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姓於歷史人物

姓於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05 05:56:24

㈠ 歷史上姓於的名人有哪些

回答了覺得可以要採納
於姓的名人很多,把主要名人都列出來了,請看完比較全面
一、姓氏源流

於(Y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姬發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克商後,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據《廣韻》所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說第三子)於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陽西北於邘邰鎮),稱於邘叔。後來,於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則去邑旁姓於,是為河南於氏,史稱於姓正宗。
2、出自古復姓淳於氏,為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所改單姓於氏。據《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所載,淳於公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淳於氏。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有淳於氏。至唐憲宗李純時,為避諱(「純」「淳」同音),復姓淳於氏改為單姓於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於姓恢復淳於姓,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形成此支於氏。
3、出自北魏時的萬忸於氏,為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恢復本姓於。據《路史》所載,鮮卑族的萬忸於氏原為山東於姓人,後隨鮮卑改之,孝文帝漢化改革,又復於姓。這一支於氏雖然是從鮮卑族的萬忸於氏所改,一向也被當作外來的姓氏看待,但在實際上,他們仍然是漢族於姓的後代,只是在漢代之時,有一位名為於公的後代,隨著拓跋氏離開了中原,並且為了適存於鮮卑族而改姓為萬忸於氏,等到後來鮮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復姓為於而已。
4、出自賜姓或少數民族改於姓而來:
① 明朝時賜元人巴延達哩姓於名忠,清八旗尼瑪哈氏改於姓。
② 又有達斡爾、鄂倫春、土、回、高麗等小數民族有改於姓者。
得姓始祖:於邘叔。為周武王姬發之次子(一說第三子),武王滅商後,大舉分封諸侯,他把於邘國分封給於叔,起初於叔為於邘叔,其名得於封地。後來於邘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有的姓了於邘,後來乾脆去掉邑旁姓於,稱為於姓,史稱於姓正宗,是為河南於氏,後世於姓尊於叔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繁衍播遷河南沁陽縣北部一帶,是古於邘國所在地,當然也是於姓的發祥地。在於邘國滅亡後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於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遷基本是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秦漢時期,於姓人開始以河南為中心緩慢向周邊播遷,北遷山西、河北、東遷安徽、山東,西遷陝西、甘肅,此期於姓主要是以我國北方的中原地區為繁衍播遷的中心,並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東海、河內,由此,東遷入山東的於姓也開始興旺起來。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軍閥紛爭割據,造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於姓人跟隨著逃難大軍,大舉南遷於東南廣大地區,五胡亂華,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而戰爭又使中原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躲避戰亂,處於河南南部的於姓則就近南下湖北,後輾轉於四川、湖南。隋唐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戰亂減少,也由於國人根深蒂固的戀家思想,於姓遷徙有等於無,卻繁衍昌盛起來,於姓相繼在北方形成了幾處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並擄走徽、欽二宗,有於姓人隨往黑龍江。南宋後期,於姓開始由浙入閩,由閩入粵。元末農民起義軍四起,社會動盪不安,江南人口銳減,由於山西表裡山河的特殊優越位置,所受影響不大,朱明王朝建立,遷山西人於人口蕭條處,則山西於姓也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其分別遷山東、河南、河北、陝西、江蘇等地。此前有河南於姓遷順天府(今北京市)(據《於氏宗譜》所載)。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東的於姓人為多,闖關東謀生並定居。至此於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於姓分布以山東省為多,約佔全國漢族於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龍江、遼寧、吉林、湖南、陝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於姓約佔全國漢族於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於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分布廣泛,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歷史上的於姓人才濟濟,涌現出不少名人。
古代
於公: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南),以善於決獄而成名,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更是千古美談。 其子定國、孫永皆封侯。
於定國:東海郯縣人,漢初丞相,少學法於父,後為獄吏,宣帝時,任廷尉,決疑平法,後為丞相,被封為西平侯。
於吉:琅邪(今山東膠南縣)人,東漢時方士,為孫策所殺,有《太平清領書》傳世。
於禁: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魏名將,因征戰有功,封益壽亭侯,後被水淹七軍,為關羽所擄,釋放後,羞愧而死。
於志寧:京兆高陵(今屬陝西)人,貞觀中為太子右庶子,高宗時拜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封燕國公,以華州刺史致仕。
於休烈:唐代洛陽人,開元初舉進士,累官至積賢殿學士。性恭儉仁愛。禮賢下士。
於濆:唐代晚期詩人,雖不為時人所重,但卻具有顯著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藝術上雖不夠錘煉,但質朴無華,明快直切。《全唐詩》收其詩四十五首。
於謙: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兵部尚書,土木堡事變,明英宗被俘,也先挾英宗南下,他擁立景帝穩固人心,大敗也先,取得北京保衛戰大捷。後英宗發動「奪門之變」而復位,於謙被斬,這是歷史上的一樁冤案,有《於忠肅集》。
於慎行:山東東阿人,明代文學家,曾任禮部尚書,其學有原委,貫穿百家,詩文弘麗,一時推為大手筆,有《讀史漫錄》、《谷城山館詩文集》。
於成龍:(老於成龍)山西永寧(今屬交口)人,清代廉吏,其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重視教育,興修學校,康熙贊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兩江總督。
於成龍:(小於成龍)祖籍遼東,生於直隸固安(今河北省固安縣),為漢軍鑲黃旗人,曾任通州知府,直隸巡撫、河道總督等要職。
於准:清山西永安人,官至江蘇巡撫。於敏中:清江蘇金壇人,進士及第,後為軍機大臣。

