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講述一個從1840年至今著名的歷史人物
1、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為紀念鄧世昌的偉大犧牲,人們創作了《甲午風雲》、《英雄鄧世昌》、《甲午大海戰》等多部文學、影視、戲曲作品,以歌頌其英雄壯舉,還有多處紀念館可供紀念、瞻仰、憑吊。
2、魯迅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
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從小勤奮好學,7歲開始讀書,12歲就讀於私塾「三味書屋」,後因家庭的一次變故,飽嘗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視。
1902年東渡日本學醫,當他目睹國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時,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文筆來喚醒國人的靈魂。回國後,先後在北京、杭州的幾所大學任教。
1918年,第一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從此開始了輝煌的創作生涯。
五四運動前後,魯迅參加《新青年》雜志的工作,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沿,並先後創作了《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等著作。
3、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
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斗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
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7年參與發起「護國救黨運動」,認為應當清黨但反對殺人。
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
1933年,蔡元培倡議創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並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4、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
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
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5、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安徽宣城市績溪縣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
他的文章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別,提倡新文學創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他於1917年發表的白話詩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
他於1920年代辦《努力周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38~1942年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台北病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鄧世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蔡元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陶行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適
『貳』 湖北廣濟歷史名人
居正:湖北廣濟復人清光緒三十制一年留學日本,並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光緒三十三年在日本發起共進會,第二年到南洋參加革命活動。宣統二年返回日本與宋教仁、譚人鳳等人籌建中部同盟會,計劃在長江流域發動起義,於是很快回國。辛亥革命時期參與制定了都督府暫行組織條例,並親自到前線督軍。民國元年一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在政府內任內務次長,代理部務。「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的時候任吳淞要塞司令,失敗後逃亡日本。民國三年加入中華國民黨,任黨務部長兼《民國》雜志社總理。民國十一年任廣州護法軍政府內務總長。民國十三年中國國民黨改組後,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司法院院長兼最高法院院長、司法行政部部長等職務。民國37年,曾以國民黨元老的身份與蔣介石競選總統。民國38年任國民黨政府國史館館。解放前夕隨國民黨去台灣。1951年11月23日逝世,終年75歲。著有《辛亥禮記》、《居覺生先生全集》等。
