演義中當陽長坂是趙雲的成名戰,長坂坡中趙雲進出先後救出陷入敵陣的簡雍、糜竺、甘夫人、劉禪,殺夏侯恩奪得名劍青gang,斬殺曹洪部將晏明,夏侯n部將鍾縉、鍾紳,唬退張he,力戰焦觸、張南、馬延、張(豈頁)四將,在曹操軍陣中往來沖突,如入無人之境,共斬曹營名將50餘員,當時曹操亦贊曰:「真虎將也!」。諸葛亮對於智勇雙全的趙雲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借東風畢後就是依靠趙雲接應,那時趙雲射斷吳將徐盛船上篷索,也顯示出了他過人的射技。劉備到東吳娶親時,諸葛亮也放心地將保衛工作交給趙雲,而趙雲也不負所託達成了諸葛亮的計謀,這也是與趙雲本身謹慎細致的個性分不開的。孫權為了奪回荊州所使用長使張昭的計謀,欲將劉備之子劉禪作人質換取荊州,「趙雲截江奪阿斗」更是他勇武與見識獨到之處。公元211年趙雲入川沿江西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成都。攻克成都後,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因劫糧被魏將張he、徐晃圍困,趙雲於漢水營前往接應,斬殺魏將焦炳,沖入曹軍重圍,戰退張he、徐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趙雲救出黃忠,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曹操見亦驚嘆:「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後在漢水以拒曹軍,佔得曹軍營寨,劉備贊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稱趙雲為「虎威將軍」。公元223年,趙雲升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永昌亭侯,再遷為鎮東將軍。公元225年,南蠻叛亂,趙雲、魏延為大將隨諸葛亮征討南蠻,趙雲斬殺三洞洞主之首金環三結。在三國演義里趙雲於公元228年隨諸葛亮北伐,在鳳鳴山與西涼魏將韓德一家作戰,趙雲刺死長子韓瑛,刺倒四子韓琪,射死三子韓瓊,生擒二子韓瑤,後再刺殺韓德(滅門?),威震諸軍,而此時趙雲年已七旬。三國志里公元228年趙雲與鄧芝與魏帥曹真對陣,兵少敵強,在箕谷失利,但由於趙雲召集部眾,固守陣地,不至大敗,撤軍後趙雲被降為鎮軍將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因馬謖失守街亭而撤兵,趙雲、鄧芝斷後,趙雲抵擋郭淮,刺死蘇喁,殺退萬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騎,輜重等物,亦無遺失」。公元230年,趙雲於成都病故,享年76歲,追謚為順平侯。在三國演義中縱觀趙雲一生,一世英名從未受挫,得善始善終,與他同為五虎上將的關羽、張飛則顯得不如他了。趙雲有二子,長子趙統,承襲父爵,官至虎賁中朗,督行領軍;次子趙廣,任牙門將,隨姜維出征,參加沓中之戰陣亡。
Ⅶ 趙雲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白馬銀槍趙子龍,可是王者榮耀中非常熱門的戰士英雄,一直受到廣大召喚師們的喜愛。而關於趙雲的故事,很多更是家喻戶曉。趙雲可以是說是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人物之一。並且以英俊的外貌和高強的武藝,贏得了大量的粉絲,趙雲粉可真的不老少了。今天就和大家來一聊這位常山趙子龍的故事。
而在王者榮耀中,趙雲也是典型的戰士代表,人氣非常的高。特別是眾多喜愛趙雲的粉絲們,能夠自己來操作偶像,來贏得王者峽谷的勝利,會帶來更多的成就感。喜愛趙雲的玩家們,趕緊行動起來吧,一起在王者峽谷中,來個七進七出。
Ⅷ 趙雲的歷史故事
趙雲(?年~公元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中國三國時期蜀漢的著名將領。趙雲原屬幽州軍閥公孫瓚,並為劉備主騎兵。
趙雲後來追隨劉備,在其麾下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翊軍將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成就一代霸業。蜀後主劉禪繼位後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 又拜鎮東將軍。
227年,趙雲隨蜀漢丞相諸葛亮入漢中,次年出征曹魏,曾於箕谷設置疑兵,牽制魏軍主力。北伐失利後,貶為鎮軍將軍,不久去世。