近代到民國
於式枚:賀縣(今賀州)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土,授兵部主事。充李鴻章幕僚多年,奏牘多出其手。1896年參加康有為倡設的保國會。1906年任廣東提學使,廣西京官聯名上奏薦其兼任廣西鐵路公司總理,規劃建築廣西境內鐵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憲政大臣,上奏反對立憲和召開國會,維護專制皇權,立憲派請罷。因得皇族和頑固派支持,擢升郵傳部侍郎、禮部侍郎、學部侍郎、修訂法律大臣、國史館副總裁。辛亥革命後悲憤憔悴,穩居青島,謝絕袁世凱聘為參議。
於右任:陝西三原人,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後,歷任審計院院長、政府委員、監察院院長、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又是著名書法家、詩人,善草書,1964年病逝於台灣,有《右任文存》、《右任詩存》行世。
於學忠:山東篷萊人,早年為吳佩孚之干將,後離吳投張,轉入奉系,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台兒庄戰役和武漢保衛戰,是張學良被軟禁後奉系的重要將領。

現代的就更多了
於權伸 中國 1904~1973 吉林遼源 開國少將(1955年)
於時雨 中國 1910~1942 吉林輝南 抗日愛國人士
於桑 中國 1917~2008 四川渠縣 共產黨員,少將軍銜
於笑虹 中國 1914~1973 山東即墨 共產黨員,少將軍銜
於俠 中國 1915~2002 安徽金寨 開國少將(1964年)
於敬山 中國 1919~1996 安徽宿州 共產黨員,少將軍銜
於波 中國 1930~2006 山東文登 海軍少將
於殿臣 中國 1930~ 江蘇鎮江 少將軍銜(1988年)
於永波 中國 1931~ 遼寧瓦房店 共產黨員,上將軍銜
於鴻禮 中國 1931~ 遼寧丹東 少將軍銜(1988年)
於敏 中國 1926~ 河北寧河 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
於占元 中國 1905~1997 北京 戲劇教師
於是之 中國 1927~2013 河北唐山 話劇演員,中國話劇代表人物
於承惠 中國 1939~2015 山東蓬萊 演員,武術家
於榮光 中國 1958~ 北京 演員
於魁智 中國 1961~ 遼寧沈陽 京劇表演藝術家
於震 中國 1975~ 北京 演員

㈡ 姓於的名人

1、於吉(?-200年,一作干吉、干室)東漢末年黃老道代表人物之一,史書有兩種說法:

(1)認為其即《太平經》作者。《後漢書·襄楷傳》:「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干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

(2)認為其乃三國時道士,《三國志·孫策傳》注引《江表傳》:「時有道士琅邪於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後為孫策所殺。