『叄』 武穴有什麼特別出名的歷史名人嗎
金德嘉金德嘉(1630—1707),字會公,號豫齋,而德嘉是尼庵功德賜的名,廣濟(武穴)龍坪人。少時,父早逝家道日衰,常無米為炊,母十分疼愛,常省吃儉用,送他上學。他卻每天五更起床,點亮菜油燈,看書看到天蒙蒙亮,就跑到學堂去。別人放學回家了,他還在學堂里埋頭讀書,要到家家點燈才回家。一年除夕,他對母親說:「兒想,過年魚肉可不吃,大門春聯不可少。」娘高興地回答:「我兒言之有理,有副紅對子,窮人自有窮人的氣派。」於是,他提筆揮灑了一副春聯:「龍坪數千家富過我窮莫過我;鵬程九萬里時讓人志不讓人。」 由於他勤奮好學志又堅,於清順治17年(1660),31歲時經鄉試中舉人,授安陸府教授,任期g年。康熙21年(1682)會試考中第一名貢士,稱會元。金會元即由此得名,是本埠有史以來第一位會元,原縣城梅川北門就為他建了個會元門。中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掌握國史。康熙26年(1687)充貴州鄉試副考宮。奉命纂修明史,改翰林院庶吉土散館,任編修。他在翰林院被人稱為碩懦,與湖北學林名士劉子壯、熊伯龍齊名。又分修《大清一統志》及《禮記解義》、《通鑒講章》等;對楚中府縣史料考訂尤為精細。與徐乾學過從甚密。康熙28年(1689),金乃以疾歸,實則為掌院李光地欲藉以傾徐乾學,對其提出彈劾。金還鄉後閑住近20年,閉門著述,於康熙46年(1707)去世。為文宗法韓愈、歐陽修,詩力追唐風。著有《居業齋文集》20卷,《續纂元、明臣言行錄》及別集10卷,行於世,清《國朝詩人征略》選有其作品。劉子壯(1609年-年),字克猷,號稚川, 明末清初湖北黃州府黃岡縣。 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為清朝第三位狀元,於1649年(順治六年)考獲狀元,授國史館修撰。順治九年(年)充會試同考官。告歸,不久卒。熊伯龍帝師熊伯龍,一個無神論大家 武漢市蔡甸區大集街有熊伯龍墓。鍾陵街是大集鎮的南出口,南向延伸,可抵318國道。現在還談不上繁華,顯見是由一條鋪上了柏油的「鄉級公路」發展而來,但因武漢經濟開發區拓展的勢頭強勁,這兒也逐漸「城市化」了,一排排住宅商品樓正「如雨後春筍般」拔起在路東。熊伯龍墓就像一顆翡翠,靜靜地鑲嵌在鍾陵街的西側。這兒是一個名叫「新收堡」的土丘的南坡。其墓坐北朝南,墓院呈長方形,寬25米,長30米,佔地約1000平方米。墓冢立於院落中央,冢高2.5米,直徑約5米,冢圍砌有四層青石。正碑高1.7米,底座高0.3米,上鐫「熊伯龍之墓」五個行書大字,字跡飄逸;墓碑上款刻楷書兩行,前為「皇清誥授中大夫謚學士前己丑科榜眼」,後為熊的生卒年「公元一六一六——一六六九年」;下款是重修年份;「一九九八年重立。」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撥款建成。我是今年六月一日找到這兒來的。其墓地被青草遮護,「生機勃勃」。墓前有小道橫通向一個村子,墓西緊鄰民房,中間長滿翠竹,叢竹中,最顯眼的是一棵高大的合歡樹,樹影遮蓋大半墓地,繁枝間綴滿粉紅色的合歡花,無數花瓣飄落在墓地里,給這里平添些許詩意。由於地處要道之沖,集鎮之邊,其墓雖野草深深,卻也不覺那種墓地特有的沉寂荒涼。熊伯龍是什麼人物?墓碑上透露著一點信息:「皇清誥授中大夫謚學士前己丑科榜眼」。這行字其實就是古人非常重視的所謂「功名」。「皇清」,這是清朝人的說法,咱們現在通常就說「清朝」;「誥授」,是指朝廷用誥命授予封號,有這兩個字一是證明其合法性,二是帶有一種「無上榮光」的自豪;「中大夫」是官名,明清的中大夫,是從三品;「謚」是帝王或大官死後朝廷評給他的稱號,「謚學士」就是說他死後被國家授予「學士」的稱號;「前己丑科」,是指順治六年(1649)的科舉考試,因為熊伯龍去世時是在康熙年間,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期間也有個「己丑」年,為了區別所以加一個「前」字;「榜眼」,這個就厲害了,就是科舉考試的全國第二名。但綜合墓碑上的信息,我們不難發現,熊伯龍只是一個普通的封建官僚而已,為什麼將他列入「武漢名人」行列?熊伯龍(1616—1669)字次侯,號塞齋,出生在武漢市蔡甸區奓山街紅焰村燕子咀。當地許多老人都看到過熊家的古宅,現已不存。熊伯龍晚年取號曰「鍾陵」,以示對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即鍾陵)祖籍的眷念。熊伯龍的一生,有兩個閃光點,一是他的政治功名,二是他的學術成就。先說他的政治功名。熊伯龍的曾祖熊珙任職明朝楚王府典寶,就是專門掌管王府引信的小官,楚王府就設在武昌城中。他的祖父熊士章隨侍曾祖來到湖北,曾祖去世後,熊士章便流寓漢陽一帶,並最終在漢陽府的奓山堡定居下來。