261年後主追諡趙雲為順平侯。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承繼爵位,次子趙廣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
據《三國志》記載,有關趙雲的著名事跡有「長坂亂軍之中救後主劉禪」,《雲別傳》中記載有「截江奪阿斗」、「漢水空營退曹軍」等。
羅貫中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自立漢中王後,趙雲位列「五虎上將」之一。小說中的趙雲武藝超群、膽大心細,而且德行高尚。
據《雲別傳》記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劉備也稱譽他「一身是膽」。三國時陳壽,楊戲稱其「強摯壯猛」,「猛將之烈」,「以忠勇稱」。
趙雲的歷史資料
趙雲事跡多出於《雲別傳》,在《三國志》中別傳沒有作為正文內容,而是以註解形式出現。《三國志》原書中並無註解,註解乃後世南朝宋人裴松之所添加。
但亦有史家認為《雲別傳》內容以史料而論並不嚴謹,所記載皆是與趙雲相關的軼事,且與《三國志》本身有所矛盾,真實性有待商榷。此說由清朝義門先生何焯指出。他認為《雲別傳》或系根據趙家家傳改編,語多溢美。何氏指出的疑點之一為劉備於221年准備東征吳國時,由趙雲 (而非諸葛亮) 勸阻劉備不要東征是不合情理,應是子孫溢美。然而,此類觀點並不多見考,並被一些史學者指過分疑古。
趙雲故址
河北正定趙雲廟外的趙雲像現代趙雲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龍廟,順平侯趙雲墓
河北正定--趙雲廟
台灣佳里--子龍廟
清朝記載祠廟另有:
河南南陽南三十里屯東趙雲祠墓
四川黎州(今漢源)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壩左趙雲祠
湖廣桂陽州(今湖南郴州桂陽)城外芙蓉山下趙雲祠
湖北當陽(長坂)有子龍閣,子龍路;湖北赤壁有子龍灘。湖南常德安鄉有子龍庵;桂陽有蒙泉(又名萬軍泉,趙雲八角井)。四川成都和平街原名為子龍塘街,和平街小學在相傳是順平侯洗馬池故址;成都龍泉石經寺(歷名靈音寺,天成寺)相傳初為趙雲祭祀家廟。重慶長壽有趙雲寨;重慶市中大陽溝白龍池相傳為趙雲駐江州白龍馬廄。陝西寧強有子龍駐軍處,子龍山。
趙雲,是羅貫中老先生在《三國演義》著力刻畫的人物,可說是全書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更由於《演義》是根據史實來寫的,人們對趙雲的英雄事跡幾乎信以為真。趙雲是除關張外最早追隨劉備的人物,以致於人們幾乎把他加到了桃園兄弟之中,在不少京戲里乾脆就讓他成了「四將軍」,特別是他追隨劉備時正是劉備倒霉的時候,這就更加重了他在這個團伙中的份量。
長坂坡一戰,無疑是趙雲最輝煌的篇章。在最早的《三國志平話》中,趙雲的長坂坡救阿斗只有幾句話,「拍馬沖陣而過」而已,到了《演義》里,就變成了驚心動魄、回腸盪氣的一大章回。「截江、奪斗」是趙雲的另一大功績。《三國志平話》中基本照抄《三國志》,寫得含含糊糊,「雲與張飛勒兵截江。。。」而已,而在《演義》里則完全成了趙雲孤身犯難,一波三折,既膽氣過人又有理有節,張飛倒成了後援的角色。五虎上將的排名,在羅貫中最早的版本里,大概是參照了劉備進位漢中王時這五個人實際地位的史實,列為「關、張、馬、黃、趙」。忘了是金聖嘆的批本還是毛宗崗的批本,為迎合讀者對趙雲的喜愛,把這個排名改成了「關、張、趙、馬、黃」。
但《演義》終歸不能完全脫離史實,從而令趙雲這個完美的英雄與他在蜀漢集團中的地位無法自圓其說。注意一下細節就清楚了,這些細節因史實的存在而讓羅老先生和金、毛等都無法更動。
長坂坡之前的大撤退,開路與斷後的重任都沒交給趙雲,而給他的任務是相對次要的「保護家小」。
進軍西川遇到馬超,從別處把張飛調來,身邊的趙雲無用武之地。
抵禦魏將張邰,派了老將黃忠,趙雲就在手下,卻沒考慮派他。
決定漢中勝敗的定軍山之戰,黃忠是主將,趙雲是後援。
討伐東吳,前線上是一群無名後進之輩,五虎上將碩果僅存的趙雲在二線閑著,只是到了大軍慘敗之時起了點接應的作用。
七擒孟獲,魏延、王平、馬岱甚至廖化、張嶷的出場機會都比趙雲多,而趙雲好象都沒有與孟獲交過手。
一出祁山,《演義》中寫趙雲當先鋒立了大功,但到了決定性的街亭之戰,主將卻是派了無能的馬謖,趙雲與鄧芝領偏師出斜谷,盡管撤退時「不損一人一騎」,但對於全局卻是無足輕重。
盡管《演義》每逢趙雲出場必竭力突出他的作用,但從整體上看,劉備和孔明對他的態度不象文字中表現得那麼熱情。似乎劉備早期勢孤力單、關張忙不過來時對趙雲還予以某些重任,一旦人多了就讓他一邊兒涼快去,而孔明就更明顯了。
以上是《演義》中關於趙雲的一些內容,再看看史實吧。