2、於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鮑信為救曹操而死,於禁歸屬曹操。此後,跟隨曹操伐呂布、圍張超、掃黃巾、擊袁術。曾在張綉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並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在官渡之戰,又數次立下戰功。跟隨夏侯惇在博望坡被劉備擊敗。跟隨夏侯淵在東海郡逼降昌豨。然而,在討伐梅成時,於禁輕率地回軍,導致敵軍占據了地利。此後的十年,都沒有再獨立領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襄樊之戰爆發,於禁再次獨立領兵,卻遭遇洪水,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後,於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遣還於禁回魏,同年去世。

3、於贈是唐代六詔之一的越析詔王,是前任王波沖的兄子。波沖與豪酋張尋求相繼被殺後,部落無人領導,於是連同土地歸附南詔。於贈不同意,與一些部眾渡瀘水,走到龍佉河建邑。後來南詔進侵,於贈戰敗後投瀘水死,政權滅亡。

4、於謙,漢族 ,1969年1月24日生於北京,祖籍陝西藍田。相聲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員、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北京馬術文化節兒童馬術推廣大使。

1982年考入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跟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習。1985年拜師石富寬先生。199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

2000年開始與郭德綱合作表演相聲,之後參與電視劇《九九歸一》的拍攝,2001年出演電視劇《天下第一丑》,接著又參與電視劇《孫中山》的拍攝,2010年主演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2013年與郭德綱搭檔登上春晚舞台。

5、於成龍(1617年—1684年)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㈢ 歷史上姓"於"的名人有哪些

[於氏屬地]
東海郡,今山東郯城。
[於氏來歷]
於姓來源有三支:①周武王封第三個兒子叔內於邘國(容今河南泌陽縣西北邘台鎮),後代子孫以國為姓,稱為邘氏。後因「邘」、「於」同音通用,就去邑旁為「於」,即於氏。②兩晉十六國時,上述一支的於姓後代有部分人隨拓跋遷居代州,改姓為勿忸於氏,至北魏孝文帝時,又恢復於姓。③唐時,復姓淳於氏為了避唐高宗永淳年號之諱而改姓於。
[於氏名望]
於姓人口眾多且分布廣泛,是我國當代第二十八大姓。歷史上的於姓人才濟濟,涌現出不少名人。例如,西漢有丞相於定國,東漢有名將於禁,北周有大臣於謹,唐代有大臣於頎、於休烈、於志寧、於琮,詩人於欽,元朝有兵部侍郎於欽,明朝有兵部尚書於謙,清代有名臣於敏中、於成龍等。其中以於謙最廣為人知,他在國家危急關頭,能打敗敵人,保衛國家,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可惜後來卻被誤信讒言的明英宗殺害。