熊伯龍的父親熊鳴盛,是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但他的個性似乎很強,不大適應京城官場的應酬,因與人政見不合,遂返回漢陽。娶妻任氏,育二女三男,長子伯龍,次子仲龍,三子叔龍。青年時代的熊伯龍生活坎坷,家中頻遭變故。十六歲時他父親去世,二十三歲時祖父去世。家中生活拮據,由任氏艱難支撐,熊伯龍在《哭大父示仲、叔兩弟》一詩中說:「失父年十六,七年祖又離,父死有老祖,祖死無長兒。罹茲兩大戚,聞者亦傷悲。憶昔吾父喪,男女五童痴,白發任拮據,男婚又結縭。三男旋抱子,負志頗能奇。」二十七歲時,正值張獻忠起義軍攻陷武昌,任氏在小女兒家避難,一日兵至,母女二人同死於亂軍之中。(在熊伯龍進士及第之後,任氏被追贈為淑人,後晉贈一品。)盡管如此,但熊伯龍卻並沒有荒廢學業。作為一個官宦世家子弟,他深知讀書進仕的重要意義。據《奓山鎮志》說,熊伯龍自幼聰明,能詩善文。少年時就學於漢陽的嵩陽寺,刻苦攻讀,夜以繼日,從不懈怠。由於他在學習上勤奮自勵,9歲時,便可將六經子史和諸家詩文熟記背誦,具備了秀才的資格。11歲時,老師以「天下歸仁」命題為文,他廢寢忘食,幾易其稿,連夜寫成方才罷休。此後跟隨名師求教儒學,潛心考究。世傳熊伯龍「讀書西山,靜一月,恍然有悟,爾後文思沛然」。青年時期,他游學江漢,結集江漢地區詩文愛好者22人,組織「尋社」,朝夕磨礪,講求經世致用之學,一時名噪江漢。 熊伯龍一生勤勉好學,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喝墨水」的故事。據說少年時的熊伯龍刻苦攻讀,常至雞鳴。他的母親心疼兒子,恐怕他身體遭受飢寒,一天晚上給他送去一盤包子,一碟糖,並囑咐他趁熱吃下,說完就走出書房。過了一會他母親又走進書房,看兒子吃了沒有,一看包子吃完了,一碟糖卻依然放在書桌上,再看她兒子滿嘴黑糊糊的,不禁啞然失笑。原來熊伯龍只顧看書,在吃包子的時候,不知不覺競把硯池裡的墨汁當作糖蘸著吃了。關於這件事的真偽無法考據,歷史上類似的例子較多,這也幾乎就是陳毅元帥類似故事的翻版。大約某人一旦出人頭地,往往別人就附會一些故事加以神秘化吧。清順治五年(1648年),32歲的熊伯龍以秀才的資格直接參加順天府(北京)舉行的鄉試,奪得第一名。順治六年(1649年)他以《廷試策》一文,取得順治己丑一甲二名,廷對第二名,中進士榜眼,特授翰林院編修。這是漢陽地區在明清時代出的第二名榜眼,第一個是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的榜眼蕭良有,是前雖有古人,後卻無來者的事。事實上熊伯龍能考中榜眼,除了他自身的能力超群之外,似乎還有點「運氣」的成分。順治乙丑科是清朝推翻明朝統治後所舉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當時民族矛盾還很尖銳,一批有氣節的漢族知識分子往往隱遁而去,不為清朝統治者所用,這就無形中減少了競爭的壓力。那些「隱遁」者,對熊伯龍這些參加清代科舉考試的人多持反感甚至敵視的態度。熊伯龍之所以沒有「隱遁」,可能是因為他生逢明末亂世,自己父親也可算是明朝的「棄人」,所以對故明並無多少感情可言;而母親死於「義軍」之手,使他對「義軍」應該也沒有多大好感。作為一個虔誠的讀書人,作為家裡的長子,想重振家業,也唯有走科舉之路了。熊伯龍的仕途應該是一帆風順的。他歷授國史院編修、國子監祭酒、侍讀學士,最後於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任上去世。清代《嘉慶漢陽府志》載:「帝深憐之,賜葬故里。」據說他曾擔任康熙帝的老師,這也使得許多人在宣傳熊伯龍時,給他安上了「帝師」的高冠。但熊伯龍在政治上最值得一說的,應該還是「一榜三狀元」。所謂「一榜三狀元」,指的是鄉試一次開榜錄取的舉人里,在後來的殿試中陸續有三個人中了狀元。這最能體現鄉試主考官的眼光和能力,是鄉試主考官的理想境界,也是千載難逢的佳話。清人福格所著《聽雨叢談》載:「(順治)十一年甲午鄉試。是科浙江正考官編修漢陽熊伯龍,副考官給事中新鄉許作梅,一榜取中三狀元:史大成、嚴我斯、蔡啟僔。」 其中,史大成於順治十二年中「一甲一名進士」,即狀元。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狀元,在他中狀元之前,浙江民間便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浙江的狀元在大清朝是「始於史,終於鍾。」殿試時,他的試卷被主考官擬為第三,皇上御覽時,十分推崇他的書法,說:「此人楷書工整,必定是個正人君子。」於是欽定他為狀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後一個狀元叫鍾駿聲,驚人地驗證了「始於史,終於鍾」的說法。嚴我斯,生於崇禎二年(1629),卒年不詳。字就思,號存庵。浙江歸安(今湖州)人。康熙三年(1664)狀元。蔡啟僔(1619—1683),字碩公,號昆暘,浙江省德清縣人。康熙九年(1670)狀元。這三人陸續被點狀元,給熊伯龍身前身後帶來了相當的聲譽。但這些聲譽與幾千年封建歷史上的那些名臣名將比較起來,則有小巫大巫之比,不足以讓其成為影響深遠的「不朽」人物。讓熊伯龍「不朽」的是他的學術成就。熊伯龍「尤精字母反切之學,知西洋天文演算法,又通佛經,解翻譯。