趙雲自追隨劉備後,直到劉備當了漢中王,可說是馬不停蹄,無役不予。阿斗確是他在長坂坡救出的,史書雖沒《演義》寫得那麼玄,但趙雲救阿斗不是虛構的。進軍西川,是趙雲第一次沒隨劉備行動而留守荊州。可就是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奪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壯舉。兩次三番救了後主劉禪的小命,趙雲對蜀漢的汗馬功勞還小么?可劉備得了西川後,對趙雲就再沒重用了。
定軍山之戰,主謀是法正,而「親冒矢石」強攻定軍山的是劉備本人,趙雲根本沒上第一線。
一出祁山,趙雲也沒當先鋒,與鄧芝領偏師出斜谷策應主力。街亭失守全線大敗,而「雲與鄧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損。」《演義》中的「不損一人一騎」是羅老先生給英雄帶的花環。而戰後孔明上表檢討,自貶三級,有功無過的趙雲卻也糊里糊塗地跟著被貶了級。直至去世,趙雲也未獲封侯。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沖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瞞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卧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霉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議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么?「征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歷來讀史之人有「漢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漢高帝劉邦,殺死了韓信、彭越、黥布;漢武帝時有飛將軍李廣的悲劇。到了最後三分之一的後主時,趙雲好歹還是壽終正寢的。
《演義》上寫劉禪聞趙雲死而大哭,又是羅老先生加的花環。 那時的劉禪,早把救過他兩次的趙雲忘得一干二凈了,連點「悼念」的意思都沒有。到得後來,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來了,在給別人封侯時順帶也追封了趙雲。可趙雲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氣得在墳墓里詐屍不可:那時距蜀漢亡國還剩下不到三年了!
Ⅸ 介紹一下歷史上真實的趙雲
趙雲簡介: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
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
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趙雲去世後,於蜀漢景耀四年被追謚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在後世被廣為流傳。
(9)講歷史人物故事趙雲理解擴展閱讀:
建興元年,劉禪登基後大行封賞,趙雲受封中護軍、征南將軍,永昌亭侯等職銜,不久又晉升為鎮東將軍。
這些封賞,和當時趙雲在蜀漢集團中的地位密不可分。蜀漢政權的權力其實是在原從集團、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三者之間共同分配的。
劉備死後,原從集團中的元老級人物只剩下趙雲一人而已,而新皇帝登基後,為了安定人心,對三個集團的代表進行賞賜也在常理之中。
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派趙雲、鄧芝領偏師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大軍往攻祁山。肩負重任的趙雲在與曹真作戰中失利,被迫據險固守,直到終戰。
回成都後,因此過被貶為鎮軍將軍,直至建興七年病逝,再無升遷。這是趙雲第一次獨自領兵與敵人大軍作戰,而所負的責任又相當重大。
作為偏師,目的是與曹軍周旋,進可能的拖延其趕赴主戰場的時間,甚至還可以配合主力部隊對敵軍前後夾擊,其意義絕不能小視。
就是這么一個關鍵的職位,諸葛亮卻偏偏派給了缺乏統兵經驗與能力的趙雲,這個戰略失誤,不在其誤用馬謖之下。
Ⅹ 趙雲人物形象分析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專,姿顏雄偉,三國屬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劉禪下令追謚趙雲,姜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謚趙雲為順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