㈣ 姓於的歷史上的名人有誰

於 公:漢代東海郯(今山東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為縣獄吏。執法公允,凡犯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以善於決獄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談。並且為我國民間代代相傳的因果報應的道德規范,留下了為善為惡「萬應不爽」的典型。
於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東省膠南市)人,東漢時方士,據稱在曲陽泉水上得神書《太平清領書》(實為自著),多巫覡雜語。後至南方以符水為人療病,人多事之,遂為吳·孫策所殺,著有《太平清領書》傳世。
於 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省泰安南)人,三國時魏國名將,因征戰有功,封益壽亭侯,後被水淹七軍,為關羽所擄,釋放後,羞愧而死。
於栗磾:南北朝時期的北魏黑槊將軍,世間少有的猛將。請看魏書《魏書.於栗磾傳》
於 烈: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於 昕:北朝懷朔、武川鎮將。在北魏擊破柔然的過程中,立有大功。
於 濆:唐代晚期詩人,雖不為時人所重,但卻具有顯著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藝術上雖不夠錘煉,但質朴無華,明快直切。《全唐詩》收其詩四十五首。
於 謙: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錢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間進士,曾歷任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期間,平反冤案,賑濟災荒,頗得民心。英宗時,宦官王振專權,朝廷腐敗。蒙古瓦剌貴族也先率軍來犯,明軍出兵阻擊,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舉國上下為之震動。一些朝臣主張南逃避敵,於謙力排眾義,誓死保衛京師,並擁成王為帝(景帝)。後瓦剌軍破紫荊關直逼京師,他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大敗瓦剌軍。後官加少保,總督軍務。英宗被釋放後,於景泰八年發動「奪門之變」,奪回帝位。於謙被捕下獄,以「意欲謀逆」罪被叛處死刑,史稱「行路嗟嘆,天下冤之」。憲宗成化時,於謙被復官並賜祭,葬於西湖三台山麓。有《於忠肅集》。
於 准:清代山西省永寧(今屬交口)人,清官於成龍的孫子,官至江蘇、貴州巡撫。輯有《於清端公政書》等,於成龍的許多事跡都是他給整理的。
於 振:清代江蘇金壇人。字鶴泉,號秋田。生卒年不詳。清雍正元年(1723年)狀元。此科為慶祝雍正帝登極大典特設恩科。雍正帝以於振為其登極首科狀元,恩賜有加。除依例授職翰林院修撰外,還讓他以修撰銜入值南書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鄉試主考官。雍正三年,賜居澄懷園。雍正五年,出任湖廣學政。後因事遭貶,降為行人司司副。
於定國:字曼倩,系於公之子,西漢東海郯縣人,漢初丞相,少學法於父,後為獄吏,宣帝時,任廷尉,決疑平法,後為丞相,被封為西平侯。
於志寧:唐代官吏。字仲謐(558-665),京兆高陵(今屬陝西省)人,貞觀中為太子右庶子,高宗時拜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封燕國公,以華州刺史致仕。
於休烈:唐代洛陽人,開元初舉進士,累官至積賢殿學士。性恭儉仁愛,禮賢下士。本性真誠朴實,機警聰明。肅宗即位當了皇帝,於休烈從中都趕到京城被任命為給事中,後來又改任為太常少卿兼知禮儀使。中原遭到戰亂破壞,文物書籍損失嚴重,於休烈將自己收藏的《五代論》獻給國家,肅宗皇帝很滿意,任命他為工部侍郎。於休烈在朝中任職三十多年,擔任過許多重要顯赫的官職,但家中卻沒有什麼積蓄。一直保持正直儉朴,溫文爾雅,從來也不將喜怒顯示在臉上,他禮賢下士,鼓勵提拔年輕人。雖然他官位高責任大,但工作勤奮,不知疲倦。他非常愛好讀書,手中整天都拿著書本。
於慎行: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隆慶進士。萬曆初歷翰林院修撰,充日講官。因劾張居正奪情,引疾歸。後起官,歷侍講學士、禮部左右侍郎,累遷至禮部尚書。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後二年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尋病卒。在史館以讀書為事,明習典制,貫通百家,與馮琦並為文學名臣。其詩文弘麗,一時推為大手筆。著有《讀史漫錄》、《谷城山館詩文集》等。
於成龍:字北溟(1617-1684),號於山,山西省永寧(今屬交口)人,清代廉吏,其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重視教育,興修學校,康熙贊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兩江總督。
於敏中:字叔子(1714-1779),號耐圃,清江蘇金壇人,於漢翔孫,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狀元於振之弟。少時資性過人,讀書勤奮,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舉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執掌山西試。不久擔任山東、浙江學政,掌管所屬各府、廳考試童生及生員。敏中擔任浙江學政期間,考吏拔秀,罷庸補能,按期組織勻舉,擔任會試總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滿腹經綸,文章冠絕一時,書法清秀灑脫,又通熟掌故,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選任兵部侍郎,後改戶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間奉旨編纂《戶部則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歷時近20年;還就任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文淵閣領閣事先培植職,朝廷諭書多出其手。清廷 開設四庫館,他受命為正總裁,與大學士劉統勛力主搜輯《永樂大典》中古書。還擔任國史館、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館總裁。平定四川金川時,敏中負責軍書旁午,以書旨功賞戴雙眼花翎,畫像掛列紫光閣。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紀事本末體撰寫《欽定臨清紀略》16卷。翌年,又奉旨編輯《西清`硯譜》24卷。還著有《素余堂集》、《日下舊聞考》159卷。卒後贈文襄,賜祭葬。
於式枚:清末官員,民初遺老。字晦若(1853-1916)。賀縣(今賀州)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授兵部主事。充李鴻章幕僚多年,奏牘多出其手。1896年參加康有為倡設的保國會。1906年任廣東提學使,廣西京官聯名上奏薦其兼任廣西鐵路公司總理,規劃建築廣西境內鐵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憲政大臣,上奏反對立憲和召開國會,維護專制皇權,立憲派請罷。因得皇族和頑固派支持,擢升郵傳部侍郎、禮部侍郎、學部侍郎、修訂法律大臣、國史館副總裁。辛亥革命後悲憤憔悴,穩居青島,謝絕袁世凱聘為參議。1916年移居上海病死。
於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號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人,陝西省三原人。光緒舉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從事民主革命活動。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後,歷任審計院院長、政府委員、監察院院長、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又是著名書法家、詩人,善草書,1964年病逝於台灣,有《右任文存》、《右任詩存》行世。
於學忠:國民黨愛國將領。字孝侯(1890-1964),山東省蓬萊市於家莊村人,早年為吳佩孚之干將,後離吳投張,轉入奉系,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台兒庄戰役和武漢保衛戰,是張學良被軟禁後奉系的重要將領