其雜著似唐荊川,律詩類《中州集》(註:金詩總集,金代元好問編)。楷法篆隸,弓馬琴棋,無一不工。對客揮塵,宋人理學,晉人清談,兼而有之。」(《無何集·衡衡子書》)是明末清初時的博學多才之士。特別是八股文的寫作,即所謂「制藝」,文字典麗,氣勢恢弘。清人翁方綱題黃鶴樓聯雲:「千古題詩到崔李,本朝制藝在熊劉。」崔李即崔顥、李白,劉是指與熊伯龍同科的狀元劉子壯。《清史稿》也說:「開國之初,若熊伯龍、劉子壯、張玉書,為文雄渾博大,起衰式靡。」在順治是十二年中,朝中制冊詔誥多出自其手。清朝《嘉慶漢陽府志》有載:「其(熊伯龍)才學深得順治、康熙二帝賞寵。著有《谷詒堂全集》(一名《熊學士詩文集》,均見錄於《四庫全書總目》和《清史稿·藝文志》),凡詩291首,文78篇。」 但這些「學術成就」的價值和影響都不及一本《無何集》。熊伯龍在《無何集》的自序和跋中說,他「自幼不信神仙鬼怪,禍福報應之說」,據說在他還是一個苦讀的少年時,有人曾勸慰他:「熊伯龍呀熊伯龍,富貴不能強求,其奈命何!」他則回答說:「命奈我何!」入仕之後於公務之暇,研讀東漢傑出無神論哲學家王充的《論衡》,並撰寫《無何集》,其目的是「欲以醒世之惑於神怪禍福者」。《無何集》一書初步寫成於順治十七年初夏(1660年)。在他生前,這部書一直沒有刊行,只有他的朋友何省齋、劉子壯等少數人讀過手抄本。何省齋說:「讀此數篇,則《無何集》一書,無怪乎當今之世無有稱之者。雖日抉《論衡》之精華,又采輯群書以補仲任之不足,可謂千載之異書,書林之寶笈也;然生於今時,誰其肯信?」劉子壯說:「鍾陵作《無何集》,千載而後,定當與仲任齊名。」 《無何集》全書14卷,前12卷,選輯《論衡》的「神怪禍福之說」,兼錄其他古書中的有關資料,並加以自己的評論。原名《論衡精選》,又名《無何集》。「無何」語出《荀子·天論》:「雲而雨,何也?無何也,猶不雲而雨也。」第13卷,別題《委宛續貂集》,以選錄諸家批佛之說為主,熊伯龍本人所輯。第14卷別題《勿廣余言集》,是無神論言論的拾遺,熊伯龍兒子熊正笏編。該書可謂是自《論衡》後,中國古代無神論思想集大成之作。 熊伯龍編著《無何集》的宗旨在於勸世人不要受惑於神怪禍福。他認為自然界及其秩序是自然而然的,天是自然的,沒有意志,不能幹預人事,「災異非天戒」,「祥瑞非天祐」。人的富貴貧賤、壽夭禍福不過是「偶然之遭遇」。他認為所謂聖王受命於天,是自欺欺人的謊言。他肯定精神依附於形體,說「人老而血氣自衰」,死則「精神升天,猶火滅隨風散;骸骨歸土,猶薪炭之灰在地」,否定人死為鬼的謬論。他還批判了佛教的彼岸世界說,認為佛教宣揚「來世」,「疏漏畔戾而無據」。所謂「天堂地獄」是不存在的。他否定道教的神仙方術,說「血肉之軀,安能長生不死?」熊伯龍揭示了有神論的認識根源,指出鬼神觀念是「思念存想所致」或「疑心所生」。他依據天神天帝的圖像狀如古代帝王的事實,說明人們根據自己的形像塑造鬼神。他還概括了一條與有神論斗爭的經驗:「凡言神言鬼﹐姑勿辨其妄;就其說而詰之,其理必窮。」 同時,他還努力從神學產生的根源上揭露神學,說:「凡托鬼神斂民錢者,皆奸人射利也。」 從殷周至近代的統治者,無不宣揚天命論與君權神授,借神權來維護皇權,「假天以治人」。而熊伯龍的《無何集》明擺著就是在唱反調。而這,也正是此書的價值所在,由今天看來,這又何嘗不是熊伯龍的生命價值之所在?《無何集》在熊伯龍離世125年之後,他的六世孫熊培仁的摯友衡衡子看到這本書的手抄本,驚嘆地說:「真千古異書也!」「急為開雕」。這樣,這一部幾遭淹沒的無神論哲學著作,才於乾隆五十九年春(1794年)在湖北刊行。在《無何集》印就之前半年,熊培仁已去世了,他也沒有看到這部書的出版。《無何集》問世131年後,湖北沔陽學者盧弼先生借得北京大學藏本,於1925年予以影印,這是《無何集》一書第二次刊行。《無何集》第三次刊行,是在全國人民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大討論之後的1979年,由中華書局整理點校出版。以一部著作而名垂青史,代代不乏其人,熊伯龍無疑便是其中的幸運者。肖光際民間智星肖光際 肖光際(1781年—1864年)字流芳,號脂香,清湖廣廣濟(武穴)梅川銅鼓寨肖家凹垸人,22歲中秀才,設館教學,為境內名宿。肖光際的故事在鄂東傳說很多,被稱為民間機智幽默人物,但無文籍資料以佐證。《肖氏宗譜·肖光際傳》僅載:「邑某氏勢微弱,有悍族欲並其先祖墓地,訴之於官,不能勝,先生上書力爭之,乃得直,吾邑無不帖服」。肖終年84歲,著有《四書訓蒙節解》。吳亮嗣,字明仲,(?-1623年),明朝政治人物。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初為南充縣令,遷兵部給事中。當時萬曆怠政,不理政務,內閣只有朱賡一人,吏部沒有「掌印」官,不能給牒,以致於數千人在京中等待赴任,動彈不得。吳亮嗣於萬曆末年的奏疏中說:「皇上每晚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後,左右近侍一言稍違,即斃杖下。」[1]。天啟元年(1621年)升太常寺少卿轉中憲大夫。吳亮嗣是楚黨領袖人物,與東林黨人有怨。天啟三年(1623年),東林黨人趙南星入主吏部,吳亮嗣被彈劾。天啟三年(1623年)十二月卸任回籍,年底卒於家。張仁熙清代詩人。字表仁(一作長人)。廣濟人。 家居江濱藕灣,明東避亂於蘄州(今湖北蘄春)。十一歲時即能文,有奇氣及長,與同邑劉醇驥、顧景星研討詩學,在江漢間頗負才名。入清,山居謝客,不願出仕,後受黃州知府宋犖之聘,在東齋說詩。曾組織「五經社」,同從兄致力詩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湖廣通志》。著《藕灣全集》二十九卷(包括詩初集十卷、二集十卷,文集九卷)、《雪堂墨品》一卷及《日庵野錄》、《雨湖庄論別錄》、《草窗鈈錄》等,並行於世。宋關佑(1807~1894),亦名美中,字佐扶。廣濟(今武穴市)宋春垸人。幼年習武,技藝嫻熟。又為醫,善接骨推拿。 1853年3月,宋憤縣衙強征民賦,逐走公差,入城與知縣蔡潤身論理,不期被辱,以「官逼民反」號召起事。4月初,率鄉民佔領縣城開倉濟貧,據城屢挫來犯清軍,旋在兩路口雀兒山戰敗。新任廣濟知縣陳肖儀。大肆搜捕起義農民,宋二、三、七弟與胞侄及參加起義骨幹均被殺害,宋隻身潛往九江投太平軍。9月,隨太平軍攻克梅川,斬知縣陳肖儀,再次開倉濟貧。太平天國失敗後,末改名吳永壽,毀容為僧,光緒初年住蘄春桐梓鄉慈雲閣。1894年病卒於該廟,葬廟後,立有碑誌。
『肆』 原廣濟縣是誰官做大
廣濟縣即今武穴市,公元1987年10月23日,撤銷廣濟縣,設立縣級武穴市。
武穴籍著名專人物包括南屬宋抗元將領余玠、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中華民國司法院前院長居正、傑出竹器工匠章水泉、新華通訊社前社長郭超人等。
『伍』 關於歷史名人
王 詡:戰國蘇秦、張儀的老師,人稱「鬼谷先生」。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曾隱居雲蒙山水簾洞箸《鬼穀子》書三卷, 流傳於世。
王 翦:秦代名將,佐秦始皇掃平六國。頻陽(今陝西省富平)人,為秦始皇平定趙、燕、蘇、荊諸地,立下赫赫戰功。
王 充: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人。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是一位無神論者。著有《論衡》。
王 勃: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人,著名文學家,為「初唐四傑」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騰王閣序》露絕世才華,惜英年早逝。
王 維:太原祁(山西省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美譽,有《輞川集》問世。
王 冕:字元章(1310-1359),諸暨(今浙江省紹興)人,元代詩人、畫家。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
王 暈:字石谷,號耕煙山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江蘇省常熟人,著名畫家,王鑒弟子。與工時敏、王鑒、王原祁合稱 「四王」,加吳歷、惲壽平,亦稱「清初六家」。在清初畫壇上居主流地 位。所作以仿古為多,功力深厚, 熔鑄南北畫派於一爐。弟子很多, 稱「虞山派」,以楊晉較著名,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的山水畫。 傳世作品有《仿曹雲西山水圖》、 《平林散牧、桃花源圖》、《重江疊 嶂圖》、《元人高韻圖》和《康熙南 巡圖》等。
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為人正直賢貞,因不願賄賂畫工毛延壽,入宮數年不見帝,竟寧元年請嫁出塞,與匈奴和親。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山東省琅琊臨沂人,獨創圓轉流利的書法風格,人稱其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中國書法史被後人奉為「書聖」,與王獻之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秘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人。他主張「變風俗,立法度」實行變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稱。現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殘卷等。
王實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劇作家,作有雜劇十四種,除《西廂記》外,現存《麗春堂》、《破窯記》二種,另有《販茶船》、《芙蓉亭》各一折曲文。其最傑出的作品《西廂記》,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王世貞: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明中葉後七子之一,著述頗豐,其中作品有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著有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稿》、《讀書後》等。