㈤ 姓於歷史人物

於謙(1398-1457):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間進士,曾歷任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期間,平反冤案,賑濟災荒,頗得民心。英宗時,宦官王振專權,朝廷腐敗。蒙古瓦剌貴族也先率軍來犯,明軍出兵阻擊,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舉國上下為之震動。一些朝臣主張南逃避敵,於謙力排眾義,誓死保衛京師,並擁成王為帝(景帝)。後瓦剌軍破紫荊關直逼京師,他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大敗瓦剌軍。後官加少保,總督軍務。英宗被釋放後,於景泰八年發動「奪門之變」,奪回帝位。於謙被捕下獄,以「意欲謀逆」罪被叛處死刑,史稱「行路嗟嘆,天下冤之」。憲宗成化時,於謙被復官並賜祭,葬於西湖三台山麓。
於慎行(1545-1607):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隆慶進士。萬曆初歷翰林院修撰,充日講官。因劾張居正奪情,引疾歸。後起官,歷侍講學士、禮部左右侍郎,累遷至禮部尚書。萬曆三十三年(1605),起掌詹事府,後二年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尋病卒。在史館以讀書為事,明習典制,貫通百家,與馮琦並為文學名臣。其詩文弘麗,一時推為大手筆。有《讀史漫錄》、《谷城山館詩文集》
於公:東海炎(今山東炎城北)人,以善於決獄而成名,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更是千古美談。
於禁等等

㈥ 姓於的歷史上的名人有誰

[於氏屬地]
東海郡,今抄山東郯城。
[於氏來歷]
於姓來源有三支:①周武王封第三個兒子叔於邘國(今河南泌陽縣西北邘台鎮),後代子孫以國為姓,稱為邘氏。後因「邘」、「於」同音通用,就去邑旁為「於」,即於氏。②兩晉十六國時,上述一支的於姓後代有部分人隨拓跋遷居代州,改姓為勿忸於氏,至北魏孝文帝時,又恢復於姓。③唐時,復姓淳於氏為了避唐高宗永淳年號之諱而改姓於。
[於氏名望]
於姓人口眾多且分布廣泛,是我國當代第二十八大姓。歷史上的於姓人才濟濟,涌現出不少名人。例如,西漢有丞相於定國,東漢有名將於禁,北周有大臣於謹,唐代有大臣於頎、於休烈、於志寧、於琮,詩人於欽,元朝有兵部侍郎於欽,明朝有兵部尚書於謙,清代有名臣於敏中、於成龍等。其中以於謙最廣為人知,他在國家危急關頭,能打敗敵人,保衛國家,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可惜後來卻被誤信讒言的明英宗殺害。

㈦ 歷史上姓於的名人

於 公:漢代東海郯(今山東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為縣獄吏。執法公允,凡版犯法者,於公所權決皆不恨。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以善於決獄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談。並且為我國民間代代相傳的因果報應的道德規范,留下了為善為惡「萬應不爽」的典型。
於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東省膠南市)人,東漢時方士,據稱在曲陽泉水上得神書《太平清領書》(實為自著),多巫覡雜語。後至南方以符水為人療病,人多事之,遂為吳·孫策所殺,著有《太平清領書》傳世。
於 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省泰安南)人,三國時魏國名將,因征戰有功,封益壽亭侯,後被水淹七軍,為關羽所擄,釋放後,羞愧而死。