王夫之:字而農(1619-1692),號姜齋,世稱船山先生,湖南省衡陽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崇禎十五年中鄉舉。清軍下湖南,與管嗣裘等於衡山起兵抗擊,事敗逃亡肇慶,任南明桂王政權行人司行人。因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又赴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落,式耜死,乃隱遁山林。從此,勤奮著述凡四十年。對天文、歷法、數學、輿地諸學均有研究,尤精經史、文學。其主要貢獻是在哲學上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主要著作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黃書》、《讀通鑒論》等。鄧顯鶴等集刊為《船山遺書》。
王國維: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省海寧人,近代國學大師,為近代博學通儒,功力之深,治學范圍之廣,對學術界影響之大,為近代以來所僅見,其《人間詞話》等作品影響深遠。
王若飛:貴州省安順人,他是革命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1946年因飛機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失事而逝世。
『陸』 姓饒的歷史名人有誰
1、饒節
饒節(10651129-),字德操,號倚松老人,北宋撫州臨川人。江西詩派人物。
師從三司使曾布,徽宗崇寧二年正月,因變法事與曾布意見不合,剃發為僧,更名如璧。與祖可、善權合稱「三僧」。
2、饒魯
饒魯,又稱「雙峰先生」,江西余幹人,是宋代學者。
饒魯品端學粹,潛心聖學,以致知力行為本,四方聘講者相踵相接,曾建「朋來館」以居學者,春風化雨,遍及天下。
3、饒天民
饒天民(?-?),字明先,湖廣武昌府崇陽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十四年(1535年)第三甲進士。曾任至河南道監察御史,彈劾郭勛,議論河套事,後巡按蘇州松江等地,官至中書舍人。曾為黃訓所編的《皇明名臣經濟錄》作序。
4、饒欽
饒欽(1416年-?),字克恭,直隸徽州府祁門縣(今安徽祁門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天順庚辰進士。官至知府。
應天府鄉試第一百名。天順四年(1460年)庚辰科進士。授戶部主事,不久出知澄江府,不受土官賄賂。有清名。覲歸不仕。
5、饒介
饒介是元代書法家,卒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臨川(今撫州)人。
活動於元‧至正(1341- 1368)年間。元末自翰林應奉出僉江浙廉訪司事。張士誠居吳時,曾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能詩工書,書法宗張旭、懷素,上追「二王」,飄逸奔放,圓轉暢 朗,秀媚多姿。明代書家宋克出其門下。
『柒』 湖北歷史名人有哪些呀
古代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萬曆二十一年)。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龐統(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鎮江)。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馬謖(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沉寂之際,突兀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一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
近、現代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一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一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秦基偉同志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秦羅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里區雷家田,曾在八里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斗爭。周純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人。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