㈧ 歷史上姓於的名人有哪些

有於定國、於禁、於謙、於成龍等人。
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宣帝時任廷尉,為人謙恭,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加審慎之心,當時人說:「於定國為廷尉,民自以不冤。」少學法於父。父死,亦為獄吏,後擢為丞相,封西平侯。
於禁,字文則,鉅平人,曹操名將。武帝時召拜軍司馬,征戰有功,持軍嚴整,累遷左將軍,封益壽亭侯,假節鉞。謚厲。
於謙,字廷益,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永樂進士。歷官御史、兵部右侍郎。正統十三年(1448年),遷左侍郎。次年秋,瓦剌也先大舉寇邊,宦官王振挾英宗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從征,留他理部事。未幾,發生「土木之變」,英宗被俘,京師震恐。監國成王擢之為兵部尚書,全權經劃京師防禦。他擁立成王即位,是為景帝。十月,也先挾英宗破紫荊關入窺京師,他分遣諸將列陣九門外迎敵。而身自督戰,也先挾英宗北逃。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乞和,請歸英宗。及迎還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後以所謂「謀逆罪」被殺害。
於成龍,字北溪,歷官羅城知縣、黃州同知、兩江總督,所到之處,以清廉著稱,時稱「天下清官第一」。

㈨ 請問姓於的古代有什麼名人

1、於定國

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郡郯縣人。他的父親於公曾任縣獄史、郡決曹等官職,判案公平,觸犯法網而被於公依法判刑的人,沒有因不服而心懷怨恨的。郡中的百姓為他立了生祠,稱作於公祠。

於定國於是拜師學習《春秋》,親自手執經書,面北而行弟子之禮。他為人謙虛恭謹,尤其敬重精通經術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行走前來拜訪的人,定國都以平等禮儀相待,照顧周全,尊崇備至,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贊譽。

2、於永

於永,西漢時期丞相於定國之子,官至光祿勛、御史大夫。於永承襲了父親於定國的爵位。於永年少時因嗜酒而多有過失,年近三十時卻改變志節修養品行,並依靠父親的蔭澤出任侍中中郎將、長水校尉。於定國逝世時,他遵照禮儀居家守喪,以孝道而聞名。

於永是以列侯的身份授任散騎光祿勛,官至御史大夫。並娶館陶公主劉施為妻。劉施是漢宣帝劉詢的長女,漢成帝劉驁的姑母,賢惠而有德行,於永也因賢良而被選為駙馬。皇上正准備拜於永為宰相時,於永卻逝世了。

3、於志寧

於志寧(588~665年),字仲謐,雍州高陵(今陝西高陵縣)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師於謹曾孫。於志寧著有文集四十卷、《諫苑》二十卷,並參與修撰《隋書》、《律疏》、《大唐儀禮》、《周易正義》、《尚書正義》、《留本司行格》。

於志寧出身於河南於氏。於氏出自鮮卑萬紐於氏,孝文帝改革時,改漢姓為於,遷居河南洛陽,遂以河南為於氏郡望,為代北虜姓大族,世代為北魏高官。

4、於慎行

於慎行,明代文學家、詩人。字可遠,又字無垢。東阿縣東阿鎮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主要詩作有《驅車上東門行》、《子夜歌四首》、《子夜春歌二首》、《子夜夏歌二首》、《子夜秋歌二首》、《子夜冬歌二首》、《感懷》、《雜詩三首》、《長安道》、《楊柳青道中詩》等。現存詩作九十四首。

5、於成龍

於成龍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人。清初名臣、循吏。於成龍擅長書法,詩詞亦工。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後由其門人和孫於准輯成《於山奏牘》7卷附錄《詩詞合選》1卷和《於清端公政書》8 卷行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農歷四月十八日,於成龍在兩江總督任上終於走到了人生的最後關頭,終年六十八歲。於成龍去世時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別無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謚號「清端」。

於成龍逝世後,南京男女老幼,商販僧侶皆痛哭流涕,可見中下層人民對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親為撰寫碑文,這是對他廉潔刻苦一生的表彰。

閱讀全文

與姓於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